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杨黎明 记者 侯东)去年6月,杭州市拱墅区和广元市昭化区确立结对帮扶关系,两地新一轮东西部协作正式开启。昭化区元坝镇中梁村作为其中一个试点村,结合当地实际、立足产业发展,依托村企合作,进一步整合资源,全面改善当地居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合力谱写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新篇章。中梁村党建阵地。昭化区融媒体中心供图按照“党建引领产业融合、治理融合”的发展思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元坝镇中梁村创新开展了党员“做管带”和“红色星期五”活动,将“做管带”思想融入工作学习、聚焦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安全饮水等领域,由党支部班子成员带头认领工作任务,用行动点亮党员身份,村内志愿服务氛围蔚然成风,党员带头有效遏制陈规陋习,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5个,办理民生实事好事20件,让党的旗帜高高飘扬在服务群众一线。同时,该村坚持“硬件”“软件”一起抓,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改建党员活动中心40平方米、增添“党建上墙”氛围营造4处、添设办公桌椅4套;新建党建文化长廊1处、建设党建文化墙12米、展板4张。配齐集村“两委”办公室、党员活动室、便民服务室、会议室、文明实践站、活动室等为一体的党群服务功能室,充分利用走廊、村室墙壁等空间打造全新的党建阵地,确保基层阵地庄重、美观、整洁,营造浓厚的党建“红色”氛围。中梁村村委会至松鹤公墓路段路面低洼、排水不畅,路面湿滑起满青苔,是阻碍产业“走出去”的“拦路虎”。中梁村通过开展整治工作,500多米的损毁路面全面恢复。随后,该村还积极推进道路交通安全“路长制”工作,路长每周至少巡逻2次,做好隐患排查记录,不放过任何一处隐患点,保障村民的出行安全。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是事关农民群众根本福祉的民生工程。中梁村通过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工作,有效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美化环境。广元市昭化区元坝镇中梁村通过浙江拱墅区城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结对帮扶,进一步整合资源,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全面改善当地村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这一批东西部协作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改善村民居住生活环境,推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助力文旅融合发展,全村800余名村民都能共享东西部协作成果。”元坝镇镇长李巍表示。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2-12-28
(刘斌荣 李全民)“上个月买喇叭花了89块,买警示带花了6块......这些都是最近疫情防控该花的钱,没什么啥子问题。”嘉川镇灯塔村2组村民吴大桂在灯塔村村务公开栏中认真地看着灯塔2社的财务公开情况。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规范民主决策机制,强化村务管理工作,全面提升村务公开的完整性、及时性、规划性,嘉川镇灯塔村严格实施村“三务公开”制度,以公开公开换信任。加强组织管理。推行村务公开,明确领导责任,镇党委书记亲自抓,镇纪委抓具体落实,相关站办所配合抓,形成上下呼应、左右联动的工作格局,党建办、民政办、纪检室、“三规范一加强”办公室各司其职,统一协调,将“三务公开”落到实处;各行政村(社区)形成书记牵头,争取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村民代表小组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并且根据各村实际制定相应的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规章制度,确保“三务公开”有监督保障和组织保证。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人民群众利益至上的理念,把涉及村民利益重大事项的村务公开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增强推进“三务公开”公开规范化的自觉性和紧迫感。真正把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事情抓紧、抓实、抓出效果,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党在农村地区的基本方针策略。提高效率协作。在村务公开工作中,纪检办公室、党建办积极配合,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调,确保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严格按照公开的时间规定,进行有效的公开,一般事项至少每季度公布一次,财务收支情况应当逐项逐笔每月公布一次;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应当随时公布等等,村务公开栏的内容应当至少保留五日,并利用“坝坝会”、“村村通”大喇叭、微信群进行宣传,做到真正公示不走样。同时加大对群众对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等方面工作的宣传,让党委政府的政策家喻户晓,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逐步提高。下一步,嘉川镇将继续加强对村务公开的监督力度和执行力度,对村务不公开、公开不及时、内容不全面等问题,将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限期改正,真正提升村“三务公开”的清晰度、透明度,给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以党风带民风,以民风促发展,为嘉川镇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12-27
(甘茜倩 李全民)日前,广元市朝天区朝天镇金堆新区场平项目施工现场,机声隆隆、铲车奔忙,一派沸腾的建设场面。海螺水泥熟料生产线上,生产线产生的余热正用来发电,年发电量约1-1.5亿度,相当于每年节约燃煤5万多吨,减少CO2排放量12万吨。藤椒种植专业合作社加工坊,一派繁忙景象,经过一道道工序,藤椒被加工成特色农产品,打包销往全国各地。……战鼓酣、热潮涌,朝天区朝天镇全面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严格省、市、区政府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以更加昂扬的姿态,锚定目标全力冲刺。拼效能成立专班 加速项目“引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朝天镇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干部上下冷静分析、乘势而上,紧紧咬定目标,背水一战,全力“赛”好下半场。“干”字当头,朝天镇迅速成立拼经济搞建设专班,建立“一个项目一名班子成员负责、一名班子成员协助、一个工作专班推进”的重点项目工作机制,分工包干、分线作业,加速项目“引 擎”。金堆新区、城市外环线、旧城改造、雪溪路改扩建等重点项目征拆,以及嘉陵江闸坝、八庙沟电站、省道 410 线、嘉陵江三滩河堤等重点项目建设协调有序推进。高质量完成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特色产业发展示范村、马家巷背街小巷整治等多个项目建设。为确保“拼”出实绩,朝天镇防疫生产两手抓、两不误,将全镇“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重点工作全部纳入专班统筹推进,打破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行政壁垒。确保“干”出实效,朝天镇通过专班化推进、项目化实施、清单化落实,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用好并联审批、容缺办理等机制,深化“一网通办”“即接即办”“全程代办”等服务,抓好土地、资金、能源等保障,全力加快推动项目开工建设投产达效。拼力度主动出击 奏响建设“最强音”效能在提速,招引也在“拼力度”。朝天镇通过创新招商机制,抢抓招商引资先机,主动出击“走出去”,紧锣密鼓开展一系列招商引资活动。同时最大限度调动机关、企业党员干部的资源、智慧和力量,逐个击破项目攻坚中 的难点、痛点、堵点,激励全区干部敢闯敢试、敢想敢干、敢打头阵、敢为人先,推动签约项目早履约、早开工、早投产。拼的不仅是政策和环境,更是干部队伍的能力和素质,当下的朝天镇,各级各部门自觉主动地为项目建设多出力、多服务,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纷纷走出办公室,进园区、入厂房、到工地……深入一线研判形势、攻坚破难,以“拼”的精神状态,抓牢项目“生命线”,奏响建设“最强音”。5名镇领导干部分工联系帮 扶5家重点企业(项目),沉到一线,通过现场走访、专题调研方式“面对面”贴近企业听心声,“一对一”跟踪服务,共同推动重点企业(项目)高质量发展。目前,金堆新区、城市外环线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省道410线、雪溪路改扩建等重点项目建设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嘉陵江闸坝、嘉陵江三滩河堤等项目建设有力有序推进,一期项目将于明年建成投用……从铺开蓝图到落地行动,再到集聚成势,全镇招商引资呈现出稳中向好态势。随着一批龙头项目入驻,结构优化、价值高端、效益突出的新兴产业集群正在朝天加快形成。拼速度铆足干劲 把“作战图”干成“实景图”一个“拼”字贯穿始终。朝天镇上下,“拼”字当头,正当其时。如今,行走朝天镇,各重点项目正抢抓建设进度,处处可见热火朝天的繁忙场面。签订投资协议后1个月项目招标启动,1个月施工队进场,3个月主体工程完工……项目工程突飞猛进。在海螺塑编生产车间,员工们加班加点生产,“决战四季度、大干一百天”的热潮持续升温。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9 月以来,随着用电形势好转,公司出现产销两旺的发展态势,产品更是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开足马力,奋力确保全 年目标任务完成!”公司全体员工的心声,迅速转化为保生产、赶进度的行动。在 S410 朝天过境段的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铺筑路面,现场机器轰鸣,运料机有序往返、将沥青料倾泻在路面上,一幅建设正酣的生动场景。“干工作就是同困难作斗争。”在朝天大地,一种共识在形成:只有放手拼,才会拼出逆风机遇,才能迎来新征程!当前, 在全力奋进攻坚之下,各大企业生产一线火力全开、项目建设铆足干劲,正在不折不扣把“作战图”一步一步干成“实景图”。拼格局环境为要 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既要经济发展,又要碧水蓝天,站在关键节点,朝天怎样“发力超越”?朝天镇作答:环境为要!作为传统制造企业广元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在完成两条熟料生产线的脱硝和脱硫改造后,不仅实现了超低排放,并且生产线产生的余热还能用来发电。“公司水泥熟料生产线采用当今国际最先进的新型干法窑外预分解生产技术,环保指标、生产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鲁修奎介绍,广元海螺配套建设了2套9Mw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年发电量约为1-1.5亿度左右,可解决60%的熟料生产用电,相当于每年节约燃煤5万多吨,减少CO2排放量12万吨。朝天大地更多像海螺水泥一样高质量企业的绿色觉醒,正汇聚成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时代潮流。绿色发展的背后,是理念,是思路,也是决心。近年来,朝天镇把打造人居佳地确立为建设繁荣和谐美丽幸福现代化朝天的中长远发展目标之一,全面构建“一心两极五片区”发展布局,全力打造适宜人居的自然与社会环境。重点依托城区南北两个AAAA级景区,有序推进大巴口工业经济、明月峡文旅农融合产业、小安康养旅游、陈家坝特色生态农业、军师庙农业产业五个片区建设,加快金堆新区梯次开发,高质量完成马家巷老旧小区改造、大巴口社区环境综合整治,推进雪溪路改扩建项目建设,加大城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力度,协同推进主城区各片区提质扩容,拼出“景城一体”竞相发展新格局。拼振兴乡村抱团 闯出集体经济发展“新天地”沿着宽阔平坦的水泥路,走进朝天镇三滩村、烟灯村,3000 余亩精致高效藤椒园格外惹眼。三滩村、烟灯村的藤椒种植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以藤椒、核桃、中药材种植、林下养殖、乡村观光旅游为主的专业合作社,不仅吸纳当地村民就业,还辐射带动附近农户发展藤椒、核桃、中药材等产业。“搞产业发展,老百姓都高兴。”这是烟灯村村支书章仕尧挂到嘴上的口头禅。近年来,该村通过村集体流转山林种植藤椒,还有大户养殖肉牛、蜜蜂等,富了村民,也富了集体,产业发展欣欣向荣。时代呼唤发展,发展需要担当。朝天镇通过“政府推动、企业带动、社农互动”,推行“传统农业+特色农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模式,依托核桃、藤椒、小水果、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成立了31个农村合作社,探索实行“企业+专合社+基地+农户”“新型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贫困户”等联结机制,吸纳600余户村民入社,带动80余户贫困户发展产业稳定增收。在全域产业体系培育中,优化“一园四线五片区”产业布局。统筹推进“核桃+N”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推动1.6万亩核桃产业园提质增效,突破发展肉牛羊养殖产业,高标准建设天荡山 种牛繁育场、毅和源种养殖家庭农场、文昌肉牛养殖示范小区,精心打造雪溪脆李、枇杷、蟠桃等3000余亩特色优质小水果采摘体验园,做优做精现代特色农业,拼出农村产业发展新气象。乘着“拼经济、搞建设”的东风,朝天镇还进一步深耕文化旅游。以天府旅游名县创建为契机,大力培育商业业态,全镇服务业企业及个体工商户 600 余家,成立朝天镇商会、乡贤会,建立朝天区民营经济馆、商会活动室,商会、乡贤会工作有序开展。今日朝天镇,机遇优势叠加,“稳”的基础愈发牢固、“进”的动能不断集聚,秦岭南麓,涌动着发展的滚滚“热潮”。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新征程上再出发,永葆“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干”的作风,锚定目标勇向前,朝天镇必将在治蜀兴川的“时代之卷”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为加快建设“繁荣和谐美丽幸福现代化朝天”赋能增力!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12-27
(唐福升 张晓莉 李全民)近年来,旺苍县始终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牢牢守好生态底线,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厚植生态底色,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据介绍,该县抓稳生态工程项目,持续“增”绿,依托大巴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项目、世行贷款长江流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恢复项目、森林抚育补助项目,持续推进国土绿化行动。通过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复、封山育林及森林抚育等方式,完成营造林11.79万亩,并全面完成带位置落地上图;抓实林业产业项目,不断“拓”绿,紧抓2022年省级财政林草产业补助项目及县涉农整合资金项目,积极推动竹产业及油茶基地建设等工作,科学规划,新发展笋用竹基地3800亩,抚育管护竹产业基地8800余亩,新增油茶林1000亩,共投入财政资金610万元;抓好林业惠民政策,有效“护”绿,通过退耕还生态林抚育补助、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天然商品林停伐管护补助等惠民资金兑现项目,持续巩固提升18.55万亩退耕还林成果,全面管护国有林80万亩、生态公益林128万亩、天然商品林58万亩,累计兑现惠农惠民资金3000余万元。旺苍县林业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县将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大力度推进生态建设,扎实做好减污、降碳、增绿“三篇大文章”,加强生态保护,努力建好生态旺苍、绿色旺苍、美丽旺苍,切实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12-27
(龙建生 李全民)农村危旧房改造项目是保障农村住房安全的一项重要惠民工程,为进一步做好今年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12月,旺苍县张华镇纪委通过实地查看项目建设情况,与群众座谈,查看软件资料等方式对全镇危旧房改造项目进行了监督检查。督查中,一是在对象认定程序上,督查所涉及到的职能部门和各村是否阳光操作、公开透明,有无优亲厚友、吃拿卡要、虚报冒领现象,否严格按照危旧房改造的政策要求进行操作;二是在工程质量上,督查项目的进度和质量是否严格按照要求和标准执行,进一步确保项目推进上有速度更有质量;三是在项目验收工作上,主要督查工程竣工后,验收人员是否严把验收标准关,认真对危旧房改造进行查验,是否存在弄虚作假现象;四是在软件资料归档上,督查镇村建办和各村是否逐户按照要求完善危旧房改造档案资料,对农户的申请及基本信息信息、农村危房改造鉴定书、协议书、建前、建中、建后照片、审批表、验收单等相关材料收集存档,进一步夯实农村危旧房改造这项惠民工程。此次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建立了问题整改清单并及时做好对接工作。短时间内能解决的问题要求做到立行立改,对短期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各驻村领导和各村共同研究,制定具体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时限,确保将发现的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坚决做到“危房不住人,住人不危房”。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12-27
(郑黎 李全民)近日,苍溪县河西乡村联通供水保障工程正式启动。建成后,将解决河西片区的亭子、白桥、东青、百利场镇等4个乡镇90%以上约6.6万农村居民的供水保障。该项目业主为苍溪县乡镇供水有限公司,概算总投资为9720万,设计供水规模达1万m3/d。水厂位置设在亭子镇,通过管网延伸与现有亭子供水站、白桥供水站、马桑供水站、青山观供水站、禅林供水站、八庙供水站互联互通,解决河西片区的亭子、白桥、东青、百利场镇等4个乡镇90%以上约6.6万农村居民的供水保障。目前已完成前期招标核准和代理招标工作。苍溪县河西乡村联通供水保障工程围绕实施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以“大规模、大联通、大水源、大管网、大保障”的工程布局模式,重点发展集中连片规模化供水工程,推进全县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构建新时代农村水系网格。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12-27
四川农村日报讯 李霞 白燕林  “主枝留长,侧枝剪短,凸枝不要,及时剪掉……”近日,在广元市利州区大石镇青岭村桃园种植基地,农艺“土专家”凡旭一边念着剪枝“顺口溜”,一边操起剪刀演示桃树剪枝技巧,吸引了不少村民前来学习“剪枝经”。  当前正值果树冬季管护关键期,连日来,利州区各地积极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帮助村民做好果树冬季管护,保证来年水果丰收。  活动现场,农技员认真查看果树生长情况,面对面、手把手开展技术指导,对查找出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专业的解决措施。“以前我们都是按照自己的经验和习惯剪枝,今天经过专家现场指导,我晓得了必须按照专业方法进行修剪,这样水果的产量才会高。”培训结束后,青岭村村民王开明高兴地说。  青岭村桃园种植基地负责人凡中贵则表示,由于这几年技术没跟上,水果的产量和品质受到影响,通过农技员的现场指导,规范剪枝操作,他希望来年桃子能够喜获大丰收。  据了解,近年来,利州区大石镇共在大稻坝村、青岭村等8个村发展了以桃子、葡萄等为主的小水果产业 3000余亩,年产值在1000余万元以上。随着近两年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由于管护经验不足,部分区域出现了挂果质量参差不齐、产量降低等问题。  针对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管护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今年大石镇成立了冬季管护技术小组,分组分片区到田间为果农讲解管护技巧,传授果树种植施肥管理、修剪枝条、病虫害防治等管护技术。  大石镇副镇长唐林华表示,该镇按照提质增效总要求,对特色小水果产业进行再部署、再升级,在农业发展全程中加强技术指导和品质管控,明年争取将小水果产业面积扩大到5000余亩,以进一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12-27
四川农村日报讯 贾莉 特约通讯员 郭桂花“大家注意,垂直或倾斜位置开坡口的接头必须从下向上焊接……”12月22日,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白岩村村委会坝坝里人头攒动、焊花飞溅,为期10天的焊工技能培训班如期开班。  “这次培训结束考试合格的学员,将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能帮助他们更好就业。”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培训班参训学员共45人,其中脱贫劳动力21人,培训采取理论加实操的授课方式,既讲技术要点,又讲焊接经验。  今年以来,为促进高质量创业就业,利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聚焦职业技能培训关键环节,结合利州产业特色,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需求,依托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全面收集农民工、失业人员、脱贫人员等重点人群培训意愿,制定了《广元市利州区2022年度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工作方案》。同时,该区因地制宜、按需施策,打出职业培训组合拳:充分发挥企业自主培训主体作用,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持续加大新职业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培训;发挥政企校多方合作优势,着力打造“川育核工”等劳务品牌培训;推行“企业下单、机构接单、学员点单、政府买单”等职业技能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普惠性与精准度;把好培训过程监督关,采取“蹲点”督培、考勤打卡等多种措施,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截至目前,该区线上线下共开办电工、育婴员、美容师等培训班165期,培训学员达6613人次。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12-27
四川农村日报讯 杨奇勇 杨黎明近日,在广元市昭化区卫子镇卫子村会议室,举行了一场“葭萌厨子”技能鉴定大考。来自苍溪县高级职业中学的鉴定专家,对即将结业的32名“厨子”开展了实操考核鉴定。与此同时,在射箭镇提阳社区会议室,也在进行“葭萌厨子”涉旅培训,由广元通达职业培训学校执教,35名学员穿着厨师装,带着厨师帽,聚精会神地听讲。  据了解,在“葭萌厨子”培训对象的选择上,昭化区主要选择乡村涉旅行业,希望通过培训提升乡村旅游餐饮业的质量。今年年初,该区通过摸排走访,确定了需要培训的人员名单。  “我们的‘葭萌厨子’涉旅培训,坚持一个‘稳’字。具体贯穿到项目确立、资金管理、管理人员的选配等重要环节。”区人社局副局长王伟表示。在“稳”的具体方法上,该区有自己的招数。一是按规定程序立项。先由各镇各部门提出培训意愿,落实对象名单,局党组会通过立项后上报区上,同时抄报市局。二是按要求管理资金。项目结束后请有资质的审计事务机构提前开展拨款前的审计,不合格的坚决整改,整改不合格的,不予拨款。每年年后,主动邀请区审计纪检巡查部门介入,对培训资金进行审计和核查。三是高标准选派监管人员。选派政治可靠、业务精良、作风廉洁的共产党员担任,确保了监管队伍自身过硬。  截至目前,昭化区在昭化、射箭、红岩、磨滩等10个镇举办了11期“葭萌厨子”涉旅培训,为453人颁发了厨师等级证书。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12-27
(冉金鹭 李全民)红坪村,像一颗明珠,藏于朝天区水磨沟镇。悠久的红色文化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相融,让这颗在大山深处遗世而独立的明珠散发出夺目光芒,成为享誉川内的红色美丽村庄。为探寻她的独特之美,我们向她奔赴而去。汽车从108国道向陕西方向行驶,途经中子铺,沿着山间公路盘旋而上,群山环列,峰峦重叠,绕过几十道弯,眼前豁然开朗,沐浴着柔和的阳光,携带着缕缕清风,红坪文化广场将我们温柔地拥入怀中。松柏苍翠,鸟鸣啾啾。沿着红坪县苏维埃烈士纪念碑旁的小路向前,绿树掩映的小山坳中,隐约可见一片老式的川北民居院落,青灰的屋瓦上青苔片片,黄土筑成的墙面浸润着岁月的沧桑。红军精神在红坪扎下了根。在红坪县苏维埃政治部旧址斑驳的土墙上,石灰写就的革命标语依然清晰可辨。“吱嘎”一声,推开老旧的木板门,斑驳的光影中,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岁月峥嵘的时代。“红坪可是朝天区境内唯一的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提及1934年红坪建立苏维埃政权,村民们眼里闪着光,他们说,那个时候,在李家坪(红坪村小地名),借着有利的地理优势,红四方面军开辟和建立了红坪县苏区革命根据地。“我的高祖父、祖父都参加了红军,我们都是红军的后代!”当年红坪贫苦老百姓踊跃参军,和红军一起打击消灭各类反革命武装,让如今的红坪人无不自豪。他们指着绿树掩映着的小山坳说,徐向前元帅当年就在那里指挥作战,这院落的墙上还留有他的亲笔诗呢!那个山坡下面,是红272团代团长孟必豪牺牲后的长眠之地,拐弯处的老水井,也是当年红军战士们挖下的。山风吹过红坪,带起阵阵松涛声;山坡上,一颗偌大的红五星镶嵌在胡家寨阻击战烈士纪念碑顶端。80年过去了,当年红军将士冲锋的呐喊声犹在耳畔,惊魂夺魄的场面似在眼前。“红坪县境建立了2个区苏7个乡苏45个村苏,解放领土1000余平方公里、50000余人民,红坪县建立后经历了大小30余次战斗洗礼……”红坪书院的少先队员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瞻仰烈士纪念碑,他们手捧鲜花,聆听着红军战士的英雄事迹,目光澄澈而坚定。步入新时代,“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春风吹进了红坪村。过去,红坪村山高路陡,贫瘠的土地只能种植玉米、土豆等传统农作物,一年到头,村民们都是看天吃饭。怎么才能打破“一年忙到头,兜里空悠悠”的窘境?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召集村民们在红坪村党群服务中心开了一场“坝坝会”,定下了增进民生福祉的基调。“坝坝会”开好头,按照“党建+”模式,红坪村流转土地200余亩,引进农技专业指导员,因地制宜,瞄准山里山外,将核桃、木耳、天麻等产业逐步发展起来了,还创建了1个农业园区和1个农业合作社。顺着村里的小径转上一圈,山还是那样的山,水还是那样的水,红坪人脸上的笑容却多了起来。“绿色产业得发展,红色品牌竖起来。”在食用菌种植园区,整齐排列着的黑色大棚里,上百亩天麻、木耳正待丰收;半山腰处,小水果种植基地里,枇粑、桃李等果树正蓬勃生长着;合作社的村民家家户户都搞起了中药材产业,种上了大黄、重楼等药材。转过山坳,一抹亮眼的红色映入眼帘,这里就是红坪村党群服务中心。过去与现在一脉相承,绚烂的“中国红”是红坪村的底色,如今,最暖心的“一抹红”就飘扬在楼顶那面旗帜上。而今,红坪村党群服务中心建成了红坪县苏维埃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文明实践站、村级卫生站,便民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和游客集散中心,成为全体村民在乡村振兴中大展拳脚的红色引擎,牵引着红坪村人的幸福生活。富了口袋,建强脑袋。红坪村坚持红色党建引领,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村党群服务中心制定了一系列村规民约,形成了不铺张浪费,不大手大脚,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的新风尚。除了移风易俗,红坪村年年都会举办孝老爱亲活动,评选出一个个孝顺的模范人物。一个个孝老爱亲的事例、一户户温馨幸福的家庭,孝老爱亲的优良传统温润了这个小山村。在村庄随处走走看看,宽阔平坦的水泥路连通家家户户,整洁漂亮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一垅垅绿油油的蔬菜在田地里整齐列队,阳光下悠然踱步的家禽,追逐嬉闹的孩童,村落上空飘忽着的袅袅炊烟里,农家饭菜的香味扑鼻而来……一幅富足祥和的农家美景图在眼前徐徐铺展开。在村强民富的绿色底稿上,红坪村又将目光投向了乡村振兴又一路径一一发展乡村旅游。2021年,红坪村争取项目资金1350万,对红坪县苏维埃政府、政治部旧址,孟必豪烈士墓等红色旧址进行了修缮和保护,同时配套打造了红色文化风格的村容村貌。绿树掩映中,红色苏维埃革命旧址和一个个人文景点交相辉映,在斜阳下,在山风浮动的野花野草的淡淡香味里,红色记忆和现代农旅交织出别样的风情。“红”和“绿”是红坪村最靓丽的色彩,站在白云缭绕的红坪村山顶,看山环水绕的红坪,羡慕中不由多了一分敬意。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12-26
(张虎 王慧 记者 侯东 文/图)近年来,剑阁县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乡村振兴为抓手,因地制宜打造专业合作社与示范基地,依托剑门关景区区域优势发展乡村观光旅游、产业深加工企业等,带动周边村民就近就业,引导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拓宽当地群众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记者来到了石洞沟现代农业园区和剑门·蜀道茶叶生态公园,感受到了剑阁农旅融合产业的蓬勃发展。2015年,剑门关景区顺利入选国家5A级景区,成为当时四川唯一上榜的景区。申报成功后,剑门关的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吸引了大批省内外游客。剑阁县瞄准这一时机,大力发展特色农村产业,陆续建成五指山园区、抄手园区、剑南粮油园区、石洞沟园区等项目,为推动剑阁县农业项目、乡村旅游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了解,石洞沟现代农业园区总投入资金1.8亿元,建设总面积1.5万亩,其中猕猴桃产业园3500亩,金秋砂糖橘、石榴、冬枣、葡萄等特色水果3000亩。园区产业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多方参与、农民融入”发展模式和创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已辐射带动周边9个行政村、43个组、10383人致富增收。石洞沟现代农业园区蔬菜长势良好除了石洞沟现代农业园区外,剑阁县还围绕把茶旅融合产业建成剑门关镇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目标,以“茶叶度假、康养休闲、体验观光”为发展主轴线,做响剑门茶旅品牌,做旺剑门蜀道风景区特色旅游产业。剑门·蜀道茶叶生态公园属典型深丘山区,山坡多,平地少,经专业部门对茶叶种植的土地综合检测,PH值在5.0-7.5之间,平均海拔高度900米,植被保护较好,生态环境优越,可用于茶叶种植面积4500亩。目前,新建的茶园主要以黄茶为主,混合有绿茶等一些品种。该茶园2022年是第一年采摘,以恢复为主,今年,大概采摘有5000斤的鲜茶,预计在2023年采摘30000斤的鲜茶。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持续升温,境外客源渠道进一步拓宽,旅游客源市场总量不断扩大,为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等新兴旅游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也为剑门·蜀道茶叶生态公园实施聚焦茶旅融合的主题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剑阁县作为农业大县,近年来,也一直在寻找一条适宜剑阁农业农村发展的新路子。这次前往石洞沟现代农业园区和剑门·蜀道茶叶生态公园,发现很多的园区、产业发展都充分利用了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也带动着周边乡村一同发展。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12-26
(张敏 记者 侯东 文/图)对于广元市朝天区沙河镇罗圈岩村核桃种植户何道华来说,每年冬季都是播种丰收新希望的好时节。“扎实做好施肥、涂白、防虫等一系列冬季综合管护,来年才能摘取丰收的果实。”在“土专家”侯银堂的指导下,何道华一丝不苟地做好核桃冬管的每一个环节,他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去年,就是因为他家冬管做得好,6亩核桃树产鲜核桃3000余斤,收入超过3万元。而作为朝天区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2021年,朝天核桃产量达到5.5万吨,创综合产值30亿元,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超过4000元。筑牢返贫致贫底线,富民产业实现新突破,乡村治理走出新路径……初冬的朝天大地,处处涌动着乡村振兴的热潮、演绎着令人欣喜的乡村振兴故事。“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朝天乡村正加速朝着这幅新图景大步迈进。新奋斗的起点:有效衔接  筑牢乡村振兴基石日前,中子镇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穆自友,通过“一卡通”账户成功领到了从朝天区防止返贫帮扶专项基金申请到的产业帮扶资金8000元。今年50岁的穆自友2017年底脱贫,2021年5月因突发意外卧床不起,被纳入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待身体逐渐恢复后,穆自友不等不靠、自食其力发展起了养殖业,但因前期资金投入不足,圈舍不够坚固,数日间竟跑掉了好几只羊,损失2000元左右。眼看着即将见到效益的羊白白跑掉,自己却拿不出资金加固圈舍,穆自友万分着急。镇、村干部在走访中了解到穆自友的困难后,帮助他向返贫帮扶专项基金成功申请了这笔产业帮扶资金。“现在,羊圈修好了,还购买了羊羔,生活又充满了希望。”穆自友说。2021年,朝天区设立防止返贫帮扶专项基金,安排首期基金专户总额200万元,并设立医疗、就学、安全住房、产业、就业等专项帮扶,将全区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中未标注风险消除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纳入帮扶对象。截至目前,该区已有36户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从基金申请到帮扶资金共30.97万元。美丽宜居新村设立返贫帮扶专项基金,仅是朝天区消除返贫致贫风险、筑牢乡村振兴基石的有力举措之一。朝天区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首要的民生工程,坚持政策不断档、责任不松懈、力量不减弱、监测不遗漏,紧盯脱贫群众的民生需求,持续强化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筑牢了不发生一户一人返贫致贫底线。制定《朝天区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十条措施”》,建立1150人的四级防返贫监测网格化队伍,摸排出监测对象205户671人,并对监测对象实行“红、黄、蓝”三级预警帮扶。出台《朝天区稳定就业二十条措施》,实现脱贫人口就业1.21万人;制定《广元市朝天区建设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实施方案》和《支持低收入人群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支持6500余户群众发展产业。出台促进搬迁群众就业创业专项政策3个,落实搬迁劳动力4310人就业;投入产业发展资金600余万元,建立产业分红机制4个,平均年固定分红1.8万余元;全面启动实施集中安置点后续扶持项目11个,涉及资金1088.37万元。……“监测全覆盖,帮扶措施硬。”上半年,朝天区集体经济经营性纯收入达160余万元,同比增长13.8%;全区农村集体经济新增经营性收入较2021年相比增幅达30%以上,50个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较2021年相比增幅达40%以上。新路子的探索:产业兴旺  激活乡村振兴动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近两年,在朝天区曾家山,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在悄然中发生根本改变。山地单轨运输机、智能育苗大棚、“朝天云蔬”数字化平台……一系列智慧化农业设施设备的相继投用,让曾家山群众在大幅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的同时,产业发展也兴旺了起来。2021年,曾家山仅高山露地蔬菜年复种面积就达26万亩,产量近70万吨,产值10余亿元,基地乡镇农民人均蔬菜收入达1.4万元。走进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曾家山两河口镇惠农蔬菜专业合作社温室大棚内,35摄氏度的温润空气扑面而来,郁郁葱葱的各色蔬菜生机勃勃、长势喜人。搭载了“朝天云蔬”数字化平台的温室大棚,不仅实现了温度、湿度、光照等数值的自动监测,配套安装的物联网系统还实现了喷灌、风机等设施设备的自动控制……而省下大笔人工成本的合作社,今年仅越冬蔬菜总产量预计就可达80吨、产值高达70多万元。合作社负责人蔡万平介绍,当前,合作社共有500余亩的蔬菜种植基地,年复种面积高达1300余亩,常年种植辣椒、甘蓝、水果玉米、甜瓜、小番茄等数十种果蔬。同时,合作社采用“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吸纳社员133户568人,带动周边30余户群众发展蔬菜种植产业,户均年增收达2万元以上。近年来,朝天区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构建现代农业“3+3”产业体系,坚持“核桃产业提质增效、蔬菜产业巩固提升、食用菌产业稳步推进、肉牛羊产业突破性发展、土鸡保种选育、生猪稳产保供”的思路,大力发展优质粮油、特色经作、绿色养殖三大优质特色产业,夯实现代农业种业、装备、烘干冷链物流三大先导性产业支撑,推动农业特色产业持续做大做强,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动力。朝天区蔬菜现代农业园区据统计,目前,朝天区已建成现代农(林)业园区10个,建成村特色产业园198个,培育省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7家、农民合作社615家、家庭农场568家。产业兴,增收稳。今年上半年,朝天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5.98亿元,同比增长5.6%;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实现13.23亿元,同比增长5.8%;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实现2332万元,同比增长12.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7301元,同比增长7.7%,高出全国、全省、全市增速1.9、0.8、0.1个百分点。一条围绕乡村振兴加速上行的“幸福曲线”越发清晰,农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新风尚的塑造:留住乡愁  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延续乡土文化,留住乡愁特色,发展美丽经济,探索乡村未来。”美丽宜居的乡村,风景不仅在青山绿水中、在焕然一新的人居环境中,更在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中。推窗见绿、出门进园、低头闻香;农村变景区、田园变公园、群众生活比蜜甜……一句句顺口溜,道出的是李家镇永乐村优美的环境和群众幸福的生活。近年来,得益于“多彩曾家山”项目4万余株乔木的栽种,以及30余万平方米灌木、草花、草坪等的培植,中子、曾家、李家、两河口4个乡镇14个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项目沿线直接受益群众超过7万人。乡村的美,不只在于种花养草、还原乡村自然之魅力,群众更期盼完善的生活配套和治理,这才是美丽宜居乡村的底色之所在。朝天区以实施全域新村建设为载体,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狠抓基础设施、新型村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五位一体”综合配套,2021年,全域新村建设完美收官,美丽的“桃花源”处处可见。而在乡村治理中,朝天区探索推行的村民“积分制”管理,将自治、法治、德治的具体要求分项赋分,建立村民“行为账本”,引导村民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更是有效激发了群众自我发展和参与集体公益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走出了一条“三治融合”的农村地区基层治理新路子。乡居环境美了,精神家园也不能荒芜。朝天区将当地山谷水韵、乡土人文凝结成的独特符号,与墨韵书香结合,打造了230个农家书屋,配置60余万册图书、10余种报纸期刊、100余种音像电子出版物,并建成电子阅览室和阅读场地,在推广全民阅读的同时,留住朝天“味道”,推动乡土文化持续繁荣发展,让人情、文化与传承在农家书屋里延续,并共同构成了朝天区宁静厚朴的乡村文化意境。农家书屋 “农家书屋以润物无声的文化精神力量,正悄然改变着农村群众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农村新的文明风尚正在逐步形成。”朝天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还标准化建成12个乡镇文化站、139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乡村十五分钟文化圈”全面建成,“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书报人人读、电影月月放、舞蹈天天跳”成为常态。百尺竿头扶摇上,千帆竞发勇者胜。乡村振兴的梦想,在朝天区脚踏实地的探索与实践中一步步成为现实,一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新时代乡村画卷正在朝天大地徐徐铺展开来。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12-26
四川农村日报讯 刘乾辉 记者 刘佳 文/图  12月22日,寒风大作。记者深入旺苍县高阳镇鹿渡村大茅坡采访。  “雕塑再往后移,靠近大石头。这两块大石头是天然的宝,可不能破坏了。”大茅坡3A景区建设现场,旺苍县高阳镇党委书记任刚强正和施工人员交流。展示区正在安装文化雕塑。雕塑场景一个是萧山“围海垦田”雕塑,一个是大茅坡改土雕塑,造田改地,正好是“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写照。  鹿渡村支部书记王宏国很兴奋地告诉记者,今年村上3A级景区和大茅坡精神展览馆两大项目上马,年底就将竣工。  景区建好了,客人从哪里来?在唐发春温暖的火炉旁,记者询问镇干部。“通过承接干部培训、学生教育、社会散客,全方位招引文旅客流。”任刚强胸有成竹。具体而言,与市委党校联合在大茅坡共建“三个基地”——教学基地、实践基地和调研基地,吸引干部培训客源;依托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四川米仓山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大茅坡茶叶生产基地和米仓山博艺园,积极创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吸引学生教育客源;通过针对不同时节、不同群体的精准宣传,吸引社会散客。  “我年龄大了,没想到还能在大茅坡当个解说员,吃上旅游饭了。”唐发春说自己赶上了好时代。高阳镇大茅坡3A景区展示区正在安装文化雕塑。说苦干 乱石改良田,今生不悔寒风袭人。30年前的大茅坡,人山人海,为过上“吃饱饭”的日子,家家户户投劳投力,誓把乱石堆改造成梯田。  “那时候改土,钢钎二锤打眼、十字镐松土、背篼背土,哪里土薄就往哪里倒。”现已年过六旬的康礼祥,是鹿渡村4组人,大茅坡改土时30多岁,在农村,正是一把好劳力。  “我当时是带班组长。抡二锤,手上起了好多血泡。早出晚归,就想把坡地改好,多产粮食。”山风呼啸,围坐在康礼祥温暖的炭火炉旁,他向记者讲述那不平凡的奋斗历程。  在大茅坡采访,群众都说“应该写一写鹿渡村2组的‘铁娘子’。”  “铁娘子”叫康怀贵,大茅坡改土时还不到30岁。  在高阳镇大茅坡3A景区展示区,记者见到从山西打工回来的康怀贵。此时,她手上拿着烟,正和工友摆放文化雕塑。见记者疑惑地望着她,康怀贵风趣地说:“为了放炮,学会了抽烟。土改好了,烟戒不掉了。”说完,她自己忍不住笑了。  在乱石堆改土,当然要放炮。时任村妇女主任的康怀贵,主动承担放炮的重任。“一头扁一头尖的钢钎掏眼,一排炮掏10个眼,每个眼装3斤炸药,用香烟点导火索。点火时,要把烟灰吹掉,越明亮越好。”时间过去了30年,康怀贵对当年的放炮经历记忆犹新。  “点完一排炮,赶紧躲起来。”康怀贵说,“不能伤到背上娃儿。”  大茅坡改土,直接的组织者是时任村党支部书记唐发春。  在鹿渡村2组唐发春家炉火旁,回忆改土的峥嵘岁月,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眼含泪水。  “为了改土,通夜通夜给群众做思想工作。当干部难,当基层干部更难。但是再难,也要把土改好。”唐发春说起当初的决定,仍然斩钉截铁。大茅坡改土,不仅改出了好地,还留下不灭的精神财富——“宁愿苦干,不愿苦熬”。话实干 一片片绿叶,带来增收希望包产到户后,由于地少人多,粮食产量上不去,吃饭问题依然困扰大茅坡人。为了吃饱饭,上世纪90年代初,一场轰轰烈烈的改土战役正式打响并完美收官。  大茅坡人改土,把急倾斜的坡地改为梯地,把瘠薄的土地增厚变肥,其目的当然是多产粮食。  改土效益如何?“改土前,广种薄收,一亩地能收毛苞谷500斤。改土后,同样一亩地,可以收毛苞谷1000斤。”改土后,康礼祥家的粮食产量翻了番。  “每家每户的粮食都满了仓。”回忆丰收景象,唐发春喜上眉梢。  通过苦干,大茅坡人不再过苦熬的日子。吃饭不用愁了,但手头不宽裕的窘境又摆在了面前。  创造了“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精神的大茅坡人,眼界宽了又走出一条实干之路。  2006年,康礼祥率先种了5亩绿茶,2010年卖鲜叶收入1500多元。  看到康礼祥发了茶叶财,村民也纷纷开始种茶。截至目前,鹿渡村茶叶面积达5000多亩。  老书记唐发春把1.5亩绿茶留转给了米仓山茶业集团,自己还有2亩黄茶2亩绿茶。“年龄大了,鲜叶摘不赢。”鲜叶卖了4000元后,唐发春开始手工炒茶。他在成都工作的儿子,就喜欢喝老爷子的手工茶。“手工炒了10多斤,全都寄去了。”  “今年我摘了头茬黄茶,卖了2000多元,就和老公到太原打工去了。”“铁娘子”康怀贵说,受疫情影响,今年的钱没有往年好挣,但也挣了8万元。  手头有了钱的大茅坡人,把平常日子过成了诗和远方。  康礼祥家有八姊妹,因为穷,考上初中的他只能回家挣工分。吃了没文化的亏,康礼祥把希望倾注在儿孙身上。如今,他的一个孙女读本科,一个孙女在旺苍中学读高三。  康怀贵早就住上了一楼一底的小洋房,且圈舍灶房火屋厕所全是分开了的。  30年前,鹿渡村干部群众投工投劳,走“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之路,在大茅坡决战四个冬春,将乱石嶙峋、瘠薄的土地砌石墙25公里、坡改梯570亩。  30后的大茅坡,一丛丛浅黄色茶树,在大茅坡上迎风飞舞。  这里正在建设3A级景区。旺苍县高阳镇抢抓东西部协作机遇,在杭州市萧山区支持下,正全力发展文旅产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我们的下一步计划是:以高阳特有的贡茶、温泉为主导产业,以大茅坡精神为魂,建设文旅小镇,增加村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任刚强告诉记者。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12-26
(蒲妍如 阳林玥 李全民)剑阁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地处川陕甘三省结合部,是大蜀道的核心区,更是生态康养旅游的优选之地。这里,生态环境优良,旅游要素完善。森林覆盖率52%,空气优良率95%,年均气温16℃,是旅游休闲度假的胜地。览一山雄关秀色  沐一路负氧离子“森林浴”“原来一直想来剑门关,现在疫情政策优化之后,过来很方便。今天来剑门关,看到这些青山绿水,更能感受到当时咱大诗人李白写的那两句诗,‘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来自河北的游客赵先生在亲身体验到李白笔下的《蜀道难》后,不禁吟诵起其中诗句来。剑门关集蜀道文化、三国文化、战争文化、红色文化于一体。这里,拥有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悬空玻璃观景台,可带你凌空俯瞰绝壁千仞。这里,山水潺潺,鸟语花香,高浓度的负氧离子和树脂芳香飘散,让这里的空气令人深深着迷。冬日里的剑门雄关,没有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豪迈,却增添了柔美浪漫之意,神奇与神秘中透着独特的韵味,吸引了许多外地游客的到来。“我们趁着近几天天气好,就约好友来到剑门关,呼吸山间清新的空气,既锻炼了身体又将美景尽览无余。”不少游客为了远离城市的车水马龙和快节奏生活,选择到剑门关绿水青山间悠闲地走一走,深呼吸大自然馈赠的新鲜空气,尽享生态之美。品一杯剑门香茗 驱一身寒意暖身暖心剑门绿茶,历史有名,《蜀中名记》有载“有梁山寺茶叶,亦为蜀中极品”。剑门绿茶串细长,卷成螺纹,覆披,银白色绿隐,香气浓郁,味鲜醇香,味甘浓稠,汤色绿透明,叶色绿亮。“听说剑门茶叶不错,我们打算买一盒回去送给家里的长辈。”从陕西来的游客王先生说道。剑门山海拔千余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质肥沃,酸碱度适中,是绿色无污染茶叶的优质产地。建国以来,剑门山区拥有茶叶基地十余个,面积万余亩,尤以位于剑门关七十二峰之颠仙峰观的剑门关茶场盛名。剑门关茶远销全国各地,其中“剑门玉绿”获中国西部农博会名优产品称号,“剑门翠云玉芽”荣获第五届“中杯茶”一等奖。从此,剑门绿茶盛名远播,信受茗君们的格外青睐。在这冬日里,泡一杯剑门绿茶,驱寒暖身,喝出春天的味道。享一桌剑门豆腐 食一碗人间烟火剑门豆腐香飘万里。黄忠豆腐、草船借箭、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一道道诱人味蕾的豆腐菜品,如一幅幅引人入胜的历史卷轴被徐徐展开,将剑阁厚重的历史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剑阁独特的黄豆品质和剑门泉水,使得剑门豆腐成为其他地方不可复制的美味,师傅说,这里的豆腐总共可制作出上百多道菜品,不仅好看还好吃!凡是到剑门关游览的游客在欣赏了大自然天公造化的美丽景色之后,几乎毫无例外地要去品尝剑门豆腐宴。据了解,在剑门山区砾岩油沙石土中生长出的黄豆蛋白质含量大于42%,制作出的豆腐蛋白质含量约为国家标准的2倍,水分低于40%,约为国家标准的三分之一,营养成分丰富,不但有益人体健康,口感还十分润滑。剑门地区浅层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水普遍含有锶、钙、钾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及特殊矿物质,部分地下水有益元素含量达到饮用天然矿泉水的水质标准,因此,用剑门泉水制作出的豆腐味道十分鲜美。剑门豆腐还将菜品与三国故事相结合,盘盘有故事,道道有内涵。食客们不禁感叹于延续千年的豆腐传奇,亦会被剑阁丰富的历史文化脉络所触动,这就是剑门豆腐的魅力所在。伴着冬日暖阳,到剑阁,来一场健康养生游,揽秀色入怀、品一杯香茶、享一桌美食,颐养身心!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12-23
(唐福升)12月22日,笔者从广元市旺苍县交通运输部门了解到,该县进一步明确了各乡镇主体责任,把“四好农村路”建设当作“一把手”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强化组织保障,强化资金保障,强化政策保障,确保顺利实现“四好农村路”建设各项目标。据介绍,该县将农村公路“管建养运”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县级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工作领导小组,并同步建立组织保障、资金保障、绩效考核工作体系。出台《旺苍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将农村公路“建管养运”需求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转移支付、政府一般债券资金、贫困村整体提升与山区农村路网项目银行贷款等投入农村公路建设。印发《旺苍县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发展的实施意见》《旺苍县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把“四好农村路”建设纳入乡镇、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建立健全考核结果与投资挂钩的奖惩机制。旺苍县交通运输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县将全力做好四好农村路的建设和管护工作,为旺苍县经济发展和群众的平安出行,奠定一个良好的公路基础。据了解,目前,旺苍县嘉川镇等4个乡镇成功创建为市级“四好农村路”示范镇。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12-23
(冯小珈 李全民)12月的利州,寒风习习,但在宝轮镇红星村蔬菜种植基地的大棚里却是暖意洋洋。工人们正忙着清理过季蔬菜的枝干和杂草,为来年春季的蔬菜种植打下基础。“目前,我们有蔬菜大棚108个,面积180亩,主要种植番茄、茄子、辣椒等十余种时令蔬菜。”利州区鲜绿特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何玉进介绍,自2013年鲜绿特蔬菜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按照“新型经营主体+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成功走出了品牌化、市场化发展的路子。成为了市城区重要的菜篮子基地,也是村民实现增收致富的“聚宝盆”,目前带动周边20户村民参与蔬菜产业化经营,人均增收1800余元。不仅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还让村里产业发展有了亮点,成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个强劲“引擎”。“菜篮子”稳产保供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市民,关系着群众的一日三餐。把“菜园子”建设好,确保产得出、供得上,是保障民生的重要基础。今年以来,利州区通过拓宽种植面积,改善基础设施等措施,有力推进以蔬菜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同时,进一步加大推广蔬菜名、优、特、新良种,广泛普及高产高效实用技术,创新机制体制,创品牌,抓流通,为“菜篮子”工程建设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活力,加快了蔬菜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全区完成蔬菜种植面积15.8万亩,实现产量46.1万吨,应季蔬菜自给率达到70%以上,充分保障了城市供应,平抑市场物价,实现了农民人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下一步,该区将进一步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积极引导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切实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深入推进农业园区建设,探索推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径新模式。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12-23
(赵柳月 王菲菲 李全民)冬季是水利建设的黄金期。连日来,广元市昭化区抢抓当前有利时机,不断加快防洪治理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工期目标如期完成。清理河道、固定模板、浇筑混凝土……近日,笔者走进嘉陵江支流广元市昭化区南河东山拣银岩段防洪治理工程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开启“奋战”模式,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嘉陵江支流广元市昭化区南河东山拣银岩段防洪治理工程项目经理邵光洪介绍,该工程主要施工内容为混凝土挡墙浇筑,人行桥、机耕桥、步游道、亲水平台、拦砂坝修建等。目前正在进行东山段堤身混凝土挡墙浇筑,该段新建堤身挡墙5037米,已完成3000米。嘉陵江支流广元市昭化区南河东山拣银岩段防洪治理工程由东山段和拣银岩段两段河段组成,总投资3470余万元,综合治理河道总长8402m。近段时间以来,施工方开足马力,倒排工期、顺排工序、科学调度。邵光洪表示:“项目部在保证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年底可完成该段全部堤身挡墙浇筑。”在加快项目建设同时,施工单位和业主单位还定期开展巡视检查、加强监管排查,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严格把控施工安全措施和工程质量,确保工程有序进行。“我们不断加强与各参建单位的沟通及协调,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工程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严格控制投资,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 ”葭萌建设水利工程部部长廖超逸说。“东山拣银岩段防洪治理工程项目是我区2022年为民办实事重点民生水利项目,也是乡村振兴重点基础设施水利建设项目,自今年10月份开工以来,我局持续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强化工作联动,有力推进项目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昭化区水利局高级工程师杨凯生说。据了解,该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工程区的防洪体系,提高河道防洪标准。同时还能为当地群众提供宜居宜游的生态环境,有效促进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12-23
(贾莉 郭桂花 李全民)“大家注意了,垂直或倾斜位置开坡口的接头必须从下向上焊接,对不开坡口的薄板对接和立角焊可采用向下焊接的方法.....”12月22日,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白岩村村委会坝坝里人头攒动、焊花飞溅,为期10天的焊工技能培训班如期开班。焊工技能培训现场“这种技能培训太好了,像我们这种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多一门手艺,挣钱的路子就更宽了!”白岩村村民王型刚听完课堂理论知识,就迫不及待地拿起工具跟老师学习实操。“这次培训结束考试合格的学员,将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他们更好地就业添砖加瓦。”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培训班参训学员共45人,其中脱贫劳动力21人。培训采取理论加实操的授课方式,既讲技术要点,又讲焊接经验,受到当地群众的普遍欢迎。据了解,今年以来,为促进高质量创业就业,利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聚焦职业技能培训关键环节,结合利州产业特色,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需求,依托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全面收集农民工、失业人员、脱贫人员等重点人群培训意愿,制定了《广元市利州区2022年度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工作方案》。同时,该区因地制宜、按需施策,打出了职业培训“组合拳”:充分发挥企业自主培训主体作用,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持续加大新职业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培训;发挥政企校多方合作优势,着力打造“川育核工”等劳务品牌培训;推行“企业下单、机构接单、学员点单、政府买单”等职业技能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普惠性与精准度;把好培训过程监督关,采取“蹲点”督培、考勤打卡等多种措施,确保培训取得实效。截止12月,该区线上线下共开办电工、育婴员、美容师等培训班165期,培训学员达6613人次。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12-23
(李全民)今年以来,广元市财政局依托利用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832平台”),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政策作用,推动政府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山区助农兴农、助企兴企之路。全市共有389家当地供应商入驻“832平台”,上架商品2.1万个(种),累计实现销售收入7.7亿元,带动农副产品销售总额超18亿元。用好用活“832平台”,政府采购农产品广元市财政局以“832平台”为载体,抓住政策机遇,聚焦聚力政企、政策联动,持续助推脱贫地区农户增收致富,有力促进脱贫地区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展销活动等方式,加大地方“832平台”产品对外推介,促进平台产品融入国内消费大市场。通过预订米面粮油、时令鲜蔬等优质农产品,直供本地及东西部协作帮扶脱贫地区,推动农副产品进商超、进社区、进食堂,建立“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三方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企业、农户稳定增收。优化服务“出新招”,助企纾困稳增长常态化举办“832平台”专场推介活动,组织全市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申报入驻,整合“一站办理入驻清单”,明确进驻程序、产品上架条件等。成立服务保障组,通过“现场会讲、手把手教”等方式,跟踪指导,确保经营主体“愿驻尽驻”,拓宽经营主体销售渠道,促进销售收入稳定增长。建立信用管理机制,将上架农副产品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监管区和监管巡查对象,严肃处理产品质量不达标、虚假开具合格证等行为,将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经营主体列入“黑名单”。做优做强“广元造”品牌,强化采购稳销售通过“832平台”,使脱贫地区农副产品变商品、收成变收入,消费帮扶成效明显。对入驻产品开展全覆盖检测和质量认证,助力产业做大、企业做强、品牌做亮,聚力打造苍溪红心猕猴桃等一批“广元造”优势地方特色品牌。广元市“832平台”纳入“天府乡村”商标认定企业326家,产品979个,“三品一标”农产品达530个,“广元造”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8%以上。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12-23
(赵磊 李全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近日,剑阁县王河镇“亮化工程”全面竣工,进一步完善了乡镇基础设施建设,照亮了群众出行路,也点亮了群众的幸福路。场镇路旁已安装好的新能源路灯剑阁县王河镇根据场镇道路分布情况,研究制定路灯安装方案后,由社区积极推进场镇路灯亮化提升改造工程。2022年10月,王河镇亮化提升改造工程开始实施,通过增加安装太阳能路灯方式对场镇道路照明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总投资30余万元,安装定制含有“中国结”元素的新能源路灯。“截止目前我镇的亮化工程已全面完成,小小的路灯不仅点亮了夜间归家的路,也照亮了群众幸福的生活。”剑阁县王河镇副镇长母佳奇说。“中国结”元素的新能源路灯为助推美丽乡村建设,优化群众宜居宜业环境,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记者了解到,该镇党委政府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安装、更换场镇路灯工作作为一项惠民工程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这是王河镇不断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又一项“解民忧、聚民心”的民生工程。“这个路灯安起相当好,原来没安就是一片漆黑,出、进都不方便,现在出来也相当方便。”剑阁县王河镇群众李北平欣喜地说道。小小的路灯不仅点亮了夜晚归家的路,也照亮了群众的幸福生活。该“亮化”工程的实施不仅有效解决了老百姓夜间出行难问题,也对改善场镇面貌、提升场镇活力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产生积极作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12-22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