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杜文龙  李燕林 记者  何菊)“陈家坝村聚居点‘三代办’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红岩村的产治融合很有特色。”近日,通江县召开全县城乡基层治理工作片区流动现场会,陈河镇、青峪镇、新场镇、涪阳镇亮出“成绩单”,与会人员一边观摩一边讨论。今年以来,通江县坚持以党建引领为主线,以“两项改革”为牵引,以关键领域为突破,不断壮大基层组织新队伍,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着力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为实现城乡高效能治理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打下了坚实基础。抓什么——从“任务清单”到“对标验靶”“以前这里乱得很,老远就是一股臭味。”走进涪阳镇涪阳坝社区的农贸市场,张大姐正忙着打理摊点上的蔬菜,“现在管理规范,我们的生意好多了。”涪阳坝社区有常住人口2.8万人,多年来,集镇农贸市场垃圾成堆、臭水污水乱倒、摊位乱摆、车辆乱停的现象常年为老百姓所诟病。有一个像样的农贸市场成为社区居民最大的需求。民之所盼,“治”之所为。去年底,涪阳镇将集镇农贸市场改造纳入基层治理任务清单,通过企业投资、财政补贴的方式,对其进行拆旧改建。如今,已规范设置固定摊位68个、临时摊点30个,开放门市25个,公共厕所、垃圾清运、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同时,涪阳镇探索“政府监管+企业专管+社区助管”新模式,实现了整个农贸市场环境提质、管理提效、服务提能。如何让乡村治理不散光、不脱节、有后劲?涪阳镇农贸市场整治成为全县基层治理工作的一个样板,也让各乡镇与会人员领会到了“真经”:一张任务清单抓总,一个专班专人推动,一次对标验靶闯关,可以倒逼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怎么抓——从“点上出彩”到“面上开花”陈河镇陈家坝村聚居点是2010年灾后重建安置点,住着来自不同村组的58户196人,但他们大多常年外出务工,在家的都是“三留守”人员,村民办事难、融合难、增收难成为该聚居点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陈河镇针对问题“靶向施策”,整合天坪岗、陈家坝、老鹰嘴“三村合一”资源,积极发动党员和热心村民,每10户左右落实1名民事代办员、人房代巡员或购销代理员,为老百姓代缴养老、医疗保险、水电气费、看管房屋以及农产品外销、物资代购等,让外出村民能够放心,也让留守人员住得安心、过得舒心。除此之外,青峪镇在集镇治理中,坚持支部主导、自管委主管,创新实施线缆进地、车辆进场、摊贩进位、垃圾进箱和违反各项规章、居民公约、正反面典型的“四进三公示”制度,实现了集镇由“乱”到“治”的规范管理。新场镇红岩村则以产村相融为目标、以创建“田园党建”品牌为抓手,探索“一个基地一个党小组、一项产业一支服务队、一个小组一个先锋岗、一户农民一条就业路”乡村治理模式,实现了组织建在园区、服务落在园区、党员赛在园区和农民富在园区,为乡村振兴探寻了有效路径。“‘点上出彩’只是路径探索,‘面上开花’才是终极目标。”通江县城乡基层治理办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通江县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四张任务清单”,先后打造“十项微改革”相关示范点位76个,创新设立振兴治理专干364名,组建村(社)公道会、志愿服务队、道德讲堂、家风馆等自治组织400余个,因地制宜探索有效机制20多项,切实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100多个,乡村治理得到全面推进。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1-08-17
(记者 秦勇)8月12日,荣县双石镇蔡家堰村的玉章故里,荣县县委党校新校区建设如火如荼。“新校区采取‘党校+基地’模式,一体打造鼎新、双石、铁厂、来牟、观山5个现场教学基地,更好地发挥党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荣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杨国超说,今年秋季将建成投用。  去年7月,自贡践行新发展理念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班开班,为自贡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培育政治素养高、专业本领强的干部。开拓创新 优化培训模式  杨国超在提升班学习,但他也承担了党校新校区建设工作。  “在哪里选址,师资课程如何配备……”一系列问题摆在他面前。  杨国超在多次论证做方案中,运用在提升班系统思维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将党校的选址、课程、师资和文化一体化推动,最终选址玉章故里,“依托中国人民大学的教学师资,以后在党校开设玉章双月大讲堂。”  学以致用,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这也正是自贡举办践行新发展理念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班的目的。自贡市委主要领导说,通过“组织赋能”,让各级干部将新发展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开拓新境界,适应新形势、新变化。  自贡打破同级同类干部集中培训的传统模式,加强年轻干部教育培养,探索县处级、乡科级干部,部门单位和县乡干部、党内和党外干部混编培训模式,遴选220名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优秀年轻干部参加培训,其中,30岁至45岁干部占93%。一线赶考 解决实际问题  近日,自贡市投资促进局协作科科长赵军加快了和好活(昆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对接力度,希望把“好活云”四川平台项目引入自贡,“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项目以自贡及周边人力资源为基础,更好地为自贡外出务工人员找工作。”  昆山是全国首个市场主体总量突破百万县级市,其共享经济的典型平台昆山“好活云”在快速壮大市场主体、发展总部经济、提高治理水平等方面有不少成功经验。今年上半年,赵军等9名提升班学员赴昆山跟班学习,对“好活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希望引入自贡。  自贡梯次选拔提升班学员到省级部门、成都、重庆及昆山等发达地区跟班学习,把提高学员调查研究能力贯穿培训全过程,把所学的先进经验带回本地,以点及面带动更多干部提升专业化能力。目前,已形成各类调研针对性对策建议110余条,有效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为政策措施。  同时,自贡市委组织部组建5个跟班考察组,采取全过程跟踪、近距离考察、动态化纪实方式对学员进行考察,并将考察结果作为干部年度考核和选拔使用重要依据。从提升班开班至今,27名学员受到提拔重用。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08-17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张晓东  “老汤,我们那个邻里纠纷现在通过你们的调解化解了,我们两家再也没有啥矛盾了!”7月28日,在阆中市沙溪办事处解纷中心,刚从市场买菜回来的市民张女士告诉调解员老汤。自从这个中心成立后,老百姓有矛盾都在这里找工作人员调解处理,大家矛盾处理好了,也会随时来这里向工作人员反馈“报喜”。管事既管大事也管小事情  沙溪街道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是乡镇(街道)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实体化、实战化”运行的有益探索。中心成立于2019年11月,由阆中市委政法委牵头,沙溪街道办事处具体实施,依托法院、公安派出所、司法所等专业力量,通过“一站式”办事大厅把分散在辖区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力量集中起来,实行“一把手”主抓、“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一体化”服务,实现了矛盾纠纷化解的“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在解纷中心调解登记案宗上,我们看到一个个调解成功的案例:去年4月,阆中市沙溪辖区一健身俱乐部因为疫情影响经营不善,导致公司拖欠30多名员工工资30多万元。为了不让事态升级,解纷中心立即组织员工报警扣押相关设备,并邀请劳动执法大队、司法所、群工部门等相关人员,组织大家到解纷中心调解处理问题,最终促使这起“火药味”十足的群体纠纷得以解决。聚力整合专业和社会资源  沙溪办事处副主任张丹介绍:这个解纷中心之所以运行很好,主要就是因为人员架构十分齐全,统筹协调各方力量,采取政府主导,集中办事处、社区资源,根据案件需要指派调动公安、法院、司法所、社区干部和社会贤达参加。该中心从2019年成立以来,每年成功调处案件130多件,诉前调解很多纠纷都在此调解处理完毕。  “一把手”主抓。解纷中心坚持“党政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协同”的治理理念,由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兼任中心主任,负责解纷中心的建设及经费保障,定期召开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席会议,组织协调辖区派出所、司法所、村(居)民委员会、法律顾问以及市人民法院、人民派驻街道的专业人员,开展纠纷的排查化解和预防。  “一站式”受理。解纷中心坚持调解先行原则,全范围受理辖区内各类矛盾纠纷,并对所有纠纷先行调处,调处不成功的由解纷中心直接移送法院、仲裁机构立案处理,让纠纷在程序中“转”起来,使群众少跑路。  “一揽子”调处。沙溪街道每周安排一名党工委班子成员,轮流负责中心的调处化解工作,沙溪办事处、派出所分别派遣2名业务骨干为中心常驻工作人员,市法院、司法局每周派遣1名工作人员来中心现场办公。该中心设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信访受理、法律咨询等专业岗位,有重大疑难调解案件时,还将邀请法律工作人员、有较高威望的乡贤参与调解,实现民调、诉调、警调、访调“四调联动”。  “一体化”服务。解纷中心设立督办专员岗位,负责受理案件的跟踪督办,确保受理案件按时按质办结;对于在调处过程中发现的困难群众,由解纷中心联系司法、民政、劳动保障等部门给予相应的司法救助、困难帮助、就业帮扶等,既治标又治本;对已达成调解协议的案件,解纷中心还将定期进行回访,督促协议双方认真履行协议,确保调解效果。倾心解纷中心成为“稳定器”  中心工作人员刘开勇介绍:“成立这个解纷中心,使群众通过身边的大小事情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和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在社会基层治理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改变了以前那种遇到矛盾就爱上访、爱争执的处理方式。”阆中市政法委多元化解指导组干部缪鹏则表示:沙溪办事处这种模式实现了市乡两级多元实战化解,诉非衔接、公调对接、检调对接、访调对接;这种模式主要是实现了资源整合,发挥了各个部门的指导作用,依法调解,不容易出现反复。  目前阆中市正在全市乡镇办事处大力推广这种模式。各地还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基层治理的探索和创新。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8-17
(记者 李传君)2020年以来,四川省启动了村级建制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两项改革,乡镇和村组数量减少,辖区变大,资源得以整合,产业布局更加合理,进一步释放了乡村发展新动能。  三台县是四川典型的农业大县,在两项改革中作为先行先试的县之一,目前改革“前半篇”文章以及改革后“后半篇”文章都已完满交卷,总结出了宝贵的经验。  “改革带来的最大好处是,产业布局和发展突破了狭小的区域局限,有利于农业规模化发展和品牌化打造。”刘营镇三道河村党委书记谢飞说。  另外,通过一系列配套措施进一步激发动力,全县新发展农业产业基地15万余亩,去年粮食总产量全省第三,生猪出栏量、油料总产量位列全省第一,荣获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  村级建制改革,优化产业项目配套,壮大和发展集体经济  2020年6月,刘营镇原三道河村、土地村和青松村合并为三道河村。村庄的合并,给一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生产规模提供了契机。  “以前我只有130亩,村庄合并后,承包规模扩大到1100余亩,一年时间几乎扩大了10倍。”连兴果业家庭农场负责人殷家贤说,以前流转土地需要跟四个村八个组谈,各村组干部和村民想法各异,商谈无果,只能望着基地外那一片片好地空叹。村组合并后,我只需跟两个村三个组谈,就容易多了,最终也如愿以偿。  “为啥原先谈不成?主要是土地流转价格。”谢飞说,原来那130亩流转费是每年500元/亩,得知家庭农场要扩大,有些村民便提出要提高租金。村组合并后,在村社干部统一协调下,仍按每年500元/亩执行。  刘营镇安宁村为原杨家褊村、梁坪村、菩提村合并而成。“这三村合并,完全是从产业整体布局上来考虑的,”安宁村党委书记赖耀明说,“麦冬、水果、生猪、蚕桑是这三村的主要产业,合并后,不仅水果、蚕桑更加集中,且梁坪、菩提的生猪,杨家褊、菩提的麦冬可以相互整合,形成连成一片的生猪产业带和1600余亩的麦冬产业带,且形成种养循环。”  而且,三道河村与永宁村相邻,两村水果产业又整合成4000余亩连片的产业园。  村级建制调整也进一步优化了项目配置及集体经济的壮大和发展。立新镇高棚村由原来高棚、新景、石梯三村合并。合并后,将原高棚村“狂欢小镇”等文旅产业延伸布局到原新景村、石梯村,发展农耕体验采摘、乡村民宿等,大大提升了合并村的项目融合度。  原3个村集体资产、债权债务差异较大,于是注销了原3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立新镇高棚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在原高棚村集体经济增收模式基础上,增加组建农资合作社、引进农耕体验项目、盘活闲置资产三种路径,集体经济收益年新增7万余元。  乡镇行政区划改革,带动产业高度融合  建平镇由原来建平、前锋两镇合并。在产业发展方面,原来的两镇各有千秋,建平以粮油突出,前锋则是全县藤椒产业的发源地。两大产业均向另一镇扩展,但差别明显。  据建平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龙春燕介绍,建平粮油一开始就以四川台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统一品种、技术、植保、收购等,连片规模化经营,单产位于全县前茅;1000亩核心区辐射带动周边3000余亩,原前锋镇也在辐射范围内,但因前锋主要以家庭经营为主,品种、技术等未能统一,单产和规模化程度均不高。  合镇以后,在政府统一主导下,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建立了优质粮油现代农业园区,面积扩大到6700余亩。  原前锋镇副镇长刘海,跟藤椒产业打了十余年交道,算是这方面的土专家。“原前锋镇共发展藤椒6000余亩,在技术、管理和规模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相邻的原建平镇,虽然也发展了1000余亩藤椒,但技术、管理等差距明显,单产收益也相差很大。”  据刘海介绍,原前锋镇的藤椒,按保底价算亩产值都能达7000元以上,而原建平镇只能达到1000多元。他现担任建平镇武装部长,主抓藤椒。“当前重点是提质保量,在新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精细化管理等方面下功夫,让好的地方更好,差的地方追上来。”刘海说。  芦溪镇原就是三台一大重镇,与原花园镇合并成新芦溪后,地位更加凸显。麦冬、生猪两大产业高度融合,麦冬种植面积增至1.7万亩、藤椒种植面积增至1万余亩、年出栏生猪增至10万头,麦冬生猪现代农业园区进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管理体系,正积极争创国家级农业园区。三台县正倾力将芦溪打造中国麦冬第一镇,加快建设“百亿”产业集群。  西平镇也一样,原跃进镇和上新乡合并成西平镇后,以实施国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为契机,规划建设工业园区,成功签约总投资50亿元的农业装备科技园项目,未来五年有望成为“百亿乡镇”。且西平、芦溪均成为三台十万级人口、百平方公里县域副中心。  做好“后半篇”文章,释放更强新动能  做好“后半篇”文章首要是盘活闲置资产。三台县改革前共有63个乡镇,撤掉30个乡镇,共腾退办公等用房10.3万平方米;原有行政村930余个,改革后仅剩380余个,腾出的办公等用房面积更大。通过努力,目前全县共盘活近70%这类闲置资产。  对于乡镇闲置用房,由县政府统一出面,除部分调剂给其他部门和单位使用外,其余划转给县属国有企业,共增加其注册资本金1.2亿元,实现“政府类闲置资产”转为“国有企业资产”,由企业重点用于道路交通、城市建设等县域公益性项目时所需的贷款抵押。  部分乡镇闲置用房及绝大多数被撤行政村阵地用房,主要是采用租赁的方式盘活。“原前锋镇政府用房租给了两家企业,年租金3万余元,并给当地解决了100余个就业岗位。”刘海说。  村变大了,乡镇管辖范围也扩大了,如何有效治理,才能释放镇、村发展动能十分重要。改革后,三台及时进行了村两委换届,像三道河村、安宁村等村都成立了党委,并推广党支部建在小组上的做法,目的是强化党建这根“绣花针”,穿起基层治理“千条线”。  对于乡镇,三台县采取“减县补乡”方式,将67个派驻站所、354个编制、274名人员下放乡镇管理,并将群众“跑远路、跑多趟”问题往前排,整合便民服务窗口,乡镇可办政务服务类事项增至210项以上,通过“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让事情在本地一次性办结。  “各县级部门依据新的实际情况,深入调研,均作出了相应的配套改革方案,目的是顺应乡村振兴大战略,进一步释放乡村发展新动能。”三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陈青松说。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1-08-16
(李霞  记者  常坚  文/图)近年来,洪雅县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和丰富的茶产业资源,大力打造洪雅茶叶品牌,积极培育茶树新品种,并通过茶产业升级带来经济新增长点,高质量推进“一杯茶”工程实施,助推洪雅茶产业绿色发展。茶农在中山茶园采茶日前,记者在东岳镇观音村茶树培育基地看到,该县培育出的茶树新品种天府5号和天府6号已经进入后期管理阶段,茶叶专家们正在对茶树目前的长势进行评估和指导。据观音茶叶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刘广祥介绍:“天府5号和天府6号发芽和采摘时间都较早,抗病能力也比其他品种强。由于发出的芽头呈金黄色,茶叶的氨基酸含量高于普通的绿茶,做出的茶叶口感、香气都比其他茶叶好。”据了解,天府5号和天府6号茶树新品种是从当地老川茶里,通过单株选择、系统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种,具有发芽早、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等特点。除了培育茶树新品种,作为川西南地区产茶大县,洪雅县不断丰富茶文化内涵,增加茶文化底蕴,走出了一条“以茶带旅、以旅促茶”的茶旅融合发展新路径。近年来,洪雅县以体验茶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悄然兴起,在止戈镇、中山镇、柳江镇等地,游客可以品鉴有机茶、品尝茶膳、观赏茶艺、采摘制作茶叶,吃、行、游、购、娱等多样化需求都能得到满足,为全县茶产业发展积蓄了力量,增添了活力。作为全国无公害绿茶生产基地县、重点产茶县,洪雅县坚持走生态有机绿色发展之路,着力打造地方区域品牌,大力建设“高山标准化有机茶基地”,让高山有机茶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推行“洪雅茶叶区域公共品牌+企业自主小品牌”双牌运作模式,提升洪雅茶叶产品整体形象;强化部门联合行动,大力推进绿色生态茶园建设,普及绿色防控、科学施肥等知识,推行专业化服务管理,为全县茶产业绿色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洪雅县已培育出“峨眉雪芽”“屏羌”“雅雨露”“蜀茶”等一批有机绿色品牌。全县茶叶在地面积达29.5万亩,其中,绿色有机茶认证面积1.88万亩。全县鲜叶年产量10万吨,干茶年产量2.64万吨,年综合产值35亿元。未来,洪雅县将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让洪雅茶业成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兴旺产业,让茶叶成为群众增收致富和村集体经济收入的重要支柱,谱写更加灿烂的“绿水青山”新篇章。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1-08-16
(记者 李传君)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而产业振兴必须有人才支撑。长期以来,人才是乡村发展的短板,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引进和培育足够的人才。因此,不少地方已将人才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并出台一系列刺激和优惠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川省开江县,不仅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引进,更重视本土籍各类专业人才的回引。事实证明,回引的人才具有强烈的家乡情怀,更能适应本土环境发挥作用。  “近年来我们回引了100余名优秀农民工,其中50%成为村级组织领导干部,另有80多人选择了发展产业,并成为地方产业带头人。”开江县永兴镇党委副书记陈刚说。  放弃高薪回乡带动老乡致富  “今年的李子要压断半边街!”当记者走进永兴镇新太社区一个叫半边街的地方,闲暇的居民无不这样说。就在这片自然聚居的村落旁,一片茂盛的李子林,树上硕果累累。  “这一片一共683亩,我们有300余亩,其他300余亩是本地群众的。”开江县夕皓家庭农场场主李志鹏说。眼前这个衣着朴素、面相憨厚的小伙子,如不经介绍,谁也不会将他与对外经贸大学的毕业生联系在一起。李志鹏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工作了6年,后来又到广州工作过3年,2016年回到家乡后投入了400余万元进行创业。  说起当初的选择,李志鹏颇为感慨。“我们夫妇在外一个月收入两三万元,日子已过得十分滋润了,为什么要回来呢?”他笑了笑,“还不是因为有个家乡情结。”李志鹏原为永兴镇柳家坪村人,妻子伍江艳是半边街人,2016年春节回乡过年,时任柳家坪村第一书记的陈世军向他介绍了县里的人才回引政策,并鼓动他回来发展,于是他便作出了决定。  最初,李志鹏在柳家坪栽培了100亩李子,随即又到半边街发展了300余亩。“当初对技术和管理啥都不懂,我就不断去网上和书上学习,还到各李子产业发展成熟的基地去考察请教,慢慢地,我熟练地掌握了全套技术和管理知识,并成为农民的技术指导。”  “仅半边街就有37户人跟随我发展李子,平均一户约10亩,最多的一户达到50余亩。”李志鹏说,2018年由他牵头成立了开江县半边街李子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品种、技术、管理、销售等方面实行统筹安排。  “到了丰产期,亩产值至少在一万元以上,如果管理得好,半边街李子产值每年就可达到1000万元,落实到人头上,人均增收将达一万元左右。”李志鹏自信地说。  首个“大学生创业园”开了好头  从位于山下的回龙镇高板桥村村委会出发,沿着刚通车不久的两公里山路爬到半山腰,这里有一处“大学生创业园”,寄寓着张杰、郑磊、唐麟和肖仕龙4人的梦。  “我们的想法是第一年奠定种植业基础,第二年增添养殖业,第三步在适当的时候发展乡村旅游。”郑磊说,山上共种植了100余亩柑橘、30亩五月脆李、30亩脆冠梨,肉兔养殖场已建立起来了,从重庆引进了50余只伊普吕公兔和600余只伊拉母兔,首批已产子。  张杰等4位大学生都是从开江中学毕业的校友,且张杰本人是高板桥村人,因看到当前国家对乡村发展非常重视,倾注了很多政策和资金,张杰毅然决定返乡创业,同时动员郑磊、唐麟、肖仕龙3人加入。最后,4人各投入20余万元干了起来。  “大学生创业最大的困难是资金,必须有政策扶持。”高板桥村党支部书记谭西成说,村里注入100万元集体经济发展扶持资金,种植业和养殖业各投资50万元,从种植园见效及养殖基地获得收益起5年内还本付息,这大大地缓解了他们创业的资金压力。  “之所以选择肉兔养殖,就是看它见效快。一只母兔一年可产100只左右小兔,两个月就可出栏,一年可出栏9批,因此每个月都会有四五千只兔子出栏,按目前的价格,一只兔子可卖到四五十元,一年毛收入200余万元,除去成本约有100万元纯利。”郑磊说。  更重要的是,该园还对周边农户起到带动作用。“目前我们已与屠宰场签订了收购协议,到时候他们会定期派车来拉,等养殖环节走上正轨后,我们将扩大规模,扩大部分主要是发动周边群众养殖,那样一年会给周边农户带来一两百万元的收入。”郑磊说。  扩大扶持力度,促进乡村振兴  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开江县积极引进招录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和高校毕业生,吸引各类人才到乡村服务。积极兑现引进人才安家补助、岗位激励奖等相关待遇。围绕村集体经济和“稻田+”“果林+”等现代农业,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实训基地建设力度,抓好高素质农民、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农村电商人才培养。  “我们对本镇47岁以下(高中文化程度以上、在外务工或工作5年以上)的人建立了台账,通过几方面工作做好人才回引工程。”陈刚说,每年镇党委书记都要带队到这些人集中的工作地去开座谈会,介绍家乡变化和政策;每年春节还要召开乡友会,把回乡过年的人才集聚在一起,鼓励他们回乡创业;平时通过微信、QQ群加强交流,增加他们对家乡的感情。“对回引人才,我们会主动对接相关部门,解决其创业过程中的各种难题。”  据回龙镇镇长刘建华介绍,该镇“大学生创业园”自2019年启动后,镇上就帮助协调了交通、农业、扶贫等相关部门,为其解决了两公里村道路建设及3公里产业便道建设难题。肉兔养殖场建起后,又主动为其协调农业、环保等部门,为其解决了粪污资源化利用及水肥一体化项目。“这个项目实施后,兔场的粪便经过化粪池发酵,变成肥水直接滴灌到种植园。”刘建华说。  对于一些回引后创业成功的人才,开江县通过建立实用人才实训基地的方式,发挥他们的带动作用。目前,全县已建立3个这样的基地,李志鹏的脆红李基地就是其中之一。该县整合行业部门专家、优秀企业家、外聘教授和创业专家等人才50余名,通过线上线下开展企业管理知识培训、提供就业指导,创办创业沙龙、创新创业选拔赛等活动,全力保障创新创业。据统计,累计开展各类技能培训35期,培训对象3000余人次。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1-08-12
(周亮  记者  张小星)近日,记者在蓬安县新园乡宽敞沟村看到,漫山遍野的桃树、李树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如今,村里土地流转了,村里产业发展起来了,这样的绿色产业不仅美化了村容村貌,而且还能为村集体增收。” 村民唐超国开心地说。出租集体闲置荒地、山坪塘等45亩,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8万元;盘活闲置羊场,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万元;合并村活动室维修翻新后出租,增加集体经济年收入0.6万元……唐超国如数家珍般地逐一道出村集体的收入,之所以如此关心集体资产,是因为他现在已经是村集体资产的股东。去年12月,村里把集体所有资产、资源清理核实完之后,集体资产通过股权量化改革,成立了宽敞沟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量化集体资产560多万元,设置成员股2477股,平均量化股权,成员权利均等。今年以来,宽敞沟村紧紧围绕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坚持“因地制宜、尊重民意”原则,由原麻杨河村、玉牛坡村、宽敞沟村三个村合并,通过“思想融合、组织融合、权责融合”,建立统一运营、财管、分配的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充分依托引进的经营主体和形成的产业积极探索创新开发集体资源、盘活集体资产、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入股合作经营等发展路径,不断夯实壮大村集体经济。宽敞沟村是蓬安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一个缩影。长期以来,农村集体资产存在着归属不清、产权不明、保护不严、流转不畅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为影响农村集体经济壮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制定了规范性文件,把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精心设计,定方案、定标准、定步骤、定时间,让广大干部群众看清弄懂改革过程。通过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资产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经济发展活力有效释放出来,为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的有效形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蓬安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截至今年5月底,全县共完成组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284个,认定集体成员数55.6万人,量化集体资产7.47亿元。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1-08-11
四川农村日报讯 刘旭  “又来了几位客人,快倒水……”8月9日中午,广元市朝天区曾家镇白鹰村悦来农家乐老板赵素琼顾不得吃午饭,忙着招呼客人。“这段时间,上来避暑、游玩的客人越来越多,有时候一天能接待三百人,如果我这里满了,就会统筹安排到其它农家乐。”赵素琼说,去年邻近的响水村并入白鹰村,打破了发展局限,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响水村与白鹰村的合并,只是朝天区推进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前半篇”文章成效的一个缩影。两项改革后,朝天区建制村由原来的214个调整为124个,全区乡镇由原来的25个调整为12个。如何巩固乡镇行政区划、村级建制调整的改革成果,写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朝天区全方位、深层次、持久性推动改革成果转化为发展红利,让基层群众有更多获得感。高车村核桃产业园调优产业布局壮大集体经济  “我家种了3亩核桃树,加上发展一些林下经济,一年能够收入三万元左右。”走进中子镇高车村核桃产业园,刘文英和老伴正在核桃树下锄地;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核桃长势正好。去年,邻近的中合村并入高车村,核桃产业面积达到近700亩。  “合村”变“活村”,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两项改革后,中子镇产业发展实现了互促互带互融的生动发展局面,实现了产业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特色化。“合并后,镇村产业协作及融合不断增强、管理运行机制逐步完善,拉开了发展骨架,进一步夯实了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朝天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抓好7个中央、省级财政投入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上,朝天区将再选择原村集体资产、债务、收益差异较大的12个合并村作为融合发展试点,推行集体资产统一股份量化,确保合并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  同时,该区还积极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因地制宜采取自主经营、资源合作、资金入股、租赁经营、盘活闲置资产、所有权分红等模式,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盘活闲置资产实现资源融合  在曾家镇大竹村原平溪乡政府所在地,工作人们正在对乡政府大楼进行改造。“大楼预计今年10月份改造完成,这里将是司法所、交警中队、派出所的办公地点。”曾家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盘活乡村沉睡资源,朝天区按照处置难易程度,制定中长期处置规划,实行分类指导,多渠道、多元化盘活处置闲置资产。乡镇采取充实办公用房一批、改作公益用房一批、支持产业发展一批、市场化处置变现一批、补充国有资本一批等方式,村(社区)采取便民服务提升一批、公益事业改建一批、集体经济使用一批等方式,分类盘活闲置资产。  “各乡镇在盘活、处置镇村资源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在朝天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看来,着力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利用率低、重复建设”、公共服务资源“闲置浪费和供给不足”以及村级经费“撒胡椒面”等问题,能够推动财力、基础设施、产业等要素资源统筹整合、深度融合。提升服务效能便民点全覆盖  “老人家,你要办理什么?”“在这里签个字,就好了。”……10日上午,李家镇永乐村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杨丽娟正忙着给群众办理相关事项。去年,汪家乡与李家乡合并为李家镇,其政府所在地设在原汪家乡。虽然政府撤了,但设在永乐村的原李家乡便民服务中心依然保留,方便群众办事。  镇村合并后所辖面积变大,如何保证群众办事的便利性?朝天区按照“三集中三到位”要求,将群众办理频次高、基层治理需要的事项权限赋予乡镇并纳入便民服务平台,建立动态调整机制,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目前,被撤并的乡镇依然保留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便民服务点。  两项改革以来,朝天区以党建为引领,以基层治理为抓手,结合乡镇、村(社区)实际,注重对老、弱、病、残、幼等群体的关爱服务,实行全程代办。同时,探索“定点办”“预约办”“上门办”等其他方式,畅通“线上线下”办事渠道,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8-11
(夏雨婷  记者  常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组织形式,近年来,青神县整合青神国乡椪柑专业合作社等13家农民合作社,吸收社员2068户,成立青神县蜀品堂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做实惠民、服务、创新三大举措,变合作社“单打独斗”为联合社一体运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鸟瞰青神美丽新乡村为最大程度整合优势资源,保障农资供应,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产业利润最大化,青神县健全农资服务体系,通过对接大型农资企业和大型农资综合服务商,统一采购,直供直销,避免中间差价;联合社优化供应流程,最大限度减少农资在配送过程中的费用,让果农真正得实惠。截至目前,共降低了社员农资成本76万余元,降低生产成本25%-30%。技术是产业发展的支撑,为此,青神县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用好田间、网络2个课堂,实现户户享受技术服务,随时随地咨询技术专家。联合社党支部目前签约了32名农技专家,组建专业服务队,通过微信交流群,开展线上指导。同时,每月1号和15号,定期开展2次线下培训,覆盖全县2000余户果农。通过开展职业技术培训,以技术赋能,提高椪柑品质、擦亮青神品牌,为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提供技术支撑。为提高农业创新力,增强土地附加值,青神县因地制宜推出柑橘林下种豆模式,实现土地最大化利用。目前,全县共有1.2万亩林下大豆,预计产出毛豆3600余吨。同时,引进全国农产品销量前三的天津辰博农产品销售有限公司,以高于市场价每公斤0.2-0.6元的价格收购毛豆,直接创造经济价值600余万元,为果农致富增收开拓了新渠道。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1-08-10
(刘小莉 记者 钟正有)迎着傍晚的风,今年的夏天格外宁静,空气中飘荡着清新的花草香,德阳市罗江区略坪镇广安村村民刘阿姐走出家门,便能看到门前的这一处湿地花园,花园里青草郁郁葱葱,迷你小池塘里的荷花开得正娇艳,真是让人心生惬意。刘阿姐笑着告诉记者:“其实,这个精致的小公园是处理我们生活污水设施的‘三格式化粪池+人工湿地’,远看绿油油的像一块菜地,走近细闻也没有异味。”记者了解到,略坪镇的这处“三格式化粪池+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设施,让直排的农村生活污水集中起来“变身”。先通过三格式化粪池厌氧发酵,杀菌杀卵,再经过多层过滤池过滤,吸附淤泥、微生物降解实现生态降解,加上人工湿地内的多种水生植物的生态吸附,从而使出水效果更好,能达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一级标准。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会选取最低点位,充分利用水往低处流的特性,所有生活污水是自行流入这些污水处理设施,没有另外安装污水提升泵等设备,后期没有维修费,运行费用为零。今年,德阳市罗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投资900余万元,在7个镇16个村建设“三格式化粪池+人工湿地”,治理1200余户生活污水,惠及4000多人,有效地解决了农村生活污水直排、黑臭水体问题。“人工湿地投入使用后,河水变清澈了,蚊子苍蝇少了很多,村民们都觉得舒心不少。在科学治水的助力下,污水处理设施变成了一个小景点,村民们茶余饭后都喜欢来这里散步。”广安村党支部书记胡国勇告诉记者。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1-08-09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何浩源  梅仕青,获得1000元县级教育扶贫救助基金;杨虎,获得250元义务教育经济困难非寄宿学生补助…… 8月2日,广安市广安区龙安乡勇敢村在广东务工的村民尹思俊想了解自己亲戚有没有获得补助,拿出手机,扫了扫村干部分享到微信群的二维码,除了能看到惠民信息外,村集体每笔进账与开销都一目了然。  2014年以来,借力精准扶贫政策,勇敢村成功创建了国家AAA级景区——大云山农业主题公园,以龙安柚为主导产业,同时,发展种植桃子、李子、梨子、晚熟柑橘等经济果木,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  今年5月,广安区纪委监委在勇敢村打造清廉乡村示范点,开通微信二维码监督平台,通过扫描二维码,村民可以看见涉及村级资金收入、资源性收入、资产性收入等信息。  “我这边发起一笔支出后,由村监委会主任、社区主要干部、驻社区干部、街道‘三资’管理中心代理会计等人先后完成审批和审核确认,一笔集体的开支走完流程,信息都留在平台上,可倒查、可追溯。”勇敢村党支部书记杨太树介绍。  广安区纪委监委还在勇敢村实行无现金管理。在勇敢村村委会办事大厅,有一个收款二维码。杨太树说,党员交党费、村委会代收医保等费用,尽量不使用现金交费。1000元以下的可以使用微信和支付宝转账,1000元以上的必须用银行账户转账。“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可以用现金,但是我收到现金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存进村里的银行卡账户。”  实行无现金管理,可以防止村干部挪用村集体款项,损害村民利益。  在勇敢村村委会院坝墙上,有一组漫画。“这是用漫画的形式给村民解释负面清单,负面清单里包含了哪些属于村干部违纪行为,村民可以对照监督,如果发现违纪违法行为,可以通过微信监督平台向上级纪检监察机关举报。”杨太树说。  树立村民榜样,也是打造清廉乡村示范点的一大举措。勇敢村以勤俭持家、孝敬老人等为标准,评选了一批模范,并把他们的事迹用展板的形式放在村委会,给模范带来荣誉感的同时,也激励村民向榜样学习。“村民榜样可以动态调整,以激励村民争当先进。”杨太树说。  广安区纪委监委负责人说,包括勇敢村在内,广安区将在2个村、1个社区打造清廉乡村示范点。其他乡镇则以此为模板,选择1个村打造清廉乡村示范点。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08-09
四川农村日报讯 鹏春 周奕璟 特约通讯员 宋成均 文/图  曾经,玉米、高粱、稻谷等农作物的秸秆多用作柴火做饭,抑或是就地焚烧,对空气质量和环境卫生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近年来,长宁县积极探索秸秆回收再利用,减少污染,增加农民收入,真正实现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好愿景。村民正在粉碎玉米秸杆  8月3日,在长宁县井江镇高硐村2组公路边,66岁的村民黄坤仑将放倒的玉米秸秆装上三轮车,准备拉往回收企业。  “如今秸秆有用处了,空气也清新了,还能产生效益,真是一举多得。”黄坤仑介绍说,以前将秸秆晒干后拿来煮饭,后来路通了,有了电、天然气后,秸秆就渐渐没人要了,基本上都在地里烧了。近年来,村里通过“大喇叭”宣传秸秆禁烧,还通过村民小组会议、农民夜校等帮助村民算好秸秆综合利用的成本账、增收账和生态账。  过磅除皮、算账领钱……黄坤仑和其他农户一样,将秸秆运到长宁县牧源家庭牧场,现场就获得了收益。  “我们将本地的玉米秸秆、稻草秸秆和酒糟混合成饲料来喂肉牛,牛肯吃,对肉质的改良效果也好。”四川省“优秀职业农民”、长宁县牧源家庭牧场负责人郑宇表示,目前农场存栏肉牛200余头,预计在年底可以全部出栏,按目前的行情销售额达520万元,纯利润在80万元左右。据了解,牧源家庭牧场已收购了300余吨玉米秸秆,预计今年能够收到500吨左右。这样既解决了老百姓的秸秆处理难问题,也解决了农场喂料问题。  这只是该镇秸秆综合利用的一个缩影。为有效解决秸秆乱堆乱放,防止秸秆露天焚烧,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井江镇实施秸秆禁烧网格化管理,积极构建“组有堆放点,村有收贮站,镇有收贮中心”的收储体系,实现了镇内全域集中处理,有效解决了秸秆乱堆乱放和肆意焚烧问题。同时,该镇动员农户与养殖场合作,采取青贮、黄贮等方式饲料化处理秸秆,以水稻、玉米秸秆作为竹荪等食用菌生长覆料,食用菌长成采摘后,秸秆就地腐化作为有机肥直接还田,形成“秸秆-食用菌-有机肥”的生态循环利用。  “我们改变思路由禁转疏,多措并举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该镇党委书记龚纯杰表示,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井江镇着眼“把实事办实、将好事做好”,扎实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不断深化基层治理,建设美丽的新井江。  长宁县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加大对井江镇等地秸秆综合利用成效的宣传,坚持“疏堵结合”原则,进一步加大秸秆综合利用政策、科技支撑等体系建设力度,将以农作物秸秆就地覆盖还田肥料化、家庭炊事能源化、喂养牲畜饲料化利用为主,种植食用菌基料化、编制工艺原料化利用为辅,不断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8-09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 实习生 赵月  8月3日,在德阳市旌阳区德新镇五星村,高粱涨红了脸,水稻笑弯了腰,田间弥漫着丰收的味道。近年来,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五星村对闲置大米加工房进行改建招商。预计建成后,该村集体收入将逐渐稳步增加。  这一切得益于2020年9月旌阳区启动的“三变五社”改革。五星村按照“三变”改革重新核定了股民身份,成立集体资产、置业、土地、劳务、旅游五大股份合作社。2020年,该村入股村民分红达11万元。大田间,高粱已涨红了脸。 梁鑫 供图“三变”如何变 “五社”谁参与?  “农民当了股东,日子自然更有盼头。”五星村1组村民肖正勇说。经过股权量化,五星村像肖正勇这样的农户纷纷“变身”股东。  村集体资产是农村发展的财富,但有不少仍处于“沉睡”状态。2017年起,我省推动以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为主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被简称为“三变”。这是我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的积极探索,将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2020年9月,旌阳区在 6个村(社区)试点“三变五社”,五星村是其中之一。该村成立了集体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完成村集体清产核资量化股民等工作,整合村集体资产资源,利用现有闲置建设用地开发生态停车场,改建加工厂,新建冻库、库房等,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产业。  在前期“三变”改革的基础上,该村成立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劳务股份合作社、旅游股份合作社、置业股份合作社。“五社成立以后,加入的成员均是我们的村民,通过规范高效的运营,将稳步增加农民的收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五星村党委副书记邱顺明说。德新镇五星村“三变”改革第一届第一次股东代表大会。  王园 供图试点一年 强村富民效果初显  目前,“三变五社”的改革,在五星村试点已近一年时间,其效果如何呢?  五星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成立后,对集体资产进行了再核定,对股东的身份进行了两轮核实,确保了村集体资产“底数明、账目清”,目前按照“筹、投、管、分”的工作模式开展工作。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五星村的大部分土地由合作社统一进行公开招租,再进行流转,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2020年,该村收益共计260余万元,其中保底土地租金250余万元。  五星村党支部书记杨必林介绍,今年2月7日五星村举行了股东分红大会,每亩土地分红50元。下一步,劳务、置业、旅游股份合作社也将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盘活闲置集体资产,创新开发农村经营性项目,力争通过三至五年努力,实现“今年分百元,明年分千元,后年分万元”的强村富民目标。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8-09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周颖昳  “这笔钱申请下来之后,我们要把它用于桂花酒、桂花糕、微盆景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上。”7月28日,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岷江村股份经济合作联社理事长陶勋花高兴地对记者说。一个月前,岷江村股份经济合作联社以本集体经济组织的集体资产股权提供反担保,获农业银行温江支行“强村贷”200万元,期限2年,执行利率3.85%,率先在四川实现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融资,成为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的又一次创新探索。  温江区寿安镇岷江村位于温江区北部,面积2.4平方公里,辖29个自然村,人口近6000人,有江安河冲击岛屿“乌龙岛”、汪家湾湿地等景观,也有“陈家桅杆”“岷江书院”等历史院落,自然资源丰富,人文气息浓厚,是全省乡村振兴的明星村。  近几年,为了摆脱花木种植的单一产业模式,岷江村依托自然资源,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传统经营模式,发展以“小而美”的创意农业以及乡村旅游项目,推动产业融合。2021年,经全体成员同意,岷江村股份经济合作联社决定投资建设“樨蜀微盆景创意集市”,但由于受资金制约,项目进展缓慢。  作为重点定点联系村,人民银行温江支行一直高度关注岷江村发展,在获知岷江村资金需求后,第一时间联合区农业农村局上门与岷江村股份经济合作联社进行对接,详细了解其具体融资需求,为其量身定做融资方案。  农村融资,没有抵押物怎么办?没有产品怎么办?针对岷江村的实际情况,人民银行温江支行、区农业农村局、农业银行温江支行多次深入岷江村,在进行充分现场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确定引用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模式,探索使用岷江村股份经济合作联社的集体资产股权作为反担保物为其解决资金需求。  在多方面研究对比各金融机构产品的基础上,人行温江支行最终决定选取农业银行温江支行“强村贷”产品,充分发挥其深耕乡村优势,通过“政银担”合作模式为岷江村股份经济合作联社解决资金需求。  在联合温江区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结合岷江村区域环境、区位优势、产业发展以及预期收益,对集体资产股权价值进行有效认定后,经多部门的指导,3月19日,岷江村股份经济合作联社52个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作出决议,同意以本集体经济组织的集体资产股权向四川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作反担保,向农业银行温江支行申请流动资金贷款200万元,用于合作联社生产经营。专家建议>>>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郭晓鸣: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本来就应分两步走,首先是基础性改革,需要明晰产权归属,完善各项权能;之后便是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潜能,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营新机制,探索改革后的成果应用。  目前,农村集体资产股权大多数不具备抵押功能,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要让农村集体产权流动起来,从而实现其真正的价值,是目前改革需要破解的难点。温江区在实践过程中,不仅将农民手中的分配凭证用起来了,还由担保公司承担了一部分风险,是很好的尝试与探索。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8-06
四川三农新闻网南充讯(通讯员 莫子君  王波)老观镇老龙村位于四川省阆中市东北部,距城区约45公里。该村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现存完好的川北瓦屋长檐古民居、古院落,以及红四方面军战斗遗址等诸多历史遗存,更有“川北灯戏”“亮花鞋”等民间文化远近驰名。2012年,该村入列中国首批传统村落名录。置身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之下,当前,老龙村将迎来怎样的发展契机?振兴之路又该如何选择?8月3日,笔者专程到该村进行了探访。红军激战鸡山梁战斗旧址。 历史名村的红色记忆老观场镇所在地老龙村的西南面,一座山峰高耸入云,其间松柏稠密,蝉鸣不绝。8月3日,笔者一行沿着近乎垂直的山路拾级而上,在北寨门前的一块石头上,依稀可见当时红军刻于其上的“加强备战”“红四”等字样。“这里便是老君山。80多年前,著名的‘夜袭老君山’战役就在这里打响。”老观镇文化站长杨志向笔者讲述起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1933年7月,红30军90师268团之一部进入老观地区后,国民党29军罗乃琼师之一部和马骥伯部退守老君山。为配合仪南战役,1933年8月,驻扎在老观场的红30军90师268团和老观地区的赤卫军共1000余人,于24日拂晓向盘踞在老君山上的罗乃琼师部和马骥伯部发起猛烈攻击。“夜袭老君山”大捷,清除了红军前进道路上的一大障碍。据《红色摇篮———阆中革命老区》一书记载,1933年至1935年,红四方面军在老观驻扎期间,留下红30军军部旧址、红军医院、川陕革命根据地中共苍溪县委旧址、红军造船厂等众多遗存。夜袭老君山三战鸡山梁旧址。传统村落的发展之匙2012年12月,老龙村入列国家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以老龙村为核心的老观镇迎来了发展的契机。老龙村西北部,一条笔直的道路两侧,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这是老观镇正在打造的米仓大道新街项目。“米仓大道新街项目于2014年启动。”老观镇副镇长邓琬玉介绍,除建设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设施外,还对原老龙村1至3组村民的居住条件进行了改造提升。如今,总长约1000米的米仓大道早已完工,还房项目将于去年底前全面建成。令老龙村村民欣喜的变化还有很多,从2016年起,该村先后实施了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居民聚居点建设等多项惠民工程。脱贫奔康产业园的建成投用,让村民增收有了门路。集体林场流转所带来的收入,更是让村民增收有了保障。近年来,随着老观古镇建设进程的加快,场镇人口及游客数量增多,为老龙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契机。“推动传统种养业逐渐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产品商品化,由此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杨志说。数据是发展最好的诠释,2012年,老龙村依托沙参、柑橘、蔬菜等传统产业,村民人均年收入5000元。在巩固传统产业的同时,该村发展起乡村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去年人均年收入达到1.6万余元,9年时间几乎翻了3番。老龙村李先念旧居陈列馆千年古村的振兴路径老龙村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古时,以老龙村为核心的老观是闻名的旱码头,军政重守之地。而目前正在申遗的“古蜀道”,其间的米仓道贯穿古镇,成为连接四方州县的重要节点。“老观镇迄今已有近1500年历史,期间文化生成、发展并得以延续。”邓琬玉介绍,老观的建筑遗存、文物古迹和传统文化集中,保存基本完好,较为完整地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风情,是历史文化传承最好的载体。因此,围绕“以文化为媒介,推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振兴路径,老观镇进行了诸多探索与尝试。说起老龙村的文化品牌,“亮花鞋”绝对是其中的精品。今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亮花鞋》以优美、雅致、极具阆中特色的舞蹈表现形式惊艳全场。对于这一几乎攀登上民间艺术高峰的文化品牌,老观党委政府、老龙村村干部还有着更加长远的打算。目前,该镇正着力推动民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力求让这项传统民俗文化焕发新彩。“当前,我们正把‘亮花鞋’申报为省级非遗,让这项民俗文化更好地传承和推广下去。”邓琬玉说。红军医院旧址对于省级非遗“川北灯戏”,老观镇则在推陈出新方面下功夫。在对传统剧目进行挖掘整理的基础上,该镇创作出《幺儿幺女》《送丝蚕》等一批喜闻乐见的新剧目,更好地为旅游发展服务。为充实乡村旅游内涵,一批旅游景区、景点的提升打造工作也在紧锣密鼓进行,老君山风景区便是其中的代表。“目前,景区山下的配套设施基本齐备,山上广场、石梯、林间小道、游步道等基础设施正在建设之中。”邓琬玉介绍,以老君山为核心的康养景区项目,是旅游振兴乡村的又一重要载体。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1-08-04
(记者 汤斌)建制村由926个调减为443个;全县集体经济纯收入1862万元,同比增长14.2%,收入过10万元的村19个,占总数的4.3%,村均资产达到153.5万元……8月3日,记者从安岳县获悉,两项改革以来,该县探索破解村级建制调整后集体经济发展难题新路径,找准主攻方向,全面推动集体经济增量提质,村集体经济发展保持良好势头。铸魂:提升领导力两项改革后,安岳县着力从强组织、活机制、纳人才方面入手,补短增强集体经济发展领导力。以村级组织换届为抓手,规范设置党组织,建强配套组织,推动村务监督委员会发挥作用,开展党组织分类定级,制定村(社区)干部管理监督办法,加强激励约束,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选出了有领导力、有战斗力、有组织力的高素质班子队伍,把组织优势转化为了发展优势。全面推行“三个班子一套人马”和村党组织书记与村主任“一肩挑”制度,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通过章程明确由村党组织提名推荐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层负责人,规范设置理事会、监事会,建立民主议事、民主决策制度,健全法人治理,加强与本地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多向合作,吸引优化各方力量资源,村集体经济发展力量由分散割裂逐步转变成多元融合。通过优化合并,安岳县现有集体经济组织535个,与600余家专合社、110余家规模企业达成深入合作,大大增强村集体组织自身经济发展的造血能力。围绕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善经营的人才队伍目标,着力实施人才培育、引进战略,孵化培育本土优质人才,吸纳致富带头人808名,技能型人才、优秀农民工、复退军人、返乡创业大学生1542名进入村级班子,不断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村级组织发展经济、适应市场的能力。挖潜:汇聚向心力如何进一步强村富民?安岳县通过积极向改革要潜力、向资源要活力、向市场要效力补弱增强。依托宅基地改革试点,通过土地出让、土地入股、保权腾退、置产经营等方式,盘活闲置宅基地资源。截至目前,该县盘活闲置宅基地460亩。全面清理村级办公阵地等各类闲置资产资源629(台套件),账面资产5862.4万元,盘活利用522(台套件),利用盘活率80.3% 。整治撂荒地复耕34472.61亩,其中复耕粮食面积28592.11亩。对农户没有能力或没有意愿复耕的撂荒土地经营权,由村集体经济组织采取转包、出租、入股等方式统一流转经营。设立县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乡镇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站,提供农村产权交易政策,组织农村资产资源产权现场或网络竞价交易,办理交易鉴证书,规范拓展土地流转渠道,提升流转效益,保障农民权益,增加村集体收益,解决土地流转遗留问题,并在交易成功后,按一定比例抽成返还给村集体经济组织,开辟村集体增收新渠道。目前,以交易中心、服务站点为媒介,石羊镇园门村流转村土地238亩、龙台镇藕塘村流转土地600余亩、乾龙镇罐子河村流转土地550余亩,自2020年6月交易中心落户安岳至今,已成功流转各类闲置农村资源资产144宗,交易金额达1.5亿元。加码:释放吸引力安岳县通过积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投入为主力的新机制补差增强。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债券资金74506万元,开拓投融资渠道、成立盛安集团融资6亿元,千方百计解决政府基础性、公共性投入问题,重点突出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扶持和道路交通补弱补短。今年以来,卧佛镇卧佛村集成投入各类资金 1.4亿元。其中,高标准农田项目资金600万元、农旅融合发展资金600万元,整合农业、交通、水务等涉农项目资金2941万元,专项债券资金1亿元。整个政府投入形成的资产均全部划为卧佛村的集体资产以招商引资合作经营。各村集体用活中央、省市县集体经济扶持、产业发展、扶贫开发等方面的政策、资金,整合闲置资源资产,找路子、找市场、傍“大树”,与龙头企业、种养大户、营销能手大胆合作、谨慎投入、保底分红,创新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形成了镇子镇狮子坝村、石羊镇龙柳村等一批集体经济发展的示范村和明星村。优化配置环境、资源、土地、劳动力,吸引工商资本上山下乡,提高土地产出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其中,卧佛镇卧佛村利用打造禅修旅游示范带契机,结合农旅融合产业规划,流转土地280余亩,建设特色农业综合体,吸引今是公司投资3000万元,依托旅游发展民宿、休闲观光,打造乡村旅游新业态;文化镇隆恩村以盘活的废旧塘堰40余亩吸引县水云舫餐饮文化旅游公司投入2500万元打造集田园火锅城与冰雪欢乐地为一体的网红打卡地,集体经济和村民获得长期可持续稳定收入。赋能:壮大竞争力两项改革后,安岳县还着力从产业规划、产业模式、产业链条等方面补缺增强,为壮大集体经济发展竞争力赋能。围绕主导特色产业,突出地域文化,突破行政区划,以经济片区为单元,多规合一,镇村合一、多村合一,同类型产业链一线串珠,形成较强聚合效应。以柠檬为单元,文化镇、长河源镇等13个乡镇规划发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粮油为主导,石羊镇“一带两核五基地”万亩农业产业示范带初步建成,三银村、启元村、油坪村等在内的8个村实现一体化产业布局,“百里农业长廊”和成渝毗邻区域农产品供应基地已初具规模;以红薯为主导,周礼镇规划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该镇田坝村、海棠村等4个村集体经济发展持续增长。各村集体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旅则旅,围绕产业、产品、市场,实行“集体经济+龙头企业”“集体经济+专合社(家庭农场)”等多种形式,采取产业带动、资产资源经营、土地入股、旅游开发、服务增收等自主多元化经营及多方资本合股经营,推动资本、技术、土地、人力等生产要素深度融合,村级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和综合实力大大提高。在产业上,村集体加强与大公司大集团合作,力争一产业向后靠,二产业连两头,三产业联前端,努力打通一二三产业联结,做长做强做优产业链。围绕柠檬产业,种好柠檬果、做精柠檬商品、建好柠檬景区,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融合发展。目前,全县柠檬种植52万亩,初步形成茶饮类、养生类、日化类、工业原料、发酵类、休闲类6大主要类别30多种柠檬产品,文化镇燕桥村宝森柠檬休闲度假区4A级景区可望年内获批;围绕红薯产业,红薯种植,粉丝、红薯休闲食品加工市场良好。电商、直播带货、抖音等互联网营销新模式,推动“安岳柠檬”品牌价值达180亿元,“红薯妹妹”等品牌效应进一步强化,助力村集体与合作社、家庭农场共赢共利。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1-08-04
(记者 史晓露)7月28日,巴中市通江县涪阳镇下江口村,秋玉米已经出苗。“补种的农作物长势良好。”沿着河岸巡查了一圈后,通江县涪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林建军说道。  入汛以来,农业生产面临洪涝、病虫害、非洲猪瘟等多个关口。我省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强调要全力以赴抓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确保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7月29日,眉山市彭山区谢家街道汉安村千亩杂交水稻种植基地一幅秀美画卷。翁光建 摄防汛减灾 抓好田间管理和晚秋生产  “玉米倒伏后易发生病害,这段时间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在下江口村,林建军忙着对暴雨过后的玉米田间管理进行技术指导。  7月10日,通江县遭受特大暴雨,部分农田被淹、基础设施被毁,农业生产损失严重。“地势低洼的地带,田间水深超过2米。”林建军说,全镇小通江河沿岸的玉米、水稻受灾比较严重,面积达1000余亩。  “洪水消退得很快,受灾严重的农田都进行了秋玉米、秋马铃薯、秋大豆等作物的抢种补种。”通江县农技站站长李君介绍。  6月中旬以来,我省多地出现强降雨,巴中、达州、广元等18个市(州)的50多个县(市、区)的部分乡(镇)受灾。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相关负责人介绍,灾害发生后,我省农业农村部门迅速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一线,指导农民落实灾后生产恢复工作,及时查苗洗苗扶苗,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恢复生长;对因灾绝收的地块,及时改种补种短生育期作物;对水毁的农田、耕地、机耕道、沟渠系等基础设施,加快恢复重建。省财政厅及时安排省级救灾资金支持受灾地区恢复农业生产,努力将灾损降到最低。  5月下旬,省农业农村厅对全年农业防灾减灾进行全面安排。6月以来,又对农业防汛减灾工作进行了强调,要求各地加强会商研判、完善工作机制、做好救灾准备。  “眼下我省除川南地区外,正是水稻抽穗-灌浆期,之前的降雨有效阻止了伏旱发生,水稻、夏玉米、大豆、红苕长势普遍好于去年同期。”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要继续落实好防灾减灾措施,各地农业部门要与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强化灾情监测预警,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要做好救灾种子、抗旱排涝机具等物资储备,科学应对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继续抓好田间管理和晚秋粮食生产,确保全年粮食稳定增产。加强监测 统防统治实现“虫口夺粮”  “危害基本控制住了。”7月9日,泸州市合江县高级农艺师刘勇来到该县福宝镇的田间监测点排查稻飞虱等病虫害。  6月下旬以来,川东、川南多次出现强降水天气过程,利于稻飞虱、草地贪夜蛾等重大迁飞性害虫迁入。“今年稻飞虱在川南、川东偏重发生。”省农业农村厅植物保护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稻飞虱已在15个市(州)的66个县(市、区)发生,重发区域主要集中在我省东部、南部。  此外,大部分夏玉米进入吐丝-乳熟期,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工作基本进入最后阶段。据省植保站监测,截至7月27日,草地贪夜蛾在18个市(州)55个县(市、区)发生,发生面积67.82万亩,比上年同期减少45.58%。  如何实现“虫口夺粮”?“预警是防治的基础和前提。”省植保站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今年川东、川南地区稻飞虱偏重发生的情况,省植保站组织省农科院植保所、省农业气象中心有关专家会商研判,及时发布了病虫害趋势预报以及稻飞虱查治警报。省农业农村厅提前划拨中央农业生产救灾资金和省级财政资金,要求各地密切监控迁入虫情动态,做好监测防控工作。  “病虫害防治关键在治早治小。”省植物保护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各地植物保护机构以专业测报与群众测报相结合、灯下监测与性诱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田间拉网式排查,采用杀虫灯、性诱剂、天敌、生物制剂等绿色防控手段,通过植保社会化服务强化统防统治。  合江县是稻飞虱等迁飞性害虫的主迁入区。“6月以来,我们通过安装自动虫情测报灯、远程数字化监测设备,结合开展田间调查、及时发布病虫预报预警等方式,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治指导工作。”刘勇介绍,目前全县已防治40万亩次。  “当前影响全年粮食目标的最大变量就是自然灾害。”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地要强化病虫害监测预警和统防统治,全力打好重大病虫防控攻坚战,确保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防控疫情 落实十条措施稳定生猪生产  “猪场一直实行封闭式管理,我们每天都要对猪圈进行消毒,路面铺撒生石灰。”眉山市彭山区江口街道永丰村的永丰孔雀山庄家庭农场负责人王书群介绍,目前养殖场内有200多头存栏母猪,年出栏育肥猪上千头。  当前,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夏季高温高湿天气、生猪价格下跌等因素都增加了疫病发生的风险。”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初以来,因生猪价格持续走低,部分中小养殖场(户)养殖亏损,导致投入减少,防控措施不到位。  为严密防范疫情反弹,近日,省非洲猪瘟防控与恢复生猪生产指挥部下发通知,从7月12日起在全省启动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百日阻击战”,要求各地务必落实十条防控措施,包括织密织牢网格化监管,严查严管生猪流通,定期开展大排查、大清洗、大消毒,抓实抓细监测预警等。  “我省非洲猪瘟防控已进入常态化。”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以来,我省相继出台了14个与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文件,力度大、措施细、要求严。  目前,全省生猪产能已恢复至常年水平。今年上半年,全省生猪出栏2928.7万头,完成全年出栏目标任务50.5%。  不过,当前猪肉价格仍在低位运行,生猪和猪肉价格连续22周下跌。7月6日,我省出台了稳定生猪生产十条措施。“我们将稳定财政、金融、用地等长效性支持政策,保护生猪养殖场(户)积极性。”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半年,我省将持续抓好生猪生产,落实好稳定生猪生产十条措施,确保今年全面完成出栏生猪5800万头、年末生猪存栏4000万头目标任务。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08-04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杜铠兵 实习生 刘嘉丽  “朝天核桃滚全球”,走进广元市朝天核桃博物馆,一则响亮的口号赫然入目;而在另一边的朝天区沙河镇罗圈岩村,漫山遍野的核桃树硕果累累,即将迎来又一年的丰收。  7月27日,全省现代林业园区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朝天区召开。会前,参会人员深入“中国核桃之乡”,实地探访该地林业园区建设情况,探寻朝天核桃产业发展之路。核桃基地内的山地单轨运输车 杜铠兵 摄用上“核科技”全区建成核桃基地50万亩  “现在已是‘家家种核桃,无地不核桃’了!”沙河镇党委书记董清梅带领参会人员行走在核桃示范基地内,硕大的果实引得大家纷纷驻足。然而在过去,地处秦巴山区的沙河镇由于山高谷深、交通不便,产业发展相对落后,农民经济收入水平难以提升。  在核桃示范基地内,记者看到一袋袋农资产品乘上“小高铁”,沿着坡地上安装好的轨道一路前行。飞防无人机、去青皮机、远程监测系统也为核桃的种植生长、加工全过程提供技术支持。  “这些都是助推核桃产业发展的‘核科技’。”朝天区沙河镇蒲家核桃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侯明堂告诉记者,通过精准施策、分类管理以及气象监测等技术,当地核桃种植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核桃产量和品质得到保障。据了解,朝天区委、区政府先后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改善基地基础设施,推进品种改良和丰产管护,使罗圈岩村成为朝天区核桃大树资源最多、栽培管理技术力量最强的核桃专业村,核桃种植面积约5000亩,核桃树10.4万余株。  同时,为了更好实现品种选优,在科技研发方面,在秦巴山区核桃品种繁育中心内设有核桃杂交培育室、品种分析室、组织培养室、品种繁育监控室,从育种到生长过程都实现了信息化和数字化。朝天区核桃研究所所长孙亮提到,繁育中心通过引进高技术人才,经过多年科研,已选育出硕星、夏早、蜀朝2号三个省级审(认)定品种,正在进行杂交选育品种2个,引种扩繁试验推广品种1个。  据朝天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建成核桃基地50万亩,年产量超过5万吨,连续12年位居全省区县首位,核桃综合产值达30亿元。科研人员正在对核桃开展研究工作   杜铠兵 摄延长产业链大数据助力核桃“滚全球”  种植出来的核桃如何体现品牌优势?延长产业链是朝天提高核桃经济附加值、做强核桃品牌的重要方向。越龄食品公司相关负责人谢富贵介绍道:“我们的核桃口感酥脆、低糖低油。”同时,作为广元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产品“中子脆皮核桃月饼”传承人的他也提到,除了机械化制作外,仍有纯手工的月饼制作工艺,未来还将建设研学基地,传承朝天核桃文化。  走进朝天区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便能看到一块硕大的电子屏幕,上面显示着朝阳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的大数据。朝天区商务局负责人说:“数据中心抓取朝天区部分特色产业的大数据,收集整合相关信息,然后以大数据反推销售,促进核桃生产。”  在数据中心另一侧,电视画面显示一名主播正在网络直播平台带货,售卖朝天核桃。据了解,服务中心依托淘宝、拼多多等线上销售渠道,通过产品拍摄、价值挖掘、文化设计、品牌塑造等专业化电商打造,推动产业链的智能化、精准化改造升级,实现产销深度对接,有效推介朝天核桃等优质农特产品,实现“朝天大门朝天开”。  为促进朝天核桃产业进一步发展,朝天区副区长杨金军介绍,计划到2035年,朝天区将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核桃现代化生产加工基地,创建为全国一流的核桃产业示范县,产业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真正实现“朝天核桃滚全球”。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8-03
四川三农新闻网凉山讯(通讯员 陈宏 王再慧)筑强生态文明之基,走好新时代绿色发展之路,会理重拳实措推进畜禽粪污污染防治工作。截至6月底,全县关于畜禽粪污综合治理专项工作形成专题总结11个、专题报告4个。县农业农村局重点牵头,在全县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下,养殖粪污专项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全县范围内开展养殖业排查及整改,总计整改纠治轻微直排问题未达标户1637户,搬迁关停28户,对35户督查未达标的养殖户发放了限期整改通知书,专项督查重点区域养殖户78户并一一对标整改到位。及时回复、办结居民投诉养殖场(户)州长热线信访件9起。2020年至2021年期间共召开养殖污染防治专题工作会议12次,及时针对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究部署、狠抓整改落实。会理农业农村局领导督导检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建设项目专班主抓促落实。组建专班组督查指导养殖场(户)配套建设粪污集中处理的干粪堆积池、化粪池、沉淀池、排污管道、田间贮液池等粪污处理设施,全程跟踪、动态监管,确保进度和质量双达标。备案在册全监管。对全县规模养殖场(户)全覆盖摸排并作备案登记,建立线上线下同步的网格化监管网络体系,县乡(镇、街道)村各级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专项督查检查及整改整治工作,重点督促指导规模养殖场(户)建立完善的畜禽粪污处理利用台账,不断强化和规范粪污还田利用可溯源追责痕迹化管理。靶向治理保稳定。针对粪污处理不规范、存在污染问题、社会反映强烈的规模养殖场(户)落实专班专人跟踪调查,及时回应处置群众关切问题,同时会同环保部门加强联合执法监管,督促其限时整改到位。会理农业农村局领导督导检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建设项目奋力做好畜禽粪污污染防治绿色答卷。2019-2020年共投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资金13725.6万元,其中中央资金5000万元、项目建设业主自筹资金8725.6万元。建成507户年出栏50头以上猪当量的适度规模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其中包括年出栏50-499头猪当量的专业养殖户386户、1211代养猪场77户、年出栏500头以上猪当量的适度规模养殖场44个。共计安装排污管道45600米,建成干粪堆积棚17100平方米、堆肥发酵池76950立方米、沉淀池14250立方米、厌氧发酵池19950立方米、田间贮液池216600立方米。建成1个省级、4个州级现代农业园区粪肥还田生态系统,园区内建成田间贮液池51000立方米,安装粪肥输送管道209700米。建成粪污运输专业合作社10个,购置粪污运输车20辆(罐车10辆、干粪运输车10辆)。招标采购并发放干湿分离机44台、抽渣机184台、抽污泵592台。全力打通种养基地连接通道,补齐发展短板,各现代农业园区大面积示范推广种养循环、绿色发展新农业技术模式。2020年度,全县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0%以上,规模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配套率达100%,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提高了5个百分点。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示范园区-会理金砂柑橘现代农业园区总结经验再出发,“十四五”期间会理农业农村系统将接续发力重抓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示范工作,并将成熟的好经验好模式在全县范围内进一步推而广之。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1-08-02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周颖昳  “符合‘六顺六干净’标准2分、家庭成员积极发展产业1分”,近日,记者在资阳市雁江区伍隍镇铺子村乡村治理积分评分表上看到,村民可以从“好卫生、好生活、好邻居、好家人、好村民”五个方面换得积分。积分有什么作用?兑换农资和生活用品。  铺子村是资阳市最早试点集体经济的村之一,集体经济初具规模,村民参与集体经济热情较高,生活日益好起来。积分试点启动仪式  老百姓日子过得好不好,不仅要看产业发没发展、生活富不富裕,也要看老百姓的精气神旺不旺,看乡村的风气好不好。如何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提升,成为铺子村接下来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积分制是以乡村信用体系为基础,集村民日常行为评价、村务管理、便民服务、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体,从多个层面对村民进行量化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应用于荣誉评定、推优评先、银行信贷等。”建设银行资阳分行公司部经理徐泳龙介绍,近年来,他们在铺子村铺设“裕农通”服务点和打造样板间,拥有较广的群众基础,因此选择该村作为资阳市首个乡村振兴积分制试点。  前期,该行联合资阳市农业农村局、雁江区农业农村局、省农担资阳分公司、成都农交所资阳分所和伍隍镇人民政府,共同对铺子村的乡村治理积分规则进行审定。  根据伍隍镇铺子村积分规则,每月底,镇、村考评小组通过实地考察对每一户进行考核,考核项目分为综合评分和扣分,内容涉及产业发展、环境卫生、文明习惯、遵纪守法、公益奉献等。考评小组根据考核得分评选出当月“文明卫生户”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并分别折合积分100分、50分、30分,村民可到村委会换取建设银行资阳分行提供的积分券,拿着积分券到村上或者镇上的超市兑换实物。  “预计在8月初实现积分兑换的实例。”徐泳龙说,此次在铺子村试点是金融工作与乡村治理工作有机结合的一次大胆尝试,目的是借金融之力全面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把“村里事”变成“家家事”,由“任务命令”转为“激励引导”,提升乡村治理的精细化、科学化、透明化、规范化水平。  伍隍镇主要负责人表示,将用好积分制,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铺子村建设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幸福美丽新村,让“试点”变“亮点”,为资阳乡村振兴树立典型、打造样板。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8-02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