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唐妮 记者 闫新宇 文/图)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阳春三月,绵竹沿山处处繁花似锦,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踏青赏花,体验乡村旅游。借着游人向往自然的“爱美之心”,近日,绵竹市以“花”为媒,举办第二十五届梨花节,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如约而至,共同感受以梨花为主题的特色产业魅力。近年来,绵竹市依托沿山自然资源禀赋,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全力打造梨花IP,不断拉长赏花经济链,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花经济”绽放“花产业”,实现了“以花兴农、以花兴村、以花富民”。 以“花”富民  青山变“金山”三月中旬,绵竹沿山几千亩梨花相继进入盛放期。绿叶丛中,洁白素雅的梨花或含苞待放,或迎春怒放,白茫茫一片犹如阡陌覆雪。微风吹来,片片花瓣仿佛小精灵旋转飞舞,轻轻落在游人肩头,美不胜收。“我们特意约上三五好友来这里拍照打卡,呼吸新鲜空气。特别舒服,绵竹沿山太美了。”花海之间,游人忙着拍照,这是他们眼中的绿水青山;农家乐和民宿里,当地村民喜上眉梢,这是他们眼中的金山银山。在九龙镇清泉村“闲雅居”农家乐,游客品茶聊天、棋牌娱乐,惬意地享受着慢生活。“进入3月以来,客人明显增多,到了周末更是一座难求。今年我们推出了烤全羊、烤兔子等特色菜品,希望客人吃得开心,玩得尽兴。”乡村旅游刚兴起时,主人钟增艳便把握住梨花带来的“致富”契机,利用自家靠山的地理优势办起了农家乐。短短几年时间,“闲雅居”从最初的几间平房变成了小洋楼,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温馨富足。从1999年至今,绵竹梨花节已经连续举办了二十五届,梨花成了绵竹沿山旅游的响亮品牌,形成了“春赏花、夏纳凉、秋品果、冬观雪”的四季游格局。与此同时,绵竹市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契机,加强交通路网和沿山基础设施建设,全面美化乡村环境,实施全域景区化打造,让沿山的梨园、桃园、玫瑰花田、茶园、温泉等景点像一颗颗珍珠被串联起来,成为梨花节期间吸引游客的“看点”和“创收点”。绵竹沿山村民纷纷坐上旅游快车,上百家大大小小的农家乐和民宿如雨后春笋般落地生根。不少村民打开自家院门,摆上茶座、小椅,端出特色的农家菜、土特产,分享繁荣旅游市场的“流量红利”,进一步拓宽了致富门路。以“花”促旅  美景变“钱景”梨花节,缘起一朵花,不止一朵花。“绵竹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丰厚的林草地资源、秀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非遗文化。”据绵竹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梨花节期间,全市“多点开花”的旅游产品供给,让游客在赏花观景的同时,还可以前往绵竹年画村、金色清平、麓棠温泉、九龙山滑翔基地、花棚子精品民宿村等特色乡村旅游景区,感受处处宜旅游的新体验。去年以来,绵竹市围绕“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  全力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目标,以花为媒,以节庆为驱动,加快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滑翔、温泉、年画、白酒、露营、大熊猫等特色旅游品牌,着力打造九龙里、年画里、清平里等8个精品乡村旅游综合体,完善综合配套设施,持续提升沿山乡村旅游品质。同时,大打项目牌,以项目促旅游,大力推动绵竹芳香国际休闲度假区、熊猫山亲子国际旅游度假区、天府冰雪运动项目、年俗文化展示中心、年文化旅游度假区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全力打造绵竹旅游吸引游客的洼地和磁场。一花开引得百花艳,节会的拉动作用不可小觑。据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绵竹市共接待旅客1152万人次,同比增长11%左右;实现旅游收入152亿元,同比增长10%左右。如今,“四季花开”的乡村游在绵竹市已随处可见。漫步沿山,游客春天能欣赏漫山遍野盛放的各色花儿,秋天可体验果实采摘的乐趣。来到金色清平,能领略大自然的秀丽风光,还能体验户外露营,感受不一样的乐趣。到中国年画村,可品尝农家美食,还可追寻非遗年画的魅力……以“花”助产  颜值变产值在九龙镇梨花湾,村民卢述林早早来到自家梨园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他正抢抓晴好天气,对梨花进行人工授粉,为早熟梨的丰产打下基础。“希望今年是一个丰收年。到时候,这片梨园将迎来很多采摘梨子的游客。”2003年,卢述林便开始种植梨树,经过多年精心培育,他家的梨园已有11亩,产出的梨子口感细腻、鲜嫩多汁。随着梨花节的连续举办,前来沿山游玩的客人越来越多,卢述林家的梨子从来不愁销路,一棵棵梨树已然成了他家增收致富的“摇钱树”。在汉旺镇新开村桃李蹊,漫山遍野的桃花次第开放,美不胜收。络绎不绝的游客踏春赏景、拍照留影,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桃李蹊是由吉祥龙腾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合作,以“科研院所+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发展优质果林。目前已拥有生产基地1000余亩,带动周边200余户种植户参与到生态种植之中。 依托万亩玫瑰花田,麓棠镇以玫瑰产业为基础,形成了种植、精深加工、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玫瑰生态全产业链,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周边村民通过种植玫瑰、售卖玫瑰食品、经营民宿农家乐等,“腰包”变得更鼓了。梨花节、桃花节、玫瑰采摘节、赏果节......在绵竹,每年如期举办的各种花卉节庆活动,不只是让人们可以全方位、多视角地去欣赏沿山秀美的风光,更是借花果发展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让旅游的“软实力”变成真金白银。 在推进沿山综合开发战略中,绵竹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结合“赏花经济”,制定出“花果战略”。各沿山镇、村(社区)充分结合自身优势,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大力发展特色水果种植,形成了以6000亩早熟梨、4000亩枇杷、8000亩猕猴桃、6000亩葡萄、2000亩李子、1000亩桃子等多种水果产业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实现了产业兴旺、农村繁荣、农民增收。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3-20
(周韵 尹翔 记者 闫新宇 文/图)不负好春光,赏花正当时。3月19日,绵竹市九龙镇棚花村在彩色油菜花种植基地举行了花田喜宴——千人坝坝宴活动,吸引了1000余名游客齐聚一堂,赏花海、看表演、品美食、饮美酒。上午11点20分,在棚花村彩色油菜花种植基地,五颜六色的花朵随风摇曳,在阳光下绽放出靓丽的色彩。坝坝宴现场,人头攒动,上百张圆桌在花田中一字排开,场面壮观,热闹非凡。烧鸡烧鸭、排骨汤、凉拌野菜等特色乡村美食接连摆上桌,色香味俱全,让人垂涎欲滴。11点30分,民俗表演活动拉开序幕。随着锣鼓声响起,一条五颜六色的彩龙上下翻腾、活灵活现,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赏,领略传统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随后,川剧变脸、乡村舞蹈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引得台下观众连连叫好,频频举起手机、相机拍下精彩的一幕幕。中午12点,坝坝宴正式开席。游客们开心地举起酒杯,同品可口美食,共饮和谐美酒,共赏绵竹美景,欢声笑语不绝于耳。“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千人坝坝宴,大家闻着花香,边吃边摆龙门阵,很有过节的气氛。”游客杨阿姨一家人专程从成都驱车赶来,她说,绵竹乡村景色靓丽,宜居宜游,我们的幸福生活就像这“坝坝宴”一样过得有滋有味。“此次花田喜宴——千人坝坝宴准备了103桌,坐得满满当当。我们从3月15日上午在网上开通了报名渠道,参与费用30元/人,没想到当天下午就预定满了。”承办此次宴席的工作人员介绍,游客们除了看花吃席外,临走时还能领取一份伴手礼。近年来,九龙镇持续打造“农旅”融合品牌, 围绕“春景”与“产业”, 突出“慢生活”主题, 以花为媒, 以旅游节庆为驱动, 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为沿山旅游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打造出具有九龙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今年1至3月,全镇已接待游客40万人次。此次通过举办千人坝坝宴,旨在让广大游客和群众共享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发展成果,推进沿山旅游持续升温。”九龙镇副镇长郑世超表示,该镇将进一步培植增收产业,美化乡村面貌,不断形成“彰显特色、连点成线、连线成片”的美丽农业景观带,满足游客吃、喝、游、购、娱环节供给。同时,结合“菜花节”“梨花节”“赏果节”,以花为媒、以果会客、以节搭台,让更多村民坐上旅游“快车”,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3-20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杭)春风送暖,万物复苏,又是一年花开时。3月14日上午,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暨中国·广汉第二十二届桃花节开幕式在连山镇红堰广场举行,为期半年的广汉桃花节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开幕式上,《桃花满天红》等歌舞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剧一一登场,为在场观众、游客送上喜闻乐见的文艺汇演。“演得好!”角落里,村民一句情不自禁的话同时点燃了演职人员和在场观众游客的热情。  “表演好看,花也好看!”正在农产品展销区购买柑橘、蒜薹的代女士不吝赞美之词。当天,她和两个朋友相约来到连山镇桃花山赏花踏春。  春日的连山镇,除了桃花,杏花、油菜花、梨花也竞相开放,游人们纷纷“桃”醉在如云似霞的花海中,感受乡村的自然与美丽。  本届桃花节着眼于“以桃为媒兴产业·乡村振兴结硕果”,以连山镇松林桃花山乡村旅游区为中心,向广汉全市铺开,联动开展高坪油菜花节、三星堆镇特色研学、三水镇欢乐垂钓、南丰镇快乐采摘等几十项文旅活动。  现场,广汉市文旅局还向线上线下观众推介了4条桃花节精品旅游路线,涵盖三星堆博物馆等当下热门景区、虾稻乐园等季节限定人气打卡点及众多广汉特色美食,让游客们在尽情畅享桃花盛宴的同时,充分感受广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丰硕成果。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深入挖掘桃花节丰富内涵,继续打造更多特色景点和精品路线,让旅游业态更丰富,经济带动更有力。”开幕式上,广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睿杨表示。  广汉连山镇种植桃花历史悠久,素有“花果山”之称,自1999年开始,每年3月举办的桃花节吸引了四面八方游客前往连山镇踏春赏花、休闲娱乐,现已成为广汉旅游的金字招牌。本届桃花节系列活动将从3月持续至9月。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19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金泉 文/图)德阳市旌阳区地处四川盆地北缘地带,并不是柑橘的主产区和最适生态区。然而,这里却种出了柑橘中极难种植的杂交柑橘品种“不知火”。而且,自2020年投产以来,在柑橘市场行情低迷的情况下,这里的“不知火”还能卖出10元/斤令业界刮目相看的高价。  这颗高价的“不知火”,凭的是啥?记者一番打探,发现原来是应用了柑橘专家提供的新技术,因地制宜生产出了深受消费者青睐的绿色、优质、安全的“不知火”。“不知火”挂满枝头。优质果品逆市俏销   3月14日,已是春暖花开时节,记者来到德阳市旌阳区新中镇茶店村的心一家庭农场。在这片地处山坳的20余亩不知火果园里,只见黄澄澄的果实挂满枝头,空气中也飘散着缕缕清香。  “我们这个不知火柑橘园是 2017 年底开建的,2020 年春季就投产了。简直没有想到,连续几年的果园均价都达到了每斤10元。”心一家庭农场场主张扬文说,“大多都被德阳的大户、团体购买了,去年仅3天就卖完。今年,专家测产平均亩产3吨多,还在树上的这些不知火都基本被预订了!”  当天,业主随手从树上摘下几颗鲜果当即测试糖度,分别达14.6%、15%,已高于国内优质柑橘糖度标准。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柑橘专家刘建军研究员介绍,目前,国内柑橘种植面积已达 4500 多万亩、年产量突破6000万吨。自2020年秋至今,国内柑橘市场行情持续低迷,去冬今春是售价最差的。市场上的爱媛(红美人)、春见(耙耙柑)、不知火(丑柑)、沃柑、脐橙和血橙,终端价虽有4—6元/斤的,但更多是10元3斤、甚至10元4斤,这相当于果园价才卖到1.5元—2元/斤,有的收购价才1元/斤左右。生产成本较高,盈利空间很小,甚至会导致亏损伤农。  与市场整体疲软态势相比,心一家庭农场的高价不知火令人艳羡。做水果出口生意的经销商也慕名前来果园洽购。“当今市场,优质果的需求和售价一直很高,对果品安全卫生质量的需求更高。这个果园的不知火,今年1月底经国际互认权威检测机构梅里埃(Merieux)公司检测,其安全指标已达到了欧盟标准。优质安全才是市场竞争取胜的法宝。”刘建军说。果园现场测试的“不知火”糖度。生态种植出好果  张扬文自豪地告诉记者:“我的果园生态环境好,在专家的指导下实行生态绿色栽培模式,全园绿草覆盖,每棵树周围长有野生的艾草,可以驱虫;还人工种有三叶草、光叶紫花苕等,可以固氮和保湿抗旱;而且,我们还从小榨油厂购买了香喷喷的油枯,用来做不知火的有机肥。”  其实,这个果园的奥秘并不仅仅于此。  旌阳区地处成都平原东北部、盆地北缘地带,这里光温不足、山丘密布、土壤碱性强(pH值高达8.3),种植优质柑橘有一定难度。但是这里群山环抱,独具生态优势。于是,6年前结合业主建园,这里就成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的新技术示范基地,以探索一条发展绿色生态柑橘和节本助农增收的路子。  据刘建军介绍,建园前的基地为一个斜坡,如果改成等高梯田,不仅工程大、造价高,而且梯壁田埂占地浪费大、易垮塌。如果顺坡定植,则水土流失强,坡顶易干旱。因此,专家团队为业主设计了“垄作代梯田,绿篱固水土,宜机行间路,促长早成园,节本增效益”的建园新模式。在果园采用“自然草+人工草”的生态种植,人工机具割草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全程禁用除草剂,果园的空地“终年都是绿油油的”。  在果园管理中,专家团队指导业主聚焦果子的生态、安全、优质,最大限度减少化肥和绿色安全农药的使用量。根据土壤叶片营养诊断结果合理配方施肥,精准到每棵树每次施多少克。依据病虫测报指导精准用药,普治与挑治相结合,严格对症下药,禁用非绿色生产的化学农药,每年仅打2—3次药,个别年份4次。实施化肥农药双减,不仅减少了面源污染,还为业主大幅度节本增效。刘建军在展示防护网。以“网”替“袋”治杂症  在心一家庭农场的果园漫步,记者还发现这里的每颗不知火都没有套袋,尽享阳光雨露的同时,果面依然光洁并黄澄澄的。全园每棵果树“从头到脚”笼罩着一层40目或60目薄尼龙纱网(目数,即孔数,就是每平方英寸上的孔数。目数越大,孔径越小)。这个网,可大有妙用了!  据了解,通常不知火、春见等杂交柑橘生产普遍都要进行果实套袋,以防日灼、尘污、鸟啄、实蝇危害,防风吹导致果实刺伤或互相擦伤等,确保柑橘的商品性。但这样一来,费时费力费钱,并且在套袋的漫长过程中,有的未及时套袋果实难免同期已遭到实蝇危害,以致套袋后依然保不住果实。心一家庭农场前几年也是采用套袋,有过套袋难、成本高、套后仍有实蝇和鸟害的揪心教训。  “去年我们自行设计,首次采用全园非结构化防护网保护栽培新模式,从9月开始树冠罩网直至春季完熟采收。”刘建军介绍道,“结果表明,防鸟、防虫、防实蝇效果非常明显,还具有一定的防尘、防风、防寒作用。后期不用农药,实蝇防控效果达100%,潜叶蛾危害大幅减少,果品卫生安全。”  然而,这个防护网的成本高不高呢?“我们本地请雇工为果实套袋,由于产量高,每亩需20多个工日,我家全园请10个人套完就需要1个多月!采用专家推荐的树冠罩网,我们七八个人2天就能完成,每亩仅需0.8个工。”张扬文当场算了一笔账,“防护网的购买投入差不多可抵消当年套袋工本。尼龙网还可重复使用几年,经济上很划算。如果将单株罩网改为按树行罩网,还更节约成本!”  据了解,3月10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在这里举行了“柑橘绿色优质轻简节本生产技术示范现场会”,专家组进行现场考察和测试鉴评后,一致认为,该项目研发示范的柑橘绿色优质轻简节本生产技术,对生产优质安全果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在柑橘产区扩大示范推广。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19
(孔继红  记者  闫新宇)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3月14日,“以桃为媒兴产业·乡村振兴结硕果”2024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子活动暨广汉第二十二届桃花节在连山镇红堰广场芬芳开幕。开幕式上,表演了歌曲、舞蹈、汉剧等精彩的文艺节目。广汉市委副书记、市长胡涛宣布2024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子活动暨广汉第二十二届桃花节开幕。据悉,广汉文醇史悠、独特气韵,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雅致园林。为丰富游玩性、提升影响力,今年的广汉桃花节系列活动从3月持续到9月,将在连山、高坪、南丰、向阳、三水、金轮陆续开展。开幕式游客们“桃”醉在梦幻花海中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行走在花棚子、虎型山、上梨园、梅家堰等热门打卡地的桃花林中……点点的粉色点缀在枝头,粉嫩娇艳的桃花或含苞待放,或向阳盛开,花香随风飘散沁人心脾,成为春日里最温润绚丽的风景。春日里的连山,除了桃花外,还有杏花、油菜花、梨花,游客们“桃”醉在如云似霞的梦幻花海中,感受山水间的美丽、自然与和谐。广汉连山桃花种植历史悠久,桃花盛会始于清光绪年间,扬名于民国初年,素有“花果山”之盛称。从1999年开始,每年3月举办的“桃花节”,更是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参观,现已发展成西南地区影响力最大、辐射最广的文旅盛会活动之一。松林桃花山曾被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誉为“桃花之海”,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十大桃花胜地”。“春天是美丽芬芳的季节,到处都生机勃勃,最适合带着家人一起走进大自然,感受春天的美好。”从成都专程驱车来连山赏花的雷女士非常开心地说,“我每年这个时候,都要到这里来赏花,看到漫山遍野的花儿开得这么美,简直让我们流连忘返!”近年来,广汉市连山镇通过举办“桃花节”,全方位展现“大美连山”农旅文融合发展态势和成果,大力推广连山农文旅品牌,不断提升桃花节的吸引力和带动力。同时,结合本地实际,依托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松林桃”、连山柚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全面提高乡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桃花朵朵开4条桃花节精品旅游线路发布在当天的开幕式上,为了让游客们在尽情畅享桃花盛宴的同时,充分感受广汉近年来打造乡村旅游的丰硕成果,广汉市文旅局还精心挑选了一批热门景区、特色美食、人气打卡点,向游客们推介4条桃花节精品旅游线路。作为“天府旅游名县”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广汉市致力于探索“交通建设+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融合之路,以三星堆文化旅游环线为骨架,加快建设融现代农业、生态景观乡土风情、休闲度假和农事体验于一体的旅游产业新体系,推动乡村旅游向特色化、规范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春光好2023年,广汉市共接待游客1228.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19.6亿元。“我们积极践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理念,坚持以农旅结合、一三产互动,先后打造了休闲度假、农业生态、乡村民俗、特色美食四大乡村旅游品牌,推出了‘三星堆IP系列、民俗文化、特色节庆活动’三大文旅活动品牌;成功创建了沙田村、楠林村等一批省级重点旅游村和文旅名村。今天的广汉,天府旅游名县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已经成为成都平原地区乡村游、近郊游的重要目的地。”广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睿杨表示,接下来广汉市将持续深入挖掘桃花节丰富内涵,继续打造更多特色景点和精品路线,让旅游业态更丰富,经济带动更有力,广汉形象更靓丽。    【2024广汉桃花节精品旅游线路】线路一:桃花山乡村旅游区(松间朴里)→三星堆博物馆(庄升晓月园林度假酒店、瞿上园酒店)→楠林美食公园(恋巢休闲庄)。线路二:易家河坝乡村旅游区(汉州·黉舍、水玲珑湖畔度假酒店)→房湖景区(雒城遗址)→向阳火锅公园(画月民宿)。线路三:桃花山乡村旅游区(松间朴里、松间竹里)→段家大院子→稻虾乐园(白满川亲子民宿)→三星堆博物馆(庄升晓月园林酒店、瞿上园酒店)→向阳火锅公园(画月民宿)。线路四:桃花山乡村旅游区(松间朴里)→易家河坝乡村旅游区(汉州·黉舍)→金雁湖景区(金雁湿地)→三星堆博物馆(庄升晓月园林度假酒店)→楠林美食公园(恋巢休闲庄)。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3-15
(赵清 记者 刘金蓉 文/图)近日,在德阳市罗江区万安水库大坝下,工作人员挖的挖、抬的抬、砌的砌,正在维修大坝排水棱体,为大春蓄水做准备,备耕春耕生产。万安水库维修整治据万安水库维修项目负责人介绍,万安水库维修项目总投资80万元,主要对放水设施和排水棱体进行维修,目前已完成总工程的80%,预计3月底完工,4月开始蓄水运行。据悉,去冬今春以来,德阳市已对7座水库进行维修整治,为春灌蓄保水做好了充足准备。此外,蜿蜒曲折的石庙支渠,原来是一座长达4.3公里的土渠,淤积和渗漏严重。罗江金山镇谭家坝村五组村民刘武华告诉记者:“过去大春用水高峰,都江堰人民渠1.2米高的水位水都过不来,看得我们干着急,只有等其他地方用完水,继续增加水量抬高水位,我们才能泡田栽秧。”目前,他正在渠道改造工地干活,随着模具的不断延伸,4公里多的渠道以看得见的速度由土渠改造成硬化渠道,他仿佛有使不完的劲。石庙支渠改造“石庙支渠在今年4月完工后,可改善灌面0.32万亩,恢复灌面0.2万亩,作为直接受益者,我这几天心里像灌了蜜一样。”刘武华笑呵呵地告诉记者。据悉,去冬今春以来,德阳市已投入3.06亿元,实施10个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新建、整治渠道125公里,预计4月底前完工80%。与此同时,德阳市水利局根据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人民渠第一、第二管理处岁修停水计划和用水安排,制定了冬春修计划,目前已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机具500余套,清理和维护渠道1200余公里,检修设备643处,全力保障春灌用水安全。据德阳市水利局水电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德阳市高度重视当前春耕备耕工作,除了工程措施外,还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水利工程蓄水保供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制定蓄水保供方案,截至目前,全市水利工程已蓄水2亿立方米,恢复建立农民用水合作组织301个、基层水利服务机构85个,全力为大春用水做好准备。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3-15
(记者 侯冲 曹凘源 蒋君芳 德阳观察 王攀)“我们的草莓已进入最后的采摘时间,欢迎大家来石虎村游玩打卡!”3月11日,德阳绵竹市新市镇石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廖飞再次打开手机,为拍摄短视频素材做准备。廖飞拍摄短视频已颇有经验,为何村支书会成为一名短视频创作者?廖飞直言缘于一个契机——  近年来,绵竹聚焦村级党组织书记岗位吸引力不强、干好干坏一个样等问题,积极推行村级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模式。创新“收入有倍增、争先有奖励、晋升有渠道、关爱有保障、退出有机制”的专业化管理措施,让村级党组织书记这份工作有干头、有劲头、有奔头。  比如,为了更突出竞争性激励,绵竹专门设置30个“岗位创新奖”,让村党组织书记拿着“当年的成绩”公开公平参与竞争,对优胜者个人给予5000元奖金。  “评比只看当年成绩,不仅避免了‘明星村躺平’,还给了‘落后村’打翻身仗的机会。”廖飞介绍,以前的石虎村是一个传统农业村,他提出以“产村融合”打造“天下福村”的农文旅体商发展思路,打好自然风光、生态农业和新村新居等“组合拳”。通过多年努力,目前石虎村已形成了50亩火龙果种植基地、260亩稻虾蟹种植、40亩桑葚采摘、50亩草莓和甘蔗种植,与千亩亲子、研学、休闲观光农业五大产业。这也让廖飞成为30位“岗位创新奖”获得者之一。  不只是廖飞,设置“岗位创新奖”后,绵竹的“明星村”盐井村在村党支部书记李云平的带领下,新增3个创收项目,集体经济收入继突破百万元后又新增40余万元;玉泉镇涌泉村的“90后”村支书曾威通过联合邻村抱团种植菌菇,把集体经济收入从5000元提升到10万元……  为了让村党组织书记更有归属感和仪式感,绵竹还把每年春分确定为“支书日”,举办高规格的颁奖仪式,组织沉浸式的团建活动。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3-15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杭 文/图  沃田桑景晚,平野菜花春。阳春三月,微风阵阵,德阳市广汉市高坪镇万亩油菜花摇曳生姿。  3月7日是高坪镇的“逢场日”,镇上集市却不大热闹。原来,当天,广汉市高坪镇第七届油菜花赏花季正式开幕,周边村民、八方游客纷纷走进万亩油菜基地——菜花公园,奔赴一年一度的金花之约。农产品展销区的小摊。油菜花节开幕 有看头  开幕式当天,菜花公园活动广场被前来观看演出、踏春赏花的游客围得水泄不通,屋顶也变成了“观众席”。  男演员充作游客,手拿相机为化身花仙子的舞蹈演员们拍照;正在读幼儿园的小娃娃们跟着老师的指导,跳起活泼轻快的舞蹈;广汉市川汉剧团的舞狮小队腾挪纵跃间,向在场观众传递美好祝福……这些充满巧思、童趣与热情的文艺演出,引来台下观众阵阵喝彩。  高坪镇地处广汉市西北部,境内油菜、稻虾综合种养、无公害蔬菜等特色农业资源丰富,是德阳市区域重点镇、广汉市农业发展重镇。自2014年起,当地依托万亩油菜基地,大力发展油菜花节等文旅活动,积极推动农旅融合,着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天气暖和了,过来看看花,耍一下。”当天早上7点钟,广汉市民谢花和小姐妹坐公交车来到菜花公园,欣赏烂漫春色。  据悉,本届油菜花赏花季将持续至3月22日。其间,还将举办非遗活态展示、农产品展示展销、摄影比赛、诗词大会、汉服汉剧展演等缤纷多彩的活动。  “今年的油菜花赏花活动内容丰富,场景布置也更加年轻化、多样化。”高坪镇党委副书记何高明表示,希望能吸引更多游客走进高坪,感受高坪农业之兴、乡村之美。游客在观景栈道上拍照。品牌效应凸显 有赚头  在菜花公园活动广场旁的农产品展销区里,各种当地土特产品、特色美食吸引了众多游客购买、品尝,田埂、乡村公路都变成了“商业街”。  一大早,家住附近的李叔群便赶到菜花公园,在游客最集中的田埂边支起小摊。“家里种了两三分田的蒜薹,这些都是今天早上从地里现采的。”只见她手里剥着蒜薹,向来往游客兜售着,“13块钱一斤,新鲜得很!”开幕式结束,一蛇皮口袋的货便见了底。  历经7年,高坪镇油菜花赏花季品牌效应凸显,每年吸引数十万游客,农家乐、民宿等旅游配套设施不断丰富,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我们有12个人,一桌坐得下不?”“我们12点半过来,桌子不要给别人坐了。”“老板儿你忙你的,我自己来倒茶。”……这是记者在农家乐“花海人家”里看到的场景。  这家于2014年开业的农家乐是菜花公园30余家农家乐里的“老字号”。“我们只在油菜花节期间营业,每年营收有二十来万元。”老板贺代青在忙碌间隙告诉记者,家里人手有限,每年都要请十来个村民到店里帮忙。“生意好,也确实赚到钱了,你看这两栋房子都是这几年新修的。”他指着院子里的小楼房告诉记者,“以前院子里就10张桌子,现在30张都打挤。”  记者了解到,菜花公园周边农家乐户均增收达到5万元以上,带动万亩油菜花基地内的群众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高坪镇距离三星堆文化旅游发展区仅有几公里。下一步,我们要借助三星堆大IP,为高坪镇农旅产业发展引流。”高坪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15
 (曾妮 谢晨曦 记者 刘金蓉 闫新宇 文/图)3月8日,“旌阳如画·开卷有李”2024年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子活动第十八届德阳旌阳李花节暨旌阳区“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开幕式在德阳市旌阳区双东镇举行。省林草生态旅游发展中心办公室主任周成勇,德阳市政府副秘书长肖尚鹏,旌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唐平,旌阳区政协主席谢坤,旌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袁敏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现场唐平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德阳市旌阳区坚持以德阳市委文旅争先“一城一园一地”目标为指引,大力实施“文化立区”战略,先后推出大美旌阳都市魅力环线、人文自然亲子研学环线、醉美乡村休闲健身环线3条精品旅游线路,成为助推群众增收致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下一步,旌阳区将继续以公园城市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抓手,充分依托区位、气候、生态、人文等优势,创新“旅游+”业态,培育一批集田园观光、农业体验、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特色产业,不断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开幕式上,精彩的文艺节目一一上演,现场欢呼声、喝彩声不断。在舞龙舞狮表演中,巨龙随着音乐的节奏变换出各种造型,狮子或跳跃或翻滚,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与灵动,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歌伴舞《金锣桥》以独特的方式述说双东的故事,充分展现出农文旅融合的乡野活力和德阳旌阳区乡村振兴带来的繁荣气息。据悉,双东民俗文化节源于“德阳李花民俗文化节”“双东梨花会”,已经成功举办十七届,通过不断厚植文化内涵,深耕“李花节”品牌,全面形成“春赏花、夏摘果”的农旅融合发展模式,走出一条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据了解,本次活动由省林业和草原局指导,德阳市旌阳区政府主办,区文旅局、区商务局、区经科信局、团区委、区科协、区社科联、双东镇政府承办。活动为期一个月,以“旌阳如画·开卷有李”为主题,期间将开展“春日画卷”赏花季、“食色花香”美食周、“花野仙踪”奇趣周、“花野狂欢”露营周、“花样时光”交友周等主题活动,并以“天府科技云”平台为载体,创新开展系列科普活动,增添赏花科技感和趣味性,全方位展示旌阳农旅融合新名片。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3-11
连日来,中江县农业农村局采取多项监管措施,全力保障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现场 该局按照“双随机”原则,深入惠农粮食专业合作社、鲜鲜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绿丰源果蔬专业合作社、龚甜甜家庭农场等50多家农产品种养殖基地,聚焦重点区域、重点品种和种养殖等关键环节,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及监督抽查抽样工作。同时,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快检力度,在全县所有涉农乡镇发放农药残留胶体金快速检测卡,具体对毒死蜱、氯氟氰菊酯、三唑磷等多种农药残留开展快速检测。检查现场截至目前,该局完成了全县所有涉农乡镇农药残留胶体金快速检测卡的发放工作,累计发放3000张。抽检农产品98批次,其中例行风险抽检68批次、监督抽检30批次,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下一步,该局将持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及抽样检测,坚决严守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中江县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供稿)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3-11
(韩京秀 记者 刘金蓉 文/图)3月6日,德阳市罗江区金山镇茅庵堂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332.415亩土地通过成都农交所德阳所举行电子竞价会,实现溢价流转。罗江区农业农村局、金山镇、茅庵堂村相关负责人及村民代表在现场全程观摩此次竞价会。竞拍现场据了解,该宗土地挂牌价为720元/亩/年,流转年限5年,12名符合条件的意向受让方经过35轮报价,以915元/亩/年成交,溢价率27.08%,累计为村民增收32.41万元。此次竞价会受到了部门、镇村干部、村民代表及受让方的一致好评。据悉,自2023年1月1日起,截至目前,罗江区累计通过成都农交所德阳所公开流转土地经营权项目95宗。其中,采用电子竞价方式成交17宗,产生溢价13宗,最高溢价39%,平均溢价11.84%,累计为村集体或村民增收123.18万元,有力推进罗江区土地经营权依法、规范、有序、健康流转,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下一步,成都农交所德阳所将以德阳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完善农村产权交易规则,扩大农村产权交易目录,拓展交易功能,加强风险防控,促进产业要素、乡村治理与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融合发展,推动全市农村产权“应进必进、阳光交易”,全面提高德阳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水平。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3-08
绵竹市2024年预留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采购份额158.3万元,预留比例为11.74%,同比净增6.29万元,再创历年新高。市财政局要求各级预算单位充分运用政府采购政策,通过优先采购、预留采购份额方式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促进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销售。提高政治站位。明确将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工作作为常年性工作长期开展,在每年年初通过“832平台”采购人管理系统填报政府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预留份额。规范填报信息。所属共用食堂的预算单位,应共同确定一个单位作为代表填报预留份额,其余单位在系统中注明情况;对无食堂的预算单位,应按要求在系统中注明“无食堂”,对其预留份额不作要求;对食堂外包的预算单位,应当要求其按规定填报预留份额并为食堂承包方开通“832平台”交易权限。严格审核把关。主管预算单位对所属单位填报的年度食材采购总额、预留比例进行审核把关,确保相关数据完整、准确。对采购总额填报不准确或预留比例不达标的,应督促单位重新填报。对存在合并、撤销、更名的,及时联系“832 平台”更改信息。督促完成预留份额。制定合理采购计划,务必实现年度预留份额采购清零。各主管预算单位要切实推动政府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工作落实,通过通报、考核等方式督促所属预算单位在“832平台”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按期完成采购任务。鼓励超额完成预留份额。各预算单位加大对脱贫地区农副产品工作采购力度,目前已下订单18笔,平台交易额6.65万元,开局良好,有力地支持了脱贫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绵竹市财政局办公室供稿)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3-08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杭 文/图  2月28日,德阳市中江县集凤镇金家坪村,天刚蒙蒙亮,当地村民们陆续走进蔬菜基地,开始了一天的劳作。手腕灵巧翻转,一会儿工夫,一把把鲜嫩翠绿的豌豆尖、菜薹被轻轻放进菜筐。  早春时节,农作物长势喜人。蔬菜基地里绿油油一片,成为山腰上亮丽的风景,刚种下去的丹参种子还深深埋在土壤中,默默积蓄着生长的力量。鲜嫩翠绿的豌豆尖被装入菜筐。发展核心“单品”畅销全国  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金家坪村豌豆尖的采摘时节。“最近豌豆尖长得快,每隔三四天就要掐一次,预计今天能采五六千斤。”金家坪村村委会主任向明英告诉记者,下午这些豌豆尖会被统一分拣打包、装车运走。  上个世纪90年代初,该村开始种植豌豆尖。“和其他作物相比,豌豆尖水分需求少,而且可以反复采摘,经济价值高。行情好时,一亩地的收入能达到6000元。”该村村委会副主任曹辉高兴地说,“我们家今年只种了两亩多,已经挣了八九千元。”  一筐筐豌豆尖装着村民们过上好日子的期盼。如今金家坪村3100余亩耕地中,豌豆尖种植面积达1200余亩,年总产值约520万元。全村约有90%的村民种植豌豆尖,少则两亩,多则十几亩,还带动了中江县富兴镇、广汉市连山镇等周边乡镇发展。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只有西南地区的人们将豌豆尖作为冬日必备蔬菜,但金家坪村的豌豆尖早已被端上全国人民的餐桌。“以前主要卖到周边城市,2012年后主要销往山东、江苏、广东、上海等地。”曹辉拿起一把刚采下来的豌豆尖告诉记者,“最近新疆还能卖到30元一公斤,过年那段时间更贵,能卖到50元。”  在金家坪村打包中心,记者看到了即将发往北京、新疆两地的豌豆尖。铺上两层报纸,放入冰袋后,村民苏锐麻利地将15斤豌豆尖装进泡沫箱。“每天村里要装两三车豌豆尖,晚上走货运物流,1—2天就能到新疆了。”她告诉记者,自己一天能装200多个箱子。  “采摘、打包的工人基本都是本村村民,计件工资,只要有空就可以来干活,自由灵活。”向明英透露,豌豆尖种植已经带动1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多元化种植稳定增收  除了摆放整齐的豌豆尖泡沫箱,打包中心里一筐筐正在分拣称重的菜薹也吸引了记者注意。“像这种刚起苞还没开花的菜薹是品质最好的。”村民冉金华随手拿起一把白菜薹说,“去年全村种了100多亩菜薹,最近集中上市,一天能采5000多斤,收购价在1至2元/斤。”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近年来,为拓展增收渠道,金家坪村扩展蔬菜品种,陆续将菜薹、二荆条、小米辣等品类引进村,蔬菜种植年均达3000余亩,已然成为主要产业之一。  在蔬菜基地里,记者看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一些田块里,豌豆尖长势旺盛,叶片紧密相连,看不见泥;一些田块却只看得见黄泥和薄薄一层地膜,丝毫不见生机。“这是前两天刚种下去的丹参,四五月就能出苗了。”曹辉用力扒开泥土,翻出丹参种子说。  金家坪村所处的集凤镇是中江丹参、中江白芍等道地中药材的主产区。“我们一直轮作丹参、芍药、桔梗等中药材,今年要种800多亩丹参。”曹辉告诉记者,去年丹参市场行情好,价格高,不少村民便扩大了种植面积。  2022年,金家坪村村集体以每年不少于150元/亩的保底分红形式,将流转的321亩撂荒地出租给新业主叶兴平。“主要用于豌豆尖、中药材种植和大豆玉米复合种植。他去年给工人发了六七万元的工资。”曹辉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村民利益有保障,还能增加就业机会,村集体也能发展壮大,一举多得。  蔬菜种植模式趋于成熟,人工、物流等配套齐全,金家坪村还吸引了村民“回流”。  去年,苏成万回村承包了50多亩地,从事蔬菜种植加工与销售。“上一季种的豌豆尖和菜薹,收入不错,下一季要种10多亩的二荆条和小米辣。”苏成万告诉记者,他已在金堂县官仓镇辣椒育苗基地订好了辣椒苗,下个月就能开工。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08
(周韵 尹翔 记者 刘金蓉 闫新宇 文/图)春风起,茶飘香。在绵竹三溪香茗的数千亩茶园里,蛰伏了整个冬季的茶树春芽迸发。阳光下,茶农穿梭其间,采摘下今年第一茬最鲜嫩的春芽,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3月5日,在茶仙谷的生态茶园里,漫山遍野的茶树青翠欲滴,层层叠叠。嫩绿的芽苞悄然吐新、秀立枝头,散发阵阵清香。茶垄间,茶农们腰系茶兜,手指娴熟地在茶尖翻飞,将一颗颗嫩绿的茶芽收入茶兜。不一会儿,篓里已是一片青绿,令茶农们乐开了花。“我是附近的村民,采茶旺季时候每天都来,一天收入大概七八十元,生活越过越有盼头。”村民陈登琼告诉记者,随着采茶进入高峰期,茶园都会请附近的村民来帮忙采茶,有效带动村民就近就地就业,促进乡村振兴。赵坡茶仙谷位于九龙镇马跪村,占地面积600余亩,是历史上蜀中三大茶珍品之一的赵坡茶的原产地。经过几年的精心打造,茶仙谷已成为种植(采摘)、制作、茶产品展示、茶文化交流、野生茶树品种资源收集与创新利用基地等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不仅解决了当地村民家门口就业难题,还丰富了沿山旅游业态,促进了消费增长,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高效转化。    “受天气影响,今年的采茶期相较于往年推迟了一周左右。我们从3月5日正式进入采摘期,每天共有70余名采茶工人采茶,预计3月中旬达到出茶的高峰期,届时每天能采摘鲜叶5000斤左右,生产高品质绿茶2000斤左右。”赵坡茶仙谷负责人仲勋告诉记者,三溪香茗是德阳境内最大的茶叶龙头企业,多年来坚持生态理念引导、科学方法种植,在沿山一带成功打造了4200亩茶园基地,带动2800余户群众实现增收,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茶产业发展新路。记者在茶仙谷看到,趁着大好春光,游客们纷至沓来,体验采摘乐趣。“不能扯,不能拽,现在早茶只能采一芽一心。”游客们穿戴起采茶姑娘的“行头”,在茶农的指导下,开始认真采摘起来。在半山腰上的茶室里,还有不少游客们正在品味新茶、学习茶文化,十分惬意。为了丰富当地旅游业态,茶仙谷还大力发展“茶产业+文化+旅游”模式,把种植区打造成田园式景区、研学基地,开展户外露营、工夫茶表演等多种活动。游客不仅可以欣赏茶园风光,还可以学茶、辨茶、品茶、购茶,沉浸式体验采茶、制茶乐趣。从“一叶”到“一业”,在绵竹,茶不仅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利器。围炉而坐,煮一杯茶,山、水、茶、人在此共生互融。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3-07
(记者 王成栋 徐浩煊 文/图)3月4日,王孟华调试刚刚到货的农用无人机,“有了这个,明天去油菜地撒化肥我就穿着皮鞋去。”  1998年出生的德阳市中江县人王孟华,是中江县愉辰家庭农场和中江县华盟农业公司法定代表人,主要从事土地流转和土地代管服务。今年开春,王孟华又新增流转土地50多亩。目前,王孟华流转的土地已达400多亩,计划大春全部种粮。  王孟华选择扩种粮食的动力是什么?3月1日,王孟华流转土地上,长势正好的油菜花迎春绽放。底气“成本下降,种粮的利润空间就出来了”  “惠农政策越来越多。”调试完无人机,王孟华开始整理本次农机农具采购的发票,他打算近期就向当地农业农村部门申领农用无人机购置补贴。  这对王孟华而言并不陌生——2021年8月,他大学毕业返乡创业时,四川正好宣布将农用无人机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综合测算,省市县三级补贴累计后,接近购置费用的一半。此前,农业农村厅在德阳发布现代农户家庭农场培育行动方案,明确对省市县三级家庭农场创建成功者予以酌情补助。  王孟华口中的“政策”,是指农机补贴与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补贴。这也让他解决了创业初期面临的“钱从哪来”的难题。  指着自家机房里的20多台农机,王孟华告诉记者,创业3年来,自己的农机购置费用中,政策奖补占了一半,极大地解决了资金缺口问题。他举例说,去年自家修建的农机房和农资仓库花了20万元,而省级家庭农场培育金就达10万元。  这些惠农政策,让王孟华能从容储备化肥、种子等农资,也实现了农作物播栽、管理和收获的全程机械化。光是后者一项,就让他所流转田块每亩每年减少人力成本300元左右。换言之,他流转的400多亩土地每年能节约开支12万元。  “成本下降,我们种粮的利润空间就出来了。有了利润,我们肯定愿意种。”王孟华表示,借助好政策带来的耕作全过程机械化,让自己有了低成本的优势,这就是扩种粮食的底气来源之一。动力“政策这么好,我扩种不应该么”  “今年种粮补贴标准和农资补贴标准比去年高,但这个要根据实际种植面积发放。”采访间隙,王孟华接到中江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的电话。工作人员给他带来喜讯:今年,省级财政种粮大户补贴标准有所增加;作为全省产粮第一大县,中江被纳入探索建立与农资价格上涨幅度挂钩的动态补贴政策试点县。  这一说法也得到农业农村厅的证实。近年来,为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四川逐步提高省级财政种粮大户补贴标准,探索建立与农资价格上涨幅度挂钩的动态补贴办法,鼓励各地按照“谁复垦、奖补谁”的思路发放撂荒地复垦复耕种粮补贴等。  以王孟华感受最明显的省级财政种粮大户补贴为例,2022年,该项补贴为全省统一标准80元/亩。2023年,补贴方式改为分成都平原区、丘陵山地高原区两类区域执行,补助标准分别为90元/亩和100元/亩。今年,考虑到丘区种粮成本高等因素,又将成都平原区、丘陵山地高原区补助标准分别提升至100元/亩和150元/亩。  由于中江县地处丘区,王孟华的400多亩流转土地(托管地块不纳入种粮大户种植统计范围)种粮就可领取补贴6万多元。同时,根据目前大春农资上涨幅度,中江县初步厘定当地农资动态补贴标准为16元/亩,王孟华还可拿到6000多元补贴。  “你说,政策这么好,我扩种不应该么?”王孟华反问记者。记者手记政策好,种粮意愿就高了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政策变了卦。”“价格高、产量高,都跟不上政策好。”这是在中江县采访期间,记者偶然听到的几位种粮大户与家庭农场主编的顺口溜。大家拿着刚刚印发的2024年省委一号文件说,最近都在讨论这上面明确的奖补政策“干条条”。像王孟华这样的“新农人”,更是把过去4年省委一号文件中的“干货”都做了标记,反复阅读并认真比较、揣摩其中的变化。  为什么会这样?王孟华说,粮食要不要多种,实际上是政策释放的信号放大叠加后的结果。大家愿意研究、比较种粮大户补贴等高含金量政策,就是在分析研判背后的导向和用意。  “所以说,政策稳了,我们的种粮意愿就高了,播种面积和产量也就基本稳了。”王孟华说。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3-07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杭  当前,正值油菜快速生长期。连日来,德阳市罗江区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制种油菜基地,探苗情、看长势,面对面、手把手向村民传授清理三沟、清理杂株等油菜春季管理技术要点,帮助大家做好田间管理,确保制种油菜丰产丰收。罗江区农业技术人员郑阳(左二)正在为村民讲解油菜清杂技术要点。 罗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大家砍菜籽的时候要注意,母菜籽中的小菜籽一定要全部砍掉。”3月1日,略坪镇长玉村,一片片绿油油的制种油菜枝繁叶茂,展示出丰收在望的气势。罗江区农业技术人员郑阳正耐心细致地为当地村民讲解油菜清杂的技术要点,“这种母菜籽很容易长在大窝菜籽中间,请大家在清杂的时候把大窝菜籽拨开 一下,看里面的小菜籽有没有清漏的。”他拨开 一株油菜,向村民解释道。  “我今年种了250多亩制种油菜,幸亏有技术人员每天跟踪服务,及时到田间地头给予指导,油菜长势非常喜人。”略坪镇种植大户胡兴安高兴地说。  在罗江区鄢家镇万安村的制种油菜基地里,十几名工人正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开展清杂工作。  “制种油菜清杂,主要是看雌株的花蕾。挤压雌株后,看里面有没有花粉,如果有,它就属于杂株,需要及时清理掉。”鄢家镇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办工作人员杨红介绍,鄢家镇现有5000多亩制种油菜,目前正在进行第三次清杂工作,接下来还将进行更细致的春季管护,确保制种油菜品质。  据悉,清杂之后,制种油菜的田间管理工作主要围绕病虫害防治、肥水等展开。  本年度罗江全区油菜制种面积为2.83万亩,较上一年度新增长1500亩,增长比例达5.6%。“全区从1月底开始进行油菜清杂工作,大约一周后可全面完成。”罗江区农业农村局种子站负责人夏红告诉记者。  近年来,罗江区大力推进油菜水稻双季制种,将农技指导细化落实到镇村、农户、地块,送技术、送服务到田间地头,切实解决油菜种植和管理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确保油菜播种面积和质量,实现稳产增收。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07
(张娟  廖辉 记者 闫新宇 刘金蓉 文/图)一年之计在于春。当前,绵竹市充分发挥农资经营主渠道作用,积极做好种子、化肥、农药等各类农资储备供应工作,全力保障春耕备耕,确保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在紫岩街道金满仓农资部,化肥、农药、种子等各类农资整齐码放,农资部负责人李军正在向农户讲解各类农资的特征特性及使用要领。农户也正根据各自需求挑选合适的种子、农药等农资。“我专门过来买打药用的机器,他们配药很专业,我也很放心。”种植户杨建华告诉记者,他在金满仓农资部购买农资已经有10多年了,这里品种齐全,质量也有保障,想买的农资一次就能买到。“进入三月就是农资销售的旺季,我们通过正规渠道提前备齐了足够的农资产品,能够满足广大农户的购买需求。”李军告诉记者,除了提供农资产品,他们还会根据不同的购买对象,开展农资“下单式”服务,为农资的科学化使用提供指导。在绵竹市竹丰种子经营部,记者看到各种蔬菜、水稻、玉米等种子应有尽有,农户张光全正在挑选心仪的种子,“我今年计划种点玉米和水稻,现在先把种子买好,等天气暖和了就开始春耕生产。”“我们经营种子已经20年了,销售的所有品种都是有备案的,农户可以放心购买,一旦出现问题,也有销售凭证可以追溯。”绵竹市竹丰种子经营部负责人胡同军告诉记者,春节过后,购买种子的农户逐渐多了起来,店里的销售人员会详细介绍各个品种种子的产量、成活率等,方便广大农户选购,确保不误农时。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服务好全市春耕备耕工作,绵竹不少农资经营主体开辟了“线上点单”及上门配送服务,为农户提供了很大便利。绵竹市农业农村局也将持续通过技术指导、农资服务、产销对接等举措,在做好农资保供稳价的同时,广泛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做好春耕备耕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3-04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杭【人物名片】  彭丽,德阳市罗江区俊明农业机械化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德阳市第八届、第九届人大代表。她流转土地1100亩从事粮油作物生产,引领当地发展水稻、油菜制种生产,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农业农村部“百优保供先锋”、四川省五一巾帼标兵、四川省乡村女能人。【人物故事】  从卖农机、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到流转土地从事农业生产,20年间,彭丽一步步在罗江田间地头扎了根,将个人事业与当地农业发展紧密相连。从普通农民到人大代表,她在广袤的农村土地上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理想。彭丽为农减负 推广现代机械生产  2003年,在浙江做仓管员的彭丽回到罗江区略坪镇,开了一家农机专卖店。2008年,彭丽联合镇上有农机、懂技术的村民一起成立了罗江区俊明农业机械化服务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俊明合作社”),成为当地最早一批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人。  几年下来,彭丽发现因为触“农”面有限,错过不少潜在订单。  2013年,她流转30多亩土地,种植水稻、油菜,逐步摸清农业生产各环节,主动出击提供服务,俊明合作社也迎来了“丰收”。“年纯利润从几万元涨到30多万元!”做出名气后,罗江各地村民主动找到彭丽,有的甚至直接电话下单。  2017年,俊明合作社迎来了一次新的发展机遇。略坪镇成立略坪新型农民合作联合社,吸纳村级基层供销社、农村专合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入其中。  “大家抱团发展是好事,而且当时政府支持力度大,年底有双倍分红。”反复衡量后,彭丽果断带领俊明合作社集体入股,并争取到400余万元政府资金,大举置办农机,进一步扩大俊明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辐射面。  如今,俊明合作社社员人数已达105人,拥有农机设施、设备150余台套,先后被评为四川省省级农业专业合作社、德阳市“巾帼专合社”示范点,去年实现营业收入900多万元。促农发展 探索多种增收途径  近年来,彭丽将土地流转规模增加至1000亩以上,专门从事粮油作物生产,引领当地发展水稻、油菜制种生产和高粱、粳稻订单生产。2022年,彭丽种植的“绵麦902”小麦迎来丰收。亩产900斤、售价1.8元/斤的产量和市价让她十分高兴,至今津津乐道。去年,水稻又增产,每亩收益增加了2500元左右。“产量提高,种田收益也可观。”彭丽说,自己赶上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好时候。她也明白,增收少不了好种子、好技术、好环境。  她曾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开展油菜菌核病生物防治试验示范,推广使用盾壳霉防治油菜菌核病,降低农药使用量;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所合作,引导农户在水源无保障的田块种植高粱,缓解农业生产用水矛盾,促进增收;与四川农业大学、省种子管理站等开展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试验,实现制种水稻的育秧、栽插、授粉等环节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试验田面积从8亩扩展到1000亩,彭丽希望这项试验可以逐步推开,改变当地水稻制种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的现状。  细数这些年自己参与的各项试验,彭丽不禁感叹:“只有找到适合本地生产的品种和作业方式,农民才能增产增收,农业才能长足发展。”  近年来,彭丽有了一个新身份——德阳市人大代表。她当选后的第一个议案便是为种粮大户寻求粮食烘干场地。“当时晒粮食是全人工操作,受天气影响很大,成本高、效率低。”多方走访,仔细调查,了解到农户的迫切需求后,她及时提出了《建议给予乡镇建设用地助推三农服务》的议案。  如今,罗江区的种粮大户基本都建有粮食烘干储存中心,解决了自身和周边散户粮食晾晒难题。“提的建议被重视,还很快得到解决,我很开心,更感到身为人大代表,责任重大。”  此前,彭丽前往浙江考察,发现当地制种机械化程度高很多,“我们还是比较落后的。”为此,彭丽又提出《关于做强川种优势支撑粮食安全的建议》,围绕制种全程机械化技术试验提出多项建议。她想带动更多当地制种大户、社会化服务组织尽早参与制种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推广,为罗江加快“种子芯谷”建设、全力推进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2-29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凘源 德阳观察 周玉琴金鱼镇位于广汉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耕地面积逾2.7万亩,布局有广汉土地改革展览馆、全产业链展示中心、稻香研学院、大地景观、生态湿地等项目,整合农业、文化、旅游、商业、体验等板块,打造集现代农业、精深加工、文化创意于一体的多层次生态产业,村集体经济组织不断壮大发展。金鱼镇和兴社区集体经济项目“蓝庭·续”咖啡馆。周玉琴 摄2月16日午后,广汉市金鱼镇和兴社区,一家名为“蓝庭·续”的咖啡馆座无虚席,空气中弥漫着的咖啡香气与轻柔的音乐相得益彰。窗外,阳光照着碧绿如茵的麦田,一阵风过,田间便荡起阵阵波纹。  这家坐落在万亩麦田中的咖啡馆,原本是和兴社区一处闲置广场。2023年,这座闲置广场改建成和兴社区发展农文旅产业的一处地标建筑,被正在筹划文创项目的赵启良看中。他与几名合伙人投资300万元,将这里打造成一个公共文化艺术空间。  咖啡音乐与乡野农田的搭配出人意料,但赵启良自有打算。他说,和兴社区离广汉城区只有6公里,万亩高标准农田美景如画,“在农田边喝咖啡,春看麦浪秋赏稻,反而能成为一种很有特色的休闲方式。”  他的想法,也正好契合近年来金鱼镇一二三产联动、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路。  金鱼镇党委书记李小军介绍,金鱼镇位于广汉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万亩农田不仅是粮食产业的基础,也有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天然优势。在他看来,“蓝庭·续”是金鱼镇发展农文旅产业的一个积极探索,项目主体由和兴社区集体经济出资建设,而社会资本投资装修、购买设备并进行运营,形成社会资本和村集体经济“双增值”融合发展模式。  “一个村要有凝聚力,集体经济就要强。”李小军说,让村民腰包鼓起来、让产业振兴,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最直接、最切实有效的途径。  途径方向明确,前进方式各有不同。近年来,金鱼镇通过“一村一产业,N村多融合”的思路,大力推动集体经济多样化发展。  上岺村稻香公园里有一座精米加工中心,由上岺村出地、月湾村和凉水井社区出资建成。这座加工中心不仅带动了周边群众的大米收购业务,还提供了100余人的务工岗位。去年底,该项目实现分红12万元。  “这是金鱼镇发展集体经济的另一种模式——飞地抱团模式。”李小军说,金鱼镇每个村产业基础不同、资源有限,如果每个村单打独斗各干各的,既有可能造成资源浪费,也不易形成规模,“充分利用资源形成规模,因地制宜,以强带弱,才能实现集体经济均衡发展。”  多方推动下,优质项目接连落地,带动金鱼镇集体经济高速增长。2023年全镇村(社区)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87.09%,与2021年相比翻了两番。上岺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入首次突破50万元。“我们将继续探索资产入股、资源发包等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多样化途径,保持集体经济增长的良好态势,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李小军说。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2-23
(记者 曹凘源)2月18日,四川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德阳化肥生产基地,李武一早就到了自己的岗位上。当天是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但作为该基地春耕保供专班的工作人员,他已经在岗位上忙了好几天。  “我们管化肥叫‘粮食的粮食’。春节后将迎来春耕春灌高峰,我们要开足马力为粮食造‘口粮’!”54岁的李武在四川美丰工作32年,他说自己有30年都是在生产线上过的“大年”。  像李武一样坚守在四川美丰化肥保供生产一线的干部职工还有1200余名。记者了解到,春节假期,该企业采用“四班三运转”模式,把一线工人排成4班,每个班组工作8个小时,人歇机器不歇,日产尿素1800吨左右。  “麦田春季管理主要是追肥,尿素用量一般每亩7.5公斤至10公斤,我们每天生产的尿素,可‘喂饱’约18万亩麦田。”四川美丰德阳化肥生产基地春耕保供专班负责人刘鑫说。  节后复工,基地内的生产场景更加火热:机械手臂不停运转,装运叉车来回穿梭,一袋袋化肥整齐堆码……“整个春节假期,我们累计发运尿素、复合肥等化肥产品18400余吨。正式开工后,我们更要火力全开抓紧生产,为春耕化肥保供筑牢坚强保障。”该企业负责人说。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2-23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