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黄晓庆 王晓瑛 谢强)达州,通川通渝通陕鄂,达人达己达天下。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达州人的担当古来有之。昔日达州,是雄奇大巴山下,开凿出的一方四达之地;是滔滔渠江水域,浸润出的一座豁达之城。今日达州,背靠千年巴人文化,面向新时代发展大潮,挥如椽大笔,勠力书写巴人故里的文旅担当:筑基,倾尽“一城绿意”,写好“两山理论”下的万里生态“达”卷;固根,高举“两张王牌”,写好巴风賨韵铺就的千年文化“达”卷;扩圈,远谋“五大行动”,写好区域协同打开的崭新拓展“达”卷。“达州坚持以建设巴文化传承创新和旅游发展高地为定位,加快建设‘行在大三峡、游在大巴山、醉在大氧吧’的文化旅游中心,全面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达州市副市长刘政表示,达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决策部署,尤其是在达州市第五次党代会上,确立奋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后,深入实施“12358”文旅发展战略,重塑“巴人故里”的文旅版图,重振巴风賨韵的千年雄风。巴山大峡谷“一城绿意”强基础    写好巴山渠水的生态“达”卷巴风賨韵,水墨达州。巍巍大巴山横亘其间,泱泱渠江水自北向南。达州,历来是山水流翠的旖旎之地,被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赞为“西南奇胜”。达州,坐拥灵山秀水,不负山水情谊,坚定绿色发展,努力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旅答卷。一半初雪裹红叶,半是秋色半是冬。近日,一股寒流过境,宣汉县境内的巴山大峡谷千里冰封。登上海拔2000多米的最高点罗盘顶一览,峡谷分外妖娆,游客正纷至沓来。岭脊峰丛甲天下,峡谷秘境醉人间。巴山大峡谷,位于川渝陕鄂四省交界处,是一方藏身于川东北的喀斯特地貌秘境,并在雄、险、奇、幽中打造出一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2018年以前,这里还是鲜为人知的“小家碧玉”——宣汉百里峡。2018年以后,“精装”后的巴山大峡谷以“大家闺秀”面世,罗盘云顶、桃溪谷、大象洞等一个个景点惊艳登场,成为达州文旅首屈一指的风光名片。2020年,巴山大峡谷景区成功跻身“成渝十大文旅产业地标”。景区开园至2021年10月,已累计接待游客540.85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35.71亿元,“龙头景区”的带动效应日渐显现。目前,巴山大峡谷景区正加紧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如果说,巴山大峡谷景区是达州文旅风光的“前庭大院”,那火热建设中的青宁云门天寨便是未来达州以乡村旅游发展为题的生态“后花园”。周末,沿着通川区一路北上,藏在山上的青宁镇岩门村车来车往。行至山顶,眼前豁然开朗:云从天上来,寨门向阳开,一片宽阔如草原的绿坝镶嵌在青山里,此起彼伏,梯次呈现。这便是青宁云门天寨的山色一角——天盆草原。走进绿坝,云卷云舒的蓝天下,三三两两的游人在上面或平躺,或漫步,或嬉戏,和连绵的远山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和美的生态画卷。青宁云门天寨,是一个投资25亿元高标准打造的“人造”仙境。项目占地面积14000余亩,分三期建成天盆草原、石文化创意园、彩林梯田等重点景观。目前,一期正在收尾,二期已全面铺开,预计明年将开业迎客。无论是巴山大峡谷,还是青宁云门天寨,都只是达州文旅生态答卷的开篇。宣汉洋烈水乡“十三五”期间,以山水做文章,达州投资400余亿元建成巴山大峡谷、八台山、龙潭河、洋烈水乡等一批特色旅游景区,为达州文旅产业打下了坚实的生存家底。”达州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李冰雪表示,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仍然是“十四五”发展不变的主题。当下,达州继续深耕山水资源,重点发展生态康养旅游,夯实文旅产业基础。在中心城市,以铁山、凤凰山、莲花湖、双鱼湖、州河两岸等“两山两湖两岸”为重点,加强城市风貌、文化微景观和特色街区塑造,打造中心城市文旅经济发展核心区。在北部,整合八台山、龙潭河、巴山大峡谷“一山一河一谷”资源,打造生态康养、冰雪温泉、山地运动等多种业态聚集的北部巴山文旅旗舰引领区。在东南部,依托賨人谷、五峰山、飞云温泉“一谷一山一泉”资源,打造以巴賨文化、汉阙文化、竹文化、酒文化主题产业发展的东南部巴渠文旅精品展示区。“十四五”期间,达州将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为抓手,丰富文旅产品供给,进一步塑造“巴风賨韵·水墨达州”旅游形象,力争到2035年把达州建成全国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夕照八台山“两张王牌”固根魂    写好巴风賨韵的文化“达”卷如果说生态“达”卷铺就达州文旅的发展之基,那文化“达”卷便是助推达州文旅的腾飞之翼。论文化,达州历史厚重,底气十足。巴风賨韵,红色达州,忠勇信义,光耀千年。考古证实,早在5300年前,四川东北部达州,是巴文化的腹心地带和重要起源发展中心。雄浑的大巴山下,一群刚毅尚武的巴賨先民活跃在达州的土地上。他们作战勇猛,能歌善舞,賨人射虎,助汉高祖“还定三秦”,写下了巴人先民前歌后舞、忠勇信义的历史文化传奇,与蜀文化一道构筑起西南地区巴蜀文明的基石,浸润了一方刚毅豁达的巴人故里。沧海桑田,巴国不再,历史轮回,精神不灭。在当代,这里奔涌豪宕的巴风賨韵化为滚烫的血性,13万巴渠儿女视死如归,用生命续写下英雄的诗篇,塑造了一座壮怀激烈的红色达州。在达州,巴人文化和红色文化是深植于城市最深处的根与魂。如何护好根与魂?传承,是最好的纪念;活用,是最好的传承。由此,今日之达州,围绕建设巴文化传承创新和旅游发展高地为发展定位,提出打好巴文化和红色文化“两张王牌”。纵观达州巴文化,巴山渠水中沉淀的宣汉罗家坝、渠县城坝两大遗址,记载着远古巴人的文明进程,是整个长江流域探索古巴文明的代表性遗址。船渡渠江,踏上三面环水的渠县土溪镇城坝村,城坝遗址重要点位的郭家台城址静默在农舍旁,残垣的城墙,若隐若现的车辙印,无一不向记者们诉说着巴賨文化历史的厚重。据了解,城坝遗址将建设以遗址公园核心区、乡村遗产连动区、文旅开发区为主的城坝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打造巴文化文旅融合示范区的定鼎之作。但其实,围绕遗址做文旅文章,并非只有城坝遗址。据达州市文化体育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达州规划了以市主城区巴文化综合展示利用为轴,以罗家坝考古遗址公园、城坝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两翼的巴文化“一轴两翼”示范项目20余项,计划总投资达106亿元。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目前,非遗陈列馆和巴文化主题展陈馆已建成并对外开放,莲湖里巴文化创意交流中心已开工建设,达川区巴文化展示中心主体已建成即将对外开放,罗家坝遗址博物馆主体已封顶,城坝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待规划获批后即将开工建设。与此同时,达州还推出了《梦回巴国》大型巴文化情景史诗剧,发布了达州文化旅游品牌IP形象—巴小虎及达州文化旅游形象标识LOGO,打造了《我是一只巴小虎》原创音乐,实施了主城区巴文化主题景观提升工程。巴文化之外,达州作为红四方面军成长壮大的摇篮之一和川陕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500余处革命遗迹。在打好红色文化王牌方面,达州突出“达州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主战场”的红色旅游发展定位,加强红色遗存保护、旅游开发和品牌塑造。具体行动,达州围绕宣达战役、万源保卫战、营渠战役三大战役主线,整合打造3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重点提升神剑园、万源红军公园、巴山红军公园、石桥古镇4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深度建设贵福、蒲家、清溪、梓桐4个红色文化旅游示范镇,大力培育10个红色文化村落,打造“3+4+4+10”红色旅游产品体系。目前,神剑园二期即将开园,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完成迁建,宣汉红三十三军纪念馆完成提升建设……文化引领,融合发展,达州文旅正倾情书写巴风賨韵的文化“达”卷。城坝遗址考古现场“五大行动”扩圈子    写好区域协同的拓展“达”卷10月14日,“大三峡·大巴山”国际文化旅游节在万州召开,达州、开州、万州文旅部门进行了“大三峡·大巴山”旅游线路专题推荐,是达州文旅产业拓宽“朋友圈”的又一进展。达州地处中国版图中心,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圆心城,是成渝、关中-天水、大武汉三大经济区的重要连接带,是四川对外开放的东大门和通江达海的东通道,历为秦巴地区物资集散地和商贸中心。如今,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机遇的加持下,达州实施区域协同,打开新的文旅发展空间。在战略规划上,加强与重庆、成都和西安等城市的合作,推进跨区域文旅大线路的协作与联动。达州市文化体育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具体落实上,达州重点谋划了五大扩圈行动。一方面,协同构建“两心五线多点”布局,联动打造巴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民俗文化、高峡平湖、乡村旅游五条精品线路,提升打造巴国部落、小桔灯、开州故城、磐石月湖等特色文化旅游景区景点。另一方面,创新推进“大三峡·大巴山”文旅发展联盟合作,协同开展文化旅游推介,共同拓展文化旅游客源市场,加强旅游协会等行业组织合作,促进万达开景区、旅行社、宾馆饭店等涉旅企业建立合作联盟。与此同时,积极整合三地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全力推动形成“冬到海南、夏到三峡和巴山”的旅游度假品牌,加快达州黑宝山和五马归槽、开州雪宝山旅游综合开发,升级完善餐饮、住宿、娱乐等设施,联合建设以生态康养为主题的大巴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此外,依托明月山绿色生态资源,推动该市达川区、大竹县、开江县与广安市邻水县、重庆市梁平区、垫江县、长寿区等区县进行旅游协同整合开发,做大做强明月山森林康养产业,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打造跨省域毗邻地区一体化绿色发展样板。最后,以开州汉丰湖、长江万州水域等为载体,协同举办国际摩托艇公开赛、国际铁人三项赛、国际环湖(江)马拉松赛等国际赛事,合力打造国家级水上运动基地。利用巴山大峡谷等山地资源,开展山地越野、滑雪、滑草、攀岩、漂流、户外探险等运动,协同建设巴山大峡谷滑雪基地等国际山地运动基地。从筑基到扩圈,从写好赖以生存的生态“达”卷到写好蓄势腾飞的拓展“达”卷,达州文旅发展之笔正步步为营。巴山含笑,渠水荡歌。三张“达”卷,厚重而精彩。达州文旅,如日方升。(本文图片由中共达州市委宣传部提供)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1-12-09
四川农村日报讯 马发海  “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搞好居民团结,基层为民办实事,就是体现在小事……”11月26日,在万源市古东关街道东城社区旁的院坝内,社区党委书记唐雪梅正在给党员和志愿者上微党课。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万源市立足“三最”抓住办实事这个“牛鼻子”,以兜、访、盯、督、抓、护“六字诀”解决基层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挎包宣讲队”队员深入田间地头。马发海供图兜住“最困难”的群众  万源市各地各部门时刻把最困难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头上,千方百计“兜”住最困难群体。  工作间隙,万源市各县级帮扶领导便会带头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群众,倾听一线声音;大街小巷、房前屋后、农家院坝,不时能见到“挎包宣讲队”队员的身影。充分借助各类实地走访活动,切实发挥“挎包宣讲队”等覆盖全市各支队伍的作用,万源市坚持广覆盖、多渠道、求深入,综合运用调查问卷、网上反馈等方式征集民意。截至目前,全市发放调查问卷1万余份,走访孤寡老人、留守儿童、下岗职工、帮扶对象等1200余人,开展各类主题宣讲(微宣讲)5万余场,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逾10万次,受众涵盖全市60万百姓,收集各类问题800余件,收到公益诉讼线索2条,民事监督线索3条。盯紧“最突出”的问题  “从材料提交到办理完成,没想到只用了十几分钟,太快了!”在政务大厅医保窗口办理定点诊所名称变更的李先生惊叹道。这是今年万源市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  万源市以“系统治理”“一网通办”“清风直通车”为“抓手”,以整治作风懒散、效率低下、落实不力等突出问题为“切口”,创新运用“联动式”监督、“体验式”监督和“跟进式”监督“三种监督”模式,让“为民惠民效率提升”真正成为衡量本年度工作实绩的标尺。抓好“最现实”的利益  万源市累计投入 2700余万元,建成“雪亮工程”各级平台83个、“雪亮工程”监控点位900余个,实现乡、村“雪亮工程”全覆盖,构建起全方位治安防控网。  “通过‘雪亮工程’,很多基层发生的小矛盾、小纠纷在第一时间化解,一些不良行为得以及时纠正。”万源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依托“雪亮”工程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该市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力和水平得到极大提升。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万源市坚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以实绩实业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12-02
(马发海 记者 王晓英)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万源市立足“三最”抓住办实事这个“牛鼻子”,以兜、访、盯、督、抓、护“六字诀”解决基层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把学习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兜”住“最困难”群众“挎包宣讲队”架起干群“连心桥”万源市各地各部门时刻把最困难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头上,千方百计“兜”住最困难群体,确保新征程上“一个都不能少”。在日常工作间隙,万源市各县级帮扶领导便会带头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群众,倾听一线声音。大街小巷、庄前屋后、农家院坝,不时能见到“挎包宣讲队队员”的身影,他们直奔基层现场,与百姓坐在同一条板凳上。充分借助各类实地走访活动,切实发挥“挎包宣讲队”等覆盖全市各支队伍的作用,万源市坚持广覆盖、多渠道、求深入,综合运用调查问卷、网上反馈等方式征集民意。截至目前,全市发放调查问卷1万余份,走访孤寡老人、留守儿童、下岗职工、帮扶对象等1200余人,开展各类主题宣讲(微宣讲)5万余场,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逾10万次,受众涵盖全市60万百姓。“盯”紧“最突出”问题“清风直通车”写好惠民“大文章”“从材料提交到办理完成,没想到只用了十几分钟,简直太快了!”在政务大厅医保窗口办理定点诊所名称变更的李先生惊叹道。这是今年万源市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万源市以“系统治理”“一网通办”“清风直通车”为“抓手”,以整治作风懒散、效率低下、落实不力等突出问题为“切口”,创新运用“联动式”监督、“体验式”监督和“跟进式”监督“三种监督”模式,让“为民惠民效率提升”真正成为衡量本年度工作实绩的标尺。针对城区停车难的问题,万源市在城北鞠家坝社区建成了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露天停车场,可提供约120个停车位。此外,万源市正加快推进全市综合立体停车场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目前,施工现场土方已完成50%,支护桩、冠梁已全部完成,锚索施工已完成50%。“抓”好“最现实”利益“雪亮工程”织就平安“防护网”据了解,万源市累计投入2700余万元,建成“雪亮工程”各级平台83个、“雪亮工程”监控点位900余个,实现乡、村“雪亮工程”全覆盖,构建起全方位治安防控网。在万源市草坝镇,一辆三轮车被一辆小型越野车别到路沿,导致右前轮坏,当地交警通过“数字草坝”APP监控录像回放,最终确定了肇事司机责任。“通过‘雪亮工程’,很多基层发生的小矛盾、小纠纷在第一时间化解,一些不良行为得以及时纠正。”万源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依托“雪亮工程”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该市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力和水平得到极大提升。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万源市坚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以实绩实业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1-12-01
四川三农新闻网达州讯(通讯员 王崇地)11月25日10:00,达州市吉鑫二手车市场会议室奏响了庄严的国歌声,达州市达川区个体私营经济协会杨柳分会换届大会在此拉开帷幕。区个私协会班子成员、常务理事和杨柳街道49名个私协企业会员代表参会。市个私协会轮值会长程波、副会长兼秘书长胡剑,区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安全总监王金,区商贸服务中心副主任陈卿元,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股室所负责人出席会议。达州市通川区红十字医院、四川巴山雀舌名茶实业有限公司代表作为特邀嘉宾参会。11:30分大会顺利完成会议议程,杨柳分会成功换届,开启发展新征程。达州市品悦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湘当选新会长。 “我非常荣幸地当选为个私协杨柳分会会长,……我为自己所从事的个体私营经济感到骄傲和自豪,并愿意为这项“光彩事业”贡献自已微薄的力量。今后我将带领杨柳个私分会围绕“做好个私企业的‘导航员’,个私会员的‘服务员’,政府部门的‘联络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工作目标,把分会各项工作抓实做好,助推杨柳街道个私经济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吴湘略显激动地向大会分享着自己的任职感言。“希望杨柳分会抓好协会会员的发展,建好分会党支部,强化党建设引领作用;抓好分会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切实做好会员学习教育、管理服务等工作;立体化开展好助学济困、维护会员单位合法权益、万达开商圈互动交流、先进经验典型事迹宣传服务活动,擦亮‘达川企业家’名片”李建力会长大会寄语杨柳分会。 王金代表市场监管部门充分肯定了区个私协会过去的工作成绩,高度称赞了达川民营企业家在“光彩助学”“郑州抗洪”“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方面为社会所做的贡献。“市场监管部门肩负着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任,对个私协会的工作负有指导职责,要求局所两级要进一步强化指导,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扮演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店小二”,助力砥砺奋进的各位企业家做大做强企业,相信杨柳辖区民营企业家的明天会更美好。”会上,王金慷慨激昂地表达市场监管部门的主张。 会后,与会人员参观了二手车市场内的企业门店。 另据悉:区个私协力争在年内陆续完成翠屏、三里坪、麻柳、管村、渡市、石梯、石桥7个分会的换届工作,计划在明年一季度前新成立大树、堡子2个分会。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1-11-26
(李道全 记者 李传君)功能完善的大型会议室、摆放整齐的图书室、设施齐备的老年活动中心……一走进四川省大竹县竹阳街道莲印龙潭社区,一身正装的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陈奎明便热切地迎了上来,拉着记者的手介绍起他们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中的新做法:“我们利用闲置资产,扩大了办公场所,解决了五保户住房,还通过资产租赁丰富了老年娱乐生活,一举多得。”  今年年初,全省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推进会结束不久,大竹县便结合省、市文件精神,着手制定盘活用好镇村公有资产工作方案。到今年4月,全县共清理乡镇闲置资产2774宗13万平方米。截至8月底,已盘活利用2292宗6.43万平方米。  怎么盘活,先听听群众怎么说  2020年,大竹县按照省、市的决策部署,将全县51个乡镇(街道办)缩减为31个,443个村(社区)优化调整为324个,减幅达37.17%。如此大幅度的调整,确保资产安全完整是一大挑战。  “事儿是死的,人是活的。”在高穴镇石河村小学,村党支部副书记李松高指着眼前4间小平房喜形于色。几个月前他还在为如何将废置一年多的村小盘活而发愁,而今在村民的集体协商下,将4间平房和院内200平方米的操场一起租赁给了当地种粮大户,既解决了村集体资金来源问题,又带动了当地种植业发展,使村民受益多多。  在李松高的带领下,记者看到了矗立在平房不远处10余米高的巨型烘干机。烘干机旁,村民正将堆积成山的湿稻谷一车一车推向烘干机入口。李松高介绍,两台烘干机一起开动,可容纳30吨稻谷,附近缺少晒坝的村民都会将稻谷挑来进行烘干。同时,对家庭困难户、五保户免收烘干费。  “在农村,要盘活闲置公有资产,难度不小,但只要发挥好群众的智慧,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李松高介绍起村小的盘活历程不免感叹。  实际上,村级闲置公有资产的盘活在“后半篇”文章中占比最大,难度也最大。今年3月,大竹县财政局在盘活用好镇村公有资产工作方案中便明确提出,村级闲置集体资产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具体负责,要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按照“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的程序,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这种集纳民智的做法,在做好“后半篇”文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地制宜,下好分层分类这盘棋  “公有资产的盘活是个大事,但不能为盘活而盘活,要通过盘活发挥应有的效用。”大竹县财政局机关书记张渊接手公有资产盘活这项工作后深感压力,但因有脱贫攻坚工作的多年经验,对做好“后半篇”文章、接续推动乡村振兴有着自己的思悟,“我们要通过资产的盘活,既盘活闲置土地资产,还要盘活闲置劳动力,化解就业矛盾。”  而此前大竹县安吉乡废置停车场的成功利用,给全县的镇村国有和集体资产盘活带来了诸多启示。  2016年,安吉乡按照上级规划要求,在场镇修建了一处占地2000平方米的停车场。这原本是方便大家安全乘车的民生工程,却因村民习惯了“招手停”,使得建成后的车站一直荒废。直到2018年,返乡创业农民工冯克明,拟将原来四五十平方米的玩具小作坊扩大再生产,双方由此达成合作。  “双方合作的成功有偶然,也是必然。”安吉乡乡长罗程回忆起4年前,该乡将停车场以每年2.68万元高价出租的事情就是一番感叹。  罗程介绍,安吉乡作为大竹山后较为偏远的乡镇,经济发展一直比较落后。近年来,随着返乡农民工的逐渐增多,乡里有意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实现了人员密集型加工小企业从无到有的转变。目前,仅冯克明兴办的发兴玩具有限公司,就带动乡镇周边20余个小型加工坊的生产,带动800余名村民就业。  由此,大竹县在制定公有资产盘活方案时就着重强调,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将做好“后半篇”文章与接续推动乡村振兴结合起来,按照乡镇闲置国有资产“五个一批”、村级资产“四个一批”要求,带动更多服务与公益事业的发展,撬动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坚持创新,管好用好闲置资产  要盘活公有资产,在推进过程中还面临因行政中心转移,闲置资产贬值等问题。  “莲印龙潭社区是典型的城郊结合部,2004年第一次建制调整时,由莲印、红旗两个社区合并而来,去年第二次调整,又将龙潭、莲印村、莲印街道社区合并在一起。”陈奎明对合并后的社区状态比较着急。目前全社区面积12.5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2万。人口增多,人员复杂,社区管理难度提高,但让陈奎明着急的是合并后的其他两个村(社区)办公驻地冷清了下来,在处置中势必会遇到贬值带来的损失。  实际上,随着乡镇行政中心的转移,大多集镇街市已由原来的热闹变得人影稀少,沿街门面和房屋等固定资产猛然贬值,这为盘活用好闲置资产,特别是市场化处置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一部分乡镇办公用房由于建筑时间较长,加之各部门人员调动频繁,许多房屋无原始档案,产权证明资料难以理齐、理足,导致变卖处置困难。此外,还有闲置房屋长期无人管理,逐渐废旧,导致维护成本过高,安全隐患较为突出。  为此,大竹县根据闲置资产性能状况、权属关系等因素,结合基层实际,创新推出资产盘活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相结合的方式,将等量复耕土地作为城乡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城镇建新。目前,全县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双挂钩7宗2630平方米。  针对历史遗留或管理不善等因素造成的权属不清、权证遗失等资产,采取“能补尽补”的方式,开展土地、房屋测绘及安全消防鉴定等,尽力收集补充完善办证资料。尝试“合理容缺、联合研判”方式,对部分权证不齐,细分权属不明的资产,在法律法规许可范围内,实行容缺办理;对于存在风险的权证办理,提交处置办联席审批,努力降低办证风险。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1-11-25
四川三农新闻网达州讯(通讯员     魏家明)11月22日6时,大竹县市场监管局在达渝高速公路大竹A口进口冷链查验点进行疫情防控常规检查时发现,一辆牌照为渝DM5109的运输车正往大竹3家订货商运送进口冷链食品,3家订货商涉嫌违反《四川省冷链食品新冠病毒防控信息化追溯主体责任指南》规定。经查,该车辆运输冷链食品、国内食品共计85件(混装),其中进口冷链食品2个品种3批次共90件,分别为美国冷冻猪长手2批次,40件0.8吨,荷兰冷冻猪舌1批次50件0.5吨,共涉及2个国家的2类产品,共1.3吨。该批产品3家订货商事前未主动申报备案,未进入集中监管仓,涉嫌违反冷链物流疫情防控规定。目前,已对3家订货商正式立案调查,对进口检验检疫报告、核酸检测报告等问题进行追根溯源。同时,已将全部产品运入大竹县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按规定进行核酸检测,产品和驾驶员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下一步,县市场监管局坚将决守好“输入关”,持续打好“管控仗”,筑牢进口冷链食品“物防”防线,做到“批批检测、件件消毒、集中监管、严防严控”。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1-11-24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阚莹莹  川东北,四川盆地向秦岭、大巴山的过度地区,连绵山地是这片地域的特色。但有一片特殊的区域与周围“独立”开来,这就是渠县。  渠县,县名中一“渠”字,足以见得这里沟渠纵横。据不完全统计,渠县整个县域内大小沟渠河流超过 306 条。纵横交错的河流冲击下,形成了一片片富饶的冲积平原,经过多年发展,渠县走出了一条与周边区县不同的发展路线——中央财政产粮(油)大县、四川天府菜油示范县、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此外,渠县还是全省水稻面积第一县,全县水稻面积达61.74万亩。  11月中旬,渠县有庆优质稻现代农业园区,半个多月前播下的油菜已冒出了好几寸新苗,田间即将换上新绿。以油菜为主的小春生产,是渠县打好一年粮油增产攻坚战的关键,而园区,是打好这关键一战的重要“据点”。渠县有庆优质稻现代农业园区。(受访者供图)建好园区守“据点”  记者见到“国沃希隆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雍尚鸿时,他正在自家厂区外面修整机器。一身随时准备下田的装扮,让人很难相信,正是在他的首发带动下,占地1.5万余亩的有庆园区才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慢慢吸引了更多农业公司,进而成型。  2016年在外创业多年的雍尚鸿返乡,在有庆镇太阳村创立了四川国沃希隆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同时以合作订单的方式,带动周边农户发展以油菜、水稻为主的粮食生产。在这期间,渠县相关部门也在政策上积极跟进。“为完成全县大面积油菜种植任务,我们积极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以适度规模经营逐步替代传统家庭自给自足种油模式,解决因农村劳动力匮乏‘谁来种油’‘怎么种好油’的问题。”渠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夏冬介绍说,在园区建设上也投入了2.5亿元,其中整合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培育、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公路建设等涉农项目资金1.5亿元,引导社会资金1亿元。  现在,除了四川国沃希隆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中化农业建设“MAP”现代农业服务中心、重庆帮豪种业等多家业主已入驻,2021年园区已经进行了进一步提档升级,将争创省四星级园区。保障面积广“布面”  如果说园区是“据点”,那么在渠县,还有“一带三廊”菜油示范基地的“布面”。  “一带三廊”是渠县优化油菜产区区域布局,保障全县油菜面积产量的重要成果。当地依托渠江流域和318国道、南大梁高速、达成铁路等3条主干线沿线,打造“一带三廊”菜油示范基地10万亩,示范带动全县发展油菜33万亩。  一带,即渠江流域示范带,涉及11个乡镇建示范基地4.6万亩,其中核心示范片5100亩。三廊,即318国道走廊,涉及6个乡镇建示范基地1.85万亩,其中核心示范片5400亩;南大梁高速走廊,涉及6个乡镇建示范基地2万亩,核心示范片700亩;达成铁路走廊,涉及4个乡镇建示范基地1.55万亩,核心示范片800亩。  在油菜的带动下,今年渠县小春生产已取得了良好的开端。近日,全省小春生产视频推进会召开,渠县作为全省两个发言县做了汇报总结。“今年,我县小春计划种植粮油作物63万亩,其中种植油菜33万亩、粮食作物30万亩(小麦3.5万亩、马铃薯18万亩、豌豆胡豆8.5万亩)。截止目前,实际种植油菜33万亩(育苗移栽23.3万亩、直播9.7万亩),比去年增加3万亩;种植小麦 2.9 万亩占计划的83%,种植豌豆胡豆8.5万亩,占计划的100%,18万亩小春马铃薯正在备耕备种,小春生产进展顺利、开局良好。”李夏冬介绍说。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11-24
1、“平衡”术使“以鱼养水、以水养渔”的可持续渔业生产方式成为了现实,实现了大闸蟹养殖无药化2、开江刚好处在北纬30度-33度之间,这个纬度经过科学验证最适合小龙虾等甲壳类无脊椎动物生长3、下一步,开江将积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机遇,着力打造中国西部鱼米之乡(虾蟹之都)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洪瑜 文/图  说到大闸蟹,第一印象,江浙一带才是它的江湖。但近日的一条新闻却打开了人们新的视野:11月9日,在上海举行的第15届蟹文化节暨2021年“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上,来自达州市开江县的大闸蟹获得了金蟹奖。  据称,这个大赛是河蟹界“奥斯卡”。本次大赛上,有来自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等地80余家单位选送2000余只河蟹参赛。检测报告显示,开江大闸蟹实现化学检测无药化,达到了水产养殖的“最高境界”。拿到金奖,实至名归。  相较江苏、安徽等传统产蟹大省,四川的蟹产业并不发达。而开江大闸蟹勇闯上海滩,创立了四川大闸蟹品牌。前有小龙虾,现有大闸蟹,开江探索“稻田+”有机循环立体种养模式的实践之路,也再次被推到聚光灯下。大闸蟹单体近巴掌大小。养蟹之道 遵循“平衡”,构建一个完整生态系统  提到开江大闸蟹,不得不提一个人——吴贤进。获奖的大闸蟹来自开江民生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吴贤进便是这家公司的总经理。  吴贤进是安徽人,有着30年水产经验。早在2004年,吴贤进任马鞍山市当涂县水产协会会长,他和团队师兄弟们在师傅的指导下,共同推出大闸蟹养殖的“当涂模式”,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还被农业部作为“全国淡水生态养殖模式”在内陆省份进行推广。  “我们始终围绕着‘平衡’二字做文章。”吴贤进表示,能够获得金蟹奖的诀窍也源于“平衡”二字。  吴贤进口中的“平衡”是什么?概括起来就是“种草、投螺、稀放、配养”8个字。简单理解就是通过种草、投螺保持水质清洁,为虾、蟹等提供饵料,再以稀放、配养让水生生物多样性达到平衡,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通过人工干预,营造并维护好养殖水体生态系统,使水体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尽量趋于平衡。”吴贤进讲起水产专业知识,滔滔不绝。他认为,通过种草、投螺、稀放、配养的方式,恢复、养护水域环境是河蟹、小龙虾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平衡”术使“以鱼养水、以水养渔”的可持续渔业生产方式成为了现实,实现了大闸蟹养殖无药化,从而达到水产养殖的最高境界。升级之路 因地制宜,“12字方针”开启“开江模式”  2017 年,开江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稻田+”战略,经实地考察,相中了有着丰富水产经验的吴贤进,双方迅速确定了合作关系,达州市开江县和马鞍山当涂县也因虾蟹结缘。  谈到为何选择开江,吴贤进表示:“开江刚好处在北纬30度-33度之间,这个纬度经过科学验证最适合小龙虾等甲壳类无脊椎动物生长,同时具备了良好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因此他迅速决定到开江发展水产养殖,并将公司落地开江,成立了民生渔业公司,打造“大闸蟹、小龙虾全产业链”。  在开江,吴贤进还是坚持围绕“平衡”二字做好文章,可开江和马鞍山两地的一些差异给他的养蟹工作造成了困难。  “一是要符合环保禁渔政策,二是四川没有主风向。”吴贤进表示,按照禁渔要求,包括滩涂等水域不能“投螺”,水质因此调控不到位;缺少主风向,表层水与底层水就不能有效搅拌对流水体,导致中表层水无法交换,水体溶解氧低,光合作用不足,影响河蟹生长。  可吴贤进毕竟有着30多年的水产经验。他根据经验判断,加之从前的珍珠蚌养殖经验,他果断决定“挂蚌”——在水中投入珍珠蚌,以达到部分取代田螺净化水体的作用,并通过人工调水,解决少风的问题。  同时,吴贤进与上海海洋大学马旭洲教授团队合作,将“当涂模式”的8个字提升为“开江模式”的12个字:“种草、投螺、挂蚌、调水、稀放、配养”。推广之问 规模发展,地理纬度和技术是关键  吴贤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的蟹塘正常年份按照亩产大闸蟹 150 斤至 200 斤计算,市场平均价格40元/斤出售 ,能 达 到 亩 产 6000 元 至8000元的产值,加上珍珠蚌和养鱼的收入,扣掉人工、饲料等成本后,还能剩下 4000 元至5000元/亩的利润。  吴贤进认为,长江流域适应性甲壳类物种大闸蟹生长最旺盛的纬度带是北纬30度到33度之间,南北偏差不可超过0.5度。据吴贤进透露,他曾在湖南益阳大通湖北纬29度养蟹三年,始终达不到良好状态。大闸蟹无法达到饱满度、肥满度的要求,且回捕率低,经济效益差。  开江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开江县紧紧围绕有机循环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大闸蟹、小龙虾和有机水稻等主导产业。如今,开江特色生态水产养殖已形成了”上半年卖小龙虾,下半年卖大闸蟹”的闭环产业链。目前,开江大闸蟹养殖区已创建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孵化实训基地、省级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开江大闸蟹、开江小龙虾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下一步,开江将积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机遇,着力打造中国西部鱼米之乡(虾蟹之都)。  开江模式能否复制,从而打造四川大闸蟹区域公共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对此,省水产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我省大闸蟹主要呈点状分布于达州、成都、遂宁、南充一带,养殖规模较小。如果能对其推广和发展,壮大规模,对乡村产业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开江大闸蟹将更好地满足市民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而其推广的关键在于苗种供应和养殖技术的把控。”他说,养蟹与养虾一样,需要以培育好水草为前提,四川在这方面比较薄弱。若能通过技术手段弥补四川光照条件差、苗种供应不足等问题,这对我省大闸蟹产业发展是件好事。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11-23
四川农村日报讯 程将华 特约通讯员 张平  “7-9月份收到上级拨付建党100周年工作经费5000元……支出公益性岗位补贴2.87万元、水电费199元,支付购买保险柜费用2300元……”11月13日午饭后,家住宣汉县蒲江街道办石岭社区的陈大爷,坐在自家大门前悠闲地感受着冬日的暖阳,右手一戳他关注的“宣汉清廉乡村”阳光发布平台,该社区10月份收支情况及有关票据一目了然。图为群众通过“宣汉清廉乡村”阳光发布平台查询村级信息戳戳平台 信息一目了然  “这个监督平台太好了。坐在家里,手指一戳,社区收支情况,办个啥子事情,全搞定了,巴适得很!”陈大爷古铜色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以前,像陈大爷一样的村(居)民想了解集体账务收支情况或者办个事,只能到村(社区)办公室或乡镇财政所翻阅原始账本和凭证,跑来跑去自己辛苦不说,还给工作人员增加了不少工作量。  如今,这种“跑跑”现象彻底成为了历史,这得益于该县以有效解决基层财务等不够公开、不够透明为切口,大力开展的“清廉乡村”建设工作。  2014年,宣汉县为规范村级财务行为,在全县推行了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今年以来,该县持续深化“一乡镇一代理中心”统一代理村级财务会计的记账和核算工作,进一步加强对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在此基础上,宣汉县以村(社区)为基本单元,将涉及村(社区)的惠民政策、资产、资源等信息,从“线下”动态“复制”到“线上”,进入“宣汉清廉乡村”阳光发布平台系统,让村民使用微信就能及时查询,随时随地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清廉乡村”提高满意度  “‘宣汉清廉乡村’阳光发布平台不仅仅是公示公开了党务村务财务,更是将基层干部的用权行为进行了公示公开,干部是否正确行使权力,群众都看在眼里,有助于强化村组干部的自律意识和法纪意识,不能也不敢动‘歪歪心思’。”白马镇毕城村党支部书记邹显锋感触颇深。  宣汉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唐灼说,“清廉乡村”建设是实现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建设的重要抓手,宣汉充分调动群众主动性、发挥群众监督权,把村(社区)家底“晾在”网上,把集体账本“交在”群众手里,群众“动动手指”就能督促基层干部时刻做到公平公正、随时保持清正廉洁。  “宣汉清廉乡村”阳光发布平台不仅能让群众查询到本村(社区)的“三资”“三务”等公示公开情况,该平台还将惠民政策、一卡通等纳入查询范围,实现了“应公开、尽公开”。此外,村(居)民可以在该平台反映问题诉求或建言献策,问题诉求限时办结,意见建议及时反馈激发了群众的积极性,提高了群众满意度获得感。  手指一戳,通过手指滑动手机屏幕就能查询到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家住宣汉县白马镇观音岩村的低保对象户老杨,以前每月要知晓自己的低保金是否到账,要让妻子乘车到离家8公里的镇政府去咨询工作人员。前不久,老杨关注了“宣汉清廉乡村”阳光发布平台,现在打开手机,随时就能查到低保到账情况,省心省力。  据了解,“宣汉清廉乡村”阳光发布平台正式上线运行以来,主动公示公开村级“三资”“三务”信息35万余条,各类惠民政策等信息312条,收到群众问题诉求及意见建议79条,15.56万人关注并绑定该平台,累计访问量达100余万人次。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11-23
(记者 王晓英)未来五年,达州市开江县怎么擘画宏伟蓝图?开江县委书记庞佑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达州市第五次党代会上明确支持开江建设万达开区域次级交通枢纽,奋力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成渝远方·田城开江”。新时代下,开江要体现示范担当、放大中心优势,唤起田园乡愁记忆,给人以诗与远方的美感,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新一轮战略机遇中突破突围,加快建成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先行示范区。开江县5A级现代农业园区做到“三个紧扣”——打造“成渝远方·田城开江”去年1月3日,党中央提出以成渝双核相向发展、联动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国家顶层战略设计,并将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作为双城圈中唯一的国家级战略支撑平台。为此,庞佑成表示,开江作为万达开区域的地理中心和衔接川渝东北一体化发展的前沿地带,提出打造“成渝远方·田城开江”,首先要紧扣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将党中央厚望重托转化为美好现实的有力行动宣誓。同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三农”工作的重心,由脱贫攻坚转向了乡村全面振兴。开江地形“三山微水七分田”,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县。在这103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开江人民移山造湖、刨土筑埂,建成了“万井桑田”,成就了“梁平坝子开江田、成熟一季管三年”的佳话。庞佑成说,开江因田而生、因田而美、因田而兴,正悄然绘就“城在田中融、田在城中依”的美好画卷。所以提出打造“成渝远方·田城开江”,还要紧扣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就是要树起丘区县乡村全面振兴的样板。再者,今年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时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庞佑成说,开江打造“成渝远方·田城开江”,更应紧扣共同富裕新时代课题。要全面推进共建共享,全域建设产城两旺的“活力田城”、舒适宜居的“幸福田城”、山青水秀的“秀美田城”、包容并蓄的“和谐田城”,就是要让田城开江恰是成渝远方,成为现实版的世外桃源。“成渝远方”——打造万达开区域次级交通枢纽何为“成渝远方”呢?庞佑成解释,展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地图,就能看到,开江既是达州与重庆万州区交界的前沿,也是万达开区域的中心。拥有这样的区位优势,开江应抓住机遇,加快打造万达开区域次级交通枢纽,让看似是成渝远方的开江,因通过交通畅达而不再远。庞佑成介绍,开江将通过加快推进达开快速、开梁高速、成达万高铁,加快落地达万直线快速、达万直线高速、达万铁路扩能改造等重大交通项目,加快建成“五铁”“五高”“五快速”“五干线”交通网络,形成万达开“半小时通勤圈”和向东铁水联运直达长三角,向北直通京津冀,向西通往渝新欧,向南连接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交通新优势,成为名副其实的万达开区域次级交通枢纽,并将“成渝远方”建成“成渝后花园”,从而助力达州建成“货畅秦巴、物通四海、誉达八方”的交通物流中心。“田城开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开江将举全县之力,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让‘田城开江’的美誉更有含金量。”庞佑成介绍,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达州市第五次党代会关于做深做实特色农业的重大任务安排。开江将利用全省首批整县推进“鱼米之乡”创建试点契机,拟投资42亿元,对5个乡镇、67个村、46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农业发展区,按照“一环三区三园五点”的总体布局,规划建设国家级稻渔现代农业产业园。同时,开江还将重点依托科技创新,扎实推进“稻田+”综合种养,实现稻田经济绿色革命;依托量足质优的农产品,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园;依托秀美的田园风光,建设4A级乡村旅游度假区和国家级田园康养度假区,从而让农业园区变农旅景区,让稻田家园变休闲乐园。换挡提速——建成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先行示范区庞佑成说,开江作为万达开的桥头堡和地理中心,因历史原因发展速度靠后,为在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中多做贡献,开江必须先人一步、换挡提速,快人一拍、闯出新路。以先补差距、以先抢主动、以先出经验,高质量推动开江在新一轮战略机遇中突破突围,加快建成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先行示范区。具体来说,开江将坚定不移抓好振兴发展先行示范。在抓好现代农业园区引领乡村振兴基础上,强力实施“工业再造”工程,携手开州浦里新区建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批产业合作示范园区,聚力打造川渝最大的光电显示材料生产基地;强力实施“三产提升”工程,大力发展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持续加大个性品质消费供给,通过三产融合、互促共进,加快建成川渝毗邻地区高质量发展样板区。再者,开江将坚定不移抓好改革创新先行示范。聚焦达州市委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实施“开放创新行动”的部署,强力实施“改革赋能”工程,以全省县域集成改革试点县和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试点示范县为牵引,加快建成全省县域集成改革先行区。同时,开江将坚定不移抓好区域协同先行示范。聚焦达州市委建设“交通物流中心”、实施“区域协同行动”的部署,强力实施“开放合作”工程,立足桥头堡,融入主城区,实现同城化发展。同时,通过建好区域协作大平台,加快建成内陆地区开放合作新高地。最后,开江将坚定不移抓好共建共享先行示范。聚焦达州市委建设“幸福宜居中心”和实施城乡提品、文化繁荣、环境美化、民生改善等行动的部署,强力实施“小县优城”“治理高效”工程,加快建成万达开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1-11-22
四川农村日报讯 余学海 特约通讯员 何努  在不久前召开的达州市第五次党代会上,达州响亮提出强化“示范”担当、放大“中心”优势、奋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的战略目标。同时,明确支持开江县建设万达开区域次级交通枢纽,打造“成渝远方·田城开江”,引起开江全县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的热议和共鸣。大家表示,一定按照“加快建成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先行示范区”发展定位,坚持大胆探索,当好排头兵、先行者。美丽乡村融入“双城圈”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11月9日,在上海海洋大学第 15 届蟹文化节暨2021年“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上,开江大闸蟹获得金奖,又一次改变了“吃货们”对“川蟹”的认知。  循着蟹的足迹我们走进开江,这里“三山微水七分田”的地形,让我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也孕育了“万亩橄榄庄园”“万亩黄金花海”“万亩莲花世界”“万亩虾蟹基地”等现代农业园区,先后荣获中国“西部鱼米之乡·虾蟹之都”“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全国稻鸭鱼综合种养示范区”等多项殊荣。  既融入“双城圈”、助推北翼振兴,又挖掘和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开江提出打造“成渝远方·田城开江”,就是要树起丘区县乡村全面振兴的样板。  因田而生、因田而美、因田而兴,开江正悄然绘就一幅“城在田中融、田在城中依”的美好画卷。“边缘地”变为开放“主阵地”  开江县委书记庞佑成说,先行,就是要先知先觉、先起先行,以先补差距、以先抢主动、以先出经验,走在前列、赢得优势;示范,就是要坚持高标准、树标杆,努力为建设“双城圈”、创建“示范区”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开江经验”,加快把开江从过去发展的“边缘地”变成未来开放的“主阵地”,让“地缘优势”加速转化为“强劲动势”。  在四川廷江现代产业园,笔者发现,项目展厅已初步建成,超薄车载盖板光学材料生产项目即将竣工投产。作为开江引进“中国500强”重点产业项目的“一号工程”,整个项目竣工投产后,可实现年营业收入约100 亿元、年利税约 20 亿元,提供5000个就业岗位。  走进“稻田+大闸蟹”基地,一车车“金牌”大闸蟹陆续发往重庆市区。在抓好现代农业园区、引领乡村振兴基础上,开江强力实施“工业再造”工程,携手开州浦里新区建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批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强力实施“三产提升”工程,大力发展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持续加大个性品质消费供给,激发服务业这个促进经济增长的“强引擎”;强力实施“改革赋能”工程,加快建成全省县域集成改革先行区;强力实施“小县优城”“治理高效”工程,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契机,加快建成万达开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蓬勃发展的达州同耕“实验田”建好“先行示范区”  开江大力实施“开放合作”工程,主动融入、借势借力,共同推进区域规划同图、交通同网、产业同链、信息同享、科教同兴、市场同体、旅游同线、环境同治,为建设“先行示范区”拓展广阔空间。  通过加快推进达开快速、开梁高速、成达万高铁,加快落地达万直线快速、达万直线高速、达万铁路扩能改造等重大交通项目,开江加快建成“五铁”“五高”“五快速”“五干线”交通网络,成为名副其实的万达开区域次级交通枢纽,将“成渝远方”建成“成渝后花园”,助力达州建成“货畅秦巴、物通四海、誉达八方”的交通物流中心。  同时,开江利用全省首批整县推进“鱼米之乡”创建试点契机,拟投资42亿元,对5个乡镇、67个村、46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农业发展区,按照“一环三区三园五点”的总体布局,规划建设国家级稻渔现代农业产业园。  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为深化与毗邻区县合作,开江围绕共建高效农业示范带、共建产业转移合作园、共建特色文化旅游体、共建现代物流产业园、共建交通一体化、共配区域水资源、共享服务高质量、共建生态好环境等八大重点任务,着力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一体化发展。  开江将发展放在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大局中去谋划,已经吹响“建好区域协作大平台”的冲锋号。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11-19
(记者 王晓英)达州市第五次党代会上对宣汉做了明确的定位,即建成全国新能源、新材料综合利用示范区,争当全国“百强县”。宣汉被给予厚望,当前的发展现状如何呢?近年来,宣汉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2020年GDP突破40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公共收入达20.53亿元,分别位居全省的第36位和第30位。并先后3次荣获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先进县,连续4年入选中国西部的“百强县”,也是四川第二批“天府旅游名县”。正是因为有这样强劲的发展动力和良好的发展势头,所以省委、省政府把宣汉确定为冲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的8个县之一。对此,宣汉县提出:奋力争创全国“百强县”勇当达州振兴“主力军”的奋斗目标。在“十四五”期间,将按照“一年要大突破,两年大进位,五年大跨越”的工作基调,要按照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文旅靓县”、“开放活县”四大战略,来完成目标任务。具体将如何推进实现?中共宣汉县委书记冯永刚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中做了回答。巴山大峡谷勇当振兴“主力军”产业做支撑、工业要先行达州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五个中心”。其中,第一个就是建设重要经济中心,明确到2025年达州市GDP突破3500亿,力争4000亿。对此,宣汉提出的目标是到2025年GDP突破1000亿,地方一般预算公共收入要突破60个亿。“2025年,宣汉县对达州市的经济贡献率要达到四分之一,财政收入要达到三分之一左右。”冯永刚表示,今年1-9月宣汉已实现GDP达321.6亿元,增长1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18.23亿元,增长24.6%,均超过全国、全省、全市的平均水平,宣汉正在朝着这一目标努力。冯永刚介绍,达州打造重要经济中心,就是要积极打造成渝地区先进制造强市、现代农业强市和全省消费中心城市,激活存量、扩大增量、提升质量,不断增强自身经济实力,也就是说,达州正在努力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的“主力军”。而宣汉县,作为达州市的经济强县之一,就要成为达州经济发展与振兴的“主力军”,就要助力达州市建设好重要的经济中心,而宣汉有决心做好,凭借的就是重大产业作为支撑,也必须要做大做强重大产业。而产业的关键就是抓工业。冯永刚介绍,宣汉提出“工业强县”这一重大战略。根据自身的特色,例如天然气、玻纤制造、锂钾资源等,在差异化发展中,凸显出优势。目前,普光经济开发区入驻的企业有91家、主营业收入已经突破了500亿,成功创建省级经济开发区。今年1-9月,宣汉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3.5%,远远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冯永刚介绍,下一步,宣汉按照“3+3+N”产业布局,持续做大天然气硫磺、锂钾综合开发利用、微玻纤和金属新材料这四大的产业支柱。到2025年,力争工业增加值产值达到2200亿元以上。“到2025年,宣汉将有6家企业产值超过百亿。”冯永刚如数家珍,宣汉已引进江西赣锋锂业、四川能投;已经落地建设的航达钢铁和正威新材料铜基;以及即将签约的浙江正凯;加上长期合作发展的中石化,宣汉在培育百亿级大企业方面积极努力,已有成效。普光气田争创“百强县”先要实现“生态立县”“文旅靓县”去年宣汉接待游客超过了1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08.8亿元,成功创建第二批“天府旅游名县”,也是“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今年宣汉已经被评为“中国旅游百强县”。冯永刚说,宣汉不仅是一座工业突飞猛进的重镇,更是一座生态绿色、宜居宜业的美丽城市。当前,宣汉正在落实“生态立县”“文旅靓县”战略,全力推进文旅产业发展。这也正好符合达州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把达州建设成为文化旅游中心。“助力达州建设文化旅游中心,宣汉是有优势的。”冯永刚介绍,作为“中国巴文化之乡”,宣汉县现在已有3个4A级景区、6个3A级景区。下一步,宣汉首先是加快创A步伐,就是巴山大峡谷区创5A级景区;其次,要打造宣汉文旅的响亮品牌,即推动巴山大峡谷、五马归槽争创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要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再者,提升文旅服务质效,打通去景区的交通路线,今年开始,宣汉就在加快“两高铁”、“两高速”的通道建设。柳池工业园“一是从宣汉县城到天生高铁站的快速通道建设,第二个就是宣汉县城到南坝的复线,第三个是樊哙站到巴山大峡谷的快速通道,第四个快速通道就是县城到清溪到普光到毛坝到五马归槽的快速通道的建设。”冯永刚说,这四条快速通道让旅客不再把时间花费在赶赴景区的路上。而通道的尽头,是宣汉县不断提升起来的智慧旅游管理服务,例如功能齐全的景区基础设施,满足接待能力的合规酒店和民宿,便民游览的智能旅游场景搭建等。同时,宣汉还要加强区域合作,抓住“双城经济圈”、“示范区”的建设,突出“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这一主题,积极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建设,加快与重庆开州区、万州区、城口的联谊合作,打造“大三峡·大巴山”的旅游环线,真正把“行在大三峡、游在大巴山、醉在大氧吧”的文旅形象树好。到2025年,宣汉将建成“1个5A、6个4A、10个以上3A级景区”,还要建成国家生态旅游度假区和全国巴文化高地。以这些工作成效作为基础和底气,向着争创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努力奋进。五马归槽林场通过五年努力让宣汉成宜居、创新创业的美好家乡达州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要将达州建设成为创新创业中心、幸福宜居中心。在冯永刚看来,通过五年的努力,宣汉县也要让更多的宣汉人回到家乡创业,安居乐业。提到创新创业,冯永刚表示,宣汉为返乡人员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和优质的环境,并搭建更多的平台和舞台。随着文化、旅游、商贸的发展,更多的就业岗位需要新的人才胜任;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宣汉的牛、药、果、茶、菌等特色农产业发展,为农民兄弟,企业创客们开辟了新的创业天地;同时,政府会坚持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并尽力将政务服务做到最优。胡家镇鸭池村“去年,科技对宣汉县的经济贡献率达到了55%。”冯永刚说,不仅提供机会、平台,营造好的环境,还要把科技实力搞上去,让创业的沃土上,有科技的养分,才能提升创业成果的质效。下一步,宣汉将深入推进创新驱动的战略,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普光科创园,力争到2025年全县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65%以上。乡村道路“最后,我们要携手共同建生态美好家园,让更多的家乡人回来之后不仅有创业、就业,还有舒适的生活环境,有幸福感和归属感。”冯永刚真挚地表示,五年后的宣汉,应该是一幅非常精美优质的水墨山水画。而在这4271平方公里的“水墨山水画”中,将呈现“经济发达、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的美好图景:“经济发达”——建成全国县域经济的“百强县”;“生态良好”——处处绿水青山,巴山大峡谷、五马归槽、天生归原、洋烈水乡、峨城竹海、马渡关石林,游客不止,川流不息,人民幸福,到处都是欢声笑语;“人民幸福”——人们安居乐业,幸福指数提升。构建宣汉中学“两高中两初中”;在明月新城建康养医院,打造9个县域的次级中心。同时,按照“公园城市”理念,宣汉要开发明月新城,建设“印象州河畔、城市会客厅”,打造山环水绕、山水相映的生态滨江城,推动县城达到“双30”规模。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1-11-18
四川三农新闻网达州讯(通讯员 魏家明)面对新一波来势汹汹的疫情,大竹县市监督管理局采取“三个非常”措施,局所联动开启“5+2”“白+黑”工作模式,持续发力筑牢疫情防控屏障。谋非常之策打好主体战。局党组全面梳理疫情防控有关规定,编印了《大竹县市场监管领域疫情防控总体方案》《大竹县零售药店疫情防控应知应会手册》《大竹县农贸市场疫情防控督查表和评分标准》,从制度上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确保各项规定落地落实,从内容上设定了关键项、重要项、一般项内容,实行倒扣分制度,从标准上对检查内容和检查标准进行了统一,确保疫情防控督查工作尺度一致,从职责上明确职责任务,厘清职责边界,构建起措施“零疏忽”、管控“零死角”、落实“零遗漏”的防控责任体系。施非常之举打好防御战。组建疫情防控专职队伍巡查,深入农贸市场、超市、药店、餐饮等重点行业督促市场经营主体和流动人群严格落实戴口罩、测体温、扫码亮码、查验接种信息、环境消杀等防控要求。局所联动常态控风险,对重点地段重点时段开展重点宣传,提高群众的知晓度,警醒商家落实好佩戴口罩、测温、扫码、一米线、环境消杀等疫情防控措施,督促指导药店落实主体责任,严格落实购买退热、止咳、抗生素、抗病毒四类药品实名登记制度,督促相关从业人员及时接种新冠疫苗第三剂加强针。展非常之效打好持久战。10月以来,全局出动人员1500余人次,巡查市场经营主体1900余家,督促关停茶坊1047家、网吧24家、KTV35家,劝退宴席25起510桌,360人次昼夜值守6个交通卡口查验进口冷链食品,检查冷链食品运输车辆324辆,45批次34.4吨进口冷链食品进入集中仓监管,进口冷链食品核酸检测750批次,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核酸检测215人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责令停业整改5家。下步,坚决守好“输入关”,持续打好“管控仗”,牢牢守住进口冷链食品“物防”防线。对进口冷链食品做到“批批检测、件件消毒、集中监管、严防严控”,打好严查走私、倒查市场、川冷链录入、应急处置等“组合拳”。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1-11-17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王晓林 文/图  11月13日,初冬的阳光洒向大地,尽管已是午后,地处明月山深处的大竹县红旗林场仍带着寒意。护林员廖林像往常一样走在林间小路上。这条路一走就是23年。  一路风雨一路歌,凭着一颗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一种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廖林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奉献给了红旗林场这片绿色事业,而且利用森林资源,创造出一套“林下循环生态经济”模式,带动了周边群众爱林护林、增收致富。廖林在林中清除杂草。大山深处 勇于争当森林资源的“守护员”  “干林业苦不苦?苦!但没有我们林业人的苦,哪来的山清水秀!”谈到成为一名护林员,廖林的脸上便流露出几份自信与骄傲。廖 林 1993 年 参 军 入 伍 ,1998年退伍后,被分配到红旗林场,主动申请到条件最艰苦、偷砍盗伐最严重的天池护林站工作。  地处大竹、重庆市梁平和垫江三县交界处的红旗林场天池护林站,海拔 1150米,距县城90公里,方圆7.5公里杳无人烟,几条羊肠小道点缀在崎岖坎坷的深山里,行人稍有不慎就会坠落山崖。“没路、没水、没电,买口粮要走二十几里山路才能到场镇。跟在县城的生活相比,自己好像活在另外一个天地里。”说起在这里的生活,廖林几句朴实话语,道出了鲜为人知的艰辛。  上任之后,月薪只有150元。这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廖林来说,负担非常沉重。但更让他吃惊的是,林区内常有偷林伐木的事件发生。“这里的生产生活条件差,村民收入又不高,因此偷盗林木买卖就不足为奇了。”在最初的那几年,为了护林,他被群众骂成“傻子”;还跟不少偷林伐木人员有过激烈地搏斗,身上留下了一些伤疤;“有的人,直接给我钱,让我睁只眼、闭只眼”……面对重重压力,廖林不改初衷。从他工作的第一天起,就把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点绿成金 敢于争创林下经济的“拓荒者”  守护好绿水青山是他多年来一直坚守的信念。多年的护林巡山工作,让廖林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无比熟悉和珍爱,他深知要让老百姓彻底改变盗伐盗砍的行为,必须要从经济上富有起来,摸索出一条致富路子,才能让大家真正意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999 年,廖林凑足了1000元钱,下山买来了20多只良种山羊回林间养殖,他从此开始了林下经济探索之路。由于地处深山老林,牧草优良,山羊长得非常好。到了次年5月,廖林出售了10头成羊,连肉带毛赚了近1万元。不少山区群众看着廖林养羊致富后,都跟着搞起了山羊养殖。廖林因势利导,引导当地群众懂得爱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到了2000年底,再也没有人去偷林伐木了。”廖林欣喜地说。  廖林发现牧草虽然有利于山羊生长,但母羊产崽后,对“催奶”没有帮助。左思右想,廖林决定利用林区里的边角空地种植包谷、青椒等作物。“用山羊粪便、农家肥当肥料,卖不完的包谷还可以用来酿酒,又能增加一部分收入。酒糟水对母羊‘催奶’帮助很大。”廖林说,通过利用高寒山区优势,探索出了“酿酒+畜禽养殖+沼气+蔬菜种植”模式的“林下循环生态经济”,年实现收入约16万元,纯利润超过6万元。  随后,廖林拿出多年的积蓄,从邻近的重庆梁平区接通了农用电,满足了护林站和周边群众的用电需求。他又买来管道、水泵,搭建起了山泉取水线路,解决了邻近100余户群众用水困难。同时,通过招商引资硬化了林区附近6公里的进山公路。还帮助护林站所在的八渡乡天池村(2020年底已并入花岩村)建成400余亩蔬菜种植基地,白菜、萝卜、辣椒、西红柿等蔬菜畅销梁平、垫江等地,从而使林区村民年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把林区真正建成了“平安林区”“林下循环生态经济示范站”。  近年来,廖林先后被国家、省等表彰为“全国优秀护林员”“全国绿化劳动模范”以及“优秀共产党员”“造林护林模范”。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11-17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洪瑜11月15日记者从省水产局获悉,日前,达州市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市水产发展中心、通川区、达川区、高新区执法人员,联合属地公安、水政等部门执法队伍,开展非法垂钓专项整治行动。  本次行动以水上巡航和岸线巡查相结合、多部门同步联动执法的方式开展。执法行动中,全市共出动渔政、公安、水政等执法力量1028人次,执法船艇17艘次,执法车辆17辆次,查处非法垂钓279起、涉嫌违法人员1人,暂扣鱼竿2076支,同时充分利用视频实时监控设备配合,对岸线水域进行视频巡查,并开展岸线属地护渔人员快速反应测试。对非法垂钓行为形成了有力震慑,起到了良好的整治效果。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11-17
  (张平 唐丰 记者 李传君)“遇到问题莫着急,院坝会上议一议;路灯亮了心欢喜,你说满意不满意!”这是近日四川省宣汉县桃花镇鼓石梁村8组村民杨国斗,为村里新安装路灯编的顺口溜。今年8月,因连日暴雨导致该村路灯受损严重,影响村民出行。仅仅用了两周时间,该村42盏太阳能路灯便安装完毕。让“失明”的路灯重新亮起来,及时解决了群众诉求,这是宣汉县推行联系服务群众“三个一”工作机制的缩影。  今年以来,宣汉县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广泛推行“县领导每季度到联系乡镇召开1次村民大会、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每月分别召开1次村民大会、驻村干部每周召开1次院坝会”的联系服务群众“三个一”工作机制,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身”入基层,心到基层,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田间地头问民生,为民服务办实事,爽朗笑声遍山乡——  笑声来自群众心里:“没有解不开的疙瘩!”  “汤家湾垃圾填埋场这么一整治,臭气没有了,环境变好了,这下安逸了。”近日,看到整治后的垃圾填埋场,南坝镇后坝村3组康红兵和几个村民乐得合不拢嘴,称赞这个事情办得真好。  今年5月初,时任南坝镇党委书记、现任宣汉县发改局党组书记的饶伟松在后坝村每月一次的村民大会中,了解到该村群众对治理汤家湾垃圾填埋场的诉求特别强烈。对此,该镇迅速启动整治工作。通过近3个月的紧张施工,完成了垃圾堆体整形、雨污分流等系统工程。目前,正进行后期生态绿化美化工作。看着昔日的“垃圾湾”正蝶变成“花草谷”,附近群众喜上眉梢。  自推行联系服务群众“三个一”工作机制以来,宣汉县各级党员干部踊跃深入基层一线、农家院坝,上党课、讲政策、听民声,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积极化解群众诉求,对能够及时解决的,因案施策,立行立办。今年以来,该县共召开村(社区)院坝会6000余场,参与群众达20余万人次,已累计解决群众反映较强烈的村(社区)道路管护、城乡垃圾清运等问题1.4万条。  “只要心里想着群众、念着群众,就没有解不开的疙瘩!”饶伟松说,“看到群众脸上甜美的笑容,我们心里也是甜的。”  笑声来自农家院坝:“现在的干部硬是好!”  “杜俱英,你的农保生存认证已经办妥了;李家珍,你的高龄补贴也已经办好,下个月就可以领钱了……”9月9日,在庙安镇洞子村每周召开的院坝会上,该镇驻村干部屈德胜正洪亮地宣读着村里便民服务点一周来为群众办理的事情。  宣汉县依托联系服务群众“三个一”工作机制,在各乡镇设置便民服务中心(站)、村(社区)设置便民服务室(点),形成镇村两级便民服务体系。目前,全县423个村(社区)实现了便民服务室(点)全覆盖。  “我腿脚不方便,大事小情都是镇上和村里干部帮忙跑趟子,办好了还专门送来,现在的干部硬是好!”谈到村里的便民服务措施,庙安镇洞子村4组80岁的李家珍脸上堆满了笑容。记者每到一个院坝,只要问及“三个一”工作机制带来的好处,老百姓都高兴地说:“好处多,比如把路加宽、通农村公交、修手机信号塔……”  “党员干部是不是用心用情为民办实事,群众心里有杆秤。”宣汉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小双说,“只要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群众自然会笑,也笑得自然。”  笑声来自基层干部:“村民就是我们的智囊团!”  “我们能不能种些蔬菜,周期短的那种,你们说要得不?”龙泉土家族乡黄连村是远近闻名的高山中药材种植基地,每年在药材收割后有4个月的土地闲置期,如何利用起来增加群众收入,乡村干部犯起了嘀咕。今年5月,在该村的院坝会上,2组村民余仁富忐忑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余仁富的建议经过农业农村部门的实地考证后,不久便被采纳。如今,黄连村利用土地闲置期种植的高山萝卜、春不老青菜和就地移栽的野生芹菜等高山蔬菜已收获了第一季,村民又添了一条增收之路,“苦黄连”过上了“甜日子”。  联系服务群众“三个一”工作机制推行以来,宣汉县在不断解决群众诉求和疑难的同时,广泛收集群众好的意见和建议,筛选出“金点子”,为村里公益事业、新建工程项目、制订村规民约等提供决策参考,实现了群众智慧解群众疑难的效果。今年以来,全县1.8万名干部实地走访和电话寻访群众达23万人次,累计征集意见和建议4.5万条,筛选出“金点子”200余条,其中被乡镇采纳60余条,被村(社区)采纳140余条,村民成了“智囊团”!  龙泉土家族乡高架村1组83岁的留守老人钱大珍,儿子常年在外务工,家里留下患有智力障碍的儿媳和两个年幼的孙子。村干部住得远,遇事搭不上手、帮不上忙,很是放心不下。今年7月,这个问题在该村的院坝会上一提出来,同组群众向可安、雷勇川便说:“由我们来照顾,都是一个院子的,方便!”话音刚落,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村党支部书记向应田愁盼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说:“大家群策群力、邻里互助,真是太好了!”  笑声传递正向能量:“效果好不好,群众说了算!”  “曹书记,我对你的工作非常满意,也投了优秀票,但是你莫骄傲哦,希望你以后把我们社区工作搞得更好!”今年6月,在天生镇仙桥社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表彰人选推荐会上,居民廖文杰的话引得现场一阵欢笑。  群众口中的曹书记,正是该社区党支部书记曹先银。他创新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举措,利用“仙桥社区幸福e家”小程序,让群众少跑路,干部多服务,赢得大家一致赞誉。今年,曹先银被省委表彰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  为确保联系服务群众“三个一”工作机制落地见效,宣汉县委将“干部是否下去、问题是否解决、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标准,建立健全监管督导与群众评议“双线”评价机制,制定评议细则,定期量化打分。同时,充分发挥全县10个重点工作督查组的作用,加大督导力度,定期通报情况,并将“三个一”工作机制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作为干部评先选优、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联系服务群众‘三个一’工作机制效果好不好,干部是答卷人,群众是阅卷人。”宣汉县委书记冯永刚说,“‘三个一’工作机制推行以来的实践证明,群众利益无小事,点滴举动暖人心。只要我们真心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群众就一定会给我们的干部点赞、打高分!”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1-11-15
 四川三农新闻网达州讯(通讯员 刘伟)11月12日,达州市达川区市场监管局局长谭晓林率食品生产流通监管股、民营经济发展股、办公室相关人员下沉四川永辉超市有限公司达州达川区升华广场分公司、万家农贸市场,专项督查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工作。谭晓林一行查看了冷链食品疫情防控相关制度和应急预案;从业人员的健康证明、天府健康码、核酸检测、疫苗接种、佩戴口罩、手套等情况;调阅了冷链食品索证索票和产品在“e食安监”追溯系统中的产品二维码(一物一码)、经营场所每天的消毒记录、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冷链食品进货台账、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出仓证明、入境检验检疫证明、消毒证明、核酸检测报告和e食安监追溯码等相关资料;检查了库长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在万家农贸市场入口处,还实地查看了市民扫码、戴口罩、测体温的情况。                  谭晓林强调并要求:各市场主体和农贸市场开办方,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提高对疫情防控工作的认识,带头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落实好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切实履行好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各市场监管所要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想尽一切办法和对策,集各方力量,履职尽责,全力抓好区委政府赋予市场监管局的疫情防控工作。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1-11-13
四川三农新闻网达州讯(魏家明、李小红)2021年以来,大竹县市场监管局采取“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助推发展”举措,健全知识产权“快保护、同保护、大保护、严保护”机制,发挥品牌引领带动作用,形成了知识产权数量、质量同步提升,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朝气蓬勃的知识产权保护格局。  快保护,知识产权量质同升。一是加大知识产权服务力度,积极推进“网上办”“预约办”受理知识产权申请,2021年,专利授权360件,其中发明专利5件、实用新型261件、外观设计94件,联系申请人撤回非正常专利申请48件;商标申请件数997,注册件数672,有效注册量4319。二是积及推进品牌创建,“大竹白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获初审公告,实现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零突破”。同保护,知识产权竞争力提升。一是签订知识产权战略合作协议,开启知识产权保护新模式。主动对接15家民营企业,帮助企业逐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方面事项,建立健全民营企业、沟通对话机制,对所有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同等保护,营造更好的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二是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提升区域知识产权服务能力与水平,共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与川渝八区县签订了《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并建立了《川渝知识产权合作重点保护名录库》。大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氛围浓厚。一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建设,依托各市场监管所和经开区,组建13个知识产权举报投诉与维权援助工作站。二是扎实开展知识产权“五进”活动,共出动执法人员80余人次,检查市场主体320家,悬挂标语14幅,召集25家企业召开座谈会,对40余家企业进行了线上培训,发放宣传资料500余册。东柳醪糟公司以“东柳醪糟  糯米香中奔小康”为题介绍知识识产权保护运用成效。三是开展知识产权服务村集体试点工作,依托庙坝镇寨峰村秦王桃特色品种,建议增加特色食宿配套设施,吸引游客,建议使用惰性气体密封的方法,延长秦王桃的保鲜期,并积极使用地理标志,用地理标志产品的影响力来拓宽市场渠道。严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利剑高悬。一是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护航”执法行动,共查处知识产权案件20件,其中商标案件11件,6件专利标识标注不规范案件,1件假冒专利案件,2件知识产权类不正当竞争案件,案值总额1.06万元,罚没总额13万元。二是开展特色“地标”产品专项保护行动,与库尔勒香梨产品协会主动联系,查处假冒“库尔勒香梨”牌地理标志商标案件,得到库尔勒香梨产品协会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赞扬。三是建立执法协作机制,与公安、法院、检察院建立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及时移交案件线索,向江西省信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移送假冒专利案件1件。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1-11-12
(记者 袁城霖) 达州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近日印发通知,启动“优秀农民工”评选,这是达州市首次开展类似评选活动。  根据评选办法,本次活动评选对象为年满16周岁,农村户籍,就地就近或转移输出就业创业3年及以上的达州籍农民工和市外户籍在达州工作的农民工。“优秀农民工”评选分为四个具体评选项目:“十大创业明星”“十大巴渠工匠”“十大道德模范”和达州市“十大杰出外来农民工”。  本次评选经个人自荐与组织推荐、初评、网络投票、评选审定、网站公示等环节,预计在12月15日前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分别授予相关荣誉称号并进行表扬奖励。11月15日前为个人自荐与组织推荐的申报阶段。  达州市是农民工大市,年均转移输出劳动力160万人以上。达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启动“优秀农民工”评选,旨在树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创新创造、热心公益的农民工先进典型,充分展现各个战线上农民工的突出贡献,进一步激励广大农民工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发奋进取,更好服务达州市经济社会发展。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11-11
万源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用好资源整合成果(马发海 记者 袁城霖)“土地出租每年有5000元进账,在专合社务工年收入又有3万元。”11月5日,万源市石塘镇双合村安科生态茶园,正在除草的村民赖德兴,与记者分享了今年“在家门口赚钱”的喜悦。  家门口就业“鼓起腰包”的不止赖德兴一户。依托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改革实现资源整合后,万源市做深做实“后半篇”文章,从乡村国土空间布局着手,把区划调整后的乡镇划分为七个片区,优化布局、配置资源,以中心镇辐射带动片区发展。  在规划引导下,石塘镇立足茶叶这个传统优势产业,流转土地、引进业主加快扩大种植面积,产业发展正驶入快车道。双合村新貌。 马发海 摄土地、劳动力互补合并解了产业发展难题  “全镇已种植茶叶9650亩。”石塘镇党委书记袁道勋说,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中,该镇8个村调整为6个,这一合并给规模化种植创造了条件、打开新空间。  全镇茶叶种植的龙头双合村,就是由原长田坝村、原陈家坝村合并而成。合并,让两村过去分别面临的土地紧缺和劳动力短缺问题得到解决,成功引来了业主流转闲置土地,目前已通过“公司+专合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茶叶种植3000余亩,带动周边群众年增收合计超50万元。  “未来考虑让农民以土地入股,进一步增加收入。”袁道勋说,目前还有业主在杉林湾村流转的700亩闲置土地,已购买茶苗准备栽下,届时全镇茶叶种植面积将超万亩。  除了扩大茶叶种植规模,石塘镇还在做强产业链上发力。  瓦子坪村融合茶、瓦等传统文化元素,依山就势打造农旅结合新村。双合村发挥地理优势与茶文化有机结合,打造集创意田园区、主题茶园区等6大功能为一体的区域,拓宽村民增收路径。  此外,万源市规划建设重庆市城口县至石塘镇快速通道,串联起周边八台山、龙潭河,打造产业观光带,位于其中的石塘镇还借此成为产城融合示范点。中心镇辐射带动携周边乡镇连片发展  示范,最重要的目的是要辐射带动片区发展。  近日,新建的石塘供销社落成。与此前的供销社不同,这里将打造为区域性为农服务中心。石塘供销社负责人介绍,该供销社设计服务范围包括石塘及周边的沙滩、旧院、固军、八台等6个片区乡镇。  这个范围与万源市规划有关:按照规划,石塘片区7个乡镇集中连片发展富硒茶叶、旧院黑鸡、蜂桶蜂蜜等特色产业,连片建设规模化、良种化、标准化产业基地。此外,规划引进业主在石塘片区发展品种专用、生产定制、产销对路的精深加工;引进现代化、智能化设备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形成特色产业链条。  为了更好地推动集中连片发展,万源市专门成立“石塘片区”党委,不定期召开会议对片区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引导周边乡镇人口、资源等向中心镇集聚,增强辐射能力。  目前,已在石塘镇规划设计商贸物流中心、教育文化中心、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医养结合中心,辐射带动片区发展。力争到2023年底,片区内镇村运行更加高效顺畅,产业布局更加优化,公共服务和基层治理水平显著提升,乡镇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把石塘镇创建为达州市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综合示范引领区。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11-11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