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杨玉红  记者 徐中成)8月26日,记者从崇州第三批对口帮扶马尔康工作队了解到,根据《崇州市对口支援马尔康市五年规划(2021-2025)》,崇州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投入资金4900万元左右,规划24个重点项目,开展推进脱贫攻坚巩固拓展、产业发展、社会民生、人才智力、基层治理等五大对口帮扶行动,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崇州第三批对口帮扶马尔康工作队领队李建刚说,要在前两批对口支援工作队打下的“地基”上,“盖新楼、建新房”。  产业发展是对口帮扶的重中之重。崇州将投入3800万元,以阿坝州建州70周年为契机,以乡村振兴示范点为基础,围绕马尔康市区20公里核心旅游圈,做大地景观,倾力把马尔康镇英波洛村、松岗镇洛威村、马尔康镇纳足村打造成“花园藏寨”。  其中,英波洛村将打好“人文牌”,打造成摄影胜地。依托依山傍水、交通便利的基础条件,保护和挖掘村落民居建筑特色,突出异域风情。丰富和传承嘉绒传统文化、手工技艺,植入休闲、观光、度假等功能。种植花期长、能过冬、覆盖面积大的花卉植物,形成壮观的“花海梯田”。  洛威村将打好“环境牌”,勾勒藏寨特色画卷,打造成藏式生活沉浸式体验打卡地。同时,创新推出藏羌农家文化体验、生活体验项目,鼓励发展乡村民宿及藏家乐餐饮服务,逐渐形成藏寨旅游目的地。  纳足村将打好“休闲牌”,打造成为徒步航拍、自驾观光的首选地。重点在15公里的公路沿线上,打造一条“十里花卉长廊”,开发建设汽车营地,成为雪马山景区开发后,游客登山的前沿阵地。  “前两年,在这3个村,将重点完善基础设施和环境打造。”崇州第三批对口帮扶马尔康工作队干部、马尔康市发改局副局长钟阳介绍,今年内,崇州将投入帮扶资金1322万元,还将实施就业帮扶、教育保障、医疗保障和“心连心·手拉手”帮扶活动等项目。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08-31
(记者 徐登林)“我一年有1万元的固定收入,加上在合作社和打工挣的钱,今年一家人收入不少于4万元。”8月26日,在巡山的路上,壤塘县吾伊乡吾伊村护林员柔洛谈及自己目前的收入账单,显得很满意。  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2020年,阿坝州出台了《中共阿坝州委阿坝州人民政府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要补齐相关薄弱环节和问题短板。  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阿坝州乡村振兴局总工程师文瑞源说:“现在来看,对这份答卷,全州藏羌回汉等多民族群众是满意的。”开发岗位稳就业  “这片山就是我的巡逻区域。”柔洛背着干粮向着眼前的茂密山林进发,开始了一天的巡逻,他从事这项工作已经4年。  据了解,近年来,壤塘县为解决群众就业难、村里管理难等问题,开发了11类公益性岗位,聘请2150名群众从事生态公益性岗位,涉及森林管护、河道巡护、地质灾害监测、洪涝灾害监测、道路养护、环卫等多个方面。按2018年度6600元/年、2019年度8150元/年、2020年度10000元/年,对2138名就业难群众实行了全覆盖,既解决了村级公益事业没人干的问题,又使就业困难群众有了稳定的收入。  “2021年度还是按照10000元/年的标准给生态护林员报酬。”吾伊乡副乡长何知勇介绍。  2018年,柔洛被村里聘请为护林员,每天巡护完还能照顾家庭,打理自家的小院中种植的土豆、莲花白、白菜,安居乐业的农家生活已然形成。柔洛不仅加入了植树造林合作社,还经常就近打短工。  《方案》中,阿坝州梳理了五大方面39个指标,其中,失业率要控制在6%以内。去年,阿坝州城镇新增就业7412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79%。  阿坝州统计局总统计师黄健英介绍:2020年,阿坝州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726万元,比上年增长5.8%。建好新村兴产业  8月24日,蓝天白云下,山上的树木各色相间,山下的民房错落有致,这里是地处国道213线旁的松潘县十里乡火烧屯村,村党支部书记马家军说,他们找到了一个符合实际的增收产业,通过把村庄变美,依靠文化旅游产业实现村民整体小康。  “我们村结合文化资源和地理位置优势,将产业发展定位为文化旅游服务,动员201户村民入股,同时,整合成都市大邑县对口帮扶等各项政策资金,启动了十里回族风情小镇建设项目。”马家军介绍,为启动该项目,从规划、选址、集资到成立合作社,火烧屯村两委先后召开了10余次村民代表大会,全体村民建言献策、共同监督,完成了村道升级改造、文化墙建设、停车场建设以及十里拾光服务区的打造。  十里拾光服务区项目采用了“村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方式经营,仅今年村集体收益租金就达29万元,并为当地农户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服务区的建立不仅为游客打开了方便之门,也为当地群众拓宽了就业渠道。”在服务区打工的朱晓玲说,她每月有2400元的固定工资,有时还会有提成。  “火烧屯村的变化,得益于民族风情小镇的打造。”十里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兰如跃对记者说,2016年,经过组织开展传统村庄院落民居和历史文化村落的甄别鉴定,松潘县对火烧屯村进行了保护和修缮,将火烧屯村打造成了传统文化价值突出和地域特色浓郁的传统村庄院落。  文瑞源介绍,为实现人均GDP2020年底达到3.1万元的目标,2020年,阿坝州加快构建“6+N”现代高原特色农牧产业体系,实施牲畜饲养标准化示范推广工程,聚力发展“5+N”生态工业和“1+6”现代服务业,全力实施全域旅游示范区、天府旅游名县、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等品牌创建行动。2020年阿坝州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400亿元,达411.7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9.9:23.4:56.7,单位GDP能耗下降5.32%,人均GDP实现预期目标。健康帮扶惠民生  8月25日,沿着弯弯曲曲的盘山路而上,茂县光明卫生院院长张丽萍来到茂县沟口镇岐山村羌族村民冉华家中,为冉华测量血压、血糖,并为其开了几种口服药。  冉华今年65岁,每年都参加合作医疗。去年他由于高血压引起脑梗,家人把他送到了茂县光明卫生院,交了3000多元住院治疗,通过治疗稳定了病情,出院的时候,当家人拿着票据和医保卡去结账的时候,费用算下来,总共自己才花了400多元。  “现在看病容易很多,尤其是医保,解决了不少后顾之忧。”冉华说,现在不仅住院报销多,出院了医院的医生还要随访,随访门诊费用票据交上去,很快报销费用直接就打到医保卡上。  “通过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大病集中救治、特殊慢病签约管理、医疗救助及卫生扶贫基金救助等系列健康帮扶措施,最大限度减少了群众的就医支出。”张丽萍说。  为农村人口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茂县为全县7485名农村人口逐户逐人进行了患病情况筛查、摸底、登记,全面掌握其健康状况,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和分类健康干预。同时,每个镇都组建了卫生健康教育服务队,实现健康知识宣传、义诊活动全覆盖。  阿坝州明确,力争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医师数≥1.95人。为此,该州持续强化医学人才培养,2020年底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医师数接近2.5人。去年,阿坝州有村卫生室1330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5381张,有卫生技术人员7022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8.39%。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08-31
(陈卓 徐敏 记者 庄媛 文/图)当前正值花椒采摘季节,记者在小金县窝底乡窝底村看到,一簇簇鲜红的花椒挂满枝头,丰硕饱满的椒粒在阳光的照射下油光发亮,椒香四溢、沁人心脾。在这成片的花椒林中,村民们背着背篓采摘花椒,一派丰收景象。村民们正在采摘花椒窝底乡是小金县重要的花椒产区,有着“花椒之乡”的美称,花椒是当地群众的重要收入来源。每年8月份开始,当地的花椒开始进入集中采摘时节。为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窝底乡党委政府结合当地的地形、气候等条件,培育椒苗、建立母本园、建立花椒加工基地等,带动全乡百姓共同发展。随着花椒产业的发展,市场逐步扩大,花椒种植效益突显,全乡的花椒实现了从零星栽种到规模发展,花椒成为了窝底乡群众致富、乡村振兴的支柱性产业。据悉,窝底乡种植的花椒以大红袍、本地花椒、大金椒等品种为主,统称为“窝底红”。该乡花椒种植已达20余万株,户均达到200株,实现了4个村花椒全覆盖。今年年产量预计达250吨,产值达2500万元,户均收入1万元。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1-08-27
新华社成都8月23日电(记者 肖林 谢佼)川西北牧区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但祖祖辈辈在黄河上游放牧的尕让交深知,随着牛羊的增加,再富饶的草原,总有一天承载不起“牦牛野放”式的“原始放牧”。  如今,四川省阿坝州推广科学养殖,以保障像尕让交这样的牧民减牧不减收,防止生态环境恶性循环。  尕让交家在若尔盖县的索格藏村,近几年,他每天晌午才把牛放出去,下午5点就把牛赶回了牛圈,可这个“懒牛倌”的收入却年年增加。在若尔盖县唐克镇索格藏村,牧民尕让交将牦牛赶回牛圈(8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尹恒 摄  他的“秘诀”,是名为“三结合顺势养殖集成技术”的高原牲畜标准化养殖模式——“适度放牧、科学补饲、适时圈养”,配套“暖棚、巷道圈、电子秤”,顺应“生态保护、气温光照、牛羊生长”规律,集成“养殖防病、人工种草、牛粪发酵还草、幼畜繁殖”等技术……  尕让交向记者解释:“比如过去养牛,基本上一年到头都‘野放’在山上,算上被牛群踩踏浪费掉三成左右的草,要20多亩草地才能养活一头牛。现在气温低时把吃完草的牛赶回圈里的暖棚,每天补7斤饲料,不到10亩草地就能养一头牛。”  “扣除饲料成本,每头牛要多挣2000元。”尕让交的“徒弟”向秋尼玛说,前年他贷款30多万元建暖棚、买设备,养了160头待长膘的“架子牛”,出栏后当年收回投资。身边的榜样力量无穷,牧民们纷纷学习“养牛新法”,2020年索格藏村人均收入1.6万元。  若尔盖县从2019年开始通过财政补贴,推广这种新的养殖技术,到去年底建成示范牧场142个,今年还要新推广300个牧场。“饲料钱会不会亏本?牛肉肉质会不会受影响?”辖曼镇河拉村的牧民向木科说,刚开始大家都有顾虑,结果牛提前两年半出栏,肉质更好、价格高了近一成。“多放牛才能多挣钱”的老思路也变了,尕让交今年只计划出栏56头牛,比去年少了30头。他说:“适量养、管理好,效益才好。”  “科学养殖极大减轻了草场压力,促进了草原保护、牧民增收、产业升级。”阿坝州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研究员张大维说,高原冬季最低气温零下二三十摄氏度,春天新草长出前牛羊难以觅食,传统养殖存在“夏壮、秋肥、冬瘦、春死亡”的问题。比如2019年以前,黑河畜牧合作社50户牧民的5000头牦牛,每年冬春季节死亡高达300余头。  当地还探索了“牧繁农育”等新招,进一步减轻草原的承载压力。据阿坝州相关部门测算,全州6000余万亩天然草地,已实施禁牧2000万亩左右、草畜平衡3000多万亩。去年鲜草亩产量较2015年增加10%以上,草原生态得到改善。
新华社 | 分享: 2021-08-26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杜铠兵 周颖昳  “别人家卖蜂蜜都是按瓶按斤在卖,我们这边一上线就按吨在卖!”成都市渔凫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杨艳笑着说道,最近,黑水县农产品成了网红产品。借助彭州市本土企业的抖音直播、朋友圈和微商城的强势推出,一度销售不畅的黑水农产品成了“抢手货”。  黑水县地处岷山山脉中段,生态环境优良,孕育品种丰富的农产品,品质优良。其中蜂蜜最具人气,是黑水县特产,于2020年入选中欧地理标志第二批保护名单。  在驻乡镇工作期间,彭州市对口支援工作队干部了解到黑水县木苏镇和知木林镇养蜂户中有2吨左右蜂蜜因为缺乏销售渠道导致滞销,便迅速和彭州市龙门山渔凫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联系,希望能帮助他们拓宽销售渠道。  收到邀请后,渔凫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派出杨艳团队赶赴黑水。克服高海拔地区缺氧和交通不便的困难,几个年轻人翻山越岭,走村串户,实地考察农产品的种植和生产情况;穿着厚厚的蜂衣蜂帽去了解蜜蜂养殖和蜂蜜销售情况。“我们了解到木苏镇俄瓜村的村党支部书记带领5家贫困户一起养殖了大概有200箱蜜蜂,今年蜂蜜产量约有1.5吨,主要靠当地政府和自己微信朋友圈进行销售,没有更多的渠道,每年蜂蜜收成的时候既有丰收的喜悦又有销售的愁云。”杨艳说,不仅如此,木苏镇木苏村高山藏香猪在今年年底就会出栏约600头,当地村民也在为年底的销售犯愁。  结合当前农产品的收获和销售情况,杨艳团队决定在鱼凫龙门微信小程序商城上开设“黑水农产品”专题板块,挂网销售黑水县中蜂蜜、双溜索糖醋蒜,开通藏香猪限量预订渠道。  黑水农产品一上线,立即引发网友们的追捧。彭州对口支援黑水县工作队队员也为了黑水蜂蜜销售助力。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截至目前,已销售蜂蜜1.26吨,预订藏香猪16头。  据了解,在对口帮扶黑水县的过程中,彭州市紧紧抓住“全域结对”这个在全省率先实践的招牌,探索“市县对点、部门连线、乡镇铺面”的分层分类全域结对模式,深化帮扶框架、对口机制和工作逻辑,形成了“上下联动、全域帮扶、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截至目前,彭州企业与黑水县31个村结成互联帮扶对子,为黑水县顺利完成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坚强的支撑。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8-26
新华社记者 肖林 谢佼  川西北高原温暖的阳光,照进黑色的牛毛帐篷。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瓦切镇德香村的藏族阿妈杨洛,正在给游客展示牧区传统饮食文化,她用石磨把炒熟的青稞细细研磨,倒上烧好的砖茶,和上一点酥油,在碗里揉成了牧区的传统主食——糌粑。红原县邛溪镇一个藏族家庭在用餐。新华社记者 尹恒 摄  现实生活中,杨洛和其他村民们已不再游牧,在定居点都有自己的房屋,各家各户的餐桌上,米饭、面食、蔬菜、新鲜水果、各类肉食也早已司空见惯。  即便是在放牧的帐篷里,富裕起来的牧民也有了更多的“口福”。在海拔3500米的若尔盖县黑河牧场,牧民益西旦真开着小轿车,从几公里外买回新鲜莴笋,从吊在帐篷上的调味袋里掏出干辣椒,切段翻炒,在“滋滋滋”声中一阵香味扑鼻而来。  益西旦真说:“以前牧区吃得很简单,一般是奶茶加糌粑,偶尔有手抓肉蘸盐巴,那就是大菜了。”吃得丰富了,炒锅、电饭煲等也成了帐篷里的新物件,红原县龙日镇卓玛家的帐篷里还摆着大冰柜,由太阳能发电板和蓄电池供电。  高原城镇里的美食更是丰富多彩,除了传统藏餐,更多的是川菜、火锅,也有各色菜系交融互补的特色餐馆。在“火苗旺盛之地”——马尔康市的一家“牦牛肉馆”,除了有牦牛肉做的各种菜肴,还有海烩什锦、麻婆豆腐、豆瓣鱼……  餐馆厨师长冉和康说,以前高原交通不便、很多食材很难运进来,当地待客只有“老三样”——粉条、坨坨肉、香辣酱。他的徒弟,25岁的藏族厨师格班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回老家开一个小饭馆,因为很多农牧民都有钱“下馆子”了。  在阿坝州博物馆里,放着几个木制的“烧馍馍印章”。“过去人们把难得的面饼,打上各家不同的‘印章’,再放进火塘的灰烬中烤干,等到在盛大的节日上分享。”讲解员说,高原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未停止,我们幸运地赶上了好的时代。
新华社 | 分享: 2021-08-25
(万雪 耿小耀 记者 陈荞)在红原县阿木乡,有一种牦牛被牧民叫作“不死的牦牛”,因牧民群众可以借此脱贫致富,“不死的牦牛”又被称为“金牦牛”。阿木乡副乡长索朗求介绍道:“今年第四轮‘金牦牛’轮流饲养工作已经圆满结束。我们向17户符合领养条件的牧民发放了720头牦牛。”自2015年以来,阿木乡党委、政府立足乡情,结合牧区实际开展“金牦牛”轮流饲养工作,将产业扶贫资金直接投向村集体合作社,统一购置生产性母牦牛归村级集体经济所有。村集体合作社为有能力放牧、有牧业生产资料的贫困户,分发母牦牛,并利用自身草场“让利寄养”,两年期满后,母牦牛如数归还,产生的幼仔、鲜奶、牛毛等收益归寄养人所有。据了解,自2015年至2019年来三轮“金牦牛”轮流饲养工作累计产生直接经济收益158万元,累计产出鲜奶9.93万斤,人均增收1290元,有效带动了当地牧民脱贫增收。人无业不兴,村无业不旺。要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离不开能为群众带来增收增效的配套产业。阿木乡党委、政府深知如果没有后续配套产业,就无法真正实现群众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建设双赢的目标。但如何走出一条符合阿木乡实际的特色致富路,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在阿木乡,牧民们除了放牧,第二大经济来源则是挖虫草、贝母。每年四月,牧民群众便拿着锄头前往远牧点,把挖到的虫草、贝母拿到县上或找商户收购。为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增强乡村经济“自我造血”能力,提振群众致富信心,助推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阿木乡于2020年成立了峨扎村集体经济中草药材收购点。该乡通过积极进行产销对接,主动搭建收购、销售平台,通过和牧民签订回收协议,帮助解决农产品收购、销路问题,给广大牧民群众发展产业吃上了一颗‘定心丸’”“去年,我们乡用东西部扶贫资金15万元成立了峨扎村集体经济中草药材收购点,在充分结合本地自然资源,找准产业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我们大力发展中药材为特色农业产业,采取‘党建+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找好市场销售渠道,促进牧民群众务工就业等多渠道增收。去年我们收购站共收购2吨中草药材,收益达11.4万元。虽然受疫情影响今年收购价格会有所波动,但是只要有这个平台,我们的老百姓增收致富就有无限可能。”阿木乡副乡长日机措说。卓玛是中草药材收购点务工的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收购站成立后,她在给收购站送药材时得知这里在聘请牧民收购、洗晒药材。“以前我们挖的虫草、贝母都是要拿到县上去卖,现在好了,村上自己成立了收购站,再也不用跑那么远去卖了,挖了自家门口就能收购,真的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现在不光能通过养‘金牦牛’增收致富,在收购站务工每次还能有2000元收入,以后再也不用到外面去打工了,还能多陪陪孩子,日子真的越过越好了!”卓玛激动地说着。一个产业造福一方人民,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发展,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阿木乡充分发挥区位、地理优势,坚持绿色发展之路,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价值链,降低养殖成本,形成牧业农业产业化良性循环,用特色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变“金牦牛”、中草药为乡村振兴“助力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08-23
四川农村日报讯 苟安胜 记者 刘佳  8月,正是汶川青脆李上市的时节。“哒哒哒……”近日,在绵虒镇玉龙村半坡组,伴随着一阵阵柴油发动机的轰鸣声响起,沿着山坡迎面驶来了一辆无人驾驶的“小轻轨”运输车,满载着刚采摘好的水果,不到几分钟就稳稳当当停靠在了村里的选果棚,果农们随即将李子卸下后开始二次分拣和筛选,再就近销售给特地来村里采收鲜果的外地客商。  这是村民们首次在田间地头铺设山地专用钢轨、装上运输车,一道道专门运送水果的“小轻轨”专线,既方便了青脆李运输,又节省劳动成本、提升采收效率。  近年来,玉龙村在各级帮扶部门大力支持下,青脆李等水果产业得到大力发展。从水果下树到大路边的“最初一公里”,只能靠肩挑背磨。  水果发展起来以后,下树“最初一公里”是关键。然而,青脆李产量高、上市期集中,肩挑背磨费时费力,雇人又增加开销。玉龙村副主任李玉勤说,加上现在村里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农忙时节村民互帮互助,但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依然凸显。  大量水果短时间内运不出去,如果错过了最佳销售期,果农们只能望果兴叹。今年,在州县两级乡村振兴局和县检察院等单位部门大力帮扶下,玉龙村结合坡地地形,因地制宜引进了山地“小轻轨”,出资150万元在当地搭建6公里运输水果轻轨并购买8台柴油发动机,配备山地牵引机头8个,专门用于村民运送农资和水果。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当地依托帮扶力量,让“小轻轨”成了当地果农巩固脱贫成果通往乡村产业振兴的桥梁。  “这个田间‘小轻轨’太方便了,只需要一个人在果园上货,少数人在棚子里卸货就够了,单次载重可达500斤,真的太方便了!家里人手不够,有了这台机器真的让我省了很多工夫。”正在选果棚忙碌的果农杨树兵激动地说。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8-23
(唐志蓉 记者 陈荞)8月10日,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印发国家和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名单的通知》,公布了壤塘县等2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剑阁县等25个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名单。其中:阿坝州6个县纳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7个县纳入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名单(25个)阿坝州(6个):壤塘县、若尔盖县、红原县、阿坝县、金川县、黑水县甘孜州(9个):石渠县、色达县、理塘县、德格县、甘孜县、新龙县、白玉县、炉霍县、道孚县凉山州(10个):美姑县、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喜德县、普格县、越西县、甘洛县、盐源县、雷波县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名单(25个)广元市(2个):剑阁县、旺苍县乐山市(3个):马边县、峨边县、金口河区达州市(1个):万源市巴中市(2个):通江县、平昌县阿坝州(7个):小金县、松潘县、理县、九寨沟县、茂县、马尔康市、汶川县甘孜州(9个):雅江县、得荣县、巴塘县、丹巴县、乡城县、稻城县、九龙县、康定市、泸定县凉山州(1个):木里县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08-18
(陈海强 记者 陈荞)花椒产业是松潘县南片区农牧民群众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浙川对口支援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今年,桐乡正式与松潘确定对口支援关系以来,通过机器换人、消费协作等方式,持续培育壮大“万亩花椒产业基地”,做优做强花椒产业,不断巩固产业发展成果,增加群众经济收入。机器换人 花椒精选率突破90%金秋八月,正值松潘大红袍花椒成熟上市的季节,在镇坪乡解放村藏红花椒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随处可见颗粒饱满、色泽红亮的花椒挂满枝头,椒农们穿梭其间忙着采摘。松潘花椒种植历史悠久,花椒品质上乘,随着花椒产业不断发展,在花椒行业链条上,松潘不断推广应用机械设备,助力椒农丰产丰收。眼前这台设备是松潘满山红花椒合作社今年投入近100万元购买的花椒烘干筛选一体机,工作人员只需将采摘好的新鲜花椒投入设备筛选槽,就可以实现自动烘干、筛分,通过该设备可以有效改变以往人工筛选效率低、精选率低的劣势,解决传统晾晒受制于天气、场地、时间的问题,并且经过多道过筛程序后花椒的精选率可提高到90%以上,筛选的花椒颗粒更纯净,更受外地客商青睐。“我们通过引进先进的筛选设备,把我们的花椒区分成几个等级来销售,品质高的花椒,烘干后每斤销售价格可以在70至80元,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老百姓的经济收入。”合作社负责人熊天忠说。消费协作 花椒进入桐乡市民视野今年7月,桐松两地联合组织开展的“桐乡人游阿坝”活动正式启动,短短一个月时间就吸引了438名桐乡市民参加,此次活动中,松潘专门为每一名桐乡游客赠送了价值1000元的感恩大礼包,包括松潘特色土特产、购物满减券等,藏红花椒就是其中的特色土特产之一。而在“桐乡人游阿坝”活动开展之时,位于桐乡闹市区的松潘特产馆也正式开业,花椒等松潘优质农产品走出川藏高原,走入桐乡市民的餐桌,而提供花椒产品的商家均是由松潘政府扶持的向众多脱贫户和低收入户农牧民收购农产品的知名厂商,通过采购他们的农产品带动更多的农牧民持续增收。接下来,桐乡除了向松潘采购产品持续向脱贫户和广大农牧民倾斜之外,还将进一步帮助搭建电商平台,设立销售公司,利用“互联网+”等手段,采取“以购代捐”的形式来促进花椒等农产品销售。“我们还会积极引导企事业单位通过多形式、多渠道消费松潘农产品,同时利用桐乡参展的农博会、年货节等销售平台推介松潘花椒等名优农产品,让更多的农特产品走进桐乡百姓。”桐乡驻松潘挂职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松潘“万亩花椒产业基地”年产花椒1000余吨,年产值达1.4亿余元,已成为松潘的支柱产业之一。接下来,桐乡将借助技术和市场优势,依托松潘特色资源,持续培育壮大“万亩花椒产业基地”,提升花椒产业的自动化、标准化水平,同时大力开展消费帮扶,发展线上经济,实现花椒线上线下销售“双线运营”,构建起产前、产中、产后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推动松潘花椒产业发展。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08-18
(杨贵香  刘小义  记者  庄媛)近日,记者在壤塘县吾依乡西西村苗圃基地里看到,10余名村民正在地里给幼苗清理杂草,身后精心培育的幼苗整齐排列。微风拂过,枝头摇曳,绿波荡漾,一派生机勃勃。而这一切离不开已在该村待了整整三年的驻村工作队队员蒋先林。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2018年6月,壤塘县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蒋先林主动请缨,成为了吾依乡西西村驻村工作队队员。西西村定居点海拔3700米,远牧场海拔4200米以上。全村110户613人,主要经济来源以畜牧业、外出务工为主。为尽快了解全村情况,精准施策,蒋先林对110户村民进行了全覆盖式走访摸底,协调解决了30余户家庭收视问题、110户村民安全饮水难问题,帮3户大病家庭申请红十字会和民政救助,并纳入绿化地管护员。西西村由于居住环境恶劣、生产生活水平低下,也没有真正意义的村集体经济,如何让群众增收是最大的难题。经过前期调研,针对该村实际和壤塘县没有骨干苗圃的实情,蒋先林提出了“打造西西高山柳苗圃基地,做强区域经济”的想法,并得到了壤塘县委县政府、吾依乡党委政府、工作队队员和群众的一致支持。说干就干,他放弃了所有节假日,全力投入工作,利用绿化项目结余的资金,在荒滩地上,组织村民夯土、整地、植苗,用时1个月,打造了壤塘县第一块高山柳实验基地。基地建成初期,蒋先林和乡亲们精心管理,呕心沥血,然而苗圃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西西村海拔较高,树苗长势慢,由预计的20万株减少到了8万株。这让蒋先林的整个团队备受打击,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探讨、分析、走访周边县基地,学习种植经验,了解苗圃行情,最终决定将基地转移至海拔相对较低的松得村,一并将西西村基地里的小苗、弱苗转至新基地继续培育。功夫不负有心人。目前,在蒋先林的带领下,苗圃基地达到200余亩,成为全州最大的苗圃基地,育有高山柳、红叶杨幼苗1000万余株,预计全面成活后可实现产值500万余元。基地聘请了附近村民以每天170元到300元不等的务工费来苗圃基地务工,流转土地的村民年底还可享受收益分红。据估算,当地村民在苗圃产业上户均增收1万余元,有效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了乡村振兴事业发展。苗圃的壮大让西西村产业更有活力,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挣钱。为把产业越做越大,让乡亲们过上更好的日子,今年壤塘县新一轮驻村工作队轮换,蒋先林毫不犹豫再次申请驻村。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如今蒋先林依然奔走在吾依乡村庄牧场,带领乡亲振兴乡村、奋战奔康致富之路。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1-08-18
新华社成都8月17日电(记者  肖林 谢佼)来到红军长征经过的草原——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登上海拔近4000米的查针梁子,便是著名的“长江黄河分水岭”。黛青色山峦如剑脊矗立,南山溪流长江、北坡水入黄河。岭下的刷经寺镇壤口村人均收入已近2万元,阿坝州所有牧区跨过了脱贫的“分水岭”,80多万各族群众过上了美好的新生活。81岁的牧民阿尔登步履矫健,将记者迎进新居,端上热茶,聊了起来:过去“牛逐草走、人跟牛走”,全部家当就是一顶黑帐篷。要吃饱、多养牛,牛多了,连草根都会刨光。一说到壤口村,外面的人总抱着一丝同情:“唉!山陡草矮,牛瘦人穷。”如今的壤口村,虽然地处海拔3500米以上,疏林草原仍是郁郁葱葱,因为69万亩草场中,有28万亩禁牧、轮牧,38万亩实行草畜平衡。牧场少了,牧民怎么还富了?带着疑惑,记者沿牧道乘车来到壤口村牧民阿茸家夏秋季的远牧点。没找到黑帐篷,却见到一排钢结构暖棚,其中一间是放牧临时住房。“现在是科学养畜,不吃亏。”阿茸端上一盘在牧区原本难得一见的苹果和橙子,和记者算账:禁牧、草畜平衡、湿地保护奖补金,每年有2万多元;生态好了,草丰牛肥,牛奶喝不完,每年能卖好几万元;政府引进牦牛良种、修巷道圈、建暖棚、派农技人员,牛生病少、冬天不掉膘、出栏周期缩短了一年半,200多头牛一年出栏达30余头。不算小项收入,一年下来也有30万元左右。为了提高畜产品附加值,推动全村共同富裕,村里的党员带领大家成立了合作社,统一畜产品加工、品牌、标准。党员桑建说,去年全村销售牛奶及奶制品2000余吨,牦牛销售收入3700万元。生态好了,还带动了旅游。到景区务工、开“藏家乐”、提供骑马骑牛服务,牧民们“各显神通”。风干肉、野生菌、酸奶,也都变成了“现钱”。牧民泽华甲建过4次房子,第一次是柳条编墙、外敷牛粪的“牛粪棚棚”,这几年修的是130平方米的砖房。但他这辈子最骄傲的,是把一双儿女培养成了大学生。绿色发展的成效,进一步坚定了壤口村人“知识就是财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信念。党的十八大以来,阿坝州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奋力发展生态经济,成效明显。1992年就到壤口村支教的当地干部衡强感慨良多——如今,900多人200多户的壤口村,人均寿命增加到70多岁,家家都有小汽车,81人入党,在读大学生50多人……这哪里还是他当年骑马去找帐篷小学的牧区!“分水岭”上的涓涓细流,沿着白河、黄河,大渡河、长江,奔腾入海。一个又一个“壤口村”,推动着川西北高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进步。
新华社 | 分享: 2021-08-18
新华社成都8月16日电(记者 肖林  谢佼)从成都平原沿岷江、梭磨河北上川西北高原,海拔逐渐升高至3300多米,沿途群众种植的各种蔬菜依然是青翠欲滴。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通过科技兴农,使高山蔬菜种植区从海拔1000多米上升至海拔3300米,种植面积猛增至28万余亩,年产特色蔬菜73万吨,不但让高原群众吃上了时令蔬菜,更让群众增收致富有了新途径。8月13日,在红原县邛溪镇热坤村蔬菜大棚里,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苟俊(右一)在给蔬菜种植大户答疑解惑(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马尔康市松岗镇丹波村海拔2600米,过去主要种植土豆、玉米。如今村民哈尔甲家的10多亩地种上了蔬菜,全村800多亩地有300多亩种上了辣椒、莴笋、豆角、番茄。若尔盖县求吉乡下黄寨村海拔近3000米,藏族群众仁在秀过去从事木材加工,森林禁伐后他尝试栽果树、种蔬菜。“海拔高,种果树没成功,蔬菜试验田也只有几亩地。”仁在秀说,在农技人员指导下他反复钻研,掌握了“穴盘育苗”等农业技术,研发申请了“高原地膜打孔机”专利,率先在当地种上双季蔬菜,带动一大批乡邻种菜。如今仁在秀种了40亩花菜、莲花白、莴笋,去年盈利40万元。海拔3300多米的红原县刷经寺镇加当村,是远近闻名的蔬菜基地,梭磨河峡谷间上千亩连片莴笋地蔚为壮观。晨雾还未散去,过了梭磨河上的索桥,在一块不到两亩的莴笋地里,40多人在收割。“以前路不好,遇上堵车菜就烂了,现在有了蓉昌高速,凌晨4点下地收割,上午发运,中午就能把菜运到成都。每亩莴笋产量12000斤,村里乡亲们互相帮忙收割。”种植户陈冲掰断一根莴笋递给记者,“你看,皮薄、肉厚、叶子青,凉拌吃起来嘎嘣脆。”“别说是青菜,我们这原来土豆亩产也只有几百斤。”加当村党支部书记吴先勇说。农业部门先在汶川等低海拔地区试种莴笋,后来种到平均海拔2500米的马尔康,最后把经验复制到刷经寺镇,现在规模上来了,农技人员经常来教村民“提质增效”:禁用高残留农药,施生物有机肥,推广杀虫灯、黏虫板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高山蔬菜生长期长、品质好,且错季上市,10多年前有商贩到低海拔的干热河谷用大米换菜,但当时阿坝州全州蔬菜种植只有几千亩。阿坝州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苟俊说:“随着交通改善、农技普及,特别是脱贫攻坚以来灌溉等农业基础设施有了大幅改善,‘净土阿坝’区域品牌下的高山蔬菜越种越高,也越种越好,全州蔬菜产值已占种植业总产值的21%。”
新华社 | 分享: 2021-08-17
( 张成亮 周科润  陈海强 泽里磋么 记者 陈荞)近年来,松潘县镇坪乡依托地理环境和气候优势,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以镇坪乡解放村藏红花椒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核心,种植花椒上万亩,采取“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花椒产业,让更多群众依靠花椒产业增收致富。进入8月,正是花椒成熟上市的季节,走进镇坪乡处处都是花椒丰收的景象。花椒丰收 花椒是松潘县镇坪乡老百姓主要经济来源,眼下正值金秋八月,漫山遍野的花椒树上,挂满了一粒粒饱满油亮的花椒。在镇坪乡解放村藏红花椒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田间地头、村道路旁,处处都是村民们忙着采摘花椒的繁忙景象。在村民朱长君种植的6亩花椒地中,椒农们正挎着篮子忙着采摘,朱子君表示,今年花椒的产量特别好,所以雇了10多名采摘工人帮忙采摘,这6亩地花椒预计可带来8万元收入。松潘县镇坪乡解放村村民朱长君说:“ 今年花椒还是开始在丰收了,大丰收了!今天到平武请了有十多个人,今天就正式大量采摘了,花椒今年还是比较可以。” 这两天,在松潘境内的镇坪乡境内一眼望去,田野里、山坡上、河坝一片片成熟的花椒飘着阵阵香味,艳阳下,椒农正忙碌着采摘花椒,在村民家的院落里、道路两旁,随处可见村民晾晒花椒的景象。据介绍,今年花椒的品质特别好,每亩地预计产量在200斤以上,烘干后每斤销售价格在70至80元之间,大大提高了椒农的经济收入。松潘满山红花椒合作社负责人熊天忠表示:“我们松潘县藏红花椒现在全面进入我们的采摘季,我们从外地请过来的采摘工有五六百人,现在就是每家每户都有十来二十来个人在这里采摘,今年我们花椒非常好,品质颜色都非常漂亮,欢迎大家到我们松潘县藏红花椒基地来参观。” 为了提升花椒的色泽,精选出花椒的优劣,今年,松潘满山红花椒合作社投资购买了花椒色泽筛选设备,通过该设备可以有效改变以往人工筛选效率低、精选率低的劣势,经过多道过筛程序后精选率可提高到90%以上。松潘满山红花椒合作社负责人熊天忠介绍:“我们松潘县满山红种养殖合作社,现在是我们花椒采摘的季节,我们通过引进先进的筛选设备,把我们的花椒区分成几个等级来销售,从而提高老百姓的经济收入。” 近年来,松潘县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提早布局,因地制宜,鼓励支持农民以土地资金技术等为纽带开展多种形式参与花椒产业发展,并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产业富农的目的。如今第一批花椒已经陆续成熟采摘,调整产业结构种植花椒的优势正在显现。目前,“万亩花椒产业基地”年产花椒1000余吨,年产值达1.4亿余元。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08-12
(杨潘  刘小义  记者  庄媛)为建设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助力全县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近日,壤塘县举办壤巴拉好物节第二次生态专场。在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的悉心培养下,来自壤塘本土的5位直播爱好者,完成了首次电商带货直播,短短1小时的直播,在线销售壤塘原生态蜂蜜250余斤。据了解,参加直播首秀的5名直播达人,均为壤塘本土直播爱好者,经过前期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提供的直播知识培训,大部分是第一次独立完成直播任务。直播中,各位主播带领消费者观看原生态蜂蜜的现场生产情况,生动介绍了蜂蜜的口味以及制作环节,让消费者对于蜂蜜有了直观的了解,提升了对产品的信赖度。“本次直播是壤塘县电商网络红人培养计划的首次实践,下一步还将继续挖掘培养更多本土电商达人,形成粉丝效应,推动带货直播长效发展。”壤塘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道,直播让消费者感受了壤巴拉文化,领略了壤巴拉风土人情,实现了文化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1-08-09
四川农村日报讯 杨光富 伍排勇  立秋时节,汶川县威州镇雁门村芤山组的青脆李种植园内,树枝上密密麻麻成熟的青脆李长势喜人,当地果农趁着晴好天气,正在抓紧时间入园采摘,来自成都周边的水果商贩也将大货车开进村里收购。  村民陈玉虎家的青脆李熟了,一大早他就和村民们忙着采摘。一筐筐采摘下来的脆李子通过自家的三轮车不断运输到村里的水果选果棚里,再通过水果商分拣挑选运输到外地市场销售。“今天青脆李已经全部卖完了,有3000多斤。目前是3.6元一斤,收入有1万多元。”看着手机里到账的1万余元,陈玉虎感觉忙碌一年终于有了收获。他说,自己家里种植了3亩青红脆李,目前青脆李全部销售完了,就等着9月份地里的1万多斤红脆李成熟上市了。  雁门村芤山组位于岷江河谷西岸,平均海拔1400米,因盛产水果而闻名。当地独特的气候条件和村民科学的种植技术,让这里的青脆李果大、香脆、味甜,深受各地消费者青睐,这里也成为了汶川青脆李最早上市的地区之一。目前,当地400余亩青脆李陆续成熟,来自成都、重庆的水果商贩忙着收购,抢占市场。  “我们每年都到芤山来收购李子,今年这里的李子长势好、果大、脆甜,在成都很受欢迎。”成都水果商贩邱长平说,自己每年都到芤山收购李子,今年已经在这里收购了几万斤销往成都批发市场。  汶川县日照丰富,能给青脆李提供最好的热量,使果实富含维他命和果糖,色泽光鲜,口感醇甜。青脆李作为汶川闻名的农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据悉,汶川县青红脆李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预计今年产量可达5万吨,产值可达3亿元左右。其中,青脆李7月中旬就已成熟上市,红脆李预计9月下旬陆续成熟上市。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8-09
四川三农新闻网阿坝讯(通讯员 冯益忠 刘会艳)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乡村振兴战略,提高村级财会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深入推进我县农村财 务规范化管理,助推我县纵深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中共黑水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于7月28日至30日利用2天半的时间举办了“黑水县2021年村(社区)文书(会计)能力提升培训班”,黑水县委常务、组织部部长、党校校长袁旭东同志亲临指导并在开班典礼上作了重要讲话。96名村(社区)文书(会计)参加本次培训。  开班仪式在此次培训班中,县委党校精心组织,有针对性、实效性地开设了《在筚路蓝缕中砥砺前行》《增强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规范乡镇、村级财务管理》《认清形势,坚守底线做新时代清正廉洁为民务实的村社干部》5个专题课程,扎实开展业务知识培训,提升了我县在“两项改革”后换届选举出的村(社区)文书(会计)的业务水平和村级财务管理能力。培训现场在开班仪式上。中共黑水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县委党校校长袁旭东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并提出三点指导性意见:一是充分认识财会工作的重要性。二是抓实培训成果与工作实践有机结合, 三是树牢爱岗守责风清气正的为民意识。他希望以本次培训为契机,加强基层文书、会计的党性锤炼,不断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争做新时代优秀村组干部,为农村各项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发放结业证书通过培训考核,于7月30日为学员发放了结业证书。学员们纷纷说到:培训时间虽短暂,但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课后文艺活动积极、健康向上,学员间相互交流较深,大家在愉悦的状态中完成了学业,坚定了理想信念,  增强了“四个意识”,提升了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回村后会将学到的培训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工作实践,助推黑水经济社会发展。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1-08-02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袁宇君 洪瑜 文/图  大暑时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青稞现代农业园区里,3000多亩黑青稞在高原熏风吹拂下如波涛翻滚。7月22日,54岁的龙藏村村民沙尔戈尼玛一如往常用双脚一遍遍丈量黑青稞生产基地。驱虫除草、水肥管理,查看作物长势、健康情况,确保没有牛羊跃入围栏偷吃作物等,是他作为园区看护人每天的功课。  “瞧这绿油油的,看得人多开心。”沙尔戈尼玛大哥这么喜欢黑青稞的原因,得从2020年他一家在阿坝县青稞现代农业园区带动下改种黑青稞开始说起。阿坝县各类黑青稞产品。种黑青稞 收入增加  沙尔戈尼玛大哥家原有70亩土地,每年有30多亩能投入轮作生产,每亩能产120斤左右青稞。1.6 元/斤的青稞收购价,仅为忙碌一年的大哥一家带来5000多元收入,除开一家6口人的口粮与种地成本,几无结余。  2020年起,沙尔戈尼玛将60多亩土地以270元/亩·年的价格,流转给阿坝县青稞现代农业园区,每年租金收入就有1.62万元。他还进入园区担任看护人工作,每年劳务收入在3万元左右。  沙尔戈尼玛家余下10多亩地用于自家种植黑青稞,每年9月黑青稞收获的时节,阿坝县高原黑青稞天然生物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当地专门进行黑青稞深加工的龙头企业,会以4元/斤的价格收购黑青稞,基本解决了沙尔戈尼玛等种植户的销售问题。  阿坝县科学技术和农业畜牧水务局局长孙玉勇告诉记者,在龙藏村,还有许多位“沙尔戈尼玛”。阿坝县青稞现代农业园区从周边200多户村民手中流转土地3000多亩,每年为村民们带来81万元租金收入的同时,还提供800人次务工岗位。据了解,黑青稞亩产在260斤左右,1亩黑青稞的产值可达 1000 元左右。“收入增加了,心里美美的,村民们看到黑青稞自然欢喜。”孙玉勇如是说。  近两年来,园区和农民合作社引领农户在各莫乡、四洼乡规模种植了超过5000亩黑青稞。在阿坝县青稞现代农业园区负责人、净土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露坤看来,收入提高只是黑青稞为当地村民带去的“第一份礼物”。  更重要的是,园区引导种植户改种黑青稞的同时,也引导大家转变了以往农牧民“种下不管”“听天由命”的传统生产意识。  一方面,进入园区务工的村民们,会在园区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习更加专业的作物管理技术,并将技术运用在自家作物管理工作中;另一方面,园区会不定期邀请种植技术专家为村民们开展技术培训,每次为20名周边种植户讲解技术要点,帮助他们应对管理难题。“越来越多的农牧民意识到,品种优良与否、精心管理与否,会鲜明地体现在作物的产量、质量和单价等方面。”陈露坤告诉记者。品种繁多 产业更强  如果你还以为青稞只能做糌粑、酿酒,那可就没跟上潮流。在阿坝县高原黑青稞天然生物开发有限公司深加工车间,记者看见,一粒粒饱满的黑青稞籽粒在加工流水线上,变成时下流行的即冲即饮奶茶产品,化身营养丰富的粗粮饼干,甚至成为口感劲道的方便面。  该公司负责人俄周告诉记者,黑青稞因具有普通白青稞所没有的特殊高抗氧化性及营养含量而广受藏区居民欢迎。该公司产品有相当一部分受到阿坝、红原、若尔盖的师生家长认可,以早餐、营养餐形式“走进”中小学校园。  据了解,一直以来,黑青稞产品仅在川西、青藏等地销售。去年,阿坝县高原黑青稞天然生物开发有限公司的加工产品拿下浙江瑞安600多万元的订单,今年,该公司更是搭建起了微店等网上直购平台,让销路“触电触网”升级。  俄周向记者透露,当前,该公司正设计新的营销方案,让黑青稞这份来自高原的馈赠,被更多人看见,也让阿坝种植黑青稞的农牧民看到更多增收致富希望。  “立足资源禀赋,以重点打造种植黑青稞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园区为抓手,阿坝县动作频频。”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李学强表示,阿坝县正在规模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推动阿坝黑青稞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不断增强阿坝黑青稞产业带动力和品牌知名度,以特色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带动藏区群众再上致富阶梯。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7-30
(记者 徐登林)左手放在画布下,右手迅速地穿针、拉针……7月17日下午,在阿坝州壤塘县壤巴拉非遗传习创业园里,藏族小伙格登特的藏族编织、挑花刺绣表演,引得围观游客啧啧称赞。  23岁的格登特是壤塘县尕多乡刑木达村人,2013年进入壤巴拉觉囊唐卡传习所学习唐卡,一并学习语文、数学等文化课。2016年,他又开始学习藏族编织、挑花刺绣。  在壤巴拉非遗传习创业园,像格登特这样的年轻人还很多。  位于川甘青接合部的壤塘县是多种藏族文化汇聚之地,刺绣、唐卡、藏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我们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项、省级非遗项目8项、州级非遗项目32项、县级非遗项目80项。”壤塘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工作人员罗进说,格登特所表演的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就列入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方便群众增收,壤塘县在中壤塘镇建成壤巴拉非遗传习创业园。园区总建筑面积约8.3万平方米,由公共建筑、自建民居、基础设施三大部分组成。目前,园内已进驻觉囊唐卡、梵音古乐、藏医药、藏香、雕刻、堆绣、服饰等传习单位,建成传习、创作、交流及展示等中心12个,新建民居70栋。  经过5年的学习,能够独立创作作品的格登特留在编织刺绣传习所进行创作工作,并兼职在创业园进行相关表演工作。  “在这里表演,能宣传保护传承藏族文化遗产,还有不错的收入。”指着画布上的牡丹图,格登特告诉记者,这样一幅作品,需要4个月时间才能完成,卖出后他能拿到4000元左右。  截至目前,壤塘县在壤巴拉非遗传习创业园共创办47个非遗传习所,在上海、深圳建立“飞地”传习基地18个。近年来,该县每年都能鼓励3000多人从事非遗文化生产性保护工作,并实现近2000万元的经济效益。壤塘县也先后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藏族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基地”。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07-29
(黑水融  记者  庄媛)黑水县知木林镇维多村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早实核桃种植示范村,近年来,该村坚持因地制宜,发挥特色产业优势,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一直以来,维多村坚持以核桃种植推动农业产业振兴,围绕“核桃+”农业产业体系,成立核桃专业合作社,种植核桃1465亩。引进了一批核桃油榨油精炼技术与设备,生产核桃糖和核桃油。在去年试种油菜成功后,今年开始发展规模种植。多产业发展、多渠道销售,实现产品最优化。作为到卡龙沟景区的必经之地,维多村以区位优势推动旅游产业振兴。该村修建了核桃文化主题园,通过微景观展示了核桃文化、本地特色农耕文化及民族传统文化,还修建了高原蔬菜科普长廊,并打造网红景点,营造优美、舒适的环境,融合“文化+旅游” 的方式,因地制宜实现了产业与旅游的双向发展。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1-07-22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