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张平 漆楚良 姚盛 记者 王晓英 赵权军)土家余门拳传习所、土家文化陈列室、乡史馆……近日,记者走进四川省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样板乡——宣汉县渡口土家族乡文化综合体,只见其一件件展品、陈设、展板都透着一股浓郁的乡土气息。近年来,宣汉县加强四川省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样板村镇建设,大力实施“文旅靓县”战略,探索“文化育民、文化乐民、文化富民”等新路径,先后建成了乡村文化振兴省级样板村镇2个、市级样板村镇22个、县级样板村镇92个,荣膺“中国巴文化之乡”“中国民间文艺之乡”等多项国字号的文化名片。宣汉县巴山大峡谷传统民俗表演——《巴人钱棍舞》(张平 摄)文化育民 赋予乡村振兴“新灵魂”近年来,宣汉在该县白马镇毕城村实施“归雁还巢”计划,回引当地“新乡贤”——北京大学文化产业院院长、教授向勇,投资建成花田间国际乡村创客营地,成为文化育人新阵地。自2019年始,向勇开设“花田课堂”,招募一批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青年学子支教,为孩子们传授舞蹈、音乐等文化知识。在向勇等人归乡游子带动下,宣汉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渐形成了城区“十五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公里”文化圈,促进群众思想道德文化水平提升。据宣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蒋尚容介绍,宣汉实施头雁领航、筑巢引凤、归雁还巢“三大计划”,形成乡土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新乡贤等6支乡村文化“生力军”;采取“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开通“宣汉文艺”等一批公众号、视频号、小程序,让群众足不出户感受文化魅力;创新开展以“忠勇信义·德驻我家”为主题的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活动,选树道德模范、最美宣汉人,引导广大群众厚植家国情怀、涵养淳朴民风。目前,宣汉县已建成文化综合体3个、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7个、文化室423个、农家书屋34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460个,每年培育乡村文化领头人10人,招聘专业演职人员100余人。精彩的文化下乡活动乐坏了大巴山的村民们文化乐民 提振乡村振兴“精气神”近日,在宣汉县渡口土家族乡中沙坝广场,来自周边乡镇的20余名“民星”正在乡村大舞台上激情表演,村民蒲后华一放开嗓门,赢得台下观众阵阵掌声。近年来,该县坚持“送文化、种文化、享文化”理念,通过广覆盖、多层次、高频次的群众文化活动,采取建立群众文化需求直报点、创新“乡村文化新视听”、县乡村“三级书记荐书”、举办罗家坝遗址与巴文化学术研讨会、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演出等形式,将党的声音、文化艺术送到百姓家门口、群众心坎上。蒋尚容说,宣汉推行“文化特派员”联系指导制度,建立县级文化单位与乡村文化站结对帮扶机制,通过结对子的方式,定期帮扶指导基层文化队伍,打造“宣味”与“乡味”兼具的文艺精品,叫响“梦里巴国·山水宣汉”文化品牌。同时,该县通过打造乡村“四点半课堂”、搭建“想秀你就来”乡村大舞台、建立民间文艺团队、组建演出小分队等,引导农民自创自办、自编自演文艺节目,让群众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享受快乐。目前,该县已建立马渡苏二姐艺术团、南坝火凤凰艺术团、厂溪石榴红民族舞蹈队、峰城舞狮队等民间文艺团队80余个,组建腰鼓、钱棍、舞龙等演出小分队500余支;土家歌王何德山自编土家歌舞《幸福生活“抿抿甜”》成功亮相央视春晚,还有多部文艺作品获国家级大奖,走出国门,让历久弥新的传统乡土文化与神秘的巴文化奏响了新的时代序曲。巴山大峡谷景区内的《巴人钱棍舞》表演(王利 摄)文化富民 注入乡村振兴“新动能”在宣汉巴山大峡谷,采用土家族刺绣、靛染等传统工艺制作的衣服、围巾、鞋垫等工艺产品很畅销,是不少前来观光的游客的必购“土特产”。这些传统手工艺品给村民张子沂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2019年3月,她返乡创业,创作根雕、仿真树、树叶画等特色手工艺品,年收入达100万余元。在宣汉,像这样通过发展文创产品,带动群众传承技艺、致富的例子数不胜数。当地将川东民居、首饰、服饰、器皿、饮食等文化元素融入到创作的作品中,形成巴人刺绣、土家草编、曾氏竹编、峰城根雕、花田小白等特色文创产品20余种,创造出数百万元的经济价值,村民实现增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宣汉县依托丰厚的人文底蕴,积极探索“文化+”模式,构建“一地四带”文化融合发展区域布局,实现了富“脑袋”与富“口袋”、文化资源与社会效益双赢。该县紧盯“建成全国巴文化高地、全国生态旅游度假区”两大目标,实施“文旅靓县”战略。宣汉县文体旅局局长吴熠介绍,该县积极探索“文旅交融、互促共兴”融合模式,发展“一村一品”文创产业,加强传统村落的保护、修缮和利用,建成巴山大峡谷等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3A景区7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以前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哪里人,现在扬眉吐气了!”宣汉县渡口土家族乡桃溪村村民刘小艳的底气,源自宣汉县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景区的开发建设。“现在景区当观光车司机,不仅有稳定收入,还可以照顾老人小孩。”“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宣汉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小双认为,宣汉要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用文化的力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3-03-03
“疏雨半晴回暖气,轻雷初过得新芽。”  春回大地,茶生新芽。这时,也是制茶师匠心逐梦之际,他们用世代相传的制茶技艺,奉上风味不一的各种香茗,供人品味与分享。  中国是茶之故乡,2022年底,“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四川的南路边茶制作技艺和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名列其中。本期“问道川茶——品味川茶文化”报道,通过与非遗传承人、行业专家对话,梳理南路边茶和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的前世今生,从历史与当下的进程中,一窥具有代表性的川茶制作习俗和传承。雅安市名山区中峰镇万亩观光茶园。这杯蒙山茶 香韵袅袅越千年  (记者 吴晓铃)“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脱胎自元代文人李德载的一首小曲的这句茶联,给了四川蒙山茶至高无上的赞誉,并因恰如其分的评价而流传至今。2022年底,“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是该项目重要组成部分。从汉至今,历经2000余年的蒙山茶留下了辉煌过往,至今依然茶香缭绕……茶中之王 贡茶历史上千年  “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起始于汉,已有2000余年历史……”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陈书谦介绍。相传公元前53年,名山人吴理真在蒙山驯化野生茶树并研究制茶工艺,开创了人工植茶的先河。此后,一代又一代茶农在此耕作培育,让蒙山茶自唐开始就成为贡茶,一时成为茶中之王。  历代正史曾经记录了蒙山茶入选贡茶的荣耀:《新唐书》这样记载:“雅州芦山郡……土贡麸金、茶、石菖蒲、落雁木”;《唐国史补》也有“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的记载;唐宪宗元和年间,《元和郡县图志》则记录“蒙山在县南十里,今每岁贡茶,为蜀之最”;到了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中,蒙山名茶“万春银叶”“玉叶长春”同样榜上有名……  入选贡茶,让蒙山茶在历代文人墨客中拥有不俗口碑。白居易曾经这样怀念蒙山茶:“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刘禹锡则感叹“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走风尘”;明朝文学家张岱在《夜航船》中也写道:“蒙山茶,蜀蒙山顶上茶,多不能数,片极重,于唐以为仙品”……  四川省社科院历史所副研究员苏东来曾参与主编过《四川茶文化史》一书。据他介绍,由于蒙顶茶名声远扬,珍贵难觅,价格一度十分高昂。唐元和年间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顶。是以蒙顶前后之人,竟栽茶以规厚利。不数十年间,遂斯安草市,岁出千万斤。”由于山寨版相继而出,因此唐朝名相李德裕入蜀时,得到蒙山茶饼以后不得不“沃于汤瓶之上,移时尽化,以验其真”。  到了明代,蒙山茶从茶饼渐渐改为散茶进贡,蒙山“甘露”正式诞生。至此,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基本形成。在清代,进贡茶叶开始列为正贡、副贡、陪贡,蒙顶“仙茶”被确定为皇室祭祀太庙之物。2022年,故宫博物院将现存的贡茶实物进行整理,发现来自11个省的50种贡茶中,四川有11种,其中8种就来自蒙顶山。蒙顶黄芽。制茶技艺 全国唯一多品类  国人爱茶,在传承成百上千年的制茶技艺中,仅国家级非遗就有44项。不过,全国茶叶中唯一多品类茶的制作技艺,只有四川“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它以蒙顶甘露为代表,还包括了蒙顶黄芽、蒙顶石花、万春银叶、玉叶长春共五种代表性茶品的传统制作。  不同的茶叶品类,香味和造型皆有所不同。张跃华是“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十几岁时就在父母耳濡目染下学习制茶。1993年,他开办起了茶叶手工作坊。凭借良好的口碑,作坊一步步发展为现在的四川蒙顶山跃华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对蒙山茶的历史和品类,张跃华如数家珍。据他介绍,蒙顶甘露中的上品,具有“十分调雪粉,一啜咽云津”“香云蒙覆其上,凝结不散”的香味品质,实际上就是要求甘露具有嫩香持久,鲜醇爽口的典型风格;石花起源于唐朝,蒙山石花造型自然美观,如丛林古石上寄生的苔藓,形似花。据《名山县志》记载,石花“叶细而长,汤黄而碧,味甘而清”;蒙顶黄芽从唐代初始至清光绪年间工艺形成,它芽条勾整、扁平挺直、色泽黄润、全毫显露,汤色黄中透碧、黄韵蜜香、甜醇爽口,具有茶金黄、汤亮黄、叶嫩黄的“三黄”之特色……  蒙山茶制作工艺的总体标准是形美、色润、香浓、味甘。张跃华介绍,蒙山茶制作技艺包括“红锅杀青、先高后低、三炒三揉”等,历经14道工序,完成火与叶的交融蜕变,方能品味到一杯味甘而清,色黄而碧的正宗蒙山茶。其技艺主要以师徒传承方式,经制茶师代代口传、手教、心悟传授,利用土灶铁锅、木柴钢炭等传统制作工具,纯手工炒揉。其特点和其它地方茶叶制作略有不同:一是“看茶制茶”,根据原料季节、下树时间、嫩度湿度等要点制作;二是“红锅杀青”,看锅色、靠手感,高温杀青;三是“手工炒揉”,主要有捧、抛、拉、压、撒、推、揉等手法;四是“火丹专配”,火丹师掌控锅温,全力配合制茶师。  张跃华年逾六旬,公司的经营已经交给儿子负责,但仍然会经常亲自炒茶带徒弟。在他看来,手工茶比机器制茶更有灵魂,“当铁锅烧到300摄氏度以上,倒入新鲜的茶叶,锅里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迅速翻炒。手工制的好处是锅的温度和翻茶的速度可以相互配合,这样炒出来的茶,口感滋味都比机器做的好……”  这些年,张跃华和儿子推出了“张氏甘露”等几个品牌,争取未来能靠品质占领更多市场。“现在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已经不是问题,每年有许多年轻茶人拜师学艺坚守手工制茶,希望有朝一日,我们的蒙山茶能够重现昔日辉煌。”天全甘溪坡茶马古道。南路边茶 飘香茶马古道(记者 成博)在青藏高原上,当地居民口耳相传着一句“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谚语,道出了茶在他们心中的重要地位,口味醇厚浓郁的酥油茶更成为青藏高原最具知名度的饮品。而煮酥油茶的原料之一,是产于雅安等地、曾长期经由茶马古道运往高原的南路边茶。  因茶而兴,因茶闻名。千百年来,经由这条著名的茶马古道,来自四川的南路边茶走进青藏高原的千家万户,成就一段飘着茶香的传奇。2008年,“南路边茶制作技艺”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22年底,又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文化之茶 传承千年  四川的边茶生产历史悠久。其中,南路边茶又称“藏茶”,在类别上属黑茶,主要供应西藏、青海和四川甘孜、阿坝等地,距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在清代中叶改“茶引制”为“招商引岸制”后,规定雅安及周边产茶县的口岸“批验所”设于打箭炉(今甘孜州康定市),因成都到打箭炉需出南门,故称此路所产边茶为“南路边茶”。  “作为边茶,其实是有一些内在共性的。”南路边茶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甘玉祥告诉记者,边茶的主要销售方式是边销,“由于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藏族同胞们的饮食结构中缺少蔬菜、水果等促进消化代谢的成分,而茶中含有微量元素、膳食纤维素、维生素等,与他们的饮食习惯形成了互补。此外,针对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地群众的生活需要,也有面向当地市场的边茶生产和销售。”  最初,边茶依靠人背马驮在茶马古道上运送,为了节省空间,往往将茶叶压紧成茶砖或茶饼的形式,做成紧压茶。同时,由于一次运输往往要经历数月时间,茶叶不可避免地会在运输途中被雨水淋湿,之后又被晒干,在不断地淋湿和晒干中循环往复形成的发酵,却使边茶获得了独特的风味。经过一代又一代边茶制作者的经验积累,已经形成了一种完整的生产制作工艺,得到重点保护和传承。  “过去,茶树种植相对较少,为了保证数量,在采摘时会将相对成熟的部分一同采下制作,因此使边茶呈现出‘粗茶’的特征。”甘玉祥表示,虽为粗茶,但也并非无标准的粗,而是严格按照“上不断尖,下不断本”的标准进行采摘,既不允许采摘芽尖,也不允许采摘茶梗的白苔部分,以此保障茶树的生长和茶叶的品质。  甘玉祥告诉记者,雅安南路边茶具有品质优良、汤色褐红明亮、滋味醇和悠长的特点,可加入酥油、盐、核桃仁末等搅拌成酥油茶,是青藏高原上人们每天必不可少的饮品。“加入酥油后形成的味道醇厚的酥油茶,更是成为雪域高原上最具代表性的饮品。人与人的感情有多浓,酥油茶就有多浓。”人文之茶 茶汤芬芳  甘玉祥出身藏茶世家。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从小在茶坊长大,从小就见识了炒茶、蒸茶、揉茶、发酵、烘茶等边茶生产工艺。“当年,工人们在大炒锅边上炒茶的场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我经常把茶房里的溜板当滑梯玩,渴了就去茶坊旁的水桶里舀一瓢煮好的茶汤喝。”  关于南路边茶的制作,甘玉祥表示,其中有四个环节非常关键:首先是原料采摘。原料好不一定能做出好茶,但是,原料不好,那是一定做不出好茶的。其次是鲜茶制作五大工艺,这决定着茶的品质,全流程的掌控工艺也就等于把品质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里。第三是要利用茶的原汁进行发酵。茶叶从树上海采下来,本来自身水分就很充足,利用自身的水分来进行发酵,就是最原始的、最正确的工艺,也是最安全、最科学、最营养、最卫生的。第四是保留传统工艺而改变传统方法。“传统工艺是什么?就是掌握发酵三要素:湿度、温度、时间。其中,要注意利用茶的原汁进行发酵。传统方法是什么?就是在地面上渥堆发酵,我认为,地面渥堆发酵是过去生产力落后的表现,不科学也不够卫生。今天科技如此发达,是可以改良的,于是我们发明了滚筒发酵,这样解决了卫生问题,同时质量更稳定,品质更有保障。”  上世纪90年代以前,南路边茶主要面向青藏高原一带进行销售,因为人口少,市场小,而生产边茶的厂家又多,竞争在所难免,厂家之间打“价格战”的结果就是边茶生产效益降低、品质降低、声誉降低。甘玉祥表示,正是在这个时候,他萌生了把南路边茶销往全国市场的想法,提出了粗茶细作、人文之茶等理念,让南路边茶走向更广阔的市场。经过多年不懈努力,甘玉祥所制作的南路边茶产品已经完成了“康砖一金竹一甘弘”三代产品的升级换代,产品由边销茶康砖、金尖逐渐增加到了50余种。  同时,甘玉祥也十分重视对年轻一代传承人的培养。“我们成立了藏茶技艺传习所,作为培养骨干员工的基地,也接受社会各界人士到这里参观、学习、体验。同时,我也通过自己的努力,持续免费对外宣传、讲解非遗技艺和文化。”甘玉祥正在念大学的儿子,也准备在毕业后回到家乡,继续南路边茶的传承事业。  曾经的茶马古道上,背夫和马帮将南路边茶运上世界屋脊,这条古道也因此蕴涵着无数传奇和故事。如今南路边茶被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甘玉祥也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希望南路边茶能走向世界,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尝到四川味道。”(图片均由黄伟 摄)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3-03
(记者 吴梦琳)近期的网络热搜,被各地文旅局长们“霸榜”了——从南到北、从西到东,全国各地文旅局长纷纷从幕后到台前,玩变装、秀双语、上才艺、隔空喊话……使出多种解数为当地代言,就连还未出镜的局长们也纷纷被当地网友督促“出战”。  风潮起兮,追根溯源,正在四川。  去年4月,文化和旅游厅在国内首开先河,联动全省文旅系统,策划推出“文旅局长说文旅”系列短视频主题营销活动,旨在推广大美四川。据不完全统计,活动开展以来,共有121位市(州)、区县文旅局长发布“文旅局长说文旅”主题视频170条,在各主流媒体平台和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全网阅读量(播放量)超4.5亿。  亲自上阵的另一面是“拼”。如何创新探求契合时代的传播方式?如何在当下文旅市场的关键节点抢抓先机、加速提振?如何让“网红”效应变为“长红”?应该是流量背后,各地文旅市场和局长们探索深思的方向。甘孜“网红局长”刘洪。闻风而动全川文旅局长积极拥抱短视频营销新风口  提到网红文旅局长,很多人都会想到甘孜州的刘洪。2021年3月,刘洪因在一场活动中帮助丁真“挡粉丝”而意外走红。这位高颜值的康巴汉子当即被网友称为“最帅局长”,成为文旅局长中最早的“网红”之一。  如果说走红是偶然,接下来的持续“发酵”则是一场“创新实验”。  在当地政府统一谋划下,甘孜文旅以“甘孜文旅局长刘洪”为名在抖音平台注册开通了账号,由刘洪本人持续出镜,宣传甘孜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尤其以“变装”等潮流玩法火爆出圈,账号粉丝量很快超过百万,收获了大量流量。刘洪(前)带领藏族青年行走在稻城亚丁。  总结经验、趁势而上。2022年4月,文化和旅游厅联动全省文旅系统,策划推出“文旅局长说文旅”系列短视频主题营销活动,号召全川文旅局长们积极拥抱新风口。  “不限形式、不限主题,得到了各地积极响应,也激发了多元创意。”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作为该活动较早的响应者和参与者之一,仪陇县文广旅局局长胡润戴着一条红围巾、有一口标准的“播音腔”,被网友称为“播音局长”。前不久,胡润在短视频平台“上新”了一条“文旅局长说文旅之春暖花开”视频,两天时间点击量就超过了80万次。仪陇“播音局长”胡润。  此外,眉山市“功夫局长”王枫、阆中市“评书局长”何治洪、青神县“萤火虫局长”余瑶、泸州市龙马潭区“川剧局长”朱梅以及道孚县“Who am I局长”降泽多吉等也各展才艺隔空PK。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四川发起的“文旅局长说文旅”已吸引全省各地121位文旅局长参与,发布主题视频170条。其中,去年6月,阿坝州全州14位文旅局长集体出镜,走进雪山草地、森林湖泊、冰川花海,开启了一场全覆盖的“文旅局长说文旅”。  刚刚过去的兔年春节,文化和旅游厅策划推出“文旅局长喊你来过年”系列,超过60位局长在喜庆热闹的氛围中给全国网友拜年,再次顺势宣传了一波四川各地特色文旅资源。道孚“变装局长”降泽多吉。代言难度需要有创意、有个性,还要说到点子上  “我们需要与传统宣传片不同的内涵与视角。”文化和旅游厅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各地拍摄的短视频,要将当地文旅资源和局长的个人特质相融合,在制作上虽然并没有太多“大场面”“高科技”,却个性化凸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鲜活感。  以扮演“宇航员”“格萨尔王”而出圈的甘孜州道孚县文广旅局局长降泽多吉,被网友感叹“演技”浑然天成。这条风格独特的短视频,由道孚县文广旅局工作人员组成的5人小团队拍摄制作。其中,降泽多吉不仅是主演,也是主要创意者。  视频对道孚最具代表性的几个精准表达,离不开降泽多吉对道孚旅游资源的深刻了解和熟悉。正是这样的了解和熟悉,让文旅局长们“上阵代言”更具贴近感。  仪陇县是革命老区,拥有5A级旅游景区朱德故里等丰富的红色文旅资源。“播音局长”胡润刚开始出镜时,曾有网友质疑其作品的配音是否由后期制作而成。实际上,胡润并非科班出身,“播音腔”和类似播音员的板正形象,来自他多年工作中的“自我磨砺”。  “在2009年前,我连普通话都说不太标准。”胡润告诉记者,在后来的工作中,自己逐渐意识到作为文旅人必须要肩负宣传推广当地文旅资源的职责。为此,自己开始苦练普通话,还专门考取了导游证,并利用周末假期,在当地景区担任义务导游和讲解员,对景区一砖一瓦的故事都熟稔于心。  虽然不断被热心网友催促“快点应战”,但胡润觉得要坚守自己的风格和气质,“说文旅,就要说到点子上,要说到仪陇文旅资源的特质上。”  相较于胡润的厚重和板正,走清新路线的青神县文广旅局局长余瑶,也注重体现当地特色,在其录制的多期“文旅局长说文旅”的作品中,既有带着网友体验国家级非遗项目青神竹编、品尝香甜可口晚熟柑橘的旅程,也有讲述“东坡初恋地”的唯美动人故事。去年夏天,她带着网友去看山野里的萤火虫一度受到不少关注,让更多网友知晓“诗意青神”。青神“萤火虫局长”余瑶。热度背后是流量能否变“留量”、“头回客”能否变“回头客”的更大考验  几天前,刘洪针对网友对当地旅游市场的一条投诉,以短视频方式快速进行回应,第一时间将投诉事件的调查和处理结果进行了反馈。  事实上,这不是刘洪第一次在短视频平台回应投诉。自从走红后,刘洪对许多网友发来的建议和意见等,都会积极主动核实处理。刘洪说,希望经营者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局面,共同促进文旅产业发展。  “以局长们的热爱成就游客向往、向往之后是否真正能转化为游客的决策和到达、到达之后是否有良好的旅游体验和服务、进而形成营销传播中非常重要的口碑传播?”成都锦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文旅管理系副教授邓静告诉记者,“局长热”背后,应该是促进当地旅游市场竞争力的优化。  “文旅局长的形象传播,在当下的市场大气候下,有积极作用。”但邓静也看到,伴随当下“网红打卡”热潮,让“流量”变“客量”更考手艺。  以刘洪“出圈”为例,去年7月,甘孜旅游接待人次创下历史新高,今年春节假期,甘孜州共接待游客45.6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224万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06.33%和107.42%;在新疆伊犁、湖北随州等地,随着当地文旅局长的出圈,当地的客流量均呈现大幅增长。因此,不难看出刘洪极力维护市场的苦心和动力:“线下体验不能缺位”,文旅不仅是流量型经济,也是口碑型经济。要练好内功,才能引得来、留得下,将“头回客”变成“回头客”。  采访中,降泽多吉坦言,自己会更加关注当地旅游的“细枝末节”,例如游客来得更多后,景区厕所能否满足需求。“厕所问题看起来是小事情,却是游客在当地体验感的重要一环。旅游要长足发展,厕所能否经得住考验,这都是重要因素。”降泽多吉说。  胡润也表示,春节期间,仪陇多个景区迎来人潮,游客接待量大幅上涨,但景区周边所有的酒店、民宿、农家乐、餐厅等坚持不涨价。“我们就是要珍惜这个口碑。”在胡润看来,视频走红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文旅行业的热闹并不是一朝一夕取得的,“拥有真正优质体验和品质服务的地方,才能拥有长足发展。”新闻即时评新媒体阵地“杀”进去再说四川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邓也  最近,全国各地又有一批文旅局长在网上走红,其中甘孜州道孚县文广旅局局长降泽多吉尤其引人注目,网友纷纷评论,“花式卷”“下真功夫了”,感叹“这年头没点才艺真不敢当文旅局长”。这一波文旅局长“内卷”营销算是非常成功了,今年的旅游收入应该会有大幅提升。  三年以来,全国各地的文旅战线工作者或许都在苦苦思索,如何“复制”属于本地的“丁真”,实现“文旅+网红”的出圈。而这样的网红,从本地居民、本土红人、本土明星,最终锁定在本土文旅局长上。从身份的话题性到敏感性,从形势的新变化到新要求,文旅局长披挂上阵是符合时宜的本职工作。  文旅局长同台竞技,实质上是在网络上“抢”粉丝,在现实中“抢”客源。如今的游客是非常精明的,各地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这不仅是各地文旅品牌的竞争,也是特色文化和软硬实力的竞争。名副其实的宣传,是最基本的要求。现实中对于网红旅游地,既发生过言过其实、货不对板的吐槽,也发生过接待能力不足、体验不佳的反馈,劝退了不少观望者。网红文旅局长的“人设”,事关当地党委政府和地方招牌,责任重大。  三年战“疫”,文旅市场的复苏任务艰巨而紧迫,干事创业不能等待遥遥无期的网络讨论,先干起来再说。从这个意义上,做比等好。投身网络引发非议的风险,文旅局长们不会不知道,只是地方文旅发展重任在肩,新媒体的阵地“杀”进去再说。从这个意义上,进比退好。一旦成功,巨大的文旅流量不仅将提高当地的文旅收入,还将全面带动三次产业,从这个意义上,“火”比“凉”好。  今年以来,全国文旅市场快速复苏,景区人流如织、商圈人气爆棚、街巷川流不息、影院座无虚席。全国各地都在卖力吸引游客,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此时不“卷”,更待何时?用心、用脑、积极投身于新时期的文旅工作中,从这个角度来说,“卷”起来的文旅局长们很赞。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3-03
(记者 吴梦琳)3月2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在上海博物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文旅、文物等领域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双方决定,在上海博物馆东馆开馆之际,支持两地文博机构合作举办古蜀文明特展,共同推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创新实践。签约仪式现场  根据协议,未来两地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合作,共同推动长江文明考古成果展示传播、文物保护修复关键技术攻坚、考古领域多学科联合研究、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  加强文化艺术交流展示,共同推动两地舞台艺术美术等精品创作,全面推动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剧院等馆际交流,推动非遗保护及文创产品开发合作,共同推动区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文旅宣传推广合作,建立互访协作机制,共享平台渠道资源,合作举办高品质会展、论坛、展览、展示等活动,鼓励两地企业联合开展境内外文旅宣传推介,共同打造以长江文化、古蜀文明、红色文化等为特色的文旅品牌。  加强文旅市场监管合作,建立执法协作机制,加强跨区域涉文涉旅违法案件和重大应急事件协调处理,共同维护两地旅游市场秩序,增强两地文旅发展韧性。  加强文旅人才培养合作,联合开展文物保护修复、文物展览展示、文创产品研发、文物安全监管等专业培训,共同建设高素质文旅文物人才队伍。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3-03
(金伟 记者 张宇)天气回暖,万物复苏。位于绵阳市平武县平通羌族乡的印象梅林,万亩青梅花绽放,呈现出一幅“十里繁花春景图”的壮美画卷,各地游客纷纷慕名前来赏梅观花。连续几个周末,印象梅林景区日均客流迎来新高,“人从众”的热闹景象再度回归。梅林中的农家乐(胡宇 摄)“今天带家人来到这儿,让人眼前一亮,梅林很壮观,梅花也很漂亮,还有非常多的当地特色美食,值得再来一次。” 游客何玉兰说到。阳光照耀下,盛放的梅花绵延铺陈在山坡之上,宛如缥缈的云海,呈现出万亩梅林,十里花海的壮观景象。游客在平通梅园吃农家饭(胡宇 摄)平通印象梅林景区2022年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每年二月中旬至三月初梅花竞相绽放,呈现出“万亩梅园,十里花海”的壮观景色。近年来,平通羌族乡以梅文化为主题,以观光体验为核心,大力发展集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美丽经济”,带动经济发展,助力村民增收致富。漫山梅林中,掩映着40余户农家乐,游客在这里抬头能赏花,低头就能吃上羌乡特色的农家饭菜。盛开的梅花不仅仅装扮了乡村的美景,也给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旅游收入,村在山中、景在花中、人在画中、乐在其中。“自今年梅花开放以来,游客量逐渐增长,现在我每天的游客接待量是500—600人,周末的人数最多可以达到1000多人,短短20天时间,算上土特产和农副产品售卖,我们的营业额收入已经达到20多万。”一枝梅乡村农家乐负责人何小龙高兴地告诉记者。和何小龙一样吃上梅花“旅游饭”的,还有当地村民。“平时在外打工,这两个月我们就回来帮忙,一个月工资4000多元,加上出售果梅、蜂蜜等农特产品,一个月保底收入6000多元。”当地村民刘帮强在梅林里的一个农家乐打工,说起收入,他笑着说:“在家门口轻轻松松把钱挣了,哪个还愿意去外地打工啊?”除了赏梅花、吃农家饭,腊肉、香肠、蕨根粉等平武各种特色生态美食也集中亮相在印象梅林景区,梅花树下品美食,别有一番风趣。商贩龙倩说:“我们在梅林集中展示20多种平武农产品和美食,这一段时间很多游客都来品尝购买,收入还不错。”游客谢先生一边品尝腊肉一边对记者说:“平武这个粮食喂的猪肉确实很香,口感很好,在看梅花的时候顺便就买了,很方便。”新打造的农旅结合游览区(胡宇 摄)近年来,当地以梅为“媒”,整合资源,积极探寻乡村振兴新路径。依托衢江—平武东西部协作平台,投入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1350万元,按照“现代农业、农旅融合、城乡统筹”的总体发展思路,高水平建成“果梅—生猪现代农业园区”,将果梅和生猪确定为主导产业,发展推广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青梅和生猪品种。园区内集中连片果梅种植面积近8000亩,其中百年以上古梅林300余亩,辐射带动全乡种植果梅20000余亩,带动当地上万人增收。园区目前已建成“亲梅园”、“梅博园”、“恋梅园”等农旅结合观光区和“梅宿之言”、“梅花三弄”等高端精品民宿,发展农家乐、民宿、康养园等40余家,已成为全县乡村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据了解,自今年2月14日当地举办的第九届梅花节开幕以来,印象梅林共计吸引游客6万余人次,旅游总收入达7000万元。随着旅游市场持续回暖复苏,平武文旅市场也再现蓬勃活力,截至2月26日,全县旅游人数近20万人次,带动经济收入达2.5亿元。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3-02
 (记者 汤斌)记者从资阳市雁江区获悉,为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助推疫情后经济复苏的积极作用,3月3日至4月9日,该区将举办第八届赏花季活动,其中,郁金香花期为3月3日至3月底,老君镇龙星村桃花花期为3月中旬至3月底,丰裕镇橘子花花期为4月上旬至4月中旬。此次活动将设置郁金香花海、桃花海、橘子花海三大赏花片区,并分别举办非遗巡展、音乐会、汉服巡游、蜜柑展、乡村集市等N项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以“多点开花”、以花串线、互动接力引流的方式举办。同时,活动将采取“1个主题+2种模式+3大片区+N项活动”的形式,以“大美春光·花漾雁江”为主题,采用“线上云播+线下活动”两种模式,线上将在雁江文旅微信公众号开展云赏春色游雁江展播、“笑迎春天”雁江最美春游照征集活动。其中,云赏春色游雁江展播将由主播线上带领大家打卡三大赏花片区,足不出户尽享春光美景。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3-03-02
(记者 王丹 主办方供图)满目金黄香十里,一方春色醉千山。昨(1)日,成都市金堂县第十三届油菜花节在三溪镇长林村盛大启幕。本次油菜花节以花为媒、以节会友,以“来三溪听油菜花开的声音”为主题,精心筹备一系列趣味十足的休闲娱乐活动,诚邀八方游客前来踏春赏花。金堂第十三届油菜花节启幕本次油菜花节是金堂县2023年春季乡村文化旅游节的分会场之一,整个活动将持续到4月底,将在三溪镇、栖贤街道、竹篙镇、五凤镇、又新镇等会场陆续推出赏花活动。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3-03-02
(向儒君 李全民)又是一年春草绿,带雨梨花万树开。据苍溪县梨花节组委会获悉,今春气候早暖,“中国雪梨之乡”苍溪的梨花已含苞待放。因雪梨花提前一周绽放,第十八届苍溪梨花节将于2023年3月12日开幕。据介绍,本届梨花节以“万树甜雪 花舞苍溪”为主题,分“梨花悦动”“梨花有约”“梨花飞瑞”三大板块,共举办十三项文旅活动。截至目前,第十八届苍溪梨花节梨花仙选拔赛已进入复赛阶段,淘宝网络达人(电商)直播创业大赛已进入初赛阶段,嘉陵江环梨仙湖马拉松比赛正在火热报名中。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3-01
达州市达川区百节镇乌梅山村  乌梅子酱火了,乌梅花开了……全国最大的乌梅原生资源地在这个村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  “你浅浅的微笑就像乌梅子酱……”最近一首《乌梅子酱》火遍全网,轻松的旋律、甜美的歌词,将乌梅酱与爱情相联系,生动形容了酸酸甜甜的“初恋感”。  乌梅子酱是一种以新鲜乌梅为主料的果酱,要说哪里的乌梅最好吃?四川达川乌梅必须拥有姓名! 时逢早春,在达州市达川区百节镇乌梅山村,雪白、粉黛的乌梅花海连成一片,深入花间,人与花互生意趣,美不胜收,充满诗意。一簇簇盛开的乌梅花,如云如絮,漫卷轻飘,洁白的花朵与粉嫩的花蕾点缀在褐色的枝干上,浓淡相宜,别致唯美。  到了5月,乌梅入夏果成,“青果”盈枝,喜上“梅”梢,外皮乌黑色、口感柔润。“达川乌梅”先后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认证,达川区也把“中国乌梅之乡”“中国乌梅名县”等美誉收入囊中。2021年,“达川乌梅”跻身“全国10大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  达川区拥有全国最大的乌梅原生资源林,现存 百 年 以 上 的 乌 梅 树1500多棵,矗立在百节镇乌梅山村的“乌梅后”和“乌梅帝”,树龄已超过600年。目前达川区依托乌梅产业,不断发展观花、观果经济,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游客在达川区百节镇乌梅山村花间散步。图据省文旅厅成都市双流区黄水镇应天寺社区  等你来打卡!万亩油菜花开得正欢杨显云 宿丹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正勇  早春二月,万物复苏,成都市双流区黄水镇金灿灿的油菜花海,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  “很多人来应天寺社区赏花、垂钓、品美食,餐饮、住宿和农产品销售都红火了起来,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黄水镇应天寺社区党委书记李洪全介绍,今年,村里还打算延长旅游产业链条,发展油菜花系列特色餐饮、油菜籽榨油体验、油菜籽油品销售等,帮助村民增加收入。  据悉,为了打造万亩花田,该镇多方筹措资金,修山路、兴水利,硬是在层层山峦中延伸出近20公里长的环山路,开垦出2000多亩的新农田。将古杨柳河的水源,通过扬水设施扬到山上,此举不仅让千亩荒山坡变成了经济效益成倍增加的水浇地,还让数千亩土地彻底解决了灌溉难题。“今年黄水镇油菜种植面积超1.2万亩。我们还打算利用新复垦土地种植紫花油菜和其他特色花卉,在满足旅游观赏的同时,发展花卉种植和繁育,这也是将来一个极其重要的经济增长方向。我们的目标,就是将原先低产值的土地资源进行高效利用和科学开发。”黄水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彭勇科对未来充满憧憬。  近年来,黄水镇抓住乡村旅游发展契机,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应天寺、云华、白塔、杨公等社区乡村田园旅游综合体。  黄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詹倩介绍,以空港花田、牧马山生态旅游、应天寺菜花游为核心,将黄水镇的生态旅游资源、古蜀农耕文化资源、双流古八景资源、民俗风情印记、红色文化资源逐步串联起来,让前来观光度假的游客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还有很多工作需要逐步推进。游客前来赏花、打卡拍照。泸州市泸县喻寺镇谭坝村  去玩吗? 在油菜花铺成“长毯”的地方赵磊 特约通讯员 曾佐然 文/图  春雨催花开,花香引客来。2月22日,第三届泸县谭坝菜花节暨泸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乡村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在泸县喻寺镇谭坝村山顶广场举行。  开幕式现场,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既有激情昂扬的歌声,也有精彩绝伦的舞蹈,更有风味美食和游乐设施,吸引了市民前来赏花、打卡拍照。  千亩花似海,漫山留异香。走进花海,油菜花带着早春的气息恣意挥洒,置身花海,处处花开,步步是景,金灿灿的油菜花铺成“长毯”。徜徉花海,看蝴蝶和蜜蜂在身边飞舞,浓郁的油菜花香飘散在空气中,沉醉其间,或拍照、或写生、或嬉戏、或放飞风筝,与这清新亮丽的景象交相辉映,好像找回了童年乡野的乐趣。  菜花节以“共享童年,欢乐不停”为主题,通过开设童年小秋千、萌宠小乐园等内容,为孩子们提供游玩场所,让他们感受游玩乐趣。开设甜镜泡泡屋、户外烧烤园、花海茶吧等项目,让游客置身于花海中感受生活,放慢节奏,相约自然。各式特色美食小吃汇聚美食一条街,同时还设有农民自产自销点,让游客在尽情享受各地美食风味的同时,流连忘返,乐不思蜀。设置绿野仙踪森系小景点、旋转风车、浪漫路牌等打卡小景点,增添游客观赏乐趣,“诱惑”游客发美图晒朋友圈。  通过本次活动推介,可借此契机展销泸县牛滩生姜、潮河龙眼等农特产品,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擦亮喻寺农文旅融合发展名片,推动喻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联农带农助农增收,充分利用本土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农耕文明记忆和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现代农业设施、油菜花等资源。  与美丽的油菜花相伴,与多彩的民俗文化沟通,与秀美的大自然对话。本次菜花节活动时间为2月22日至3月15日,采取“线下活动+网络直播互动”的模式,现场设有油菜花观赏区、欢乐儿童乐园、萌宠乐园、民俗表演区、地方特色小吃街、泸县农特产品展销区、山顶观景平台等。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3-01
四川农村日报讯 张延 记者 罗敏2月24日,2023年市(州)文旅主题宣传月(绵阳)活动在北川县石椅羌寨启动。这是四川今年举办的首场市(州)文旅主题宣传月活动。活动现场  围绕“安逸四川·春游绵阳”主题,活动现场推介了“节庆报春、民俗闹春、百花争春、游学踏春、丽音颂春、饕餮品春”六大春季文旅主题活动,现场还推介了“杏花雨·桃李风”观花主题游线、“万卷书·万里路”游学主题游线以及“挑促织·放纸鸢”童趣主题游线。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天府旅游名镇、天府旅游名村负责人,媒体、网络达人等150余人也来到北川,登寻龙山、品北川苔子茶、体验羌族婚俗展演、品尝羌家九大碗,体验极具“羌”调的特色美食和人文风情。  配合主题活动,绵阳此番还推出了三大春季促文旅消费优惠措施。一是设立200万元引客入绵奖励基金;二是发放不低于300万元的文旅消费券,举办“百万职工游绵阳”“文旅消费季”“玩转网红打卡地”等文旅惠民活动,对有关活动给予最高不超过20万元一次性补助;三是增发涪江文旅一卡通,只需 200元便可享受价值近2万元的文化旅游权益,为游客提供21个景区、28个文旅体验项目及影院等免门票入园消费场所。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2-28
(张延 记者 杨宗友)2月24日,2023年市(州)文旅主题宣传月(绵阳)活动在北川县石椅羌寨启动。这也是四川省今年举办的首场市(州)文旅主题宣传月活动。欢乐沙朗跳出羌山粗犷神韵,祝福酒歌唱响尔玛奔放豪情……围绕“安逸四川·春游绵阳”主题,活动现场推介了“节庆报春、民俗闹春、百花争春、游学踏春、丽音颂春、饕餮品春”六大春季文旅主题活动。活动现场配合主题活动,绵阳推出了多个春季促文旅消费优惠措施:设立200万元引客入绵奖励基金,继续执行《旅行社组织游客在绵阳市旅游补贴奖励办法》;发放不低于300万元的文旅消费券,举办“百万职工游绵阳”“文旅消费季”“玩转网红打卡地”等文旅惠民活动,对有关活动给予最高不超过20万元一次性补助;增发涪江文旅一卡通,只需200元便可享受价值近2万元的文化旅游权益,为游客提供21个景区、28个文旅体验项目及影院等免门票入园消费场所。三位文旅达人受邀展示推介了“杏花雨·桃李风”观花主题游线、“万卷书·万里路”游学主题游线以及“挑促织·放纸鸢”童趣主题游线。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天府旅游名镇、天府旅游名村负责人,媒体、旅行社、研学机构代表和网络达人等150余人还来到北川特色非遗文创展示区,欣赏北川羌绣、北川草编、汇德轩西羌画韵系列、北川水磨漆器等百余件(套)羌族非遗文创产品。登寻龙山、品北川苔子茶、体验羌族婚俗展演、品尝羌家九大碗,体验极具“羌”调的特色美食和人文风情。看山看水看四川,游山玩水到北川。今年,作为活动启动地的北川将举办北川羌族自治县成立20周年盛典、非遗文化成果展、海峡两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动等系列民俗文化和乡村旅游活动,打造以新县城为核心的科技文创旅游园区和以桂溪镇为核心的康养休闲旅游园区,精心打造民俗风情、非遗研学、应急科普、休闲度假等4条精品旅游线路,不断丰富乡村旅游、古羌文化、生态康养、开心自驾等文旅新场景,全力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和全国禹羌文化全域旅游目的地。(图据北川县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2-27
2月25日为期3天的“千年姊妹情 遇见迤沙拉”2023迤沙拉姊妹节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文化广场开幕。还未走进迤沙拉村,便听得悠扬悦耳的彝族祝酒歌随春风飘来,如织的游客循着歌声与酒香,前往百年彝寨,感受“传统与现代”“味蕾与视觉”的碰撞。活动现场村口,村民放下手中的农活,远嫁的姑娘也回到家乡,大家着盛装、备美酒,为远方来客送上最真挚的热情和祝福。村内,松针铺地、满目青翠,池水如镜、宛若江南。游客在红墙黛瓦下游村史馆、打姊妹糕、围炉煮茶,体验俚颇民俗,感受彝族同胞的历史生活变迁,不少游客大呼过瘾。从成都过来康养旅居的李兴荣在村口与村民手挽手,跳起了打跳舞,“今天太开心了,不管年轻人也好,老年人也好,大家在节日的氛围中跳舞、唱歌,我感觉整个人精神面貌都改变了。”上午10时,本次姊妹节在“千里同好”的祝福中盛大开幕,激昂雄壮的《击鼓邀君来》、婉转悠扬的《姊妹情》、热情奔放的俚颇民调、原汁原味的彝族歌舞……一个个极具仁和本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节目轮番上演,勾绘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画卷。活动现场当天的活动中,仁和区不仅邀请了云南省红河、楚雄等四市州及玉龙、永仁等五县市的党政部门代表、文旅企业代表,还与楚雄州永仁县外普拉村、丽江市玉龙县玉湖村“结对”,通过资源共享、客源引流、观光互通等方式,破解乡村旅游业中存在的人才、资金、技术短板,携手扩大文旅市场“朋友圈”。为凸显姊妹节特色,向游客普及姊妹节由来,活动现场还举行姊妹“结金兰”仪式,迤沙拉村、外普拉村、玉湖村各1对姊妹代表现场义结金兰。开幕式上,仁和区发布了迤沙拉IP形象。区文广旅局还与楚雄紫溪旅行社有限公司、丽江云影旅行社有限公司进行了合作签约,双方将进一步挖掘仁和区旅游资源和市场潜力,在旅游产品、项目、信息、营销、服务、渠道和智慧旅游建设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开幕仪式精彩纷呈、活动现场更是满满“干货”。以俚颇彝族“九大碗”为主的俚颇长街宴,让游客感受舌尖上的“仁和味”;以“俚颇四香”“俚颇文创”为主的仁和有“礼”市集展销,引得市民游客赞叹不已、竞相购买;体验俚颇婚俗表演、彝族打跳舞的非遗“潮”体验。与激情热烈的活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集市外“遇见姊妹情”迤沙拉沉浸式旅拍、“集美·乡村”摄影展,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字、一幕幕镜头吸引着过往游客领略积淀千年的俚颇彝族风情。游客李先生说,“我是从朋友圈看到姊妹节信息的,今天来到迤沙拉,刚刚参加了长街宴与乡村集市,品尝到了当地的特色美食,特别喜欢这种热情的氛围,天南海北的朋友大家坐在一起,这种机会很难得。”(供稿:仁和区融媒体中心)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2-27
(康勇 记者 侯东 文/图)2月23日,计划总投资50亿元,分三期建设的旺苍天星谷农文旅综合体项目正式签约。签约仪式现场 旺苍天星谷农文旅综合体项目位于旺苍县天星镇黄松村,紧邻广元市曾家山旅游度假区、米仓山大峡谷4A级旅游景区、盐井河峡谷森林公园。计划总投资50亿元,总规划面积7000亩,总建设用地3000亩,计划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计划投资15亿元,拟用地1500亩,主要建设高山陆地富硒蔬菜基地、全国农特产品展示中心和旅游度假酒店、特色民宿、康养社区(一期)、配套游乐设施等。二期计划投资15亿元,拟用地800亩,主要建设特色美食商业街、生态农业体验园、综合疗养健康院、摄影基地、康养社区(二期)等。三期计划投资20亿元,拟用地700亩,主要建设医疗中心、文化教育中心、高端商务酒店、康养社区(三期)等。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居住人口2万人,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以上,提供就业岗位3000个以上,将有效带动旺苍北部山区经济发展,为天星—盐河康养度假区的快速建成和旺苍积极融入广元市“大曾家山旅游区”建设提供重要支撑。据了解,旺苍县旅游资源丰富,自然禀赋优越,是养生保健、休闲度假、科普探险的旅游胜地。旺苍天星谷农文旅综合体项目符合广元市产业发展规划,对加快推动广元市文旅产业集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旺苍县围绕广元市委“1345”发展战略和建设“大蜀道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康养度假胜地”决策部署,以米仓山大峡谷创5A为龙头,以建设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全面彰显“红色旺苍、中国茶乡”城市品牌,全面做靓红城、绿谷、茶乡、古道、恐龙“五张名片”,全力推进“四大遗址”“五大峡谷”“六大茶乡”建设,旺苍正成为品质旅游、文化休闲、康旅养生的好去处。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2-27
(钟正有)日前,记者从德阳市旌阳区双东镇获悉,“潮李花开·多彩旌阳”2023年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子活动暨第十七届旌阳李花节将于3月2日在双东镇举行。往届现场据悉,本届李花节由德阳市旌阳区委、区政府主办,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区商务局、团区委、双东镇人民政府承办,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指导。活动为期1个月,将从3月2日持续到4月2日。本届李花节以“潮李花开·多彩旌阳”为主题,旨在开展具有本土特色的群众性文化旅游活动,以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为德阳“重返前三”贡献旌阳力量。李花节期间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七大主题活动,涵盖大小特色文旅活动15个。据介绍,第十七届旌阳李花节期间,开幕演出将呈现“潮李花开”“青山绿水”“农旅双东”三大演出章节,特色文艺节目接续上演,让现场观众沉浸式体验乡村振兴带来的巨大变化,感受农旅融合的乡野活力。除开幕式外,本届旌阳李花节还将在3月2日-4月2日期间,举办包括“潮游花季”赏花活动、“花田盛宴”美食主题周、“潮玩古竞”运动主题周等众多活动,让游客乘兴而来,尽兴而归。3月4日和3月5日为李花节文创IP、非遗产品、文旅活动、农产品现场展示活动。3月2日-4月2日有主题游览打卡活动,设置5个打卡点,免费参与抽奖,汉服体验摄影秀活动会在李花园及凯江大回湾设置汉服租赁处,陈列汉服供游客免费租赁拍照。“花田盛宴”美食主题周,将开展围炉煮茶、九大碗主题美食品鉴、火锅烧烤等主题活动,让游客们在花丛中惬意享受春日时光。3月18日-3月19日将开展古代竞技运动趣味活动,包含射箭、蹴鞠等项目。3月25日开展主题音乐露营活动,3月26日开展机车嘉年华活动,4月1日开展青春交友主题活动,4月2日开展亲子体验主题活动。多元化、沉浸式的游玩体验将为游客带来一场美好难忘的感官体验。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2-27
 (古良驹 记者 常艰)近日,2023年“竹乡大舞台”文化(戏曲)惠民乡村行走进眉山市青神县中岩广场,将欢乐带给广大青神群众。活动现场本场演出特邀四川省曲艺研究院专业演员演出,节目包括四川清音《大美四川》、四川扬琴《归宗》、四川车灯《熊猫带你耍四川》、川剧变脸《人偶变脸》、四川竹琴《宽窄》等,节目以戏曲为主,形式新颖,表演独特,内容贴近大众生活,给青神县广大群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受到观众一致好评。“感谢你们带来如此精彩的节目!”活动结束后,现场观看节目的群众纷纷告诉创作者。除在青竹街道演出外,四川省曲艺研究院的艺术家们还将把作品带到青神县其他六个乡镇。据悉,今年青神县文广旅局首度提出打造“流动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将文化馆职能下沉到乡镇和村社,推动青神东坡文化重要承载地建设向纵深发展。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3-02-27
(记者 杜杰)2月18日,金川县第七届古树梨花节暨雪梨生活音乐季首场招商推介会在成都宽窄巷子举行。活动中,金川县发布了3条旅游精品线路,邀请广大游客在金川梨花节最佳观赏期,赴金川赏梨花美景、尝特色美食、品历史底蕴。  金川世外梨园是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原生态、高海拔雪梨种植区,具有300多年的栽种历史、110余万株的成林规模、100余公里的分布广度,搭配高原阔谷的雄伟地貌,梨花盛开时宛若仙境,因此被农业农村部授予“中国美丽田园”称号。  以“梨约有缘人·乐邀天下客”为主题的2023金川县第七届古树梨花节暨雪梨生活音乐季将于3月18日在金川开幕。活动将开展开幕式、雪梨生活音乐季、梨歌会、古韵show、红人荟等系列活动,同时举行金川第三届梨花仙子选拔赛,四川省第一届“健身绿道迎新村”全民健身系列赛金川站,2023年金川县古树梨花节自行车赛等多场活动。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2-27
(张平 黄彬彬 记者 王晓英)为探索艺术、文化、创意与土地、农村、自然的共生关系,近日,第四届大巴山花田艺穗节闭幕式在宣汉县白马花田国际乡村创客营地举行。文艺演出。宣汉县委宣传部供图第四届大巴山花田艺穗节以“新路·新生”为主题,以“艺术在野: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创意设计工作营”作为开幕活动。闭幕式成功举办了白马乡创论坛、白马花田圆桌对话以及四大艺术展览、村民院坝文艺演出、花田丰年美食集市、花田工坊剪纸手工课等衍生活动。此次白马乡创论坛以“乡村微治理”为主要议题,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教授、学者和企业界人士从各自的乡村实践经验出发,用广阔的视野与丰富的案例全面系统地阐述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和方法,积极探讨富有文化创意与艺术特色的乡村综合服务场景,展示了乡村振兴实践中的亮点与活力。白马花田圆桌对话以“面向未来乡村振兴的共生、连接与赋能”为焦点进行,与会嘉宾通过乡村规划、文化挖掘、民宿运营、儿童美育等多个角度,对未来乡村的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各自的想法与见解,达成了文化连接、创意赋能、价值共生的行动共识。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3-02-24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杨斌 汪益民 谢勇)农历二月初二,是老百姓俗称的“龙抬头”,又誉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在中华农耕文明中,这一天意味着农业农村春耕生产的全面开始。然而,在中国麦冬之乡核心区的三台县老马镇龙头山村,一条永和古堰奔涌而来,几乎每年这天都要举办“龙头节”,来自绵阳地区周边的百姓多喜欢来到这儿,迎龙求雨,祈盼农民丰收。“祈求兔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万民欢,请龙咯!请龙咯!!”。接力写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作为三台县老马镇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乡村文化“龙头节”仪式感满满的。首先要进行请龙仪式。农民们穿着盛装,聚集在寺庙附近龙头山顶,在乾隆王朝修建的永和古堰金龙头前高喊请龙祝词。龙行一步,百草沾恩。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水利是农业命脉、工业血液、城市灵魂、生态基础、生命源泉。随着当地农民喊出的“请龙”呼声,八位村民抬起硕大的金龙头,走在乡村巡游队伍前边,下龙头山、过永和堰再到老马场镇进行巡游,代表春耕开始并祈盼春雨飘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仓满廪实。据悉,“龙头节”最先起源于1280多年前的唐朝,在麦冬之乡已传承了360余年,这是以祭龙为载体开展商品交易和文化交流的盛会。活动期间除了有民间的狮灯、龙灯民俗表演,还有以农耕为主的集市。商人们把春耕急需的农具、农资拿到龙头山下来进行交易。与以往不同的是,2023年集市上多了现代化的农机展示,让乡亲们看到了现代化进程中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当地村民王元恩今年71岁了,从他记事起,老马镇每年都在举办“龙头节”。他认为:“龙头节是农村农民的文化节日,也是农具的交流节日,在这个节日上,农民可以学到很多传统的农耕文化和农业科技方面的知识。所以说每年的二月二,就有上万农民来参加,大家都祈盼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越来越好,农副产业都有一个好收成!”现目前,正是“涪城麦冬”成熟收获并向来年栽种的好季节。“龙头节”后,村民们将进行大规模的麦冬地翻挖采摘,同时套种玉米、蔬菜、大豆,实现多重增产增收。通过农水文旅融合发展,整体联动,也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和乡村文化再发展。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3-02-23
(曹琳 李全民)2月20日,四川唐家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与广元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管理中心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唐家河森养美墅会议室举行,此次签约标志着青川县在研学领域翻开了新篇章。“在文化旅游市场复苏大环境下,研学旅行作为文旅市场的重要一环,已经蓄势待发。唐家河依托富饶的文旅资源,成为四川文旅板块的瑰宝,是开设研学基地、营地的不二之选。”四川唐家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白海波在签约仪式上说道。据了解,唐家河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96%,被誉为“天然基因库”“生命家园”和岷山山系的“绿色明珠”,是大熊猫、川金丝猴、扭角羚、绿尾虹雉等13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银杏、珙桐等4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生命家园,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公布的首批全球最佳管理保护地绿色名录,是全世界低海拔地区野生动物遇见率最高的地方之一。现已成功创建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基地和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当天下午,广元市利州区雪峰小学和宝轮第一小学组织500余师生到唐家河开展研学活动,迎来了青川县2023年研学旅游“开门红”。学生们在讲解员带领下,先后参观了唐家河自然博物馆、大熊猫科普馆、唐家河历史馆、营寨和阴平古道,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唐家河浓厚的人文历史底蕴。“今天在博物馆,我认识了许多之前不了解的野生动物,比如林麝、藏酋猴、黄喉貂,这些动物和我们人类一样,享有同等的生命权,我们要和他们和谐相处。”宝轮一小的学生李佳龙告诉记者。“刚才我坐在观光车上看见了猴子,这是我第一次看见野生猴子,许多同学和我一样,大家都很兴奋,这次活动真的太有意思了!”学生何安铃激动地说着。“每年青川县都会迎来大批的中小学生和研学旅行团体,开展研学活动。近年来,青川县为进一步激活研学旅游市场,打造研学旅行品牌,量身定制了研学旅游线路,着力探索‘旅游+研学’全域旅游发展模式。”青川县文化旅游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下一步, 青川将在拼经济比发展的浓厚氛围中,推出自然美景、红色旅游、传统文化等多样化的研学旅游线路,将中小学的教育实践,与生态文旅、红色文化、绿色休闲等产业有机结合,以研学带动亲子游、周末游、周边游,让极具本土特色的研学旅游为当地文旅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2-23
(王凯煜 记者 程海英) 2月22日,第三届谭坝菜花节暨泸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乡村文化旅游节在泸县喻寺镇谭坝村开展,泸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李国浩等领导参加活动。活动现场气氛火热,不仅有歌舞、魔术、杂技表演,还有美食一条街、花海茶吧、甜镜泡泡屋、萌宠乐园等打卡景点,深受上千名来访游客喜爱。活动现场据悉,短短数年间泸县谭坝村从省级贫困村“变身”为“网红村”、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其“法宝”就是油菜花。谭坝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马仕彬说,2018年谭坝村引入企业“七川粮油”合作,开始试种油菜,由于改种油菜需要进行复杂的土壤调整,村民缺乏相关经验,起初收成并不好,但全村人勤学方法埋头干,逐步开沟、一点点调整土壤,终于在2019年获得丰收。油菜花开,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马仕彬计划建农家乐、搞旅游业。起初部分人持怀疑态度,但初次实践的成功激发了广大村民的参与热情,至今,谭坝村已有十四五家农家乐,大多为村民自发成立,显著提高了人均收入。谭坝村同时还建设了旅游栈道、环山步道、录影基地、旅馆等基础设施,形成“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乡村文旅产业体系。马仕彬表示,谭坝村距离泸州、重庆、内江等城市较近,具有鲜明的地缘优势,今后谭坝村将在搞好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基础上继续强化文旅业,栽培樱花林、酿造汉枫酱曲酒等,不仅要让周边“晓得”,还要向云贵川全区域推广,把品牌唱响。“最近几年,粮食产量也一直稳中有升。”谭坝村油菜种植大户刘世超说。2022年,谭坝村高粱产值1000余吨、油菜产量700余吨,产值合计近1300万元,吸引多家食品公司与生态农业公司入驻,引入投资达1000万元以上,有力担负起了泸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的战略使命。谭坝村的成功离不开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推动与政府的用心实干。去年,谭坝村遭遇了人称“六十年来最大干旱”的旱灾,但县委县政府与谭坝村农业主管部门迎难而上,组织村民抽水积肥,派遣专家团队教授村民旱育秧技术,实现了抗旱胜利,产量稳增。接下来,谭坝村计划举行丰收节、金秋桂圆节等文旅活动,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2-23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