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徐波 张敏 记者 李全民)随机选取三点取样、统计辣椒单株成果数以及幼果数、测量行株距测算种植密度……8月30日,在朝天区两河口镇惠农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试验田”里,四川省园艺作物技术推广总站组织的测产专家们,正忙着对“高山越夏辣椒绿色轻简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田间测产验收。田间测产验收现场据了解,为提高高山地区土地、光热等资源利用率和单位面积的综合效益,2020年以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和植物保护研究所通过调研、试验、示范,创新形成了适合川东北高山地区的“早春甘蓝+越夏辣椒周年高效种植模式”,并于2023年在位于朝天区高山蔬菜科技创新与成果示范基地内的两河口镇惠农蔬菜专业合作社进行了示范种植。“‘早春甘蓝+越夏辣椒周年高效种植模式’选用早熟牛心甘蓝品种和早中熟辣椒品种,优化种植茬口,并配套了集约化育苗、地膜定孔高厢栽培、科学平衡施肥、病虫害精准防控等关键技术。”川东北山地蔬菜专家大院首席专家、四川蔬菜创新团队高山蔬菜岗位专家苗明军博士一边为辣椒成熟样果称重、一边忙里偷闲介绍说,该模式有效利用了曾家山的光热和土地资源,变一年一季为一年两季,技术成熟度高,增产增效显著,前景十分广阔,群众的种植意愿也非常强烈。而对于“早春甘蓝+越夏辣椒周年高效种植模式”的增产增收效果,惠农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蔡万平最有发言权,他喜不自胜地告诉记者:“今年合作社共有60亩土地采用了该模式,亩均产值达10000—12000元,相比以前一年一季蔬菜,收益翻了一番;而且,不同蔬菜种类科学轮作,不仅能充分利用土壤养分、抑制病虫害发生、提高土地利用率,蔬菜增产增效也十分明显。”蔬菜要实现稳产丰收,离不开农业科技助力。近年来,朝天区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联合建立川东北山地蔬菜专家大院,在曾家镇、两河口镇建立蔬菜科技示范基地2个,制定了《曾家山高山露地绿色蔬菜生产规程》,引进示范茄果类、瓜类、叶菜类等蔬菜新品种100多个,规模化推广蔬菜新品种13个,推广辣椒“五改一加”高产高效栽培、嫁接茄子优质高产栽培、设施番茄避雨栽培高产高效栽培、土壤修复改良、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等技术6项,辣椒+玉米、甘蓝+西葫芦等种植模式4套,为山地蔬菜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目前,曾家山高山露地蔬菜全年复种面积近26万亩。2022年,基地蔬菜产量75万吨,远销成都、重庆、西安、广州、上海等60多个大中城市,年产值近10亿元;曾家山农民人均蔬菜收入达1.4万余元,占种菜农户人均总收入的70%以上;曾家山已成为川陕渝地区最大的夏秋绿色蔬菜生产供应基地,并先后获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中国高山生态蔬菜之乡”“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四川省供港澳蔬菜基地试点县(区)”“中国生食蔬菜之乡”“菜祖文化之乡”。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9-01
(任诗韵 记者 李国富 文/图)“多亏了东西部协作牵线搭桥,今年金香南瓜销路不愁了!”近日,在南充市嘉陵区龙蟠镇牛头寺村,万钧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冲正忙碌地将金香南瓜装袋,他额头上渗出密密的汗珠,脸上却绽开了笑颜。村民将金香南瓜装车记者在收获现场看到,一个个金灿灿的金香南瓜掩映在绿叶中,长势十分喜人,村民们穿梭在田间,将南瓜砍下后整齐地码入背篓,再装车运出。据了解,今年该镇近万亩金香南瓜迎来丰收,目前已收获过半,其中部分优质金香南瓜即将运往浙江省临海市各大市场进行售卖。即将发往浙江市场的金香南瓜“在南瓜种植过程中,我们没有使用任何农药和生长促进剂,南瓜绿色健康的同时味道也更好,在周边市场非常受欢迎,今天正好有一车发往浙江省临海市,大概6万斤,也希望走进浙江市场后能受到消费者喜爱。”陈冲笑着说。“金香南瓜是嘉陵区的特色农产品,市场遍布全国多个省份,今年龙蟠镇金香南瓜丰收,临海市商务局主动联系我们,启动东西部协作机制,积极对接各大超市、农贸市场,帮助该镇销售金香南瓜。”区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嘉陵区农业基础厚实,地方特产丰富,近几年,嘉陵优质农特产品陆续“走进”临海百姓家,赢来了浙江的固定市场和统一好评。消费帮扶是东西部协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书写两地携手共进的一篇大文章。近年来,嘉陵区因地制宜、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除南瓜外,该地还聚焦桑茶、丝绸、柑橘等特色农产品,依托嘉陵资源优势和浙江市场优势,全方位开启东西部消费协作直通车,实施“嘉物入临”行动,先后开展蚕丝被、耙耙柑集中采购活动,已累计销售各类农特产品金额达3亿元,带动2万余脱贫户增收。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8-31
(李勇 记者 何金委)8月28日,记者走进梁板镇高龙村、曙光村高粱种植基地看到,连片的高粱长势喜人,一串串高粱从绿色枝叶间探出,沉甸甸的果穗压弯了腰。隆隆作响的一体化高粱收割机正在田间来回穿梭收割高粱,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收割现场“高粱与玉米相比,具有易管理、收益高等特点,由于今年田间管理到位,高粱长势良好,实现丰产增收。”梁板镇高龙村、曙光村高粱基地业主甘斌介绍道,今年种的高粱品种叫红缨子,种植面积有500亩,已经开始收割了,平均亩产在200公斤,今年大概收成在100吨,产值在60万元左右。今年53岁的甘斌与土地打交道已有16年,他一直在云南大理等地种植高粱,并且与贵州茅台集团有“订单农业”的战略合作。自从尝到了“订单农业、不愁销路”的甜头后,甘斌为了带动邻水老百姓致富,助力邻水乡村振兴,2023年3月,他带着种植技术以及与贵州茅台集团签订的“订单农业”战略合作关系来到梁板镇高龙村、曙光村,通过流转周边闲置土地500亩,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进行“订单化”种植,这样不仅优化了企业的原粮供应,还为大量农民带来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收割现场“我们这个主要是跟贵州茅台酒厂签订的订单,晒干后厂家自己上门到这里来回收。同时,农忙时基本上有100多人在这里工作,平均下来他们一年收入有1万多元。”甘斌介绍道。为了进一步降低耕种成本,提升土地利用效益,甘斌说:“作为种植大户,我将紧紧围绕产业兴农发展目标,多产粮,产好粮,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继续发挥合作社规模化经营的优势,全面实施轮种模式,接下来将种植涪陵榨菜,努力让良田无‘淡季’。”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8-31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我们去年实施的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350亩,今天终于有了收获”,牛鼻山村党总支书记冉林贵说。8月28日,巴中市巴州区江北街道牛鼻山村的高标准农田里一片繁忙的收割景象。“以前的田可没有现在这么好,收割全是机械化,太方便了。”村民王某说,高标准农田建成后,以前一小块一小块的零散农田整合成了方便耕种的大片农田。农田旁边有机耕道,村民可以把三轮车、各种农用机械直接开到农田边,交通和种植条件都得到了改善,村民的收入也随之增加了。“像我家种植一亩水稻,以前只能亩产800-900斤,现在可以亩产1200-1300斤。”村民李某某说,今年还种植了油菜,以前油菜每亩只收200斤,高标准农田建成后达到亩产300-400斤,种植的玉米,更是获得丰收,今年共实现增收2000多元。(供稿:巴州区江北街道 向仕明)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8-30
  (记者 杨梦帆)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早稻总产量2833.7万吨(566.7亿斤),比2022年增加21.5万吨(4.3亿斤),增长0.8%。“在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极端天气多发的形势下,我国夏粮丰收、早稻增产,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国家统计局农村司相关负责人在解读2023年早稻产量数据时表示。  当前正值秋粮生产关键期,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今年秋粮面积稳中有增,预计达到13.1亿亩,比上年增加700万亩左右,各地采取有效政策举措,全力以赴抓好秋季农业生产。内蒙古派出4个督导组赴包联盟市开展实地督导工作,53支专家服务组赴一线进行技术指导督导,各级农牧部门和镇村抽调人员组成专班,多措并举推动“一喷多促”工作落实。山东将抓生产、提单产、夺丰收作为全省当前三农工作的核心任务,强化玉米单产提升,不断提高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到位率和覆盖率,做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各项田间管理措施,同时谋划好小麦秋种等各项工作。  入夏以来,面临持续的旱情,甘肃积极落实抗旱减灾措施,努力提高农作物抗旱能力,力争全年粮食生产总量不减。各相关部门、各保险机构简化程序、快速落实,做好受灾农作物理赔。抓好在田粮食作物成熟度监测的同时,指导和组织农户对已成熟的玉米、大豆等作物及时抢收,对于尚未成熟的农作物,根据天气情况,采取技术指导、科学措施,提升作物的抗旱能力。  现在距大面积收获还有1个多月,必须毫不放松抓好秋粮生产夺丰收。农业农村部种植业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发挥下沉一线包省包片机制作用,组织有关司局单位根据联系省份重点作物生长发育进程和灾情发展情况,及时赴生产一线开展督促指导,协调解决困难问题,确保各项措施落下去、工作出实效。继续组派工作组和科技小分队深入主产省,指导地方分区分类加强秋粮作物田间管理,推动“一喷多促”等措施落实,努力实现秋粮稳产增产、夺取全年粮食丰收。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3-08-29
(记者 严易程 文/图)8月26日,阿坝县“礼赞建州70周年·相约青稞丰收季”活动在青稞园区开幕。此次活动依托阿坝县独到的自然风光与良好的生态本底,打破传统节会场景样态,通过大胆创新的形式与玩法,重构丰收喜悦新场景,展现了阿坝县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彰显该县地域文化特色。开幕式现场“青稞熟了的时候,五彩的青稞,五彩的糌粑……”一曲悠扬婉转的开场歌舞《青稞熟了的时候》正式拉开活动帷幕。开幕式上,阿坝县通过《青稞魂》《青稞熟了》等民族特色表演,展现了阿坝县青稞文化发展历程。同时,对“妮秧拉姆”选美比赛前3名授予“青稞推广大使”称号,对青稞种植大户授予“青稞种植大王”称号,为县优秀企业、合作社、集体经济、种粮大户授牌创新奖,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还授予阿坝县“四川青稞文化之乡”称号,进一步擦亮了当地民族特色文化品牌。“加油!加油!”“快快快!再快一点,超过啦!”当日下午,青稞园区内此起彼伏的呐喊声、欢呼声、助威声交织在一起,谱写成一曲动人的丰收交响乐。参赛选手分工合作,个个手法熟练,割青稞、捆青稞一气呵成,不一会儿大片青稞完成收割,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活跃在田间地头,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精彩角逐“现在我们都是机械化收割,但是这种比赛更能让我们感受到丰收的喜悦,在比赛中体验收割的乐趣,传承我们的收割技术,参加这个活动很开心。”阿坝县河支镇的群众确木三姐说。“青稞丰收季不仅仅是呈现丰收的喜悦,更展现了阿坝县现代化农业快速发展的广阔空间。”阿坝县有关负责人介绍,举办“青稞丰收节”,既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具体实践,也是推进阿坝县农旅融合与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探索。比赛现场依托绿水青山,阿坝县坚定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良田粮用”,聚力建园区、强龙头、补链条、树品牌,以农业园区引领高原粮仓建设。今年以来,阿坝县农牧民伴随着当地农耕文化,运用现代农业技术种植青稞6.1万亩,预计总产量达10800吨,产值达8000余万元。同时,还在扩大青稞播面、产业结构调整、现代农业园区打造、产品开发销售四方面下功夫,通过投资建造安多地区唯一一个展示农耕文明的特色展馆,自创红色音乐剧《一捧糌粑》,举办丰收节庆等活动,不断提升了农牧民群众的参与度和体验感,打造了青稞文化特色亮点。值得一提的是,在向“绿”而行的过程中,阿坝县利用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围绕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以打造“净土阿坝”、金鼓圣源有机农产品区域品牌为重点,大力推进园区“三品一标”认证和农产品商标注册,共计有机产品认证42个。目前,已率先创建为四川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正积极开展“阿坝县青稞”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青稞产业园如今,川西高原上不只有青稞。阿坝县大力发展马铃薯、油菜等蔬菜产业,种植大黄、芍药、贝母等中药材和人工牧草,实现了种植业全面开花,正立足自身优势,推动产业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发展,为实现现代化产业注入了强劲动能。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8-28
(记者 宁蕖)8月20日,丹巴县章谷镇白呷依村,田地里的花椒树上,一串串花椒果缀满枝头,颗粒饱满,芳香四溢。经过采摘、晾干、去籽、挑选后,这些麻味儿十足的山货将会走出大山,销往成渝地区。  “今年花椒结得比往年好,趁着天气好,要赶紧采摘。”村民杨英兴奋地表示,她家种植有2亩花椒,今年预计能收340多斤干花椒,按照每斤30元算,能带来1万多元的收入。  近年来,丹巴县通过科学规划种植区域和邀请专家集中培训、实地实训实教等方式,全面促进花椒产业提档升级,小小花椒树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致富增收的“幸福树”。  目前,该县巩固提升花椒基地3.87万亩,改造花椒低产低效林4000亩,花椒年产量达1548吨,预计年产值可达9288万元。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8-28
(张琴)8月23日,“圣洁甘孜·走进澳门”招商引资推介会暨川行天下农特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在澳门举办。澳门中联办、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澳门贸促局、海协会驻澳门办事处、澳门中华总商会、澳门旅游业议会、澳门旅游商会、南光集团等100余家澳门有关部门、商协会及企业,20余家媒体参加推介活动。推介活动现场展示的甘孜州农特产品推介会上设置了甘孜州农特产品区,展示了10余家企业的酒、肉、茶、菌、果、蔬、水、药、粮、油等10大类精选农特产品,吸引了不少客商咨询,进一步提高了甘孜“有机之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8-25
  (记者 欧阳靖雯)据中国养猪网数据,全国生猪(外三元)平均价格在8月3日达到每公斤17.61元的高点后,已小幅震荡回落,8月20日降至每公斤17.17元。  “今年8月份之前生猪现货价格整体在养殖成本以下,最低点出现在6月29日的每公斤13.6元。7月末短期上扬后目前维持低位区间震荡走势。”格林大华期货分析师张晓君表示,目前生猪仍处于产能兑现阶段,市场供给整体仍相对充裕。  过去生猪养殖行业呈现“赚一年、平一年、亏一年”的周期性特点。然而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生猪价格已经历一轮从底部上行,到当年11月触顶便快速回落,并保持低位震荡。与此前价格周期明显不同,此次猪价回归仅仅历经1年时间。业内普遍认为,当前猪周期不确定性增强,行业内母猪生产性能、养殖效率有所提升,生猪出栏体重也同步增加,或推动猪肉产量提升。在国内猪肉消费变化不大情况下,短期生猪仍需去产能以防过剩。  张晓君介绍,从供给端来看,能繁母猪存栏量仍处相对高位,上半年去产能速度较缓慢。7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271万头,这意味着明年4月前生猪市场供给仍较充足。中期来看,今年2-7月份全国新生仔猪数同比增长8.4%,处于近年来较高水平,这表明未来6个月生猪供应将继续增加,且或将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短期来看,7月份全国规模猪场的中大猪存栏量环比增长3.1%,同比增长8.7%,也相对充足。  “8、9月份生猪供应或将稳定增加,同时养殖场(户)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或将为后市提供更大肥猪,两者共同作用将造成猪增肉更多。”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辛国昌近日在第二届生猪产业峰会上表示,随着涨价预期减弱,养殖场(户)认价出栏生猪增加,近日猪价震荡趋稳,后市不具备大幅上涨基础。  从加工储备和需求看,目前冻猪肉库存依旧较高,8月以来猪肉上涨后,冻肉出库也在明显增加,9月份之后,随着气温下降、学校开学以及中秋、国庆假期等季节性因素影响,猪肉消费需求有望逐步增加,带动猪价有所回升,但幅度有限。  “短期周期性不确定性增强,但长期规律还是明显的。”从长期需求看,辛国昌认为我国猪肉消费增长天花板有限,目前我国人均消费40.5公斤猪肉,再大幅增加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当前我国人口处于负增长、人口老龄化,老年人一般吃肉较少,而年轻人正面对牛羊肉、禽肉、水产品等更多消费替代选择,同时重体力劳动在减少,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猪肉消费需求。  从行业格局看,当前养猪业已形成规模化养殖为主导的基本格局,未来大、中、小养殖场(户)将长期并存,猪场结构已由金字塔型变为橄榄型。辛国昌介绍,2022年全国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占比为65.1%,其中年出栏万头以上规模养殖户占比为25.7%,年出栏500头至1万头规模养殖户占比39.4%,散养户占比34.9%。在此格局下,当前养猪业要想完成保供、节粮和促进农民增收的行业使命,就必须重点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率问题。  当前行业面临的新问题不容忽视。大型养猪场在资本化背景下债务风险增加,中小养殖场(户)生产方式相对落后,生产效率较为低下,需坚持问题导向、控风险、提效率。  辛国昌建议,未来猪企重点应稳定资金链,合理化解债务危机,保持正常产销节奏,避免产能充裕时逆势扩产。做好成本控制,在标准化饲养和疫病防控方面作出表率,多种形式带动中小户发展。同时要注意在企业形象和公共关系上下功夫。而中小养殖场要不断提升养殖技术水平,提升疫病防控能力。  从长期看,只有不断提升产能效率,保持奔跑,才能穿越周期。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3-08-24
(唐彪 杨黎明 记者 侯东 文/图)8月21日上午,在广元市昭化区卫子镇新荣村“王家贡米”品种选育基地,昭化区特优粮油首席专家陈定全及其团队成员正冒着烈日对水稻进行授粉。陈定全在授粉目前,“王家贡米”是广元市唯一自主选育的地方水稻品种系列,已被写入《四川省“十四五”现代种业发展规划》。不仅如此,2020年5月,“王家贡米”一号、二号作为“王家贡米”培育的重点品种从全国参选的上千品种中脱颖而出,入选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实验项目。去年9月,昭化区人民政府与中国水稻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水稻研究所昭化王家贡米研究中心”“广元市昭化区王家贡米研究所”在卫子镇新荣村研究所挂牌。2017年以来,昭化区抢抓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开展东西部协作等机遇,围绕品种选育等关键环节,组建“王家贡米”品种选育科研团队,并与农业科研院校深化合作,共同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等方面的协作与攻关,不断改善提升“王家贡米”品质。今年,该区发展“王家贡米”优质稻超5万亩,预计亩均增收超800元。“我就是想解决‘王家贡米’产量的问题,这些年一直在稻田摸索。”陈定全介绍,“王家贡米”品种米粒细长、色泽晶莹、香气独特、食用口感舒适、清香中带甜味,遗憾的是抗稻瘟病能力较弱。如今,昭化区“王家贡米”产业人才服务团通过实践摸索,提出了统一供种育苗、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订单收购、分户经营管理“五统一分”生产模式,大力推广以稻渔综合种养、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控为主的绿色生态种植模式。“王家贡米”先后斩获“全国绿色农业十佳粮油地标品牌”“全国稻渔综合种养优质渔米评比金奖”“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十余项国家级荣誉。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8-24
四川三农新闻网达州讯(通讯员 王明 李彦)2023年8月17日,达州市农业农村局、达州市气象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验收组,对达川区石桥镇宝井寨村水稻高产示范千亩展示片进行了机收实测,共选取代表田块3个,面积分别为:3.14亩、2.73亩、3.27亩,经现场测量,其亩产分别为:710.17公斤、670.33公斤、724.18公斤,平均亩产达703.28公斤。机收现场达州市达川区是全国及全省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区。2023年,按照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要求,多措并举,大力开展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一是“高”度重视。成立由农业、财政、水务、气象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领导小组,建立了区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主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区级部门分工负责、实施乡镇协同共管的工作机制。二是“高”标准规划。结合达川实际,制定高标准的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实施方案和技术方案,按照“基础条件好、农民热情高、规模优势强、辐射带动广”的原则,在全区20个乡镇229个村相对集中高标准规划水稻千亩展示片3个、万亩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4个。三是“高”技术注入。成立由区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技术指导小组,抽调具备中、高级技术职称的农技专家240名深入项目实施乡镇蹲点包村联户,负责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建立技术指导台账,确保技术落地落实;大力推广水稻集成绿色高质高效技术,共举办水稻生产技术培训会36次、印发技术资料58650份,接受技术咨询85368人次。四是“高”保障促进。加大区财政投入,利用专项资金采购并免费向示范区农户发放良种水稻34吨、肥料1050吨、农药10万袋、农膜165吨;严格逗硬奖惩,把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纳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实行比学赶超季度考核、大比武擂台和全年工作目标考核,并组织专家组,按照省、市高产创建验收办法对各乡镇协同实施的高产创建示范片进行验收,确保了创建实效。验收组专家对稻谷进行水分检测水稻高产示范片产量的突破,为实现丘区水稻大面积高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方案,可带动全区41.7万亩水稻实现亩增产15公斤以上。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3-08-23
(任诗韵 记者李国富 文/图)近段时间,南充市嘉陵区21万亩水稻迎来了丰收季,稻农们抢抓农时和晴好天气,加紧收割,一幅乡村丰收盛景图在大地上生动铺展。近日,记者在南充市嘉陵区吉安镇张家坝村看到,收割机正在金色的“海洋”中来回穿梭。在完成一茬收割后,收割机将稻谷运送至田边,稻谷顺着管道倾泻而出,农户们快速地装袋、捆扎、运送……田间地头充满蝉鸣和机械的轰鸣声,合奏出一曲丰收的乐章。收割机正在金色的“海洋”中来回穿梭收割水稻“吉安镇今年水稻种植面积在1.76万亩左右,预计10天就可以全部收割完毕。”吉安镇党建办主任陈江介绍,水稻收割采用机械化作业,既可避免秸秆焚烧,又能把打碎的秸秆还田,提高了土地肥力,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益。据了解,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吉安镇加强撂荒地整治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做好技术服务、落实优惠政策。目前全镇共发展4个专合社规模化种植水稻,在有效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近年来,嘉陵区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广农业种植机械化,全力提升粮食生产水平,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今年全区水稻种植面积在21万亩左右,目前已陆续开始收割,预计总产量将达10万吨。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8-22
(记者 蒋培路)进入8月以来,乐山市连续晴好天气,加速了水稻成熟。近日,在乐山市市中区剑峰镇四家沟村,远远就能听见机器运转的声音,大伙儿正热火朝天地忙着收割水稻,确保颗粒归仓。剑峰镇四家沟村丰收在望的水稻在剑峰镇四家沟村的高标准农田内,农户们驾驶着收割机,穿梭于一片金黄稻田之间。饱满的稻穗伴随着“轰隆隆”的机器声,被吸入收割机的“肚中”,打碎的秸秆则从机器尾部不断流出……“我们在四家沟村种植了332亩土地的稻谷,一年大概能收45万到50万斤谷子。今年的水稻价格国家的定价是1.3元一斤,大概有50多万元的收入。”剑峰镇四家沟村水稻种植业主涂裕民介绍说。在金黄的稻田内,两台收割机来来往往,泛起阵阵稻浪,很快,粒粒稻谷收仓处理后被运往市场。收割现场“今年通过我们这个机械化模式操作,节省了人工、节省了时间。我们这个水稻收成之后立马运到我们的一个加工厂,用烘干机把它们烘干,烘干了过后我们就直接卖给粮库。”剑峰镇四家沟村水稻种植业主涂裕民继续说道。剑峰镇四家沟村是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近年来,村“两委”和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支持,争取资金近2000万元,先后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道路改建项目和实施村容村貌美化,不仅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还吸引了外地业主来此发展规模农业。“现在通过政府支持、政策扶持,原来的山田、水田现在变成了农田,大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高标准农田建设之前,只能种一季,现在改了之后它能够种两季,种一季大春一季小春,对老百姓和我们业主来说,都是好事,这个收入自然增长了一倍。”剑峰镇四家沟村水稻种植业主涂裕民表示。 (乐山市市中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8-21
(孙茂琳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敏袁宇君) 8月风暖稻渐黄,四川由南至北收割大幕徐徐展开。记者8月17日从农业农村厅获悉,目前全省水稻收获已过三成,占全年玉米播种70%的春玉米收获接近尾声,预计8月底至9月上旬将迎来秋粮收获高峰。  水稻收割的“隆隆”丰收曲从川南传来。放眼川南地区,目前泸州市合江县、纳溪区、泸县等地已完成收获,宜宾部分地区水稻收割也已过半。  在宜宾市叙州区双龙镇新式村,金黄色的稻谷与阡陌田园、蜿蜒村落相映成趣,农户们正抢抓晴好天气收割稻谷。农户们将收割好的水稻源源不断地送入小型脱粒机里,不一会儿从脱粒机“肚”里吐出的稻谷就装满一个个大粮袋。  “我今年种植了20多亩水稻,估计能收两万斤左右,收入差不多两万块钱。因为梯田日照充足,稻谷年年增产,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说起现在的生活,村民吴旭彬幸福感满满。  记者从叙州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目前该区46.5万亩水稻已收割近24万亩,进度过半,预计平均亩产水稻542公斤,总产量可达25万吨以上。  今年我省要确保完成全年粮食播种面积9600万亩,作为粮食生产“重头戏”的秋粮,收成至关重要。今年我省多地水稻前期生产虽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旱影响,但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农业科技工作者强化技术指导和抗旱服务,指导广大种粮户科学选种、加强田间管理。  在合江县大桥镇上房村水稻高产攻关示范片,经专家组现场测产,每亩中稻产量达到了775.3公斤,比去年每亩增加了33.1公斤。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员熊洪评价:“总体上来看,在前期特大干旱的情况下,采取了旱育秧,增加密度,后期加强了田间的管理,有效穗比去年有所增加,对当地旱育秧技术模式运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同时,川南多地凭借秋季温光条件好的优势,利用收割后的稻田适当补苗,做好田间管理,实现水稻“双丰收”。  收好粮,还要储好粮,多地已开始部署仓储收购,静候秋粮的到来。  日前,宜宾万亩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水稻全面进入收割阶段。在其农事中心,智能化批式循环谷物干燥机也在同步作业,90吨谷物在24小时内即可完成一体化烘干转运仓储。  “目前我公司正在建设高标准粮仓3万吨,已落实秋粮收购仓容0.35万吨,检修粮仓机械设备10台套。”青神县国粮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帮智介绍。据了解,接下来的秋粮收购工作,青神县将严格落实粮食收购政策,严把质量标准,诚信服务农户,全力保障粮食颗粒归仓。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8-21
(施皓 记者 陈秋吉)近日,记者来到巴中市平昌县得胜镇,只见道路两旁每隔几十米便立着一块“肉牛示范户”的牌子,上面记录着示范户养殖肉牛的品种及数量。  “平昌县肉牛养殖历史悠久。”平昌县农业农村局畜牧渔业发展股股长魏来说,受制于品种、规模等因素,过去,当地肉牛产业发展以农户散养为主,未能形成集群化发展;如今,通过龙头企业带领模式,实现肉牛产业集群化发展。  近年来,巴中立足食品饮料主导产业,大力发展肉牛产业。《巴山肉牛产业发展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年)》提出,力争到2026年,建成西南地区最大肉牛交易中心和全国山区肉牛产业发展示范区,肉牛产业全产业链条基本形成,全市肉牛综合产值达100亿元以上。  瞄准“百亿级”目标,巴山肉牛产业升级的奥秘是什么?位于平昌县兰草镇螺蛳村的饲草种植基地。引龙头、优种源,从源头解决“痛点”  “100亿元目标中,我们占了一半。”巴中雅拉德荣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勇说,公司于2022年落户平昌县,将通过延链、补链、强链方式,助力巴山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雅拉德荣是我们招引的龙头企业。”魏来介绍,通过“公司+农户”“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等多种发展模式,将怀孕3个月的母牛卖给农户或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到母牛生产并断奶后,再收购牛犊进行育肥。“养育过程近9个月,平均每头牛能赚四五千元。”  如此一来,农户养殖不仅更具规模化,养殖品类也得以保障。同时,雅拉德荣还在种源上下功夫,通过修建育种场、基因检测技术等,从源头提高巴山肉牛的品质。  步入位于平昌县南天门管委会的雅拉德荣优质肉牛全产业链智能核心育种场,工人忙着焊接钢架、搭建牛舍,据悉,这里将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的“海福特”能繁母牛育种场。  “共有12间牛舍,能容纳4000头成年母牛,预计10月正式投入使用。”郭勇告诉记者,建成投产后,从国外进口的“海福特”能繁母牛,经隔离观察后直接送至巴中进行人工受精配种,“不仅省去中转费用,还能为当地带来近2000万元的利润。”  郭勇介绍,每一头育种的母牛、配种的公牛都将经过基因检测,优胜劣汰,极大地缩短育种的时间成本,在未来6至8年内,将育种15万至20万头“海福特”能繁母牛,会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助力巴山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养什么”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面临的就是“怎么养”。  巴中虽自然资源丰富,但在饲草上仍长期依靠外地购入,运输成本加上购买成本,让不少农户望而止步,肉牛产业一度发展缓慢。  2022年,依托浙川东西部协作,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牧草科研所给平昌县兰草镇提供了两种牧草种子——“热研4号”和“熊猫草”。这两种牧草在该镇大面积播种,极大程度解决了当地肉牛饲草问题。  “这类牧草只要种下去,一年内可以收割2至3次,每年施两次肥,可以持续生长7年,很省心。”兰草镇螺蛳村党总支书记郭才华说,饲草销路也不成问题,可以卖给饲草加工厂或者周围的养牛场,一亩地能产出饲草7吨,每吨能卖460元。肉牛养殖场建屠宰、深加工,从后端延长链条  “过去我们的肉牛产业仅停留于养殖育肥,缺少屠宰加工环节,老百姓只是赚点辛苦费。”平昌县得胜镇畜牧站站长毛泽兴表示,作为巴中市肉牛养殖大镇,得胜镇以前没有屠宰场,产业链条不完整。目前,平昌县得胜食品公司正在该镇投资修建全县首家肉牛屠宰场。  “虽然规模不大,但意义不一般。”屠宰场负责人陈其军说,屠宰场于6月开建,即将建成投产,届时年屠宰肉牛量达5000头,“基本能满足镇上的需求。”  与此同时,在平昌县响滩镇,规划3500平方米的肉牛屠宰场准备施工建设,建成后将实现年屠宰肉牛量2万头,带来收入2000余万元。  在响滩镇,还规划了肉牛冰鲜加工基地。届时,这里将形成一条完整的“屠宰—分割—冷鲜”加工生产线,可加工生产出600吨肉牛产品供当地及周边居民食用。  “项目建成投产后,不仅会改变农户的生活,也会成为冲刺百亿级目标的助推力。”魏来介绍,肉牛产业链的发展,还延伸到饲草加工链条上。  在得胜镇莲花村集体经济养牛场,工人们忙着对收割的饲草、玉米秆等进行粉碎,并拌入酒糟等原料后,将其压缩打包制成青贮。  “这些都是肉牛育肥所需的青贮,能加速肉牛的生长。”莲花村党总支书记陈振华说,加工后的饲草主要供应县里的养殖场。  而在平昌县岳家镇,一家饲草加工厂开辟了饲草加工新赛道。  “我们回收秸秆后,通过压缩等工艺制作成燃烧颗粒,可替代煤块,用于茶厂的燃烧加工,节约不少成本。”平昌县欣迈饲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志萍介绍说,公司目前主要与湖北、贵州等地的几十家茶厂签订合作,一年收益能达300万元左右。  回程途中,路过平昌县驷马镇。魏来指着一块空地对记者说:“这里将建造一座肉牛产业主题馆,面积达780平方米,共规划3层,将设牛肉特色餐饮店、牛文化主题展厅等,通过农旅融合形式来丰富肉牛产业链条。”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8-18
立秋刚过,自贡各地水稻逐渐进入收割期,田间地头一派丰收的喜悦景象。8月11日,走进沿滩区富全镇蒲余村的黑油沙优质稻渔种养示范基地,在一片金色的稻浪里,农户们正在挥镰开割,然后将稻穗放进打谷机中脱粒,在机器轰鸣声中,一粒粒饱满的稻谷被收入“囊”中。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批成熟的稻谷是今年种植的新品种“品香优秱珍”。在经历了播种、移栽、分蘖、抽穗扬花、灌浆成熟后,产量究竟如何?当天,市、区农业农村局的专家来到现场,随机选取了三块田进行测产验收。经过称重、去除水分、测定水分、去除杂质等环节,专家组当场宣布测产数据——“‘品香优秱珍’平均亩产达到722.17公斤,喜获丰收!”话音一落,现场响起一阵欢呼声。蒲余村2组村民周庭清试种了4亩新品种,本以为受到干旱影响会减产,没想到产量比去年还高。“这个品种和我原来的品种相比,谷粒更大、抗性更好,明年我要扩大种植面积。”在测产数据公布的一瞬间,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沿滩区农业农村局农艺师杨远忠介绍,“品香优秱珍”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和四川丰大种业有限公司联合育成,选育工作历时10年之久,不仅抗病性、抗逆性和抗高温方面表现出众,而且米质优、口感好,达到部颁一级优质米标准。简单来说,“品香优秱珍”在田间表现为长势旺,大穗大粒,结实率高。富全镇素有“鱼米之乡”美誉,全镇水稻种植面积超万亩。今年,该镇不仅积极探索推行“中稻+再生稻”模式种植水稻,更在蒲余村推广种植了200亩“品香优秱珍”水稻,进一步提高亩产,增加农户的收益。近年来,沿滩区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积极推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高标准农田建设、撂荒地整治、科技种粮等为抓手,全力提升粮食生产水平。接下来,该区将加大“品香优秱珍”配套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提升亩产收益,夯实农业发展根基,为打造新时代“天府粮仓”贡献沿滩力量。(供稿:沿滩区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8-17
(游天木 记者 侯云春 赵旭东)“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近日,宜宾市翠屏区李端镇其林村全国(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千亩示范片开镰收割头季稻,在现场农业专家们的见证下,通过现场收打、取样烘炒、计算折率、加权平均等方式,实测测产田亩产738公斤。宜宾市翠屏区李端镇全国(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千亩示范片据了解,该示范片采用“德优4727”国标二级优质稻,采取“宽窄行栽培、底肥一道清”为核心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在测产数据上表现优异,保障增产增收的同时,还兼顾了减肥减药、抗逆性强、株型优、米质优、食味佳等优点,非常适合种植生产。“开镰咯!”随着农户一声呼喊,大家纷纷举起镰刀开始收割水稻,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农户们把刚割下的水稻放进打谷机,稻田里机声隆隆,金黄色的稻穗被“吞”入机槽后,不断“吐”出粒粒饱满的稻谷。农户抢抓农时,预计8月底完成头季稻收割。据宜宾市翠屏区李端镇副镇长梁安强介绍,李端镇作为翠屏区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贯彻落实“藏粮于田,藏粮于技”的重要举措,全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达到了19000亩,今年夏粮农田水稻亩产测试(预计)全镇产量将达到17500吨,同比增长1.8%。农户开镰收割水稻仓廪实,天下安。近年来,宜宾市翠屏区李端镇坚持把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落实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抓手,按照“一核、两带、七园区”布局整体推进“天府粮仓”建设,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打造李端镇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明确李端镇为翠屏区“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的发展定位。通过藏粮于地夯基、藏粮于技提质、藏粮于民增效,确保粮食供给,保证粮食安全。下一步,宜宾市翠屏区李端镇将做好再生稻的耕种和施肥,预计10月份将迎来再生稻的收成,将实现亩产达到250公斤,农田亩产将超过1000公斤。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8-17
(张悦嘉 罗永泽 记者 何勤华)八月的果园,火红的石榴挂满枝头。近来,凉山州会东县的石榴迎来大丰收。就在几天前,1万公斤会东石榴已运抵越南,这是会东县首次自主开展石榴出口业务。  “我们的石榴直供越南最大的几个超市。”会东县盛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唐思玲介绍,今年全年有400万公斤的订单,其中150万公斤出口越南,其余将销往全国各地。  看着自家的石榴销往海外,会东县姜州镇果农张荣才笑容满面:“卖了那么多年石榴,石榴如今出国了!”当地果农周朝会说:“现在有公司来帮我们销售,他们不仅找来渠道,果农还可以帮着他们打工挣钱。”  销售渠道打开,带来了效益,但也对会东农产品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家注意选果,熟度必须要达到八成熟以上,剪枝时也一定要注意……我们的石榴是要出口越南的,要保证品质,把品牌推广出去。”唐思玲时刻叮嘱工人注意事项。  会东县商务经济合作和外事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当地将坚持打造优质果品基地,用出口标准倒逼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在优服务、提品质、加速度等方面发力,不断加快线上平台推广应用,加大特色优质果品出口拓展工作力度,进一步拓宽出口市场,切实助推会东果品出口外销,让会东农特产品“奔赴”更远的地方。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8-17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敏 范莉 文/图  日前,全国农技中心发布了2023年度16个超级稻确认品种,其中4个“四川造”。随着川南水稻收割拉开大幕,一粒国家级超级稻“实力”究竟如何?近日,记者跟随农业专家组来到测产现场,对当地农户们首次试种的超级稻“品香优秱珍”进行称重验身。对比实验,调查队员现场称量。  上午8时许,自贡市沿滩区富全镇高产创建示范田飘出淡淡的稻香。气温逐渐升高,由自贡市、沿滩区农业农村局4名专家组成的测产验收组准时出现在蒲余村,并对3位种植户的“品香优秱珍”代表性的稻鱼等田块进行现场人工收打。  “我们采取的是挖方实收测产,即从3个田块里边,每块取67平方米以上的区域,进行实收实打,测出三组数据取平均值。”测产验收组成员、沿滩区农业农村局农艺师杨远忠介绍。  经过现场测产验收,三个代表性田块平均亩产722.17公斤。测产验收组组长、自贡市农业农村局推广研究员范昭能介绍,今年自贡市各区县陆续对“品香优秱珍”进行了试验示范种植,从田间表现来看,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抗倒伏的特点。  这个产量是在当地稻鱼、稻鸭、保再生稻等多种种植方式下得出的,殊为不易。  测产验收的结果自然也牵动着在场所有人的心。“全镇示范种植‘品香优秱珍’100亩,为提升田土亩产收益,富全镇再造细、密、畅联的产业小道微网格,构建库库相连、网网相通的三角‘水塔’渠系,形成土地降坡、田块扩容、顺路修形的便利机械生产条件,今年这样的成绩达到了往年的最高单产纪录。去年大部分农户蓄留了再生稻,单就亩产来看,去年的两茬加在一起,也比不上超级稻这一茬的产出。”富全镇副镇长钟全慧说。  “虽然是第一年种植超级稻,但是我有信心更有期待,希望它能带来更多惊喜!”蒲余村4组农户宗庆良在收割“品香优秱珍”过程中,还有意蓄留了较高稻桩,准备再收一茬再生稻。  每一粒超级稻都凝结着品种选育工作者们的心血。记者了解到,“品香优秱珍”是由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和四川丰大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曾创造出平均亩产950.3公斤的省优质一级稻高产纪录,曾获2022年四川省“稻香杯”优质米特等奖,今年再次入选国家超级稻。  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张涛研究员介绍,2021年该品种通过四川省审定并进行大面积推广,因抗倒伏、抗病,以及产量高、米质优、耐逆性好等特点,短短两三年时间,已在省内外“多地开花”,长江流域已累计示范推广近40万亩,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8-17
新变化●亩产创造新纪录●抗倒伏、长果穗成主流●机械化水平提高●大量新品种涌现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 徐灿红 文/图  盛夏8月,广安市邻水县增产村6组田坎玉米与广袤稻田、整齐农舍交相辉映。村民刘凤中起个大早钻入田间,手上采摘玉米动作不断,成为当前我省春玉米喜迎丰收的一幕生动缩影。  “目前,我省春玉米采收已达七成左右。”8月16日,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我省春玉米采收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其中,川南基本完成,川北地区仍在进行,川内部分地方夏玉米开始收获。今年玉米生产工作呈现出一些新态势。7月25日,安岳县周礼镇田坝村田间直播玉米实收测产。  亩产创造新纪录。在四川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教授雍太文看来,无论是玉米单作模式,还是玉米与大豆的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产量创新高都是今年我省玉米种植表现出的最明显特征:“单产方面,经权威测产,渠县今年攻关田块玉米亩产达867.5公斤,刷新了近几年四川平原和丘陵地区玉米亩产纪录;套种方面,按照《2022 年全国大豆高产竞赛实施方案》有关要求实收测产,遂宁市安居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玉米测产折合亩产651.1公斤,亩产比去年多出30多公斤。”  抗倒伏、长果穗成主流。四川省2022年的推广面积品种排名前三的品种分别是成单716、华玉11和同玉609。它们的品种共性有二:一是抗倒伏能力强,株型高大且直秆,抗病性和稳产性较好,二是玉米果穗长度比较长、颗粒饱满。四川省种子站相关工作人员透露,凭借这些受欢迎的特质,这些品种今年仍有很大可能占据全省玉米种植的主导地位。  机械化水平提高。雍太文介绍,今年四川玉米种植全程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与玉米大面积高密度种植难题基本解决密不可分。玉米生长中后期多遇风雨,种植密度增加,往往造成玉米易倒伏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影响玉米高产、稳产的严重障碍。随着多个适合机收的抗倒长穗玉米品种成为省内种植主流品种,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玉米倒伏后无法机收的难题,种植全程机械化水平自然而然提高。  大量新品种涌现。作为玉米育种攻关大省,今年四川各地育出许多玉米新品种。对此,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党委书记杨俊品呼吁理性看待,“与市场多样化的需求相对的,是适合市场需求的绿色优质高效专用突破性品种少,目前川内急需更多环境友好型、适宜机收的好品种。”杨俊品建议育种工作者根据市场实际需求开展相关工作。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8-17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