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农村日报讯 朱映江 邹星雨  人勤春来早,播种正当时。3月20日,正值春分时节,广元昭化区各地农户有条不紊地进行早稻育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昭化镇磨滩镇金堂村,村民杨龙正在进行早稻育秧,种子撒播、覆土、起垄、盖膜……在其他村民的帮助下,他很快就完成了早稻育秧工作。“我今年准备栽5亩左右育种田,大概一周后可以出苗。”杨龙介绍,“接下来我将加强田间管理,预计5月中旬可以进行水稻移栽。”  磨滩镇金堂村是昭化区早稻种植区之一,今年该村计划发展水稻600余亩。“土盖好后需要用薄膜覆盖,这是为了保持土壤的温度和湿度……”为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促进农业增效,当地镇村干部还走进田间地头,细心指导农户做好早稻春播工作。  “目前全村育秧工作已经过半,后续我们将邀请技术人员加强技术指导,并对农田水利进行维护管理,确保后期秧苗移栽工作有序进行。”金堂村党支部书记杨泽基说。  为抓紧抓好春耕备耕工作,昭化区早谋划、强储备,在多频次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一线、指导服务春耕生产的同时,还积极引导村集体、专合社通过团购、代购等方式,开展农药、种子、肥料免费配送到村、配货入户服务。截至目前,全区农资价格稳定,储备“两杂”良种300余吨、调进农药15吨、肥料5000吨,春耕生产资料充足。  接下来,该区各地还将扎实推进春耕工作,全力以赴保障粮食生产,确保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25
(杨黎明 记者 侯东)“等这个提灌工程建好,投入使用,无论怎么干旱,我们区人畜饮水都不愁了。”近日,广元市昭化区水利局水利股干部李操在督导嘉陵江至团结至梅岭关水库应急备用水源工程项目表示。昭化区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上游,辖区面积1440平方公里,主要以中低山地貌为主,区内地形复杂,海拔在400米至1254米之间,海拔落差大,人口相对分散,水资源分布不均,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受自然条件影响严重,抵御干旱能力较弱。如何保障山区人畜饮水安全?这些年,昭化区一直摸着石头过河,边建设边完善。2016年,依托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按照“全区农村供水保证率、自来水普及率、水质合格率均达90%以上”的饮水小康目标和“全域覆盖、整村推进、不落一户”的建设思路,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建设在该区全面铺展开来。到2020年底,全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35亿元,新建了紫云、新华、团结、高峰、梅岭关等千吨万人供水工程8处,新建了虎跳镇陈江水厂、昭化镇昭化供水站、卫子镇千秋村生物慢滤等千人以上万人以下供水工程26处,全域保障了农村饮水安全。2022年,受当年降雨量总体偏少及7月以后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影响,昭化区部分区域还是出现了供水不足的情况。随即,昭化区先后建成工农水库至新华水厂提水工程、嘉陵江至八一水厂至高峰水厂提水工程等6处大型水利工程,有效解决了18.2万人饮用水问题,农村规模化供水覆盖率达86%。去年,降雨量仍然偏少,团结、梅岭关两座水库水源也出现蓄水量不足的情况。为此,昭化区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聚焦亟须解决的农村用水问题,多措并举推动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满足群众在用水方面的需求。随即,嘉陵江至团结至梅岭关水库一级提灌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新建提水管道16公里,可为2.5万余名群众提供饮水保障。李操表示:“这个工程启动得非常及时,如今团结水库的水量已经告急。工程预计3月底就能竣工,到时,嘉陵江的水便会直接输送到团结水库。”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三分靠建、七分靠管”。昭化区在积极解决水源问题的同时,还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实行城乡供水“投、建、管、运、服”统一管理,有效破解用水水价高、管理乱、效益差等难题,实现了“多头多层管水”向“平台公司直管到库到户”的转变,进一步提升乡村振兴水安全保障水平,加快推进“新农水”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此外,围绕城乡同水同价目标,昭化区建立了生产用水有偿使用机制和群众生活用水惠民补助机制,生活用水采取“政府限价+区财政差额补贴”的“两部制”水价管理模式,即按每月每户1元管网维护费+月计量水费(水价标准执行3元/立方)计收,对制水成本高出3元的给予政府补贴,年补贴近200万元,群众获得感大为增强。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3-22
(冉金鹭 记者 侯东 )3月20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2024年“四季村晚”主场和示范展示点名单。据悉,2024年春季“村晚”主场设在重庆市长寿区,夏季“村晚”主场设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秋季“村晚”主场设在安徽省黄山市,冬季“村晚”主场设在四川省攀枝花市,其中,广元市朝天区曾家镇曾家社区入选夏季“村晚”示范展示点。据了解,曾家社区位于天府旅游名镇——广元市朝天区曾家镇,年平均气温12℃,夏季平均气温23℃,积雪时间达90天以上,是规划建设“中国南方滑雪场集群”的核心区、曾家山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核心区。同时,该社区还是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省级传统村落,拥有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汉王老街夜景近年来,曾家社区大力发展康养产业,打造汉王老街等特色街区,培育了云顶美宿等酒店、民宿100余家,“曾家山菜系”也成为独具地方特色的餐饮品牌;常态化举办曾家山避暑节、冰雪节,全国门球赛等节会赛事活动,获评中国长寿养生基地、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四川省门球之乡等诸多荣誉称号。同时,该社区还以乡村为中心,坚持农趣农味,通过挖掘麻柳刺绣、李家锣鼓、平溪傩戏、川北山歌等民俗文化资源,创编了一系列极具本土特色的民俗类节目进行展演;并将山歌对唱、自由点唱等娱乐互动项目融入汉王老街民俗风情展示以及“曾家风情”民俗演艺活动的互动体验环节中;汉王后街将美食和杂耍、变脸吐火、二胡弹唱、古筝演奏等各类民间技艺表演融为一体,不仅让游客感受到了曾家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成为群众才艺大舞台、特色文化大秀场、文旅融合大平台。(图片由朝天区委宣传部提供)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3-22
(罗雯 记者 侯东 文)发放农资打假法律知识宣传单、真假农药识别方法宣传册,现场接受群众咨询,讲解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教会农民识别假农药、假种子.......近日,苍溪县龙山镇开展了一场以“放心农资进乡村,打假护农保春耕”为主题的专题宣传活动。不仅是龙山镇,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连日来,苍溪县各地都在积极开展春耕备耕农资打假行动,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经济秩序,保障春耕备耕期间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开展执法检查据介绍,为护航春耕生产,苍溪县农业农村局执法人员积极深入各乡镇农资经营网点开展执法检查活动,各乡镇也组织检查组对各辖区内农资经营门市进行抽查,主要就销售台账和经营的农药、种子、化肥、农膜等农资进行全面检查。同时,还向经营户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下一步,苍溪县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加大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和农资领域假冒违法行为,促进农资市场秩序健康平稳,为全县春耕备耕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3-22
(记者 张敏 广元观察 高志农)左手扶住菌杆,右手拿美工刀,轻轻划过,一朵羊肚菌落入手中,转身放进一旁的桶里……3月18日,广元市青川县木鱼镇红旗社区卢家坝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内,10多位村民蹲在厢垄上,采摘今年第一茬羊肚菌。  “这是10多年来收成最好的一年!一亩地鲜品产量能达到1500斤。”看着筐子里堆满的羊肚菌,基地负责人卢中白乐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卢中白种植了20多亩羊肚菌,是当地有名的种植大户。按照预估,今年他的20多亩地可产出3万多斤鲜菌。青川县木鱼镇羊肚菌种植基地。高志农 摄  “完全不愁销。现在鲜菌的价格是每斤60元,一亩地1500斤鲜菌就有近10万元的销售额。”这段时间,卢中白白天带着村民摘鲜菌,晚上熬夜烘干,“加工成干货过段时间再卖,价格可能还要高些。”  在青川,像卢中白一样的羊肚菌适度规模种植户有460余户,他们带动了县内3400余户村民参与羊肚菌种植。  “今年是青川羊肚菌的丰收年,除了政策好、天帮忙、人努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科技支撑:引种的‘妹儿’找对了。”正在现场指导工作的青川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德军介绍道。  王德军口中的“妹儿”有两个,分别是“六妹”“七妹”,她们是2023年青川县引进的大田栽培模式下成功驯化的黑色羊肚菌品种。由于其系统发育学分类的编号是Mel-6、Mel-7,因此有了“妹儿”的亲切昵称。  “‘六妹’‘七妹’抗逆性好,对温度的适应性强,抗病虫害、朵形也更好。”青川县农业农村局山珍药业办主任胥烜勋介绍,目前,由这三个种源培育的母种、培育栽培种已成为青川羊肚菌的主力军,“产量高的,每亩能产1500斤—1800斤,创造了青川羊肚菌种植的最高产量纪录,产量遥遥领先其他品种。”  羊肚菌作为青川食用菌产业的主打产品之一,当地政府为种植大户提供了全过程的技术服务和全链条的基础设施帮扶。今年,全县共发展羊肚菌11800余亩,其中县内种植5200余亩,县外种植6600余亩,预计可实现鲜品总产量3540吨,产值4.25亿元,经济效益(纯利润)可达3.3亿元。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3-22
(四川农村日报讯 张俊)苍溪县歧坪镇四蛮寨村猕猴桃种植基地里,猕猴桃枝干茁壮挺拔。近日,歧坪镇农业春耕春管现场会的“第一节课——猕猴桃春管及溃疡病防控现场技术培训会”在这里开展。  培训现场,农技专家对猕猴桃春季的修剪枝条、整理架型、拉枝绑蔓、春季施肥打药等技术要领作了详细讲解和示范。  “通过政府组织的春耕生产现场会,我对猕猴桃以及小春作物的当前管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包括当前的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回去之后,我们会号召种植户按照今天的技术指导进行管理。”歧坪镇四蛮寨村副书记罗光春表示。  在位于歧坪镇秀宝村的新源家庭农场小麦种植基地,农技专家根据今年天气和小麦苗情长势和特点,就小麦春季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进行了讲解,叮嘱大家要认真抓好春管工作。  “我家里种植了1000余亩小麦。听了镇上农技人员讲解小麦病虫害防治和肥水管理的技术知识,我受益匪浅。我会按照今天所讲的技术要求进行小麦春管,确保今年能有个好的收成。”秀宝村粮油种植大户何贵说。  增产增收,技术是关键。歧坪镇组织的本次农业春耕春管技术培训现场会包含猕猴桃春季管理及溃疡病防控、小麦油菜田管、水稻旱育秧、早玉米生产、粮经套作、种养循环等内容,全镇镇村干部及种植户近百人参加。据悉,近段时间当地还组织了5支技术服务小组,深入该镇20个村(社区),指导农户开展春耕春管。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22
五龙镇“千万工程” 解锁“精品乡村”密码新年伊始,五龙镇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作为“开年第一件事”,及时总结回顾2023年工作成果及短板,思考谋划2024年工作目标思路,以“一件事”撬动“大干事”,引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坚持“两山”理论,答好“宜居乡村”的必答题。以抓党建促发展,以“两山”理论为引领,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全面加强河道、林地、耕地保护及护林防火工作,统筹“山水林田”生态治理及“五清四乱”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乱修乱建、乱挖乱采等破坏生态行为3次,对辖区内林地、水源地落实常态化监管保护。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为美丽乡村建设,为推动五龙镇绿色崛起提供有力保障。2023年以来,实施各类项目28个,总投资2056.46万元。实施“千村示范工程”“百镇建设行动”农村环境治理项目,改造场镇人行道1.6万余平方米,投资680余万元完善场镇污水处理系统,场镇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97%,投入86万元的片区垃圾中转站1座建成,对174户农村户厕进行改造,新建公厕1座,累计完成厕所改建覆盖率达85%,城乡环境明显改善。今年以来,开展绿美建设集中整治提升48个村组,清理“五堆十乱”100余处,拆除危旧废棚3处,清除各类破旧、过时宣传标识及小广告123余处,开展森林防灭火应急演练2次,城乡人居环境综合督查3次。做优“土特产”文章,答好“宜业乡村”挑战题。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产业兴旺既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也是“千万工程”的重要支撑。产业是发展的重要基础和经济命脉。只有牵好产业兴旺“牛鼻子”,才能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农村,擦亮乡村振兴“底色”。立足资源优势,走出了一条秉持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发展理念,将一二三产业融合,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切实提升村民的参与感和幸福感。以三会传统文化为引,成功举办第四届年猪文化节、第一届文昌会,吸引2万游客休闲娱乐。2023年以来,依托三会研学教育基地,接纳2.2余人到三会研学基地开展研学活动,收入超过160万元;2023年一期投资280万对三会民宿进行改造,目前正在营业,二期还将继续投入投资700万元,打造树尖上的餐厅等;2024年,五龙镇构建“产业园区+ 家庭农场”产业发展布局,推行“政府+挂联单位+党支部+企业(合作社 )+农户”的绿色发展模式,现有10-200亩大小业主26人,200亩以上业主4人,新建、改造提升产业面积600余亩,现有李、梨、猕猴桃产业2000余亩,五良融合项目、高标准农田项目田形调整后种植油菜小麦4800亩,玉米5300亩,油料产量达到750吨,蔬菜产量1500吨,水果产量800吨,实施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面积5300亩、玉米5600亩,套种优质大豆、蔬菜2000亩。推动了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切实走出了一条强农富农、富民增收的新路子,以特色产业赋能,点燃乡村振兴“最强引擎”。探索“微治理”模式,答好“和美乡村”问答题。乡风文明建设是打造“和美乡村”的必要条件,也是“千万工程”的蝶变升华。基层干部想要答好“和美乡村”问答题,就要当好乡风文明的“治理人”“协调者”。畅通村民自治渠道,以村委会为依托,通过“廉勤会、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采用“板凳会”、“围炉夜话”、“红条工作法”、“村民积分制”等形式保障群众“四事四权,(四事即:“代表理事、老闫说事、五老调事、群众议事”;四权: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和决策权),成功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帮助村民就近调解矛盾纠纷,聆听了群众的心声、呼声,鼓励村民对家乡发展建言献策,进一步丰富周边群众精神文化需求。2023年以来,组织表彰一批“最美家庭”“家庭道德积分模范”“卫生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先进典型18户38人,选树一批“身边榜样”,弘扬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11户36人,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12支,注册志愿者1258名,开展志愿服务1020人次、入户走访345户、开展法律援助5次广泛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掘重塑新时代文明之风,组织开展“围炉夜话”活动20余次,群众坝坝议事会24次2000余人参加,群众积极献言献策,征求群众意见建议124条,解决群众关心的惠民惠农、环境、公共设施等方面的问题342条。下一步,五龙镇将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总体目标,坚定走党建引领、生态振兴的发展路,接续新篇章,奋进新征程,让绿色成为五龙镇村振兴最鲜明的底色。(五龙镇党政综合办公室  魏于杰)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3-22
  (陈绍海 周俊 记者 常力强)3月,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迎来采茶季,一片片嫩绿的叶芽随着一双双巧手飞入竹篓,变成茶农沉甸甸的收获。  近年来,旺苍县通过建设茶叶现代农业园区,聚力打造百亿茶产业集群,加快推进茶文旅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开辟出符合县情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之路。截至2023年末,全县茶园面积25万亩,茶叶总产量达到8500吨,综合产值实现60亿元,带动茶农年人均增收5500元以上。村民采收茶叶  提起茶叶产业的发展,园区核心区木门镇三合村茶农蒋宪庭一边忙着采茶一边介绍:“每年到春茶采摘时节,鲜茶能卖300元一斤,一亩差不多能采50斤,每亩就能挣一万多元,比传统种植收入高多了。”  “除了种茶,在园区务工每天也有100多元的工资,另外村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也能获得流转收入和分红收入。”三合村党支部书记张全兴说,在园区的带动下,全村620多户村民已有460多户从事茶产业相关工作,获得稳定收入。  如今,该村茶农孙荣思将自家的土地分成了两部分,一大部分流转给了村里的合作社,一小部分自己来种茶,“一年仅土地流转费、分红和工资收入就能有四、五万元。”孙荣思说,“园区还组织茶农参与培训、考察,让我们掌握了很多新的种茶技术。”  据介绍,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茶叶种植优势,旺苍县在园区建设中坚持走政府为主导、市场为龙头、品牌为主线的产业发展之路,把茶产业作为绿色产业、富民产业、朝阳产业打造,依靠科技创新开展茶叶新品种选育和良种推广,推动标准化生产。  旺苍县茶产业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王波说,园区以黄茶种苗繁育为方向,成立了茶叶种业专家工作站,构建了“1+N”茶叶种业科技创新联盟合作机制,重点培育了米仓山茶业、广茶集团和木门茶业等3家育繁推企业,建成商品化育苗基地200亩、工厂化育苗基地2500平方米,年产优质黄茶种苗3100万株以上,为新品种推广和优质种苗更换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园区大力推广规范化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对茶园进行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引入种植管理机械和生物防控设备,逐步建成“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机械深施”模式,推动茶叶产量和质量实现同步提升。  在推广新品种、推动标准化种植的基础上,产业园深化“茶叶+”发展理念,大力推动茶文旅融合发展。促进茶文、茶旅、茶艺、茶体验、茶康养、茶营销等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大两镇古茶之乡、高阳汉代贡茶小镇、木门黄茶小镇等融合项目建设。  在茶文旅融合发展的推动下,三合村为代表的园区核心区除了美如画卷的千亩茶园和繁忙的茶叶加工厂外,茶旅元素已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又一个增长点。茶叶基地内吸引来一批批游客体验采摘、茶叶加工。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3-21
(雷阳 记者 李全民)春风和煦,阳光正好。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旺苍县三江镇卷烟零售客户罗小青心情格外轻松愉悦。她热情地招呼着每一位进店消费的顾客,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感慨地说:“正是这不起眼的小店,成就了我的今天。” 除了小店老板的身份,罗小青还是旺苍县天意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旺苍县横石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先后获得县三八红旗手、县乡村创业女能人、四川省劳动模范称号。很难相信一位小店老板能获得如此成就。荣誉背后是一个以小店经营为起点,逐步转型成为养猪业佼佼者,最终引领村民共同致富的创业故事。时间回到1993年,18岁的罗小青刚念完高中,孤身一人到成都打工学技术、长见识,10年的打工生涯,罗小青敢拼敢闯,练就了一身本领,同时也尝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背井离乡的迷茫也日渐浓烈。继续耗下去,还是有所改变。2003年,罗小青决定收拾行囊回乡创业。可干点啥才好,这让她犯了难,考虑到自身本钱不多、经验不足等客观原因,罗小青将目光投向了小本经营、风险可控的副食店。说干就干,小青副食经营店很快开业,期间,罗小青向本地烟草部门申请了烟草专卖许可证,成为当地较早一批卷烟零售客户。回想起开店初期,罗小青感慨地说:“当初,我只是个对卷烟经营一窍不通的农村妇女,是烟草公司的客户经理手把手教我营销、揽客、陈列,他们的耐心和细致,让我逐渐摸清了门道。”在客户经理帮助下,罗小青的小店逐渐步入正轨,生意也越来越红火。然而,罗小青并没有满足于现状。她深知,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寻找新的机遇。机缘巧合之下,罗小青发现养殖业潜力较大,现成的场所、市场的需求、政策的扶持,加上稳定经营小店为自己转型积累了第一桶金,她觉得可以搏一搏。几番调查与考量后,2007年,罗小青毅然决定投资养猪行业。对于这一决定,她回忆:“我知道养猪这条路不好走,但我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起步阶段最是步履维艰。刚开始养猪时,罗小青还是个技术小白,只能沿用传统的模式,早上4:30就戴上头灯到地里准备猪食,白天回到店里张罗经营,晚上又返回山上打理圈舍。“那时候独自一人生活在3公里内荒无人烟的村里,自己亲自动手砌墙修圈,先后遭遇过洪水断路、非洲猪瘟、新冠疫情、资金断链……最难的时候睡了整整两年的猪圈。”回忆起曾经吃过的苦,罗小青依然感慨。“那个年代养猪,最棘手的问题是缺技术。”罗小青一方面“走出去”,到县上、省里、省外求师学艺,还到韩国参加了“养猪技术培训交流会”;另一方面“请进来”,把专家、教授请到养殖场,现场手把手教自己。凭着这种敢闯敢拼的劲头,她硬是把自己逼成了“养猪土专家”。在未来的岁月里,罗小青在波澜壮阔的创业征途与踏实稳健的小店经营间不断切换,对她而言,前者是她的梦想与前行方向,后者则是她的安全港湾与坚实基石。历经黑夜漫长,终迎曙光初现。在政策支持和自身努力下,罗小青的养殖场以滚雪球的方式壮大,先后办起了横石牧业有限公司、横石种养殖家庭农场等多家公司,现已达到年出栏4000多头猪、产值1200万元的规模。成功并没有让罗小青停下脚步。她深知,只有带领乡亲们一起干,才能发挥乡村更大的潜力和机遇。2022年,她带动周边村民成立了天意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无偿推广养殖技术,为276户社员提供“帮资金,授技术,促销售”一条龙上门服务。目前,罗小青转变传统农业方式,带领入社成员“以养哺农”,承包了近千亩撂荒地种植果树,实现户均增收近2万元,建设沼液储存罐两个,为周边80余户农户提供沼气生活燃料。谈及自己的创业之路,罗小青谦虚地说:“这些成绩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我要感谢烟草客户经理指导我经营店铺,感谢政府对我的支持和信任。”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3-20
(杨黎明 记者 李全民)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行走在广元市昭化区的乡村田野,乡间小路干净整洁,高标准农田整齐有序,田间地头春耕备耕如火如荼……产业更旺、乡村更美、农民更富,昭化大地处处展现着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美丽新画卷。最新出炉的数据显示:2023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4%、7.4%。去年,昭化区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粮油产量达16.74万吨,发展王家贡米5万亩,王家贡米区域公用品牌推介走进成都、杭州、上海等地,获评2023中国农业百强标志性品牌、中国农业名片十大杰出品牌。巩固发展特色果蔬,猕猴桃科技示范园基本建成,成功申报省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突破发展生态畜禽,建成国省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25个,亿鹏农业等 29个项目竣工投产,信德农牧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场,年出栏生猪 65 万头、肉牛羊8.5万头(只)、土鸡431万羽。“上山进林”发展茯苓、淫羊藿等特色林下产业14.1万亩,成功承办全省建设“天府森林粮库”现场会。种业培育取得进展,建成全省收集稻种数量最多的种质资源库和全省县区唯一的育种加速工厂。主要农产品初加工率达到75%,“昭化造”农产品入驻四川供销联社老邻居、浙江银泰百货等商超。昭化区粮食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创建为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获评全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推进典型地区,成功入围全国首批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3-20
(鄢怀林 记者 侯东 文/图)春回大地,菌香四溢。近日,青川县的羊肚菌迎来了丰收季。3月18日,记者踏入青川县木鱼镇红旗社区卢家坝食用菌种植基地,目睹了众多村民忙碌采收羊肚菌的场景,他们手法熟练,采割、装筐、上车,整个过程井然有序。当地村民在基地采收羊肚菌“这些羊肚菌是去年冬天种下的,有20多亩。今年的长势非常好,目前,第一茬采收基本结束,在4月上旬前还要采收第二茬,预计亩产量最高可达1500斤,平均每亩产量将达到800斤以上。”谈到今年的收成,基地负责人卢中白笑得眼睛眯成了一道缝。他从事羊肚菌种植已经12 年,是当地有名的食用菌种植大户。近年来,青川县农业农村局为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内像卢中白这样的种植大户提供了全过程的技术服务和全链条的设施支持,使得种植大户们的食用菌种植规模逐渐扩大,效益也逐年攀升。“今年我们第一茬已经收了1000多斤干羊肚菌,预计今年可采收2000斤干羊肚菌。按照目前市场价格每单斤干品500元来计算,今年基地的产值能超过100万元。”卢中白介绍道,羊肚菌从2月底就开始陆续采摘,上周进入了大面积采摘期,高峰期每天能采收2000斤鲜菌。采摘的鲜菌会就近、及时进行烘干处理,部分也会直接鲜销,鲜菌的均价在每单斤60元左右。“羊肚菌完全不愁销路,加工成干货后,等过段时间再卖,价格很可能会更高。”卢中白对干羊肚菌的销售前景很有信心。采访期间,青川县农业农村局山珍药业办主任胥烜勋来到基地,为村民们现场采摘、下一茬养菌和采收及采后烘干处理等环节提供技术指导。卢中白连忙上前迎接,紧握着胥烜勋的手连声道谢:“修建大棚给我们提供资金支持,种植过程中又给我们作技术指导,真的太感谢你们了!”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记者从青川县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该县共种植羊肚菌11800余亩,其中县内种植5200余亩、县外种植6600余亩,全县预计可实现鲜品总产量3540 吨,产值4.25亿元,经济效益(纯利润)可达3.3 亿元。青川县相关负责人介绍,羊肚菌只是青川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青川素有“山珍之最在青川”的美誉,2017 年被评为“中国食用菌之乡”。截至目前,全县有1.5万余户种植户,食用菌种植面积达3.5万亩,年产食用菌干品1.4 万吨,年农业产值达15亿元。2023 年,种植户户均增收约2万元。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3-20
(四川农村日报讯 刘旭)“过段时间脆李快要开花了,眼下的管理很重要,施肥时要注意间距。”初春时节,广元市朝天区云雾山镇花石村脆李产业园里一派繁忙景象,该产业园负责人王华生一边忙着给脆李修枝、追肥,一边给前来学种植技术的10余名群众讲解。  今年50多岁的王华生发展脆李产业已有7年时间,目前种植脆李1700余株,年产量5000多斤,年收入10万余元。“我们这里种植脆李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产出的脆李品质好,收益很不错。”王华生说,为了带动周边群众一起致富,他还成立了耕志合作社,带动大家一起发展脆李产业。  耕志合作社是朝天区通过政策扶持发展起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该合作社负责人王华生是花石村原党支部书记,也是联农带农促增收的致富带头人。看到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机遇,他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领群众着力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途径,走出一条特色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的路子。  目前,王华生带动周边20余户群众发展脆李产业。同村的村民袁松位便是其中一位。2018年,他了解到王华生发展脆李产业效益很不错,便跟着王华生学习种植技术。“历经5年多时间的发展,我现在种植脆李600余株,比出去打工强多了,而且还能照顾家人。”脆李产业的发展让袁松位十分高兴,接下来,他将继续扩大产业规模,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新型经营主体是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近年来,朝天区坚持产业富民导向,因地制宜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采取“村党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流转闲置土地,进一步盘活闲置资源,加速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经济效益,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据了解,2023年朝天区新评定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新认定秦川印象等区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新组建土鸡、生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个,新注册农民合作社14家、家庭农场88家。目前,全区共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00余家,其中家庭农场 1042家、龙头企业1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28家。  为了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后顾之忧”,朝天区建强“四川科技兴村在线”朝天平台,建立科技小屋、“科技兴村在线平台”村级服务驿站,深入开展科技进农村活动;做优金融服务,探索“农业保险+信贷”模式,因地制宜开发支小惠商贷、创业担保贷等30余种重信用轻抵押担保的金融产品,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题。  如今,朝天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取得了喜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随着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一个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有力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带领群众迈上致富的快车道。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20
(四川农村日报讯 刘旭)“旋耕机比微耕机深翻深度要深些,微耕机一般20厘米,旋耕机可以达到35厘米。”近日,广元市朝天区临溪乡望坪村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里,英明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手陈永强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村民们讲解农机操作要领。  为进一步增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服务“三农”的能力,朝天区积极开展“农技培训进田间”活动,把业务培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确保村民们能够真正学会。  朝天地处秦巴山区,主要以山地和林地为主。2023年,全区粮食播面43.6万亩、产量12.23万吨。扎实做好春耕备耕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春播生产任务,对保障粮食安全和稳定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朝天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当前春耕生产工作,该区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早行动,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各乡镇,制定科学的田管技术方案,发动农户加强肥水管理,促进小春作物苗情转化升级,为全年农业产业稳产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在实施农民技术培训工作中,朝天区还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紧扣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组织农业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乡村农户、田间地头开展政策宣讲、农民培训、技术服务等行动,锻造一批乡村振兴管理人才,带动一批产业振兴专业人才,为乡村振兴打造一支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人才队伍。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20
(冯小珈 李晓航)“以前老厂供水,水质、水压都不稳定,改造后不仅水压足,水质还干净,这下我们再也不为用水这事闹心了!”近日,广元市利州区东坝街道雁栖社区72岁居民李明喜拧开厨房的水龙头,看着自来水哗啦啦流出,脸上笑开了花。  雁栖社区位于利州区城乡接合部,长期受到水质、水量、供水时间的限制。去年,雁栖社区120厂片区居民供水被纳入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将整个片区的供水管网并入城市供水管网,把原先的老旧破损管网进行统一升级改造,并交由市供排水公司集中运营管理。如今,该片区内522户1458人实现了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的愿望。  “我们针对群众反映用水高峰期水压小、水质不稳定等问题,结合区情科学规划,在城市主城区街道、社区等‘核心区域’与市供排水公司合作,采取共建共管的模式,逐步将城市供水管网延伸到市区边缘的农村地区;对城市东西‘两翼’采取市政供水管网延伸+集中供水工程‘互补’模式,按照‘建大、并中、减小’的原则因地制宜升级改造和并网管理乡镇集中供水站;对边远高山地区由村镇统一负责,规范化建设和管理规模以下小型供水工程,创新实施阶梯式水费收缴机制,实现供水‘点面同步提升’。”利州区水利局总工程师李晓航介绍,截至目前,全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7.93%,自来水入户率100%,水质合格率95.65%,城乡供水一体化覆盖人口14万人。  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的实施,让清泉源源不断地流进了千家万户。为持续保障水质、水量,利州区以建立村镇集中供水“同网、同平台、同中心”为目标,完善农村饮水工程、水源地保护、小型水库管理运行、水质监测、计量收费等规章制度,配备专业管理人员,实现了全面规范化管理。同时,实施水务智慧化一体化信息化平台建设,全区834处供水工程良性运转。  今年,该区还将通过高标准建设村社水厂和管网延伸工程、强力推进规模化供水发展,对小型集中供水工程进行全面改造提升等举措,积极探索城乡供水一体化管护模式,持续提升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努力实现城乡供水同标准、同水源、同保障、同服务,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20
(付鸿灵 记者 李全民)为进一步营造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提升乡镇整体面貌,近日,广元市剑阁县羊岭镇在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积极组织各村(居)党员和志愿者开展环境整治活动。自年初以来,该镇已经启动了多项环境整治行动。包括河道清理、整治街道、绿化美化等。并对辖区内的养殖场粪污排放、龙溪河河道等重点领域开展重点整治。此次活动以创造良好宜居环境为目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扬不怕脏、不怕累的志愿服务精神,对辖区内环境卫生进行清理。活动现场,大家捡拾、清理河岸边的塑料瓶、纸片、塑料袋等垃圾,以实际行动营造良好的宜居环境。下一步,该镇将持续做好环境整治工作,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做好环境生态保护的工作合力,同时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增强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习惯,进一步增强群众树立“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的意识,自觉自动参与到环境清洁中来,共建美丽宜居家园。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3-19
(刘星 记者 李全民)冬渐远,春要来。3月18日,广元市剑阁县东宝镇新梁村“女皇李”特色水果产业园内再聚人气、商气,3000亩李花竞相绽放,各地游客慕名而来踏春游玩,“芳香经济”再度促进农旅一体化融合,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东宝镇新梁村3000亩李花竞相绽放“难得几个朋友聚在一起自驾出游,这里的李子花开得烂漫,赏花、遛娃,都是不错的选择。”“我们一家从绵阳到剑阁游玩,返程走108国道,目前正是李花盛开的季节,去年也尝过这里的蜂糖李,孩子特别喜欢,所以特地过来逛逛。刚才和这里的业主留了联系方式,打算七八月份再订购一批。”春日暖阳下,点点银白汇聚绚烂花海,吸引远近游客纷至。不少游客身穿汉服华裳漫步银白其间,轻舒广袖、款款而行,打卡拍照。据了解,东宝镇因年降雨量充足、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等气候特点,具有得天独厚的农耕产业优势,是川内最适宜种植蜂糖李的地区之一。近年来,东宝镇党委、政府秉持“生态、绿色、循环、发展”理念,首创“支部+龙头企业+专合社(业主大户)+农户”产业发展“新梁模式”,坚持“稳面提质、亮牌长效”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女皇李”特色水果产业3000余亩,2023年“女皇李”产量110万斤,产值突破1200万元,东宝镇成为全市最大蜂糖李出口基地、剑阁唯一蜂糖李出口基地。依托特色水果产业优势,深入推动农文旅一体化融合发展,2023年吸引观光游览、休闲度假、趣味采摘、美食品鉴游客累计突破20000余人次,有效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年变现值达3000余万元。“为进一步拓宽特色水果产业销售渠道,2019年成功注册‘女皇李’绿色产品出口证照,2023年强势亮相西部乡村振兴博览会。按照‘协会牵头、企业参与、政府协作’营销模式,成功打造‘小水果’产业协会,同俄罗斯、蒙古、香港等地签约贸易订单,中欧班列年出口‘女皇李’‘剑柑’特色水果50余吨。同时,积极创新‘六金’联农带农机制,带动辖区群众就地务工年增收400万元以上,全镇集体经济收入总额达800万元,全镇常住居民存款突破2.75亿元。”东宝镇农业服务中心分管领导敬娜介绍。东宝镇党委书记刘飞表示,下一步,将坚持贯彻落实县委“1233”执政兴县战略,依托现有特色水果产业基础,做优做强特色产业品牌、努力构建多元产业体系、协同共促农旅产业融合、挖掘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以“农村经济指标攀升、农业发展势头强劲、农民生活水平改善”为原则主动作为,擘画“镇强村美、民富人和”时代画卷,开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崭新局面。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4-03-19
(四川农村日报讯 冉金鹭 文/图)3月11日,春光明媚,在广元市朝天区沙河镇,万亩樱桃花竞相开放,山林间、道路旁、河谷边,一树树繁花粉妆玉砌、疏影横斜,美不胜收,三五成群的游客穿梭于花海间,赏樱桃花、唱歌、拍照,享受春日美好时光。  到沙河镇赏樱桃花是朝天区搅热乡村旅游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该区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吃农家饭、干农家活、赏农家景、住农家院”的田园式、体验式乡村旅游,激活了当地群众多元增收,为乡村振兴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游客在赏花拍照。“樱花”绽放掀起“赏花热”  “今天天气好,我们就约了一些朋友来樱花谷赏花,在这样的美景中写一写、画一画,真的感觉不虚此行。”在南华村樱桃山庄农家乐,广元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郑维玉挥毫泼墨,将自己和朋友们的赏花感受书于纸上。  花如海,人如潮。近几日,游客争相前来,激活了春日“美丽经济”。“境内的樱桃花将进入花期盛季,是观赏的最佳时节,到了周末,赏花的客人就更多了。”沙河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镇有朝天南大门之称,境内樱花谷景区覆盖南华、三湾、白虎3个行政村。  樱花谷不仅集樱桃花观赏、樱桃采摘、农事体验、生态康养于一体,是朝天乡村旅游一张亮丽名片,还是广元地区最大的水果樱桃与观赏樱花种植基地,“樱花经济”更是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从卖农产品到农旅双收  “这是干菜薹炖腊猪脚,味道不错,你们尝尝……”端着热气腾腾的农家菜放在圆桌上,樱桃山庄负责人刘文忠一脸喜悦地招呼着客人。  近年来,不少村民“瞄”准商机,回到家乡办起了农家乐、民宿酒店、休闲茶室等,刘文忠便是其中之一。“每年从樱桃开花到樱桃采摘,游客很多,生意也不错。”刘文忠说,樱桃花给村子带来了旺盛的人气,也给大家创造了致富的机会,发展产业的底气和信心也越来越足了。  在南华村路边,不少村民正摆着小摊出售核桃饼、干菜薹、土鸡蛋等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卖得特别好,有时候一天能收入好几百元呢。”南华村5组的村民谭金秀说,过去村子里还没开发旅游时,很多人在家务农;开发旅游后,大家做的核桃饼、晒的萝卜干等农产品成了“抢手货”。  近年来,沙河镇通过连续举办赏樱桃花、樱桃采摘节等系列活动,让沙河樱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实现了富果农、美家园、乐游人的多赢效果,助推了农旅文融合发展。  目前,该镇已发展1万余亩樱桃,其中占地600亩以上樱桃观光园2个、400亩以上樱桃观光园3个,年产量达150余吨,发展农家乐30余家,今年预计实现农家旅游收入500万元以上。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19
(四川农村日报讯 刘旭)“勤俭自古是美德,节约粮食每一餐;外出就餐少点单,大家尽量用光盘……”3月17日下午,广元市朝天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在该市朝天镇清风路社区海绵公园举行,知客马安福拿着话筒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广大群众宣讲文明知识。  活动现场,接地气的知客宣讲、精彩的歌舞表演,让广大群众百看不厌,欢呼声不断。其间,还穿插了“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宣传有奖知识竞答环节,更是将氛围推向了高潮。“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启用睡眠模式,能耗可降低百分之多少以上?”“50%!”家住清风社区的居民颜雨洁回答正确,获得了一份精美礼品。  通过现场聆听,笔者发现“有奖知识竞答”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居家文明、餐桌文明、出行文明、个人行为文明、环境保护文明等内容。“现在的志愿服务活动越来越丰富,在增长知识的同时,还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颜雨洁说。  为进一步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群众成为文明实践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最大受益者,朝天区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新模式、新举措,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为主题,不断健全工作机制,推动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规范化、数字化、常态化、品牌化。“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为朝天的繁荣发展提供坚实的精神文化基础。”朝天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朝天区组建了“知客宣传队”“五老宣讲团”等志愿服务队,围绕理论宣讲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企业,开展基层分众式、互动式理论宣讲活动;按照“月月有活动、人人都参与、常态化开展”的要求,构建了多点多级的网格式服务体系,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开展“最美朝天人”“文明村镇”“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以榜样的力量带动群众向上向善、明礼诚信,倡树文明新风。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19
四川三农新闻网广元讯(通讯员 魏于杰)苍溪县五龙镇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五龙镇坚持把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围绕基础设施建设、群众精神风貌提升等方面,聚焦环境打造、惠民实事办理,以点带面、内外兼修,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强规划重基础,优化乡村配套设施建设。持续加大美丽乡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道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四好公路”、户户通工程,实现建成区道路、管网全覆盖。整修绿化带、补植绿化苗木,不断提高全镇绿化覆盖率,建设集生态、文明、田园和文化特色为一体的生态街巷,提升乡村生态品质。实施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垃圾中转站运维达标,实施农村供水提质工程,完善公共基础建设水平,打造宜居宜业美好家园。今年以来,开展绿美建设集中整治提升48个村组,清理“五堆十乱”100余处,拆除危旧废棚10处,清除各类破旧、过时宣传标识及小广告123余处,对174户农村户厕进行改造,新建公厕1座。以点划线带面,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充分挖掘乡村文化和地方特色,注重保护人文历史资源,扎实开展“美丽庭院”创建评选工作,由点及面,做出特色和品位,为实现乡村振兴添砖加瓦,三会村获评广元市旅游产业成效显著村和三会村获评省级美丽庭院创建示范村。积极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五龙建设基础进一步夯实。打造三会景云度、须度、千寻山舍等景观节点,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形成美丽乡村旅游线串珠连片。 保民生促发展,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坚持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不断改善和保障民生,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加强和规范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重点群体就业服务力度持续加大,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再上新台阶。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做到应纳尽纳,走访慰问重点困难人群、发放临时救助物资,群众幸福指数持续升高。全面改造提升镇社会福利院,实现护理床位全覆盖。健全完善中小学等场所,教育教学工作稳步提升。       讲文明育新风,提振乡村文明“灵魂”。  各村立足志愿服务品牌,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开展“美德健康生活方式”“传承好家风好家教”宣讲,垃圾分类、护河护绿、清洁家园、平安建设等志愿服务活动,推进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养成。完善常态长效机制,把移风易俗宣传与村规民约约束相结合,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着力培育打造文明乡风,弘扬淳朴民风。今年以来,组织表彰一批“最美家庭”“家庭道德积分模范”“卫生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先进典型18户38人,选树一批“身边榜样”,弘扬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11户36人,组织召开群众坝坝议事会24次2000余人参加,群众积极献言献策,征求群众意见建议124条,解决群众关心的惠民惠农、环境、公共设施等方面的问题342条。(五龙镇党政综合办公室魏于杰)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3-19
四川三农新闻网广元讯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3月13日,五龙镇组织镇农业服务中心全体干部、各村(社区)书记、分管农业工作的村干部、梨产业大户、粮油产业大户共计100余人在嘉龙村组织召开2024年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现场会,现场会上还邀请到县科技特派员到会现场培训。现场培训会上,县、镇农技专家们对猕猴桃、苍溪梨春季的修剪枝条、整理架型、拉枝绑蔓、春季施肥打药以及对油菜花期田间管理,水稻旱育秧注意事项,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要点,早玉米生产知识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和示范,通过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指导,用最简单的语言传授了最实用的技术。同时,现场发放农技科普宣传资料200余份。镇农业分管领导、镇党委副书记乐菲就五龙镇目前春耕工作情况作工作部署。今年早春气温偏暖,春耕播种普遍稍延迟,但充分的准备和及时实施的一系列保障措施,目前五龙镇农药、肥料、种子等春耕物资供应充足,春耕工作得以有序开展,整体情况良好。在培训总结会上,该镇党委书记强调,各村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要牢牢把握“三农”工作的全局性,深刻认识实施全面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和难度,坚决管好守住耕地红线,守护好“粮食安全”。一是强化农资物资储备,确保化肥、农药、种子等物资能够满足春耕生产需要;二是强化农机作业服务保障,提前做好农机调试、检修、保养、调配,全力以赴保障春耕生产;三是强化农技服务,组织农业专家、技术人员进村入田指导农民春耕,切实提高种植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据了解,今年全镇已治理撂荒地300亩,力争实现粮食产量11000吨,油料产量达到750吨,蔬菜产量1500吨,水果产量800吨,力争实施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面积5300亩、玉米5600亩,套种优质大豆、蔬菜2000亩,全面落实全镇4200亩小麦、5200亩油菜田管,完成1200亩猕猴桃的提质增效,同时也大力发展“猕猴桃、雪梨、无公害蔬菜”果粮套作4200余亩。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3-19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