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程聪 摄)1月12日,通江县永安镇得汉城村迎来一场喜气满满的迎春表演。当日,2024年巴中市春节期间送文化下乡暨送温暖慰问活动走进该村,为当地群众送来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  春节日益临近,通江县在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中,组织文化志愿者、书法爱好者、文艺爱好者等深入村居文化礼堂、“百姓舞台”,为群众现场写春联、写福字,为群众送上新春祝福。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1-24
四川农村日报讯 刘玉莲 秦欢 特约通讯员 程聪  日前,笔者走进巴中市通江县板桥镇白果坝村富硒肉兔养殖基地,只见管理人员穿梭在兔笼间忙碌,配饲料、喂兔子、扫兔舍……  “我们的兔场目前已出售两批商品兔,第三批商品兔即将出栏。”白果坝村富硒肉兔养殖基地负责人王勇告诉笔者。  近年来,白果坝村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不断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通过兴建富硒肉兔养殖基地,致力带动乡村产业发展,促进全村经济增收。  白果坝村富硒肉兔养殖基地建成以来,村“两委”干部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支持,经多方实地考察,立足村情实际,与四川爱吃兔食品有限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产品销路得到了充分保障。“爱吃兔公司给我们提供技术、饲料及销售渠道,充分保证了我们集体经济的长期效益。”王勇说。  养殖基地在为村集体经济增效的同时,还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成为激发村集体与村民共富的“新引擎”。“村上的兔场建成以后,我就在这里做饲养员,每个月工资2500元,很不错。”白果坝村村民龙凤琼说。  目前,白果坝村已建成1组富硒肉兔养殖厂房,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无害化处理设施、消毒设施、自动喂水器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按照预期计划年出栏量约为 12000 只商品兔。为进一步提高村集体效益,该村计划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扩建之后占地面积为1200 余亩,年出栏量可达20000余只商品兔,预计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  “下一步,我村将继续大力发展肉兔养殖业、扩大养殖规模,坚持把群众参与、群众受益作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效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白果坝村党支部书记邹勇表示。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1-23
(记者 陈秋吉)为有效盘活山林资源,近年来,巴中市恩阳区积极探索“股份林权”经营新模式,推进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实行山林折股、收益按股分配、将林权份额量化到户,建立“林地变股权、农户当股东、收益有分红”的林地经营机制,让林农收入从单一的林地流转费收入变为“林地流转费+务工收入+效益分红”三种收入。  通过前期清产核资,恩阳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户将依法获得的分散林地经营权入股到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托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平台,统一打包、流转给新型经营主体,建立租金保底、效益分红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林下经济发展。  目前,该区整合林地经营权30余万亩,已流转林地1.3万亩,规模发展林下魔芋、黄精、茯苓等经济作物1万余亩,预计产量1.2万吨,产值2亿元。通过改培香樟、桢楠等珍稀树种,培育大径级珍稀用材林,全区国储林项目预计储材288万立方米,实现碳储量12万吨。2023年,入股林农每户预计年均增收450元以上。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1-18
(记者 陈秋吉)近日,第九届四川光雾山国际冰雪节在巴中光雾山景区开幕,新建成的燕子岭客运索道也在开幕式上正式投运,将原本2小时的登山时长缩短至5分钟。这条索道的建成破解了交通难题,让光雾山景区燕子岭区域“冬季闭园”成为历史。  2021年,巴中提出突破发展文旅康养首位产业,在“十四五”期间建成文旅强市,大幅提升文旅康养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作为巴中市域范围内唯一的5A级旅游景区,光雾山成为巴中文旅康养产业的一块“金字招牌”。  据统计,光雾山景区年游客量超80万人次。但放眼全省乃至全国的同类型自然风光景区,这个数据并不突出。如何突破求变,抓住“龙头”带动全市文旅康养产业大步前行?近日,在光雾山景区大坝滑雪场内,来自周边城市的游客正在滑雪嬉戏。 张学金 摄找准定位结合自身特点打造文旅节会  1月11日,南江县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修建燕子岭索道是为了改变景区“靠天吃饭”的局面,“过去冬天雪大路滑,为了保障游客出行安全,燕子岭区域基本是闭园状态,景区整体收入也会大幅减少。”  交通出行困难缓解,但天气影响依然较大。“比如近期气温稍微高些,山上雪都没下几场,更别提雾凇、冰挂这些自然景观了。”该负责人说,“靠天吃饭”是自然风景区在发展过程中共同面临的问题。  破局,必须有更大创新。巴中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晓东介绍,今年景区举办了冰雪节活动,让赏雪变为玩雪,丰富游客游玩体验,以此辐射带动全市文旅康养产业。  记者看到,在该景区的大坝滑雪场内,不少游客正在滑雪嬉戏,雪地摩托、碰碰球等项目都排起长队。“这里夏天是一块滑草场。”王晓东说,通过人工造雪等方式,滑草场“摇身一变”成为滑雪场,实现景区收益最大化。  重构市场定位,光雾山着力打造四季全时景区,推出“春天赏高山杜鹃,夏天去避暑纳凉,秋天看漫山红叶,冬天玩皑皑白雪”的景区特色,并配合每个季节的游玩特性,推出相应的文旅节气活动来吸引游客,推动景区收入不断翻番。  光雾山景区的探索,也是巴中市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2018年,巴中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文旅集团”)挂牌成立。3年后,巴中市光雾山诺水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简称“文旅新区”)应运而生。  跨南江、通江2县7乡镇,总面积1656平方公里的文旅新区设置,足见巴中市委市政府对发展文旅康养产业的重视。据统计,2023年巴中全年接待游客52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61亿元,分别增长22.6%、21%。主动求变挖掘景区附加产品价值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目前旅游消费的人群集中在‘90后’‘00后’。”王晓东说,创新求变,就是要主动去研究年轻一代的喜好。  2023年5月,东方卫视大型明星户外综艺《极限挑战》走进光雾山及恩阳古镇景区。利用节目带来的热度,两个景区分别推出了节目同款打卡套餐,吸引了年轻群体前来体验游玩,这是巴中文旅康养产业接轨“年轻化”做出的首次尝试。  5个月后,首届光雾山红叶音乐节在巴中开幕,巴中文旅康养产业首次以“光雾山+”的合作模式拓展市场,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3万余名游客。  “除了欣赏自然风光,年轻人更愿意去尝试一些新鲜、刺激的游玩项目。”文旅新区党群工作部主任李国庆分析,新区招引了主题乐园、温泉酒店,修建了红叶飞车、卡丁车、飞天魔毯等刺激有趣的游玩项目,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过去,受制于交通,很多游客把光雾山当成“歇脚点”,过夜率极低。为此,光雾山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巴山背二歌》与米仓古道结合,推出行浸式夜游项目《梦境光雾山》,填补了巴中夜游市场空白,让景区过夜游客增长率逐年攀升。  “龙头”带动下,巴中其他景区也纷纷展开探索。在恩阳古镇,大型情境式夜游项目《恩阳船说》上演,述说古镇的前世今生;通江花月夜景区则推出了5D行浸式演出《银花传奇》,将通江银耳拟人化,描绘银耳产业的发展历程。内外兼修优化基础设施与服务质量  地处秦巴山区,交通一直是这座城市发展的瓶颈。  “既然游客进来不方便,那我们就出去接!”2023年10月,光雾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驻汉中接待中心正式揭牌运营。该接待中心设立于汉中火车站南广场,可为往来游客提供游玩线路、交通往返等咨询服务,还开通了景区往返交通车,在旺季时每天滚动发车。  去年来,巴中在重庆、成都、西安等城市举办数场旅游推介会,并与150余家省内外旅行社签订景区代理合作协议,吸引更多的客商、游客。  “我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探索‘一主两基三环多向发力’的营销思路。”王晓东解释说,一方面要持续深耕巴中本地客源市场,另一方面向汉中、南充、达州组成的“小三环”和成都、重庆、西安组成的“大三环”要增量,同时向北上广深等通航城市和西北差异化客源市场持续发力。  除了向外拓展市场,接待服务能力、基础设施等自身功夫也要不断“修炼”。  1月4日,在通江县诺水河镇米仓大道一标段项目建设现场,工人师傅们爬上近50米高的钢架,在这个近70度的斜坡上,他们要硬生生地搭出一条道路。  “项目穿梭于崇山峻岭之间,遇山钻洞、遇河架桥,桥隧比近70%,施工难度很大。”四川米仓山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经理孙小洪说,这是全省国省道地方公路中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也是巴中北部山区的唯一一条横向通道。“建成后,将串联起沿线的7个重要景区,从诺水河景区到光雾山景区的车程将从现在的近四个小时缩短到四十分钟左右,对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今年,汉巴南铁路南充至巴中段将率先建成通车,届时,巴中与成都间的铁路最短运行时间约2小时25分,缩短两小时,为巴中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1-18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裴玉松【人物名片】  蔡明山,平昌县旭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用10年的青春,以产业规模化、生产规范化、产品标准化、管理系统化为抓手,以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为技术路线,成功探索出“以机械化为基础,用社会化服务重构丘陵山区粮油现代化生产体系”的发展路子。他本人获得了四川省农业丰收奖先进个人、全省首批农业致富带头人等荣誉称号。【人物故事】  假想一下,如果倒回 10 年前,作为一名从哈工大毕业的研究生,你会选择干什么?蔡明山说,他仍然会返乡搞农业。当年,这是一条家人、亲友极力反对的路子。然而,他用自己的坚守与付出,将丘陵山区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梦想变为现实。  2023年,蔡明山的专合社带动村集体、种植大户等经营主体种植粮油超万亩,年产粮食2000余吨,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超两万亩次,专合社产值早已突破千万元。去年,专合社获四川省第三批“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四川省农业社会化服务重点组织等荣誉。瞅准耕地“宜机化改造”  10年前,蔡明山放弃了年薪60万元的工作回老家种地。高材生和泥巴打交道,周围人都说他脑子“进水了”。但蔡明山目标很笃定:运用科技改变农业发展现状。  原来,学习期间,蔡明山见识了我国农业发达地区的机械化水平。特别是在前往法国等国参观学习后,他发现国外山地农业机械化普及率很高。“外国人都可以,我们为啥不行?”他认为,农业生产要提升效益,机械化是大趋势。  平昌县地处秦巴山区,地势坡度起伏大、耕地狭小破碎。当时,老家农业基本还是水牛耕地,而不少人认为推广农业机械化成本高、难度大。初期,蔡明山流转土地500余亩,探索宜机化改造。“也就是通过土地整理,降低耕地坡度,把‘巴掌田’变成四平四顺的良田。”他说。同时,专合社还配套修建田间作业道路,为山区农业机械化打下基础。  历经10年耕耘,蔡明山流转土地已扩展到3200余亩。行走于蔡明山的基地,高标准农田规模大、地块平整,已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耕种。走进蔡明山的农机仓库,一排排收割机、植保机、拖拉机等机械整齐排列。“我们先后购置了农业机械190余台次,可满足从播种到收获全流程的需要。”他说。探索三产融合发展路径  担任巴中市人大代表8年来,蔡明山两会期间交流的主题正慢慢从农业机械化拓展为农业三产融合。近年来,蔡明山修建了8000余平方米的粮食初加工中心厂房、占地26亩的农事服务中心,从事粮食烘干、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比如,专合社去年就开展了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超过两万亩次,拓宽了盈利路径。蔡明山还为当地酒企提供酿酒原料,酒糟又回收用于基地的牛产业养殖。“我们基地请老百姓养牛,给大家创造就业岗位。”他告诉记者,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到发展中来了。  三年前,蔡明山又将目光盯上了研学旅游。平时,当地会有中小学生到基地参观。“以农业科学知识、农耕历史文化等为主题元素,充分利用农业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等资源开展游学体验活动。”在他看来,农事研学将是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10年的磨砺,蔡明山身上曾经的青涩已蜕变为坚毅。如今,蔡明山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描绘着现代农业、休闲农业的美好发展蓝图。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1-18
时下,正值冬种黄金时期,南江县兴马镇抢抓农时,加快推进马铃薯种植,本该处于冬“闲”状态的农田、撂荒地“忙”了起来。在兴马镇罗岗村委会流转的土地上进行发展集体经济“稻+薯”轮作种植基地旁,20余名工人正集中切割马铃薯种子,完工后第一时间运往田间耕地播种。几台小型机械在田间、开垦地撂荒地来回穿梭,有序完成开沟、播种、施肥、回土等作业工序,展现出大山一片繁忙的冬种景象。马铃薯耐寒、耐旱、耐瘠薄且适应性广,既可以入菜,又可以作为主食,是一种高产、高效益和多域性的农作物。该镇罗岗村“稻+薯”轮作种植基地负责人曾国元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种植马铃薯高产品种陇薯7号,并采用一体化播种机全力推进马铃薯种植,让冬闲田、撂荒地不闲置。“我们通过村里协助,流转农户土地500余亩,在每年12月前后开始种植早熟马铃薯、用地膜覆盖,来年4月左右采收,收完后又接着种植水稻、玉米、包菜,全过程都采用机械作业。”据曾国元介绍,通过全程机械化作业方式,极大程度解决生产劳动强度大、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有效提升马铃薯种植速度。冬种马铃薯,把更多冬闲田、撂荒地利用起来,有效补齐种植“空窗期”,减少“撂荒地”“冬闲田”,进一步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同时,又让村民们在流转土地的基础上增加了务工收入,实现困难农户群众增产增收。“昨天刚种完自家里的2亩,今天来基地帮忙,每天可以拿100元的工资,又多挣了一笔过年钱。”罗岗村的任大娘笑着说道。近年来,兴马镇把秋冬种作为农田、撂荒地增产增效的有力抓手,成功探索“稻+薯”“稻+菜”“稻+油”等轮作模式,鼓励种植户发展冬闲田、撂荒地种植马铃薯、包白菜、油菜等秋冬种旱粮(蔬菜)产业,有效解决土地季节性闲置问题,让“冬闲田、撂荒地”变“增收田、效益地”,既提高土地附加值,也为当地群众提供大量务工岗位,为村民增收再添“薯”光。据了解,为有序推动秋冬种工作,兴马镇早谋划早部署早宣传,鼓励群众大力发展“冬闲”经济,抢抓时令种植马铃薯。2024年,兴马镇计划种植马铃薯5000亩,预计总产量1250吨。截至目前已种植30%,预计春节前全面完成播种。(供稿:南江县兴马镇 袁晨琦 袁文荣)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1-10
(记者 何菊)近日,四川省水利厅公布了全省2020—2022年水美新村建设十个典型村名单,南江县寨坡村成功入选。近年来,南江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切实实践“以水促治、以水美村、以水兴业”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农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模式,持续深入推进水美新村建设和河湖长制工作,打造寨坡等水美新村25个,实现“河畅、水净、岸绿、景美、民富”目标,切实筑牢渠江上游生态屏障。寨坡村依托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城乡统筹规划整治、光雾和谷国际康养度假小镇等项目建设,改善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实现因水而兴、因水而富、因水而强、因水而美,为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和光雾山国家5A级景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水利保障。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1-08
四川农村日报讯 严波 特约通讯员 程聪  近段时间,通江县林达尔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徐玲一有空就到该县空山镇查看种植户们的天麻长势。  因人少地广、土地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市场条件,空山镇发展了不少特色产业,通江县林达尔乌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以空山一带为中心的天麻种植示范带便是其中之一。  2013年,原本在外上班的通江妹子徐玲,因为一个偶然的原因开始关注起在通江有一定种植历史的天麻,并对天麻的市场及种植技术等进行了考察。到空山镇进行实地走访后,她发现当地的气候与土壤很适合种植乌天麻。  2016年,徐玲在空山镇注册成立通江县林达尔乌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海拔1500余米的空山镇青龙村流转撂荒地187亩。2017年,徐玲采用大棚种植模式从云南引进乌天麻种子8000余斤,可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雪,让她所有的心血付诸东流。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徐玲决定采用有性繁殖方式从空山野生乌天麻中培育品种,充分利用枯枝落叶、树木枝丫等材料培养充足的蜜环菌菌床,极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减少了资源浪费,乌天麻平均亩产量可达2000斤以上。  小试成功后的徐玲,首先想到的是带领周围群众一起发展,她创新探索的营养袋隔离种植技术不仅有效解决了乌天麻不能重复种植的困扰,而且极大降低了小农户种植的劳动力成本。在徐玲的带动下,17户脱贫户种植乌天麻32亩,户均增收65000元。  2020年,徐玲注册成立了林达尔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采取“统一供种、统一提供营养袋、统一培训技术、统一保底价格回收、年底统一保底分红”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100余名社员发展乌天麻。她优先吸纳当地剩余劳动力进入园区务工,提供稳定就业岗位4个,季节用工3700余个,解决了48户农户就近就业问题。  “这段时间我们正在加工制作天麻片、天麻粉等,主要销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徐玲说,整个合作社2023 年一共种植了300余亩天麻,产值预计可达到800万元左右。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1-03
(四川农村日报讯 李柯学 特约通讯员 杨春)夜幕降临,江阳邻里中心灯光璀璨,人群熙攘,商品琳琅满目……生机与活力涌动,烟火与情怀生辉。这个热门打卡地已经成为巴中市平昌县加快建设全省新型城镇化示范县的一张鲜活名片。  今年 4 月,平昌被纳入全省县城新型城镇化试点,为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有力支撑。平昌借着这股“东风”,确立打造“立体山水公园城市”目标,坚持“老城更新、新区赋能、新老互动”思路,着力塑造“一心两山三区”城市空间新形态,规划建设“一环两桥三廊”,打造宜居宜业宜商宜游、有颜值有品位有温度有活力的现代化城市。道路改造焕发生机  “现在道路环境越来越好了,路面也非常宽敞。”家住汉王庙的李先生激动地说。今年以来,平昌加快建设全省新型城镇化示范县,不断塑造山水城市新形态,优化城市空间,加快推进新华街道路改造项目。经过5个月的昼夜施工,目前项目已进入全面收尾阶段,曾经的老旧街道华丽变身、焕发生机。  新华街道路改造项目东起伯坚广场,西至龙溪大桥,全长4.1公里,主要包括道路整治黑化、人行道垫层浇筑、路沿石安装、路灯安装等。在提升道路通行能力的同时,平昌还通过新建、盘活、挖潜、共享等一系列举措,增划、补划停车泊位1374处,有效疏导破解“停车难”问题,让市民出行更舒心。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优城兴业,改善群众出行条件,美化人居环境,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平昌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冯林海表示。老地标变身“新地标”  近日,气温骤降,但江阳邻里中心并不冷清,不少市民在园中挥汗享受着运动的乐趣。  江阳邻里中心的前身是过去的二丝厂,以前地面坑洼、停车困难、飞线乱搭等情况让周边住户们苦不堪言。自江阳邻里中心项目启动以来,街道、社区收集了周边广大居民的意见、需求,如今的江阳邻里中心配套建设商业综合体、活动广场、微民生综合体、门球场、篮球场等工程,变成了群众喜欢来、愿意来、经常来的“百姓之家”。  “新建的江阳邻里中心集商业、文化、体育等于一体,功能很多,能极大地满足我们周边居民‘一站式’生活配套服务需求,我们老百姓又多了一个好去处。”市民李奶奶笑着说。烟火气里氤氲“文明范”  干净整洁的街面,排列整齐的摊位……在位于老城区的新华农贸市场内,烟火气在初冬的阳光中升腾,格外温馨。  “从 2006 年起,我就一直在这里做生意,主要售卖新鲜蔬菜和调味品。以前这里卫生脏乱差,摊位肆意乱摆乱放。”今年62岁的王大爷是新华农贸市场的一名个体商户,据他介绍,原来“脏乱差”的新华农贸市场经过整治后,环境好了,秩序规范了,老百姓在这里买菜的心情更加舒畅。  近年来,平昌秉持“小市场、大民生”的理念,聚焦整改提升,常态化开展农贸市场综合治理行动,全面巩固治理成效,促进农贸市场健康发展。“市场环境越变越好,百姓逛得安心、吃得放心,我们做生意也舒心。”王大爷满意地说。  全力补短板、锻长板、树样板,今天的平昌,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品质持续提升,城市更具活力、更有颜值、更显魅力。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12-28
四川农村日报讯 邹沁芳 刘晓龙 文/图  12月13日一大早,巴中市南江县仁和镇五凤村“90后”南江黄羊养殖户陈美全就“扎”进了自家的羊圈,配料、喂食、清扫……看着“饱餐”后的羊儿在羊圈里或卧或悠闲踱步,陈美全心里既踏实又充满干劲。  陈美全打理起羊圈来手脚麻利、动作娴熟。不少人以为他是养殖经验丰富的“资深羊倌”,其实这个26岁的返乡创业年轻人只有一年半“工龄”。陈美全正在给南江黄羊喂食。  2021年,在成都打拼一年多的陈美全做出了一个决定——返乡创业。“之所以选择回乡创业,一方面是想干一番事业,另一方面也是想承担起随着父母年龄增长带来的家庭责任。”陈美全发自肺腑地说,“尽管2019年大学毕业之后,有一份稳定工作,在亲戚朋友眼里也算是个有出息、有闯劲的青年,但其中的苦楚只有自己知道。大城市开销大、生活成本高,关键是一年到头攒不下几个钱。要改变,就得另寻出路。”  “从读大学开始便离开家乡,我对家乡的发展知之甚少。在镇村干部的介绍下,我开始走访附近产业发展人户,得知养殖南江黄羊是一条很不错的发展道路。”南江黄羊是南江县的特色优质产业,近年来,南江县大力实施黄羊倍增计划,各种利好政策更加坚定了陈美全的养殖信心和决心。  主意已定,说干就干。在家人的帮助下,当年7月,陈美全便投资40余万元修建了2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羊圈,10月份又购买了100余只南江黄羊,其中包含能繁母羊80余只,正式开启了创业之路。  2022年1月,由于养殖经验不足,在能繁母羊产下的100多只小羊中,有二三十只因为温度太低、挤压等原因死亡,这无疑是对陈美全的一记当头棒喝。“当时一家人都心疼坏了,父母直掉眼泪。”陈美全说,多亏有政府的帮助,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对他进行技术指导,还多次推荐他去巴中村政学院参加黄羊养殖技术培训,情况才得到好转。  在学中干、在干中学,陈美全逐渐掌握了南江黄羊的生长规律,学会了科学的养殖技术。在他的精心饲养下,羊儿膘肥体壮,2022年底总共出栏170只,收入50余万元。  “羊圈现存栏120只,最多时存栏180只。预计今年能出栏100余只,收入32万元。”陈美全高兴得合不拢嘴,养殖南江黄羊这条路选对了,他打算扩建家庭农场给羊儿建个“运动场”,让羊儿多跑跑,肉质也能更好。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12-26
四川三农新闻网巴中讯(通讯员 何向东)南江黄羊产业发展是养殖户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为持续壮大南江黄羊产业发展、企业发展,南江县青联副主席何向东到南江县双流镇福元黄羊养殖场进行现场帮扶指导、提出建议,以赋能南江黄羊企业发展。一是冬季保暖。羊舍顶的通风孔要全部遮挡,门缝、窗户要用塑料薄膜严封。二是羔羊分群。改造产羔羊舍、羔羊保育舍。三是改造饮水设备。固定自动饮水器具、引入饮水加热系统。四是兽医室改造。兽药要分类摆放、新建操作台及兽医器械消毒锅。五是新建消毒池。在大门口建设消毒池,以达到将致病微生物“拒之门外”。“改造以后,南江黄羊长势好、品种纯、毛色亮”。该企业负责人表示。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3-12-21
四川三农新闻网巴中讯(通讯员 何向东)洋芋具有产量高、薯块大、口感好、耐贮藏等特点,是农村用于饲喂牲畜、加工食品的重要生产物质资料。正当南江县双流镇磨垭村村民迫切需要高质量的“洋芋种”而发愁时,磨垭村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积极“上接”南江县农业农村局调拨“洋芋种”将近3000斤,同时邀请洋芋种植专业技术人才进行技术指导,解决农户所盼的洋芋种植问题,为来年获得丰收“薯”光带来希望。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3-12-21
蒋磊 何春蓉 马小米(图片由南江县委宣传部提供)  12月9日上午8点多,巴中市南江县长赤镇龙泉村村民郭华哼着小曲出门上班,几分钟的路程,脚下是柏油路,两旁是银杏树,统一改建成古色古香的住房很好看……“现在,我们这儿叫华润希望乡村。”郭华介绍说。  2022年1月,由四川省人民政府、香港中联办与香港特区政府、华润集团共同商定选址建设的华润希望乡村正式开工,经过一年多建设,乡村旧貌焕新颜,“村里环境好了,我还找到保洁员的工作,一个月2000多元。”如今的幸福生活,让郭华十分满意。  龙泉村的变化,是南江县推动“三区同建”工作成效渐显的缩影。  “三区同建”怎么建?今年初,在巴中市一季度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上,南江县提出突出“三位一体”,即用“产村、园景、人文”三张底牌全力助推“三区同建”。目前,南江县已初步建成梦里西厢、七彩长滩、醉美玉湖、羊旅芭蕉等9个“三区同建”巴山田园综合体,到“十四五”末,将建成“三区同建”巴山田园综合体30个,示范带动乡村振兴发展。俯瞰南江县长赤镇龙泉村华润希望乡村。产村一体 村集体经济很“热闹”“老马,赶紧哦,重阳节活动要开始了。”10月22日上午,伴随着阵阵催促,南江县红光镇柏山村葡萄产业园内,60多岁的村民马仕发正加快速度剪摘,“咔嚓”声中,串串圆润的“阳光玫瑰”葡萄装满一篮又一篮,准备发车送走。  当天上午,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活动在村互助养老站举行,200多平方米的大院坝摆有葡萄宴,不时有人吆喝着端上热气腾腾的银花茶,院坝中间有唱歌跳舞的、有嗑瓜子聊天的,十分热闹。  “今年咋整得这么好这么热闹?”面对不少村民的疑问,该村党总支书记杜伟给出答案:“去年,咱们通过葡萄产业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首次突破100万元,今年我们的分红也即将开始,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啊!”  近年来,柏山村结合自身资源条件,大力发展葡萄产业,种植葡萄1200余亩,昔日贫困的小山村成功唱响“致富经”。  发生蜕变的不只有柏山村,在兴马镇罗岗村,不仅打造了千亩“南银1号”金银花产业园等道地中药材特色产业,家家户户还利用房前屋后闲散土地种植金银花,“目前全村金银花种植户中,涌现出年收入100万元的2户、50万元—100万元的5户、10万元—50万元的50户,真正鼓起了老百姓的‘钱袋子’。”罗岗村党支部书记曾国元说。  近年来,南江县因地制宜发展南江黄羊、金银花、大叶茶、长赤翡翠米等特色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成功培育兴马、云顶、长赤等12个产业强镇,庙坪、黑潭、卫星等157个产业强村,成功创建1个国家级、1个省级、14个市县级现代农业园区。南江县红光镇柏山村葡萄产业园。园景一体 全域旅游新格局很“出圈”  冬日暖阳下,今年5月正式投入运营的华润希望乡村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  “几个月来,我们已举办马拉松比赛、抓鱼节、电音节、龙舟赛、啤酒节等大型活动5场,各类小型活动10余场。”龙泉村党支部书记袁建平介绍,目前华润希望乡村通过开设餐饮、民宿,经营收入已达15万元。  距华润希望乡村10公里的赤溪镇西厢村,同样人气十足,“三区同建”中提出在“农村实行田园景区建设”的意见,让其找到了发展的方向。  “依托自身古树、古牌坊、古石、古桥、古井五大资源,西厢村形成以‘北部生态河谷体验区、中部欢乐田园漫游区、南部休闲农业观光区’三大板块为主体的农旅观光景区,近两年打造的星空木屋、民宿、露营烧烤更是火爆。”西厢村党支部书记张培军表示,未来村里计划将100余亩田地用于打造南江县中小学劳动实践课堂,并建设300余亩共享田园,向市民开放认购种植。  围绕“一极三线多点”全域旅游布局,南江县建设“国园”主题公园旅游环线、“大云顶”乡村旅游环线、全域旅游联网路,将醉美玉湖、七彩长滩、云顶茶乡、梦里西厢等乡村旅游景区串点成线、连线成片、集片成带,先后开发云顶茶旅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6条,梯次培育田园综合体18个,建成农旅融合示范片5个,云顶镇云凤村、光雾山镇桃源村获评四川省乡村旅游重点村,赤溪镇西厢村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名村。2022年,南江县接待乡村旅游游客77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1.9亿元。人文一体 农村生活很“新潮”  每月15日,准时出现在集州街道槐树坪社区的法律顾问们,成了社区治理的“新力量”。  “子女不赡养老人,该怎么办?”“车祸受伤,怎样找肇事方索要赔偿?”……“面对社区居民的提问,不仅律师会给出专业意见,我们还成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第一时间走访了解,及时化解。”槐树坪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毛明雄说。  近年来,南江县以“党建+治理”为着力点,探索完善党建引领、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乡村治理新格局,涌现出小田村道德积分制、柏山村红白理事会、东河社区村规民约等和美村社治理思路。  为开创基层治理新局面,南江县还创新实施农村党员“驾考制”、机关党员干部“评分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开展红色轻骑队、政务服务“云上办”等便民服务,解决民生实事4800余件,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目前,南江县已建成国、省、市乡村治理示范镇村46个,红光镇黑池村推进移风易俗经验做法被点赞肯定,“乡村道德银行”在各地推广。  沿路走来,文明新风已在南江各地蔚然兴起,不断改造提升的硬件设施也让一个个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在华润希望乡村,各种新潮的设施设备让人赞不绝口,“看,咱们这个休闲椅,可以用太阳能灯照明、连WIFI、连接蓝牙播放音乐,还能给手机无线充电。”村民张森说。  在长赤镇青杠村,垃圾、化粪池、污水都统一进行科学化处理,让不少村民一改生活习惯,“外面到处都干干净净的,我家里肯定也要收拾干净哦。”村民冯卫平说。  南江县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投入乡村建设资金65亿元,撬动社会资金投入180亿元,通过厕所革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庄清洁、美丽新居“五大行动”,实现安全饮水、安全用电、通信网络等全域升级覆盖,创建省级乡村振兴先进乡镇3个、示范村21个,南江县获评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示范县、中国最美县域。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12-20
(记者 陈秋吉)近日,记者从巴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自2024年1月1日起,巴中将正式实施《巴中市乡村清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据悉,这是我省首部聚焦乡村(涉农社区)生活垃圾和其他废弃物综合治理的地方性法规,旨在以法治方式保障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该《条例》于今年10月26日由巴中市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并于11月29日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批准。  根据《条例》,县级人民政府将建立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转运处理体系,实行乡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社区)收集、乡(镇)转运、县(区)处理的机制。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根据乡村生活垃圾产生量和成分,及时将垃圾清运出村,归入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条例》提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将指导村(居)民委员会建立清扫保洁制度,可以根据实际和相关规定,配备清扫保洁员负责本村(社区)公共区域的清扫保洁。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清扫保洁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县级人民政府应将乡村清洁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建立公共财政主导的乡村清洁经费多元化投入机制;市人民政府可以建立乡村清洁经费补助机制。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12-18
(记者 陈秋吉)11月29日,在平昌县南天门管委会红山村,巴中肉牛核心育种场一期项目正式投产,首批2000头海福特能繁母牛将陆续进场。  同一天,巴中又接到好消息: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专家质疑问答,“空山牛”遗传资源鉴定答辩获得全票通过。  2022年,巴中将巴山肉牛、南江黄羊和茶叶确定为“2+1”优势大品种,并在近期出台了《巴中市巴山肉牛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简称《规划》),提出力争用五年时间坐上四川肉牛产业“头把交椅”,到2027年,肉牛饲养量达到60万头,综合产值达到120亿元以上。  从优化肉牛种源到延伸产业链条,冲刺全省产业“头把交椅”,巴中肉牛产业蓄势待发。空山牛养殖现场(通江县委宣传部供图)强基础 外引种牛做大养殖基数  12月8日,在巴中肉牛核心育种场内,一辆辆运输车装载着母牛缓缓驶入。随后,工作人员挨个对货车上的母牛进行卫生消毒,并按程序投放。  “我们准备了垫料床,并全面清洁育种场,给它们提供一个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雅拉德荣集团执行总裁罗林介绍,项目计划在12月份引入2000头海福特种母牛,通过推广海福特“售母收犊”的联农模式,着力推进“215”养殖计划,带动平昌县2万户农户户均增养1头海福特牛,户均年收入增加5000元以上。在未来6—8年内,该项目将育种打造15万—20万头海福特能繁母牛,助力巴山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几十公里外的巴州区曾口镇凉风垭村,养殖户吴和友一大早就将酒糟、饲草、玉米秆等原料进行搅拌混合,随后运至牛舍,倒入食槽。  “养殖的牛基本从内蒙古、山东等地购入,品种以西门塔尔牛为主,主要是育种育肥。”吴和友说,一头肉牛的出栏时间在一年至一年半之间,利润大约3000元,“一年下来还是能赚个二三十万元。”  据统计,巴中现有巴山肉牛适度规模养殖场(户)1372个。2022年,全市存、出栏肉牛分别同比增长7.4%、8.1%,增幅分别位于全省第2位、第3位。不仅如此,巴中全市5县(区)均入列全省41个肉牛产业基地县,是全省唯一 一个所辖县(区)均是肉牛基地县的市(州)。优种源 内育品种做强产业名气  发展肉牛产业,种源问题是关键。当前,巴山肉牛产业除了外引优质品种,还大力培育发展本地特色品种——空山牛,为打造巴山肉牛种业“芯片”提供基础条件。  “编号10号,来自两河口,它具有非常明显的空山牛特征,你看它那个单驼峰,还有那个腿非常小……”连日来,在通江县火炬镇玉马村空山牛遗传资源保种场,畜牧站的工作人员正忙着开展空山牛种源系谱档案登记工作,通过建立空山牛保种科研体系,以此保证空山牛种群纯度,实现种源可持续发展。  记者了解到,空山牛是通江特有的地方肉牛品种,具有耐粗饲、肉质细嫩等特点。近年来,通江县大力推动以空山牛为核心的肉牛产业发展,设立了空山牛核心保护区和国家级保种场,联合省畜科院对空山牛进行系统性选育,还出台了系列扶持政策,激励企业和个人参与肉牛养殖。  “目前空山牛资源场存栏空山牛能繁母牛118头,种公牛15头,建立了畜禽保种必需的6个家系。”通江县畜牧站高级畜牧师王胜炯介绍说,通江县空山牛(第二养殖场)建设也在热火朝天地进行,预计年底建成投产,可常年饲养空山牛1000余头。  “计划到2027年,巴中要建设肉牛特色镇100个,打造母牛扩繁示范村1000个、带动能繁母牛养殖户25000户,新增母牛存栏16万头,种源自给率达到80%以上。”巴中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办公室主任李林祥表示,届时便有望突破“种源限制”等问题。延链条 多种形式助力产业发展  10月26日,巴山牛肉直营店成都首家旗舰店在温江区正式开业,巴山牛肉成都集散冷链配送中心和分割车间同步投入运营。每天晚上,巴山牛肉从巴中的国营屠宰厂出发,经过3个半小时的车程,到达成都集散中心,分割后,由冷鲜车统一配送至各个门店。  据悉,巴中市供投集团首期将在成都主城区陆续布局20家巴山肉牛冷鲜牛肉直营店,并将开拓至百余家。届时,每天会有上百头冷鲜巴山牛进入成都市民菜篮子。  “为推动巴山肉牛产业发展,巴中供投加大投资,打造出国际化、标准化的屠宰工厂。”巴山牛肉成都销售团队总负责人李政华表示,为确保牛肉的鲜度与口感,工厂还严格执行现代精细化分割标准。  从养殖到屠宰、加工、销售,巴山肉牛产业链条不断延伸。12月9日,走进平昌县驷马镇天生社区,只见一家家牛肉主题餐馆鳞次栉比,牛肉汤锅、牛肉火锅、酱牛肉、牛肉焖面等牛肉美食,散发着浓郁的香味。这是平昌县重点打造的牛肉美食街,街道尽头还有一座肉牛产业主题馆,可以了解肉牛发展历史,认识不同种类牛的特征。  搭上产业发展的“顺风车”,巴中还将实施山地肉牛产业集群项目。  “我们规划在通江县建设川陕渝肉牛交易市场、肉牛精深加工厂、南方饲草交易分中心等项目,全链布局肉牛产业。”通江县畜牧站副站长刘小雷表示,目前该县已先后引进30余家企业,全力打造集种、育、繁,推、加、销于一体的“空山牛”全产业链。  当前,巴中已成功签约雅拉德荣百亿优质肉牛全产业链集群等巴山肉牛全产业链项目81个、拟投资额245.71亿元。“巴山肉牛”正沿着越来越长的产业链走出四川、走向全国。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12-18
陈万超 赵超越 白川东 任星旗(图片由恩阳区委宣传部提供)  10年,这是时间的标尺,也是发展的刻度,清晰记录着恩阳奔跑的每一个奋进脚步,也见证了恩阳发展的每一个精彩瞬间。  2013年6月,巴中市恩阳区正式挂牌成立。从此,这个有着“四川十大古镇”美誉的小镇迎来了精彩蝶变。  建区之初,满怀激情和肩负历史使命的开拓者汇聚于此,他们夜以继日,或忙碌在脱贫攻坚一线,或奔波在全国各地招商一线,或奋战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一线。特别是恩阳区委二届十三次全会的召开,吹响了恩阳“开放引领、产业强区、营城聚人、乡村振兴”的冲锋号。  恩阳,从面积仅123平方公里、人口不到8万的川东北小镇,一跃成为面积达1177平方公里、人口65万的宜居宜业活力新城。恩阳城市新景。起步:满怀激情投身新城建设  “汉服游园、川剧变脸、河畔煮茶、码头快艇……太热闹了。”12月10日,正值周末,欣赏完光雾山冬季胜景的成都游客刘女士,被眼前“千年米仓道,早晚恩阳河”的繁华盛景惊艳。  和南来北往的游客一样,白天领略恩阳古镇风采,品味袁家村和米仓老味道食坊的特色美食,登上大梁山运动公园之巅,站高望远,俯瞰恩阳新城的林立高楼和车水马龙。晚上,欣赏《恩阳船说》大型情境夜游演出,在古镇的桨声灯影中,感悟“千盏桅灯照恩河,只见船帆不见波”的繁华盛景……刘女士觉得,这样才“够恩阳”。  10年迎来一城繁华,背后是恩阳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无限激情。  “推动新区建设发展,事情多、工作强度大,加班是常态,没有周末休息,经常吃住在办公室,困了就轮流躺一会儿。”谈及恩阳区的发展,时任恩阳区委办公室副主任谭勇感叹道,早起晚睡是恩阳建设者共同的作息时间,大家心里都充满了激情。  和谭勇一样,在恩阳这块热土上,无数开拓者满怀热血和激情投身这座新城的建设,不断夯实这座城市的发展根基。从“四新恩阳”到“开放引领、产业强区、营城聚人、乡村振兴”,从“一城两翼”的西翼到“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北向开放高地”,10年间不断自我超越,让恩阳这座城市不断蝶变升级。恩阳区临港产业园里忙碌的生产车间。逐梦:书写城市崛起的壮美华章  “抢晴天、战雨天,把一天当两天,以时间换空间”,在巴恩快速通道上,矗立着这样一块醒目的标牌,这是恩阳区委、区政府发出的逐梦号角,更是近年来恩阳城市发展的真实写照。  在推动恩阳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在城市建设的各条战线上,干部群众迸发出火热的激情、汇聚向上的力量,在10年的寒来暑往中,不断刷新着恩阳这座城市的品质与形象。  从恩阳古镇北入口的升级打造,到2021年五一节的“七开”(恩阳十大碗旗舰店“开席”、花间堂精品民宿酒店“开业”、恩阳河城区段“开航”、《恩阳船说》大型情境夜游演出“开演”、恩阳特产馆“开馆”、米仓古道文化街区“开街”、高速旅服公园“开园”),从米仓老味道食坊、魁字湾片区等特色街区打造,到登科公园、大梁山运动公园等“十园六院”梯次呈现……在“营城聚人”的城市建设理念下,无数次拼搏逐梦,成就了恩阳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传奇”。  同样,在恩阳工业崛起的逐梦“战场”中,巴中市恩阳区临港产业园缔造了另一个“传奇”:从破土动工到第一家企业入驻投产,仅用时6个月;园区一期项目完工,修建标准化厂房20栋23万平方米,园区产值由零起步到冲破亿元大关,仅用了一年时间。同时,在临港产业园内,四川永润欣科技有限公司创造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产值过亿元的“恩阳速度”。  如今,恩阳区临港产业园已建成标准化厂房35万平方米,入驻企业达27家,企业生产的智能终端、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产品,远销 52个国家和地区。  11月4日,年屠宰100万头生猪屠宰项目——巴中龙大肉食品有限公司在恩阳食品工业园正式开业。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占地面积112亩,建设内容包括标准化生猪屠宰厂、配套精加工车间、检测中心、包装车间、预冷库及冷藏库,同时配套建设物流仓储中心及污水处理厂等。整个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辐射带动巴中及周边生猪产业强链补链、转型升级,推动巴中加快建设成为西部肉制品生产基地。  龙舟运动公园、“未来之眼”、海山村优质粮油现代农业产业园、双胜芦笋科技赋能中心、恩阳饲草饲料产业园……从繁华城市到广袤农村,干部群众怀揣梦想、攻坚克难,用一个又一个“传奇”书写着恩阳这座城市崛起的壮美华章。恩阳区大型情境夜游演出项目《恩阳船说》。蝶变:呈现“营城聚人”的繁华景象  “老板,上盖碗茶!”“来啰……”伴随着悠长的吆喝声,米仓古道文化街区已是人流如织,绵延数里的茶坊商铺和袁家村川陕渝美食街一排排小吃馆,吸引着八方游客前来“打卡”……恩阳老街呈现出繁华景象。  近年来,随着恩阳文旅产业火爆“出圈”,越来越多的恩阳本地居民通过销售土特产、从事餐饮或文旅产业,成功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据统计,10年间,恩阳接待游客人次由2013年建区时的89.2万人次增至2022年的554.95万人次,增长5.2倍;旅游综合收入由建区时的6.8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50.92亿元,增长6.5倍;A级景区实现零的突破,增加到4个。  “曾经在恩阳城区出行只能乘坐三轮车,如今公交专线、纯电出租车,甚至‘双层观光巴士’都有了!”谈及现在的生活,家住恩阳滨江花园小区的居民赵先生感叹道,交通干道畅通恩阳南北,汉巴南高铁过境设恩阳站,恩阳机场通航城市达21个,老百姓在家门口乘飞机、坐高铁的梦想逐步成为现实。  特色街区、城市公园、滨水空间、民宿酒店、楼盘商圈……随着恩阳城市框架不断拉大,越来越美的城市景观和不断提升的品质生活呈现在市民群众面前。一栋栋高楼、一条条道路、一座座公园、一个个产业,承载着恩阳“营城聚人”的发展思路,编织起百姓安居乐业的梦想。  城市勃勃生机,工业快速崛起。近三年来,恩阳围绕着“开放引领、产业强区、营城聚人、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建园区、抓招商、引企业、强服务,逐步构建起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等主导产业。据统计,2013年,恩阳全区规上工业企业仅12家;如今,恩阳全区各类工业企业已达21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44家,较建区前增长267%,其中2020年底规上工业总产值已突破百亿元大关。  十年铸新城,恩阳正青春。奔跑是恩阳城市发展的注脚,也是恩阳未来奋进的英姿。在新的壮阔赛道,恩阳这座“奔跑的城市”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书写崭新的发展篇章。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12-18
(四川农村日报讯 王川江 何明国)平昌县驷马镇双城村,著名油画家罗中立在此写生创作了享誉世界的油画《父亲》,被誉为“父亲的村庄”。  近年来,双城村在规划上尚实,通过文化赋能产业发展,打造多种业态类型的“田园景区”,实现产村相融,荣膺“乡村文化振兴省级样板村”。  在风貌保护中发展业态“双城村的规划,我们以‘实不实’为出发点,统揽推动乡村振兴项目进村入户,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2月12日,平昌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夏宇如是说。  立足“巴山美村·父亲原乡”发展定位,双城村坚持生态优先,文化赋能,突出地域特色,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发展文旅产业,打造集休闲旅游、民宿酒店、文化农事体验、研学等多种业态类型的“田园景区”。  在修建性方案审查中,落实“生态化+艺术化”创意文旅理念,配套建设摄影风景房、家庭亲子房、原生态土房等多种居住场景,满足客人不同需求,已建成民宿酒店37家。  在双城村的规划实施中,供水和排水等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提升,耕地红线和生态红线得到有效管控。  在盘活资源中共同致富“以前我们村道路不畅,供水不足,环境也差,现在有了游乐园、健身房和图书馆,孩子们学习也有地方。”说起村庄变化,村民冉子雄难掩心中喜悦。  信步双城村,柏油路四通八达,乡村记忆馆、乡土技艺农创馆、乡村文化体验区星罗棋布,闲置的春风小学改为春风研习所,集中展现该村风貌文脉及乡土风情、发展变迁,村里儿童游乐和老年健身设施一应俱全。  通过“政府+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双城村实现“三盘活促三变”,即“盘活闲置资产、盘活沉睡资源、盘活富余劳动力”,实现“资产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方式,建成蚕桑及蔬菜基地近700亩,实现“土地流转有租金、就近务工有薪金、集体经济有分红、个体经营有收入”等多重收入。产业规划的实施实现了“建一个项目、兴一片产业、富一方百姓”。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12-18
(陈珮云 记者 陈连波 摄影报道)南江县关坝镇小田村,背靠光雾山景区,海拔1200米左右,典型的边远高寒山村,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成为了小田村面临的一道难题。日前,“奋进新征程 三十正青春”2023“网眼看巴中”助力乡村振兴走进南江县小田村,十余名媒体记者和网络达人一起探访了这个偏远山中的村子,看小田村如何通过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活动合影产业兴旺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近年来,立足本土优势,小田村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业,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创业就业、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此外,村里传统的蜜蜂养殖业也得到了极大提升。肉牛养殖做强“牛”产业 画好产业发展“同心圆”小田村有养牛的传统,以前几乎家家都养着两三头牛,但散养模式成本高,效益并不理想。为带动村民养牛,帮助解决“不会养、不敢养、不好卖”的难题,小田村探索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方式,肉牛产业也呈快速发展态势。2016年,村里注册成立犇犇肉牛养殖合作社,利用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专项经费13万元并自筹3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整合资源,建设标准化养牛场地,推动养殖产业规模经营、抱团发展。“这几年通过‘借牛还牛’经营模式,引进西门塔尔、夏洛莱良种肉牛,群众养殖成本降低、生长周期缩短,收入比过去翻了一倍。”谢华高是小田村一名老党员,犇犇肉牛养殖合作社具体经营人,也是闻名巴中、汉中两地的养殖经营大户。近年来,在自己致富的同时,他还教授乡亲养殖技术并帮忙销售,强力推动小田村肉牛产业发展,帮助村民增收致富。“养殖经验更足了,收入也越来越好。”谢华高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探索一条可以带领更多群众规模化发展、多元化致富的新路子,让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在小田村徐徐展开。“近年来,全村肉牛养殖500余头,带动37户村民致富增收20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多元,为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小田村党支部书记严仕平高兴地介绍道。何光信养的蜂养出好“蜂”景 拓宽乡村振兴致富路“这是我们今年的蜂蜜,有一部分已经被预定了。”走进村民何光信家中,四十多个蜂箱有序地摆放在屋檐下、田地里。从院子里向外看,植被覆盖率高的山林,阳光洒在树叶上闪闪发光。“小田村的蜜源植物从春到秋交错开花、衔接不断,为蜜蜂的生存繁衍提供了理想场所。”小田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地村民自古有养蜂的习俗,具有丰富的养蜂经验。同时,林蜂养殖不争田、不占地、周期短、见效快,既充分发挥蜜蜂对生态的修复作用,又能获得较好的养殖效益,实现林业和养蜂业双赢的目标。作为村里的养蜂大户,何光信四处学习养蜂技术,学成归来后为村民提供免费指导。他告诉记者,想要实现共同致富的甜蜜梦想,需要让村民从产业发展“旁观者”变成“参与者”,让“小作坊”变身“大产业”,打通一条养蜂致富之路。近年来,小田村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养蜂产业,引导村民加入到蜜蜂养殖队伍中,让村民在家门口就实现就业、促进增收,让小田村发展步入快车道,让老区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殷实、更为富足。小田村助农好“钱”景 网络达人现场直播售蜜“我们这里地处光雾山,山区几乎无污染,采花的数量不多品种却多,蜂蜜的营养物质特别丰富。纯正野生土蜂蜜,一年只采一次,口感非常甘甜!”活动现场,巴中市委宣传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刘华又一次当起了“推销员”。在小田村,村民几乎家家都养有蜜蜂,每年多的能采蜂蜜三四百斤,少的只有二三十斤,如何销售却成了刘华的“心病”。刘华曾联系过几家蜂蜜生产企业,但由于总产量较少,统一收购价格又偏低,无奈只能作罢。为此,刘华每年都通过“朋友圈”发动同事朋友帮助村民售卖蜂蜜,也发动村民通过各种方式售卖,但依然还有不少蜂蜜待售,“去年全村还有大约300多斤蜂蜜没有卖出去,今年估计要采2000多斤。”“我们都来帮帮忙!”得知这一情况,网络达人们马上拿出手机打开直播,并摄制视频通过自己的新媒体账号发布。当天,便有不少网友咨询,帮助村民卖出蜂蜜60多斤,收入近5000元。“接下来,我们将会持续关注,加大宣传力度,帮助村民售卖蜂蜜等土特产,助力小田村实现乡村振兴。”参加活动的媒体和网络达人们纷纷表示。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12-14
四川农村日报讯 孙琴琴 刘晓龙  12月4日,在巴中市南江县桥亭镇竹坝村,只见一大片绿油油的包菜长势喜人,10多名村民正在地里进行管护,有的在锄草,有的在施肥……劳动场景一派火热。然而在5年前,这里还是南江县竹坝铁矿有限公司存放铁矿矿渣的库区。  据了解,南江县竹坝矿业有限公司是该县的重点工业企业,由于长期生产,尾矿废料堆集占地200多亩。过去,由于矿产资源开发需要,设置了尾矿区,达到承载力之后,按程序进行关闭,就成为了废弃的尾矿库。村民们正在管护包菜  同行的竹坝村副主任文绍兴介绍,“以前这里就是两个小山沟,在作为矿山企业尾矿库后,通过日积月累的堆积,这一块地平面上升了100多米,就变成了一个堆积平地。”  转变发生在2018年,根据国家、省、市的相关要求,南江县率先实施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将废弃的尾矿库进行了复垦再利用。经过5年多的不懈努力,原来的尾矿库如今已变成了良田。  “我们先后采取了矿渣清运、污染治理、削坡整形、土地平整、土壤培肥,新建蓄水池、灌溉沟渠、生产道等基础设施等系列工程措施和技术措施,将原来闲置废弃的尾矿库复垦为可耕种的耕地。”南江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岳伟说,通过实施项目,既修复了生态环境、又新增了耕地,还带动了村民致富,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的转化。  对尾矿库的修复治理,不仅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还助推了经济发展,实现了带动致富。“修复后,村上总共增加了102亩土地,这个地一年要种两季,春天种玉米,秋天种蔬菜,整个全年经济效益达到30万元左右,辐射带动全村种植蔬菜600余亩,能够带动全村40余人就业务工。”文绍兴说,同时通过种植包菜、白菜、蒜薹等高山蔬菜200余亩,还带动周边种植1000余亩。  “这里复垦之后,就成为了蔬菜基地,我们不仅可以在这里务工,更是在村集体的带动下,自己也发展起了蔬菜种植,并与村集体一起捆绑销售,每年收入有2万元左右。”村民赵和平笑呵呵地说。  “从2010年至今,南江县共实施8个矿山恢复治理项目,共投资约6000万元,通过栽树、种草、地灾治理、土地复垦等工程措施,修复治理面约260公顷。”岳伟说,接下来,将进一步牢固树立并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矿山生态治理。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12-13
(四川农村日报讯 杜文龙)小春抓主动,农时是关键。时下正是小春生产的重要时候,通江县抢抓农时,精准指导,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按时播种小春作物,统筹抓好小春生产,调结构、稳增产,确保明年夏粮增收和粮食安全生产。  近日,笔者走进通江县广纳镇构花坪村“优质粮油+青峪猪”现代农业园区,只见一片片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高标准农田里,村民们抢抓小春生产大好时机,开沟、打窝、移栽,全力推进小春油菜种植,打好来年农业生产“第一仗”。构花坪村“优质粮油+青峪猪”现代农业园区油菜移栽现场。 通江县委宣传部供图“小块地”变“大条田”  机械化耕种效率高“以前我家的地小且分散,管理很不方便,而且劳动力成本太高。现在把‘小块地’整成了‘大条田’,进行机械化耕种,效率提高了不少。”在园区内务工的构花坪村村民赵怀銮期待着明年的好收成。  2022年,通江县共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5.1万亩,涉及10个乡镇21个行政村,通过引进龙头公司,对农户分散的耕地进行小改大、弯改直的宜机化改造,提高土地的适宜性和机械化率,筑牢粮食丰产丰收“耕”基,还让村民实现了就近就业。  “我们两人以前都在外面务工,去年听说家里搞高标准农田建设,就返乡把自己的5亩多土地流转了出来。”村民魏敏一边熟练地移栽油菜,一边介绍,“每年都有承包补助费,就地就业,收入还可以。”  通江县嘉祐农投总经理李义介绍:“为抢抓农时,这段时间平均每天上劳动力200多人,使用整地机、施肥机、播种机、无人机10余台,争取早日全面完成油菜移栽、小麦播种工作,为明年夏粮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高度重视粮油生产小春计划种植59.17万亩  高标准农田建设,既解决闲置撂荒地,又能提升田间机械化作业效率、改善田间水利条件,达到能排能灌、旱涝保收的标准。今秋以来,通江县按照“一稳两扩”总目标,高位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园区为抓手、科技为核心、“五良”为重点,巩固提升农田灌溉、农机作业、耕地培肥、农田生态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今年油菜扩种0.7万亩、小麦扩种0.13万亩,前期通过早发动、早安排、早落实,将30.3万亩油菜、11万亩小麦种植任务细化分解到了全县各乡镇。”通江县农技站站长秦政策介绍,“同时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巡回开展技术指导,调配各种农资和农业机械设备,很快就能完成全部栽植任务。”  作为产粮大县,通江县高度重视粮油生产工作,2024年小春计划种植粮油59.17万亩。截至目前,全县已种植油菜24.4万亩、小麦9.8万亩,开展技术培训4000余人次,发放资料2万余份,为明年的夏粮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12-06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