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张明云 记者 钟正有)因为前几天有城里的“粉丝”说要来购买自家的鸡鸭和核桃、蔬菜等农副产品,一大早就在果园里除草、施肥、浇水的新盛明仪家庭农场负责人梁春华夫妻俩便马不停蹄地赶回了位于德阳市罗江区老君村的农场。当天,“粉丝”们欢欢喜喜地购买了他们价值近千元的生态农副产品,虽然不是很多,但梁春华还是很高兴,毕竟,“粉丝”说过两天,还要邀约朋友一起来买他们不打农药、化肥,不用饲料,“土得掉渣”的无公害农产品。眼看要国庆了,“粉丝”们隔三差五纷至沓来,梁春华脸上不由自主地洋溢出了幸福的笑容。资料图片:梁春华在地里采摘水果因为母亲的大病,让负债累累的梁春华夫妻俩曾经戴上了一顶困难户“难看又难听”的帽子。但坚韧要强的夫妻俩并没有认命。外出打拼多年,2018年,夫妻俩在家人、亲戚朋友以及帮扶干部的支持鼓励下,横下一条心,承包了本村200余亩荒山荒坡,种上耙耙柑、春见、大雅等晚熟柑橘品种。为了充分发挥土地效益,缓解资金压力,他们又在果园里套种上了小麦、玉米、黄豆、南瓜等作物,以“短”养“长”。此外,他们还养上了鸡、鸭、鹅等家禽,种植了核桃、梨子、李子等果树,发展了鱼塘种藕养鱼......寒来暑往、早出晚归,精耕细作、挥汗如雨,手起了泡、脚起了茧,夫妻俩咬牙坚持、辛勤耕耘,终于用勤劳的双手拔了穷根,摘了穷帽。在德阳罗江区老君村第一书记和区农业农村局、区乡村振兴局的帮助下,他们还成功创办罗江区首家困难户家庭农场,发展的条件更加成熟。勤劳朴实的梁春华是一个具有新时期农村妇女开拓进取、精明能干特性的人,敢想敢干。依靠自己敏捷的思维和活跃的性格,她开始录制小视频发布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她用生动朴实的介绍,富有感染力的肢体语言,声情并茂地还原了自家农产品生态化种植、养殖的每一个细节和过程,用这种另类的生产可视化、全程溯源方式,赢得了无数人的认可和信任。极短的时间内,她的“粉丝”就上涨到近7000人。作为村上的一名干部,梁春华同时把为群众服好务的精神与理念时刻牢记心头,贯彻得淋漓尽致。每到一处果园,她都会习惯性地掏出手机,绘声绘色地推介健康、绿色和生态。挂满枝头的累累硕果,展现乡村之美和现代农民的希望与奋进之路,为村民的优质农产品销售尽绵薄之力,让乡亲们丰收的喜悦有更好的承载。由此,她也得到了“老君村桃子姐”的美誉。最近,梁春华又忙里偷闲,在晚上开始“直播带货”,试图让自家和乡亲们的农特产品找到一条销售的捷径,卖上好价钱。在接到几十单订单之后,她兴奋不已,表示自己今后要进一步加强直播技能和技巧的学习,争取为罗江区在省内外享有盛誉的贵妃枣、翠冠梨、金花梨、青花椒、蜜柚等优质农产品代好言,让罗江绿色、新鲜、无公害农特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飞入千家万户,为罗江区产业做大做强和品牌影响力的扩大尽一己之力。穿过自家果园林下套种的几十亩杆壮饱满,马上就要采收的玉米地,梁春华难掩兴奋地说:“最近真的是好事连连啊,玉米今年行情好,估计可以卖到近5万元。还有套种的黄豆、田里的稻谷、藕塘里的藕和鱼,都可以收打和出售了,粉丝们也早就翘首以盼品尝美味,销售根本不用愁。罗江区农业农村局和乡村振兴局又用产业项目资金,在我们果园上面新建蓄水池,目前,项目已经竣工,我们没有投工投劳和出一分钱。展望未来,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不奋斗呢!”一抹微笑不由自主地浮上梁春华质朴无华、不施粉黛的脸庞,说话间,清脆鸟鸣婉转地欢唱,此起彼伏、萦绕耳畔,在宁静的乡村里,显得那么悦耳,那么动听。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09-15
(记者 钟正有)前期持续高温酷暑天气,导致德阳市中江县部分区域农业生产旱情严重,为全力确保粮食安全,该县农业农村局以“三个抓实”统筹农机提水抗旱保丰收。抓实资金投入,筑牢机电提灌基础。该局以抗旱设备更置为工作目标,多渠道发力,守牢机电提灌设备安全线。据悉,该县新建及技改提灌站60座,新增移动抗旱设备56台(套),预计将增加3万亩农田的提水抗旱能力。抓实机具调度,聚焦农机巡查检修。为充分发挥农机在提水抗旱重任中的优势,该局即刻成立提水抗旱机具协调小组和农业机具故障巡查检修小组,竭力保障各项安全。抓实督导统筹,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为健全该县农机提水抗旱长效工作机制,旱情初现便成立农机抗旱摸排小组,保障农业旱情及抗旱机具相关信息收集的丰富性、准确性。截至目前,共收集旱情信息76条,组织抗旱服务队20个,出动农机人员803人次、抗旱机组1544台(套),7月与8月共提水32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7.9万亩次。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09-15
(张曦允 记者 钟正有)近年来,德阳市旌阳区黄许镇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拓宽 “新方式”、 优化“新环境”、 用好“新资源”,为乡村振兴提质提速提效。签约仪式拓宽 “新方式” 激发新动力探索生产“新方式”,积极培育做强做大优势产业,充分发挥规模集群效应,形成了以新黄重型机械公司、恒飞机械等机械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快速推进电商物流西部产业园区建设,为产业提档升级提供场地及政策保障,实现“物流+”产业效应,不断提高市场抗风险能力。深挖邹氏鹿头禽蛋、哑巴兔、稻谷米线、黄金梨、广平枇杷等本土特色产品,大力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粮油、生猪等主导产业,培育涉农龙头企业1家,培育各类种植养殖大户20余户,以东泰“油菜花节”、广平“枇杷采摘之旅”、原野牧场“生态亲子游”等乡村旅游“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发展新动能。优化“新环境” 深挖新潜力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造人居“新环境”,重点治理辖区主次干道、集贸市场、公共厕所等区域环境卫生,新推动户厕改造155户,新建旅游厕所2个、农村体育健身场地14个。提升农村营商“新环境”,组建“德阳市黄许港镇一体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为本地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优化交通“新环境”,完成“六路一桥”、成都“三绕”德简段道路交通建设,提档升级上庸路、鹿鹤路、通站路等多条交通要道,实施G108国道与通站路路口风貌整治工程,进一步优化区域综合交通网络,铺就民生“幸福路”。打造280米通站路壁画长廊,不断强化对仙桥村古树、仙人桥,新龙村汉上庸长阙等名木古迹保护管理,催生新业态、延伸产业链、进一步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用好“新资源” 注入新活力坚持“一村一品”特色发展理念,构建以长平村百亩黄金梨,广平村千亩枇杷园和百年古梨园,胜华村、宏山村千亩桔园为代表的产业经济带,立足历史文化建设以仙桥村古树为主的“美丽村庄幸福院坝”;探索开发华强沟水库生态价值,打造以“立体山水,旌品东泰”为核心主题的乡村旅游示范区域。积极引导本地优势企业选派“产业书记”,组建多支专业队伍,结对帮扶集体经济薄弱村,同时加大乡村振兴项目投入力度,形成资源共享、互带互动、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有力助推产供销一体化协同发展。采取“镇、村、组”三级联动方式,清理镇内闲置资产16处和低效用地474亩,细化种类、科学规划,通过自营、出租、联合发展等方式,盘活闲置资源,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注入“新活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2-09-15
四川农村日报讯 孔继红 记者 刘佳  “稻谷储藏时的含水量及管理条件,对稻米品质和保质期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含水量过高或者过低都不行。储藏稻谷需要注意……”9月9日,广汉市金鱼镇月湾村的康庄农机专合社内,四川艾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吴春在电脑上登录四川省科技厅的“科技新村平台”,为其他种粮户在线答疑解惑。  吴春今年种植了 500亩优质水稻,由于优质稻的生产周期较长,预计在10月上旬开始收割。趁着空闲,他便开展水稻田间示范和种植技术交流,向更多的农户义务普及水稻种植技术和储藏窍门。  “尽管今年夏天广汉旱情严重,但本地农业部门想方设法保障农业用水,同时我们采用湿润和浅水层间隙灌溉的方式,加上机械化施肥,将旱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吴春说,现在他已经联系好了大型收割机械,只待水稻成熟时便开始收割,预计优质稻产量每亩1100斤,杂交稻产量每亩1350斤。  在广汉市三水镇,种植大户王小兵一大早就去田里,今天他专门请人驾驶玉米联合收割机过来采收玉米,到中午时分回家匆匆吃过午饭,就又赶去田里劳作。作为寿增蔬菜种植专合社带头人,王小兵已经从事农业种植销售长达20年的时间,他致力于将土地的综合利用发挥到极致。    “我种植的粮食总面积有1000亩左右,其中,水稻500多亩,预计亩产650多公斤;玉米400多亩,预计亩产400公斤左右。”王小兵说,目前玉米已经通过农业机械收获了近一半,待玉米收获完,就着手水稻的收割事宜。  面对今年的罕见旱情和疫情反复,王小兵同样觉得压力倍增。为了稳住农业生产,王小兵在玉米种植中采用了“播种施肥一体化”模式,在水稻种植中采取了插秧机侧深施肥技术,每亩节约肥料30%。  待水稻和玉米收割完成,王小兵计划在11中旬才开始播种小麦的空档,种植土豆、萝卜、莲花白等蔬菜,将土地的生产效益最大化。  广汉市现有耕地44.27万亩,基本农田面积31.33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41.26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93.2%,基本实现农田标准化、全程机械化、作物良种化。  广汉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广汉的农业生产遭遇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为稳住农业基本盘,广汉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确保粮食生产稳面积、稳产量。把耕地质量作为“第一要素”,坚决守住耕地面积,坚决提升耕地质量,坚决确保耕地安全,为粮食生产系上“保险带”。把创新驱动作为“第一动力”,着力在“选好种”“用好法”“机械化”和“科技创新”上下功夫,为粮食生产提供科技支持。把新型农民作为“第一资源”,让职业农民有身份、有本事、有奔头,为年轻人才扎根农村筑牢基础,积极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9-15
四川农村日报讯 梁潼 特约通讯员 肖开丰 记者 刘佳 文/图  “突突突……”9月6日上午10时,在中江县永太镇多宝村,金穗源粮食专业合作社的数台收割机正驰骋在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机器张开“大嘴”一路前行,“吃”进金黄色稻穗,“吐”出粉碎的稻秆。  当前正值全川大春作物收割期,连续15年粮食总产量居全省第一的中江县,抢收正在进行时。田地里,是机器的轰鸣声。田坎上,人机协作,“灌香肠”般将收割来的谷子灌进蛇皮口袋,装进拖拉机,运进专合社烘干房。永太镇多宝村金穗源粮食合作社机手正在收割水稻。  专合社院坝里,短短10分钟内,就有4辆拖拉机载着收割的粮食回来。“现在正有10名机手、30多名其他劳动力下田抢收。我们种植的1026亩水稻,在前段时间高温干旱来临时已基本成熟,所以受影响不太大。”专合社负责人常滔介绍道。  数公里外的永太镇高坝村,稻田里人工收割也正如火如荼进行。只见沉甸甸的稻子被风拂过发出沙沙的响声,稻田里当地村民三五成群,弓腰开镰,不一会儿,一缕缕水稻就整齐均匀地铺排在身后,打谷机不停运作,村民们有序将刚收割的稻谷放入机器中,分出的谷子很快装满蛇皮口袋运上路边等候的小型拖拉机。  “今年的天太热了,但是谷子我一点都不担心,长得非常好,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永太镇高坝村村民张太兵手捧着刚收割的稻谷,笑得合不拢嘴。“今年初,县政府和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签订供水协议,提前供水关‘秧门’,延长了水稻大田生长时间。”中江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陈正龙说。县里还统筹项目资金100余万元用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保证了大春作物产量和质量。  中江县今年水稻种植面积42.3万亩,预计产量24.7万吨。截至9月6日,水稻收获面积13.46万亩,占播种面积的31.8%。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9-08
(记者 钟正有)记者从德阳市旌阳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获悉,旌阳区旅游打卡活动是以丰收节为背景,充分利用旌阳区旅游和乡村振兴资源,全面展现近年来旌阳区公共文化建设成果和乡村振兴发展历程及成就。打卡路线采取“西线+东线”并行的方式,活动于2022年9月1日在旌阳开启,持续至9月20日。农产品展示活动采用打卡制,到达打卡点位后,拍摄一张自己和打卡点的合影即可。趣味打卡装置分布于旌阳区的10个地点,打卡10个点位即可于9月20日在高槐村丰收节主会场领取盲盒礼品一份,限额300份,先到先得,领完即止。西环线——赏金色稻浪体验采摘乐趣热浪卷稻香,沃野高粱红。这个时节,约上三五好友,到这儿赏景采摘水果品农家美食,静享一场纯粹的乡野秋日。步入一望无际的稻田,等微风吹起金波翻滚,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的旌耘粮仓,闻着稻穗的清香,浅尝一杯咖啡,体验自然野趣。东环线——享文创之美解锁乡野自然之乐蓝天白云下自在解锁旌阳乡野的田园逸景。到文创气息浓厚的旌韵高槐,找一角舒适喝一杯咖啡、听一曲民谣、体验一次手作,或体验一次山顶上的精品民宿,除了乡村如画的亮丽底色,还有“诗与远方”。 去领略草原风光的原野牧场,自在撒欢,拍风景、吃美食、挤奶喂牛,去尝试当“一日农夫”,趣享自然。西环线:打卡点1:红光印象;打卡点2:青甜扬嘉;打卡点3:源野牧歌;打卡点4:旌耘粮仓;打卡点5:中国德孝城。东环线:打卡点1:旌韵高槐;打卡点2:旌秀桂花;打卡点3:荷韵龙居;打卡点4:凯江大回湾;打卡点5:原野牧场。咨询电话:13880711432、15386677911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09-07
 (肖开丰 梁潼 记者 闫新宇 实习记者 陈康 文/图)“突突突……”9月6日上午10时,德阳市中江县永太镇多宝村,金穗源粮食专业合作社的数架收割机正驰骋在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机器张开“大嘴”一路前行,“吃”进金黄色稻穗,“吐”出粉碎的稻秆。永太镇多宝村金穗源粮食合作社机手正在收割水稻据悉,作为连续15年粮食总产量居全省第一的中江县,今年水稻种植面积达42.3万亩,预计产量24.7万吨。截至9月6日,水稻收获面积13.46万亩,占播种面积的31.8%。当前正值全省大春作物收割期,抢收正在进行时。田地里,是机器的轰鸣声。田坎上,人机协作,“灌香肠”般将收割来的谷子灌进蛇皮口袋,装进拖拉机,运进专合社烘干房。永太镇高坝村村民正将谷子装袋专合社院坝里,短短10分钟内,就有4辆拖拉机载着收割的粮食回来。“现在正有10名机手、30多名其他劳动力下田抢收。我们种植的1026亩水稻,在前段时间高温干旱来临时已基本成熟,所以受影响不太大。”专合社负责人常滔介绍道。“谷子长得非常好,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永太镇高坝村1社村民张太兵手捧着刚收割的稻谷,笑得合不拢嘴。“今年初,县政府和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签订供水协议,提前供水关‘秧门’,延长了水稻大田生长时间。”中江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陈正龙说。县里还统筹项目资金100余万元用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全力保证大春作物产量和质量。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09-07
(记者 钟正有)为深入实施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持续严打禁限用药物违法使用行为,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稳中向好,近日,农业农村部到什邡市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工作。抽查现场什邡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本次抽查工作,该局农安股按照监测方案要求,积极配合协助完成抽查任务,分别在什邡市周公家庭农场、什邡市什苑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师古镇养殖大户李加海3家经营主体抽查样品3批次,所有抽查样品均在养殖场现场取样并制样,确保全面、客观反映抽查样品安全状况。抽查现场下一步,什邡市农业农村局将继续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措施,进一步强化监管,完成各级监测任务,为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09-07
(周宇棠 记者 钟正有)“三农”问题关系国计民生,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中江县不断强化组织引领,加强人才培育,聚焦产业发展,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擘画百姓富、产业兴、生态优的新时代乡村振兴美丽画卷。强化组织引领,坚定领导“主心骨”。一是建强战斗堡垒。切实抓好村“两委”换届“回头看”,紧密围绕班子运行顺不顺、工作能力强不强、精神状态好不好等5个方面,深入全县436个村全覆盖开展综合分析研判,切实帮助基层干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是聚焦培训提升。开展村干部学历提升“三年行动”,中江县457名干部录取为2022年德阳开放大学春季班学员,选派380名村党组织书记参加市上示范培训,县级层面对436名村党组织书记、2720名村干部开展集中轮训,实现培训全覆盖。三是健全权力清单。印发《中江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权力责任清单》,明确八个“五不准”,将涉及村级重大事项决策、资金管理、资产处置等方面的“小微权力”进行规范细化,确保运行有章法、执行有刚性、规范有依据。加强人才培育,激活智力“新动能”。一是选好“带头人”。实施优秀农民工人才回引培养、乡村企业家孵化培养行动,加大从产业致富能手中培养党员力度,按照“吸引一批、培养一批、提升一批”的工作思路,每年培育高素质农民200名以上,着力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二是用好“专家组”。建立“专家+土专家”多元化技术服务体系,大力实施“院地合作”,与四川农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省农科院等院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建农业产业技术专家团队,选派14名农业科技特派员,“下沉”各村指导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受益群众达1000余人。三是育好“人才库”。采取县、乡联动培养、分级施训的方式,年度培训基层农林水专业人才、农产品加工人才、乡村电商人才和文旅人才600余名,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聚焦产业发展,牵好经济“牛鼻子”。一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组建“1+30”农业产业技术专家服务团,发布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政策12条,精心培育村集体经济扶持项目45个,成功培育百万级收入村1个,大力推广自主发展型、抱团发展型等五种发展模式,今年上半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10.2%,收入达10万元的村173个,达百万元的村2个,带动群众就近就业8万余名。二是大力引进优质业主。中江县市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41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7家,市级龙头企业33家。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三位一体运行模式,发展带动农户数近12万户,增加就近就业岗位,有效促农稳定增收。三是大力推进融合发展。创新实施“供销社+村集体经济+农民专合社”的“三社融合”发展模式,确定29个融合发展示范村,提供覆盖农业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目前已完成土地托管3000余亩,机械化耕种面积完成5000余亩,助力乡村振兴。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09-02
(记者 闫新宇 实习记者 陈康 文/图)近年来,德阳市旌阳区以加速现代农业发展,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为抓手,积极扶持鼓励农林牧渔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助力新型经营主体实现跨越发展,提高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服务水平和带动能力。 目前,全区已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2595人;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4家,其中省级8家;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612家,家庭农场1032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示范场(社)50家,已基本实现家庭农场“一组一场,一村一示范场”全覆盖。 育种、烘干、存储房初秋时节,记者走进旌阳区瑞景家庭农场,看到一片一望无际的稻田将陆续迎来收获期。“现在出穗的都是金丝米,种植面积不多,马上可以收获了。其他的都是桂朝大米,也是晚熟品种,主要用来制作米线,市场价格比一般的大米贵些,要9月份才能成熟。”瑞景家庭农场负责人刘波介绍说,“这580亩稻田都是高标准农田,都能进行机械化操作,既提高了效率,也节约了人工成本,提升了经济效益。”4年间,旌阳区瑞景家庭农场种植面积从150亩扩大到580余亩,除了机械化提高效率之外,更离不开信贷直通车的资金支持。为扩大规模、延伸产收链条,2020年,旌阳区瑞景家庭农场便向区农业农村局提出贷款需求,通过省农担公司作保,无需抵押,两次贷款共计80万元,3天时间银行就下发款项到户。刘波说,“信贷直通车除了低息贷款之外,还有50%的贴息,这样对我们农业种植户来说,支持力度就更大了。”近年来,旌阳区积极探索建立“主体直报需求、省农担公司担保、银行信贷支持”的“信贷直通车”体系,健全“政银担场”合作机制,打造了旌阳家庭农场的专属贷款产品。目前,全区累计发放农担贷款3.26亿元,发放贷款贴息59万余元。截至7月底,全区共计发放家庭农场贷款60笔1144.9万元,其中直通担保贷12笔719万元。此外,今年3月,旌阳区还被纳入全省26个“家庭农场信贷直通车”试点县之一。去年,旌阳区成功搭建全市首个新型经营主体“一站式服务中心”,迁入市场监管部门服务网点专线,将主体登记注册、变更注销、综合会计、政策咨询、项目申报、示范培育等6项服务职能纳入“一站式”管理服务平台,为主体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和指导。 一站式服务中心截至目前,服务中心已完成工商年审220户,登记、变更、注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89家,完成40余家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场申报资料的准备,为300余家村集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小微企业开展代记账报税、业务指导等全方位服务。“现在方便多了,不用再一个个跑市场监管、税务等多个部门了,不管是示范社申报、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申报,还是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申报,服务中心都能免费办理,而且只要材料齐全,最快一个小时就能办结。”孝泉镇高桥村供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伦华说。接下来,服务中心还将创新服务形式,增加产权交易、产销对接、房屋检测、银行开户、涉农保险等全流程服务,实现涉农服务“一站通”。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09-01
(记者 钟正有)为抗击德阳市中江县60年不遇的高温酷暑天气,防止持续干旱导致县域内出现大面积停电、停水状况,继而严重影响全县养殖业,中江县农业农村局乡镇畜牧兽医站积极主动担当作为,聚焦技术指导、后勤保障等,四措并举,为畜禽养殖场(户)排忧解难,全力助其渡过难关。讲解现场未雨绸缪,加强禽畜防暑降温宣传。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干部职工结合乡镇实际,一是通过张贴“安全生产规范”、详细讲授抗旱要点,从而大面积普及畜禽防暑降温知识;二是增强高温高热等极端天气预警能力,通过加强天气信息收集和发布工作,确保极端天气预报及时通知到位;三是组织畜牧抗旱指导小组,通过专业化指导、详尽细心服务,竭尽全力助推中江县养殖业抗旱、安全稳定生产。多方发力,保证规模养殖场供电正常。为保障中江县规模养殖场安全用电,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切合实际。一是做实后勤保障。积极组织站内职工,通过协调发电机,从而保障养殖场(户)正常用电,确保畜禽养殖场的防暑降温、饮用水正常供应。二是协调电力检修。通过强化与乡镇供电所电工沟通协调,做到第一时间到场开展电力设施设备检修,避免用电过载导致养殖场持续断电现象发生。排查现场靠前指导,落实牲畜防暑降温工作。为扎实开展高温天气下畜禽安全生产兜底工作,以主动担当作为为基本态度,以靠前服务指导为工作原则,扬长避短,发扬技术优势,积极开展养殖场防暑降温分类指导工作。一是通过在养殖栏舍顶部搭建阴棚或盖上遮阳网,窗口上搭建遮阴棚等措施;二是指导有条件的规模养殖场利用排风设备促进空气流通等,采用设定喷水、活体喷雾和安装湿帘的方法降温;三是提高饲料蛋白质含量,辅之防暑降温药品,从而保障畜禽迅速、安稳度过热应激。高位推进,夏季疫控抗旱两不误。以抗旱防暑为工作基础,高位稳步推进夏季疫病防控工作。一是强化沟通协调。提前联系驻片兽医及村级防疫员,加强养殖场(户)的环境消毒、卫生整理、防暑降温、无害化处理及疫苗免疫等工作的督促指导。二是做好疫病监测辅助工作。通过提前联系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扎实做好全县各养殖场(户)畜禽的样品采集辅助工作,彻底消灭高致病性蓝耳病、非洲猪瘟、禽流感、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暴发流行的基础环境,确保全县重大动物疫病的监管工作纵深推进。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08-29
(张明云 记者 钟正有)“我们鄢家回龙场村地处德阳市旌阳区、中江县交界地带,是一个鸡鸣三县的地方,像今年这样几十年一遇的高温大旱之年,如果不是罗江区乡村振兴局之前耗资70余万元为我们村修建集中供水站,不难想象我们极度缺水的偏僻山村,人畜用水将会是多么的紧张和困难!”德阳市罗江区回龙场村党支部书记杨通荣拧开水龙头,一股清流汩汩而下,看着干净清冽的自来水,无比欣慰地说出以上一番话。查看现场据了解,鄢家镇回龙场村(原黑虎村)集中供水工程始建于1996年2月,工程蓄水池的容量仅150立方米,水源主要来自水沟、小溪,靠天吃水,无稳定保障。随着黑虎村的开发建设,人员逐渐聚集,集中饮水不足问题日益凸显。2005年,该村新增建2口井用于解决供水不足问题,2018年,2口供水井因设备老化无法正常运行,每遇夏季洪水季节,地表水渗透,导致饮水浑浊不堪。在寒冬腊月枯水季,断断续续的水源,严重影响着涉及村组贫困户以及其他农户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以及经济发展。黄金般珍贵的水让老百姓省了又省,但以往几年时间里,他们还是得靠政府用消防车送水来维持基本的生活所需。水,成了当地老百姓最大的心头之患、迫切之需。急民所急、想民所想,经过深入的调研、走访,罗江区乡村振兴局第一时间拿出70余万元资金在黑虎村实施2020年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集中供水工程改造。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取水井一口、水箱、给水管道、出水管道、管理房、供水设施设备一套、供电设施设备一套。经过紧锣密鼓的施工建设,项目如期完工,黑虎村3、4、7、9、11、12组1000余名村民和学校师生终于用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合闸通水的那一天,村民和师生无不拍手称快。查看现场谈起今年夏秋相连的极端高温天气,远在广东打工的村民魏有德说:“我们夫妻在外打工,我原来很担心家里两个老年人的洗衣做饭喂养牲畜用水。在得知自来水几乎没有停过时,我们就不用担心他们遇上吃水难的问题了。感谢镇、村干部,特别是区乡村振兴局集中供水站的修建,它就是我出门在外的定心丸啊!”据了解,由于今年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导致罗江严重缺水,地里农作物干枯,全区各乡镇遭受不同程度的干旱。据不完全统计,光7月份全区农作物受灾面积就达1281.18公顷,绝收面积188.58公顷,经济损失994万元。但在金山镇千渔欢村三组,旱情形势却并没有波及这里。举目四望,星罗棋布的稻田结满了沉甸甸的稻穗。山坡上,柑橘树郁郁葱葱,果实累累。玉米秆腰身上挂着粗壮饱满的 “大棒槌”......不顾热浪滚滚,脱贫户周大爷转悠在即将开镰的稻田旁,看着颗颗丰盈谷粒,喜笑颜开。“还是多亏了区乡村振兴局提灌站项目的建设,才有了我们如今的好收成啊。我们这里是低山丘陵地带,水低田高,想想以前,人畜饮水和农业生产用水都要看老天爷脸色。插秧放水时,乡里乡亲还曾经为用水大打出手。像今年这么干旱,如果不是提灌站的投入使用,估计我们绝大多数农田都恐怕要颗粒无收了。”水是农业的命脉,作为川中丘陵农业县,水源短缺一直是罗江发展产业和生产生活的瓶颈问题。近年来,区乡村振兴局干部职工不断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聚焦乡村振兴关键领域,按照“建管并重,效益第一”的原则,严格相关项目工程建设管理,大作“水文章”。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2022年,罗江区新建或技改提灌站共74座,使用专项衔接资金(含原扶贫资金)1332万元;新建或维修沟渠82处,新建或维修沟渠长度196.8公里,使用专项衔接资金(含原扶贫资金)4723.2万元。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提灌站、沟渠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有效降低了老百姓生产成本,减小了劳动量,缓解了农田“口渴”问题,治好了农户的 “心病”,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现了全区人民“引水、增收、致富”的愿景。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08-29
(记者 闫新宇 实习记者 陈康 文/图)8月24日,“新能源·新智造·新时代”全国主流媒体名博大咖德阳行走进中江县南华镇南山村。从中江县城出发,沿着中金快速通道一路向南,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就会看到“清风南华·荷韵南山”八个红色大字矗立路边。沿着“亲莲大道”走进景区,1500余亩荷塘一望无际,数种荷花点缀其间。中江县南华镇南山村荷花景区荷塘美景让游人沉醉,更让南山村党支部书记吕勇自豪,从荷花、荷叶、莲藕到莲子,全都在乡村产业振兴中发挥着作用。同时,凭借10余种先后开放的荷花,乡村颜值得以提升,也带来了人气,农旅融合改变了曾经单纯依靠农业种植的局面。为什么重点打造荷花,景区内的一处古迹给出了答案。景区内,清代乾隆年间重臣,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孟邵的故居尚存。此前,中江县纪委监委联合南华镇深挖本地历史文化名人背后的清廉文化、清廉故事,利用南山村荷塘密布的天然优势,借莲藕寓意清廉的“莲”意,建“廉”景,“清风南华·荷韵南山”景区应运而生。 中江县南华镇南山村荷花景区景区的清风廊,不仅收集展示了南华镇、南山村优良的家风教训,更是一个仁义礼智信、家国情怀、村规明约荟萃之地。连心廊是党员干部和群众经常休息乘凉的地方,也是收集民意的地方。初心路、创业路、和谐路、幸福路及党群文化中心,提醒着来此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今的南山村,已打造成为清廉村居。整个园区清廉文化和荷塘美景相得益彰,除了荷花带来的赏花经济,莲藕还可带来400余万元的年产值。随着“荷”产业在这里的生长壮大和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清风南华·荷韵南山”景区的人气越来越旺,当地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去年荷花盛开时节,景区最高日接待游客量能够达到5万人次,每年还能吸引100余名村民就近务工。”南华镇党委书记刘虎介绍,每年荷花节期间,景区接待游客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00余万元。在景区的带动下,南山村的基础设施大幅度提升,家家户户门前道路硬化,房屋建设大幅度提档升级。入夜,景区内清廉文化广场灯火通明,风中裹挟着烧烤的香气,不时传来儿童嬉闹的声音,节会期间“夜经济”的繁荣,为村民们带来了十分可观的收入。“我感到现在的生活很充实,钱也比以前挣得多了。在这里,每个月都有3000多的收入,忙时收入还更多,生活越来越幸福了。”常年在景区务工的金代春笑容满面地说。近年来,当地在乡村生态旅游上发力,使景区有了更高的观赏价值,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景区也加大建设力度,打造了“荷花灯池”“时光隧道”“许愿廊桥”等众多网红打卡景点,许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都慕名前往。“下一步,我们将把‘清风南华·荷韵南山’核心区域扩大到3000亩,持续在文旅融合上做文章,围绕‘吃住行游购娱’6大功能,打造现代乡村旅游新模式,既留得住乡愁,又看得见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刘虎表示。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08-26
(姚懿玲 记者 闫新宇)今年8月以来,德阳出现持续的极端高温和罕见高温干旱天气,致使德阳市多区域乡镇玉米、水稻、柑橘遭受旱灾,农作物受灾严重,甚至面临“颗粒无收”的严峻局面。旱情发生后,人保财险德阳市分公司第一时间赶往田间地头,查勘受灾农作物面积,做好灾情记录,积极协助政府部门做好受灾农田的赔付。据介绍,截至8月23日,人保财险德阳市分公司已接到9000余户农户报案,报损面积达3.9万余亩,估损金额1050万元。目前,已完成76%的村级受灾作物查勘,计划在8月底前完成承保受灾面积40%的核损赔付,在9月20日前完成全辖玉米赔付,在10月底最迟11月中旬完成水稻受灾赔付。首笔旱灾赔款92800元已赔付8月18日,在中江县农业农村局、玉兴镇人民政府的见证下,德阳保险行业首笔旱灾赔款由人保财险德阳中江支公司赔付兑现,为中江情花湖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受灾玉米赔付92800元。“真的很感谢人保财险公司、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帮忙,不然就真的血本无归了。”受灾合作社的工作人员李爱平激动地说道。经现场查勘了解,中江情花湖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种植的玉米田受伏旱影响,116亩玉米田一片干涸,几乎颗粒无收。据人保财险德阳市分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今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由以前的保物化成本升级为保完全成本,保障金额几乎翻了一倍,本次旱情受灾最严重的是玉米,如果绝收每亩赔偿800元。合作社今年投入成本约14余万元,种植了135亩玉米,受灾116亩,今年6月份尽数投保了大春作物完全成本保险,本次9万余元的保险赔款,极大减少了种植户的种植、肥料、农药、基本人工和土地流转等成本损失。开启绿色理赔通道  弥补受灾农户损失自然灾害无法回避,如何弥补受灾农户的损失呢?政策性农业保险发挥了强有力的保障作用。旱灾发生之初,人保财险德阳市分公司便成立查勘专班,调动全市力量集中支援受灾重点区域,抽调查勘车21辆,无人机3台,承保、理赔、协保协赔人员100余名,全天排班制查勘。据工作人员介绍,除传统人工查勘外,对受损面积大,人工查勘难度大的区域,运用“无人机”进行更精准地查勘作物受灾情况,极大提高了查勘时间,也减少了误差,也为快速理赔抢抓时间。无人机查勘8月初起,人保财险德阳市分公司已启动农险大灾理赔应急预案,开启理赔绿色通道,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简化理赔流程,确保赔付及时送达农户。同时,运用农业相关数据,比对接入社保一卡通账户,提高农户收赔款的准确性和效率。并聘请农业专家,指导农户根据农作物受灾情况协助开展自救、减损和重播规划。同时,配合乡镇政府,统筹资源,同步做好水稻干旱、虫害预防。人保财险德阳旌阳支公司查勘人员查勘受灾玉米据人保财险总经理德阳市分公司吕先成表示,全力以赴打好这场“抗旱保秋”战,除灾害损失核查外,公司也已启动防灾减损项目,计划投入30万元,购置抽水泵、水管、发电机等防灾物资,用于服务片区内8个乡镇16个村的农作物抗旱和预防大型养殖场停电备用。同时,将协助绵竹一村镇,打一口防旱水井,用于重点区域水稻灌溉,持续为农作物“解渴”,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政府性农业保险的实惠和保障,让政府放心、让群众满意。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08-26
(肖开丰 梁潼 记者 闫新宇)入夏以来,受持续高温影响,中江县今年总降水量338.2毫米,较历年同期567.6毫米偏少40%。昨日,记者从中江县委宣传部获悉,目前受此影响,中江土壤墒情急剧下降,作物生长受到严重影响,局部还出现不同程度的土地开裂现象,旱情形势严峻,且有持续发展趋势。同时,人畜饮水压力较大,农村饮水安全面临严峻考验。目前,全县27个乡镇受灾,农作物受灾27.57万亩,经济损失约17903万元。多措并举针对当前形势,中江县多措并举,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供用水安全。快速成立“政府统筹、部门指导、乡镇落实”的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同步建立以水利、地灾、气象专家为指导,民兵预备役、武警部队、消防救援为骨干的防汛抗旱抢险队伍。及时印发了《中江县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立即启动抗旱应急3级响应的通知》《中江县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落实抗旱应急3级响应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指导文件,全面落实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详细抓、具体人员包干抓的抗旱责任制,确保人人有责任,层层抓落实。竭力抗旱加紧调度 输水“救急”位于“中江粮仓”永太镇的金穗源粮食专业合作社,近年来通过种植技术示范引领,带动规模种粮大户50余户,种植面积2万亩,辐射示范带动农户200余户,面积达到1.2万亩,为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做出了一定贡献。然而目前的干旱形势,让负责人常滔犯了愁。“夏季玉米正处于抽花灌浆期,没有水所以到后期玉米没有籽粒,大豆也是。”常滔表示,河里也没什么水,也没法抽水上去,只有盼着下雨,不然专合社的夏玉米和夏大豆基本没有什么收成。“好在人民渠放水,田里有水,没有出现干旱,种植的水稻长势没有受影响,能够按期收割。”常滔告诉记者。8月12日,中江县龙金村种粮大户杨安武在田间查看水稻长势。今年,杨安武承包了600亩水田种植水稻,但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稻田干旱缺水,超300亩水稻灌浆受阻,空秕粒增加,预计将减产70%,直接经济损失达40余万元。中江县水利局河湖保护中心黄鹿站站长陈繁荣介绍说,杨安武承包的稻田处于尾灌区,如需大量引水,必须得通过黄通分干渠永北支渠,从远在38公里之外的黄鹿水库取水。但水在长距离运输中会出现渗漏等问题,水流量会随距离增加而逐渐减少。8月15日下午,水库输水到达了杨安武所承包的稻田,“如果水量充足,预计损失能降低。”杨安武说。“输调水按灌区、水系、渠系建立放水‘一库一策’责任制,计划用水提高输灌水效益。”中江县水利局副局长吴勇介绍,“目前已通过水库向缺水片区输灌水6300万立方米,但仍有非灌区6.1万亩未能有效缓解缺水问题。”形成合力 引水“自救”在同样是尾灌区的中江县回龙镇竹堰新村8社,这里的部分稻田已完全干涸,水稻矮小,无法抽穗,少许稻田出现枯黄。该村约有1120亩稻田,如持续缺水,预计水稻将减产50%左右,“来水的话,情况肯定会好一些,大概减产25%。”竹堰新村党支部书记钟标大说。连日来,靠近水塘的村民,多用水泵从塘内引水,暂时缓解稻田缺水问题。但水资源有限,只能解决水塘周围的几处稻田。如需大量用水的话,最近只能从通济水库左干渠引水,距离约为20公里。永丰乡谭受村耕地面积2850亩,今年种植水稻755亩,灌溉水源主要来源继光右干渠和元华支渠。谭受村今年因干旱灾害影响,1社、2社、5社、6社水稻种植区域以及渠道末端区域出现农业灌溉用水困难现象。谭受村出现旱情后,当地通过继光右干渠和元华支渠输水引水,同时组织当地受旱群众开展生产自救,采取河道抽水、塘堰放水、提灌站提水等措施,解决了目前旱情带来的影响,保障了谭受村农业用水和人畜饮水。连日来,抗旱保灌的场景出现在中江县受旱乡镇的田间地头,继光镇继光村410亩水稻通过当地积极自救,旱情已经得到缓解。此外,旱情发生以来,中江县委县政府统一调度,各乡镇立即组织当地干部群众开展河道、塘堰捞渣清淤工作,力求打通水渠“经脉”,增加引水灌溉量。做强服务 供水“保饮”伴随高温少雨的极端天气情况,人畜饮水压力较大,农村饮水安全面临严峻考验,中江全县因旱人畜饮水困难人口162人,因旱牲畜饮水困难77头,目前已全部得到解决。水利部门对全县饮水安全实行动态监测,建立农村供水工程“一站一策”问题台账,实行农村居民饮水困难定期报告制度,常态化更新问题日报、周报,同时通过分时段供水、水桶储备生活用水等方式提升供水保证率,确保供水保障率不低于90%。目前,在全县落实51名水利工作监督员,450名水管员,负责加强水源保护、水质监测等工作。对出现饮水困难的地区,进行现场核实,确定应急供水方案,采取增压、增效扩容、另寻水源、管网延伸、邻里取水、分时段供水、组织送水等方式查漏补缺。据了解,旱情发生以来,水利部门加强与县级其他部门协作,配合农业部门立足“水路不通走旱路”,引导蓄水条件较差的地方,特别是人民渠、主干渠非灌区改种旱制,并持续优化供水计划,抓好水资源的统一调度与管理,根据实际,科学安排,提高用水效率,全力保障灌溉用水需求。此外,为有效应对旱情,全力保障秋粮丰收和饮水安全,中江累计投入资金6918.5万元,整治病险水库4座、渠道62.16公里、小型水库51座、塘堰132口,新建、改造提灌站61座,新增移动抗旱设备20台(套)。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08-24
(记者 闫新宇 实习记者 陈康 文/图)8月24日,“新能源·新智造·新时代”全国主流媒体名博大咖德阳行活动来到位于中江县北部的黄鹿镇。展区内的农产品走进黄鹿湖农业规划馆,稻米、桃子、牛奶、百香果、鳜鱼等农产品琳琅满目摆满展区。“听到讲解员的讲解后,我切身感受到了黄鹿镇的文化底蕴厚重,这里水资源丰富,产业兴旺,农产品种类繁多。”采访团里的一位记者表示。 讲解现场据悉,黄鹿镇是都江堰人民渠六期直灌区,有丰富水资源,全域有中小型水库6座,塘堰301口,全镇水域面积达5000余亩,总蓄水量达3200万立方米,适合发展多种形式的稻渔综合种养,具备促进粮油水产品优质化和提升水稻田综合经济效益的潜在优势。目前,全镇稻渔综合种养有6000余亩,采用稻渔综合种养的模式,最高能够达到每亩 1 万元以上的收入,在确保粮食安全的情况下增加农户的收入,破解种粮效益低、种粮积极性不高等难题,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此外,黄鹿镇还根据“2+2”产业规划和区域资源优势,坚持现代农业产业为主导,大力发展优质粮油和特色水产,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创建“黄鹿湖”现代农业公园。目前已建成现代优质粮油园区16000 亩,特种水产园区 5000 余亩,特色水产总产量166万余斤,稻虾米年产量 1250吨,总产值约1.63亿元。多经产业8000余亩,总产值2000余万元。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08-24
(李润 记者 李传君)整合网格以来,网格员上报信息同比增长20%以上,且所有事项均在规定时间内办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今年8月上旬,刚出炉的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数据显示,该区今年实施的全科网格建设初显成效。  为打破过去网格设置过多过滥、一人一岗的局面,罗江区对多部门的网格进行整合,推进全科网格建设,实现从“多网”到“一网”,逐步完善“全域覆盖、全网整合、规范高效、联动共治、常态运行”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网格员向群众宣传反诈知识。 受访者供图  多网合一 告别“九龙治水”  罗江区白马关镇副镇长吴志国介绍,整合网格以前,网格员分属多部门,涉及政法、安全等方方面面。网格员分属不同部门,导致政出多门,各种上报事项不胜其烦,一旦遇到大事难事反而不知找谁,老百姓称此现象为“九龙治水”。  一个村(社区)有多个网格员,既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又不利于形成快捷灵敏的反应机制。为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今年2月,罗江区对分散在市场监管、应急管理、民政救助等多个部门的网格进行整合,将全区划分成2106个小网格,配备专职、兼职网格员2502人,形成了以一、二级网格员为底座,网格专干、副网格长为中坚,网格长和总网格长为塔尖的“金字塔”型网格员队伍。  整合网格后,区级20个职能部门对网格工作事项准入清单进行细化,将网格工作事项由8项调整至43项,明确“提楼晓户、提户晓人、提事晓情、提情晓策”的工作目标。  同时,罗江区大力推行镇村干部与网格员交叉任职,有效发挥网格化管理“人多、格小,反应快、责任清”的优势,力求达到精治、善治目标。据统计,全区一、二级网格员中,兼职比例高达42%。  “镇村干部熟悉当地情况,兼职网格员将加深他们与群众之间的感情,有利于开展工作。”罗江区基层治理促进中心副主任马安安坦言,群众遇到急事既可以找镇村干部处理,又可以求助网格员,相当于有了“双重保险”。  科学设置 不留死角全覆盖  今年3月30日,万安镇二级网格员张丽莎在日常走访中发现一小区居民因用药不慎出现休克症状,她立即拨打120,患者因此得到及时救护。  今年以来,罗江区优化重构基础网格,将机关、学校、医院、超市等全部收编入网并实行动态管理;在有地质灾害点的村(社区),增设专属小网格,配备地质灾害监测专职网格员;完善线上网格,推进网格员微信群、QQ群延伸到户,并发动热心群众和志愿者参与网格管理,号召他们及时发现并主动上报网格内存在的问题隐患。  万安镇党委书记傅迅称,“网格调整实现了‘多网合一、多员合一’,强化了网格员统筹协调能力,促使服务更加精细化。”  今年五一前后,外省跨区机收队陆续进入罗江区开展农忙抢收。金山镇金山社区陶祯明、肖学远等二级网格员主动为机收队人员进行疫情防控政策宣传,并定时在网格服务微信群中发布防疫信息,配合机收队做好防疫工作。  “通过实现一网全覆盖,好多问题可以化解在基层。”鄢家镇星光村党委书记、副网格长周华表示。  统筹力量 提升治理效率  整合网格后,罗江区各项工作迅速落实落地,基层治理效率大幅提升。“罗江区全科网格的最大特点就是网格小而精,网格员和服务对象彼此熟悉,好开展工作。”罗江区委政法委副书记严崇平介绍,1名二级网格员负责包联30户群众,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可以运用多种手段快速解决。  罗江区进一步健全了分类处理机制,根据管理权限,压实各级政府主体责任,做到有问题主动承接、限时办结反馈。同时,罗江区还建立“呼叫”事项办理结果满意度测评制度,将“呼叫”事项部门响应率、办结率、超时率和满意率作为对部门及人员考核的重要依据。  金山镇对辖区内各个社区的面积、人口、驻区单位企业、社区工作力量等指标进行了全面摸底,采集了2000余条基础信息,为精细化服务提供了数据支撑。  今年7月2日,金山镇安家村二级网格员林燕在走访时,得知村民张宗华老人近期身体状况良好,于是征求了张宗华老人和家人的意见后帮忙联系接种新冠肺炎疫苗。据悉,安家村共有60岁以上老人610名,通过网格员上门服务,已有596位老人完成新冠肺炎疫苗接种。“这项工作从动员到基本完成仅用了三个月,在整合网格之前是难以想象的。”罗江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肖银花感慨。  全科网格运行 带来三大变化  罗江区整合网格后的实际运行效果如何呢?数据显示,自整合网格以来,罗江区各级网格员累计报送各类信息6763条,包括社会治安、流动人口核查、矛盾调处等。  今年4月15日,调元镇顺河村一级网格员马孝伟在和村民交谈中了解到,村里有一段路没安路灯,他及时上报了该情况。经过镇政府相关部门和村“两委”的努力,该地段顺利安装60余盏路灯,村民从此夜行不再难。  罗江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全科网格建设给罗江区带来三大变化。首先,提升了工作质量。罗江区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人多、格小”的独特优势,通过网格员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给群众,避免出现经过多层传达信息失真的现象。  其次,提高了自治水平。罗江区将定向议事代表明确为网格员,第一时间召开定向议事代表会议解决问题,形成“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的闭环运行机制。  第三,扩大了村级事务群众参与度。网格员及时了解反馈群众诉求,提升了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解决了乡村治理与农民意愿“两张皮”的难题。  “我们将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力争实现矛盾不上交,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罗江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汪旭说。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2-08-23
(记者 刘蓉 文/图)为加强衔接资金管理,推动项目规范有序实施,确保扶贫资产持续发挥效益,进一步提升德阳市从事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专项补助资金项目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近日,德阳市乡村振兴局举办财政衔接资金项目管理和资产后续管理工作培训。培训会现场成都农交所德阳所副总经理谢玉萍在本次培训中受邀开展了“依托产权交易平台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主题的培训,向学员们教授了如何盘活用好扶贫资产,持续发挥资产效益。  会上,谢玉萍提出,盘活农村集体资产需了解农村集体包含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其他资产,并依次做出解释。谢玉萍从农村集体有什么、基层党组织职责是什么、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能做什么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如何助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近年来,成都农交所德阳所不断探索创新,为集体经济组织提供涉农法律政策咨询、培训等服务。下一步,成都农交所德阳所将继续发挥好改革、探索以及支撑者的作用,继续探索农村集体资产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为德阳市乡村振兴工作迈上新台阶做出新的贡献。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08-23
 (记者 刘蓉 文/图)8月23日,记者从德阳市水利局获悉,今年7月以来,德阳市出现历史罕见的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多地遭受不同程度夏伏旱。据初步统计,截至8月20日,德阳农作物受灾39.3万亩、成灾15.1万亩、绝收3.3万亩,15894人饮水受影响,537人、97头牲畜饮水困难。深入罗江区新盛镇镇木龙村指导抗旱面对旱情,德阳市水利局高度重视,局党组会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抗旱减灾工作,按照《德阳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相关规定启动四级抗旱应急响应,成立由局领导带队的6个抗旱服务队分片包县,深入各区(市、县)田间地头实地调研,指导开展抗旱减灾工作,持续保障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用水需求。深入旌阳区黄许镇东泰村指导抗旱连日来,各工作组人员顶烈日、冒酷暑、战高温,深入罗江区、旌阳区、中江县等区(市、县)水库、渠系等各类水利设施和田间地头,组织指导抗旱减灾,目前已组织52个用水合作组织和抗旱服务队,调拨组织抗旱设施设备120台(套),投入近11292余人次,先后组织送水到村到户130余人和340余人,疏通抗旱输水渠系60余公里,同时协调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人民渠一处、人民渠二处向德阳市特别是罗江区、中江县加大供水,截至目前,累计供水9000万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增加8500万立方米,日均引水200-300万立方米,有效解决了16431人、97头牲畜饮水问题,有效解决了268257亩农田用水。目前,水利部门正加强对发生旱情的区(县)调度监测,每日定时收集德阳市旱情发展情况,会同气象、水文、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应急等部门对旱情发展进行精确分析,对境内水利工程蓄水进行科学调度,并争取上游最大来水量,积极协调在有条件区域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尽最大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08-23
(范家君 记者 钟正有)今年入夏以来,中江县黄鹿镇持续高温天气,有效降雨偏少,各片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面对如此极端高温天气,黄鹿镇红金村在支部书记罗文顶骄阳、战酷暑,科学应“烤”全力保秋收。自入夏以来,红金村村“两委”每日高度关注气温天气,完善了抗灾减灾应急措施。多日以来的高温天气,使水稻田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旱裂纹,红金村支部书记罗文每日巡查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8月初,罗文启动红金村抗旱应急预案,将村内3个提灌站24小时打开供水,发动老百姓众筹了24台小型抽水机就近从沟渠、塘堰等抽水浇灌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再次清理村内废弃老井挖掘水源,并多次协调人民渠二处黄鹿管理站、庆丰水库管委会等部门放水对村内耕作土地进行灌溉。在此期间,罗文不顾自家农场受灾情况,率先将6个小型抽水泵拿出来优先灌溉村民的田地。虽然自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但是罗文却笑着说:“我种了几十亩水稻,有点小损失不碍事,但是这些水对于村民来说就是‘救命水’,容不得半点损失。”水路通,水才通。找到水源是前提,灌溉到田里是目的,水路畅通是关键。放水前,罗文全线路检查河道沟渠是否畅通,带领群众“起早贪黑”清淤、维护。8月以来,组织人员清理沟渠3处共260米,目前全村12公里沟渠畅通无阻。面对高温天气,就算是放了水也会很快蒸发,罗文便鼓励引导村民,用秸秆覆盖玉米、高粱等土地保墒,减缓已灌溉土地水分增发,目前累计覆盖面积约220余亩。“近期是稻谷丰收的关键时期,也是三化螟的繁殖时期,一块田一般查5个点位,然后根据情况推算整块田的病虫害数量。在这样的干旱天气,收成本来就很容易下降,不能再让老百姓再遭受病虫害和旱情的双面夹击。”罗文是村内种植大户,精通各种种植技术,在抗旱的同时,他也关注着庄稼的病虫害治理,持续通过坝坝会、广播等向村民传授种植技术,日常巡查时遇到水稻反常状态立马告知村民并指导进行救治,同时通知建议村内种粮大户比往年多进行一次病虫害防治。看着水顺利流入一块块庄稼地里,水稻、玉米等依旧生气盎然,罗文担忧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一些,笑了笑说:“这下放心了,秋收有望了!”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08-22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