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李霞 李全民)“要是栽稠了,莴笋长不大、品相差,栽稀了产量又提不起来,所以大家一定要把窝距和行距分别控制在6公分和7公分。”3月3日一大早,迎着春日暖阳,广元市利州区龙潭乡农技员梁鸿为青龙村村民传授种植莴笋的方法和技巧。在梁鸿的指导下,村民们一字排开,一边仔细聆听,一边按照要领熟练地取苗、打窝、埋土,大家相互配合,忙而有序,不到一小时,翠绿的莴笋幼苗就遍布田间。“技术指导很关键,以前只晓得根据经验种菜,听了农技员的讲解,我们就晓得咋个才能把菜种好。”村民李小红是一名90后返乡农民工,5年前承包了村里40余亩撂荒地种植时令蔬菜,她表示,为保证蔬菜的成活率和产量,乡上的农技员每年都会前来指导种植蔬菜的关键技术要领,“有了农技员的指导,我们种菜的信心更足了!”李小红说。目前,李小红的蔬菜种植基地里种植有甘蓝、白菜、黄瓜、四季豆等蔬菜,主要销往广元城区各大农贸市场。去年,实现销售收入40余万元。尝到蔬菜种植带来的甜头后,今年李小红准备将种植面积扩大到80余亩,新增千禧小番茄、水果黄瓜等新品种,争取今年实现销售收入50万元,同时带动更多周边村民就近务工增收入。人勤春来早,春耕正当时。连日来,利州区各地积极开展春耕备耕工作,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加大强惠农政策宣传,充分调动群众春耕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不误农时保春耕,为今年农业增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3-06
(张敏 记者 侯东)文旅产业如何“出圈”“出彩”? 广元市朝天区借智借力、用一场“头脑风暴”汇聚“金点子”,以“思想破冰”实现“发展突围”。近日,朝天区召开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十余位旅游资深从业者、企业负责人以及新闻媒体代表汇聚一堂,谈优势、说短板、话市场、道路径,为该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智。研讨会现场“近年来,曾家山旅游度假区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融合发展为路径,切实提升文旅产业质效,全面激发产业发展活力,在规划编制、基础设施、旅游业态、品牌创建、宣传营销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下一步,明月峡景区将进一步彰显景区内涵,做靓蜀道文化名片:以古关文化为主线、恢复境内关隘遗址,以科普文化为元素、彰显景区科技创新感,以地质文化为特色、凸显古蜀道自然之奇观;突出项目引领,做实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动入景道路提升建设,持续开发景城水上项目建设,持续打造景城夜游经济带……”文旅产业要发展,既要摸清“家底”、更要用好“家底”。研讨会上,曾家山管委会、明月峡景区服务中心在就景区建设情况及下一步规划做详细说明的同时,也抛出了“产品业态品质不高、品牌影响力不足、管理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等亟待破解的发展难题。“要在‘破’与‘立’中找出路,端出让游客叫好又叫座的‘好菜’,推动朝天区文旅产业在新起点上实现大繁荣、大发展。”立足朝天实际,大家展开热烈探讨,并提出了许多质量高、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在深耕曾家山旅游十年的曾家山滑雪场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地看来,“人间烟火味”“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的独特地理位置和气候是曾家山景区最大的优势所在。“如果能实现全市‘一盘棋’统筹规划,在避免同质化发展和竞争的同时,开发打造充分彰显曾家山‘蜀道亚高原’特色的系列业态,曾家山未来可期。”“高质量发展”是广元青旅总经理罗邦建关注的热词,他说,要实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丰富旅游产品、打造旅游超级IP、提升服务品质三者缺一不可,只有做好三方面结合工作,才能提高旅游资源转化率、提升朝天旅游知名度、进而提升游客资源。“在保护中开发,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是朝天区李家镇晓山青民宿业主朱茂华一直以来践行的理念,他认为,控制好曾家山的开发量、做好在建项目的环境修复、尽最大可能保留曾家山传统民居——吊脚楼……会让曾家山走得更稳、更远。新媒体人杨君“观察”朝天文旅产业发展多年,他说,实践告诉我们,来景区的人越多,景区的旅游消费越要对味,只有游客留下来的时间越长,消费才会越旺、收益才越多。而要让客人“留下来”,就要在坚持“区域联动”的前提下,大做“沉浸式旅游”文章、大做“留下来”文章。如何以文化“爆款”催生旅游“爆点”,则是华西都市报记者刘彦谷颇感兴趣的话题。“旅游发展,最终的落脚点在文化。”刘彦谷建议,借助媒体力量、策划主题活动,深度挖掘朝天历史文化、传承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并把它和旅游要素有机融合起来,朝天文旅将更富魅力。“围绕山水养眼、空气养肺、美食养胃、运动养生、文化养心‘五养’,发展健康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智慧旅游、满意旅游‘五游’。”广元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机关党委书记王仕伟认为,恪守发展导向、明晰发展路径,一张蓝图绘到底,朝天文旅产业一定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康养体系、文化载体、人群定位、景点差异化、乡村旅游……研讨会上,大家的发言内容涵盖文旅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既有经验分享、又有理论探讨,碰撞出了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创新性的思想火花。为发展出实招、谋良策,朝天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国章介绍,为朝天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支招活动线上线下同步开展,目前,已收集到意见建议100余条,为该区解决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路”与“桥”的问题开阔了视野,提供了方向。下一步,该区将做好意见建议的梳理策划,找准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定位和突破口,在软硬实力上实现质的提升,加快建成全国知名生态康养度假目的地和广元城市“会客厅”。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3-03-06
(唐福升 樊陈 何浩东 李全民)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建好“天府良田”,广元市旺苍县正全面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今年粮食丰产丰收打下基础,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在旺苍县国华镇,当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经接近尾声,目前正在进行田间基础设施建设,一大早,施工人员就开始备料,准备建设田坎、便道等,预计该项目将于5月底完成。杨洪林家的2亩土地都在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范围内,没改以前,每一块地都很小,2亩土地有5块碎地,机械根本进不了田,只有用牛犁地,人工播种,效率非常低。自从得知自家的田在改造范围内,这段时间,他每天都会到田边来走一走,盘算着以后的种植方向。当地的农田大多顺山而建,地面坡度大,土地分块多,不适合机械耕作,农民种粮成本高。正在开展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田块整治、土壤改良、灌排沟渠和田间道路配套等综合措施,不断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集中力量打造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的农田,更好的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目前,旺苍县正全面加快完成4.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收尾工作,同时启动建设2.7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确保大春生产投入耕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3-03
(刘旭 徐筠莒 李全民)“快来坐,请问中午吃点什么?”3月1日上午11点多,广元市朝天区沙河镇南华村,樱桃缘农家乐老板张泽勇忙着招呼着客人。“今天有5桌客人,到了周末可能会爆满。”张泽勇高兴地说。沙河镇有朝天南大门之称,境内樱花谷景区覆盖南华、三湾、白虎3个行政村。近段时间,这里的万余亩樱花竞相开放。山林间、道路旁、河谷边、房前屋后,一树树繁花盘虬错结、疏影横斜,美不胜收。张泽勇开办农家乐已有八年多时间,房前屋后都是樱桃树,接近10亩。每当花期来临,他们一家人就从外面回来,经营农家乐。“樱花花期短,忙完这几天,我就打算出门,等到樱桃红了我再回来。”张泽勇说。10多年前,张泽勇将樱桃树种在地梗边,这样平地还可以种庄稼,樱桃成熟也可以摘樱桃卖,一举两得。家里樱桃树多了,樱桃成熟季,逐渐有城里人来张泽勇家里摘樱桃、吃饭,张泽勇在其中看到了商机。在樱花谷,像他这样种植樱桃树的还有很多村民。家家户户种植,慢慢地便成片相连,十分壮观。据介绍,按照樱桃分布区域,樱花谷共设东樱园、西樱园、南樱园、北樱园、金樱园5个樱园,目前已发展1万余亩樱桃,其中占地 600亩以上樱桃观光园2个,400亩以上樱桃观光园3个,年产量达150余吨,发展农家乐30余家,今年预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0万元以上。而且,自2013年以来,通过连续举办赏樱花、樱桃采摘节等系列活动,沙河樱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实现了富果农、美家园、乐游人的多赢效果,助推了农旅文融合发展。“太美了,太漂亮了。”“请帮我拍个照。”……樱花林间,到处都能听到游客赞美声。游客或驻足观赏,或拍照留影,或在农家乐品茶闲谈。此外,摄影爱好者也纷纷前来采风,他们用灵动的文字、手中的镜头,记录和捕捉这个春天最美的光和影。“最多的时候我们一天接待4000多辆车,2万余人次。”沙河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樱花经济”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樱花盛开,游客络绎不绝。“目前是赏花的好时节,樱花经济给我们带来了不菲的收入。”张泽勇算了一笔账,仅樱花季和樱桃采摘季,他就能收入7万元左右。“樱花谷”也成为广元地区最大的水果樱桃与观赏樱花种植基地,集樱花观赏、樱桃采摘、农事体验、生态康养于一体,是朝天乡村旅游一张亮丽名片。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3-03
(张敏 记者 侯东 文/图)文旅产业如何“出圈”“出彩”? 广元市朝天区借智借力、用一场“头脑风暴”汇聚“金点子”,以“思想破冰”实现“发展突围”。3月1日,朝天区召开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十余位旅游资深从业者、企业负责人以及新闻媒体代表汇聚一堂,谈优势、说短板、话市场、道路径,为该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智。“近年来,曾家山旅游度假区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融合发展为路径,切实提升文旅产业质效,全面激发产业发展活力,在规划编制、基础设施、旅游业态、品牌创建、宣传营销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下一步,明月峡景区将进一步彰显景区内涵,做靓蜀道文化名片:以古关文化为主线、恢复境内关隘遗址,以科普文化为元素、彰显景区科技创新感,以地质文化为特色、凸显古蜀道自然之奇观;突出项目引领,做实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动入景道路提升建设,持续开发景城水上项目建设,持续打造景城夜游经济带……”文旅产业要发展,既要摸清“家底”、更要用好“家底”。研讨会上,曾家山管委会、明月峡景区服务中心在就景区建设情况及下一步规划做详细说明的同时,也抛出了“产品业态品质不高、品牌影响力不足、管理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等亟待破解的发展难题。“要在‘破’与‘立’中找出路,端出让游客叫好又叫座的‘好菜’,推动朝天区文旅产业在新起点上实现大繁荣、大发展。”立足朝天实际,大家展开热烈探讨,并提出了许多质量高、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在深耕曾家山旅游十年的曾家山滑雪场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地看来,“人间烟火味”“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的独特地理位置和气候是曾家山景区最大的优势所在。“如果能实现全市‘一盘棋’统筹规划,在避免同质化发展和竞争的同时,开发打造充分彰显曾家山‘蜀道亚高原’特色的系列业态,曾家山未来可期。”“高质量发展”是广元青旅总经理罗邦建关注的热词,他说,要实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丰富旅游产品、打造旅游超级IP、提升服务品质三者缺一不可,只有做好三方面结合工作,才能提高旅游资源转化率、提升朝天旅游知名度、进而提升游客资源。“在保护中开发,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是朝天区李家镇晓山青民宿业主朱茂华一直以来践行的理念,他认为,控制好曾家山的开发量、做好在建项目的环境修复、尽最大可能保留曾家山传统民居——吊脚楼……会让曾家山走得更稳、更远。新媒体人杨君“观察”朝天文旅产业发展多年,他说,实践告诉我们,来景区的人越多,景区的旅游消费越要对味,只有游客留下来的时间越长,消费才会越旺、收益才越多。而要让客人“留下来”,就要在坚持“区域联动”的前提下,大做“沉浸式旅游”文章、大做“留下来”文章。如何以文化“爆款”催生旅游“爆点”,则是华西都市报记者刘彦谷颇感兴趣的话题。“旅游发展,最终的落脚点在文化。”刘彦谷建议,借助媒体力量、策划主题活动,深度挖掘朝天历史文化、传承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并把它和旅游要素有机融合起来,朝天文旅将更富魅力。“围绕山水养眼、空气养肺、美食养胃、运动养生、文化养心‘五养’,发展健康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智慧旅游、满意旅游‘五游’。”广元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机关党委书记王仕伟认为,恪守发展导向、明晰发展路径,一张蓝图绘到底,朝天文旅产业一定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康养体系、文化载体、人群定位、景点差异化、乡村旅游……研讨会上,大家的发言内容涵盖文旅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既有经验分享、又有理论探讨,碰撞出了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创新性的思想火花。为发展出实招、谋良策,朝天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国章介绍,为朝天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支招活动线上线下同步开展,目前,已收集到意见建议100余条,为该区解决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路”与“桥”的问题开阔了视野,提供了方向。下一步,该区将做好意见建议的梳理策划,找准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定位和突破口,在软硬实力上实现质的提升,加快建成全国知名生态康养度假目的地和广元城市“会客厅”。近年来,朝天区坚定实施“文旅兴区”战略,深入推进文旅品牌、文旅项目、文旅市场、文旅营销等重点工作,切实做大做强文旅经济,繁荣发展文旅事业。2022年,该区全年接待游客9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5亿元。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3-03
四川三农新闻网广元讯(通讯员 苏国均)苍溪县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大力推进质量兴农战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建好信用“档案簿”。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依托,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规范建立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主体信用档案,对主体基础信息、信用评级依据、信用评级得分、信用评级结果进行建档规范管理。截至2022年底,该县已建立859家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和565家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监管+信用”模式基本形成。建立诚信“红黑榜”。充分利用日常监督和飞行检查相结合模式,科学开展信用评级,根据分值划分ABCD信用等级,探索建立信用评级结果与项目扶持、金融贷款、农业保险、品牌认证有效链接机制,强化评级结果应用,根据评级结果确立日常监督检查频次,将评为C级、D级主体分别纳入“重点监管名单”和“黑名单”管理,切实解决乡镇监管对象无侧重点、监管人员配备不足等问题。该县2022年对生产经营主体信用评级A级468家、B级369家、C级20 家、D级2 家;农业投入品经营主体评级A级273家、B级272家、C级18家、D级2家。用好宣传“扩音器”制定《苍溪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评级监管实施方案》,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公告栏等,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生产经营宣传力度,同时将信用体系建设与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标准化项目示范、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等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农产品生产单位的主体责任,不断夯实信用工作基础。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3-03-02
(周姚 徐竞瑜 李全民)一年之计在于春,抓好春耕春管对全年的农业生产至关重要。近日,四川省苍溪县云峰镇组织召开果树春管、春耕备耕现场会,专门邀请农技专家帮助农户解决生产技术难题,为春季农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在云峰镇三合村,一场猕猴桃、梨树春季管理技术培训现场会正在这里召开,果业专家将培训课堂搬入田间果园,通过现场实操实干、示范引导、答疑解惑,就果树春季整形修剪、更新复壮、病虫害防治等管护知识向果农和村干部进行详细讲解,现场气氛活跃。“专家现场授课,让我们对猕猴桃的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雪梨管护等方面学习到更多技术,后面会组织各村组,加大宣传技术力度,让果农真正学到技术,将全村的560亩猕猴桃,280亩雪梨管好。”该村党支部书记朱正洪说道。培训会现场在云峰镇响水村召开的2023年春耕备耕生产现场会上,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把脉问诊,指导春耕备耕工作。现场,种植大户崔维建挤到专家身旁,认真听,仔细记。听到县农业局的高级农艺师来讲解备耕生产的有关知识,他带头报名参加,有信心抓好备耕工作。此次农业现场会,不仅提升了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服务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种植管理水平,为云峰镇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据了解,云峰镇现有猕猴桃6000亩,梨12000亩,今年春耕面积预计可达3.6万亩以上,其中早玉米1.7万亩,水稻1.1万亩,大豆0.8万亩,目前,已完成90%的农业机械检修,全镇春耕备耕各项工作正平稳、有序、高效推进。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3-02
(李霞 白燕林 李全民)打窝、施肥、盖土……3月1日,随着天气逐渐回暖,利州区红梨产业园里一片繁忙景象,村民们正抢抓晴好天气,对果树进行春季管护。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园区在采用人工施肥的同时,还引进了水肥一体化设备,不仅节约了人工成本,果树灌溉也变得更加高效和精准。“通过水肥一体化管网,能将灌溉用水和肥料精准输送到每棵果树根部。”据利州区红梨产业园现场负责人邓达介绍,自从产业园采用了水肥一体化设备,不仅省心还省力,当前一期园区主要采用智能设备进行灌溉,二期园区设备管线也即将连通,通过采用设备和人工两种方式,预计半个月内就能全面完成春季果树追肥。从果树的灌溉、施肥到病虫害防治,今年园区不断加大现代科技投入和智能化设备运用,广泛推广老梨树高位嫁接换种、土壤微循环、全程绿色防控等新型技术,红梨品质逐年提升,订单量也大幅增长。“我们的红梨味道和口感都很好,广受市场青睐。”邓达说,该园区所生产的红梨今年已经预售约15万吨,实现收入300多万元。今年来,利州区坚定实施都市农业稳区战略,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滚动式提升龙潭果蔬、利州食用菌等现代农业园区质效,带动发展庭院经济,壮大特色种养基地,做优利州农产品品牌,加大技术资金投入力度,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促进农业全环节提升、全产业融合、全链条增值。到2025年,全区绿色果蔬面积将达20万亩。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3-02
(周俊 李全民)初春,行走在旺苍县米仓山大峡谷,沿途鲜花盛开, 山水清秀,让人流连忘返。旺苍县深化“3691”重点布局,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绿色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城市,文旅融合提速升温。入春以来,成群结队前往旺苍县旺苍米仓山大峡谷游览的游客络绎不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该县盐河镇紧紧抓住自然景观旅游与农家乐产业的结合点,利用农田、农舍和山水生态资源发展多种经济,大搞特色农家乐旅游,盘活农户家庭闲置资产,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刺激旅游产业。走进龙潭村,记者被一排排别致的农家小院所吸引。统一的两楼一底、红瓦白瓷砖的楼房排成一排,矗立在大山之中,令人流连忘返。在该院的住户种道兴正在热情地招呼客人,妻子正炒着香喷喷的炒菜,忙得不亦乐乎。种道兴说,原先他们一家人都是普通的农民,几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些游客游览了景区,想吃些当地的农家菜,却苦于没有饭馆,便有了开“农家乐”的打算。一家人经过商量,2021年就在自己家里开始办起了“农家乐”。家乡山水好风光,加上村子里自产的新鲜的水果、蔬菜,吸引了大量游客。村书记吴代润说,“农家乐”办起来以后他们的收入提高了很多,而且当地不少在外打工的村民也回家来办“农家乐”了。盐河镇现在总共有5家农家乐,每年接待的游客人数越来越多,村民们的收入也就得到了保证,日子也越过越舒坦。“近年来,我们准确把握市场脉搏,利用当地山水自然资源、特色农副产品,因地制宜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一批集观光赏景、休闲娱乐、特色餐饮于一体的‘农家山庄’应运而生,‘农家乐’旅游产业正呈现出迅速崛起之势。”该镇镇长胡晓平说。好山好水带来好产业。该镇立足山区实际,积极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核桃、黑木耳、魔芋、香菇和土鸡等五大特色种养殖业,形成“长抓核桃、魔芋,短抓木耳、香菇、土鸡”的产业大格局。通过在青山村管护核桃200亩;在竹垭、金星等村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400亩;在龙潭、自生村种植高山蔬菜新增魔芋种植基地500亩……去年全镇实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000元。“如何以‘特’制胜,实现农民可持续增收。我们对山区的发展理清了思路;盐河有着很好的自然资源。一直以来,我们立足山区实际,挖掘山区潜力,开发特色产品,努力打造出一个能让山乡长远发展的产业体系。通过魔芋、木耳、生猪、山羊、土鸡、大鲵等养殖业,利用盐井河特有的地质奇观,继续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使山区群众不断过上好日子。”盐河镇党委书记李根宇谈起今后该乡的发展,信心满满。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3-02
( 詹磊 徐竞瑜 记者 侯东 文/图)2月28日,苍溪县2023年护渔百日联合执法行动启动仪式在嘉陵江1号码头举行,活动旨在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长江流域禁捕相关规定,扎实开展好渔业资源保护。县农业农村局、县公安局、县市场监管局、县交通运输局等部门参加。启动仪式现场 此次联合执法行动时间为3月1日至6月30日,具体分为启动、执法攻坚、总结3个阶段,共出动监管执法人员70余人,出动执法船2艘、执法车辆7辆,全面深入开展禁捕水域日常巡查活动、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整治、渔具生产销售、市场清理整治等重点工作,建立健全水上打、陆上管、市场查的执法监管网络,维护和巩固提升长江流域禁捕效果,切实守护好一江碧水,尽快恢复长江母亲河的生机活力,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新格局。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3-02
 (鄢怀林 记者 侯东 文/图)2月28日,青川县沙州镇寺沟村黄金岛茶园里,600亩“龙井43#”茶树已冒出第一茬嫩芽,迎来了勤劳的采茶工。茶农采摘春茶“春茶的市场价值非常可观,鲜叶每斤能卖300-400元,而且非常畅销。”寺沟村村支部书记唐中介绍,由于该村海拔不高,茶山光照充足,所以该村所采春茶早于青川县其他乡镇。“全县有27.57万亩茶园,全年预计干茶产量逾10000吨,综合产值可达30亿元。”青川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力介绍,青川县茶叶即将迎来大量采摘季,为促进全县茶叶产量增加、产值增收,该县在茶叶重点乡镇、重点群体开展茶园管护技术培训,提高茶农的管护技术水平,并指导茶叶新型经营主体在秋季对辖区内的茶园采取封园处理措施,减少来年茶园病虫害,增强茶园品质。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3-03-02
李武林 唐和彬 (图片由广元市昭化区水利局提供)  初春时节,川北大地生机盎然,风光无限。广元市昭化区太公镇玄贞村村民冯素清,一大早就忙着洗菜、烧水,为家人准备早饭。“以前,吃水难,家里打过井,我还去邻村背过水。”冯素清说。如今,拧开家里的水龙头,清澈甘甜的自来水就会汩汩而出,不用为吃水发愁了。在昭化区,像冯素清这样的农村群众不在少数。水资源分布不均,是昭化乡村水务面临的一大难题。为了改变上述困境,近年来,昭化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六字治水方针,全面落实四川水利高质量发展“3226”总体工作思路,通过模式创新、平台建设、强化运营等多个方面发力,为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探索新路。  2021年底,全省首批22个乡村水务试点县(市、区)名单公布,昭化区是广元市唯一入选的县(区)。一年多来,昭化区在乡村水务试点建设方面稳扎稳打、探索创新,为全省试点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广元市昭化区团结水厂及其水源地团结水库。看模式创新 探索构建山区乡村水务新模式  昭化区位于四川北部、嘉陵江上游,总人口24万,大部分人口散居在大山沟壑之中,区域内水资源分布不均,抵御干旱、供水保障能力较弱。  “入选全省首批乡村水务试点县(市、区)名单,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昭化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直言,一方面,试点县所需建设资金由县级统筹落实,省级安排奖补资金予以支持,这对昭化区水利建设来说,是重要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昭化区的山区多、水资源分布不均,供水工程建设难度大,具有挑战性。  如何破题?在前期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昭化区提出着力构建以“大水源为支撑、大水网为链接、大水厂为龙头、大保障为目标”的山区乡村水务新模式。  在具体操作上,昭化区立足水情,按照“建大、并中、带小”思路,统筹利用辖区内嘉陵江、95座水库、6000余口山坪塘及1300余处山泉和机井的优质水源,新(改、扩)建“千吨万人”骨干或小型集中供水工程60余处,配套供水管网6580公里,实现管网互联互通,互为应急水源。  与此同时,昭化区还同步推进大水厂管网延伸覆盖小型工程、零星分散工程,实行多水源并联运行,形成以八大供水厂为龙头,辐射50多座小型供水站点的城乡供水体系,水资源有效利用率得到大幅提升。  涓涓清流,汇聚民生期盼。截至目前,昭化区已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42处,其中,“千吨万人”供水工程8处,千人供水工程27处,百人供水工程7处,全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7%,规模化集中供水人口覆盖率86%,农村饮水安全达标率100%,城乡居民实现了从“喝上水”到“喝好水”的跃升。  昭化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创建全省乡村水务试点县(市、区),全区水效益更加突出,水生态持续向好,水安全得到有力保障,“水兴乡村、润泽民生”治水兴水取得明显成效。广元市昭化区骨干水利工程——工农水库。看平台建设 实行“投、建、管、运、服”一体化模式水利工程,特别是农村供水工程,具有公益性强、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经营收益低的特点,市场准入门槛一般较高。  “破解这一难题,我们的思路是建设好国有化平台。”据昭化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昭化区成立由区政府主导、区水利局主管的国有水务平台公司,赋予公司业主资格,实行“投、建、管、运、服”一体化模式,由国有水务平台公司统一集中经营管理。  上述负责人介绍,建设国有水务平台公司,有利于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实现按水源供给和水需求单元划片,有效承接水利项目规划和实施。通过统一直聘村级水管员,全面推进农村水利综合改革,有效破解生产生活用水“跑冒滴漏”等困扰群众用水“最后一百米”的问题,实现从“多头多层管水”向“平台公司直管到库到户”的转变。  在平台建设方式上,昭化区积极探索市场化、专业化运营路径,通过整合全区95座小(1)、小(2)型水库和八大供水厂等资源,将其作为资产注入国有水务平台公司,做大做强公司资本,让“沉睡”的资产焕发活力,并通过承接农村人畜饮水、污水处理、水源保护、水库渠系维修养护等公共服务和涉水涉河项目,进一步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益,提升国有水务平台公司综合实力。  平台建好后,资金保障是另一个关键点。  对此,昭化区聚焦多元投入,夯实投融资保障,坚持“地方为主、部门整合、群众参与”建设投入思路,紧盯乡村水务关联产业,创新投融资手段,建立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财政投入+平台投融资+社会参与”的投融资机制。  据了解,昭化区通过与专业机构开展合作,从专项资金、本级财政、基金、债券、社会业主等多渠道筹集各类项目资金18.5亿元,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有效保障乡村水务投资建设的融资需求。看运营保障 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  走进昭化区王家镇新华村四社村民田明贵的家中,拧开水龙头,清澈的水便流了出来。  2022年夏季,昭化区遭遇高温干旱天气,得益于昭化区建立健全从“水源头”到“水龙头”的农村饮水保障体系,区域内的农村生活用水得到有效保障,城乡供水实现“同源、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有“三分建、七分管”的说法,昭化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农村供水工程在运行中应当具备良好的运行管理制度。  对此,昭化区通过抓实“一支队伍”建设,实现供水服务的高质高效。“我们完善农村供水保障体系,实行用水报装和灌溉统筹管理,采取‘联合办公、电话预约、上门服务’方式,推动供水服务向村社一线延伸。”上述负责人说。  昭化区通过分片成立区供水抢修服务队,快速解决供水抢险、安装、水质监测等具体问题;建立服务承诺制度,开通24小时“不打烊”专人热线服务电话,分区派单,实现全时段便民服务。  如何让清水长流?水费收缴是农村供水工程能够良性运营的关键。  对此,昭化区推行“一个水价”,实现城乡供水同质共享。围绕城乡同水同价目标,建立生产用水有偿使用机制和群众生活用水惠民补助机制,水费收缴与用水补贴“双线运行”。生活用水采取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管理模式,对制水成本年补贴近200万元,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管理体制,不断提升供水工程实施水平和管理能力,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确保全区乡村水务建设持续健康发展!”昭化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3-02
赵小兵 陈绍海 苟志(图片由广元市水利局提供)  人勤春来早,功到秋华实。近日,在广元市旺苍县白水镇解放村一大片麦田里,种粮大户蔡培林正忙着给小麦浇水,“这段时间补水肥很重要!把地浇透了,小麦拔节才有后劲。”  放眼望去,条条水渠连着田垄,清水缓缓流进麦田,一派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当前,川北的冬小麦正值返青关键期,广元市各地正有序组织春灌水源,让农田畅饮“增产水”。  广元市地处我省“一主四片”水生产力布局中的秦巴山片,由于地形地貌特殊,水资源配置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切实有效保障灌溉用水,只是广元市农村水利工作的一个“小切片”。近年来,该市充分发挥水利在乡村振兴中的基础保障作用,以乡村水务为突破口,切实推进新时期农村水利工作高质量发展。广元市利州区白朝乡月坝村积极开展水美新村建设。围绕乡村水务 农村供水的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走进苍溪县元坝镇鲜家沟村,一幢幢青瓦白墙的川北民居坐落在山脚下,美丽乡村画卷迎面铺开。  过去很多年,由于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等原因,鲜家沟村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没有保障。几年前,该村建设了从元坝供水站管网延伸输水的200立方米的高位水池,铺设供水管网12000余米,彻底解决了全村1000余人安全用水问题。  苍溪县按照“大规模、大联通、大水源、大管网、大保障”工程布局模式,多渠道、多方位解决农村饮水问题,全县已建成农村集中饮水工程991处,其中千吨以上22处,自来水普及率达90%。针对大水厂不能覆盖的偏、远、散农村“吊角户”供水区域,采取实施联户和单户小型村级供水工程,着力查漏补缺、强化供水保障水平。  剑阁县依托嘉陵江、武都引水工程、中型水库等五大优质水源,构建了圣元、鹤龄、杨家河、汉阳等五大水厂,形成了覆盖全县的供水大水网,逐步形成与乡村振兴相适应的“东、西、南、北、中”五大片区农村供水保障体系。  不仅如此,农村供水的服务品质也在不断提升。广元市朝天区已解决17余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实现了2.4万余贫困人口饮水安全达标。朝天镇楼房沟村、三友村和水磨沟镇红坪村等村庄安装了智能水表,村委会设有供水服务平台,村民可在网上或服务平台充值水费,刷卡后即可通水使用,大大提升了供水服务水平。  “我们围绕乡村振兴的新要求,坚持‘大水源、大水厂、大水网,实现大保障’的总体思路,坚持‘建大、并中、减小’的原则,落实全域供水规划的具体措施,依托辖区内优质水源,集中资金建成标准化大水厂,着力优化农村供水工程布局。”广元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汩汩“幸福水”,滴滴润民心。广元市已累计建成规模以上集中供水工程286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管网入户人口199.52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91%,逐步构建了从“源头”到“龙头”的农村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农村供水的保障水平稳步提升。苍溪县中梁子水厂的制水区。围绕粮食安全 农业生产用水的支撑持续稳固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灌区工程是农田灌溉排水的骨干网,是保障粮食安全的生命线,肩负着抗御旱涝灾害、保障粮食生产的重任。  当前,川东北地区处于春灌准备期,广元市各地正在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打好供水提前量,最大程度保障农业生产用水后续需求,夯实粮食丰收基础。  挖掘机挥舞手臂,挖沟清淤,工人们忙着砌砖建槽……近日,在旺苍县木门镇农建村,大家在渠堰上连续奋战。距离水稻播种还有一个多月,旺苍县水利局组织各乡镇利用农闲对水渠进行抢建抢修,为粮食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在剑阁县店子镇,为确保春耕灌溉用水足备,当地组织驻村干部查水库、看沟渠,对全镇农业用水情况进行摸底踏勘,并联系剑阁县水利局指导做好辖区内的渠道、堰塘等水利设施的检修和维护,确保春灌前整治完成并投入使用。  “我们坚持全面提档升级农业灌溉水平,切实保障全区粮食生产安全。”广元市利州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开工建设渔洞河水库项目和雷家河水库灌区工程,年内启动升级改造小型灌区渠道590.91公里,巩固3.87万亩灌溉面积。  农业生产用水能否有效保障,是事关粮食生产的大事。广元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农业灌溉方面,广元市坚持以区域水网建设为载体,以构建从水源到田间的生产用水保障体系为抓手,以建设智慧化、数字化灌区为突破,不断探索山区灌区建设发展新思路、新模式,累计建成中型灌区8个、小型水库灌区748个,农田灌溉面积达14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142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70万亩。  在此基础上,广元市还持续推进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实现“建设一批、立项一批、谋划一批”,并及时掌握灌溉用水需求,科学制定灌溉用水计划,合理确定配水时间和轮次,全力做好当下春灌用水保障,为全市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围绕改革创新 农村水利工作的内涵不断丰富  2021年,我省启动首批乡村水务试点县(市、区)建设,并确定了四大板块——乡村水务板块、农业灌溉板块、水库及渠道板块、水美新村板块。当年,广元市昭化区成功入选首批乡村水务试点县(市、区)名单。  “乡村水务是突破,通过改革创新,让这个板块来协调推进农业灌溉、水库及渠道、水美新村等板块建设。”尽管首批只有一个县(市、区)入选,但在广元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看来,其他县(市、区)在四大板块的相关行动仍要同步推进、协同开展。  以水库及渠道板块为例,苍溪县将全县已建成的22座中小(1)型水库按片区进行统一管护,推行“以大带小、小小联合,区域负责、集中管理”的新型运行模式,全县划分10个水库集中管理单位,实行“三级管理模式”,水库管理“规范化、集约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旺苍县不断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县成效,推进病险水库整治“隐患查处”“病险整治”“风险防范”常态化,建立了县政府负总责、部门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实现了病险水库动态清零销号。  此外,广元市围绕水安全有保障、水资源有保证、水生态有保护、水文化有底蕴、水景观有特色的建设目标,遵循以水兴业、以水富民、以水美村的发展思路,推进水美新村建设。2022年,全市共落实资金6562万元,建成了剑阁水池村、苍溪龙门村等15个水美新村。  “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广元市农村水利工作的内涵得到不断丰富。”广元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还积极开展水权与水价改革试点,苍溪县白桥水库灌区成功申报为四川省水权与水价改革市级试点,在青川县开展了唐家河水权交易与旅游开发试点,在苍溪县开展了白鹭湖野生动物保护及农旅融合试点。  上述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该市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着眼新时期农村水利服务、管理、工程“三大体系”建设,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结合自然地理条件、水资源分布特点、水安全保障需求,立足“一带两廊两区”的水生产力布局,全面提高新时期农村水利的供水保障、防洪排涝、灌溉生产、水生态保护能力。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3-02
(记者 张敏)2月27日,记者从广元市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悉,该市将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持续提升“村能办”“家门办”能力,实现90%以上的政务服务事项办理不出村(社区)。  根据计划,今年广元将在市县乡村四级设置综合窗口,将“一件事一次办”全面纳入综合窗口,推出不少于10个跨部门、跨层级联办的“一件事”套餐服务,实现医疗卫生、社会保险、养老服务等50个以上事项“市内通办”,实现90%以上的政务服务事项办理不出村(社区)。  同时,广元将推进交通出行、供水供电燃气、不动产等重点领域便民服务应用接入“天府通办”移动端,基本实现营业执照等电子证照“免提交”。  此外,广元还将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运行,实现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不见面”开标比例达90%以上,常态化开展远程异地评标,工程招投标远程异地评标比例达40%以上。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3-02
(袁茹莉 记者 张敏)2月24日,旺苍县发布第1号林长令——《关于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发展重点工作的令》,提出要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发展,加快发展木本油料和林下经济等特色林业产业。  这是继去年12月广元市发布1号林长令后其下辖县(市、区)发布的又一份县级林长令,将广元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发展理念继续向下细化落实。  1414万亩,这是广元的森林面积占广元辖区面积近六成,也是其资源优势。今年初,四川提出启动建设“天府森林粮库”,要求全省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木本粮食、木本油料、森林蔬菜、森林药材、林果饮料、森林养殖、林下套粮等多样化“林粮”。  立足“加快发展壮大以核桃为主的木本油料、森林蔬菜、林下经济等特色林业产业”,广元正积极探索向森林“要粮”。近日,青川县的一家食用菌加工企业里,工人忙着筛选食用菌。 王义飞 摄探“粮库”核桃食用菌等农林资源丰富  2月26日,在广元市朝天区沙河镇罗圈岩村,村民侯银堂提着农家肥挨个给核桃树追肥。去年,侯银堂家的近70亩核桃树出产了1万多斤核桃,产值有10万多元。今年春雨来得早,他对核桃的丰产更有信心。  朝天核桃滚天下,核桃是朝天区乃至广元市的重要林业经济产业,2022年全市核桃产值达87亿元。去年,朝天核桃还上榜2022全国百强区域品牌(地理标志)。  “青川黑木耳”“青川竹荪”等则是青川县林业产业的知名品牌。青川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力表示,2022年,全县食用菌种植面积达3.6万亩,实现食用菌产量1万余吨、产值13亿余元,实现食用菌加工销售产值25亿余元。  这段时间是羊肚菌、香菇、竹荪等制作菌种的最佳时节,2月23日,青川九五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内,10多位工人戴着手套,将羊肚菌菌种植入已经装好基础材料的袋子里。“这批菌种的目标市场是比盆地升温晚的高海拔地区,这样可以多卖一茬菌种。”该公司负责人唐述刚说。  除了具有代表性的核桃和食用菌外,道地药材、木本油料等也是广元市“森林粮库”的重要产出。以拥有“昭化茯苓”等中药材品牌的广元市昭化区为例,2022年新发展中药材2.5万亩,昭化区林下中药材现代林业园区被评为省级现代林业园区。  据广元市林业局产业科负责人姜清成介绍,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有核桃200万亩、油橄榄16万亩、笋用竹20万亩,产量分别为23万余吨、5800余吨、5100余吨,其他林下经济100万亩。问瓶颈产业链品牌如何突破升级  “农林产业要高质量发展,需要突破升级。”姜清成直言,尽管广元森林资源丰富,传统林业产业发展历史悠久,但也面临发展瓶颈。  以核桃为例,广元的核桃产业仍处于“卖果子”阶段,核桃饮品、核桃蛋白粉等精深加工产品刚刚起步。全市规模以上精深加工企业仅6家,且综合实力不强,亟待打造拳头产品、龙头企业。  产业链的不完善,还表现在中药材产业方面。  昭化区林业产业服务发展中心主任王姝说,目前昭化区还没有一家中药材精深加工企业,该区出产的夏枯草、菖蒲、茯苓等都处于贩卖原料的初级阶段。“凉茶、中药浴汤、药膳包等,都是这3种中药材的高附加值产品,但这类企业广元还很少。”王姝表示。  此外,林业产业投资大、回报周期长,也是产业发展需要破解的难题。以核桃为例:一棵核桃树从嫁接到初产,至少需要2至3年时间,生产周期和经济回报周期都比较长。青川县翊瑞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周鑫也认为,高质量食用菌存在发展成本高的问题,他用品质最优的椴木黑木耳举例,一段的成本价在10元左右,种植1万段,需要的成本达10万元,“对普通村民来说成本高。”  记者了解到,目前广元的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较慢,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缺乏,留守人员技术能力不强等,都制约着广元林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定目标2025年林业总产值350亿元  如何解题?“从七个方面着手。”2月25日,广元市林业局局长刘继洪说,这七个方面包括打造稳产丰产示范基地,推进现代林业园区建设,抓龙头企业、职业经理人等主体培育,支持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开展初加工,提高“朝天核桃”“广元油橄榄”等品牌营销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以及招引大型企业、项目等。  数据显示,去年广元市新培育现代林业产业基地5.72万亩,建成旺苍县西河核桃、苍溪县陵江油橄榄等市级园区7个,引进或培育25家省级以上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124家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  刘继洪表示,广元市将着手支持现有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和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强化合作建立产业联盟;重点扶持林业大户、家庭林场开展联户经营,持续增强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  科技支撑方面,广元核桃品种培育“一号工程”负责人广元市林科院院长邓加林介绍,今年他们将对杂交的核桃品种进行单株选择,并择优定植,计划培育出1—2个有影响力的“王牌”品种,驯化培育2个左右优良品种。  目前,广元已开展20余个核桃优良品种的引种驯化试验。开展的杂交育种试验也获得杂交成功种子60余颗。  青川县也在加强技术支撑,2023年计划引进黑木耳品种20个、香菇品种10个、赤松茸1个,推广椴木黑木耳避雨栽培、短裙竹荪无基质栽培、长裙竹荪层架栽培等新技术。  广元利州区林业局局长李波介绍,该区已在大石镇造林地500亩、龙潭乡桃源村国有林场造林地1000亩,计划全年新种植油茶2000亩,发展两个基地。  刘继洪表示,广元林业总产值目标明确——到2025年达到350亿元,为此,全市将巩固提升核桃基地200万亩、油橄榄16万亩、笋用竹基地20万亩,建成10万亩山桐子和4万亩油茶,实现林下种养规模达到150万亩以上。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3-02
(向儒君 李全民)又是一年春草绿,带雨梨花万树开。据苍溪县梨花节组委会获悉,今春气候早暖,“中国雪梨之乡”苍溪的梨花已含苞待放。因雪梨花提前一周绽放,第十八届苍溪梨花节将于2023年3月12日开幕。据介绍,本届梨花节以“万树甜雪 花舞苍溪”为主题,分“梨花悦动”“梨花有约”“梨花飞瑞”三大板块,共举办十三项文旅活动。截至目前,第十八届苍溪梨花节梨花仙选拔赛已进入复赛阶段,淘宝网络达人(电商)直播创业大赛已进入初赛阶段,嘉陵江环梨仙湖马拉松比赛正在火热报名中。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3-01
(付婷 记者 李全民)当前,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苍溪县月山乡推行以送政策宣传发动到位、送计划组织实施到位、送指导农技服务到位等举措帮助农户大春耕备保障粮油生产,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推行送政策,做到宣传发动到位。主要召开流动现场会2次,建立包片领导、农业分管领导、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驻村干部、村组干部等五级宣传干部责任体系。同时,发动农技干部进村入户宣讲、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发展粮油生产的积极性。推行送物资,做到组织实施到位。分村制定农业生产实施方案,按亩为标准补助配备种子、肥料、农药等物资,确保春耕有计划、生产有项目、实施有载体。截止目前,该乡储备发放水稻种3.98吨、玉米种3.86吨、红苕种3.5吨、花生种3.1吨、大豆种3.23吨以及化肥550吨。推行送指导,做到农技服务到位。主要邀请县农业农村局专家到田间相继开展2023年大春备耕及田间管理技术指导培训、早玉米技术现场培训、猕猴桃及雪梨春管现场培训等专题培训6轮次,参与种植大户215人。同步,印发农技服务人员联系卡分发到农户提供实时服务,在线为群众答疑解惑,为春耕备耕提供技术保障。据悉,该乡推广早玉米种植7000余亩、豌胡豆套种3000余亩、春大豆3000余亩、水稻育苗8000余亩,猕猴桃春管3500余亩、雪梨种植2300亩。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2-28
(乔剑 刘旭 记者 李全民)“村里的道路全硬化了,饮水问题也得到了解决,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了……”2月27日,广元市朝天区麻柳乡石板村猕猴桃产业园区里一派繁忙景象,村支部书记胡文泽一边忙着对猕猴桃进行灌溉,一边高兴地说。朝天区始终坚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之一的石板村,在朝天区政府办的帮扶下,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乡村建设全面加快,奏响了乡村振兴幸福曲。修路引水补短板走进石板村,宽阔的水泥路宛如玉带环绕山间。“村里全是高山坡地,以前不通路,出行很不便。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泥巴鞋’也走上了‘水泥路’。”村民赵德明激动地说。民生问题就是大问题,一到村里,驻村工作队就走访调查。“石板村面积太大,村内大部分是泥土路,遇到雨天,道路泥泞、出行困难。”“村里时常缺水,希望能修路引水。”……听到大家的诉求后,驻村工作队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驻村工作队积极对接工作,切实解决群众民生短板。目前,共争取新建设道路5000余米,新建50立方蓄水池及配套管网,对原有的2个蓄水池进行扩建、管网维护,完善生活供水网络建设,全面保障村民生产生活用水安全。特色产业鼓腰包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自帮扶以来,驻村工作队深入调研石板村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现状,听取群众发展意愿,制定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谋划产业项目,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用足用好各类补助政策,激活乡村发展活力。据了解,驻村工作队争取各类产业发展资金100余万元,对原有的产业园区进行了提档升级,新建园区道路3000米,隔离网2000米,整治水利沟渠800米,进行技术人员培训超100人次。同时,利用村劳务合作专合社,大力推行“合作社+经营主体+农户”企农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周边4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收入3000余元。值得一提的是,驻村工作队通过项目资金为三个农业园区新建冷库1座,生产便道4公里,隔离网2000米,沟渠整治2000米,分选场1处200平方米。“我们目前正在组织实施,将进一步促进园区提档升级,助力乡村产业大发展。”驻村工作队相关负责人介绍。队伍建设激活力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区政府办机关党委积极与石板村党支部合作联动,在石板村开设“协作共学课堂”,定期选派人员讲解政府工作报告、电脑基本操作、账务知识等,不断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水平。“我们有时候对一些政策看不懂,搞不明白;现在好了,驻村工作队来了,把政策讲得很透彻,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村支部副书记梁加明对这一举措感受颇深。同时,机关党委也邀请村干部到区政府办给所有干部职工传授基层工作经验、讲解一线工作实情,及时向相关部门反应一线工作实情。“我一直联系‘三农’工作,通过聆听基层干部的讲课,让我更加了解农村工作的实际情况,对我今后的工作有了很大的帮助。”区政府办机关干部高逸表示。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2-28
(唐福升 张露心 记者 李全民)2月27日,记者从广元市旺苍县农业农村部门了解到,该县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壮大经营主体,强化利益联结,充分利用水域资源,积极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大力发展生态渔业。近年来,该县大力推广生态高效渔业,依托广元市隆华渔业有限公司、旺苍县鑫龙渔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旺苍县大两乡淡水鱼养殖专业合作社等企业,带动国华、黄洋、大两等乡镇发展现代渔业产业,积极引进和繁育渔业养殖品种,重点发展中华裂腹鱼、大鲵、金鳟、多鳞铲颌鱼等6种名特优品种养殖。注重产业融合,引导鼓励渔业经营主体,利用区位、交通及水资源等优势条件,将旅游观光、休闲垂钓等休闲活动与现代渔业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打造避暑观光、垂钓竞技、餐饮娱乐等休闲平台,实现生态养殖、休闲渔业多业态融合发展。结合春季禁渔、长江禁捕退捕等工作,组织县公安、水利、林业等部门,对东河、厚坝河等天然水域进行联合巡查,严厉打击破坏水生生物资源违法行为;以水上严打、岸上严管、市场严查等为重点,开展水产品市场排查,对在禁渔期内非法垂钓、捕捞、贩卖等行为进行严厉查处。旺苍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加大禁渔区禁渔期社会治安管理,细化工作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对水生生物保护区、天然水域、水产品交易、涉渔餐馆等的执法检查力度,依法打击毒鱼、电鱼、炸鱼等破坏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推动绿色渔业高质量发展。旺苍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县将继续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持续改善养殖生态环境,全力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组织执法人员采取多种形式对辖区内主要水域进行突击检查,重点打击电、毒、炸等非法捕捞行为,为生态渔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据了解,目前,全县渔业养殖总面积达1.2万亩,年产值8000余万元。目前已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休闲渔业产值150余万元。今年以来,共开展联合执法2次,未发现非法捕捞现象。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2-28
(唐志刚 记者 侯东)当前正值春耕备耕时节,农资进入产销用旺季,为进一步强化农资监管服务,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近日,苍溪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县农资经销商现场旁听了苍溪县“8·27”特大制售假农药案。苍溪县“8·27”特大制售假农药案在苍溪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犯罪嫌疑人24人,其中21人到庭受审。该案由公安部和农业农村部督办,属典型的通过电商平台交易、物流快递配送的制假售假案例。经苍溪县公安局和农业农村局1年多时间的联合办案和调查,在河南省郑州市、周口市、淮阳等假农药制售地查处并抓获犯罪嫌疑人84人,其中24人被提起刑事诉讼,捣毁仓库8个,扣押制假设备21台、成品假农药8万余瓶(袋)、生产原材料6400余公斤,收缴涉案赃款500余万元,涉案金额达1.2亿余元。庭审现场,通过典型案件以案释法、以案代训,为今年“春季备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的深入开展宣传造势,以此增强了全县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守法和诚信意识,推进共治共管,按“保粮安,助振兴”的总体要求,切实维护全县农资市场和农业生产安全,维护农村发展大好形势和法治环境。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2-28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