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汪泽民 记者 张小星)近年来,蓬安县立足特色农业,以花为媒,发展“赏花经济”,促进“生态+农业+旅游+商贸”互动融合发展,兴了产业,美了乡村,醉了游人,富了村民。产业园美丽如画。刘永红 摄赏花热度高 带火乡村游正值春日好时光,赏花、踏青成为广大市民休闲的首选。近日,蓬安县新园乡首届赏花季在宽敞沟村正式开幕,吸引众多游客共赏花海盛景,感受春日浪漫。开幕式后,游客们迫不及待走进花海,尽情享受田园之乐。产业园内,一棵棵桃树花团锦簇,将村庄掩映在粉色的花朵与浪漫的春天里。桃树下,游客们三五成群,漫步花海,看蜂飞蝶舞,赏田园风光,享盎然春意。爱美的姑娘们穿上各式华丽的服装,或拍照留念或嬉戏踏春,赏春景的人同时也成了春景。“听说蓬安新园乡的桃花开了,我们特意从高坪开车过来赏花。蓝天白云下,桃花盛开得非常鲜艳、特别美丽,感觉整个人特别放松,心情非常好。”来自高坪区的游客杜女士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蓬安的春天,不仅有新园乡的花海,其他地方的油菜花、樱花等鲜花也在相继绽放。游客此时到蓬安来,有花可看、有景可赏。睦坝镇现代粮油产业园的油菜花次第绽放,淡淡花香沁人心脾。大量游客寻花而来,迎着温暖的阳光,自拍、赏花、游玩,穿行在花海中,感受春天的气息。锦屏镇樱花跑道和马电樱花园里的樱花虽然未到盛花期,只有部分早樱初绽,但还是吸引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按目前的花蕾和天气情况分析,3月底即将迎来樱花最佳观赏期。届时,一簇簇樱花竞相绽放,玫红、雪白、浅粉交相辉映,将成为蓬安春日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一朵朵美丽的花朵正撬动蓬安的“赏花经济”。近年来,蓬安县坚持打造融观赏游玩、生态休闲、采摘体验和农耕文化于一体的“赏花经济”,吸引着八方游客来蓬安赏花观景。花开促增收 村民腰包鼓美丽的花朵不仅让蓬安美名远播,也带动周边乡村发展旅游,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在新园乡宽敞沟村,游客到这里来除了赏花,还能品尝到乡村特色小吃。在桃李交易长廊,很多村民支起小摊,售卖凉面、锅盔等小吃,忙得不亦乐乎。“这段时间,来这里赏花的游客有上千人,我们摆摊卖的小吃很受欢迎,每天都能卖几百元。”村民唐女士高兴地说。宽敞沟村党支部书记郑中华介绍,以花为媒催热的“赏花经济”,带动了一系列农特产品销售,也带火了村里的农家乐。赏花给蓬安乡村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并不止这些。在相如街道油房沟社区百牛渡江景区的花果山上,千余株桃树、李树等果树花开正艳。漫山遍野的桃花让游客目睹了“明媚蓬安春常在,花果山上桃花香”的胜景。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赏桃花,还可以摘果蔬、住民宿、品美食,体验到更多的游玩乐趣。近年来,该社区引进企业流转石漠化荒山地,建设集农业综合开发、乡村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园。当地200余户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得租金和在基地务工等方式,户均增收数千元。昔日的荒山变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多业态融合 延长产业链蓬安的花不仅仅带火了乡村游,更是“开出”了致富产业。“立足桃李产业园,我们还将进一步提升品质、塑造品牌,将其打造成农旅融合标杆。”新园乡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乡以宽敞沟村为核心,先后引进四川本禾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红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流转土地发展桃、李、梨、柑橘等农业产业,培育的“相如李”“文君桃”名声初显,带动2000余人就业。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以上。近日,走进睦坝镇现代粮油产业园区,一边是游客尽情赏花游玩的画面,一边则是村民在田间地头追肥、拔草、管护的忙碌景象。“我们大力推行绿色化、规模化、科技化‘三化’模式,致力将优质粮油打造为‘金字招牌’。”睦坝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蓬安县重点建设的现代粮油产业基地,该镇按照“坝上田园、坝上公园、坝上家园”的思路,从延链补链上下功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谋划做强。近年来,蓬安县不断延长产业链,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支撑,积极培育粮油专合社、种粮大户、专业社会服务组织,做大做强石孔贡米、河舒豆腐、蜀安香等特色品牌,提高生产效益。以川粮集团和常丰农业为龙头,构建集“育秧、种植、烘干、仓储、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粮油全产业链,形成标准化的现代粮油产业发展体系。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3-03-24
(记者 乔薇)近日,2023年南充文旅主题宣传月新闻通气会在高坪区凤仪湾·中法农业科技园举行。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自“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工作启动以来,高坪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全新引擎,一幅乡村振兴的多彩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凤仪湾油菜花。 供图:南充市高坪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旅游体验。近年来,高坪区坚持把乡村旅游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点来抓,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投入专项资金等方式,积极提升完善全区的乡村道路、停车场、游客中心、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过去村子里连路灯都没有,道路也不好走,但如今村里比城里还漂亮!”站在宽敞整洁的公路上,高坪区长乐镇灯高山村村民刘明贵难掩心中的喜悦。据高坪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该区已累计投资18500余万元,新建乡村旅游游客中心(包括咨询服务点) 33处、观景平台16处、生态游步道33.9千米、旅游厕所42处、完善标识标牌815处。聚焦融合发展,丰富旅游业态。高坪区通过实施“+旅游”融合发展工程,大力打造乡村旅游新产品、新场景和新业态,形成了“田园变公园、园区变景区、农房变客房”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初春时节的高坪区走马镇喻家堰村,漫山遍野的李花绽放枝头,清香扑鼻,远望如满山飘雪,美不胜收。据了解,该村李树栽植面积达1400多亩,李花盛开后,每天都有不少游客前来踏青赏花。喻家堰村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村通过举办节庆活动、鼓励村民提供餐饮住宿等服务,大力发展“赏花摘果经济”,把过去单纯的“走马观花”变成可互动可参与的体验游。同时,高坪区还聚焦推进旅游业与农业、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出生态观光、采摘体验、户外运动、科普示范等新业态,先后创建了灯高山村、江陵坝村等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以及都京丝绸文化名镇、凌云山村等“天府旅游名镇(村)”,打造了长乐“坝上草原”、走马黄辉文化园、凤凰故垒等系列乡村旅游精品景点和相关线路。印象嘉陵江夜景(高坪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供图)夯实产业基础,助力增收致富。随着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和业态产品持续完善,高坪区的乡村旅游有了质的飞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城市游客前往游览体验,也为当地的农村群众提供了致富增收的新途径。总投资约8900万元的“南充巴蜀田园探花里”,是一座集儿童游玩、山地滨水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生态特色乡村旅游景点。园区开业以来,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更让当地100多名村民通过土地出租、进园务工等方式增加了收入。“发展旅游业就是为了让更多的群众增加收入,提升大家的生活幸福指数。”南充市高坪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将以争创第五批“天府旅游名县”为契机,持续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实现规划布局更加合理、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产品供给更加丰富、管理服务更加规范、人才队伍更加壮大,让乡村旅游进一步助力全区广大群众过上美好幸福新生活。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3-03-24
(张云程 记者 李国富)3月22日,在南充市嘉陵区一立镇围塘坝村,层层叠叠的油菜花,美不胜收。游人在花海中畅游,就像跳动的音符,远远望去,菜花、游人、民房构成一幅精美的乡村水彩画。如此春色美景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赏花踏青,成为小有名气的网红打卡地。金色花海据了解,这里以前是一片荒地,去年通过整治撂荒地将此地开垦出来种植粮油作物。2022年,嘉陵区一立镇整治撂荒地达5000余亩,严格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方针,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大力推进撂荒地治理,筑牢粮食安全底线,成功促进地质低效园区转型种粮,为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贡献了力量。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3-23
(衡欢 记者 李国富)眼下,忙碌的春耕生产全面展开,南充市西充县作为全省10个智慧农机装备提升示范区项目实施地之一,智慧农机助力春耕生产成为今年一大亮点。全县39家农机专合社的1万余台(套)智慧农机在田间地头往来穿梭,跑出了春耕生产“加速度”。近日,在关文镇塔水桥村的南充市涛哥哥农业有限公司豆玉复合种植基地,装有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的气吸式北斗导航精播机正在进行播种作业,随着机械隆隆而过,一粒粒饱满的大豆、玉米良种便躺进松软的泥土里。记者注意到,气吸式北斗导航精播机每一个播种口都安装有红外报警器,导航系统屏幕上,清晰显示着提前规划好的播种路线和行距,精播机按照既定路线精准播种。“凭借北斗高精度的定位能力,驾驶员基本不用操纵方向盘,通过导航系统自动控制,便能一次性完成玉米、大豆播种以及施肥作业,省时又省力。”该公司种植项目负责人罗梦雅介绍,气吸式北斗导航精播机每小时能完成10亩地左右的播种任务,极大地提高了播种效率。气吸式北斗导航精播机的使用是西充采用数字技术赋能农用设备,提升农业智能化水平的一个缩影。据记者了解,为了提高种植效益,破解农业生产成本高等难题,该县建设了智慧农机+综合农事服务综合体,把全县农机纳入智能化管理,通过农机智慧服务手机APP,实现“找农机、找农活、找机手”网络化、一站式无缝对接。目前,全县39家农机专合社,1万余台机具,500余名机手信息,24家农机维修、配件销售网点全部进入平台,实现智能化管理。2022年网上服务交易2378单、作业面积120万亩。同时,该县积极做好社会化服务,开展西充县拓展农业托管、农资配送和农机维修“三大”业务,扶持发展农机专合社,建立各类社会化专业服务队伍,打造集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的服务园区。2023年,全县新培训机手200余人次,全县农作物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覆盖面积18万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49.49%。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3-23
(陈中鑫 记者 李国富)3月21日上午,在无人机航拍镜头里,嘉陵区大兴乡皇殿山社区绿油油的麦苗和金灿灿的油菜花错落有致,给昔日的撂荒地披上了绚丽的彩衣。近年来,嘉陵区复垦撂荒地13.77万亩,全部种植粮食作物,真正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嘉陵区大兴乡百亩麦田春风和煦,大地回暖,正是农民抢晴播种的好时节。记者来到嘉陵区大兴乡皇殿山社区看见,村民王安全正在田间锄草,抬头搽汗间,看着茁壮成长的庄稼,他黝黑的脸上绽放灿烂的笑容,露出了两排洁白的牙齿。“去年我开垦了210亩荒地,卖了10多万元粮食,得到粮食补贴6万多元。眼前又种了110亩油菜、100亩小麦,等到收割以后就全部种植高粱。”王安全目光里充满了希望,憧憬着丰收季来临。据了解,近年来大兴乡动员全乡19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部分种粮大户积极参与撂荒地复耕工作,将全乡零星土地充分整合,对山高坡陡、土地贫瘠的撂荒地进行土地流转,再进行土地调形和改良,以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等方式恢复粮食生产,种植高粱、大豆、小麦等粮油作物。截至目前,大兴乡已累计复耕复垦撂荒地3000余亩。嘉陵区龙蟠镇300亩撂荒地变金土地当天下午,记者驱车来到嘉陵区龙蟠镇丰乐院村看见,金黄的大地上300亩油菜花群芳争艳,造就了一幅天然的图画,令人心旷神怡。此情此景让人感慨万分,很难想象一年之前这里是成片的撂荒地,经过复耕复垦,撂荒地成了“黄金田”,不仅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恢复粮食生产,还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打卡,带动了当地旅游的发展。近年来,嘉陵区深入开展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行动,集中精力破解土地撂荒难题,盘活闲置土地。去年,该区出台了《嘉陵区防止耕地“非粮化”促进粮油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实行奖补政策。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复耕复垦撂荒地13.77万亩。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3-22
(衡欢 记者 李国富)眼下,忙碌的春耕生产全面展开,西充作为全省10个智慧农机装备提升示范区项目实施地之一,智慧农机助力春耕生产成为今年一大亮点。全县39家农机专合社的1万余台(套)智慧农机在田间地头往来穿梭,跑出了春耕生产“加速度”。近日,在关文镇塔水桥村的南充市涛哥哥农业有限公司豆玉复合种植基地,装有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的气吸式北斗导航精播机正在进行播种作业,随着机械隆隆而过,一粒粒饱满的大豆、玉米良种便躺进松软的泥土里。记者注意到,气吸式北斗导航精播机每一个播种口都安装有红外报警器,导航系统屏幕上,清晰显示着提前规划好的播种路线和行距,精播机按照既定路线精准播种。“凭借北斗高精度的定位能力,驾驶员基本不用操纵方向盘,通过导航系统自动控制,便能一次性完成玉米、大豆播种以及施肥作业,省时又省力。”南充市涛哥哥农业有限公司种植项目负责人罗梦雅介绍,气吸式北斗导航精播机每小时能完成10亩地左右的播种任务,极大提高了播种效率,由于安装了红外报警器,可有效避免重播、漏播现象。与传统农机相比,气吸式北斗导航精播机依托智能技术可保障作业质量、提高作业效率,同时大幅降低了劳动强度,实现了舒适化操作。气吸式北斗导航精播机的使用是西充采用数字技术赋能农用设备,提升农业智能化水平的一个缩影。据记者了解,为了提高种植效益,破解农业生产成本高等难题,该县建设了智慧农机+综合农事服务综合体,把全县农机纳入智能化管理,通过农机智慧服务手机APP,实现“找农机、找农活、找机手”网络化、一站式无缝对接。目前,全县39家农机专合社,1万余台机具,500余名机手信息,24家农机维修、配件销售网点全部进入平台,实现智能化管理。2022年网上服务交易2378单、作业面积120万亩。同时,该县积极做好社会化服务,开展西充县拓展农业托管、农资配送和农机维修“三大”业务,扶持发展农机专合社,大力开展农资、育苗、机耕、机播、机种、机收等各类培训,建立各类社会化专业服务队伍,全力构建“主体多元、市场运作、竞争有序、服务优良”的农业生产社会化体系,打造集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的服务园区。2023年,全县新培训机手200余人次,全县农作物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覆盖面积18万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49.49%。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3-22
(记者 张斌)万亩油菜观光、花漾摄影大赛、花田汉服走秀、坝坝宴聚餐……日前,南充市高坪区现代化农业粮油产业园稻油轮作示范区内,“会龙春日赏花季”活动启动,吸引了数万名游客前来“打卡”。“7天时间全镇的旅游综合收入超过30万元。”高坪区会龙镇镇长王智霖介绍。油菜田里游客正进行汉服拍照。杜小鸥 摄  据了解,2022年起,南充市在高坪区会龙镇等7个乡镇、104个村(社区)规划了一道优质粮油安全产业带,计划建设现代化粮油产业园区30万亩。通过前期土地调形整修和配套设施修建,去年年底,会龙镇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将熊家桥村、桂花井村、阳马庙村、石门楼村4个村划分为稻油轮作示范区、稻鱼共生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区3个区域,发展粮油生产。  园区建成后,还要进一步提高效益、助农增收。“我们计划根据各区域特点植入旅游元素,促进综合提升。”王智霖说,开春以来,会龙镇引进专业养蜂合作社,推广蜜蜂油菜互利共生模式,提高油菜产量,同时积极打造旅游基础设施,开展前期宣传,扩大知名度,“会龙春日赏花季”由此顺利吸引了不少游客。  目前,高坪区粮油安全产业带已建成园区20万亩。2月份以来,高坪区已组织14名农技专家分成4组赴产业带沿线,围绕油菜春管、水稻集中育秧等技术工作展开指导。高坪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高坪区将从“地、技、义、利”等方面全面发力,促进产业带群众增收。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3-21
(周亮 记者 张小星)3月14日,记者走进位于南充市蓬安县罗家镇凤凰山村的罗家河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工人们正忙着搬运石头、铲沙填缝、垒砌堡坎,一派繁忙有序的建设景象。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施工现场据了解,该项目涉及罗家镇双石桥村、芭茅村、麻柳湾村等16个行政村(社区)。本次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86k㎡,其中石坎坡改梯47.33h㎡、封育治理1510.71h㎡、保土耕作727.96h㎡、整治堰塘11座、蓄水池12口、截(排)水沟6.82km、作业道路4.07km、沉沙凼24个、泥结石施工便道1.81km。“项目于2022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负责人李遇龙介绍,在项目规划实施中,深入推行“一线工作法”,选派技术人员现场定界放线,全程跟踪土地调型、砼墩安砌、山坪塘维修整治,关键环节不懈怠,重点部位不缺位,技术把关环环相扣,坚持业主式管理、保姆式服务、专家式指导“三管齐下”,坚持“五不放过”(水泥标号不足不放过、土地调型不到位不放过、砼块砌设不规范不放过、排水系统不畅通不放过、治理面积不达标不放过)原则,工程整体规模大、质量优、形象美。目前,目前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陡坡变梯田看着昔日不规整的陡坡山地摇身变成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的石埂梯田,并配套建设了蓄水池、生产道路等配套设施,凤凰山村村民李德国对此十分感慨:“以前,坡耕地又窄又陡,特别是一下雨,把土冲得到处都是,既存不住水,土壤又贫瘠,产量也低。这以后好了,机器可以开到地里了,产业也可以规划起来了,大家伙儿增收致富又多了保障。”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助力乡村生态振兴近年来,蓬安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以“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为基本方针,结合蓬安县实际,大力推进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为乡村生态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3-17
(樊俊 记者 李国富)近日,记者走进南充市嘉陵区龙蟠镇鞍子山村看到,一片片的小麦、油菜、稻田从一个山头绵延至另一个山头,田野里生机盎然,曾经大片的“撂荒地”已变成七彩田园。昔日大片的“撂荒地”已变成七彩田园2020年底,南充市嘉陵区硕丰益民粮油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对嘉陵区龙蟠镇鞍子山村进行开垦,流转土地实行高粱加小麦轮作的方式进行种植,并通过分红、土地流转、就近务工等方式带动全村群众增收致富。近年来,南充市嘉陵区龙蟠镇坚持党建引领,探索将撂荒地整治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相结合,大规模改造荒山荒坡11000亩,通过“专业化、机械化、科技化、订单化、生态化、标准化、数字化”“七化”发展模式走规模化经营之路,有效解决了土地撂荒问题。据了解,南充市嘉陵区是典型的丘陵地区,土多田少,坡地多平地少,长期以来撂荒问题严重。2022年,南充市嘉陵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组织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从“帮村”到“兴村”实现有效衔接。2022年整治撂荒地5.2万亩,目前已累计整治撂荒地累计13.78万亩,嘉陵区全区实现“旱地无撂荒、水田四面光”。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3-13
(黎涛 记者 李国富  文/图)3月7日,“嘉陵江第五届太古岛原生态油菜花节”在南充市顺庆区渔溪镇渔溪桥村太古岛开幕。游客在油菜花田骑行艳丽的服饰、婀娜的舞姿、欢快的舞步、柔美的身姿……上午10时,油菜花节在舞蹈《盛世中华》中拉开序幕。随后,节目《中华武魂》亮相,四名武师或舞剑耍刀,或表演铁头功,或展示拳脚功夫,引得观众连连叫好。金钱板《退红包》,讲述了党政干部清廉为政的故事。歌伴舞《琥珀》、古筝独奏《十面埋伏》、双簧《改革开放就是好》、双莲箫《歌唱新生活》、非洲鼓《欢乐地跳吧》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自2019年以来,当地已经连续举办五届油菜花节,节庆活动影响力、美誉度、人气指数持续攀升,“太古岛”油菜花节已经成为南充市民深刻的记忆和美好的回忆。据了解,本次油菜花节将持续到3月20日,其间,当地还准备了烟花篝火晚会、帐篷露营音乐晚会、油菜花专业摄影、农特产品展示展销等项目,市民可前来露营、体验农家菜、内河泛舟、花间骑行、购买农特产品。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3-03-08
四川农村日报讯 唐枭 特约通讯员 唐明平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里,何登鹏先生与彭燕小姐喜结良缘……”近日,在仪陇县福临乡插旗山村一农家小院里,一场“崇尚节俭”的婚礼仪式在村“红白理事会”和本地婚礼司仪的主持下进行。整场婚礼仪式感满满,同时一股扑面而来的文明新风吹进了新人的农家小院。福临乡插旗山村简约婚礼现场村里有了“红白理事会”  婚礼仪式上,新人的父母为他们送上了“家风家训”,村干部则为新人及宾客们送上了“村规民约”和《倡树文明新风,推进移风易俗》倡议书。婚礼宴席不仅选择了当地公益厨师团制作的“平价菜”,还将规模控制在了10桌以内。“村上‘红白理事会’推荐的公益厨师团操办婚宴,节俭又卫生。”新人父亲何永兵满意地表示,办宴席的费用至少比酒店少了一半。新人何登鹏直言:“我们选择了简办婚礼,虽然仪式简办,真情却不减,既避免了一些矛盾,也为我们省下了一些不必要的费用。”“以前村里人娶媳嫁女就是几十桌盛宴,整个婚礼办下来十分铺张浪费。今天这场婚礼虽然简单,但是一直强调要孝敬老人、传承家风,我们看着也感到很有意义。”村民何桂群深有感触。  作为全县“一村一品”示范村,插旗山村村民依托柑橘、渔业产业发家致富。随着生活逐渐富裕,一些人攀比的心理逐渐凸显,总想通过大操大办“红白事”彰显实力。“为了面子,一家办得比一家铺张浪费,随礼的和操办的都有苦难言。”插旗山村党总支书记陈良礼告诉笔者,为摒弃旧习陋俗,倡导文明新风,村里在2020年底成立了由村民推选产生的自治组织“红白理事会”,倡导家中有“红白事”的群众实行“一报告、二上门、三宣传、四签约、五服务”,推动形成厉行节约、反对铺张的优良新风。  春节期间,村干部得知村民何登鹏将在2月中下旬举行婚礼,计划摆酒20多桌,风风光光地宴请好友,便在第一时间前往何登鹏家,劝说他在筹备婚礼时尽量做到重精神传承,轻仪式流程。在村干部劝说下,何登鹏将20多桌改为10桌,这场简约的婚礼不仅取得双方家庭的一致赞同,也得到了乡亲们的好评。婚俗新风不断弘扬  近年来,福临乡把推进移风易俗作为推动清廉乡村建设的着力点,强化部门协作配合监督,会同民政、组织、纪检监察等部门,健全“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自治组织,对各个村(社区)村规民约进行修订完善,并以“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为主题,采取在各村内显著位置制作移风易俗墙绘、公益广告等方式广泛深入宣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的事迹。同时,结合“孝德工程”建设,开展婚宴铺张浪费现象大讨论、勤俭节约优秀家风家训征集宣传等活动,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要求村内党员干部带头不举办、不参与、不纵容任何违规举办酒宴的行为,示范引领广大群众转观念、破旧俗、立新风,查摆不文明现象,自觉破除恶俗陋习,倡导文明新风。  “近几年,通过宣传引导,村民的心理有了很大改变,少了以往盲目攀比,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村里“红白理事会”还根据需要为村民提供操办服务,很受村民欢迎。‘重登记、强责任、崇节俭’的婚俗新风不断弘扬,新婚青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切实提升。”福临乡党委副书记李熊成说。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3-07
(衡欢 记者李国富)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时下,正值小春管护的时节,在西充县南台街道南岷山村高标准农田基地,接连成片的油菜、小麦长势喜人,一条条新建的生产便道和排水沟渠纵横交错,村民们忙着施肥、除草。春日暖阳下,绘就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春管图。“这一大片都是整治好的高标准农田,全都种上了小麦和油菜,长势良好。”田坎上,南岷山村党支部书记陈永茂看着眼前成片的农田感慨不已,“以前我们村的田地大小不一,形状不同,地势矮的受涝,地势高的受旱,耕种困难。现在好了,高标准农田整治后,一块块分散的小田变成了大田,起伏的坡地变成了平地,田间地头多了一条条产业路、灌溉渠,种植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西充县南台街道南岷山村高标准农田基地。  衡欢摄陈永茂介绍,该村高标准农田于2022年10月启动建设,今年1月基本完工,共建设4000余亩,采用“公司+业主+农户”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种植水稻、小麦、油菜、花生、玉米、大豆等作物,通过轮作、套种相结合,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产出效益,促进农民增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将田地化零为整,升级为‘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高产稳产良田。既可提升土壤肥力,也为机械化生产、规模种植创造了条件。”西充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南岷山村的高标准农田基地是西充县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该县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着力优化田块布局,坚持小并大、短并长、弯变直,提升机械作业能力;比照丘区农机作业条件,新建产业路、机耕路;完善田间渠系,配套蓄水设施,推广节水灌溉等。目前,全县建成高标准农田54.13万亩,2023年将新(改)扩建高标准农田5万亩。建成区域内,农田排灌能力达80%、农机作业能力达70%,提升粮食生产能力560万公斤,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全县粮食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3-03
(衡欢 记者 李国富)“同意以上同志担任理事会职务的请举手。”日前,在西充县青狮镇观音桥村村委会,村民代表们齐聚一堂,掌声阵阵,该村2023年以工代赈项目理事会选举大会在此举行。会议现场,村民代表们聚精会神,认真聆听村干部介绍此次以工代赈项目的含义、建筑方式、职能分工、劳务报酬等,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选举产生了项目理事会,项目理事会下设施工管理组、质量监督组、财务管理组、材料采购组、物资保管组、档案收集组。选举大会现场 (衡欢摄)“通过今天的选举大会,我荣幸地成为了项目理事会理事长,以工代赈的项目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我也会用心用力,尽好理事会的职责,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观音桥村村民鲜年永当天当选以工代赈项目理事会理事长,他告诉记者,项目理事会对村民代表会议负责,代表村民行使职能,组织人员开展务工群众技能培训、日常考勤,做好施工质量检测、工程事务管理等,全力保障项目有序推进。    据悉,此次以工代赈项目总投资420万元,建设工期12个月,建设地点为该镇观音桥村和老木垭村,将整治3.5米宽产业路6公里,带动村民140人就近务工,预计发放劳务报酬125.48万元。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土地机械化水平,培育村级产业项目,壮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为推进项目建设,县乡两级政府积极筹划,组织开展针对返乡农民工、脱贫劳动力等为主要对象的岗前培训,通过“培训+上岗”的方式,以工代训,帮助村民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为民’是以工代赈的核心,带动发展是以工代赈的目的。”西充县发改局局长王铁钢介绍,近年来,该县实施以工代赈项目39个,项目总投资3643万元,累计聘用项目所在地群众1270人参与项目建设,发放劳务报酬364万元。以小项目发挥大作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提升就业能力,有力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3-02
土壤增肥南充市在田间推广种植紫云英、山黧豆、光叶紫花苕子、箭筈豌豆等绿肥植物,全市绿肥种植面积达40万亩  引导种植户采用“自然生草+绿肥”技术模式,提升土壤地力化肥减量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单位,联合南部县政府在黄金镇打造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示范区1000亩  南充市在9个县(市、区)建成83个化肥减量增效示范片和21万亩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  (记者 张斌)“最近气温低,植物生长慢,等天气暖和了很快就会蹿上来。”2月21日一早,南充市南部县黄金镇姚家庙村下着蒙蒙细雨,农技专家跟着当地种植大户谢海涛来到田间,讲解紫云英等绿肥种植技术。  绿肥是指利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全部或部分绿色体,直接或间接翻压到土地中作肥料,是一种有机肥。紫云英是绿肥的一种。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为增强土壤肥力,南部县利用稻田收割后至水稻播种前的“空档期”,在稻田里种植紫云英等绿肥植物,让春耕备耕高效又环保。农业技术人员察看紫云英长势。龚雪摄试种调型深耕后,如何让土壤又“肥”又健康?试种紫云英破解难题  记者眼前这片田的不同区域,呈现出不同景象:一边,去年秋收后的水稻秸秆已腐烂发黑;另一边,一丛丛青绿葱茏的紫云英正茁壮生长。  “紫云英是豆科植物,是南方稻田主要的冬季绿肥作物,其根瘤菌是小型氮肥‘加工厂’,植物深耕后还可作为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中磷素生物有效性。”指着这片绿色植物,南充市土壤肥料站站长李仕培告诉记者,即便在少施氮肥的情况下,它依然能产生明显增产效果。  2019年,谢海涛将流转的1000多亩土地全部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调型深耕后,土壤增肥迫在眉睫。  “单单使用化肥不环保,土壤容易板结。”这也是当地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后,业主们普遍反映的问题。谢海涛的想法是:一定要施有机肥、绿肥。  “试一下紫云英,我们提供种子。”2021年,在充分收集业主意见并综合研究后,南部县农技推广人员主动上门提供帮助,在姚家庙村建立耕地质量监测点,定期监测土壤质量,为业主科学施肥提供指导。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当年10月,谢海涛试种了70亩紫云英。监测发现试种情况较好,后来他又扩植了220亩。这几天,他还向南充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漆燕“讨要”紫云英种子。  “直接将种子撒到田里或者利用无人机播种。”李仕培说,紫云英第二年3月开花,花期1个月,4月中下旬刚好到稻田插秧季深耕还田,高效环保。如果种植面积大,开花时还可以综合打造观赏景观。推广能否在其他旱田里广泛种植?坚持一地一策,配套“三新”技术科学施肥  “还能不能在其他旱田里种植?”田坎上,谢海涛问。  “科学用肥要坚持一地一策,综合研判。”漆燕答。  当前,除了紫云英,南充市还在田间推广种植山黧豆、光叶紫花苕子、箭筈豌豆等绿肥植物,全市绿肥种植面积达40万亩,有效促进了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  南部县还充分利用冬闲田和果茶园、粮油作物行间,间种或套种绿肥作物,引导种植户采用“自然生草+绿肥”技术模式,提升土壤地力。  在谢海涛的这片田埂上,立着一块“南部县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示范区”蓝色标识牌。去年10月,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单位,联合南部县政府在黄金镇打造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示范区1000亩,并指派专家团队现场指导,谢海涛的这片田也被纳入示范区。  “三新”是指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有机配套。漆燕解释,针对小麦、玉米、水稻、油菜等不同作物怎么施、施何种肥,农技专家会根据土壤监测情况给出不同对策。“以这片田为例,不仅要施绿肥,还要加入缓释配方肥,叶面喷施有机水溶肥,施肥时要推广机械侧深施肥新技术。”  “我们在全县布设了14个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和137个固定调查点,通过监测数据汇总分析研判,提出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分作物制定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南部县农业农村局土壤肥料站负责人介绍,全县派出30余名技术人员,组成12支技术服务队到专合社、乡镇、重点村开展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培训。  以示范推广绿肥种植为主要措施之一,南充市在9个县(市、区)建成83个化肥减量增效示范片和21万亩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现代农业。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3-01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罗敏“育秧还得靠陈仕忠,他家最有经验。”“植保服务就找邓洪刚,他家农机齐备技术好。”2月22日,阆中市柏垭镇虎溪村里8名粮油种植类家庭农场主开着日常“碰头会”。原本分散忙碌的农场主们聚拢于此共商发展,源于一个新型专合社——家庭粮油专业合作社的组建。  2月15日,阆中市颁发首个以“家庭”命名的粮油产业联合体营业执照,行政审批注册登记为“阆中市禾兴家庭粮油专业合作社”(简称“禾兴家庭专合社”),标志着四川省首个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专业合作社成立。阆中市禾兴家庭粮油专业合作社举行成立仪式。  据了解,禾兴家庭专合社先期以阆中市柏垭片区8家家庭农场联合组建。目前下设“种苗服务、农资服务、农机及植保服务、农技服务、初加工服务、秸秆回收利用服务、品牌营销服务”七个服务部。入社家庭农场主以其“专长”担任各环节“部长”,各农场之间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同时,为服务片区粮油全产业链,原则上,柏垭片区不再组建其他粮油种植家庭农场合作组织。  “柏垭镇家庭农场中粮油类有106家,大户经营主体占比42%,是我镇粮油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柏垭镇镇长康勇看来,这部分规模经营户,虽然有一定基础,但是不如头部大户产业链完善,联合发展的需求强烈。同时,要防止复耕农田再次返荒,从动态清零撂荒地的角度而言,壮大家庭农场势在必行。  “家庭农场间通过合作互动,提高规模效益,就是要解决单家独户干不了、干起来不合算的事情。”阆中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胡刚说,组建的禾兴家庭专合社既能共享市场信息资源,又可统一安排农技农机服务。同时各个农场可发挥自身优势,面向社内及社外提供粮油产、加、销各个阶段的社会化服务,使家庭农场在延长产业链中分享增值收益。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支持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合作社根据发展需要办企业,带动小农户合作经营、共同增收。”我省实践成立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专业合作社,“是对现行农村基本经营体系的丰富、发展和创新。”省农业农村厅职业农民与家庭农场发展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建设农业强省,经营体系强是重要方面。“我省现有家庭农场23万余家,从初期的培育增量,到了如今抓量质齐升的阶段。以这样的探索,在推动经营体系建设中,通过组织振兴,实现粮油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接下来,还需在品牌建设、营销服务上下足硬功夫。”  据悉,禾兴家庭专合社已先期落实200万元资金,其中包括政府项目资金160万元和社员股本金 40 万元。未来,合作社还将建设农机服务中心、农技培训中心、综合阵地、品牌培育中心等。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2-27
四川农村日报讯 刘远华 特约通讯员 唐明平人勤春来早,农时不等人。仪陇县文星镇今年通过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集中育苗的方式,大力推广玉米绿色育苗技术,实现提高品质增加产量的目标。  眼下,文星镇11个村(社区)的春耕备耕工作正有序推进。2月17日,在金羊庙村,镇上农技人员王刚正在向村干部、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代表和家庭农场代表,讲解玉米绿色育苗技术的步骤和基本要领。  文星镇副镇长林剑南表示:“全镇今年春耕生产,在‘早’字上做文章,早规划、早安排、早育苗、早移栽、早收获;在统一搞点示范的基础上,推广绿色育苗技术,增大农作物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最终实现粮食生产提质增效、农民群众收入大幅增加的目标。”  据了解,文星镇今年计划播栽玉米8200多亩,其中通过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采用绿色育苗技术规模移栽的面积达到4200亩。在金羊庙村搞点示范的基地上,驻村联片干部和农技人员每天都要督导检查,保证按时完成玉米集中育苗任务,保证按时移栽。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2-24
(廖桂华  记者 李国富)日前,记者在西充县义兴镇黄岭垭村羊角菜采收现场看到,绿油油的菜地里,几十名工人排成长龙正忙着收割,去叶、装袋、转运、装车,现场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今年我们在黄岭垭村种植了750亩左右的羊角菜,预计产量1500吨左右,可实现产值150万元。”四川立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彬介绍,公司采取“基地+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和四川老庄味业有限公司、重庆涪陵榨菜集团以及浙江吉香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收购合同,实行订单种植,从根本上解决了生产、销售的后顾之忧,让企业在获得更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当地群众带来更多就业和增收的机会。义兴镇黄岭垭村羊角菜采收现场。  廖桂华摄“在基地务工,一天能挣一百多元。”黄岭垭村村民张子彬动作熟练、干劲十足。“羊角菜的育苗、移栽、管护、收割都需要人手,我从一开始就在基地打工,加上土地租金,一年能增加20000元收入。”“小小的菜疙瘩,对于菜农们来说却是增收致富的的希望。”义兴镇副镇长杨东波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帮助企业加强羊角菜种植技术的服务和推广,在促进羊角菜原料基地的优质高产和快速扩展的同时,探索发展羊角菜加工产业,进一步提升羊角菜种植效益,不断推动羊角菜产业提档升级,向全产业链发展。义兴镇黄岭垭村羊角菜采收现场。  廖桂华摄据悉,近年来,该县充分利用“订单种植”模式发展羊角菜、酸菜、冬菜、萝卜等大宗蔬菜品种,根据市场供需承接企业订单,制定合适种植规模,确保蔬菜销路稳定,企业货源稳定,助推乡村振兴。2023年,该县共种植羊角菜近2万亩,预计产量4万吨。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2-21
(记者 张斌)2月7日,营山县灵鹫镇摆开驻村帮扶考核“擂台”。4个帮扶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依次上台陈述工作情况,县考核工作组、镇党委班子、党群代表组成80余人的考察团,采取述职测评、即席提问的形式一一评比打分。这也是该县首次以“摆擂台”形式考核驻村帮扶工作。  为做好帮扶村(社区)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2022年度考核工作,营山县委组织部、县委农办、县乡村振兴局等部门抽调人员组建了8个考核工作组,分赴该县9个片区27个乡镇(街道)开摆“擂台”,对当地帮扶村(社区)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履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采取不记名形式,内容包括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4个方面。  “打擂”现场,不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都表示“收获很大”,找到了差距、感受到了压力。据介绍,每一次“打擂”评分结束后,考核工作组还将深入各帮扶村(社区),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核实检查陈述内容,进行综合评判。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2-20
(记者 张斌)2月9日下午,蓬安县睦坝镇武胜村党支部书记沈勇带领两名村党员干部分头到田间开展例行巡护,每到一处灌排渠道、节水设施、提灌站等工程设施前,他们都要仔细查看,并且将设施设备状况登录在册。  沈勇的另一个身份是村里的“农田管护员”。此时正值村里高标准农田工程设施管护的关键时期,春节后,他们已开展例行巡护5次。“遇到设施故障会及时通知业主维修管护,遇到部分群众随意开渠会及时制止,全力备好大春生产。”沈勇告诉记者。  自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武胜村充分发动基层党员干部积极性,设立专职(兼职)管护员5名,定期开展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巡护工作,通过建立台账的形式,推动问题整治销号。今年以来,协调业主、农户自主解决问题5个;通过上级部门支持解决问题3个。目前,党员“田管家”排查出的管护问题已全部整治。  为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发挥长久效益,蓬安县制定出台高标准农田工程设施建后管护办法,建立健全了以“县级主导、乡镇(街道)负总责、村(社区)为主体、受益户具体负责”的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机制,同时县、乡镇、街道办和村委会签订高标准农田管护责任书,将高标准农田建后工程管护纳入年度督查计划,推动村委会主动作为。  蓬安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蓬安县将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工程管护监督指导、检查考核,形成多方参与、责任明确、协调顺畅、保障有力的管护机制,实现建成一片、管好一片、成效一片。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2-20
(记者 张斌)2月16日,夜幕降临,南充市顺庆区“印象西河”商业街区人流如织。“印象西河”是南充市顺庆区着力打造的文旅消费综合体之一,于去年10月开业。今年1月以来,这里的人气明显上升,商户营业收入比去年开业到年底的收入增长了30%。“随着消费活力不断释放,商户增收有望有新突破。”“印象西河”运营负责人蒲先生告诉记者。  把握文旅市场复苏机遇,南充正全面发力,优化提升供给,挖掘资源潜力,推动文旅消费活力加速释放。“印象西河”商业街消费场景火爆。杨可 摄美食文化延伸消费体验  2月5日元宵节夜晚,来自广东的游客黄先生带着一家人搭上“印象嘉陵江号”游船,沿江而行,感受嘉陵江美丽的夜景。“体验很棒,还会再来!”黄先生表示。  为培育满足文旅消费新需求,南充着力优化提升新供给。今年,南充投入40余万元完成“印象嘉陵江号”“川中游0010”等船舶的提档升级,推出特色“江上游”,开通嘉陵江南充游、阆中水城游等全国精品夜游航线,打造47个驿站。同时,在相关景点增设游客景点讲解、交通指引、住宿咨询等旅居服务,提供张飞牛肉、川北凉粉等地方特色美食品鉴机会,延伸消费体验。春节期间,南充水上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15万人次。  更多文旅场景在南充诞生。在南充市区,南充文旅部门利用西巷三国文化历史街区、白塔耍都等场所,打造成商业、美食、娱乐、全民健身为一体的多元化核心消费体验中心;利用高坪六合丝厂、顺庆变电站等工业遗址,创新开发出集演艺、文创、研学等多业态为一体的消费爆点。  蓬安县相如故城推出民俗传统演绎、沉浸式体验、5D光影秀、非遗集市等一批新产品,打造演、娱、秀、景的情景融合体验。  文旅消费逐步回暖也离不开“真金白银”的带动。年初以来,南充分批次给市民发放约1000万元购物券和消费券,同时,西充县、营山县等地也通过引导商超、餐饮等市场主体,推出“打折让利”“消费满减”等活动,拉动消费持续“升温”。网红新业态强势“出圈”  “这是我们公司自己生产的鸵鸟蛋、鸸鹋蛋,营养价值非常高。”2月9日,在蓬安县利溪镇花房子村花好月圆动物园内,主播正通过直播平台推介特色产品。  利溪镇花房子村是蓬安近年来打造的知名景点。为了进一步释放发展潜力,今年,蓬安县充分挖掘本地人才资源,挑选有经验的乡土主播,组建直播人才库、开办直播培训班,聘请抖音、微博等平台专业讲师免费授课,开展直播带货,带动本地特色农产品销售额达1.35亿元。  同样着眼于挖掘打造热门消费点,南充市顺庆区投入资金10万元在热门景区打造“后备箱集市”示范点,统一配备灯光、桌椅、专用停车位等基础设施,划分不同售卖专区,宣传“后备箱集市”优惠政策、服务明细以及市场前景。去年12月以来,该“后备箱集市”已吸引200余人参与经营。  西充县则联合县内文旅龙头企业,在人流量大的区域打造消费示范点,投资30万元实施硬件改造提升工程,设置非遗展销摊位65个,“盛世灯会”“花灯长廊”等网红打卡点5处。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2-20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