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记者 伍力)4月11日,全省“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建设推进会在泸州召开。近年来,全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体系持续健全、法治保障更加有力、基层阵地更加坚实,走出了一条具有四川特色、时代特征、基层特点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路子。  数据显示,我省矛盾纠纷化解率连续6年保持97%以上,万人成讼率持续处于全国低位,群众安全感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方阵。聚焦集约 打造多元解纷“超市”  4月11日,绵阳市安州区花荄镇“一站式”解纷中心,工作人员正在为来办事的群众介绍业务办理流程。这里整合司法行政、派出所等资源力量,设置调解室、“乡安无讼”工作室等11个办公窗口和功能室,对各类矛盾纠纷实行“一站受理”,努力让群众“只跑一地”。  绵阳的做法不是个案。四川各地积极整合政法、司法、信访、社会服务等多个部门力量,形成合力,提高矛盾纠纷化解效率。“‘一站式’平台旨在通过建设‘旗舰店’,链接各部门解纷资源‘加盟店’,打造多元解纷‘超市’。”省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注意到,围绕如何推进“一站式”平台建设,我省特别强调“集约”:要聚焦集约,坚持资源共享、功能集成、部门联动、手段集中,推动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在县乡两级,依托综治中心整合,实现“一中心多能”;在村(社区),综治中心可与党群服务中心整合使用。  “我们通过整合信访接待中心、法律服务中心等5个中心,建立了区级‘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提供17个常驻部门服务窗口,实现资源的集约化和高效利用。”成都市郫都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推动“一站式”平台规范化建设,还需要制定统一的工作流程、服务标准和管理规范,确保解纷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例如,攀枝花市发布地方标准,明确各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暨人民调解中心(即“双中心”)的场所建设、功能分区、职责任务等内容,确保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南充阆中市七里街道建立了“一线排查、中心化解、一线回访”的工作闭环机制,确保矛盾纠纷能够快速感知、及时化解、有效反馈。强化预警 提升多元解纷质效不怕存在矛盾纠纷,就怕不知情、没掌握。对此,我省明确,各地一站式解纷平台要建立研判机制,着眼风险预警,强化前瞻性分析,做到识早识小、防患未然。  各地已有探索。泸州市泸县太伏镇发挥网格员队伍优势,引导驻网格政法干警、联村干部、志愿者等力量下田地听民意、察民情,增强网格发现力和化解力。“我们也建立了网格化管理体系,全镇网格员开展‘一日双巡’,实时掌握网格内动态。”了解了太伏镇的做法后,凉山州德昌县麻栗镇相关负责人说。  为提升解纷调处质效,太伏镇还上线矛盾纠纷“E网通平台”,方便当事人通过平台申请线上调解。“‘E网通平台’不仅录入了辖区内每起矛盾纠纷的基本情况,从接到矛盾纠纷开始,调解的步骤、节点、办理人、每一次的调解过程等均被详细录入系统。”工作人员说。  科技赋能也已成为共识。宜宾市江安县开发了“江安e联调”APP,当事人可随时通过APP申请调解;绵阳市安州区花荄镇依托“花城管家”微信公众号运行“花城解纷码”,实现“一案一编码、一码管到底、全程可追溯”……  如何持续发力?我省明确,要聚焦联动,建立高效协同机制,强化多种解纷方式相衔接,构建多元协同的工作体系。同时,要聚焦贯通,加快信息系统建设,用科技助力矛盾纠纷化解。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4-24
(记者 阚莹莹)4月18日上午,在阿坝州马尔康市脚木足乡孔龙村,天府夏繁(马尔康)现代种业园正式开园。  当天,来自省农科院的专家团队集中入驻园区。在种业园的试验基地里,村民泽郎在油菜育种专家、省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李浩杰的指导下,播下油菜种子。  泽郎不知道的是,这些看起来普通的油菜种子,是李浩杰和团队带来的最新育种材料。而这一天,李浩杰已经盼望了20年。育种专家迫切需要固定基地  2004年初夏,李浩杰加入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油菜团队后第一次来到马尔康,为团队油菜育种材料找一片合适的土地播种。  在育种领域,这项工作被称为“夏繁”。夏繁的主要内容,就是将在平原地区夏季刚刚收获的最新育种材料,播种在气温较低的高海拔山区。这些作物主要包括在夏季收获的油菜、小麦、十字花科蔬菜、马铃薯等小春作物。这样一年中这些育种材料就可收获两季。这意味着,原本按照一年收获一次的作物生长周期,8到10年才能培育出一个新品种的育种进程,有可能会被缩短一半。  而与之对应的叫“南繁”。在温光条件优良的海南,专门为水稻等大春作物打造的“南繁硅谷”逐渐成型。每年,来自全国29个省区市,超过700家种业机构和7000余名科技人员带着育种材料及品种来到这里开展南繁,全国已育成的近3万个农作物新品种中70%以上都与南繁有关。  在全省乃至全国,需要夏繁的育种团队大多分散在云南、甘肃、川西高原等高海拔地区,没有形成固定的育种基地。  2004年初夏,李浩杰辗转马尔康多个村,终于找到一片合适的土地。此后每年夏天,翻山越岭寻找夏繁试验田就成为她和团队最重要的一项工作。  “由于试验基地不固定,今年在这个村,明年就有可能在那个村。”李浩杰说,这让她和团队迫切地希望,能有一个固定的、基础条件较好的育种基地。将形成“南繁三亚,夏繁阿坝”格局  这不仅仅是李浩杰一个油菜育种团队的希望。  四川是全国三大育制种基地之一,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占全国五分之一,杂交油菜制种面积居全国第一。2022年底,四川出台《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行动方案》,将“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列为十大任务之一,对保护利用种质资源、提升育种创新能力、强化供种保障能力、培育壮大种业企业作出部署安排。提升四川育种创新能力,四川迫切需要打造一个能服务全省的夏繁基地。  在此背景下,去年,省农科院提出要在四川打造夏繁基地,补齐四川品种繁育基地的空白。地处高原河谷地带,立体气候明显、昼夜温差较大,光照充足、水源充沛的马尔康成为首选。  随后,在科技厅、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阿坝州政府等联合规划下,天府夏繁(马尔康)现代种业园项目启动,全省的育种科研团队在马尔康的“夏繁之家”正式建立。  李浩杰说,之前持续了20年的夏繁工作,让她和团队选育出川油36、川油81等突破性品种,川油81还入选全国主导品种、四川省当家品种,在四川乃至全国大面积推广。“今年,我和团队带来2700多份育种材料,有了固定用地和生活场所,相信会有更多的突破性新品种选育出来。”  去年,泽郎把自家的3亩土地流转出来,签订了20年的租约,每年每亩土地能带来1000元的收入。泽郎说,她在园区里务工,每天还有150元的劳务收入。  这只是开始。围绕天府夏繁(马尔康)现代种业园,马尔康市将投资近千万元,共开展三期建设。一期重点推进核心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面积将达到1000亩,未来将围绕种业“保、育、测、繁、推”,推进全产业链建设。  省农科院副院长杨武云介绍,接下来,天府夏繁(马尔康)现代种业园还将建立育种实验室,引入生物育种、分子育种相关的高能级平台,为来自全省乃至全国的育种团队提供高技术水平的夏繁条件,打造全国性的“夏繁硅谷”,期望在未来形成“南繁三亚,夏繁阿坝”的育种格局。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4-24
(刘茂淋 记者 兰楠 攀枝花观察 韩嘉伟)近日,记者走进攀枝花市仁和区啊喇彝族乡起查喇村的樱桃园里,只见一颗颗红彤彤的樱桃挂满枝头。与此同时,盐边县桐子林镇金河村的蓝莓产业园里,“浆果之王”蓝莓也在采收中。果农们忙碌的身影和游客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田园丰收图景。种植户祁莲森采摘樱桃科学种植提升樱桃品质  起查喇村的樱桃园里,红彤彤的樱桃不仅为当地果农带来了丰收的喜悦,也为游客提供了体验田园生活的好去处。  然而,该村的樱桃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市场风险、种植技术、物流配送等都是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面对这些挑战,起查喇村实施一系列措施,助力果农增收致富。  为了提高樱桃的产量和品质,起查喇村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组织果农参加培训,提高他们的种植技能。通过科学种植,不仅提升了樱桃的品质,也增加了产量,为果农带来了更高的收益。  2022年起,当地在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的帮助下,探索“樱桃+魔芋”林下种植模式。“樱桃卖完了,5月又可以种魔芋,10月收获魔芋时,又顺便给樱桃林‘松了土’。”种植户祁莲森介绍,这样有效弥补了樱桃主产业发展的空档期,实现二次增收。  “现在我家种了280亩樱桃,长势非常好,每天能摘3000多斤,采摘后发往云南曲靖、贵州贵阳等地,一天下来忙得很。”在祁莲森看来,如今起查喇村通过优化樱桃的采摘、包装和运输流程,确保樱桃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佳的状态到达消费者手中。  “目前,起查喇村樱桃种植面积达2500亩左右,种植户有187户。”据起查喇村村委会副主任夏德洪介绍,目前村里樱桃已大量成熟,预计今年收益可达500万元—600万元。蓝莓采摘“补丁地”里结出“蓝色宝石”  金河村原本分散的边坡地,如今已变身为蓝莓产业园,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其背后,是当地对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思熟虑和精准施策。  这些“补丁地”曾因地形、规模等问题,难以进行有效的耕作和利用。通过引导和政策支持,盐边县将这些分散的土地资源整合起来,打造成集中连片的蓝莓产业园,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也为蓝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空间。  除了丰富市民的“果盘子”,金河村还将蓝莓产业有效延伸,让村民能够直接从产业发展中受益。在蓝莓产业园工作的村民,通过参与蓝莓的种植、管理和采摘等工作,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蓝莓采收期间,我就到产业园务工,采摘完成后,我还可以在基地里进行修枝等工作,一天能有100多元的收入。”村民柴加树说,蓝莓产业的发展拓宽了她家的增收渠道。  金河村的蓝莓产业,是盐边县发展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盐边县不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整合资源、提升产业水平,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打造群众增收产业链。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4-24
四川农村日报讯 周媛 孙小红  又到了樱桃成熟的季节。近日,笔者在位于乐至县高寺镇聚贤村的帅乡樱桃谷看到,郁郁葱葱的樱桃树上,红彤彤的樱桃缀满枝头,晶莹剔透,让人垂涎欲滴。不少游客提着篮子穿梭其间,游园采摘乐在其中。  “我们帅乡樱桃谷一共70亩,有5个樱桃品种,现在陆续进入采摘期,这段时间天天都有游客过来采摘。”帅乡樱桃谷负责人谭万洁介绍,采摘期预计将持续到5月初。游人采摘樱桃  据介绍,2018年,帅乡樱桃谷负责人看中聚贤村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优越的种植环境,流转了村民的土地种植樱桃。经过前期精心的管护和发展,成熟后的樱桃果大皮薄、汁多肉厚,不仅让帅乡樱桃谷的名声在外,也带动周围村民从中受益。  “我们把土地流转出来种樱桃,平时也可以过来帮忙干活。”聚贤村村民王春华说,在这里上班工作轻松,又可以照顾家里。  近年来,为了助农增收,促进产业发展,高寺镇多管齐下,通过优化区域布局,制定发展规划等方式,让特色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区域化发展。截至目前,该镇共计种植葡萄5100亩、桑葚600亩、樱桃120亩、柑橘1.2万亩。  “下一步,我们将以葡萄、桑葚、樱桃、柑橘等果乡果韵为媒,将有机特色农业与现代乡村旅游有机融合,构建起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现代乡村消费新场景,变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擦亮高寺农旅融合金字招牌。”高寺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贺婷表示。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4-24
(四川农村日报讯 王湘)“去年茶叶卖不出去,今年茶叶又面临销售问题,怎么办?”在“码”上监督平台上接到群众诉求后,近日,巴中市平昌县江家口镇纪委第一时间将该问题反映给镇党委、政府。一项“茶农管护采摘+政府技术服务+供销社加工销售”的茶产业“管产销”机制迅速建立。  “政府行动快,效果也很好。2024年明前茶已全部采摘并销售给供销社,以后不再愁销路了!”该镇中华村茶农苏华望着满坡青绿的茶山说。  2023年,该县纪委监委提升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质效,创建“码”上监督平台。“二微码”一头连着纪检监察组织,一头连着广大群众,实现反映问题“一键通达”。同时,县纪检监察机关与相关部门建立工作协同机制,收集与基层小微权力相关的教育、医疗、民政等领域九大类410个事项及流程图,完善权力运行全过程的监督事项清单,形成投诉、受理、转办、办理、审核、答复、评价的闭环业务流程,推动各级各部门把群众反映问题高效化解。  为了让群众能够找得到、看得懂、用得上,该县纪委监委通过公众号、微信群、发放明白卡等方式,广泛宣传、推广使用“码”上监督平台,推动监督向群众身边延伸。  “近日,在‘周五院坝会’上我反映的缴费4年未接通全县一体化供水问题,得到了解决。”云台镇沿溪村村民何某某表示,“因我不会用智能手机,在‘周五院坝会’上反映后,事情解决了,我非常满意。”  为了提升“码”上监督和“周五院坝会”质效,该县纪委监委还对镇村纪检干部进行为期3天的集中培训。同时,该县充分运用“室组地”三级协作模式,进村指导“码”上监督和“有事找纪检·周五院坝会”。截至目前,全县召开“周五院坝会”500余场次,收集问题3000余件,推动解决 2800 余件,立案25件,党纪政务处分25人。  “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压力和纪法权威传导到最基层,把群众‘忧心的事’变成党员干部‘心中的事’。”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用好“码”上监督和“有事找纪检·周五院坝会”,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4-24
四川农村日报讯 黄艺 特约通讯员 王晓林  近年来,大竹县中华镇以村(社区)为“神经单元”,组网整合800余台监控资源、130余台应急宣传设备、30余处监测站点,集成打造功能完备、反应迅速、应急高效的“神经中枢”——数智乡村一体化平台,全面打通基层安全治理“最后一公里”,聚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数智为眼 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墙”  “黄家梁往红岭村方向,有人在烧草木灰,那里靠近森林,安全隐患极大,请村上赶快派人去处理一下。”几天前,黄家村森林防灭火监测预警站点发出山火预警。镇环保办工作人员刘晓接到预警信号后,第一时间调度力量及时消除隐患,山火预警随即解除。  类似预警信息,在森林防灭火高风险时段并不鲜见。中华镇森林面积11.5万亩,为有效防范火灾隐患,该镇在黄家、中华等5个重点村,建立起森林防灭火监测预警站点。风险时段平台工作人员“指尖办公”,对风险区域24小时轮回查看,监测预警站点利用人工智能图文识别、三维地理信息定位、信息传送预警等技术,实现自动识别烟火、自动传输图像、自动报警,构建起“人防+技防”智慧模式。以数智为手 抓牢防汛抗旱“生命线”  “预计今晚到明晚我镇将出现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雨量大雨到暴雨(40—80 毫米),最大小时雨强20—40毫米。请高度重视……”这是最近一次水雨情监测站网发出的蓝色暴雨预警。  “气象蓝色及以上预警一旦发布,平台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实时监测上下游水域变化情况。”四坪村防汛监测责任人付发川表示,依托数智平台,提高了收集水雨情信息的时效,能及时发布预报、警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减少灾害损失。  近年来,该镇全面摸排内涝点、低洼地段等历史灾害点位,全面建立河道水域监测站点 20 余处,依托数智乡村一体化平台,单独开设“防汛抗旱”监测板块,准确掌握降雨、山洪灾害变化规律,有效预测预报其变化趋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以数智为足 跑出地灾预警“新赛道”  “幸亏有这个监控报警,上次一块大石头从岩上滚落下来,把我家猪圈砸了个大洞,万幸的是没伤到人。”黄家村井水湾村民赖天华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感后怕。  “裂缝伸缩仪、报警器……”提到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预警设备,该镇自然资源所所长杨军如数家珍。这些设备安置在地灾隐患点,时刻盯住地质体的“一举一动”,并将数据传到监测预警平台,达到临灾预警的目的。  中华镇属于典型的山岭地貌,地质灾害时有发生,登记在册的地质灾害点共8处,涉及93户268人。为此,该镇科学选定地质变化参考坐标,建立地灾点立体监测系统,组网连接至数智乡村一体化平台,采用大数据分析对比参考坐标移动变化趋势,极大提高了灾害预警精准度和工作成效。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4-24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金泉)乡间四月无闲人,桑田未了忙研学。4月15日至 19日,由农业农村部、腾讯公司联合指导,农业农村厅主办,省职业农民培育指导事务中心(省农广校)承办的“耕耘者振兴计划”四川省第二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专题培训班在成都举办,100个新农人掀起了一场“头脑风暴”。  培训班旨在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让学员全程互动参与,揣着问题来、带着方案回,通过层层递进,培养一批与现代乡村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能够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队伍,实现“培养一个人、带动一个村”的目标。  培训班内容丰富,涵盖了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合作社财务管理、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品牌营销策略、农产品质量安全、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及应用等多个方面。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实地考察、词云图、项目路演等多种形式,学员们不仅学到了最新的农业知识和技术,还对如何更好地经营和管理农民合作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有参训学员感叹:“犹如经历了一次‘头脑风暴’,每个人既是问题的提出者,又是酝酿解决方案的智慧输出者,每一天都有新话题,每一天都有新收获。”  据了解,本次培训共有来自12个市(州)负责农民合作社工作的12名农经干部和88名第十二批省级示范社的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共计100名学员参训。通过积分排名、汇报路演等方式筛选出3名农经干部、17名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参加腾讯总部举行的进阶培训。  “进阶学员代表了四川水平。”省职农中心(省农广校)负责人应文胜勉励学员,“要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坚持学以致用,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4-24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颖昳  一芽一叶一抹香,一人一篓采茶忙。  4月17日,一场春雨过后,洪雅县漫山遍野的茶树抽芽吐绿、生机盎然,茶农们正抢抓时节,忙着采茶、制茶。  此时,余坪镇桐梓村10组的郑氏茶厂门口热闹非凡,刚从山上采完茶的茶农们纷至沓来,背着大大小小装满鲜嫩茶芽的背篓正等着称重,不一会儿,门口便排起了十几米长的队伍。旁边桌子上,摆放着一摞摞崭新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现金收购款。洪雅农商银行为茶农提供“零钱包”兑换金融服务。受访者供图  “我们早上3点就起床,要一直采到下午5点,辛苦是辛苦,但是看到这些‘新票子’,啥辛苦都值了!”说完,茶农李大姐笑眯眯地向记者展示刚收到的1368元卖茶款。  茶厂郑老板接着说:“村上采茶的多数都是老年人和留守妇女,大部分都不会手机支付,卖茶叶就要实实在在的现钱,以往每天至少有2万元的现金缺口,让我愁得呀……还好,洪雅农商银行为我备足了各种面额的崭新现金,现在再也不担心缺钱了!”  近年来,洪雅县茶叶产业链不断延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面积和产量居全省第二位,是洪雅县的支柱产业。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30万亩,年产干茶3.8万吨,年综合产值突破60亿元,是“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茶叶百强县”,享有“中国最佳生态茶园”的美誉。  受山区条件、传统交易习惯的影响,洪雅县茶叶交易中现金交易额占比达到七成,每年3至5月是茶叶收购旺季,现金需求达到2亿元,其中小面额人民币的需求量超过5000万元。为保障茶叶交易现金需求,人民银行眉山市分行积极行动,指导辖区金融机构开展“现金服务上茶山”专项行动。  该分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四项措施:首先是开展全面摸排收集现金需求。指导金融机构通过走访、电话、在社区群发布公告等方式,主动对接茶叶经营主体500余家,充分收集现金需求情况。其次是突出重点保障。将中山镇前锋村、止戈镇青杠坪村等30余个区域作为茶叶交易现金重点保障区,针对其大量使用小面额现金支付的特点,指导属地银行按照“只多不少”的原则备足现金。再次是设立茶农取现“绿色通道”,开展“小面额快速预约”“残损人民币兑换”等服务,有力保障茶叶交易的现金需求,提升交易效率。最后,深入开展“点钞服务下乡”“零钱包下乡”等活动。在茶叶交易集中区为茶农提供点钞机具,开展零钱包现场兑换等服务,及时满足茶农用现需求,确保茶农收到放心钱、安全钱。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洪雅县已累计投放茶叶交易现金约1.6亿元,其中小面额新钞投放超4000万元,发放‘零钱包’600余个,有效解决了茶叶收购缺‘钱’的问题。这场现金‘及时雨’,让茶农们收获了实实在在的‘致富茶’。下一步,我们还将主动靠前发力做好金融服务,积极帮助茶农、茶企提高支付便利性、拓宽融资渠道,助力洪雅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人民银行眉山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说。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4-24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杭)4月23日,四川本土新茶饮品牌“茶百道”母公司四川百茶百道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茶百道”)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继奈雪的茶之后的第二家新茶饮上市公司。但同奈雪的茶一样,茶百道开盘首日即遇破发(股价跌破初始发行价)。  数据显示,茶百道上市发行价为17.5港元/股,但开盘每股报 15.74 港元。截至收盘,报 12.8 港元/股,跌幅达26.86%。  记者采访了相关业内人士,对此,他们持有不同看法。部分人士认为,茶百道上市对整个新茶饮行业来说无疑是利好,但跌破发行价的市场表现,也让不少从业者意识到新茶饮在资本市场上面临的挑战和风险。  在四川省农业农村厅首席茶业师段新友看来,破发并不影响企业正常发展,关键是看未来的增长趋势。如果后续发展依旧强劲,具备长期竞争潜力,迟早会赢得资本青睐。  作为典型的成长型企业,茶百道用16年耕耘,建立了成熟的经营模式,表现出良好的市场竞争力。2008年茶百道在成都开出首家门店,2018年开放全国加盟,截至2024年4月5日,门店数已经达到8016家,遍布全国31个省(区、市),跻身新茶饮行业前列。从营收来看,茶百道收入从2021年的 36.44 亿元增长至 2023 年的57.04亿元,净利润由7.79亿元增长至11.5亿元。  对不少新茶饮品牌运营的业内人士来说,茶百道上市是一注行业“强心剂”。天然呆品牌创始人、茶茶师主理人张孝亨表示,与奈雪的茶通过资本化运作上市不同,茶百道具有稳健且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策略,开放加盟更是进一步拓展了品牌发展空间,成功上市对同行、友商而言,具有很好的示范效应。  “茶百道这类新茶饮品牌依托线下门店方式运营,不论是直营还是加盟,都有发展局限性。”西南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系教授帅青红则认为,新茶饮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快速扩张可以短期内迅速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市场占有率,但同时也意味着“烧钱”,上市融资可以为其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但茶百道上市首日股价跌破发行价表明,要想赢得资本市场的认可,“茶百道们”仍需付出持续努力。  在行业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下,古茗、沪上阿姨、茶颜悦色、霸王茶姬等新茶饮企业纷纷寄希望于上市获取资金,为自建供应链、完成万店计划提供保障,在行业竞争中拔得头筹。但业内人士分析,上市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新茶饮企业产品差异化并不明显,下一步必须在产品创新、价格定位等方面有所突破。“我们作为后发企业,必须聚焦垂直领域,整合上下游资源,打通品牌、运营、原料供应端,才有机会脱颖而出。”张孝亨认为,游戏已经进入下半场,今后企业拼的是谁能活得更久。  听闻茶百道上市破发的消息后,四川蜀茶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思远颇为淡定。他表示,这条消息对身处供应链上的企业来说影响不大,“我们该怎么做还怎么做。”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4-24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正勇)4月22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2023年四川省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扎实推动专利、商标、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著作权、商业秘密等工作情况。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陈凯介绍,去年,全省新增发明专利授权3.33万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3.99万件;评选出了66个四川专利奖专利项目,新增注册商标16.32万件,有效注册商标量累计162.61万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累计296个,保持全国第一。全省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稳中有进、进中提质。  据悉,去年全省查处假冒专利违法案件301件;办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4251件;查处各类商标违法案件1786件,移送司法机关55件。在著作权保护方面,完成版权贸易合同备案登记575件,立案调查65起侵权案件。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23457件,审结20809件。  同时,四川去年完成493户地理标志用标企业“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新启动建设1个国家级、3个省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新建6个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分平台,新认定10家省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新增2家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4-24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长河川淼)​从多年查处的案例看,法纪意识淡薄是重要原因。不断加强党纪学习教育,就是要保障思想统一、纪律严明、行动一致,这也是全党干部的行为准绳。现目前,尤其要结合党建经济、生态环境、民生安全等突出问题,持之以恒抓落实,真可谓恰逢其势。严明纪律是党组织从胜利走向新胜利的传统法宝与独特优势。有的人明知故犯、知纪破纪、知法犯法、无知无畏,在被处理时还认识不到问题严重性。其实,各项纪律规矩既是紧箍咒,更是护身符,必须时时处处严肃遵守。各级干部关键要把铁的纪律自觉转化为日常习惯和行为准绳,这是守初心担使命,确保忠诚、干净、担当的一次次严峻考验。新时代十多年来,从严治党、惩治腐败、权力监管前所未有。各级干部要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原原本本学、深入系统学,全面准确理解把握精神实质,搞清楚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言行,自觉增强各种法纪律意识。不断在灵魂深处划出红线、筑牢底线。始终心存敬畏,随时紧绷法纪这根弦。联系实际遵章守纪,必须在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防线,在行动上守好慎独慎初慎微关口,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主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不断把党纪国法转化为高度自律。铁的纪律就是干部行为准绳,通过融入日常生产工作生活点点滴滴,使其成为一种思维习惯、行为自觉。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4-23
  (记者 李丽颖)4月20日至21日,2024年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发布了《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4-2033)》。报告总结回顾了20种(类)主要农产品2023年市场形势,对未来十年,尤其是2024年、2028年和2033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的生产、消费、贸易、价格走势进行了展望。报告显示,未来十年,我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将显著增强,农产品消费持续升级,食物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农产品贸易保持增长趋势。在大力实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下,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预计2033年粮食产量将达到7.66亿吨,年均增长1.1%。  农业转型升级加速推进,农产品供给质量与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  报告预计,2024年,随着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全面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有力有效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将继续稳步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能力将持续增强,农业高质量发展继续保持强劲势头。  报告分析,未来十年,农业新质生产力将得到充分发展,农业转型升级加速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将取得重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将显著增强,农产品供给质量与市场竞争力将明显提升。受益于农业支持政策持续发力,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定,预计2033年稳定在17.84亿亩左右,其中稻谷面积减少,小麦、玉米面积保持稳定,大豆面积将扩大到1.84亿亩。  报告指出,随着生物育种技术取得新突破,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大面积推广,耕地质量不断提升,预计粮食单产水平将提高10.7%,达到429千克/亩,其中玉米、大豆单产将分别达到486千克/亩、193千克/亩。在大力实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下,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预计2033年粮食产量将达到7.66亿吨,年均增长1.1%。蔬菜和水果增速放缓,年均增速分别为0.2%和0.9%。肉类产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其中猪肉生产将保持在合理水平,禽肉、牛肉和羊肉分别年均增长1.7%、1.0%和1.2%。奶类和水产品产量持续增长,年均增速分别为4.1%和0.9%。  供求紧平衡长期存在,保障粮食供给安全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报告分析,2023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我国粮食生产有效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灾害影响,产量再创新高。2023年,粮食播种面积17.85亿亩,比上年增长0.5%;粮食单产390千克/亩,比上年增长0.8%;粮食产量6.95亿吨,比上年增长1.3%,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同时,谷物、豆类、薯类均实现增产。  报告显示,未来十年,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将稳步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能力增强。预计2033年粮食产量为7.66亿吨,年均增长1.1%。粮食消费刚性增长,但增速放缓,消费结构不断升级。预计2033年粮食消费量为8.40亿吨,年均增长0.3%。粮食贸易规模总体下降,粮食进口呈多元化发展。预计2033年粮食进口量为1.10亿吨,年均减少3.5%。预计未来十年,粮食价格将呈波动上涨趋势。  中国农业展望大会执行主席、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秘书长许世卫表示,粮食生产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生产成本持续攀升,极端气候和生物灾害风险加剧,在确保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的同时,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压力不断加大,粮食供求紧平衡态势将长期存在,加之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强,保障粮食供给安全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消费需求和膳食健康发生变化,禽蛋奶制品消费持续增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膳食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也将不断变化。未来十年,猪肉产量总体下降并稳定在5400万吨左右。同时受人口老龄化以及居民消费结构优化等因素的影响,猪肉的消费量有所下降,预计年均减少0.5%。“值得注意的是,猪肉消费虽然下降,但仍占肉类总消费的50%以上。”许世卫介绍。同时,国内猪肉消费需求的总体下降使得猪肉进口需求下降,但居民对带骨猪肉仍然存在刚性需求,仍将有一定量的猪肉进口,预计2033年猪肉进口量107万吨。  猪肉生产消费量下降的同时,牛羊肉生产销售量则不断增长,报告显示,随着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牛肉、羊肉产量将保持增长,预计2033年分别达到798万吨和587万吨,人均牛肉消费量将达到7.97公斤,人均羊肉消费量将达到4.64公斤。  报告分析,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新一代消费习惯改变,肉禽预制菜市场规模扩大,禽肉消费持续增加,在肉类消费中的占比明显提升,预计2033年消费量为2932万吨,年均增长1.5%。人们对合理膳食搭配与营养均衡要求的提高,禽蛋人均消费量上升空间逐渐变窄,禽蛋消费增速将放缓,预计2033年禽蛋消费量3675万吨,年均增长0.6%。  同时,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健康饮奶理念逐步普及,奶制品消费需求逐步增长,预计消费量年均增长3.3%,到2033年将达到7920万吨。许世卫分析:“2033年,我国奶制品人均消费量将达到56.9公斤,接近世界人均水平的40%。”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4-23
  (记者 雍敏 张艳玲)近日,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阿智家庭农场樱桃园正式开园。凌晨5点天还没亮,在通往樱桃园的水泥路上,记者远远就看到园里透射出的明亮灯光。张学智一家在园子里忙着采摘樱桃,他们要赶在上午客户到来之前,把200盒樱桃准备好。  “我们家的樱桃是成都地区最早成熟的,而且品质好,现在卖到每斤100元还供不应求。”张学智举着一盒鲜红饱满的樱桃喜笑颜开地说,“村里其他园子的樱桃虽然晚了20来天,但也能卖到40-50元一斤,大家都很开心。”  今年30岁的张学智是青白江区福洪镇杏花村人,四川省首批乡村振兴产业带头人“头雁”班学员,2018年创办阿智家庭农场。农场今年被评为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是四川唯一一个入选的示范家庭农场。  阿智家庭农场利用1/5的土地试种新品种、示范新技术、试行新模式,是周边农户学习参观的样板基地。通过推广示范新技术、新品种与种植模式,农场成功带动本村及周边600余户村民增收超过千万元,为返乡青年创造近80个就业岗位。  在距离阿智农场仅仅几公里、地处“龙泉山脉10万亩伏季水果生产基地”青白江段核心位置的兴迪家庭农场,记者看到百余亩桃树已经开始坐果。  农场主人李兴健告诉记者:“兴迪家庭农场是集品种资源、新型技术、先进装备、创新模式于一体的桃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我们不仅通过技术提升实现提质增产,还通过拓宽销售渠道,延长产业链,推动产业发展。”  去年,兴迪家庭农场与青白江区供销联社联合成立电商公司,从事直播带货及云仓业务。截至目前,已实现农副产品带货收入3000余万元,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加农产品销售收入的同时,还通过短视频直播平台实现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林盘项目的宣传引流,多方位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在张学智、李兴健这样的“头雁”带动下,福洪镇“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创业、促致富”的新农人越来越多。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福洪镇已培育发展家庭农场116家,其中阿智家庭农场、阿敏生态家庭农场、卜家弯家庭农场等被评为示范农场。在家庭农场的辐射带动下,农家乐、餐饮店、乡村民宿等也发展到48家,提供就业岗位1400余个。  “一直以来,青白江区都特别注重农村高素质人才培育。2023年参加农业职业经理人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人数达到1600余人,新增农业职业经理人131人。我们深化与四川农业大学、省农科院校地合作,以建设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青白江片区为目标,组建‘首席专家+经营主体+头雁代表’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团队,已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咨询、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3000余人次。”青白江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4-23
为深刻汲取彭州市“4·13”事故教训,切实加强全市畜禽粪污贮存池等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畜禽养殖环节相关安全生产事故发生,遂宁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皮国平、总畜牧师唐建宏立即组织相关科室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畜禽粪污贮存池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排查整治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刻汲取彭州市“4·13”事故教训,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和规程,举一反三,引以为戒,全方位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坚决杜绝类似事故发生,切实守牢安全生产底线。会议要求,全市立即开展畜禽粪污贮存池等安全隐患“拉网式”紧急排查和安全宣传,重点检查是否建立化粪池、沼气池警示标识,并张贴宣传警示标语,是否设立沼气工程及配套设施护栏,是否上墙明示沼气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及操作规程,是否按要求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并建立安全生产档案台账,是否建立设施设备检验检测保养制度和安全生产制度,是否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是否做到有限空间作业通风通气,是否配备有限空间通风、检测、防护等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是否规范有限空间作业程序和现场管理,是否配套防护监护措施和规范应急救援等情况;督促养殖场业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指导养殖场业主开展养殖环节安全生产自查自纠,严格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要求清掏粪污贮存池,坚决杜绝事故发生。会议要求,要强化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综合运用微信、短视频等“新形式”和大喇叭、坝坝会等“老办法”,切实提高养殖场安全作业的知晓率,全面普及畜禽粪污贮存池等安全生产知识,将畜禽粪污贮存池清掏报备制度普及到场到户,签订《安全生产告知书》和《安全生产责任书》,强化养殖业主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能力水平。会议要求,针对此次排查出的安全隐患问题,实行点对点跟踪,逐项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及整改期限,下达限期整改指令书,加强复查检查,要求生产主体整改到位,确保问题台账动态清零。截至目前,全市共出动人员227人次,排查畜禽养殖场(户)748处,发现安全隐患4处,正在有序整改中。(供稿:遂宁市农业农村局)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4-23
(周万龙 记者 杨德慧)八佛山下细雨飞,满山翠绿茶飘香。4月22日,谷雨过后,也是暮春时节,而雅安石棉八佛山的春天才刚刚来临。山上的茶园宁静而忙碌,茶农们穿梭其中,千亩茶园谱写了一首高山版的“采茶舞曲”。人间四月天,高山采茶时,采茶之候,贵及其时,太早则味不全,迟则神散。清晨的茶园,雾气缭绕,姑娘们早已开始了忙碌。茶叶在晨露的滋润下,显得格外鲜嫩。她们穿行在茶树间,如同精灵般轻盈,灵巧的双手飞快地舞动,一片片嫩叶便落入篮中。山间的茶园,晨风吹过,带起了一片片茶香。姑娘们跟随春风的节奏舞动,茶叶在篮子里慢慢积累,仿佛是一首诗,记录着春天的信息和勤劳的馈赠。茶园的宁静被忙碌的身影打破,篮子里的茶叶,是她们用心编织的诗,也是她们用勤劳和智慧种下的希望。她们的笑声和谈话声,在茶园中回荡,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采茶回家,泡一杯新茶细品,茶香淡雅,悠然自得。放茶入杯,茶叶伴随着水流在杯中悠然舞动,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一股清新的香气扑鼻而来,瞬间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翠绿的茶园之中。茶香依依,轻轻饮入一口清茶,满口都是沁人心脾的清香和淡淡的宁静。一杯清茶,淡然入口,一种独特的芬芳在口腔中扩散。品茶,让人心静如水,愈发清晰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茶水在口中回甘,清香悠远,如同置身于诗画之中,让人不禁陶醉在这份唯美的品茶时光里。据了解,石棉县仅在八佛山产茶,种植面积仅有2千亩,属高山生态茶,茶叶品质优良,味甘耐泡,茶香绵长,深受茶友喜爱。预计今年春茶产量20吨左右,产值500万元。(供图:石棉县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4-23
“农忙到果园,家中有花园,出门是公园,生活有菜园,这是我们新时代新生活的新常态!”在丹棱县齐乐镇龙滩社区,谈及现在的生活,桔鄉园小区的居民黄林容如是说。航拍桔鄉园小区4月22日,沿着平坦宽阔的乡村道路,记者来到桔鄉园小区,黄林容口中的场景在眼前徐徐展开。在这个汇聚了该镇4个村(社区)153户531人的安置小区,川西民居风格的小别墅错落有致,每家每户庭院里栽满了观赏柑橘、茶花、玫瑰、兰花、多肉等绿植,一年四季都弥漫着香气。小区中庭是由160块、每块20平方米的菜地组成的一片共享菜园,在住户们的辛勤劳作下,莴笋、莲花白等时令蔬菜长势喜人……除此之外,民俗广场、便民超市、共享农具房、污水处理站等公共设施在这个小区里一应俱全,以满足小区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需求。不仅如此,该小区还按照党建引领、居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治理思路,成立了小区党支部,牵头组织居民推选院落长;成立小区自治管理委员会,负责收集居民意见建议和问题诉求,引导小区不定时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孝老敬亲、示范评选活动。“住在这里,既安心又舒适。”小区居民评价道。龙滩社区里的共享菜园在丹棱乡村,“四园”妆点、美丽宜居的桔鄉园小区不是个例。为推动乡村管理和服务水平,丹棱县四措并举,全域实施农村村容村貌治理,让曾经“杂乱堆”的乡村成为如今触手可及的“诗和远方”。开展庭院整治和村庄清洁行动,大力推广“两定三勤四看五好”,引导村民养成定时打扫、定点摆放;勤洗、勤扫、勤捡;看厨房、看卧室、看厕所、看圈舍是否干净;垃圾分好、物品摆好、衣物叠好、柴草堆好、畜禽圈好的良好生活习惯。龙滩社区桔鄉园小区规范户外广告,在全县范围内集中开展不规范户外广告清理行动,重点清理违建广告牌、墙体商业广告、小广告等。结合“五大创建”、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脱贫攻坚等工作,统一设计制作展示丹棱本土文化元素的特色户外广告设施,让广大群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丹棱,房前屋后满是鲜花和果树的民居随处可见大力开展村庄绿化,推广“绿色基地+绿色村庄+绿色庭院”建设模式,积极引导村民植树建园,保护修复湿地。充分利用闲置土地组织开展植树造林、种花种草,提升村旁、宅旁、路旁、水旁等“四旁”绿化和农田防护林水平。开展农房风貌整治,高度重视农房彩钢棚整治工作,主要以“拆除、改造、管控、提升”为抓手,全力、全域开展整治行动。建成全省首个“数字农房”监管平台,加强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优化更新农房设计通用图集,让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经验走向全国。(供稿:丹棱县委宣传部 程欢悦 罗俊涵)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4-23
(林忠伟 记者 刘佳慧 文/图)连日来,在绵阳市梓潼县,一些农副产品开始成熟上市。针对脱贫户、防止返贫监测户,该县坚持脱贫不脱帮,通过采取“以购代扶”帮扶措施,实现帮扶从传统“输血”向持续“造血”的积极转变。敬帮寿是梓潼县文兴镇照耀村六社脱贫户,通过帮扶,以及自己的努力,如今住上了楼房,添加了空调、冰箱等电器设备,过上了幸福生活。发展养殖业成为敬帮寿每年固定收入的一部分,但今年却遇到了养殖鸡和鸡蛋销售难题。在得知这一情况后,4月20日,该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采取“以购代扶”的方式,主动上门收购,解决销售难题。“这种形式太好了,在家门口就可以把鸡和鸡蛋卖出去,节省了不少的路费和力气。”敬帮寿高兴地说。当天,梓潼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共购买鸡近百只,鸡蛋50多斤,蔬菜水果800多斤。据介绍,在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梓潼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借助机关食堂农产品供需对接平台,在各乡镇支持下,建立起与脱贫户、防止返贫监测户建立定向采购合作机制,签订农副产品收购协议,以销定产,促进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订单化生产,实现从源头到餐桌的精准对接。在选购过程中,梓潼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以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购买脱贫户、防止返贫监测户养殖的鸡、鸭、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并现场支付现金。“通过‘以购代扶’,不仅拓展了脱贫户和监测户农副产品销售渠道,也激发了他们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梓潼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副主任钟小丽表示,将做好农副产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测,做到既解决农户农产品销售问题,又能保证职工就餐安全食用。截至去年年底,梓潼县共有脱贫户6335户,防止返贫监测户716户。在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梓潼县紧紧围绕打造10万亩海椒、10万亩蔬菜、5万亩水稻制种、20万亩蜜柚、300万只蛋鸡、50万头生猪产业布局,通过不同渠道、不同方式引导脱贫户、防止返贫监测户因地制宜,积极发展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该县各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本着公平、自愿、诚实信用的市场原则,通过积极开展“以购代扶”活动,有效打通脱贫户、防止返贫监测户农副产品销售堵点,不断拓宽农副产品销售渠道,激发他们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热情,克服贫困户和防止返贫监测户的“等、靠、要”的思想。同时,也构建起城市消费与农村销售之间新的平衡点。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4-23
(周俊 记者 李全民)4月19日上午,旺苍茶叶现代农业园区内,100名采茶选手腰挎茶篓,身着统一的白色服装,分散站立在一排排茶树间,食指拇指配合,一提一采,上演了一场“指尖上的较量”。赛前,工作人员介绍了比赛规则,采茶选手领取采摘工具有序地进入茶园采摘区域。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比赛正式开始,采茶选手们聚精会神,在茶园里来回穿梭,手法娴熟、动作连贯,双手在茶尖上下跳跃,争分夺秒地进行采摘,熟练地将一颗颗新芽放入竹篓。在规定的30分钟内完成采摘,裁判按照一芽一叶标准和根据采摘茶青总量计算两次打分,得到比赛最终成绩,并根据成绩高低排序得出一、二、三等奖。“这次比赛我很荣幸获得了采茶比赛一等奖,这也是我第一次来到旺苍,感觉这里茶叶管护得很好,茶文化非常浓厚,我将把比赛交流获得的经验带回去,为我们宜宾茶产业发展贡献工会的力量。”采茶组—宜宾参赛选手王晓梅说道。本次大赛以“采一叶时光 致匠心人生”为主题,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科学、规范、竞争择优的办赛原则,为参赛选手搭建展示技能、切磋技艺、提高水平的平台,充分展示了川、渝、杭三地茶产业职工优良的竞技水平和茶叶行业劳动者的奋斗姿态及时代风采,为推动川、渝、杭三地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4-23
(刘旭 记者 李全民)4月22日,春雨绵绵,在依山傍水的朝天区沙河镇白虎村,宽敞明亮的农家书屋里学习氛围浓厚,村民们利用闲余时间前来“充电加油”,或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讨论书上的新农技……近年来,朝天区创新“农家书屋+”运行模式,推动农家书屋进行政村、进旅游集散中心、进农村大院,打造农民致富学堂、旅居人员“精神园地”和留守学生第二课堂,有效发挥了农家书屋的阵地作用。打造家门口“文化驿站”当天,安静的白虎村农家书屋,突然来了一名“不速之客”,原来是村里的养猪大户赵华。“今天早上起来,家里的猪食欲不振,这可愁坏了我。”踏进书屋里,赵华来不及擦干身上的雨,就忙着在书架上找书。搞养殖产业6年多时间的他,经常到这里来“充电加油”。书屋里,一排排书架整齐划一,一册册图书陈列有序,有红色革命书籍、有养殖技术书籍,还有小朋友们爱看的各类故事书,图书种类齐全。白虎村党支部书记王金德认为,小小书屋成为群众长知识、学技术、学本领的“小课堂”,群众闲暇时既打发了时间,也充实了自己。近年来,朝天区坚持“大整合、优利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委会闲置阵地、文化设施、信息网络等资源,充分结合本地文化,重点从氛围营造、阅读功能分区、图书展陈更新、数字化赋能、阅读活动开展等方面改革创新,高质量建设标准化、集约化、分众化、特色化农家书屋。为了打造家门口“文化驿站”,该区还以村集中阅读为主体,在文化院坝、乡村超市、农业园区等多点位设置读书空间;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分片设立图书流动服务点,开展代借代送、送书上门等个性化特色服务,让群众更好阅读、更爱阅读、更便利阅读。截至目前,朝天区共建成农家书屋230个,配置图书60余万册,报纸、期刊10余种,并配备了可同时供30人及以上的阅读场地。打造多样化“智慧阅读”“眼睛视力不太好,我每次来这里都是听书。”王金德坐在椅子上,熟练地在电子阅读平台上操作,点出《故宫》这本书,然后静静地聆听。“设备很好,听书很安逸、很方便,一些上了年纪的老百姓都喜欢用这个电子设备听书。”他说。“数字化农家书屋借助网站、APP、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平台,以生动形象的图文音像形式、海量优质的视听数字资源,提供不间断的阅读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朝天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农家书屋数字化既解决了数字阅读供给“看”的问题,也解决了智慧书屋“管”的问题。目前,朝天区在农家书屋配备音像电子出版物100余种,并配备了电子阅览室;同时,将电子图书生成图书二维码,让乡村读者在家就能扫码免费阅读区图书馆的电子图书和期刊,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将“精神食粮”输送到千家万户。“如今,朝天农村都通网络了,手机、平板、电脑等已进入农村群众生活,农家书屋的传统纸质图书期刊不再是乡村群众汲取知识的唯一载体,移动阅读便成为新风尚。”朝天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打造定制化“筑梦课堂”“移风易俗讲文明,遵守村规和民约;简办婚丧与嫁娶,不办其他酒与席……”“4·23”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曾家镇文化综合体书屋里,知客刘钦林手拿话筒,围绕移风易俗、乡村文明、家风家训等主题,向现场的群众送上了一份“文明新风大礼包”。“农家书屋不仅是看书学习的地方,也是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阵地。”朝天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朝天区将农家书屋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廉情茶室、文化活动室等阵地共建共享、融合互促,有效发挥农家书屋在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养践行主流价值、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丰富活跃文化生活等方面作用。同时,整合村组干部、乡贤、知客、返乡青年、文艺积极分子等人才,组建党员先锋、乡贤说事、知客宣讲、科技服务、文艺演出等农家书屋文化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学党史、传家风、讲法律、调纠纷、传技能、展才艺等阅读实践活动,引导群众读有所获、学以致用。该区还将农家书屋作为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配置移风易俗、文明礼仪、人文典故等书刊,以书香之气涵养乡村正气;深化开展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公婆、好邻居、优秀志愿者等评选,选树各类身边好人,让文明新风浸润美丽乡村。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4-23
(李曼 记者 刘佳慧)4月23日,由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平台型集体经济公司石椅好样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运营的“云上石椅”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小程序利用AI、大数据等云技术,将为游客带来云上直播、VR观景等创新消费体验,进一步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加安心、舒心、便捷的旅游服务和旅游体验。石椅羌寨(周冀川 摄)据介绍,“云上石椅”微信小程序汇聚了绵阳北川石椅羌寨乡村振兴先行区内吃、住、行、游、购、娱信息,集旅游咨询、导览、服务、文化等旅游服务功能于一体,游客可通过“智慧导览”进行线上导览。此外,还可通过“直播石椅”领略羌寨四季美景、通过“VR观景”一键欣赏石椅羌寨及周边景点、通过“民宿预订”线上预订羌寨内民宿、通过“羌山好物”“美食宝典”和“羌族文化”了解羌寨特色文化风情……美丽石椅风光除了能为游客提供更加安心、舒心、便捷的旅游服务和体验外,“云上石椅”还围绕自然环境、非遗文化等内容推荐精品旅游线路;还可实现对周边的旅游厕所、充电桩、便利店、医疗服务机构等公共服务资源的快速查找和导航,提升旅游公共服务体验。“为形成跨区联动发展,引领乡村全面振兴,曲山镇打破行政村界限、各行政村入股成立的全镇平台型集体经济公司,不仅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还将整合片区文旅资源、统一管理运营,努力实现乡村智联、融合发展、成果共享。”曲山镇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云上石椅”小程序还将根据游客需要不断丰富完善和迭代升级,持续优化用户体验,丰富线上活动。近年来,石椅羌寨以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康养、乡村民宿等新产业新业态,让“过客”变“留客”、让“流量”成“留量”。2023年,石椅村接待游客超过4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5000万元,同比均实现翻番;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6.79万元,同比增长50.88%。目前,北川羌族自治县以石椅羌寨辐射带动通泉、永安、擂鼓、陈家坝、桂溪、都贯、曲山,全力打造绵阳北川石椅羌寨乡村振兴先行区,不仅实现了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活力。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4-23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