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李建明 樊文秀 记者 毛春燕 文/图)4月23日,内江市东兴区顺河镇观音洞村,菜农在大棚里采摘春季蔬菜。当前,内江市东兴区顺河镇观音洞村精品蔬菜园里的西红柿、四季豆、黄瓜等10余个品种的蔬菜陆续成熟上市,产品供不应求。菜农在大棚里采摘春季蔬菜近年来,内江市东兴区顺河镇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动对接成都、重庆等大城市“菜篮子”需求,按照“设施农业+错季生产”的融合发展模式,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精品蔬菜产业,有效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4-25
(记者 毛春燕 李弘 文/图)4月23日,记者走进内江市市中区牛桥村13社,眼前干净整洁的混凝土公路成了村内醒目的风景线。据悉,这条道路的建设施工出自牛桥村及周边村民。近年来,市中区把以工代赈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主要抓手,积极争取以工代赈专项资金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培育扶持特色产业、新兴产业,持续激发群众依靠劳动致富的内生动力,谱写出了一幅幅生动的发展新图。新修建的道路什么是“以工代赈”?就是“以务工代替赈济”,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这个项目好。”谈起在以工代赈项目上的工作,村民熊正强作为技术工算了算账:上班一天300元,干了近四个月时间,拿到了17625元的工资。“这个项目我们也是受益者。”一旁的村民王秀群接过话,“建设之前都是烂泥巴土路,一下雨就不好走路。修这条路,我也参与了务工,让我既照顾了家里,又在自已家门口挣钱了,政策就是好啊,现在路修好了,方便多了。”他们口中的项目便是市中区2023年省级财政衔接资金以工代赈项目(史家镇四美桥村、牛桥村)。当天,该项目迎来内江市发展改革委以工代赈科科长付建英带队的验收组的验收。来到项目现场,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宽敞明亮的院坝,房前屋后的空地变成了“微菜园”“微花园”,处处展现出美丽乡村的生活气息。内江市市中区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张勇平介绍,该项目建设地点为史家镇牛桥村、四美桥村,项目建设内容为新建宽4.5米、长1.7公里和宽3.5米、长0.703公里的通村通组公路。项目总投资342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衔接资金31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32万元。“不用村民出钱,村民参加务工还可以赚钱。并且对村民务工没有年龄要求,所以大家对参与以工代赈项目都很热衷。”市中区牛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韩勇表示,从前期宣传动员到选举理事会成员,再到建设竣工都很顺利。为充分发挥以工代赈资金使用效益,市中区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建设,该以工代赈项目吸纳牛桥村及周边村民203人直接参加工程建设,累计发放劳务报酬95.77万元。现场查看公示牌为了实施好该项目,项目所在地的史家镇强化管理,严把项目质量。督促监理员、施工管理组和质量监督组人员加强项目监督,做好施工管理相关台账。同时,全程参与监督检查,逐户检查核实群众务工台账、劳务报酬发放台账的真实性,确保以工代赈建设工作有力推进。内江市市中区发展和改革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项目监督,将项目的资金下达、实施前、实施中、务工报酬发放等进行公开公示,同时制作永久性公示牌,将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及规模、资金投入、务工光荣榜、监督电话等内容进行永久公示,切实落实当地群众对以工代赈项目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据了解,该项目的实施大力改善了四美桥村、牛桥村的出行条件,解决农业生产交通制约瓶颈,助力农村旧貌换新颜。“前面的园子种植瓜果豆菜,后面的园子种上了花草树木。”村民缪文兴介绍道,以前这里只有一条机耕道,两旁是一米多高的杂草。现在道路又宽又干净,大家也都把自己的房前屋后整理了一番。下一步,市中区将继续坚守好“赈”的初心、发挥好“赈”的作用、释放好“赈”的能量,在谋划、实施上下功夫,有效推动以工代赈项目实施,让务工群众劳有所得、劳有收获,助力乡村振兴。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4-24
(邓杨柳春 记者 毛春燕 李弘)近日,记者在资中县双河镇中峰寺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看到,挖机、铲车、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开展作业,现场一片繁忙景象。据悉,中峰寺村今年计划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1200亩,目前已建成1000亩,占总工程量的83%,已签订意向性流转协议1000余亩。记者从资中县农业农村局获悉,该县积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抢抓农时开展春耕生产,推动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努力为全年粮食生产打下良好基础。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在龙江镇永镇村工厂化育秧基地,优质的水稻秧苗正在茁壮成长。据了解,该基地一天可育秧苗1万盘,比传统育秧效率提高三分之二,有效提升了育秧质量和效率。今年基地预计育秧40余万盘,能够栽插大田3万余亩,目前已育秧30余万盘。育秧基地在狮子镇茶店村,玉米高产示范片的玉米已出苗,且长势喜人。据四川富器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罗丁介绍,该公司在狮子镇流转土地1300余亩,主要种植粮油作物,通过宜机化改造,实现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作业。实施的玉米机械化播种,在丘陵地区每天播种60亩左右,是传统人工的20倍以上,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玉米高产示范片的玉米已出苗目前,资中县春耕生产正在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全县水稻已育秧28.19万亩,已栽插0.26万亩;玉米已播种48.3万亩,占计划面积的81%;大豆已播种15.04万亩,复合种植面积3.36万亩,占计划面积的77%。预计主要农作物全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以上。(图片由资中县农业农村局提供)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4-19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刘萍)近日,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发布了2024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公示,全国410个产品拟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其中,威远县3个农产品榜上有名:镇西白萝卜、新店早子姜、内江大头菜(威远县兴顺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规模占286公顷)。  据了解,白萝卜是威远县镇西镇传统种植的蔬菜,已有150多年种植历史,生产规模达403.3公顷,年商品量1.21万吨。镇西白萝卜呈扁圆形,形似鹅蛋,外形饱满丰润,皮色雪白、润泽光亮,肉质呈白色,口感脆甜细嫩、无辣味或辣味淡。  新店早子姜,已有30多年种植历史,生产规模109.5公顷,年商品量0.722万吨,主要分布在新店镇。早子姜质地脆嫩、辛辣鲜香,深受消费者欢迎。  内江大头菜生产规模3335公顷,其中威远县兴顺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规模占286公顷,年商品量1.05万吨。大头菜味微甜、略有辛辣味,口感爽脆,主要分布在向义镇。  近年来,威远县加大蔬菜品牌培育,精品蔬菜实现从育苗、种植、加工到物流、电商、储运的全产业链发展,通过蔬菜种出乡村振兴的致富路,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接下来,该县将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一调结构,推广早黄瓜、早丝瓜等优质新品种,差异化发展早子姜、七星椒等特色调味品蔬菜种植,为打造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川南早春蔬菜种植带打下坚实基础;二壮主体,推进蔬菜仓储冷链物流能力提升,更好实现蔬菜产业集生产、加工、冷链物流、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三转模式,利用好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新业态,培育农村电商人才,提升蔬菜线上带货能力,倡导绿色发展,加大推广早子姜“煤改电”设备力度。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4-18
(段丹 记者 毛春燕 李弘 文/图)现下,正值大春生产的关键时期。在连日来的利好天气下,内江市市中区广袤的良田里到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一幅幅“春耕图”正徐徐展开。在地里、田里忙活着的,除了农户之外,就数农机设备最勤快了。拖拉机装配上不同的农机具,犁田、翻土、播种、插秧不在话下,活儿多不喊累不说,动作还挺麻利,当地农户和家庭农场及种植大户都对这些“大家伙”赞不绝口。说到这些田地里的“大家伙”,那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关键人物——张家顺。近日,记者在市中区龙门镇“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见到了张家顺,他正在与马上要出门干活的同事交代工作内容和注意事项。虽然身为中心的负责人,但工作上的事,他从来都事无巨细亲自处理。开展农机服务15年前,张家顺从上海回到市中区开启返乡创业之路,在自家土地开始尝试种植甘蔗。经过4年的历练,张家顺从中摸出了一些门道。他发现村民们种地大都还是采用处于传统的人工种植模式,既费时间又费人。“我当时就想,我开过汽修厂,我的专业也是机械,那为什么不开展一个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业务呢?”张家顺说干就干,2013年他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业务就开展起来了,主要是为周围的家庭农场等种植户提供服务。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和以服务规模化为主导的现代农业转型路径,对四川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如何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发展质效?作为一名新农人创业者,张家顺一直在探索。2022年,一座集合农机托管、维修保养服务,育秧育苗,粮食烘干、加工、仓储及农机、农机技术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事服务中心开工建设,并于第二年投入使用。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农事服务中心有20多名机械手、6名农业技术管理人员,拥有收割机、旋耕机、插秧机、无人机等各类机械30台,固定员工40人,其他务工人员150余人。通过综合性的农事服务,实现了与种植大户的衔接,使种植大户在节约农业生产成本及技术、质量、标准等方面得到改善。因有过硬的技术、真诚的服务,张家顺这个团队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得到了周围乡亲的认可,一年里各项服务订单量不断。同时,借着撂荒地整治的契机,张家顺在龙门镇和凌家镇流转3000余亩土地,成立了四川中农盛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种植,品种有水稻、玉米、油菜、土豆、高粱、榨菜等。农事服务中心然而,张家顺并没有因为这些成绩而放松下来,他的公司不断探索推行“五良”模式,即良种、良田、良法、良服、良品,实现了从种植端到加工端、从上游到下游的全产业链贯通。依托“五良”模式,打造 “龙头企业+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服务主体+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户”等组织形式,组织推进小农户通过合作和联合实现耕地集中连片,统一开展单环节、多环节、全程农业生产托管,统一接受耕、种、防、收等生产服务,发展服务带动型适度规模经营,促进提高技术到位率、服务覆盖面,推动农业节本增效和农民增收。如今,在张家顺的带领下,社会化服务有收益、农机手有收入,村集体经济也有增长,还打造出了专业社会化服务公司和村集体经济紧密合作共赢的新模式。土地上的故事还在继续,张家顺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接下来,他还想在这片他热爱的土地上,因地制宜,因技施才,培养出更多年轻的种养殖能手、技术能力、农机能手,助力乡村振兴。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4-17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唐兆权)4月15日,内江威远县总工会举办的农民工摄影大赛正式开启。建筑工地、工厂、车间等凡有工人劳动的地方,都时不时会看到摄影爱好者,举着相机或手机拍摄工人们劳作的精彩瞬间,他们都想拍出最好的照片来参赛。  大赛主题为“中国梦·劳动美——凝心铸魂跟党走团结奋斗新征程”。爱好摄影的农民(职)工都可以参赛;相机、手机作品均可;参赛内容为2023年1月以来,在威远县境内所拍摄反映该县广大农民(职)工在生产一线的劳动场景、全县各级工会组织开展的劳动竞赛、文体活动等工人广泛参与的工会活动场面、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果、自然人文风光等照片。本次摄影大赛设置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58名。大赛截稿时间为4月21日。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4-17
(段丹 记者 毛春燕 李弘 文/图)连日来,在几场春雨的滋润下,土地变得湿润松软,正是播种、耕地的好时机,在内江市市中区的田间地头里,也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春耕春播景象。春耕4月10日,在凌家镇彻天寺村1组的几处水田里,机器的轰鸣声中,两辆旋耕机在农机手熟练地操作下前进、转弯,一会儿的功夫,一大片水田便耕好了。天虽然下着蒙蒙细雨,但在不远处的田埂上,四川中农盛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负责人林勇正和同事用手机查看着刚刚测量到的数据。林勇告诉记者:“我们公司今年水稻种植面积预计有700余亩,这几天我们正在进行旋耕机犁田、测量规划无人机直播航线等工作,预计还有2天就可全部完成,为接下来的水稻种植做好充足的准备。”这边工作人员正忙着耕地、测量,另一边,在市中区粮经复合基地的工人们也没闲着。这里1000余亩的土地上,有800余亩地都要栽种上玉米。市中区淳风家庭农场的负责人伍莉也趁着好天气,每天都组织工人上山进行玉米种植。打窝、播种、覆土、施肥……工人们一气呵成地完成一系列的操作。“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错峰上市,我们今年是分期分批地进行玉米的栽种。”伍莉告诉记者:“目前,我们的玉米已经栽种了200余亩,剩下的500余亩也将继续组织工人完成。”玉米破土而出伍莉一边说着一边带着农业农村局农技总站的农技人员余瑞来到之前栽种好的玉米地里查看长势情况。绿油油的新叶破土而出,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余瑞一边认真查看着幼苗的长势情况,一边向伍莉传授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农技知识。“在春耕这个关键时刻,我们农技人员也全部出动,在田间地头提供技术支持,目前,玉米方面我们主要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水稻方面我们推广无人机直播和机械化插秧技术,利用这些新技术为农户增收增产。”余瑞说。据了解,市中区2024年全年粮食生产计划播种面积为33.9万亩以上。为全力做好春耕工作,市中区农业农村局提前谋划,精心组织,扎实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提前对水稻、玉米、大豆等种子和化肥、农药、农膜等物资进行了储备,对全区89座提灌站开展全覆盖检修,同时加快对农耕机械调集;此外,还做好蓄水保水,强化对各类水利工程的运行管护,开展除草、清淤工作,确保渠道输水通畅,水库正常蓄水。值得一提的是,市中区农业农村局还成立了7支春耕生产技术指导服务队,分镇包片,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小春农作物田间管理、布置安排、病虫害防控,推广优质高产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通过广泛开展打假保春耕活动,保障了市场安全,维护了农民们的合法权益。还进一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三大粮食作物保险覆盖率达70%以上,财政补贴率达75%以上,减轻了农户因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担心,提高种粮积极性。一年之计在于春。大春时期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接下来,市中区还继续实施全域宜机化改造,切实提高玉米、水稻、大豆等粮食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全力做好农资供应保障、分级分层开展技术培训、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多措并举推进春耕春种工作,夯实全区粮食安全根基。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4-15
(记者 毛春燕 文/图)4月14日,在位于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正子村的东兴区田家镇蚕桑科技示范基地,无核大十、白玉王、台湾长果桑等品种的果桑陆续成熟,吸引不少群众参观考察、采摘品尝。果桑成熟记者在现场看到,一颗颗形态饱满、红黑相间的桑葚果实挂满枝头,在绿叶的掩映下显得格外诱人。游客群众手提果篮,穿梭桑林,一遍品尝美味果桑,一遍享受采摘乐趣。“我们这个科技示范基地今年是第一次挂果,主要任务是种植和筛选产量高、果期长、口感好的优质桑葚品种,为广大桑葚种植户提供品种示范、技术指导、宣传促销等服务。”东兴区桑蚕茧服务中心蚕桑股负责人郭群英介绍。果桑成熟据了解,东兴区是国家“东桑西移”优质蚕桑基地县,是四川省40个蚕桑基地县之一。为做大做强蚕桑特色优势产业,东兴区全面推广蚕业主体技术路线,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及养蚕设施条件,建立稳定的技术服务体系,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取得明显进展,全区蚕桑生产继续保持良好势头。该区现有蚕桑镇12个,其中蚕桑基地镇6个,蚕桑村51个,其中蚕桑基地村19个。拥有成片果桑面积1000余亩,主要集中分布在双桥、双才、永福、高梁等镇。郭群英介绍,东兴区搭配种植了早、中、晚熟三类桑葚品种,采摘周期从4月中下旬一直持续到5月上中旬。除了鲜食,东兴区还大力实施果桑综合开发,推广“桑—经”“桑—粮”间套作模式,鼓励果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生产桑叶茶、桑椹干、桑椹膏等,进一步拓宽果桑产业链,打造东兴区果桑品牌,积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壮大乡村产业、助推乡村振兴。东兴区2024年桑葚采摘季合作户及采摘线路线路一:贾伟桑蚕药材家庭  内遂高速公路内江城区-双桥镇双流村1社(约31公里),有投产果桑,就近可到双桥镇场镇就餐。自驾线路内江-内遂高速公路新店(双河)出口-双桥镇场镇-双桥镇双流村1社。(联系方式:贾伟 18090304262) 线路二:东兴区玮丽燕种植专业合作社  内遂高速公路内江城区-双桥镇双流村9社(约29公里),东兴区玮丽燕种植专业合作社有投产果桑,可品尝,就地农家乐就餐,也就近可到双桥镇场镇就餐。自驾线路内江-内遂高速公路新店(双河)出口-双桥镇场镇-双桥镇双流村9社。(联系方式:曾燕 15082045698)线路三:双桥镇古堰湾村易祖德家庭农场果桑园  省道426线(田家-新店)内江城区-双桥镇古堰湾村(约29公里),东兴区双桥镇古堰湾村脱贫户易祖德投产果桑园,可品尝,就地农家乐就餐,也就近可到双桥镇场镇、田家镇范长江故居就餐。自驾线路内江-426省道-田新路-古堰湾村。(联系方式:易祖德13388366630)线路四:四川省元先桥农业有限公司  内遂高速公路内江城区-双桥镇元觉村1社(约29公里),四川省元先桥农业有限公司有投产果桑,鱼塘,可垂钓,可品尝或购买蚕桑产品,就地农家乐就餐,也就近可到双桥镇场镇就餐。自驾线路内江-内遂高速公路新店(双河)出口-双桥镇场镇-双桥镇元觉村1社。(联系方式:刘洪 18990018289) 路线五:双才镇贺祖刚家庭林园  省道“内江-安岳”(S206线)内江城区-双才镇瓢儿井村15社(约11.5公里),双才镇贺祖刚家庭林园(原内江市东兴区金椹元种植专业合作社)有投产果桑,有鱼塘,可垂钓,就近可到双才镇场镇、隆鑫苑农家乐就餐。自驾线路内江城区-双才镇场镇-双才镇瓢儿井村15社。(联系方式:贺祖刚18283295305)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4-15
(林巧 记者 毛春燕 李弘 文/图/视频)4月11日,一股清流顺着支渠流进隆昌市胡家镇洪家村余桂洪家的稻田里。“水来得很及时,油菜一割完,就要插秧。”余桂洪介绍,等稻田蓄足了水,会马上翻耕撒上肥料,为栽秧做好准备。充足的灌溉水源给了村民种好庄稼的底气与信心。余桂洪地里的水来自沱灌工程古宇庙灌区胡家干渠。有着“十里长虹”美称的胡家干渠,渠道里水量充足,灌溉水顺着干渠流向各支渠,最终流淌进广袤的农田里。灌满水的农田位于胡家镇的隆昌市内荣农高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正是胡家干渠的控灌范围,目前已“喝”上了春灌水。“好水种好粮,出好虾。”在园区里流转了300余亩高标准农田发展稻虾综合种养的曾安贵正忙着清虾塘,为栽秧做准备。“高标准农田,田整齐,渠道又修得好,水源充足,种粮养虾没有后顾之忧。”“我们镇位于隆昌市城南部,由于气温暖和,春耕要比隆昌其他乡镇提前一周左右。”胡家镇党委书记曾祖会介绍,胡家镇早在今年2月就启动了渠道整治、提灌站维修、渠道清淤等春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2024年春灌工作在4月7日就正式拉开了序幕,古宇庙水库尾水站阀门开启,今年春灌供水时间为1个月左右。”隆昌市沱灌工程事务中心主任潘用彬介绍,古宇庙水库放水,将通过沱灌工程渠道惠及自流灌区内金鹅、古湖、响石、云顶、圣灯、胡家、石燕桥等11个镇(街道),计划供水90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15万亩。据介绍,为保证春灌农业用水,隆昌市坚持抓好沱江调水工作,每日从沱江提水21万立方米,力争每天古宇庙水库入库水量16万立方米,确保在3月底古宇庙水库库容不低于3900万立方米。后期,将根据天气情况和实际降雨量适当调整。隆昌市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再生态”的原则,加强全市水资源调度,千方百计保城乡供水安全,科学开展春灌供水工作。市水利局加强与市农业农村局、各镇(街道)的联系,确定用水需求及供水时间,科学实施春灌供水。13个镇(街道)均组建起了15人以上的护水队,分时分地段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人,深入田间地头,全方位提供灌溉服务,及时协调处理用水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加大渠道巡视检查和渠内垃圾清理力度,保证渠道通水畅通,提高用水效率,确保农作物应灌尽灌、应栽尽栽。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4-15
(黄麟其 记者 毛春燕 李弘 文/图)育秧是水稻生产的关键环节。近日,在资中县龙江镇永镇村工厂化育秧基地,浸泡过后的种子,通过智能化育秧设备,一次性完成秧盘铺土、撒种、浇水、覆土等工序,出盘后进行暗化催芽5天,再送去炼苗场炼苗,经过20天左右达到成苗标准即可定植。据了解,该工厂一天可以育秧苗1万盘,比传统育秧效率提高三分之二,有效提升了育秧质量和效率。眼下正值春耕生产的关键时节,资中县根据区域粮食生产、农业主导产业发展需要,及早着手抓好春耕生产,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打好基础。机械运输秧盘资中县农友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肖兵告诉记者:“今年合作社接到水稻育秧订单40余万盘,能够栽插大田3万余亩,预计完成水稻全程机械化社会化服务1万余亩。目前,已育秧苗20余万盘。我们正在抢抓农时,利用工厂化育秧培育优质秧苗,确保农户栽上好秧苗。”秧苗拔节生长为助力春耕,资中县按照“2+7”农事服务体系的思路,建立“农事中心+专合社(家庭农场)+农机服务队”模式,布局建设2个区域性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公民镇、鱼溪镇)和7个农事综合服务点(龙江镇、太平镇、龙结镇、银山镇、双河镇、球溪镇、陈家镇),服务内容主要为粮油耕、种、防、收,覆盖全县22个镇,服务小农户6万余户,拥有各类农业机械82855台(套)。当前,农业社会化服务已成为深入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迈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2023年,资中县完成机耕面积156.93余万亩、机播面积63.1余万亩、机收面积72.72余万亩。2024年,全县水稻播种15.2万亩,玉米播种20.6万亩,大豆播种5.1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以上。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4-07
(记者 乔薇)近年来,内江市东兴区以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以下简称“双创”)为抓手,持续做优做强旅游产品、做细做实旅游服务,绘就了一幅近悦远来的美丽旅游画卷。张大千博物馆 (王斌 摄)持续发力绘就全域旅游“新风景”据了解,东兴区通过积极培育新业态、新产品和新项目,在“游大千故里、访‘长江’精神、品甜城味道”品牌基础上,打造了大千园景区、范长江故里旅游度假区等诸多项目,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增强了自身旅游发展实力,扩大了东兴区旅游的影响力。东兴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通过深入挖掘“大千、长江、甜城”文化内涵,融入“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相继打造了一批主题景区、主题住宿和主题场馆,推出了一批特色美食、特色商品、特色线路、主题研学和节会活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为用好张大千这张文化名片,东兴区打造了集张大千纪念馆、张大千博物馆、张大千美术馆等于一体的大千园景区,形成了以书画文化为核心的主题,并在2017年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进一步激发了当地旅游业的活力。2023年3月底,范长江故里旅游度假区正式开园。如今,范长江故里旅游度假区已成为内江城区周边热门的休闲旅游目的地,成为东兴区乃至内江市旅游品牌的一张闪亮名片。“旅游业已经成为助力东兴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内江市东兴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自身资源特色,东兴区已开发张大千书画系列、范长江文化系列、天冬系列、蒲葵系列等特色文创产品和旅游产品40余种,推出各类主题旅游线路10条,构建起了立体丰富的产品体系。内江城市风光(唐明润 摄)做强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在田园绿道里或骑行或漫步,在草莓种植基地体验采摘乐趣,在中药材种植基地里了解中药材的独特魅力……东兴区田家镇正子村依托距离城区近、毗邻范长江文化旅游园区等区位优势以及村里种植业的优势,打造了田园观光、康养旅游、休闲采摘、农事体验等颇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去年9月,正子村成功获评“天府旅游名村”。正子村是东兴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缩影。近年来,东兴区深耕文农旅商融合发展,推行人居环境改善、新文旅产业模式、乡风文明建设,逐步绘就了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作为东兴区村容村貌改善行动试点院落,东兴街道新华社区黄泥嘴大院于去年4月启动了修缮工作,让大院变身为精品特色小院。如今,走进黄泥嘴大院,干净整洁的院坝和郁郁葱葱的花坛菜园让人赏心悦目。“院坝宽敞了,庭院整洁了,环境优美了,看起来很舒服!”黄泥嘴大院居民郑邦杨对改善后的环境特别满意。此外,东兴区还有针对性地在各个乡村景点打造休闲场景,建设停车场、游客中心、游步道,逐步完善旅游标识标牌,为后续各村发展“+旅游”打好基础。“现在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变化越来越大。”黄泥嘴大院的风貌改善,让郑邦杨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由于常年在外务工,他家的闲置农房成了“香饽饽”:由专业团队设计改造成农家乐,为游客提供吃饭、喝茶、休闲等服务。按照流转协议,郑邦杨每年能获得2万余元的租金收入。结合“双创”工作,东兴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打造出了集度假观光、休闲康养、采摘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有效拓宽了农村居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也走出了一条旅游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子。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4-01
(记者 陈宇)“我们这里是全自动育秧生产线,一天可以育秧4500盘左右。”3月22日,资中县公民镇川主庙村,村党总支副书记王丞在公民镇联村惠民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查看水稻育秧的进展情况。  隆昌市胡家镇则呈现出耕耘与收获同时进行的繁忙景象。高标准稻虾田里,小龙虾已经长到了适宜捕捞出售的大小。一水两用、一田多收,让这里的农户早早开始体会丰收的滋味。  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节,内江多个部门积极抓好调度、调运、网络、监测等工作,多措并举做好农资供应,全力保障春耕生产。强化农资保障  隆昌是每年川南水稻播种最早的地区之一,年均水稻种植面积达33万余亩。隆昌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向辖区13个镇(街道)免费发放44.84吨优质水稻种子,“不仅可以推广优质稻品种的种植,还给农户减轻了采购种子的经济负担。”  不久前,威远县镇西镇红林村村民也领到了内江市农科院农技专家送去的150公斤“甜香优2115”“甜香优115”稻种。农技专家还现场进行了“中稻+再生稻”栽培技术指导,传授农业生产经验。  “除了免费发放种子,我们还针对性加强了其他农资的供应保障,优选了1家市级农资企业、5家县级农资企业,将它们列为全市农资重点保供单位。”内江市供销社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市供销系统累计调入化肥2.65万吨、农药48吨、农膜210吨。  此外,内江市还整合各类财政支农专项资金11.47亿元,下达增发国债资金17.08亿元,用于各县(市、区)耕地地力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提升,以及农业机械作业、重大品种推广补助等,“我们还组织专家和农业技术人员深入一线,举办春耕生产实用技术培训200余期,培训2.4万余人次。”内江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强市场监管  “我们看一下肥料的价格,另外还要看农药销售的登记情况。”3月初,内江高新区社会治理局就联合内江市农业农村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对辖区内的农资市场进行检查。执法人员采取集中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对所有农资经营主体进行实地检查,并开展市场宣传等工作,确保春耕生产农用物资安全。  内江市供销社相关负责人介绍,内江还提前成立农资保供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召开会议,分析研判各地农资供销形势和影响市场销售的主要因素,安排部署全市系统农资保供稳价、质量监管、化肥储备等工作。  同时,内江定期监测各县(市、区)农资网点尿素、复合肥、磷肥等主要化肥批发和零售价格,实时跟踪全市各区域化肥价格涨跌。“今年以来,全市储备化肥基本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化肥市场价格基本保持平稳,市场零售价总体波动率小于批发价。”内江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4-01
(记者 乔薇 文/图)气温回暖,古佛顶景区春色正浓,花香伴随着鸟鸣,吸引了大批游客。游客们漫步古道、登高望远,感受千年盐煤文化在川南穹窿大地上的历史遗存。3月26日至3月27日,记者走进威远县,一睹当地文旅活力。古佛顶以千年盐煤古道为核心,整合万亩林海、三叠峡湖、烟霞石室、峭壁流丹等旅游资源,规划古道遗址公园、山地运动区、石居民宿区、休闲农业体验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威远文旅产业从小到大、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穹窿地貌造就了威远山水,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俗,构建起威远县的“旅游全景图”。若说古佛顶是历史的缩影,那石板河便是自然的馈赠。威远石板河景区以“一石成底,托起浅浅清流,两岸奇峰夹峙,林木森森”而闻名,是一年四季畅游山水、远离喧嚣、品味野趣的绝佳去处。近年来,威远县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厚重的文化底蕴,坚持文旅融合发展思路,全面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文旅发展成效渐显。2024年春节期间,威远共接待游客93.46万人次,同比增长56%,实现旅游收入4.39亿元,同比增长51%。威远县石板河景区坚持品牌带动,擦亮全域旅游新名片垂钓、采摘、露营、骑行……每到周末,康桥水乡就成为诸多游客的“网红打卡点”,康桥水乡集滨水民宿、田园康养、特色餐饮、农旅文化体验等元素于一体,是界牌镇桥凼村的一张靓丽名片。张女士一家趁着周末,自驾到康桥水乡休闲游玩。“从县城出发大概十公里就到了,很方便,周末带上家人一起赏美景、吃美食,很放松,朋友圈的好友们看到也都很想来。”2023年7月,界牌镇桥凼村获评第四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9月,向义镇四方村获评第三批天府旅游名村。如今,船石湖旅游景区、威煤工业遗址、乌龙河·百胜药谷等品牌的知名度越来越高,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威远以品牌创建为突破口,带动旅游全要素整体提升。建成威远世界无花果博览园、石板河旅游区、古佛顶旅游景区3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康桥水乡、威煤工业遗址、乌龙河·百胜药谷3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总数居全市第一。国家南方·连界足球竞训基地坚持“+文旅”战略,推进文旅业态多元化近年来,研学旅行已经成为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增长点。24个互动体验装置、7间研学教室、10面投影墙……基于川威钢铁工业资源建设而成的川威工业研学旅行营地,可实景参观钢铁生产工厂、电力发电厂、钒钛生产指挥中心等工业场景,有着强烈的视觉震撼,给人沉浸式的生态体验。威远县充分挖掘利用红色资源、工业遗址、特色农业、美食文化等,积极发展研学旅行,举办系列文旅活动,不断丰富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业态,延长文旅经济产业链条。川威工业研学旅行营地作为发展“工业+文旅”的典型代表,获评四川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四川省研学旅行营地。而向义镇四方村则是农旅融合的典范。2023年8月,世界无花果大会的召开,不仅吸引了业内人士的关注,也让世界各地的游客感受到了威远无花果的魅力。大会后,无花果热度不减,世界无花果博览园、中国·威远无花果博览中心等吸引着八方游客,为威远农旅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文旅”不断发展,威远全域旅游潜力得到充分释放。威远突出“美食+文旅”,做亮威远羊肉汤、无花果、黄老五、周萝卜等特色产品;突出“红色+文旅”,罗世文烈士史料陈列馆获评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国防教育基地;突出“地学+文旅”,威远穹窿构造研学旅行实践基地获批首批四川省地学研学旅行实践基地;突出“体育+文旅”,国家南方·连界足球竞训基地建成25块高标准足球场,获评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顺利举行四川省第八届群众广场舞集中展演活动。更多资源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为威远发展不断激发新的活力。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3-28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唐兆权  3月23日,阳光明媚。威远县镇西镇黄石村翠绿无垠的香葱地里,省农科院几位专家一会儿指着葱苗提问,一会儿扯起一窝香葱剖析,在场的村民们专心听着专家的讲解,种好香葱的信心倍增。  20多年前,回乡创业的李洪领头成立了威远县红黄头笔杆香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达300多户。通过不断选育和培植,他们的葱种不仅走出了威远,销往省内外,还出口到了日本和韩国。近10年来全县每年香葱种植面积都在1万亩以上,季亩收入超万元,总产值达2亿元左右。今年,香葱种植面积达到1.6万多亩。去年12月,省农科院立牌确定黄石村为省级“香葱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  省农科院副研究员钟光跃说:“省农科院选择黄石村为‘香葱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是因为威远香葱属地标产品,适应广泛,既有较大规模和影响力,更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3月到4月,是香葱生长的关键期。3月23日,省农科院的专家们再次来到香葱地里,指导村民标准化种植香葱。专家们一边观察培育的葱种长势、成熟程度和表现,一边向香葱种植合作社理事长李洪了解威远葱种选育方式和程序。  当发现其中少数香葱“萎靡不振”时,钟光跃上前扯起一窝,细细观察,见葱苗萎缩,葱头瘦小。他问李洪:“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应该是得了霜霉病?”李洪不解,霜霉病一般在空气潮湿时才容易流行,可眼下空气不仅不潮湿,反而还有点干燥,怎么也有霜霉病呢?  钟光跃看看土壤,掰掰葱根,分析解释道:“如果浇水不均匀,有的地方浇多了,人为造成了土壤潮湿,一旦温度升到16至24摄氏度之间,条件满足,照样会产生霜霉病,所以要提倡标准化种植。”在场的村民听了恍然大悟。  随后钟光跃又走进香葱间掐开已谢花的香葱果包,里面却没有种子。李洪说:“香葱从来就不结种子,都是靠葱头繁育,如果能让它结种子就好了。”钟光跃说:“要让它结种子,只能按标准化种植试试。”  村民吴超群提了个问题:“请问专家,我的香葱施了有机肥后,一直‘死靡靡’的,是啥原因?”钟光跃实地查看后判断说:“这是肥料所致,既不合格也不标准。”  专家一路观察、一路指导,令村民们大开眼界。吴超群说:“种了几十年香葱,从没听说过标准化,都是凭着老经验种植,怪不得,总是产量不稳、效益不高,原来就是不标准。”  通过深入对不同地块和不同种管方式进行了解后,钟光跃提出了一系列标准化种植香葱的要求和建议。他说,标准化种植,就是从种子、播种、施肥、浇水等环节都按照香葱生长需要和各方面要求的标准进行。  专家建议,按照标准化种植提高香葱品质,将一年生产两季葱种增加到一年生产四季葱种,把成本降下来,把产量、品质升上去,让农民增收。下一步,省农科院将会同市农科院和县农业部门作出规划,组织开展香葱的标准化种植、跟踪实施和培训指导工作。  听了专家们的讲解,信心更足的李洪表示:“专家们叫我们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力争把香葱种出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27
(川经瞭望记者 毛春燕 李弘)“这批育苗将发往崇州。之前有一批销到乐山市峨边县。”3月22日,在资中县银山镇金紫铺村,资中县江涞渔农业有限公司工厂化育苗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忙着排水、下网、打标,为鱼苗出售做准备工作。养殖工人正在过筛“现在室内工厂化繁育技术已成熟,资中自然条件优越,是适合鱼苗生产的好地方。”该公司负责人潘邓武说,在资中县大力发展渔业种业的支持下,企业在此建设了工厂化的鱼苗繁育基地。“室内工厂化育苗打破了传统育苗方式,将不可控的自然环境变成了完全人工可调节的环境,大大降低了复杂环境对鱼苗生产的制约,极大地提高了出苗率。”资中县渔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企业的生产实现了资中县工厂化育苗零的突破。“水温控制在25℃左右。”潘邓武介绍,育苗车间的微滤设备、恒温设备、制氧设备、循环水处理等设备经过优化升级,达到先进水平,实现设施渔业产业绿色健康发展。目前,资中县江涞渔农业有限公司已建成车间厂房1000平方米,有水花培育池6口、标粗池5口、成鱼(苗种)养殖池12口。近期将生产鲈鱼苗170万尾,年生产鲈鱼苗600万尾以上。自2022年建成投产以来,资中县江涞渔农业有限公司工厂化育苗车间经过不断探索,工厂化育苗成活率达85%。为提高工厂化育苗产量,资中县农业农村局成立技术指导小组,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指导,从水花开口饵料培育到幼鱼驯食、转食,从幼鱼疾病预防控制到疾病治疗,技术指导人员都主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县农业农村局利用战略合作关系,先后邀请四川农业大学、内江师范学院、四川省水产研究所、西南大学等相关科研院所专家教授到一线指导,为工厂化养殖建言献策,为设施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持。此外,县农业农村局还整合农产品销售平台,积极帮助企业拓展鱼苗(成鱼)销售渠道。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3-25
时代日新月异,乡村焕然春光。“以前,天一干旱,村里的果树庄稼就没办法,虽然临近沱江,但只有挑着水去浇灌,自从驻村工作队来了,村里的提灌站也安装好了,村上的柠檬柚也销售的出去,这一年多我们村变化确实很大,我们的果树庄稼再也不用靠老天爷吃饭了”。说起球溪镇大象寺村,村民们总会不禁感慨如今村子发生的变化。驻村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自球溪镇大象寺村驻村工作队入驻以来,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把群众身边的小事当作工作大事,紧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多措并举、精准发力,不断凝聚乡村振兴强大合力,全力擘画驻村同心圆,努力构建乡村振兴发展共同体。柠檬柚长势喜人党建奏响奋进曲 用心“驻”村解民忧球溪镇大象寺村地处球溪镇顺河场片区西南方向,是资中与资阳交界处,可谓跨市的村,村里有4个村民小组,共1215人,有耕地面积1175亩,有脱贫户41户共131人,大象寺村于2015年脱贫,2016年摘帽。村里除了常规的水稻外,还是资中血橙的最早起源地,内江市唯一的大面积柠檬柚种植基地。在全面掌握了村里情况后,大象寺村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代表结合村里实际,共同研究商定了“党建兴村、果业强村”的发展思路。说干就干,在大力发展以资中血橙的基础上,重点打造内江市唯一的“柠檬柚”种植,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不断壮大“果业”规模。为了进一步解决村民水果销售和产业种植难题,驻村工作队员向上咨询政策、争取项目,全力推动“提灌站”修建落地落实,解决果树种植灌溉问题。重点围绕“党建兴村、果业强村”打造“一村一特色”的发展思路,借助“果”业优势,采取“党总支+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依托“农民夜校”“乡村大课堂”等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家庭能人”“最美乡贤”。为解决乡亲们用水难、果树灌溉问题,积极推动大象寺村阳家庙、谭桥水库两个提灌站项目建设落地落实,其中阳家庙建设项目资金30多万元,谭桥水库提灌站通过自筹、帮扶捐赠30多万元,现如今已经全部建设完工,有效助力村集体经济,同时,为拓宽果业销售思路,驻村工作队多次协调资中文旅集团、资中弘耕农发集团重视让“资中柠檬柚”上架“京东”中国特产资中馆。新风院坝会、共商村大事党建激活新治理 用爱“助”村暖民心大象寺村驻村工作队结合“农村面貌改善”和“乡风文明积分制”积极探索实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争取乡风文明“积分制”示范点,邀请镇领导、村“两委”、党员乡亲们代表结合村里实际开展“新风院坝会”,共同制定村规民约。并结合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建设、农村面貌改善等中心工作,量身定制1分、2分、5分、10分“积分卡”和“三爱、五好、八有”的积分标准。让乡亲们成为乡村治理的主要参与者、最大受益者和最终评判者。同时,以全市“美乡优城” 和“六净六顺工程”为契机,推进“美丽庭院”评选,扮靓“和美乡村”,引导村民参与整治活动,将屋前院后变成“微花园”“微菜园”“微果园”。掀起乡亲们参与全村治理的内生动力,呈现出院坝小美与乡村大美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大象新画卷,实现“小积分”撬动“大文明”。此外,大象寺村驻村工作队还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推动化解乡村矛盾纠纷,坚持依法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在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大象寺村被县人民法院授予“无诉讼村”。党建汇聚磅礴力 用情“筑”村惠民生自驻村以来,大象寺村驻村工作队转变工作思路,积极融入基层,改进工作作风,积极为群众办事服务,与村两委人员一起,和村“两委”一起学理论、强基础、兴产业、美村庄、抓治理,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汗水赢得民心。先后完成抗旱、秸秆禁烧、环境整治、信访维稳、社会治安、秋收秋种、医保征缴等中心工作,协调解决用电纠纷、土地纠纷、修路等问题,为脱贫户解读政策50余次。2023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3.06万元。积极协调争取县文广旅游局、县文旅集团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的形式,帮助农户销售柠檬柚、血橙500余件,2.5万元。协调,争取团县委“青春温暖·团暖冬日”送温暖,为村上50余名青少年送去书包和慰问,价值1500元,协调资中弘耕农业集团积极争取大象寺村成为资中紫晨农业、资中橙小仙定点供货源。现如今,村里也在悄然之中发生变化,经过多方奔走争取,大象寺村阳家庙、谭桥水库,近70万元的提灌站项目建设完美竣工,资中血橙和柠檬柚种植面积达1100余亩,年产量300余万斤。“资中柠檬柚”品牌正在走向享誉市内外,县级果业产业园正在大力推进。大象寺村先后被县法院授予“无诉讼村”“内江市第三批市级乡村文化振兴样板村”“资中县乡村振兴示范村”。采得百花酿成蜜,为民辛苦为民甜。“驻村的工作还在继续,驻村的故事还在演绎,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还有许许多多像大象寺村驻村工作队这样扎根乡土、扎根基层的驻村队伍。”球溪镇大象寺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周忠杰表示,作为驻村干部,不仅要“驻村”更要“助村”,全力推进好乡村振兴、讲述好乡村故事、绘就好乡村蓝图,时刻牢记把责任举过头顶,把道义扛在肩上,把群众装在心里,把工作抓在手中的初心使命,努力在新时代长征路上答好乡村振兴“时代命题”,交上一份党和人民放心的“高分答卷”。(供稿:资中县球溪镇 周忠杰)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3-21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洪瑜 文/图  3月18日,在内江市隆昌市黄家镇黄土桥水库,一望无垠的水面上碧波荡漾。不久后,这片广阔的水域将挂起珍珠蚌,在全省开启“水库养殖珍珠蚌”先河。  与全省仅有的两个珍珠蚌养殖区——泸县、开江的“池塘养蚌”模式不同,隆昌即将在全省率先试点,利用水库养殖珍珠蚌。这对四川水产业而言,不仅是简单的养殖区域拓展,更是充分利用水库广阔的养殖区,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的全新探索。  面对湖南、浙江等传统珍珠蚌养殖区的“产业转移”,当地主管部门和养殖主体将如何答好这份考卷?黄土桥水库广阔的水域即将挂起珍珠蚌。水库治理面临两难大水面生态渔业成热点  “我们已倒排工期,计划4月开始牵绳打桩,5月开始养殖珍珠蚌苗。”黄土桥水库管理运营方负责人介绍,该水库将被作为“水库养殖珍珠蚌”试点打造。  水库养殖珍珠蚌的想法从何而来?  一方面,来源于低迷的经济效益。以前,黄土桥水库由于缺乏管理,长期处于“放养状态”,虽然养殖了花白鲢等鱼类,但因养殖密度较低,再加上“人放天养”拉长了鱼类的生长周期,导致水库经济效益低迷。  另一方面,黄土桥水库还面临环保之痛。“丰时泄洪,枯时蓄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下游区域。若水质调节不到位,还需向下游支付补偿金。”库区所在地黄家镇党委书记唐前贵说。  近年来,受环保政策影响,水库、湖泊的水质治理已成为一项热点课题。水利行业相关负责人透露:“许多区县每年花费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的资金用于水质治理,但效果不尽如人意。”  如何兼顾经济与生态两方效益?  在树立大食物观、助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连续多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成为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热点。2023年,内江更是把“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作为全市重点工作推进,明确要推动全市300多座水库水质达标,并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  净水能力十分突出的珍珠蚌登上舞台。据悉,1只成年河蚌每天能过滤40多升水,可以24小时不间断滤食藻类、浮游动物、有机碎屑等,能有效降解水中的氨氮等指标。知名水产专家吴宗文表示:“珍珠蚌在净水方面的功能无可替代。”  “按照一定比例投放珍珠蚌,同时减少花白鲢的数量,在水中进行配套养殖,水质改善效果将更加明显。”在四川长期从事大水面生态渔业养殖的何云说。市场火热前景大好坚守生态底线是关键  放眼全省,升钟水库、鲁班水库、三岔湖等大水面生态渔业起步更早,其品牌之路已经打响。这为隆昌提供了可供参照的模板。  在隆昌,当地正探索一条全新赛道。不久前,唐前贵前往浙江、江西进行实地调研,这让他对珍珠蚌行业有了更深的思考:“水库养殖珍珠蚌是可行的,但要以生态为底线,通过珍珠蚌实现水质净化。”  从心有疑虑到笃定发展,珍珠蚌火热的市场需求也让唐前贵更加坚定。  近年来,受环保政策影响,湖南、浙江等传统珍珠蚌养殖区域产业面积连年缩减,当地却出现了珍珠产值反向增长的怪相。以有着“珍珠蚌之乡”美誉的浙江诸暨为例,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诸暨实现珍珠销售额500亿元,同比“逆风”增长25%,这反映了市场对珍珠蚌的火热需求。  “幼蚌养殖的每亩投入大概在 3000 元(含人工苗种等),到明年5月份左右,销售价格就能达到8000元左右,利润比花白鲢更高。”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环保政策愈发严格,国内传统珍珠蚌养殖区的产业面积正不断缩减。在此背景下,已建成8000多座水库、有着“千河之省”美誉的四川因水而兴,正迎来一轮“产业转移”的新机遇。  有着数十年水产行业经验的泸县农业农村局水产渔政股股长张德明认为:“发展珍珠蚌养殖,最终将依托于大水面生态渔业。”对此,四川省农村水利中心水库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确保水库防洪、灌溉等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挖掘水库更大效益,是值得鼓励的。”“珍珠蚌作为滤食性动物,可以有效净化水质,是个生态好产业!”四川省水产局产业发展处处长曾开虎说。  针对首批即将启动养殖的珍珠蚌,黄家镇已有行动。当地已成立工作专班,不定期开展抽检监督。唐前贵说:“首批养殖必须从幼蚌开始,以便拿到第一手养殖数据,后期将依据最终效果在农户池塘开展推广。先行先试,即使步子放慢点也没关系,我们有信心。”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21
(潘玥希 记者 毛春燕 李弘 文/图)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推动传统种植养殖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促进群众持续增收,赋能乡村振兴。眼下,正是蔬菜育苗的好时节,近日,记者走进内江市市中区永安镇下元村温室大棚里,只见工作人员正忙着漂盘、搬运穴盘、装基质土、浇水、点种等,各个环节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盘盘育苗盘整齐排列,只待种子破土而出。而另一边的早熟黄瓜苗已茁壮出苗,绿意盎然、长势喜人。大棚育苗“今年苗子育得比较丰富,各种各样的苗子都有,蔬菜类的基本全了,辣椒、西红柿、茄子、黄瓜都是育得特别好的品种,果型、颜色各方面都是比较优秀的。”育苗老板田林康向记者介绍道。大棚负责人查看菜苗长势据了解,下元村的蔬菜大棚有50多亩。为了培育出优质的蔬菜,田林康从大棚的温度、光照、水分到蔬菜育苗、分栽、摘心、打杈等各个环节都会潜心研究,并结合自己丰富的种植经验,在产品特色和种类上下功夫。因此,他种植的蔬菜品质高,口感好,在市场上颇受欢迎。大棚育苗近年来,市中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产业,优化农业种植结构,通过政策扶持、典型带动和技术指导服务等措施,大力推广温室大棚培育种苗,以优质壮苗培育为抓手,为全区设施农业所需的菜苗提供保障,确保生产出优质、绿色的果蔬,推动全区设施农业生产开好头、起稳步,助力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下一步,市中区将继续以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为引导,在“大棚经济”上下功夫,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方面的服务支撑,大力发展培育特色农业,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使大棚种植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又一把“金钥匙”。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3-14
(李华)“来到这里,让我感受到了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艰苦奋斗历程。”今年春节,来自重庆的游客陈先生专程来到隆昌市圣灯镇梨园村参观毛泽东主席视察隆昌气矿纪念馆,他说“在这里,回望了老一辈川油人的奋斗历程,深刻了解新中国成立之初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的奋进历史,使我接受了精神洗礼”。近年来,隆昌市加快圣灯山风景区的打造,充分利用区域内自然风光,工业遗址,红色文化等资源,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增加智能互动设备,丰富旅游新业态,服务水平进一步提档升级。圣灯山风景区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学生研学重温峥嵘岁月、接受红色教育,了解石油文化的“体验地”,川渝游客周边游、微度假的休闲“目的地”。2023年,圣灯山风景区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打造“交通+旅游”深度融合新模式,建有“三古之旅”旅游环线公路,新开通3条旅游专线,建成旅游环线公路6.5公里,美丽乡村示范路3.5公里,绿动游步道2公里,配套旅游厕所、生态停车场,完善标识标牌,景区管理更加规范。升级景区产品。圣灯山风景区核心区——毛泽东主席视察隆昌气矿纪念馆在经历了近3年的提档升级后,营造了更多体验产品,包括科技感十足的四川石油会战史馆、极具年代氛围的跃进大礼堂等,研学旅行、党政培训等更多活动在这里开展。丰富特色活动。依托“梨园”打造“梨苑”,打造天峰梨苑项目,举办梨花节,游客在此拍照、观景、打卡、露营,还可以欣赏丰富的文艺表演,吸引许多短途游、亲子游游客。圣灯山风景区的打造使圣灯镇梨园村成为了周边热门旅游目的地,带动村集体增收24万元/年,带动周边村民创办农家乐、土陶研学基地、采摘体验基地等,促民增收效益好。未来,隆昌市将继续坚持以打造川渝地区休闲度假目的地为目标,持续坚持精品景区打造、旅游业态创新、文旅融合发展,做好天府旅游名县提升建设,不断扩大隆昌文旅品牌影响力。(图片由圣灯山风景区提供)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3-11
(记者 毛春燕 李弘 文/图)内江是柑橘的重要产区之一,拥有广袤的柑橘种植基地。内江市把做大做强柑橘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不断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又是一年橙黄橘红时。近日,记者走进内江市市中区、资中县等地,感受这个“甜蜜产业”正在发生的新变化。另辟蹊径有奇效“三年以上的才能够叫陈皮,你们闻这两种陈皮的味道,就知道有什么不同了。”近日,记者来到市中区朝阳镇川红橘示范种植基地,基地负责人曹红春指着他面前的两袋陈皮说,“陈皮就是要越‘陈’才越好。”川红橘陈皮川红橘是古老的柑橘品种,橘肉口感不如一般的柑橘,在市场上销量一般,但是由橘皮加工成的陈皮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深受市场欢迎。经过前期市场调研后,曹红春盯上了并不稀罕的橘皮。每年,到了川红橘成熟的季节,市中区朝阳镇川红橘示范种植基地里总弥漫着橘子的清香,黄澄澄、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那时,基地里的工人们,便背着背篓,拿着剪刀,熟练地采摘。据曹红春介绍,川红橘浑身都是宝,橘子内皮白色的部分叫做橘白,主要有补肺的功效,而刮下橘白剩下的橘红则是珍贵的一味中药,也是做川陈皮最好的原料,而剥离橘皮后的果肉还能用作肥料。从2019年他回乡筹备建设基地以来,如今已走过5年春秋。在流转的100多亩的土地上,都是种植多年的老柑橘树,而这样的果树结出来的川红橘,是做陈皮的上好原材料。基地每年川红橘的年产量有10万余斤,加工陈皮近5000斤,产值近百万元,产品通过线上渠道销往全国各地。错峰上市抢先机在朝阳镇的内江市市中区现代化冷链物流中心内,几十名工人正在按橘子品种、规格进行分拣、包装,几辆大货车等待装车出货。分选机上,果子按照果径的大小落入不同规格的筐子,实现自动分选。冷链物流中心“打破传统农业发展困境的关键,在我看来还是要实现产品错峰销售,增加产业附加值。”雷丰果业分拣中心负责人雷智艺介绍说,柑橘类水果的收获销售时间主要在当年10月至次年5月,要在同行里取得竞争优势,除了水果品质,就是要延长其生命周期。目前来看,冷链物流是最有效的方法。位于内江市市中区的现代化冷链物流中心就起到了关键作用。该中心于2022年正式动工建设,占地面积20亩,目前已投入使用,每天出货量达15万斤。据介绍,该中心共有果品分拣机两台和总容量1600吨的冻库16个。该项目辐射周边地区及城市,可有效解决市中区区域内及周边地区农产品仓储、加工、错峰销售等问题,大大增加了农产品的价值。雷丰果业在错峰销售上下功夫,而在资中县双龙镇三柏村,更多走的是让产品错峰成熟的路子,这也得益于资中血橙新品种选育及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推广。走进资中县双龙镇三柏村血橙种植基地,一个个金灿灿的血橙挂满枝头,微风袭来,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果香,让人垂涎欲滴。这里的晚熟血橙将于3月底成熟并开始采摘,实现错峰上市,通过冷链储存,可持续销售到7、8月份,弥补当季柑橘类水果的空缺。据三柏村党委书记肖文华介绍,今年三柏村血橙产量将达600多万斤,预计收入能够达到1000万元,如果加上电商销售,收入还会有所增加。优中选优创品牌在资中县双河镇四川紫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晨农业”)资中血橙智能分选中心,机械设备正在开足马力加速运转,经过洗果、烘干、检测、分级之后的血橙等待着发往全国各地。智能分选“每一个果子在经过机器时都会被拍27张照片,好与坏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电脑上也会精准对每一个果子的品质作出分析。”四川紫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资中县血橙协会会长李大刚指着仓库内的智能选洗线上的显示屏说道。李大刚介绍,该分选系统的硬件部分采用超高分辨率工业级数字摄像头和独特的LED光源系统进行全息数据采集。软件部分通过分析UV、H色谱和灰度图等进行视觉识别,实现在不损伤血橙的前提下,针对血橙的外皮色泽、果体大小、果体重量、外观瑕疵等外部品质进行分选的同时,亦可对血橙内部的糖酸度、果肉损伤、内血占比等生理指标进行智能无损分选。其中,公司着力打造的高端品牌“紫摇红”因其品质优,卖到了市场的最好价格,168元8斤的套盒颇受市场欢迎,供不应求。“毫不夸张地说,‘紫摇红’真正做到了千里挑一。”李大刚告诉记者,设备筛选的第一批18790个血橙,仅21个符合标准,要求严苛,使其成为血橙中的极品。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紫晨农业大力构建多元化血橙精深加工体系和产品体系,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开发出血橙即食片(蜜饯)、血橙红酒(果酒)、血橙啤酒等系列精深加工产品,广受市场欢迎。资中血橙近年来,资中县实施资中血橙产业高质量发展工程,分别印发了《资中血橙产业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方案》《资中血橙优质优价工作方案》《资中血橙品牌提升及市场营销工作方案》,全县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一二三产业链共发力,助力资中血橙产业“再次腾飞”。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3-08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