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 文/图  近日,在“中国桔橙之乡”丹棱县,一年一度的不知火种植技术大比武落下帷幕,当地齐乐镇白塔社区柑橘种植大户赵刚成为了丹棱县新一届果王。  今年,是赵刚种果的第三年,而他的父亲赵泽如,却与果结缘已40余年,并曾荣登2016年丹棱果王大赛“人气王”。父子二人跨越两代,先后成为“果王”,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记者日前进行了走访。赵刚(右)和其父赵泽如(左)合影。跨越40
| 分享: 2021-04-08
四川农村日报讯 曾瑞馨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文/图  “近几年,银罗村的万亩枇杷产量都在200万斤以上,年销售收入超过2000万元,农民人均枇杷收入超过1万元,靠着种枇杷,村民硬是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甜’日子。”4月5日,笔者走进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银罗村,村党支部书记周奎在林中一边拆袋查看即将上市的枇杷,一边介绍说。村民正在包装线上销售的枇杷。枇杷产业兴起来  早在上世纪90年代,银罗村就成为四
| 分享: 2021-04-08
(许玉芳 李雪梅)脱贫攻坚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做到确保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让他们住进新房子,过上好日子。位于大渡河峡谷地形之中的汉源县河南乡平等村,四面环山,由于地形狭窄、交通不便,平等村的村民世代以耕种为生,日子过得十分困苦。脱贫攻坚启动之时,平等村锁定建档立卡脱贫户为59户174人,大部分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传统村落由于贴近“原生态”,很多房屋是土坯瓦房,经过“5.12”汶川地震和“4
| 分享: 2021-04-07
(王清虎 记者 袁洋) “吕书记,你看我山药地起垄整的如何?”在雅安市宝兴县五龙乡团结村喇嘛坪山药基地,农户看着地垄整理的横平竖直的山药地,面带喜悦的向五龙乡纪委书记吕敏问道。“你家的山药地整的安逸哦!你家种了多少亩,去年收成如何?”吕敏面带微笑说道,一起分享着农户的喜悦。春耕生产正当时,吕敏主动下到田间地头,督促乡党委政府和各村落实主体责任,抓好春耕备耕保障服务工作,打好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 分享: 2021-04-07
四川三农新闻网眉山讯(通讯员 刘敬宗)“我们学习党史的目的,就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结合我们的实际来看,就是要抓生产,促发展。”4月2日,丹棱县春来蚕业专合社党支部书记范元金,在党支部“学党史·铭初心·抓生产”主题党日活动上如是说。该党支部是县农业农村局机关党委领导下的一个“两新组织”党支部,也是去年经县委组织部考核合格的“两新组织”党支部。近年来,在局机关党委的领导下,依靠党建引领示范,使专合
| 分享: 2021-04-06
(央宗 落绒志玛 记者 兰珍)水上摩托、水上升空,体验开坦克、开迷你挖掘机……  3月15日,康定市牛棚子村环湖畔岛越野俱乐部正式营业。高山峡谷间、大渡河畔,牛棚子村环湖畔热闹非凡,许多游客驻足观看,还送上阵阵掌声、喝彩声。  “我们甘孜州以前还没有这样的游玩项目,今天看了他们精彩表演,非常安逸,很值得体验一下。”游客张先生说。  牛棚子村曾是一个贫困村,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村级建制调整后,原
| 分享: 2021-03-30
四川三农新闻网南充讯(通讯员 莫子君 杨志 文/图)雪洞生姜是四川省阆中市老观镇雪洞村按照“一村一品、特色发展”思路,围绕生姜小产业逐步做出来的特色农业“大”品牌,近年来,通过加强引导和技术攻关,生姜产业也由小做大、由弱做强,名气越来越响,产业链也越延越远,“小”产业做出了“大”文章,奏响了群众脱贫致富“曲”。老观姜农机械打窝履膜种植“雪洞牌”生姜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正是生姜种植的最佳时期,笔者走
| 分享: 2021-03-29
四川三农新闻网南充讯(通讯员 莫子君 张家鹏 文/图)“快些来,一起去挖川明参哟!”3月26日一大早,四川省阆中市文成镇玉皇观村村民陈仕俊、张军华就在村口吆喝,召集大家一起去村里的中药材基地里采挖川明参。阆中市文成镇川明参丰收,村民采挖忙。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文成镇玉皇观村中药材种植基地一片生机盎然,由昌凌中药材专合社种植的600多亩川明参进入收获期,30余名当地群众三三两两分散在一起辛勤地采挖川
| 分享: 2021-03-29
四川三农新闻网(通讯员 刘敬宗)“你这个肥料表施利用率还不到10%,太可惜了!”3月27日,四川龙田丰技术服务部的农业科技人员,在丹棱县顺龙乡官厅村5组村民黄华胜的柑橘园里,对农户撒施复合肥的做法要求改正,做到土肥融合。“把你损失化肥造成浪费的钱,用来请人挖窝施肥都还用不完,而且肥效持久。”经技术员反复解释、打比方,黄华胜终于点头认可。四川龙田丰技术服务部的农业科技人员在田间指导农户施肥肥料是植物
| 分享: 2021-03-27
四川三农新闻网南充讯(通讯员 莫子君 张家鹏 文/图)春和日丽,生机盎然。在四川省阆中市城郊文成镇,你随时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水果采摘之旅,既可以畅享你的周末和假期,又能及时品尝时令鲜果和蔬菜。文成镇生态果蔬采摘园3月25日,在梁山村的草莓种植基地里,笔直宽阔的水泥道和纵横交错的灌水渠,让人视野开阔。沟渠潺潺地流水滋润着农场果园树木,四处鸟语花香声一片,小溪沟里蛙游鱼跳,大棚里一串串红透的草莓向游
| 分享: 2021-03-25
四川三农新闻网南充讯(通讯员 莫子君 马平 文/图)3月24日,在四川省阆中市鹤峰乡三庙社区和鹤峰社区,药农们正在地里挖川明参,大量的川明参被销售公司和经纪人收购加工,很多农户把地里挖出来的川明参洗泥、去皮进行简单加工后晾晒,白花花的川明参串在一起,高高地挂在屋檐下进行晾晒,把川明参当做宝贝一样精心侍弄。鹤峰乡的药农正在采挖川明参。鹤峰乡党委书记杨兆波介绍说,该乡把川明参这个传统产业作为脱贫增收的
| 分享: 2021-03-25
(记者 李娟 文/图)成都平原的春耕尚未展开,四川农业大学的智能人工气候室里已是青葱一片。玉米、水稻、小麦,在一个个透明的玻璃房间里生长着,与春寒料峭的室外相比,这里别有一番天地。走进玉米研究所兰海教授课题组使用的智能人工气候室,只见青青的玉米苗整齐地长在一排排水培箱里。顶上10多个大灯,把20平方米的空间烤得热气蒸腾。“智能人工气候室能控制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光照,让我们一年四季都可以做实验。”兰
| 分享: 2021-03-24
(刘旭) “今年羊肚菌收成好啊!”3月19日,春雨绵绵,朝天区羊木镇兰坝村羊肚菌种植基地里,村民王银春扛着一箩筐羊肚菌边走边高兴地说。在一旁的黑色大棚里,新鲜羊肚菌破土而出,菌盖饱满肥厚、菌柄光滑如玉,村民们手提篮子、塑料桶等各样工具,忙着采摘。今年50多岁的王银春是羊木镇新山村村民,自羊肚菌产业基地建成后,他就在这里务工挣钱。“我在产业基地里主要做搭棚、施肥、修剪等工作。”王银春告诉记者,他将自
| 分享: 2021-03-23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刘玉明 文/图  “采用生态有机肥料培育赤松茸,亩产可达到6000多斤,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亩收入在3万元左右。”3月16日,在三台县老马镇莲花村5组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的“菌稻轮作”基地,业主王菠正和当地农户忙着采收成熟的蘑菇。  2017年,王菠和伙伴成立一家农业公司,在莲花村流转土地105亩,种植蘑菇60余亩,其余种植特用优质小麦。“经过市场分析和比对,我们种植赤
| 分享: 2021-03-23
四川三农新闻网眉山讯(通讯员 刘敬宗)“罗大爷,今年的橘子有几千斤哦?”3月16日,丹棱县仁美镇桂香村第一书记钟佳迅,深入该村5组,在村民罗太福的果园摆起了龙门阵。罗大爷说,“不知火”还没有到最佳采摘期,就被儿女的朋友、我的客伙前来采摘了22背了,随便都是一千多斤,他们还说好吃得很呢!低头一看,园内尽是嫩绿的鹅秧草,还散放有一包又一包的有机肥。钟佳迅与村民罗太福在果园交流“去年销售了12000多斤
| 分享: 2021-03-17
(蒲晓君)3月12日,井研县集益镇晚熟柑橘现代农业园区,满眼翠绿。春风吹来,一簇簇橘树枝欢快地摇着叶子,发出悦耳的“沙沙”声。橘梦岛农场主曾德权望着自家门前的一株挂满黄澄澄果实的橘树,欣慰地笑了:“这是一株青见,就这一棵树,大概就能产350斤柑橘。”  曾德权介绍,他是2013年从西藏返乡后开始尝试种植柑橘,一开始只有青见一个品种,后来在镇村相关领导的建议下,于2015年开始增加品种。现自家的柑橘
| 分享: 2021-03-17
(邹林 记者 汤斌)3月16日,记者从资阳市雁江区获悉,自2020年资阳市被确定为全国宅基地制度改革“整市试点市”之一以来,该市雁江区把晏家坝村作为宅基地制度改革先行先试核心村,试点探索“利用宅基地制度改革,促进城乡互动发展”模式,在区级主导架桥梁、镇级主责抓谋划、村级主体抓落实的前提下,晏家坝村走出了一条“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新老村民互动交融”的新路子。晏家坝村多方主体合作共赢让集体经济组织“壮”
| 分享: 2021-03-17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唐小未 实习生 袁宇君  3月12日,石棉县新民藏族彝族乡海尔村,惠民专业合作社的黄果柑洗选厂正在满负荷运行。3月以来,每天有80吨黄果柑从这里洗选、装箱,流向各大市场。  贡嘎山下的石棉县,被誉为“中国优质黄果柑第一县”。近年来,石棉将黄果柑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不断改良品种、建标准化基地、成立专合社抱团发展、举办黄果柑节等有效措施,推动黄果柑提质增效,成为石棉支
| 分享: 2021-03-16
( 刘永红 记者 张小星 摄影报道)惊蛰时节,蓬安县乡村田野里的桃花、油菜花等竞相开放,人们或抢抓农时忙生产,或四处游玩享春光,田间地头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近年来,蓬安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通过引导农民发展集赏花旅游、休闲娱乐、增收致富为一体的“花经济”,以花为媒做强美丽经济,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增收链拓宽,走出一条“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路子,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
| 分享: 2021-03-09
“我有一头小毛驴,卖了2万元”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罗敏 文/图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上驴肉”。驴全身是宝,不仅驴肉是宴席上的珍肴,驴奶、驴皮样样都值钱。但驴却很少在南方养殖。在南充市嘉陵区龙蟠镇,“毛驴哥”80后小伙杜毅则独辟蹊径,从2013年起,将北方的毛驴引入南充进行散养,带动当地农民增收。8年的时间里,杜毅也走过弯路,遇到困境,从养殖到餐饮,发掘驴全身价值,逐步探索出适宜南方养驴致富的路子
| 分享: 2021-03-09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