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蒋继承 钟正有)11月2日,德阳市旌阳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潘航带队赴凉山州越西县农业农村局开展2023年结对帮扶工作。参观越西县“苹果小镇”智慧分拣车间越西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罗热古对潘航和随行工作人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大家介绍了越西县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回顾了数年帮扶工作中和旌阳区农业农村局结下的深厚友谊,对旌阳区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表示感谢。潘航表示,旌阳区农业农村局将一如既往,不断深化双方日常工作机制,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做到无缝对接。旌阳区农业农村局将坚持“越西所需,旌阳所能”,加强农业产业、智慧农业、数字乡村等交流合作,真情帮扶、务实帮扶,努力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贡献旌阳力量。据悉,双方还签署了《德阳市旌阳区对口帮扶部门全域结对帮扶协议》,并慰问了第四批旌阳区农业农村局赴越西县农业农村局挂职干部。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11-06
(顾汉星 钟正有)广汉市辖区面积54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2万人,距成都市区和德阳市区均19公里。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战略的加快推进,广汉市主动借力借势借流成都,围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特色产业协同发展、生态环境共保共治”的发展目标,加快推动金堂—广汉边界地带农旅融合,着力释放同城化发展新动能。打破发展壁垒,推动协同一体一是统筹区域规划。一年多来,广汉市和金堂县联合制定了《关于推进四川(金广)农旅融合产业园建设的实施方案》,规划“一溪连两翼、一园N基地”空间发展布局,梳理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10个方面的项目清单,收集整理涵盖民宿、露营、餐饮、文创、研学等多种业态共12个项目机会清单,在相关媒体和公众号进行推广,向社会面释放更多区域发展机遇。二是加强区域合作。两地联合开展农旅产业发展现场交流会,跨区域整合优势资源和优化产业布局,在滨河生态廊道、连接道路、停车场、厕所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两地的联动性,选取对两地辐射带动较好的重要节点和区域进行项目布局和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助力融合发展一是打通道路堵点。当前金广两地已共同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完成生态廊道、研学长廊、停车场、步游道等内部连接道路设施的打造,持续开通跨区域公交班车线路,合理布局建设县域快速通道、乡道、沿山旅游环线和村组连接道路,加速推进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环山大道和成绵扩容高速项目。二是配置水利设施。依托辖区红旗水库,充分发挥水源保护地的设施设备的水利灌溉优势,现已建成提灌站6个、灌溉沟渠12千米,满足交界地带居民农业生产生活的基本需要,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支撑。三是完善收运体系。两地大力推行农村地区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组建交界地带联合环卫保洁队伍,配备分类垃圾桶20个,改造其他垃圾收运房180个,实现生活垃圾就近清运和及时清运,实现日产日清。促进产业共链,打造园区品牌一是科学设计布局。突出交界地带在区位、资源、产业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科学合理布局农旅产业,丰富园区产业业态,解决园区水果滞销难题。当前园区建成占地300亩的青脆李采摘基地、储存量达2000吨的果蔬仓储基地,新开发“柚淘”系列果酒,果汁含量达80%,年产量10余吨。二是配套产业设施。园区已完成游客集散中心、廊道、公共厕所、昆虫博物馆等基础配套设施的修建,同时引进了柚里咖啡、芳草洲露营地、松间·朴里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文创、露营、餐饮项目,休闲服务和文创体验场景不断完善。三是强化品牌共建。建成AAA级景区玉皇养生谷、“盘海柚里”“沙田柚里”等乡村振兴示范点,打造网红打卡村落,建设山水田园、农旅互动的综合性体验产业园区,“川黄菊”“金堂葛根”“松林桃”已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深化协同治理,提升环境质量一是完善协作机制。金广两地联合搭建有效的信息交流沟通平台,在办理跨区域环境违法案件中启动办案协作机制,提高治理效率,同时建立了跨区域的生态联防联控机制,设立联合综合执勤点13个、动态巡管队伍12支,共同做好爪龙溪河道治理。二是开展环境治理。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五清”突击行动,严禁垃圾入河整治行动,提升水环境质量。新建生态垃圾收集池36个、农村微污站13座,改造坡屋顶65户,完成农村户厕改造5967户,农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100%。三是加大生态保护。两地定期组织对绵远河、红旗水库等共(跨)界水体的水质、两岸的生态环境进行巡查,加快推进原有采矿区域受损山体、土地、植被等生态修复治理,合力保护重要生态空间。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11-06
(钟正有 罗海波)为持续推动广汉金阳两地对口协作、对口合作走深走实,10月25日-27日,广汉市三水镇党委书记李立带领部分镇党委班子成员赴金阳县小银木乡开展对口协作交流工作。捐赠仪式通过交流座谈会,广汉市三水镇和金阳县主要负责人相互介绍了镇情乡情,分管负责人对分管工作进行了经验交流,重点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集体经济、基层治理、民族团结进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双方表示,从2016年广汉、金阳确立对口帮扶关系以来,两地党委和政府积极谋划,强力推动,共同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对口协作帮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实地考察在座谈会上,三水镇向小银木乡捐赠协作资金2万元,双方签订了《广汉市对口帮扶金阳县全域结对帮扶部门单位结对帮扶协议书》,会后,参会同志对小银木乡高山种植养殖区进行了实地参观考察。下一步,三水镇、小银木乡将继续拓展协作领域,立足实际,以产业协作为主要方向,将三水食品优势产业与当地高山特色产业结合起来,实现两地产业协同发展、共同发展,将雒彝深情继续传承下去。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10-30
(谭雪 记者  刘金蓉 文/图)10月28日,成都农交所德阳所总经理谢玉萍应广东省韶关市农业农村局邀请,赴“韶关市强镇富村公司能力建设项目10月创新训练营”,为全市130名乡镇及部门干部分享德阳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探索实践。训练营上,谢玉萍围绕“德阳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探索实践”,细致讲解了“德阳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交易品种、交易流程及业务创新”等方面内容,随后,谢玉萍详细介绍了“农村集体有什么、集体三资问题”等,并为与会干部解读了最新涉农政策、法规。最后,谢玉萍以“德阳经验”为例,深度阐述了如何通过做深做实农村产权交易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2小时的分享,参学人员听得聚精会神,认为此次分享具有很强的理论性、针对性和实践性,为韶关市各级涉农干部深刻领会、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指引和启发,为搭建韶关市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提供了“参考样板”,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据了解,2023年以来,成都农交所德阳所先后11次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陕西省、重庆市等省外城市分享“德阳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经验、成果以及开展农村产权交易培训工作,累计培训人次约1500人。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10-30
 (周韵 尹翔 记者 闫新宇 张恭浩楠 文/图) 10月26日,在绵竹市紫岩街道永翔家庭农场小麦种植基地,翻新后的田块弥漫着泥土清香,几名工人携带背负式施肥播种器,正在田地里播种小麦。另一片田野里,机声隆隆,随着播种机驶过,农田被梳理成一行行整齐的田垄,翻耕、播种、平整一次性搞定,高效便捷。 机耕现场“今年我们小麦播种面积共有800余亩,目前播种面积有300余亩,预计一周时间能够全部播完。”农场主刘光均介绍,为确保冬小麦出全苗、出匀苗、出壮苗,他们采用人机结合,精量播种、精准施肥等综合技术,全面提高播种质量,为明年粮食丰产丰收打好坚实基础。走进富新镇贵丰家庭农场,农场主江国平正按照小麦播种操作流程,将备好的小麦种子、肥料一起放进播种机。农机手驾驶播种机开足马力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一粒粒麦种随着播种机的上下翻动被埋进土里,实现了小麦播种、施肥一次性完成。“霜降至立冬期间是最佳播种期,目前我们正抢抓节令,积极开展播种工作,确保小麦稳产丰收。”江国平在当地流转了700余亩土地,实施稻麦轮种。目前他已播种小麦200余亩,剩余面积预计3天时间内全部播种完成。另外,他还对外提供社会化服务,预计今年播种面积超过3000亩。为确保冬小麦播种工作顺利进行,自秋播工作开展以来,绵竹市积极组织各级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跟踪式技术指导服务,强化冬小麦播种期间的田间管理,全方位做好冬小麦种植技术服务。同时,积极推广适度增密、适期播种、高效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治等种植技术,帮助农民抢抓农时,保质保量完成小麦播种。今年,绵竹市计划种植冬小麦27万亩,目前已经播种5.4万亩,预计11月上旬完成播种任务。近年来,绵竹市围绕“稳面积、增产量、提质量”的目标,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持续推进小麦产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进一步促进了粮食生产节本增效,提升了农业经济效益。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10-27
(张雪睿 杨昊 胡发兵 记者 闫新宇)在什邡这片热土上,有这样一批“新农人”,他们以赤子之心,投身到建设美丽家乡的事业中。凭着对农业发展的专注执着,书写乡村振兴美丽画卷。10月23日,寒露已过,空气中多了一丝秋天的凉意,但什邡市第三届“农商行·章洛杯”新农人创新大赛现场却异常“火热”。赛场上,各参赛选手的路演浪起潮涌、精彩纷呈,向在场观众展示了一批拥有新理念、新技术、新思维的高素质农民,在创业创新的大潮中如何搏击风浪、成长成熟,充分展现了什邡“新农人”勇于担当、建功乡村的良好形象。大赛现场扎根农村甘做“新农人”“我的心中始终有一个田园梦。2016年,我辞掉了城市工作返乡创业,成立了彭什川芎良种繁育中心。多年来,我们大力发展现代化稻芎产业,努力让川芎成为全村的产业支柱,成为全国最大的川芎种植基地。”比赛现场,彭什川芎良种繁育中心负责人陈勇向在场观众介绍自己与川芎产业的故事。经过层层选拔,10位选手成功晋级决赛。他们在决赛现场讲述了自己在乡村振兴路上的点点滴滴。奋勇实干挥洒汗水、用心用情服务乡村等精彩故事,引来现场阵阵掌声。他们或是村委干部,立足岗位,服务一方百姓;或是田间种植户,尽己所能,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致富;或是普通茶农,勤勤恳恳,只为将什邡高山茶做大做强……这些“新农人”扎根农村,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决赛现场,选手们通过播放视频、PPT等进行项目路演、展示和答辩,充分展示了项目的创新点、技术实力、项目成长性、经济社会效益等内容。经过激烈的角逐和专业评委的评审打分,最终,蓥华镇石门村集体经济项目获得一等奖,师古镇牛肉月饼项目、湔氐镇龙泉村集体经济项目获得二等奖,雍城街道城东乡集体经济项目、师古镇红豆村陶艺研学基地项目、彭什川芎产业园区良种育苗项目获得三等奖。“很开心获得一等奖,我也非常荣幸能参加这次比赛。这是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也是一次提高能力拓宽视野的机会。这次比赛不仅让我在其他‘新农人’身上学习到了丰富的经验,还让我的工作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肯定。这更加坚定了我继续走乡村振兴这条路的决心,我要为家乡的产业发展壮大贡献自己的力量。”石门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国峰激动地说。以赛代训培育“兴农人”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乡村振兴的浪潮正在蓬勃兴起,越来越多身怀绝技的农业青年争当“领头雁”,带领着身边的父老乡亲走向共同富裕。举办此次“新农人”大赛也是为了培养和选拔农业高技能人才,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挖掘章洛大地上乡村振兴的暖心故事,树立一批有正气、干实事、真创新的新时代“新农人”榜样,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精神力量,激发什邡儿女对家园的热爱。“我们以这次大赛为契机,让更多的职业新农人心中有梦、眼中有光、脚下有路,让他们成为乡村振兴的‘开拓者’、共同致富的‘领头雁’,让创业致富路走得更宽更广。”什邡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什邡市“新农人”创业大赛已连续举办三届。此项比赛已成为新农人创业创新的平台、乡创客成果展示的舞台、农业企业竞争力比拼的擂台。通过大赛,发现了一批有“三农”情怀、专业过硬、创业成功的“新农人”,选树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新项目,培育了一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人人思创、个个奋进”的创业创新生态正在什邡加速形成。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什邡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工作,以“重实干、强实效、抓落实”为工作主线,着力推动农业产业发展,通过聚焦粮油、烟叶、蔬菜、川芎、黄背木耳、紫皮大蒜、猕猴桃七大特色优势产业,构建起“7+3+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同时鼓励各类人才投身“三农”工作,通过建成什邡“四川科技扶贫在线(乡村振兴)”平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如今,什邡的农村环境越来越生态宜居,人民生活也越来越美丽富裕。未来,什邡将加快推进“三农”形态转型升级,全力绘制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宏伟蓝图。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10-26
(陈华伟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敏)10月23日至24日,四川省以工代赈联合调研交流活动在中江县举办。此次活动总结交流各地经验做法,分析研判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安排当前四川以工代赈重点工作。  活动期间,与会人员现场调研了中江县继光镇继光村2022年中央财政以工代赈项目、永安镇永安村美丽乡村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建设经验做法。“中江是农业大县,也是人力资源大县。我们积极推行以工代赈项目村民自建方式,和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大力推广以工代赈方式,把以工代赈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促农增收的重要抓手、增强基层组织战斗力的重要举措、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切入点。”中江县委书记杜尚武作经验交流发言中表示,通过三年的以工代赈村民自建的探索实践,初步打造形成了德阳市以工代赈村民自建“中江模式”,相关模式入选“第三届全球最佳减贫案例”、四川省《我为群众办实事》案例、“十四五”四川省以工代赈典型案例等,并在全省推广。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10-26
(记者 曹凘源)每个周末,位于德阳市中心的文庙广场都会涌入熙熙攘攘的游客。  在一代代德阳人的记忆中,这座有800多年历史的文庙是“古老、庄严、冷清”的。但在中秋国庆假期里,德阳文庙却在各大社交平台火热“出圈”:389场大大小小的活动密集举办,每天游客都在文庙内外挤得满满当当。  据德阳市文旅局发布的数据,德阳文庙商圈8天游客量达162.6万人次,日均20.3万人次,其中文庙游客量达到了71.7万人次。  做强文庙这一城市文化IP,德阳正以“打造全国唯一的文商旅体学五位一体的文庙文化步行街区”为目标,从丰富业态、提升环境开始,推动古庙“新生”,进一步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双节”期间,150多场活动让德阳文庙人气爆棚。受访者供图不动一砖一瓦 技术+创意,让古庙“活起来”  德阳文庙又称德阳孔庙,始建于南宋开禧二年(1206年),有800多年悠久历史。文庙内现存古建筑20余处,大多建于清道光年间,现存占地面积20800平方米,是西部地区保存最完整的文庙,素有“德阳文庙甲川西”之称。  这里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沉淀着一代代德阳人的乡愁记忆。但以往,大家只会在逢年过节时才会想起它。数据显示,过去数年,德阳文庙的年均游客量都不足30万人次。  于德阳而言,文庙这个城市文化IP具有极大的发掘价值——地处德阳城区的“心脏”位置,东边一墙之隔是新天地仿古街,南有城市会客厅文庙广场,西侧是老商业街南街,北边是热闹的城隍庙街——动静之间造就“一半诗意、一半烟火”的独特氛围。  如何让古庙“新生”?德阳为文庙商圈量身打造活化方案,将“颜值提升”放在第一步。  记者在活化方案里看到,德阳将用数年时间,通过灯光塑造、绿化改造、外立面打造等提升空间颜值。  9月29日19点30分,3000余盏古色古香的彩灯在德阳文庙、文庙广场、文庙新天地同时点亮,为刚刚开幕的文化周活动增光添彩。暖黄色的灯光下,琉璃瓦明媚,宫墙宏伟,棂星门精美,映衬着中秋月色,一幕幕盛景让游客啧啧称赞。  “我们和专业的文化运营企业合作,在保证不动文物一砖一瓦、一梁一柱的基础上,优化实施‘亮灯’工艺,让‘青瓦文庙’变‘幻彩文庙’。”德阳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声光电、大数据、云推广等技术结合创意,为传统文化资源赋能,“让儒学文化可视、可触、可感,从而让文庙‘活’起来。”  为了进一步提升文庙的烟火气,文化周活动期间,文庙6个进出通道全部开放,文庙建筑群与周围的几条商业街无缝衔接,形成高效客流通道,吸引更多人进来打卡拍照、拍摄短视频……超高人气,让德阳文庙在全省400多家博物馆中一举登上“双节”期间游客数量榜首。“古今融合” 活动+场景,让业态更丰富  裙摆飘飘的汉服姑娘摇着扇子姗姗走过;手执茶具的茶艺师穿梭在茶客间;古风汉服市集挤满了汉服文化爱好者……“穿越千灯梦回德阳·第一届汉服文化周”游园会连续举办8天,天天人潮涌动。  古色古香的文庙与“国潮”主题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把握潮流趋势,德阳在“双节”期间举办古风汉服巡游、朝代汉服走秀、古舞古乐演绎、历代中秋变迁演绎等多项传统文化活动,吸引了各地的汉服爱好者。对弈、投壶、祈福、书法、点茶、飞花令等传统游园项目更是受到广大游客的一致好评。  既有“国潮”涌动,也有音乐“躁动”。面具、荧光、穿越之恋、说唱等主题电音派对活动,在德阳文庙摆开一连8天的音乐盛宴。在一场场音乐派对中,许多“本土”乐曲亮相,传唱出德阳的市井之貌、文化底蕴和安逸的生活气韵。  “古今融合”,还为丰富文庙业态拓展了思路。  “只有转化为当代艺术品,进而转化为文化产品,古老的文庙才能为城市发展赋能。”德阳文庙项目的策划运营方、广东天伦创产成长空间运营集团董事长邱代伦认为,通过引进和改造现代服务业生态来提升产业颜值,高质量的文商旅项目可以丰富城市品牌内涵,增强城市整体吸引力。  为此,德阳还积极打造文庙夜经济消费场景,依托“德孔夫子”卡通形象IP,创作文创产品60余件,制作文庙主题花车、小吃摊200余个,推动“小景点”变大景区,持续提升文庙“烟火气”。  “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单点快跑、年年见效。”德阳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的文庙商圈将打造成为4A级国家旅游景区,同时打造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研学基地、众创空间等,“争取成为存量资产盘活的经典案例。”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10-25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灿红 文/图)近日,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营养与饲料研究室主任王之盛教授团队成员肖鉴鑫副教授,四川肉牛创新团队肉牛主要疾病防控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岗位专家马晓平副教授等一行,受邀前往德阳中江县开展现代肉牛高效生产技术调研,并进行现场技术培训与指导。专家们在肉牛场调研  专家组先后前往中江县通济镇祥兴肉牛专业合作社、龙台镇宏波养殖有限公司、兴隆镇康壮肉牛养殖场、黄鹿镇滨和牧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养殖企业进行调研和技术指导。  调研过程中,专家组在某肉牛养殖场食槽里发现塑料袋、塑料叉、贝壳等异物,且青贮饲料密封不严密。  “异物一旦被牛吃进,轻则引起长期消化不良,进而消瘦,重则引起前胃疾病,如前胃弛缓、瓣胃阻塞、异物性心包炎,甚至造成死亡,非常不利于生产。”马晓平当场指出这一问题。  “青贮密封不严密,容易腐败发霉。”肖鉴鑫指出问题所在,并建议该肉牛场修建青贮窖堆放青贮,压实青贮。“同时,应控制裹包青贮的水分在70%以下。”  在做到精细化管理的同时,如何节约人工成本?专家们从细节入手,给出建议:“部分养殖场牛舍的过道较窄,喂料只能通过人工方式进行,可以适当拓宽过道以便投料车通过”“将风扇安装在牛舍侧面,横向吹风,提高圈舍通风效果”。  当前,肉牛的秋防工作是重中之重,马晓平建议,要定期做好口蹄疫、结节性皮肤病等重大疫病的疫苗注射、定期驱虫,做好日常的消毒等生物安全措施。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10-24
(记者 闫新宇)10月20日,由四川省民俗学会、德阳市罗江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四川省第四届李调元学术研讨会在罗江举办。四川省民俗学会名誉会长章玉钧,四川省民俗学会江玉祥、高大伦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以及四川省民俗学会李调元研究专委会会员等70余人参加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现场本次活动前,组委会共收到李调元研究论文40余篇,共计30余万字。研讨会上,谭继和等3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李调元饮食文化保护与传承、李调元文化人格、李调元人文精神、李调元家风思想、李调元研究对罗江乡村建设的现实意义”等作主旨发言,进行了深入的阐释与研讨。据了解,作为四川省历史名人李调元的故里,罗江区持续深入挖掘调元文化、三国文化等文化内核,擦亮“蜀道门厅 调元故里”文旅名片,夯实文化内涵、壮大文旅产业、建设文旅活区,助力罗江高质量发展。据悉,本次研讨会的研究成果将形成李调元研究文集正式出版。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10-23
(张金龙 钟正有)广汉市南丰镇切实落实粮食安全主体责任,提前谋划部署秋收工作,抓实农机安全,护航秋收秋播,确保实现“颗粒归仓”。秋收现场宣传引导到位。动员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队志愿者“到户到人”开展农机作业安全宣传,发放农机安全、秸秆禁烧等宣传资料500余份,组织跨区域作业农机服务方与100余家种植大户签订安全责任书。同时,针对秋收后秸秆燃烧多发易发等情况,通过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及采用流动巡逻车等方式,加大秸秆禁烧宣传和反面典型警示教育,确保农机安全和秸秆禁烧工作“两手抓两手硬”。巡查监管到位。始终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头等要事,统筹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综合执法等力量,开展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检查6次,全面排查大型机械转运车辆停放、警示标牌摆放设置、油料使用保管、机械维修保养及生产生活用电安全等方面,现场督导检查作业机械12台次,反馈并立行立改问题隐患3个。服务保障到位。将建新社区、太平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作为大型收割机停放及作业人员生活场地,设置“暖心工作站”,提供生活用水、用电等服务,累计覆盖28台次56人次。组织村(社区)公益性岗位及时打扫农业机械泥污路面,整洁通村(产业)道路,消除安全隐患。截至目前,南丰镇19000余亩水稻已基本完成收割,2500余亩油菜播种有序推进。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10-23
(记者 吴忧 曹凘源)10月18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四川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德阳市旌阳区东湖街道高槐村。在村委会办公室旁边的“兴乡课堂”里,不时有掌声响起。“什么是直播带货?咱们要不要直播?能不能带货?”面对台下的学员,老师用几个问题开场,“像我们这里的‘潮扇’和‘陶艺’,通过直播可以进一步提升知名度,打开市场……”  讲台上的老师叫刘文军,是来自德阳黄许职业中专学校的培训部负责人,也是高槐村的“职教书记”。德阳是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全国首个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示范区。去年以来,德阳市旌阳区探索开展“党建引领·职教兴乡”工作,选派“职教书记”下村。“职教书记”给村里带来的变化,高槐村党总支书记陈波看在眼里。  高槐村原本是个贫困村,通过引入咖啡产业带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不仅实现了脱贫,还成了当地的“网红村”。“只做咖啡、只当‘网红’还不行,需要丰富产业形态。”陈波说,“职教书记”每次都能带来新花样,通过多样化的技能培训,引导300多人创业就业,补充了餐饮、非遗、文创、乡村音乐、青溯植染等10多个新业态,“新花样带来新动能,让高槐村从‘网红村’变成‘长红村’。”  德阳市旌阳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职教书记”最擅长的是授课,他们会对定点帮带村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经营主体等进行系统摸底调研,制定出一套适合村庄实际的课程,目前已有包括电商、烹饪等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精品课程21门。  “这些课程,并非只有本村人能听。”这位负责人说,除定点帮带以外,当地还依托“职教书记”链接职教院校资源,打造“兴乡课堂”,覆盖全区69个村,根据各村需求制定课程表。  去年以来,当地通过“职教书记”们积极推动职教资源与村庄人才培养链、科技推广链、农业产业链精准对接,培育了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农村致富带头人、创新创业带头人,为乡村振兴增强了人才支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乡村振兴首先要人才振兴,这个课堂能够真正教给村民一些知识,打开他们和外界的链接通道。”采访结束,农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编辑刘婉茹这样感慨。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10-23
(李婷婷 钟正有)为确保结对帮扶工作扎实有效开展,统筹推进实施乡村振兴,结合工作实际,10月18日,广汉市残联到凉山州金阳县残联开展结对帮扶。 捐赠仪式经过前期与金阳县残联交流沟通,了解到天气渐寒,当地残疾群众急需过冬物资,市残联积极行动,为他们送去价值5000元的棉被,帮助他们温暖过冬。同时积极对接残疾人康复、就业等项目帮扶、制度完善、干部队伍建设等相关事宜,多方面推进帮扶工作。下一步,广汉市残联将严格按照指挥部相关纪律要求,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调研、聚焦重点、严守底线,用心用情投入结对帮扶工作,将惠残助残政策带到金阳残疾人身边,让残疾朋友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10-20
(杨公琼 记者 刘金蓉)10月1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会与法频道《现场》栏目组走进绵竹市九龙镇棚花村闲置农房使用权流转“三书模式”签约仪式现场,拍摄“枫桥经验”系列片·德阳篇。据了解,自成立以来,成都农交所德阳所结合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有关政策精神,积极探索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的有效做法。2018年8月,成都农交所德阳所联合四川朗照律师事务所、德阳市诚信公证处全国首创闲置农房使用权流转“三书模式”。闲置农房使用权流转“三书模式”是指《律师法律审查意见及见证书》+《公证书》+《交易鉴证书》,该模式通过三项审查、三项监督、三项服务功能,推动农村闲置农房使用权实现规范良性流转,用法治思维助力农村产权盘活。“三书模式”获司法部高度认可,入选《四川法治蓝皮书》《四川省乡村振兴法治工作规划》,四川政法“五年百佳”案例,三次写入德阳市《政府工作报告》,入选中共德阳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2022年度《德阳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典型案例集》,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农三书》商标、著作权注册,并作为知识产权成功进行市场转化,创新成果经验输出到省内外,吸引全国各地投资者到德阳农村地区发展兴业。截至2023年10月13日,成都农交所德阳所通过“三书模式”成交项目702宗,成交金额1.14亿元。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10-19
(姜强 记者闫新宇张恭浩楠文/图)近期,德阳市旌阳区黄许镇、柏隆镇等地的甘蔗迎来丰收季,两米多高的甘蔗根根笔直,粗壮挺拔。当地农民发展特色种植,依托科学管理,连年持续增收,走上了“甜蜜”致富路。走进黄许镇宏山村6组,大片的甘蔗林在秋日里焕发着勃勃生机。蔗农袁升艾告诉记者,他家的甘蔗基本已经成熟,甘蔗粗壮匀称,味道清甜,每到甘蔗成熟时,都会吸引不少老顾客前来。“每年甘蔗成熟,我都会在这里来买甘蔗,这个甘蔗皮薄,汁多又甜。”顾客黄关胜说。宏山村的甘蔗林甘蔗作为一种农作物,经济效益是比较可观的。袁升艾简单算了一笔账,甘蔗亩产可达8000余斤,每斤甘蔗收购价在1.3元至1.5元,最高达2元,除去蔗苗、肥料、人工等成本,每亩甘蔗的收入可达上万元。发展特色农业种植,不错的收益让蔗农尝到了“甜头”。在柏隆镇隆兴桥村,蔗农谢玉全每年都会根据气候和土壤条件择优引进品种,不断提高甘蔗的产量和品质。蔗农谢玉全接受采访“今年我引进了新品种广西脆皮甘蔗,又脆又泡又甜,品质好,产量也高。”蔗农谢玉全说。今年,蔗农谢玉全共种植了4亩甘蔗,主要是广西的青脆皮和白玉脆甘蔗、云南的青皮和黄皮甘蔗4个品种,计划于10月底正式上市,目前的订单已经达到了10000斤。“今年的新品种亩产能够达到8000斤左右,总的收入大概30000元。”谢玉全说。近年来,旌阳区积极鼓励农户发展特色农业种植,甘蔗、桑葚、百香果、猕猴桃、柑橘等越来越多的特色种植落地生根,同时通过优化种植结构、技术改良、品种引进等,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有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旌阳区农业农村局农技站副站长、高级农艺师吴志广表示,下一步,旌阳区将不断整合特色农业资源,积极引导村民发展特色种植,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带动农民持续增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动力、添活力。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10-19
(冉宏伟 施虹君 记者 闫新宇 张恭浩楠 文/图)近日,在由什邡市总工会主办,什邡市光大培训学校承办的糕点烘焙就业培训课上,导师正详细讲解糕点的制作过程。参加培训的40名学员围着导师,一边仔细听导师讲解,一边认真做着笔记。在随后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家分组配合,配料、筛粉、搅拌……不多时,一盒盒咖啡色的糕点便新鲜出炉。一直从事销售行业的市民谢汶利,在得知本次培训后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我先参加培训学技术,再通过他们的推荐到蛋糕店上班,有了经验再自己创业当老板。”谢汶利说,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自己对下一步的事业方向已经有了清晰的规划。培训现场什邡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刘光志介绍,本次培训主要针对有就业创业需求的城镇适龄劳动力、下岗职工、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等群体,旨在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稳就业、保就业工作的有关决策部署,提升再就业人群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近年来,什邡市总工会发挥工会组织在促进就业创业工作中的桥梁纽带作用,与人社、工商联组成协调劳动关系三方联席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协调解决劳动领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推动群众就业上,什邡市总工会为有就业需求人员组织专场招聘会,为有就业需求群体提供送岗信息服务,全力以赴搭建好劳动者与企业沟通桥梁,把工会组织打造成真正的“职工之家”。2023年,联合人社等单位开展的招聘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7927人次。在就业技能提升方面,什邡市总工会将市场用工需求和就业群众自身实际相结合,积极申报筹备就业创业服务项目,先后举办了育婴师、养老护理员、川味特色小吃、糕点烘焙等专题培训班,确保就业服务的精准性、高效性和衔接性。“下一步,市总工会将加大对重点群体的培训力度,精准定位市场需求,不断拓展就业培训项目,力争惠及更多有就业创业需求的群众。”刘光志说。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10-17
(记者 闫新宇 张恭浩楠)10月13日,德阳市罗江区种子生产、加工基地项目协调推进会议召开。会上,罗江区委书记黄琦向四川力丰高科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博介绍了罗江“双季”制种的特点和优势,以及种业发展的中远期规划。双方重点就种子生产、加工项目的基本概况、合作模式、规划方案进行深入交流。同时,双方将加强对接,细化合作方案,推动项目尽快落地、显现成果。近年来,罗江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切实提高推进种业振兴的责任感、使命感,从“强基地、优主体、抓保障”三方面重点发力,深挖种子历史文化底蕴,持续擦亮国家种子生产基地“金字招牌”,全力打造全省一流的种业基地和全国水稻·油菜双季制种样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带动全区优质粮油制种能力大幅增长,以产业的迅猛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10-17
四川农村日报讯 张力 特约通讯员 梁潼  柚香柚甜柚丰收,每当柚子熟了,中江县永安镇便热闹起来。10月13日上午,在位于永安镇的粮食中江柚现代农业园区里,沉甸甸、甜蜜蜜的“中江柚”挂满枝头,散发出诱人果香,村民穿梭其间忙着采摘,装满柚子的车辆来来往往,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另一边,永安镇长安街社区广场上柚香弥漫,现场人头攒动,大家满怀期待地等待一场盛会。10时,以“生态田园 柚乡永安”为主题的2023年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子活动暨中江第三届柚子采摘节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式上,“柚王”评选、徒手剥柚比赛接连进行,还有精彩的文艺节目助阵,现场掌声、呐喊声、欢呼声此起彼伏,热烈气氛一浪高过一浪。柚子丰收  中江县永正柚业专业合作社选出的“中江柚”在“柚王”评选中摘得桂冠。该合作社在永安村建成有机中江柚产业园,园区种植面积达1410亩,实行“公司+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不断扩大规模,做强品牌。“今年我们的柚子质量很不错,获得‘柚王’的这个柚子有6.88斤。希望‘中江柚’发展得越来越好!”该合作社负责人李祖荣说。  连日来,李祖荣忙得不可开交,订购电话一个接一个。“‘中江柚’不愁销路,每年柚子还没有成熟,就有人来预订了,简直供不应求。”李祖荣说,今年自己园区的柚果产量能够达到10万斤,销售额能达到80万元,预计比往年增收10%。  这只是“中江柚”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据悉,中江县以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为契机,着力打造五大“粮食+”现代农业园区,“粮食+中江柚”现代农业园区便是其中之一。园区通过“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农户”的模式,建立务工、土地流转和入股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增加农户收入,辐射带动农户4000余户1万余人,人均年收入预计增加4000余元。  乘着政策规划的东风,永安镇充分发挥“中江柚”原产地独特优势,持续擦亮“中江柚”这块“金招牌”,优化“1+2+N”产业布局,着力推动万亩中江柚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建设 32 公里产业大环线,实现“中江柚”产业新发展格局,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国家首批地理标志产品、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荣誉加身,拥有千年历史的“中江柚”品牌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路子越走越旺。随着品牌效应的进一步扩大,品质上乘的“中江柚”凭其皮薄核少、脆嫩化渣、酸甜适度等特点,成为市场的宠儿,深受消费者青睐,每年丰收季都供不应求。  “中江柚”卖得火爆,也带动了加工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我们建有初级加工管理房10处,对‘中江柚’产品进行初级加工,初加工率达89%。研发柚子酒、柚皮糖、蜂蜜柚子茶等特色产品,精深加工率达28%。”永安镇党委副书记陈红梅介绍,当地还对旅游设施进行了提档升级,打造露营基地、观景平台,举办柚子采摘节、柚花节等,每年吸引游客10万余人次。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10-17
(李波 钟正有)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推动结对帮扶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各项帮扶工作取得实效,10月11日上午,广汉市南丰镇党委书记罗文雨一行赴金阳县派来镇开展结对帮扶走访,共谋派来镇乡村振兴的具体举措。会议现场广汉市南丰镇在了解到派来镇政府急需一批办公电脑的情况后,按照“受扶单位所需,帮扶单位所能”的原则,第一时间与派来镇进行联系,送去价值2万余元的办公电脑6台,增强派来镇办公力量,提升派来镇为民服务效率和水平。捐赠仪式后,两镇在座谈会上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派来镇党委书记姜世波首先向广汉市南丰镇多年来结对帮扶的关心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并介绍了金阳县派来镇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从组织工作、业务需求、产业合作等方面提出了结对帮扶项目需求。罗文雨介绍了广汉市南丰镇的做法经验,并就后续产业合作进行交流互商,达成了引进南丰镇如实花椒的初步合作协议,并邀请派来镇干部到合作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和协议签署。座谈会后,两镇干部一同参观了龙云故里和光明社区,就推动实施“龙云故里·花椒之乡”,建设文旅乡村的构想进行了交流,派来镇诚挚邀请广汉市南丰镇的企业前来投资兴业。在与光明社区干部交流过程中,罗文雨建议社区可以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大力结合文旅产业,推动花椒销售。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10-16
 (梁潼 张力 记者 闫新宇 张恭浩楠 文/图)10月13日上午,中江县以“生态田园 柚乡永安”为主题的2023年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子活动暨中江第三届柚子采摘节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式上,“柚王”评选、徒手剥柚比赛接连进行,还有精彩的文艺节目助阵,现场掌声、呐喊声、欢呼声此起彼伏,热烈气氛一浪高过一浪。活动现场中江县永正柚业专业合作社选出的“中江柚”在“柚王”评选中摘得桂冠。该合作社在永安村建成有机中江柚产业园,园区种植面积达1410亩,实行“公司+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不断扩大规模,做强品牌。“今年我们的柚子质量很不错,获得‘柚王’的这个柚子有6.88斤,希望‘中江柚’发展得越来越好。”该合作社负责人李祖荣说。连日来,李祖荣忙得不可开交,订购电话一个接一个。“‘中江柚’不愁销路,每年柚子还没有成熟,就有人来预订了,简直供不应求。”李祖荣说,今年自己园区的柚果产量能够达到10万斤,销售额能达到80万元,预计比往年增收10%。而这只是“中江柚”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据悉,中江县以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为契机,着力打造五大“粮食+”现代农业园区,“粮食+中江柚”现代农业园区便是其中之一。园区通过“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农户”的模式,建立务工、土地流转和入股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增加农户收入,辐射带动农户4000余户10000余人,人均年收入预计增加4000余元。乘着政策规划的东风,永安镇充分发挥“中江柚”原产地独特优势,持续擦亮“中江柚”这块“金字招牌”,优化“1+2+N”产业布局,着力推动万亩中江柚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建设32公里产业大环线,实现“中江柚”产业新发展格局,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中江柚子产业园国家首批地理标志产品、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荣誉加身,拥有千年历史的“中江柚”品牌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路子越走越旺。随着品牌效应的进一步扩大,品质上乘的“中江柚”凭其皮薄核少、脆嫩化渣、酸甜适度等特点,成为市场的宠儿,深受消费者青睐,每年丰收季都供不应求。“中江柚”卖得火爆,也带动了加工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我们建有初级加工管理房10处,对‘中江柚’产品进行初级加工,初加工率达89%。研发柚子酒、柚皮糖、蜂蜜柚子茶等特色产品,精深加工率达28%。”永安镇党委副书记陈红梅介绍,当地还对旅游设施进行了提档升级,打造露营基地、观景平台,举办柚子采摘节、柚花节等,每年吸引游客10万余人次。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10-16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