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记者 李霁玥 文/图)宜宾市翠屏区地处三江交汇、长江起源之处。作为宜宾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翠屏区,素有“一曼故里”“人文李庄”“中国酒都”之美誉。近年来,翠屏区以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为抓手,充分发挥文旅资源优势,不断加大文旅项目建设力度,已基本形成“一核一区两镇两带”全域旅游空间布局。5月6日—7日,记者一行走进翠屏区,感受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焕发出的新生机与新活力。李庄景区焕新颜 文旅融合擘画发展蓝图李庄古镇作为我国“四大抗战文化中心”之一、万里长江第一古镇,正在悄然蝶变。不仅全新开放了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中国营造学社陈列馆两大人文场馆,还新增打造了月亮田景区。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据悉,月亮田景区占地约1046亩,配套打造了人文古街、月映荷池、田园景观等景点,小桥、流水、人家,让李庄厚重的历史与人间的烟火气相得益彰。按照规划,月亮田景区还布局了民宿、沉浸式商业、研学旅游、民艺聚落等业态,将进一步完善李庄古镇景区文化旅游服务功能,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打造文化旅游生态休闲度假目的地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营造学社陈列馆除人文李庄外,翠屏区也是革命烈士赵一曼的故乡。长期以来,翠屏区深挖红色资源,弘扬“赵一曼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来到位于翠屏山公园的赵一曼纪念馆,记者看到,烂漫的杜鹃和丁香花包围着整个纪念馆。红色的外墙和赵一曼纪念雕像,显得庄严肃穆。“此次提升改造,纪念馆展陈面积由原来的546平方米增加到了1100平方米,展厅由3个增加到6个,通过党史线、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线以及赵一曼奋斗线来展现英雄的一生。” 赵一曼纪念馆馆长陈怀忠告诉记者,同时,纪念馆还运用“声光电”表现手段,增加12处艺术场景,让游客能够在“沉浸式”体验中,更好地了解赵一曼的英雄事迹,从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李庄古镇和赵一曼纪念馆的提升改造仅仅是翠屏区推动文旅融合,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翠屏区通过项目引领,把红色文化、抗战文化、建筑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等传承有形化、活态化,做到可看、可听、可感,使文化资源变成旅游特色,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要。2021年,翠屏区全力推进23个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全区文旅产业升级换代进入加速期。安石村 乡村焕新机 农旅融合带动村民致富田间地头里沉浸式体验插秧、农家小院中休闲品茗、慢行步道上充满欢声笑语……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位于翠屏区李庄镇的安石村格外热闹,众多慕名而来的市民游客在这里体验乡村旅游的别样魅力。休闲品茗、品尝农家菜、小憩放松……走进位于安石村的“宇晨小院”精品农家乐,一股浓郁的乡村气息迎面扑来,但却不失格调。“全靠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家乡才有了这么大的变化。”在外闯荡多年的雷天强看准安石村的发展机遇,筹措了近30万元资金,把自家的三层小院改造成了农家乐。安石村“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有12000元的营收,周末也有3000到5000元的收入。”雷天强说,2021年3月28日,全新升级的安石村刚刚“开村”,当地还未来得及装修的“宇晨小院”就收入了1200元。“经过改造后,环境更舒适了,来的客人也更多了。既照顾了老人,又多了一条致富的路子,很巴适!”村里树上结满了诱人的果子变化的背后是翠屏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争创“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为契机,创新构建“一城一区两镇两带”的全域旅游总体布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力举措。通过持续的发展,翠屏区的乡村旅游实现了量质齐升,为全区众多乡村带来了人气,实现了新的发展。据统计,2021年,翠屏区乡村旅游接待游客820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74亿元。“翠屏区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三年来累计整合资金158亿元,建成重点文旅项目67个,成功创建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首批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翠屏区委副书记、区长张林表示,接下来翠屏区将坚定不移把文旅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号工程”,打造翠屏文旅精品,持续做好文旅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05-09
(胡雪 叶昌荣 记者 侯云春 严易程 文/图)5月6日早上9时,在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快递物流运营中心,邮政工作人员已经在岗位上进行着揽(收)件、登记、入库等工作。不一会儿,两辆车身上标有“金通工程·天府交邮通”字样的黄色面包车开进运营中心场地,司机与工作人员配合默契,几分钟后包裹装车完毕,向目的地宋家镇胡坝村出发。物流投递进入胡坝村,小黄车沿着村道蜿蜒而上,宽阔的村道在蓝天绿树映衬下,犹如玉带般耀眼。到达胡坝村“金通·邮快”驿站,工作人员与小黄车司机完成交接、登记后,开始打电话通知村民前来取件。江义雪刚毕业不久,在胡坝村实习,接到电话立刻赶来,“我们年轻人爱网上购物,以前看到包裹已经到了站点,但因为当天邮车不进村,包裹寄到了也拿不到。现在小黄车每天送到村里,跟城里一样方便。”江义雪拿着包裹,笑嘻嘻地说。“金通工程”是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于2020年提出的一项民生实事项目,以统一乡村客运标识、招呼站(牌)车辆外观、从业人员标识为抓手,以建设美丽清新、安全绿色、便捷优质、精细管理乡村客运为主要任务,构建人民满意的乡村客运服务体系。2021年4月,翠屏区启动实施“金通工程”样板县创建工作;今年3月,翠屏区成为全省首批乡村运输“金通工程”样板县。路修好了,乡村客运畅通了,怎样才能更进一步地提升群众的幸福感?翠屏区把这个问题交给了建设“交邮融合”三级物流体系来回答。在翠屏区,快递服务营业网点在镇一级的覆盖率约70%。翠屏区邮政分公司目前共设立镇局所30个,其中15个位于镇级物流运营中心的网点由市网运中心的乡镇邮路覆盖,邮车每日直达;非镇政府所在地其他区域建制村投递频次是每周三次。“交邮融合”前,非镇政府所在地其他区域建制村存在着覆盖率、服务半径和服务时限达不到等情况,快递服务业在农村的发展难以突破“最后一公里”。今年1月,宜宾市翠屏区交通运输局与翠屏区邮政分公司签订协议,共同打造“金通工程·天府交邮通”品牌,利用乡村客运小黄车优势,覆盖镇村物流业务。“与小黄车联合以来,非镇政府所在地其他区域建制村物流投递发生显著变化,每天都能实现动态进村、进社。同时,村民有投递需求也能及时收揽,打通了‘区(县)—镇(乡)—村’三级物流‘肠梗阻’,真正实现了让邮件飞起来,让村民少跑路。”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宜宾市翠屏区分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甘居全说。负责翠屏区南部片区李庄、牟坪、宋家、李端4镇乡村客运班线的是四川宜宾戎通运输有限公司宋家分公司,该区域有80台便民小客、11台公交车运营。据总经理何麒介绍,便民小客在农村的运行比较特殊,逢场天生意好,但中午11点以后就会出现较高的空置率。“加入‘交邮融合’后,我们抽调对道路比较熟悉、服务优质的驾驶员跑物流,降低了车辆空置率,也增加了公司的收益。”在宜宾市翠屏区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勇看来,推动“交邮融合”发展,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是交通运输领域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我们正在探索‘交邮融合+’创新发展的工作路径和方法,以市场化为主导、以‘交邮融合’为基础,建立健全多部门协同融合机制,进一步促进农村消费和农产品销售业务,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张勇说。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2-05-09
                                                                                  医务人员严壤采血现场四川三农新闻网宜宾讯(通讯员 钟小玲)5月6日,笔者在高县文江镇腾龙村第一卫生室看到:有不少群众正有序排队等待体检,医务人员在进行登记、抽血化验、量血压、心电图检查等工作。这是高县文江镇中心卫生院在该村开展全民健康体检工作。                                 医务人员登记现场村民胡秀英对笔者说:“卫生院组织的医务人员积极地为我们指引体检路线,维持好现场体检次序,使我们很快进行体检,我要为所有的医务人员进行点赞!”                                医务人员测血压现场村民刘光田说:“我们现在体检很好,地点离家很近,走几分钟就到了,而且体检项目也很多,让我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对自己的身体能有一个很好的评估。”                                医务人员B超检查现场该村卫生室村医孙志勇说:我们这里开展体检,由于我们村比较大,人员较多,要二天才能体检完,我们还组织就近的村医,采取互相帮忙的形式到这里服务。这样的民生工程,老百姓非常喜欢,也很拥护,我们作为最基层的医务工作者,全力配合这项工作,确保工作任务圆满完成。该院分管副院长罗泽权介绍,本轮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分为三个年龄段,7-17岁、18-34岁、35-64岁,体检项目视各个年龄段进行体检,主要是一般体检(身高、体重、视力、口腔、中医体质辩证),肺活量、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DR(数字化X光胸片)、血脂、心电图、腹部+泌尿系统B超等项目,所有体检项目没一个人在20分钟左右完成。医务人员为每一位参检群众建立详细的健康档案,做到“谁体检、谁建档,体检一人、建档一份”,确保信息数据真实可靠,体检结果出来后,医护人员对参检群众进行信息反馈、诊断分析、提出意见建议,切实做到“未病先防,小病先治。”    目前为止,全年应体检21967人,已经体检13180人,完成全年任务的60%以上,该村二日体检230余人。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5-06
风吹桑麻绿,又到一年育蚕时。连日来,兴文县的蚕农们迎来了一年最忙碌的时刻。近日,在兴文县五星镇大同村,小蚕共育点蚕种发放现场一派忙碌景象。五星镇蚕茧站技术人员和小蚕共育员正在根据蚕农信息,清点蚕种数量,将蚕种发放给蚕农们,蚕农们开启了新一年度的养蚕致富之路。五星镇大同村养蚕大户李勇于2017年返乡创业开始栽桑养蚕,去年蚕桑产业收入达20余万元。领蚕种前,李勇已经做好了蚕室环境及用具清洁消毒工作。五星镇蚕茧站技术人员来到李勇家中指导分摊蚕种、蚕室调温补湿等科学育蚕工作,确保今年春蚕丰收。“回乡后,我开始栽桑养蚕,效益还不错,在家乡创业,能照顾到家庭,今年我准备多养点蚕子,收益应该会比去年还要好一些。”今年李勇准备第一季春蚕养殖15张,说起蚕桑产业,他信心十足。据悉,2021年五星镇第一季春蚕养殖完,2000余户蚕农得到380余万元蚕茧和制种收入,平均每户收入1900余元。时下桑园长势喜人,进入丰产期,今年在技术和政策的双加持下,蚕农们对今年第一批蚕种的收获期待满满。五星镇全镇10个村(社区),今年春季第一批共计定种1600张,目前,已陆续发放到户,按照张均产茧50公斤计算,预计可完成交茧1600担,按最低保护价50元/公斤计算,可实现值400万余元。  兴文县蚕桑产业历史悠久,养蚕时至今日仍是农业发展的重要部分,不使用农药是典型的绿色环保产业,也是广大农户们增收的渠道之一。记者从兴文县农业农村局获悉,目前兴文县共有235个小蚕共育点,各小蚕共育点已经陆续开始发放蚕苗,今年首批小蚕预计发放11955余张,兴文县第一批蚕茧丰收在望。(供稿:兴文县融媒体中心 曾理 梁媛)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5-06
“我们村的路真的太窄了,能不能加宽一下啊?我就住在村道沿边,来往的车辆经常把我家的庄稼和晒坝压坏。”“路不通啥都没法干,山里的竹木送人都没人愿意去砍,别人卖500多块钱一吨的竹子,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数钱。”……2020年下半年,在长宁县广泛开展“访廉问廉百千万”活动时,刚担任该县硐底镇石垭村党支部纪检委员不久的刘世坤常听到这样的意见。村民们口中的“路”是指该村村道涉及4个村民小组的一条3.5米宽的泥结石路,由于路面狭窄、坑洼不平,遇到下雨天易积水、车辆经过十分困难,导致农产品销路不畅甚至出现滞销,极大地影响了当地村民的收入,当地村民想要修路的愿望很强。刘世坤将这一幕幕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详细地记录下村民们的一条条诉求,心里默默地想着:“这条路一定要给群众整好,农村才有好出路。”为此,刘世坤在村党支部统一领导下,一直积极对上争取村道加宽和硬化项目、资金,力争打造好群众的致富通道,与此同时,他带领村组干部挨家入户走访,全面地了解群众修路意愿。在硐底镇党委、政府和石垭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该路段进行了立项并进行招投标。但好事难办,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又遇到很多难题。为做通群众工作,刘世坤发挥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点,主动当起了“劝说团团长”,一次、两次、三次带领着村组干部来到村民家中“摆龙门阵”“拉家常”,讲国家政策、说修路好处、谈村上发展。在刘世坤和村组干部的耐心劝说下,群众心中的梗阻终于被打通,项目得以顺利开展。而后,刘世坤同镇党委、政府及村委会工作人员一起多次实地走访,及时听取村民合理意见,认真规划了村道线路。道路硬化和加宽过程中,刘世坤充分发挥村级纪检监督作用,带领村务监督委员会和工程质量监督小组,对建设标准、工程进展、工程质量、物资保管、资金使用、村务公开等全程“嵌入式”监督,并积极协调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纠纷,确保工程项目廉洁高效安全。今年初,石垭村4、7、8、9组道路已加宽至5米,并硬化了6.5公里,极大方便了当地群众出行和农产品运输。还有什么比群众满意更让人高兴的事!刘世坤说起这条路就有聊不完的话题:“现在看着路修好了,心里真是说不出的高兴!这不仅解决了村民出行问题,还打通了村与村之间的联系合作,给村民们带来了致富的希望,村集体经济也将进一步发展壮大。这是一条民心路,更是幸福路。”(供稿:长宁县纪委监委干部 李佩)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5-06
近期,草长莺飞,作为省级生态园林城市的高县也迎来了一年中的“高颜值”时刻。漫步城区,行道树婀娜多姿,入城景观大道绿意盎然,滨河湿地公园繁花似锦、绿草如茵......市民出门游园、沿途看景、抬头赏花,尽享美好时光,这座绿城正用活力与朝气,带给人们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生态之美的背后,得益于该县在“三问三争”大讨论活动中倾听民意,不断补齐城市建设短板,创新推行“绿地认养”等模式,不断擦亮城市生态底色,营造全民爱绿护绿的良好氛围,共护共享生态之美、生活之美。改“植”为“养” 50万平方米绿地有了“新主人”近日,在高县入城景观大道两侧的绿化带里,来自县级各部门的9支护绿志愿队,身着“红马甲”,穿梭在草地林间,清理杂物、养护绿地,用实际行动守护城市之绿。这只是该县各部门迅速落实“公共绿地认养”的一个生动缩影。据高县园林管理所所长何模春介绍,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城市形象,增强群众爱绿护绿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共建绿色生态之城,该县将城区内的市政广场、滨河湿地公园、宜庆路入城景观大道等50万平方米的绿地,划分成46个认养责任区,由县级部门按区域进行认养,并在园林养护管理单位指导下,对认管绿地进行保洁、除草、巡护等养护管理和绿化保护。改“植绿”为“养绿”,这不仅是对义务植树的延展,更是践行城市共建共享理念,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一次创新。何模春介绍说,城市绿化是一项民生工程,既要增绿更要护绿,养护好一块绿地的意义,丝毫不亚于种植一块绿地。如何让城市拥有更多绿地?近年来,该县充分整合利用规划绿地、闲置地等资源,加大县城绿地建设力度。目前,建成区绿地面积达623公顷,绿地率达到35.2%。点多、面广的公共绿地,紧紧依靠园林管理部门养护,显然不够。重栽种、轻养护,绿地达不到应有的美化效果,不仅浪费了资源,更影响了城市形象。推行“绿地认养”活动,合理划分地块、分配任务,让每一块绿地拥有“新主人”,通过强化日常管养,分区分片保护,让草更绿、花更香、景更美。争当“园丁” 全民携手护绿共绘生态画卷市民王夕凤是县妇联的一名党员干部,自从单位认领了入城景观大道旁的绿化地,每次经过,她都会沿途看看有没有白色垃圾,看到踩踏草坪的不文明现象也会及时劝导制止。“这是单位的‘责任田’,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其中,共同把它守好护好。”王夕凤说。自绿地认养活动开展以来,社会反响强烈。各认养单位紧扣县委提出的“三问三争”大讨论活动要求,在“问出举措,争抓落实”中主动作为,实干快干,积极组建绿地养护志愿小分队,对认养绿地形成周巡护、月照护、长爱护的常态化养护机制,担负起维护城市家园的共同责任。同时,组建若干个督办检查组,每月对认领单位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验收,确保认养工作落到实处,持续巩固提升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植一片绿地,护一方绿土,守一份绿意,暖一座绿城”。当前,该县结合宜宾市开展的“实心干事、科学作为”学习调研讨论活动,持续推进“绿地认养”等工作落细落小落实,切实将活动成效转化为惠民利民的生动实践。“爱护绿地,从我做起”。广大干部职工纷纷化身绿地“园丁”,参与绿地管护,一抹抹亮丽的“志愿红”,用心守护这一片片“城市绿”,引领带动了更多人自觉参与到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中来。践踏草地、攀摘花木、乱丢垃圾的现象少了,补种绿植、清理垃圾、除草修枝的人多了,城市处处散发着生态之美、人文之韵。以绿色为底色的生态之城,推窗见绿、出门见景;一幅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供稿:高县融媒 罗景萍 郑远勇)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5-05
近日,随着最后一批佛手柑枝条扦插入地,标志着四景村从3月中旬开始,在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经过培土、覆膜、搭棚、扦插等多个环节,30亩中药材(佛手)、花卉苗圃种植基地扦插工作基本完成。大雪山镇四景村由原4个村合并而成,人口近6000人,过去主要以粮食、畜牧为主导产业。2022年被列为筠连县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中心村“春风式”乡村振兴示范村、市级文明村。长期以来面临交通瓶颈制约,产业品牌影响力小,农村集体经济弱,干部思想不够解放等诸多难题,面对挑战,四景村在大雪山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不等不靠,以大雪山镇“两园三区”空间发展格局为契机,扎实推动农文旅融合深度发展,着力打造“现代体验式农业产业园”,积极擘画乡村振兴蓝图。接下来四景村着力从三个方面打造“春风式”乡村振兴示范村,一是打造5000亩高标准农田。争取上级配套资金逐步完善沟渠、产业路等基础设施,形成2000亩连片稻米良田,探索发展2000亩稻鱼、稻菌轮作绿色生态规模化种植区,1000亩有色水稻休闲观光农业,打造农业观光旅游载体。二是持续推进2000亩佛手柑。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国储林项目资金,采取“公司+集体经济+农户”的发展模式,充分利用30亩中药材(佛手)苗圃繁育功能,推动2000亩以中药材(佛手)和花卉为主的林下种植,集体经济预计收入100万元。三是培养发展300亩羊肚菌。在现有羊肚菌种植规模基础上,盘活原春井村党群服务中心闲置场地,建设集菌类制种、营养袋培育、大棚种植、集中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带动发展300亩羊肚菌种植,集体经济预计年收入150万元。(供稿:筠连县大雪山镇)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5-05
四川三农新闻网宜宾讯(通讯员 刘宇)为深入贯彻中、省、市、县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紧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以普惠金融为抓手,通过政银合作,助力乡村振兴,努力开创金融支持“三农”发展新局面,推动大河苗族乡由农业大乡向现代农业强乡跨越发展。推进会现场4月28日,大河苗族乡召开集体经济组织“整乡授信”推进会。乡党委书记罗定远、副书记黄艳、兴文农商银行总行行长王娟、副行长杜沿江、各村资公司法人代表及全乡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大户代表共计30余人参加。“整乡授信”是指以“整乡”为单位,以村为主体,采取整乡建档、逐村评级、统一授信的方式,对有需求且符合条件的农户、产业大户、农村经营主体发放信用贷款。会上,农商银行向四川沣慧渔之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大河苗族乡冷水鱼基地)、四川省兴虾农业有限公司(落白亮村稻虾养殖基地)、九龙茶叶专业合作社颁授“四川农信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示范点”牌匾,并对村资公司开展现场授信。各村资公司法人及产业发展大户对“整乡授信”工作给予高度认可和肯定,表示要以“整乡授信”为契机,通过金融助力,发展壮大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授信现场乡党委书记罗定远表示,一是对农商银行的合作与支持表示欢迎和感谢,对授牌“四川农信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示范点”的企业和现场授信的村资公司表示祝贺。并指出此次“整乡授信”充分意味着大河产业兴旺、乡村振兴有盼头。二是要充分认识开展村资公司授信和产业发展致富带头人授信的重大意义。乡村振兴最终落脚点是产业兴旺,村资公司要抓实产业发展。同时,政银融合的惠农模式也是大河当前发展形势的需要,要主动发展,做到懂金融、会金融,用金融、用市场经济来运作产业、项目。三是落实县委经济工作会的要求,大河主动担当作为。立足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定位,全乡种植业、养殖业、特色水产、现代农业、现代化服务业发展均呈良好势态。四是全域推进村资带动产业大户授信工作,要学懂弄通政策,积极主动谋划发展的项目并做到全力支持与配合。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4-29
“邓师,昨天晚上有群众反映你们个别地方边坡坡度没挖到位,是什么原因呢。”近日,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八仙山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王用华一大早就来到八仙山茶园耕作道项目工地上,向现场施工负责人邓昌铭反馈前一天“茶话会”上收集的问题。“我刚才也看了,有一段的确窄了些,马上就整改。”邓昌铭立马将反映问题现场整改到位。“茶话会”是龙华镇八仙山村村级监督的新形式,王用华不仅是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也是“茶话会”茶话员。2022年以来,八仙山村抓实抓细“廉洁细胞”创建工作,突出“茶廉”文化,打造“廉洁村庄”。依托千亩茶园,秉承“厉苦方得清香盈袖、从简方能清正廉洁”的清茶精神,通过县镇两级纪委“组织培训+靠前指导”,探索出《八仙山村“茶话会”廉洁监督机制》,成立以村级纪检委员为会长,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组长为成员,村民小组院坝“茶话会”为载体的监督机制,激发建设“廉洁村庄”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提升村级监督质效。“‘茶话会’成立后,茶话员每天都轮流到施工现场去,我们自己村民帮着盯着,工程质量肯定没话说。”村民成昌贵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工程质量监督只是八仙山村“茶话会”监督的内容之一,会议监督、村“两委”班子运行监督、小微权力运行监督等内容均在“茶话会”监督序列。“‘茶话会’建立探症结、破情面、润廉心三举措机制,常态化开展问题收集,以‘茶话会’成员为触角,各村民小组组长为‘意见箱’,通过到组召开院坝“茶话会”收集群众反映问题,有效破除打不开情面等监督难题。”龙华镇纪委负责人说。此外,龙华镇还将廉洁文化作为“廉洁村庄”建设的重要一环,坚持将“茶”“廉”有机结合,在八仙山村党群服务中心,廉洁因子处处可见,潜移默化中实现干部在廉洁文化氛围下工作、群众在廉洁文化浸染下办事、全村在茶廉文化中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八仙山村“茶话会”共计吸纳茶话员24名,召开廉洁院坝“茶话会”32场,收集并解决群众反映问题17个,“一村一茶清香百里,一话一廉来自万家”,形成了“茶生廉、廉生风”的清正廉洁好村风。这仅仅是屏山县“廉洁细胞”建设的其中一页。2022年以来,屏山县以建设“廉洁村庄”“廉洁社区”“廉洁机关”“廉洁企业”“廉洁医院”“廉洁学校”六类“廉洁细胞”为载体,多角度、全方位确定建设主题、主线、标准、载体和目标,推动廉洁理念扎根,增强全社会“肌体”免疫力,巩固发展全县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供稿:屏山县纪委监委 赵晨希)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4-29
四川三农新闻网宜宾讯(通讯员 范祖其)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农村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这充分体现了习总书记对我国粮食及种子安全的高度重视。如果说种业是农业的“芯片”。那么,种质资源就是芯片的“芯片”,是国家战略性资源,保护种质资源是实现粮食安全的关键基础和前提。如今。在罗渡苗族乡天堂村,对紫苏和糯稻等种质资源的保护也正在扎实有序地推进,并悄无声息地发挥着重要作用。图为正在茁壮成长的紫苏苗阳光如冼,春意盎然,柔嫩的紫苏苗在和煦的春风里茁壮成长。也许你可能没想到,这些正在成长的禾苗是难得的重要的原生态的种质资源。科学常识告诉我们,保存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是农作物新基因发掘与新品种培育的基础和前提。曾在农业战线工作多年的珙县供销社党组书记张毅说:“种质资源发展对整个农业生产而言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核心要素,要保障粮食生产安全,首先要有好的品种,要选育出好品种,就要有好的种质资源,通过对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才有可能培育出更好的种子来促进农业发展”。 图为天堂村召开紫苏种质资源保护暨产业发展培训会紫苏,又名苏麻,因幼苗叶背和未成熟的籽粒呈紫色,故名紫苏,是珙县原生栽培农作物。紫苏对土壤要求不高,在川南这一带很多土都可以种。在珙县,不少人在房前屋后、地边地角随机种点来自用,东一株,西一窝的,既不成规模,更谈不上深加工。但这样的发展方式,极可能导致紫苏种质资源流失,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种源灭失。基于此,天堂村供销社严格按照种质资源保护模式,积极与中省市研究院(所)、高校和农科所(站)对接,组建专家团队,备份保存紫苏种质资源。同时,为紫苏产业发展提供相应服务,不断选育和培育示范推广新品种,落实紫苏种植及配套技术研发,提升紫苏品质和产量,确保种质资源安全并助推产业长足发展。另外,对所保护的种质资源通过培植、加工、烘干各个环节中所出现的问题,在种质资源利用、土肥生物技术研发、耕地地力改良、农产品品质改善等领域不断改进——力争不论产量、质量同比均实现更大提升。图为天堂村紫苏种质资源保护圃紫苏是传统的药食两用植物,全身都是宝——叶子、梗和籽粒既是食材又是药材。据科学实践证明,药用方面具有镇咳平喘、袪痰、健胃等功用,并且对冠心病、降血脂有明显疗效。食用主要是如制作苏麻糖、包心(馅)等,但现在更多的是制成紫苏油。紫苏油是目前已知植物油类中含a—亚麻酸量最高的植物油,被称为是“陆地上的深海鱼油”。罗渡苗族乡自然条件差,山大沟深,石漠化严重,水土流失突出,靠天吃饭,正是这艰苦恶劣的环境孕育了一批批顽强进取和拼搏的新型农民,天堂村供销社主任彭政就是其中之一。他在基层农技部门工作多年,后因机构调整辞职,先后在成都、云南、重庆等地打过工,但他始终忘不了农业,始终觉得把家乡产业发展起来才有出路。他的家就在天堂村一个叫苏麻湾的地方,美丽的洛雁河从两道屏障一样的大山中穿过,在他家门口划了一个圆弧,留下一片片河滩地——这成为紫苏天然种质园,这里种植的紫苏有的长得比人还高,不仅产量大、品质好,几乎是一种上就可不管,待成熟时收来晒干即可,人们称其为“懒庄稼”,比种大豆和红苕省事多了,但经济效益却比这些传统的农作物高。近年来,农民种地投入大,收入少甚至入不敷出,特别是在这样的山区,外出打工成为不少农民维持生计和挣钱的首选。大量青壮年外出,剩下的几乎全是老人小孩,土地撂荒严重,空闲地普遍。加之受疫情和经济下行影响,外出打工难度增加,眼看农村土地撂荒和各类闲置土地增多,当地传统的紫苏、糯稻等农作物面临种质资源流失危险。彭政心里很着急,尤其是看到有的种子商家受利益驱使,贩卖兜售不合格种子,给农民增收和种业安全造成极大危害——这也因此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及农业农村管理部门的“难点”和“痛点”,种质资源的保护十分必要。图为珙县罗渡苗族乡天堂村的自然风貌基于此,天堂村供销社在紫苏种质资源保护基础上,经过多年实践,终于探索出采用“玉米套种紫苏”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统一技术培训和指导,统一提供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统一按绿色食品标准生产管理,统一订单回收农产品,既保护种质资源,又助推紫苏产业发展,农民得到实惠。但最初的推广并不顺利。为鼓励农户种植,彭政主动邀请省市专家现身说法,与农户一一沟通,开坝坝会、现场会、总结交流会、收购付款会等。逐户与村民签订紫苏保底价订单收购合同,并根据市场行情酌情加价。天堂村村民牟泽宣去年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种了2亩,收获时一算账发现,每亩紫苏卖了2000元,加上之前已收了一季玉米等,亩收入超4000元。而且紫苏市场行情看好,供不应求。2021年该村供销社共收购紫苏128吨,产值达256.80万元。当年投入即实现收益,农民尝到了甜头,农村集体经济实现较快发展。图为省农业科学院等地的专家到珙县专题调研紫苏产业与“珙县紫苏”一样作为种质资源保护的还有珙县“恒丰糯稻”,该社不仅在珙县建有种质资源圃保护基地,在泸州等地也有。“种质资源保护作物+订单种植收购”模式不仅保护了种质资源,也为珙县农村产业发展开辟了一条独到的助农增收的产业路。2021年“珙县紫苏”收购价高出订单保护价的53.85%,农民每亩增收1500-3000元。“珙县糯稻”收购价比市场价高出73.3%,社员每亩实现增收650元。农民种植紫苏、糯稻的积极性高涨,本地及周边不少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种粮大户纷纷上前要求与天堂村供销社合作。2022年,前来与该村供销社签订种紫苏、糯稻的单位或个人的合同已达375份。目前紫苏核心保护区域已开始移栽,将带动全县种植紫苏7000亩以上,助力农民亩增收1300元以上。2022年,该村供销社已发展糯稻14000亩(含天堂村以外的基地),预计年产值可达2520万元,辐射带动6300户农户,种糯稻农民亩增收450元以上。图为正在生长的糯稻秧苗天堂村供销社把紫苏、糯稻种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彻底改变了传统种质资源保护与否无关紧要,甚至任其自生自灭的错误观念,并形成规模化发展,产业化提升,所产出的农产品经精深加工,其“含金量”大幅提升,综合效益更加明显。图为彭政迄今已获得的15项国家专利“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现代农业不再像父辈那样单靠人、单靠天,我觉得主要还得靠种子、靠科学、靠技术”。彭政说。“目前,我们正不遗余力不留死角地对当地乃至县内外的土地进行排查,争取把闲置的适合栽培种质资源的土地全部种上,不适合种的,就改种其他作物,保护耕地,促农增收,也保护种质资源,全力把紫苏、糯稻做成绿色高效优质的农村产业”。图为天堂村供销社按订单合同到农户家中收购紫苏一分耕耘一分收成。彭政已先后成功注册了16个商标,成功申报了15项国家新型实用专利,所生产的紫苏、糯稻、糯玉米等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他还成为“农业新技术高级管理师”和“四川省首届致富带头人”。所创办的农民合作社跻身国家级示范社、珙县露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护种质资源及对其产品科技赋能,有力推动了山区农村产业发展,增加了农产品含“金”量,之前常见的销售不畅的农产品摇身变成了价廉物美的特色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出大山,农民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4-28
一树枇杷一树金。眼下,又到枇杷上市的季节,宜宾市叙州区柏溪街道新龙村500余亩五星枇杷喜获丰收,预计“五一”节前后进入采摘高峰期。枇杷挂果走进新龙村,果香扑鼻而来。一串串圆润金黄色的枇杷挂满枝头,显得格外诱人。果农忙着采摘,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新龙村枇杷种植户翁家银告诉记者:“今年天气好,枇杷结得很好,销售收入大概能有四五万元。”新龙村枇杷种植户秦刚种了八亩枇杷树,看到村里因水果产业引来了众多游客,他看准商机,开起了农家乐。“我们这里的枇杷很甜、味道很浓。马上到采摘高峰期,我也准备好了采摘工具和一些农家食材,欢迎旅客们前来体验采摘的快乐,享受农家美食。”秦刚说。采摘下来的枇杷新龙村地处柏溪街道西部丘陵地区,依托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独特的气候优势,种植了茵红李、柑橘、枇杷等特色水果。该村通过农民自发规范种植、土地流转、业主投资、专合社等形式,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今年枇杷的产量比往年要高,大概是在400吨以上,每斤价格在5—8元,产值将超400万元。”柏溪街道新龙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蒋绪华告诉记者:“我们获得宜宾‘紫茵红’地理标识,利用这一品牌效应,推动乡村振兴,把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结合起来,带动村民致富,让农民的钱包鼓起来。”(供稿:叙州区委宣传部 唐龙会 陈钰新)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4-28
既要打赢疫情防控硬仗,又要打赢稳粮保供硬仗,需要两手抓、两手硬,确保防控不松、农时不误。“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翠屏区以稳定粮食播面产量、大豆扩面增产、酿酒专用粮基地建设、优质水稻种植结构调整和耕地保护等工作为抓手,全面推进2022年春耕生产工作。2022年,翠屏区计划粮食播种面积80.78万亩、较2021年增长0.41%,粮食产量35.17万吨、较2021年0.4%。资金上下功夫。早筹备春耕资金,利用优质水稻种植结构调整示范项目、产粮大县奖励等资金共1000余万元投入水稻、高粱生产,利用中央财政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600余万元投入大豆生产,利用省级财政现代农业发展工程、产粮大县奖励资金及乡村振兴衔接类资金等1亿余元投入优质粮油基地建设。培训上下力度。早开展春耕培训,结合“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新模式、新机制”五新示范,培训粮油作物主推技术32项,培训3.7万人次,发放培训资料8.1万余份。成立粮油生产技术服务突击工作队,组织农技人员在翠屏区进行蹲点包片,有针对性地指导农民落实好小春田管和大春栽播,提高技术入户到位率,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农资上搞储备。保障农资市场供应大春生产用种655余吨、占计划供应数的104%,供应化肥1.42万余吨、占计划供应数的90%,供应农药435余吨、占计划供应数的85%,供应农膜116余吨、占计划供应数的95%,完全能够满足当前生产需求。出动执法人员336人次,对25个农资市场进行检查,抽检样品380个,查处违规行为16起,有效保障了农资质量和市场运行。用水上动真格。翠屏区计划蓄水5479万立方米,利用全区84处水库、3226处塘坝共3310处水利工程实际蓄水6127.9万立方米,超计划11.1%,同时利用翠屏区机电提灌358台(套)实现机电提水保灌面积达到16.5万亩以上。农机上搞创新。组织12个农机专合联社和156个村级农机服务队提供维修、耕种、代收等社会化服务,维修农机具3600余套、组织农机具4.2万台(套),春耕机耕面积达74.63万亩,占总面积的97%。夺取秋粮丰收,是实现粮食全年丰收的一场硬仗,对于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有着重要意义。翠屏区心怀“国之大者”,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驰而不息奋力夺取夏粮丰收,我们一定能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以实际行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供稿:翠屏区农业农村局  张家豪)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4-28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宋成均4月20日,长宁县双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镇人大主席团在犁头村开展“春耕生产 人人参与”插秧比赛活动,义务帮助农户插秧。  活动现场,代表们与干部职工一起,抛秧、起行、插苗,每个步骤都有条不紊。尽管天气非常炎热,汗水浸透了衣服,裤脚上沾满了淤泥,但挡不住代表们种植的热情,不一会儿便完成了近2亩早稻插秧。“只有真正下了田,育了秧,才能真真切切感受到群众的艰辛,更加坚定我们为群众解决难点热点问题的决心。”县人大代表旷智表示。  一年之计在于春,长宁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常委会委员和涉农人大代表成立调研组,开展了春耕备耕粮食生产专题调研,继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号召和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当好春耕生产宣传员、技术员、监管员,积极主动作为,助力春耕春种。截至目前,全县13个镇组织和引导人大代表开展春耕生产工作调研60余次,参与代表1000余人次,帮助解决春耕生产中群众反映问题100余件,调处农事纠纷30余件。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4-28
四川农村日报讯 陈小芳 特约通讯员 罗沾4月25日,在高县复兴镇群乐村千亩红粱种植示范基地,村民胡启江正在查看高粱苗长势。一株株绿油油的高粱苗迎风摇曳,如同一个个跳跃的音符。  复兴镇位于高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今年,该镇立足“早”字,多措并举持续抓好粮食扩面增产、耕地“非粮化”整治、小春田管、春耕备耕等工作。投资2亿元,启动“红粱+N”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全镇种植高粱2500亩;投资721万元,在群乐村建设千亩红粱种植示范基地,集中育苗5亩;加强春耕生产的科技服务力度,确保年度粮食生产稳产增产。  在高县,种植高粱的除了复兴镇外,还有庆岭、来复等镇。近年来,高县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酿酒专用粮订单生产,通过保护价收购,确保农户种得出、不愁销,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同时,加速推进投资5.4亿元的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全力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截至目前,高县今年拟发展的1.65万亩高粱已全面完成秧苗移栽,进入田间管理阶段。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4-28
四川三农新闻网宜宾讯(通讯员 刘宇)为贯彻落实《四川省财政厅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2022年中央财政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预算的通知》(川财农〔2022〕33号)文件精神,兴文县大河苗族乡积极行动,多措并举开展农民实际种粮面积核实,确保做实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发放工作。会议现场4月18日,兴文县大河苗族乡组织乡、村干部召开2022年实际种粮一次性补贴工作安排会,安排部署2022年种粮补贴工作,为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工作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确保种粮补贴工作顺利开展。入户走访会后,乡、村、组三级联动深入田间地头全覆盖开展种粮面积核查,实地查看核实种植户姓名、种植种类、种植面积、地块坐落、耕地属性等信息,并由农户签字确认。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的发放有效化解了农资价格上涨对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充分发挥稳定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重要作用。实地查看下一步,大河苗族乡将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多措并举,确保惠农补贴政策家喻户晓,保障上报面积数据准确。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4-27
(记者 侯云春 严易程 文/图)守护一江碧水,共建生态首城。4月26日上午,四川·宜宾2022年长江禁捕宣传暨春季增殖放流活动在三江新区白沙湾河坝举行。活动现场,省、市有关部门、志愿者、渔政执法工作人员等各界代表完成所有鱼种放流。放流主要品种为体长1米以上长江鲟亲本、体重5公斤以上胭脂鱼亲本、体重2公斤以上长吻鮠亲本等共计434尾。鱼种均来源于省级以上水产良种场,种质资源优良,这些鱼苗的放生将进一步改善长江流域水生物结构和多样性。珍稀鱼类放流现场 摄影 严易程宜宾,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是金沙江、岷江、长江交汇地,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城市,中国水资源保护核心区之一,拥有国家重点保护水生动物长江鲟、胭脂鱼、大鲵和长江上游特有珍稀鱼类66种。近年来,宜宾市坚持把长江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坚决落实长江“十年禁渔”重大决策部署。截至目前,宜宾市全面完成630艘渔船、1186名渔民的退捕任务,密集开展“中国渔政亮剑”系列专项执法行动、“护渔百日联合执法行动”等护渔硬招,扎实推进长江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全面整治河道非法采砂和天然水域网箱养殖,累积放流各种鱼类1100余万尾。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2-04-27
四川农村日报讯 方燕 彭丽为切实解决家乡企业的所思所盼,用心用情为农民工保驾护航,全面推动地方产业发展提速增效,4月21日,屏山县江北片区农民工综合服务站正式启用,该站是宜宾首创之举,将农民工综合服务站建在工业园区里,旨在零距离走近农民工。  屏山县是浙江海盐县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县,县域内现有园区3个,屏山县江北片区农民工综合服务站位于王场工业园区(浙川纺织产业园区),园区现有企业 42家,主要涉及纺织、服装、重工精密件加工等行业。服务站占地约80余平方米,现有专职人员3人,秉承“政务服务+生活服务+金融服务+邮政服务”四项服务宗旨,按照综合服务办事点和金融服务支取点两大板块精心打造。该片区站投用后能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招聘、劳动维权、快递收投、取款贷款、医保社保查缴等综合性一站式服务,直接服务园区企业农民工1万余人,辐射红坊社区、缸坪社区村、永康村等周边村(社区)7000余人。  据了解,宜宾市全力聚焦农民工服务保障政策落地落实,大力夯实农民工工作阵地,今年将打造150个示范性村(社区)农民工综合服务站,重点打造17个省级农民工综合服务站。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4-27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袁宇君  “油菜籽亩产达到120公斤以上,共计18000公斤,达到了全国油菜籽亩产平均水平。”4月26日,宜宾市翠屏区农技推广中心主任伍燕翔按照约定通过电话将李庄景区油菜籽的产量告知了记者。  3月12日,四川农村日报以《李庄景区种油菜?翠屏区这样破解农业生产用地难》为题,报道了李庄景区种油菜一事。时隔一个多月,4月23日,盛开的油菜迎来收获,本报记者再次来到了李庄。  看着150亩油菜的颜色由春花时的亮眼黄变换为成熟角果的低调黄,伍燕翔感到由衷高兴。他告诉记者,收下来的一丛丛角果,再过3个月就会变成一瓶瓶菜籽油,走上游客们的餐桌。  这里是“万里长江第一古镇”李庄古镇景区旁新开发的旅游景区“月亮田”。与常见的景区绿化不同,这里的空地全部种上了油菜。尽管花期已过,但仍有不少游客前来观赏。  目前,景区已开始组织工人陆续收获油菜籽,并联系对接油菜籽加工和产品包装生产。景区运营方计划,把菜籽油作为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投放市场,进一步提升农旅产品的附加值。  “等到油菜收获后,就搞高粱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希望景区的农业绿化景观四季都能游览,让游客‘来了还想再来’。”伍燕翔说。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4-27
四川三农新闻网宜宾讯(通讯员 何成刚)近日,珙县首座村道立交桥正在进行紧张的施工。为满足撤并建制村珙泉镇三江村村民安全出行,在美丽乡村路C518柏坳路(三江村公房至坳地头)上新建跨省道(S436巡玉路)立交桥一座,实现村道与省道交通分流。施工现场这是珙县首座修建在村道上的立交桥,项目建成后将为两条道路上的车辆和行人提供安全畅通的道路通行环境,是我县村道交通从满足群众基本出行向优质服务的转变,成为我县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的里程碑。目前该桥梁正在进行紧张的下部结构施工。该桥属珙县美丽乡村路——柏坳路项目,项目全长2.11公里的沥青路,该项目于2022年2月动工,计划在2022年12月完工。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4-26
“栽秧莫栽路边田,路边田是……”春光明媚,近日,宜宾市筠连县镇舟镇高坎梯田“僰人粮仓”生机勃发,迎来了最佳水稻移栽期,阳光照耀在水田上,波光粼粼,美不胜收。高坎梯田声声山歌小调在田野间响起,当地村民抢抓晴好天气,开启一年一度的水稻移栽,春日暖阳下好一派春耕美景。“我今年预计种两亩多水稻,预备四五车农家肥做底肥,用这个农家肥就是要保证我们梯田大米的品质。”镇舟镇五星村村民邹品财说。在当地老百姓抢抓晴好天气栽下稻秧的同时,筠连县春意种植专业合作社也积极组织村民老少齐上阵,参与水稻大田移栽。当地村民正在移栽水稻据春意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曹达介绍,今年春意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了400多亩土地种植梯田大米,于4月21日开始进入插秧阶段,天气好的话预计半个月能全部插完秧,流转的400亩土地预计能产40万斤谷子。高坎梯田属筠连县传统的水稻种植区,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当地群众水稻种植积极性高。劳作其间,哼唱着筠连的山歌小调,充满了对丰收的无限憧憬。高坎梯田是全国八大最美梯田之一,春来薄雾缭绕,夏季绿波荡漾,秋日一派金黄,冬季粼粼波光。一年四季风光无限,吸引了省内外不少摄影爱好者。当地还利用水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种植优质有机水稻,通过政府引导、合作社助力、文旅活动牵引,当地的梯田大米逐渐在成都,云南等地闯出了市场。插秧“在乡村振兴中,我们镇舟镇将狠抓“僰人粮仓”、梯田大米这一生态农业品牌,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坚决落实到位,通过做强专业合作社,培育种植大户,切实引领广大群众致富增收。”筠连县镇舟镇党委副书记陈明高表示。(供稿:筠连融媒 陈俊  洪靖松  宋婷)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4-25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