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杜铠兵年平均气温21℃的攀枝花市盐边县被大家称为“没有冬天”的地方。然而近日,一场强降温天气过程给当地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目前山上的积雪还没有完全融化,部分农作物受灾。”2月23日,记者从盐边县农业农村局了解到,21日晚间以来,受辐射降温和地面冷空气影响,盐边县部分地区降温明显,高山地区降了小到中雪,降温和雨雪天气造成红格镇、红果乡、惠民镇发生低温冷冻灾害,因灾造成核桃、芒果、油菜、西瓜等农作物受损。  为降低低温冷冻灾害带来的影响,当地农业部门第一时间成立了工作组赴生产一线了解情况,进行农事指导,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互救,努力把损失降到最低。  “摸清受灾情况后,我们会进行专题研讨,针对受灾较为严重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情况,将积极为其争取其他补偿措施。”据盐边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灾情尚未稳定,具体数据正在统计中。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2-25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袁宇君  从2月19日的26℃,断崖式骤降到 22 日中午 12 时的3℃……攀枝花市迎来了一次强降温降水天气过程,部分中高山地区下起了雪。  据气象局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花城在2月中下旬出现类似大幅度强降温降雨雪天气仅有3次。往年同期的降温降雨强度大多不足此次的一半。  这场“认真的雪”,可谓让人欢喜让人愁。欢喜的是可以撒欢儿画雪画、打雪仗、堆雪人了,愁的是一些地方发生低温冷冻灾害,不少果蔬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攀枝花市农林科学院专家团队到芒果园查看灾情。受访者供图果蔬“受伤”芒果产业或面临较大损失  2月22日一大早,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李桂珍携团队成员首先直奔积雪较厚的大龙潭乡裕民村芒果园。她是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派往两县三区现场指导村民抗灾减灾的20余名专家之一。  “海拔1600米以上、局部地区海拔1400米左右的地方普降小到中雪,最厚积雪达20厘米以上,果蔬上均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积雪,偶有果树枝干被积雪压断,10厘米高的大青豆被‘雪藏’。”李桂珍介绍,受到此次低温雨雪灾害影响的,有芒果、草莓、牛油果、枇杷、石榴、樱桃等经济作物,及大青豆、番茄等蔬菜。  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贵利通过电话告诉记者,早春正值攀枝花市草莓抽蕾开花结果期,冷空气突然袭击,花期抗寒力极弱,使花朵不能正常发育造成减产。此前气温攀升,攀枝花部分芒果、樱桃等特色水果本已开花,经此一灾,芒果出现寒害症状,产业可能面临较大损失。  攀枝花市农业农村局种植科科长李维强表示,当前,相关部门和区县正在指导开展灾后防灾减灾工作。攀枝花本次受降温降雪影响的特色经济作物面积和具体情况,还需要等待进一步统计汇总。受灾的农田设施。 受访者供图雪中送“技”救灾有“法”可依  当下,及时清除果蔬上的积雪,避免进一步造成冻伤、断枝成了首要任务。灾情发生后,花城农林专家“闻雪而动”,立即现场拍摄应急处理短视频,快速转发受灾种植户、企业及农技人员等,同时通过电话、微信、QQ等方式进行应急处理技术指导。  为了降低雨雪天气过后霜冻产生次生灾害,已有专家指导村民采取灌水、熏烟、喷施防冻剂、叶面肥、杀菌剂等措施,减轻后面的霜冻危害。  “灾情出现没过多久,我们就收到了有关部门印发的《攀枝花市低温雨雪冻害灾后主要农作物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心里一下就不慌了。”2月23日,攀枝花市仁和区芒果种植户游自伟告诉记者,虽然突如其来的降雪,压断了部分芒果枝条,但他按照指导意见,对不同冻害程度进行分级护理。  他从指导意见上学到,受害较轻的芒果仍能再次花芽分化、抽穗成花,加强管理当年仍可获得产量,因此,他准备照“章”办理,减少灾难。  据了解,仁和区农业农村局也已制定《果树冰雪灾害及冻后恢复措施》《蔬菜防冻及减灾恢复生产措施》《小春粮食冻害应对措施》,帮助指导开展灾后防灾减灾工作。  专家特别提醒大家,今年2月以来平均气温比历史同期偏低1.8℃。必须等气温稳定回升后,才能进行芒果、枇杷等果树的修剪、压花和速生类蔬菜抢播。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2-25
(记者 唐子晴)降温幅度超20℃,中高山地区迎小到中雪,一向以温暖著称的攀枝花市迎来一场来势汹汹的倒春寒。  2月20日起,攀枝花市多地出现明显降温过程,海拔较高的山区迎来降雪,河谷地区普降中到小雨。堆雪人、打雪仗、雪中起舞……不少攀枝花人开启赏雪狂欢模式,家门前实现“冰墩墩”自由。“在攀枝花呆了40多年,这应该算得上是最大的一场雪了!”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工作人员王成在朋友圈中发出感慨:“又喜又忧。”2月22日,攀枝花市民在大雪覆盖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迤沙拉玩雪,这里白雪红墙,美不胜收。 潘芝 摄难得下雪并非不下雪但此次雨雪不常见  2月18日,攀枝花市气象台就发布强降温黄色预警;2月22日,攀枝花再发霜冻蓝色预警,最低气温将下降至0℃以下。  “没想到攀枝花也能这么冷!”不少市民翻出冬衣,应对剧烈降温。攀枝花市气象局副局长朱召勇介绍,本次降温过程,攀枝花河谷地区最高气温从26℃—28℃下降至6℃—8℃,最低气温从9℃—11℃降至2℃—4℃,全市普降小到中雨,部分地区降大雨,中高山地区出现小到中雪。  气温一年四季领跑全省的攀枝花,为何在2月迎来降雪?  “攀枝花地形复杂,河谷地区降雪比较罕见,降雪主要出现在海拔较高的山区,但这次降温过程比较剧烈,带来的雨雪范围更大。”朱召勇解释,倒春寒是一种常见天气现象,根据气象记录,攀枝花在历史上同一时期也曾出现过强降温降雨雪天气。“本次地面冷空气强度大,自北向南袭击攀枝花全境,配合高空切变带来充足的水汽输送,海拔1600米以上的中高山地区都遭遇较大雨雪天气。”  记者了解到,受低温雨雪天气影响,攀枝花多条路段实施道路管制。目前,海拔1900米左右的攀枝花保安营机场跑道暂时关闭,航班全部取消。攀枝花雪中的三角梅。常辉 摄恰逢特色水果进入开花期防灾减灾成当务之急  作为省内唯一的亚热带水果生产基地,这场强降温降雪对攀枝花种植的芒果、樱桃等特色水果影响如何?  记者了解到,由于此前升温明显,攀枝花部分芒果、樱桃等特色水果已经进入开花期和盛花期,突如其来的降温降雪让果农们揪心不已。“低温持续时间长、发生范围广,无论芒果新种植苗木还是成年结果树,叶片已出现寒害症状,芒果产业面临较大损失。”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贵利介绍。  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乡裕民村种了14000余亩芒果和400余亩牛油果。2月22日一早,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的技术人员赶到村里。“从早上8点半到中午12点多,村里一直在下鹅毛大雪,芒果花和枝干上的积雪有两三厘米厚,一些树枝被积雪压断了。”攀枝花市民宗干校校长杨文军跟着技术人员一起进村了解情况,“现场让人担心。”  “气温降到5℃以下,芒果花穗就会停止生长,影响后续授粉受精,形成败育果后造成落果。”攀枝花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经作站站长王建芳告诉记者,近年来攀枝花芒果种植技术提升,芒果成花能力较强,在3月还将迎来“二次抽花”机会,“肥水管理一定要跟得上,果树营养积累才能达到标准,如果回温较快或者再遇降温降雪,就需要人工干预了。”  攀枝花的樱桃种植大多分布在海拔1500米—1900米之间。在米易县白马镇黄草村,1万余亩樱桃同样遭遇降雪,本次降温降雪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记者22日从攀枝花市气象台获悉,受地面冷空气及辐射降温影响,预计24小时内攀枝花市大部地区将出现霜冻天气,早晨地面最低温度将降至0℃以下。  “雪砸在樱桃花蕊上易造成损伤,后续低温结冰,将对樱桃花造成进一步伤害。”王建芳提醒果农,要积极做好防冻害措施,枝干上积有冰雪,可在中午气温较高时及时敲除冰雪,若根茎部位及覆土积有冰雪,需及时清理以免伤根。  日前,仁和区农业农村局已制定《果树冰雪灾害及冻后恢复措施》《蔬菜防冻及减灾恢复生产措施》《小春粮食冻害应对措施》。截至记者发稿,攀枝花市本次受降温降雪影响的特色经济作物面积正在动态汇总,部分种植农户已开展应急自救,相关部门和区县正利用微信群等开展小型培训,指导开展灾后防灾减灾工作。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02-23
(记者 唐子晴)近日,盐边县全面启动二滩湖农文旅融合度假区项目。目前该项目正在完善初步规划方案,预计今年上半年完成规划编制并启动招商。  二滩湖农文旅融合度假区项目包括雅砻江、三源河河谷及周边片区,规划区范围120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长63公里,将作为重点旅游发展片区,引领外围的1104平方公里区域产旅融合,协同发展。  该项目立足“滋味盐边”发展定位,结合盐边实际及二滩库区的山形地貌,嵌入芒果主题公园、特色民宿、观景台等多元旅游项目,整合形成盐边阳光康养产业新格局。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02-18
(记者 唐子晴)2月16日,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乡混撒拉村,村民杨采云走出家门时习惯性地抬头看了一眼——他家屋顶的光伏板上正洒满阳光。  两年前,他在自家120多平方米的屋顶安装了光伏板用于发电。凭借着混撒拉村的良好光照条件,两年来这些光伏板平均每天发电100度左右,“全年省下了三分之二的电费。”  近年来,仁和区依托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将清洁能源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之一重点培育。在此基础上,今年该区提出全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实施示范引领工程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将着力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通过大力实施“七大”示范引领工程,推动“风光水氢储”五位一体、多能互补、协调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近日,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外,风电机组正在发电。仁和区委宣传部供图打造低碳村庄 阳光“晒”出新动力  混撒拉村缺水,近些年村民种植芒果,要靠提灌进行灌溉,是全乡用电量最大的村。  “从2月开始就要大量用电,每年生产用电要上百万度。”村党总支书记邹胜洪说:“去年村集体经济花在提灌上的电费就有40多万元。”  但这里光照充足,全年常有300天左右是大晴天,于是有村民想到了利用闲置屋顶进行光伏发电。杨采云就是“先吃螃蟹”的两户村民之一。“节省三分之二电费”的实际成效,也触动了当地在混撒拉村推广光伏发电的想法。  在该行动方案中,仁和区提出要强力推进低碳转型工程,积极利用清洁能源。其中提到,要以分布式光伏为抓手,打造混撒拉村成为低碳甚至零碳示范村庄。  “一要实现低碳生活,二要提升经济效益。”大龙潭乡党委副书记罗文介绍,目前混撒拉村党总支已与仁和国网供电公司农电服务分中心党支部实现党建结对,将共同搭建乡村振兴平台,计划采用由村两委牵头、第三方投资、电力部门安装的方式,推广分布式光伏。  除了满足村民的生活生产用电需求外,村里的公共区域也将装上光伏发电设施,节省村集体公共服务用电开支。“比如村里5台微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1个月用到的600多块钱电费就能省下来了。”邹胜洪说。  此外,村里的现代农业园还将探索电气化农业,推动电动农机具使用,安装太阳能监控系统、太阳能杀虫灯,为村民带来更多收益。建设“风电体系”,山里“吹”出清洁电  除了推广光伏发电外,对风电资源的加快开发也被写入行动方案。  在仁和区最南端的平地镇,一座座风电机组沿起伏的山脊布局,巨大的叶片不停转动着。平地镇干坝子风电场升压站的监控室里,场长赵波介绍:“每年的4月到11月,赶上风季,最多一天能发300多万度。”  风力资源,是该区发展风电的先天优势。天佑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金荣介绍,仁和区许多乡镇沿金沙江两岸分布,平均风速能达到5.8米/秒,“2020年仁和区风力平均发电时间达到2400小时,在西南地区已经算比较好的情况了。”  自2014年第一座风力发电机建成至今,仁和区已建成5个风力发电场,风机156座,总装机容量为298.5兆瓦,风机分布覆盖全区7个乡镇。  去年10月31日,仁和区首批风电规划项目已经全面完成建设,并全容量并网,累计落地投资30亿元,累计并网发电27亿度。  “以目前全区的风电运行情况来看,每年可同比减少大气二氧化碳排放量55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700吨,氮氧化物排放量1400吨。”仁和区发改局工作人员说。  立足清洁能源资源优势,未来五年,仁和区拟在五丘田风电场、迤沙拉风电场、坝塘风电场建设装机容量350兆瓦的风电设施,还将加快建设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及配套电网,积极探索风光互补、风力发电与观光旅游综合开发项目。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02-18
(滕德银 毛增琼 记者 陈荞)“我的芒果地就在这个很大的养猪场下面,以后可以通过输粪管道,免费得到绿色有机肥水,明年的芒果不仅节约成本,结得也会更好,品质肯定也会更高,也更好卖!”9月28日,攀枝花市仁和区啊喇彝族乡永富村旧城组的农民周国金这样一边指着正在新建的大型养猪场,一边高兴地说。这个养猪场,是啊喇彝族乡走好现代农业产业提升之路,实施产业强镇工程的一个点。2020年,在国家农业农村部官网公布的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仁和区啊喇彝族乡是攀枝花市唯一入选的乡镇。从去年6月至今,5大类23个项目已经实施完毕,产业强镇成为了群众的致富工程、民心工程,周国金仅仅是得到实惠的农民之一,产业强镇得到了群众的广泛点赞,彝乡旧貌换新颜!“基础项目,是支撑产业强镇的明显基石”啊喇彝族乡位于攀枝花市仁和区西南部,幅员面积181.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7万亩,辖5个村总人口9374人,平均海拔1900米,是典型的落后的高原山区农业乡镇,传统种养殖业很“传统”。在开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中,区乡两级党委政府积极作为,逐步走上了现代农业产业提升之路,通过实施产业强镇工程,让新建的众多项目成为了群众的致富福音。“一年多来,实施的这些新项目,是我们典型的、落后的高原山区农业提档升级的明显基石。这就是对此最大的感受!”永富村党支部书记毕亚辉这样说。高原山区的传统农业如何提档升级?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为农业的提档升级注入“项目因子”,应该是最亟需的做法。一年多以来,啊喇彝族乡先后从“提升原料基地”、“仓储保鲜”、“加工营销”等三个方面入手,新建生产便道16.44公里、标准化养殖场1个6000平方米、农产品标准化仓储库1950平方米、标准化冻库500立方米、标准化钢架大棚4000平方米,实施坡改梯646亩,新建滴灌4107亩,并着力抓好肥水一体化系统建设,积极推广配方肥、病虫害综合防治。这些基础项目的建设,解决了传统农业滞后的典型缺点,如:农产品运输难、化肥用量多、有机肥施用量较少且劳动强度大、农业生产成本高,可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却不高,水土流失严重、病虫害发生频率高等等问题。党员致富带头人阿文卫说:“如今实施的产业强镇中的各类项目,已经是我们搞好农业的示范项目、引领项目、标杆项目。”据悉,啊喇彝族乡在在产业强镇上实施的各类项目已投入资金7296.74万元,其中农民自筹4563.46万元。当前,啊喇彝族乡正在申报“市级现代农业园区”。“‘现代化的味道’,让我们充满着更多的期待”农民周国金的芒果地得到的免费绿色有机肥粪水,采用“肥水一体化系统建设”项目输粪管网中的管道输送,能有效节约劳动力成本。据悉,地上面的那个设计标准为年出栏10000头的养猪场的粪水,能浇灌芒果、石榴、蔬菜、水稻等共计约3000亩地。在地里指导周国金修整芒果枝条的党员致富带头人阿文卫说:“产业强镇带给我们的实惠多,其实最大的实惠,是我们对农业传统观念的改变。平原地方的农业要现代化,比较好办,高原山区的农业现代化,我们也充满着期待!”。这是一位见过世面的党员致富带头人朴实的话语,代表了昔日落后的高原山区的农民,对“现代”二字的满满期待。官房村党总支书记唐定海说,前几天村里的一个合作社买了一台载重32吨的冷链运输车,专门用来运输水果、蔬菜,总价100万元,国家补助了40万元,解决了果蔬保鲜销售问题,也减少了中间商这个环节,已经有了点儿“现代化的味道”!长期以来,困扰传统农业的问题多多,唐定海说的仅是其中之一。大竹村党总支书记刘文周说:“‘现代化的味道’让我们充满更多的期待”。据悉,为把啊喇彝族乡打造成产业强镇的典范,区乡两级党委政府正准备顺应群众的要求,继续争取项目投入,按照相关规划,让“现代化的味儿”逐步浓起来。区农业农村局农业经济促进中心主任郑战江说:“用无人机施肥施药,用轨道车在地里运输芒果,搞芒果深加工,如生产芒果汁、芒果干、芒果原浆等等,都是我们即将在啊喇彝族乡实施的项目。把啊喇彝族乡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就是我们下一步的目标之一。”“党的政策好实惠多,彝乡旧貌换新颜!”“我先前不同意搞滴灌,现在自己出钱也积极搞滴灌,滴灌的芒果地一共有3亩了。为啥?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9月28日,在芒果地里,农民马学丽这样肯定滴管的效果。  区农业农村局农业经济促进中心副主任李先敏说,“当初在啊喇彝族乡搞滴灌,很多群众不理解,不支持。我们和村上的党员、干部一起,一个组一个组的召开群众坝坝会,讲党的好政策要抓住,还讲搞农业要遵循科学,讲项目的补助标准和要求,并要求党员干部带头。说到天说到地,关键就是要讲清楚带来的好处究竟是啥子!农民得实惠就是宣传中关键的关键!”  近年来,啊喇彝族乡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在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用“产业强镇”工程作为“助推剂”,按照科学的实施方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做大做强做优生猪、山羊、樱桃、芒果、蔬菜等产业为基础,促进了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今年以来,全年旅游接待约4万余人次,旅游经济收入约450万元。据悉,近三年来,啊喇彝族乡有26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成功脱贫,有8个昔日的贫困户高兴地娶到了媳妇儿,有220农户新修了小楼房。昔日没钱,也不想改厨改厕的209户农民,积极投身党中央倡导的“厕所革命”。才娶到媳妇儿不久农民的李佳阳高兴地:“党的政策好,产业发展好实惠多,如今我才有钱修房子、买车子,娶媳妇儿!”是啊,实惠,的确是最贴近人心的东西!啊喇彝族乡党委书记颜忠亮说:“产业强镇,终极目标就是要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啊喇彝族乡,是攀枝花14个少数民族乡镇之一,靠党的好政策,深入实施产业强镇这个群众贴心的致富工程,让广大群众实惠多多,广大彝族同胞欢天喜地,全乡已经旧貌换新颜!(图片来源:滕德银)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1-24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杜铠兵1月8日,2022年盐边羊肉米线美食节启幕。此次云上美食节活动将通过网络方式,把盐边的特色美食纷纷呈现在大家眼前,让人一饱眼福。  盐边羊肉米线是盐边县美食的代表,2020年荣获《小康中国·千城早餐》“最想去打卡的早餐”第一名,2021年入选100道“天府旅游美食”、100道“天府名菜”,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认同度。下一步,盐边县将加快推进盐边羊肉米线产业化发展,深入挖掘盐边饮食文化,做强“盐边味道”IP,做实“滋味盐边”名片,精心打造推出“盐边一桌菜”,延伸餐饮美食产业链条,辐射带动商贸、物流、旅游产业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1-10
(记者 谢强 徐杨)2021年12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平安中国建设表彰大会上,攀枝花市米易县被授牌命名为首届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称号。这是继2013年—2016年获得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后,米易县再次在平安中国荣誉册上留下的闪亮一页。国泰民安,安居乐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平安中国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中谋划推进。米易县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认真履行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统筹推进平安建设各项工作。近年来,刑事发案率连续下降,平安建设满意度测评位居全省第一方阵,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县等荣誉,连续8年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跃居2020年中国最具安全感百佳县市榜单第17位。在米易,人民群众对平安二字可感、可知。社会平安 人民幸福 (米易县融媒体中心供图)创建平安细胞 积“小安”为“大安”米易的美,不仅美在风景怡人,更美在平安温馨。2021年12月25日,走在整洁美丽的村道上,看着村民们怡然自得的生活场景,米易县白马镇高龙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马顺付深感欣慰。高龙村作为白马铁矿二期移民集中安置新村,是攀枝花市最大的彝族聚居移民新村。该村成立初期,由于村“两委”干部来自不同乡镇,磨合时间短,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存在较大分歧,班子凝聚力不强,基层治理虚化,2018年曾被确定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面对高龙村治理难题,米易县找到了治理路径。马顺付介绍说,首先从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入手充实班子力量,并通过定期开展谈话等方式、及时清理撤换不称职村干部、组织干部外出考察学习,把“主动干、用心干”的责任感调动起来。其次,指导高龙村积极探索“一约三会五员七个好”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以党组织为核心,通过“村规民约”,调动和发挥村民参与村级治理的主动性,并对村民进行规范和约束;通过“三会”“五员”引导群众生产、生活互助,推动邻里和谐;通过“七个好”评比,加强家风建设和卫生环境治理。“省级最佳温暖社区”、省级“六无”平安村(社区)草场镇杨柳湾,是集行政办公、康养旅游、商业、居住为一体的社区,这里活泼多元、人气旺盛、业态繁荣,大量外来康养人员与当地农民和谐相处。近年来,杨柳湾社区以党建为引领,以信息化为支撑,打造红色物业,创新支部引领精细化服务,有力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水平,有效化解了当地人员居住复杂、社会治理困难的矛盾,社区构建起“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四级组织网络,让党的工作进楼入户,为提升小区治理提供坚强保障。在平安建设工作中,米易全面强化“平安细胞”创建,围绕“发案少、秩序好、服务优、群众满意”目标,坚持整合资源、条块结合、整体推进,以创建“平安村(社区)”等13个平安细胞创建工作为载体,组织各行业、系统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持续拓展平安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全县11个乡镇配齐政法委员,86个村(社区)全部配备社会治理委员、法律顾问、网格员、调解员、驻村民(辅)警、“红袖标”治安巡防队伍,这些都是平安细胞中最活跃的“分子”。维护公平正义 法治利剑时刻高悬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近年来,米易县平安建设始终保持法治利剑高悬,法治力量和专项行动宛如尽职尽责的医生,一点一滴地清理着制约米易发展的“顽疾”,牢牢护航着米易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近五年,米易县持续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刑事案结案率为97.95%。依法从严从快审结涉黑涉恶案件,彰显打击黑恶势力坚强决心;依法审理盗抢、寻衅滋事、危险驾驶等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案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法打击涉经济犯罪案件,筑牢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法治底线。严惩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职务犯罪案件,持续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妥善审理民商纠纷96.8%。深化调判结合,通过庭前调解、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效力等方式化解民商事纠纷,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多元的矛盾纠纷化解途径;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违法犯罪,着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聚焦民生热点,审结农民工薪酬、买卖合同、民间借贷等民生案件等,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注重情法结合,依法调处婚姻家庭、赡养抚养、邻里纠纷等,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着力破解执行难题,切实维护司法权威。紧盯破解“执行难”目标任务,有力推进执行指挥中心实质化运行和“三分办案”工作机制,执行核心指标保持高位运行。加强与县全响应中心联动对接,充分调动基层自治组织和社区网格力量帮助查人找物,进一步拓展财产线索来源渠道。用足用够执行强制措施,限制高消费3073人次,司法拘留87人,以涉嫌拒执罪移送公安机关侦办6人,重拳打击拖延、逃避、抗拒执行行为。常态化开展“执行大会战”等专项行动,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742人次,参与信用联合审查7000余人次,“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执行联动大格局初显成效。提升治理水平 智慧“大脑”高效运转充分应用互联网和网络信息技术,提升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大数据时代,为城市装上“大脑”,既能让城市“耳聪目明”,更能提高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日前,在米易县全响应中心,就有一起米易尚品国际小区老人走失案,让米易智慧“大脑”派上了大用场。当中心工作人员了解到老人的基本信息后,立即通过智慧小区平台调取老人出入记录,通过视频分析系统,发现老人经过太平洋服饰广场、桥东街,工作人员随即利用视频结构化系统,通过衣服颜色、身高等外貌特征查找老人的行踪,搜索发现老人最近一次记录显示在城北社区喷泉广场。随后通过指挥调度平台,调度就近民警、城管、网格员前往查找,最终成功找到走失老人。人员查找,只是米易全响应中心不断发展的众多功能之一。“运用信息化技术,能够实现便捷的调度指挥,快速的处置流程,极大地提升了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预警能力和响应处置能力。”全响应中心相关负责人说。米易全响应中心不断强化数据对接,米易智慧“大脑”的功能不断完善。近日,记者在米易县全响应中心看到,工作人员正仔细检查新接入的学校视频数据。全响应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自该中心运行以来,全县事件风险隐患发现效率提升了50倍,减少现场巡查力量30%以上,全县各类事故发生率下降45%,抢劫、杀人等严重暴力案件实现零发案,有力地推动了更高质量平安法治米易建设。科技赋能,开创社会治理和服务人民群众新格局。米易,全面构建了“党委政府统筹、一个平台集成、全域数据整合、上下协同联动”的智能化治理体系。此心安处是吾乡。在米易,不论是机关企业的职员,街道上的出租司机,学校里的教师学生,还是山乡里的农民群众,他们的脸上无不洋溢着自信的笑容,这一抹抹笑容,就是米易幸福、平安的成色。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2-01-07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杜铠兵  盐边县百灵山,万壑千峰,岭脊连绵,高树遮天蔽日。山脚下的国胜乡雨雾润泽,海拔1600米至2200米处是种植茶叶的天然佳处。  罗顺兵便出生在占国胜乡茶叶种植面积50%以上的大毕村,这里是国胜茶的核心区。“刚刚修剪完毕,施好有机肥,就等明年3月开春采茶了。”2021年12月29日,罗顺兵告诉记者,在传承推广古法国胜茶这件事情上,今年34岁的他已经钻研了10余年。如今这块老招牌又捡了起来,他感到很自豪。罗顺兵正在制茶。 受访者供图  成为制茶师让种茶的人喝上好茶  种茶是艰辛的,这一点罗顺兵从小就耳濡目染。  上世纪90年代,发展滞后的山区县盐边,村民们种植的国胜茶是为数不多能变成现金的产业。在罗顺兵的记忆里,每年春茶采摘最好的鲜叶都被父母卖了,家里炒的茶,也是有了贵客才能喝,平时家人喝的都是茶叶末和苦涩的方茶。  “为什么种茶的人,喝不上好茶?”这个问题困扰着少年罗顺兵,他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出好茶让父母喝。  高中毕业的罗顺兵考上了宜宾职业专科学校,毅然选择了茶学专业。2007年,毕业后的罗顺兵回到家乡,成为了盐边县百灵山茶叶公司的一名制茶师。  每年春茶开采,他一次又一次自购鲜叶、自炒春茶,却一次又一次地失败。  为了总结教训,他开始在家乡遍访民间制茶高手,直到遇见红宝乡80多岁的苗家制茶高手陶新正,并拜师学艺,掌握了古法制茶的传统技艺。  “以前,从来没有下午2点以后采茶的事情,现在是白天黑夜采。唉,再也找不到过去的那种茶味了。”年事已高的恩师留下这句感慨,便病逝了。  罗顺兵意识到,随着国胜茶名声越来越大,一部分急功近利的茶农开始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制茶工艺也粗制滥造,甚至出现了用外地采购的鲜叶制作国胜茶的现象。  2014年,已经是国家二级制茶师的罗顺兵离开了茶叶公司,在自己家的50亩茶园里开始了为“国胜茶”品牌正本清源的试验。  “一定要做出原来的那种茶味!”他暗下决心。  打造生态茶园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施的都是农家肥,接下来只需要做好冬季管理,期待开春采茶。”罗顺兵告诉记者,现在按照标准经营的茶园,面积已经达到400多亩。  测土配方、施农家肥、人工除草、培育新品种茶树,是罗顺兵给自家茶园制定的“顶层设计”:每年6月、9月、12月,进行三次人工除草;每年12月,施一次农家肥;新种的茶苗,经过“植了死去,死了补”的多次试验,最终确定为4000株一亩。  经过6年的时间打磨,在2020年,罗顺兵的新茶在市场上卖出了每斤3800元的价格,而且供不应求,到他的茶园学习讨教的茶农也接踵而至。  从此以后,绿茶、红茶、白茶、生茶等茶系逐渐丰富了国胜茶的内容,也带动了种茶村群众的致富增收。盐边县史称大笮,2019年,罗顺兵得到了盐边县首届“大笮工匠”荣誉称号,并在2021年被评为“大笮好人”。  “很多人认为古法就是落后的,我不这样认为。”2021年3月,在大毕村的茶叶基地里,罗顺兵斥资70万元修建起茶旅文化生态园,可让游客参与制茶体验,并且增加了乡间民宿、河沟摸鱼等体验区,尝试走上农旅融合的乡村旅游路径。  2021年春季采茶期,就在新落成的茶旅文化生态园里,清晨采回来的鲜叶经过6个小时的摊晾,完成手工制茶的第一道工序——“萎凋”。穿上白大褂的罗顺兵像个指挥官,指导着游客进行“杀青”工序。老式的柴灶炉膛里,耐烧的青冈柴燃起来,小竹簸箕里的鲜叶倒进锅里,交替翻炒。鲜叶炒毕,散发着清香的叶子在硕大的竹篾里进入“揉捻”工序,游客们争先恐后、欢呼雀跃地体验揉茶。  加上最后一道工序炭火烘焙,经过近3个小时、4道工序环环相扣的制作,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场版手工制茶技艺完成。  “今年已经有数百人前来参观体验,感受制茶的魅力。”罗顺兵感叹,“国胜茶这块老招牌,终于又捡起来了。”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1-05
(徐长晶 滕德银 记者 陈荞)“要想富,先修路。这是一句大会实话,也是走好乡村振兴之路的关键!现在,我们这条路通过了验收,就可以正式通车了。这是我们全村人的福气,我们感谢各级党委政府对我们村的关心,帮助!”12月21日,攀枝花市仁和区务本乡葩地村黄淀路前段改扩建工程顺利通过了区、乡、村三级验收,村党支部书记吴红林这样高兴地说。务本乡的气候属半干旱气候区,雨季多集中在每年的6至10月,而旱季第一年11月至次年的5月,年降水量极不平均,近年来持续干旱,加之地形山高坡陡,坳口组黄淀路片区农民因居住分散,山高坡陡,生活生产受道路制约,睛通雨阻严重影响了当地村民的出行及经济发展。因此,修好路,一直是群众的一大心愿。务本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的党员干部,按照“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一心为群众办实事的要求,多方协调、积极争取项目建设资金,最终争取到项目建设资金133万元,让黄淀路前段改扩建工程从5月起,得以顺利实施。该项目覆盖受益户386户,其中已脱贫贫困户15户,52人,边缘户3户,4人。党委副书记邵高斌说,“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给群众的进一步发展致富带来基础设施上的便利,这是今年全乡为民服务办实事的重要项目之一。通车后,群众的满意度显著提升,获得感也显著提升!”据悉,该项目路线总长为1.128km,分两条路线A线和B线。A线路线全长423.292m,路基宽度7.5米,路面宽度6.5米;B线路线全长704.623m,路基宽度5.0m,路面宽度4.5m。“路虽然短,但是对于我们群众来说,却十分重要!我们真心感谢党委政府和区上帮助我们的很多部门!”受益群众张孔明这样笑眯眯地说。受益党员,村委委员张玲说“该项目是一个德政工程和民生工程,既增强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号召力和向心力,改善了当地村民的出行条件,又提高了当地群众的收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开新局打下了一个好基础。”(图片来源:滕德银)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12-23
(陈玉 吴珂 滕德银)金龟村地处攀枝花市仁和区、西区和云南省华坪县交界区域,是仁和区的西大门。2021年,金龟村党支部为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高度重视党组织和党员“两个作用”的发挥,立足资源,抢抓机遇,村集体经济取得了持续发展的好成绩。一是产业发展促进集体经济初具规模。近年来,该村坚持“产业富民”发展思路,形成了一二三产业竞相发展和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的良好局面。芒果种植达1.2万亩,桠华固体废物利用项目循环发展成效好,以朱家庄、聚贤居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业逐渐兴起,产业发展促进村集体经济初具规模,村集体年收入达18万元。二是专家团队奠定壮大集体经济的“智慧基础”。金龟村党支部针对该村大多数村民缺乏种植技术和系统化管理导致芒果种植质量上不去的问题,专门召开支委会进行专题研究,两委班子与市农林科学院协调沟通,今年8月在金龟村建立乡村振兴专家创新服务团队工作站,为芒果技术指导、产销扩展、资产管理搭建专业平台。三是建设农资超市凸显集体经济的惠民效益。立足本村及周边芒果产业发展实际,按照“一中心、两分店+网店”模式,在金龟村建设农资超市中心店,以村民急需的农资为基础,联合市农科院、西昌学院长江农业医院提供科技支持,保证优质农资供给,完善供应链体系。开通“网络+”销售渠道,采取线上线下联营方式,建立价格优势,增加销量和收入。计划提出后,村支两委召集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讨论交流,取得广大党员和村民大力支持。农资超市顺利于11月初启动运营,惠及福田镇4个村并辐射西区格里坪镇庄上村、新桥村及华坪县兴泉镇兴泉村,打通区域产业发展和农资配套一条龙服务。下一步将在务子田村和塘坝村各建设1处分店。四是着力增强村集体经济组织自我“造血”功能。金龟村农资超市由村集体经济参与投资和运营,着力增强村集体经济组织自我“造血”功能,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同时,采取“集体+个人”模式,12名党员示范带头,鼓励发动村民以户为单位,自愿入股农资超市,构建集体和个人利益共同体,从而实现农民致富增收和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双赢”。目前村民已入股19户、40股,入股资金已筹集40万元。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12-17
(记者 唐子晴) 12月10日,米易县草场镇龙华村,成片的枇杷林里,分布着诱虫板、粘虫板、杀虫灯等病虫害防控设施。“有了这些设施,农药开销从1000多元减少到600多元,果子还卖得放心。”村民王德才说。  攀枝花冬季气温较高,病虫害压力相对较大,推动生物防治是攀枝花农产品“绿”在源头的举措之一。“单一依靠药防,只会增加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和农业生产成本。”攀枝花市农业农村局总工程师斯慈伟介绍,近年来,攀枝花以“减量控害、节本增效”为目标,因地制宜地推广生态、物理、生物等无害化综合防控措施,主要农作物农药使用量减少三成以上。  推动市、县、乡、村农产品质量安全“四级监管”网络建设。目前,攀枝花市各县区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监测机构,乡村配置了快检队伍和设备,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内检员制度。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12-16
(记者 唐子晴)“乡亲们听我谈,接种疫苗有必要。疫情防控不敢松,大家一定要记牢,勤洗手,少聚集,出门别忘戴口罩。”12月12日晚7点,攀枝花市米易县攀莲镇贤家村头的大喇叭里,传出阵阵熟悉的乡音。坐在播音室里说话的,是该村村委会副主任黄华超。  对于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来说,大喇叭是一段绕不开的珍贵记忆。村民借助大喇叭了解国家大事,村干部通过大喇叭下发通知、安排工作、提供便民信息等。一个大喇叭,成为农村各种信息上传下达的“利器”。  随着技术进步,这个“用起来顺手”的工具逐渐被新的传播手段替代。“作为基层工作人员,每天都在与村民打交道,经常挨家挨户摸排情况,田间地头宣传政策。虽然现在都习惯用微信了,但还是有很多老年人不太会用智能手机。”黄华超说,做好农村工作,还是要找到适合农村的方式。  今年以来,米易县大力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提高村应急广播覆盖率,让村口大喇叭重回村民生活,成为提高乡村应急信息采集、发布、调度指挥的重要渠道。  每天下午7点,米易县各村的“大喇叭”准时响起,及时传递最新信息,村民们不论是在自家院落,还是在田间地头,都能听到广播声。  “自从装上了这个广播,有什么新政策我们都能第一时间知道,还有停水、停电的信息,很丰富,听到广播心里很踏实。”攀莲镇青皮村9组村民李顺祥已成为“大喇叭”的忠实听众。  “应急广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在危急情况下,及时把预警信息或防灾减灾知识传递给村民,让村民在第一时间知道发生了什么,该如何应对,将损失降到最低。”黄华超说。  目前,米易县已完成第一期应急广播项目建设,建成县应急广播平台,对城区公共广播系统及安宁河沿岸7个乡镇54个行政村的农村广播系统,按照应急广播标准进行升级并进行定期维护。米易全县已经建成同频广播发射站4座,整合资源建成地面数字广播发射站38座,安装音响音柱1400余个,通过同频调频广播、地面数字广播、有线广播、IP广播四种方式综合覆盖,“省—市—县—乡—村”的应急广播系统基本建成。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12-16
(记者 唐子晴)“有了这条便民小路,出门买东西不用绕道了,一个来回能节省20分钟。”12月10日上午11点,家住攀枝花市东区佳联路的黄润结束周末购物,拎着两大包东西走出商场超市大门,沿着旁边依山而建的人行步道往家走。  “事关民生的事等不得,必须及时着手解决。”攀枝花市东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以来,攀枝花市各级各部门推动为民办实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走基层、听民声,解难题、办实事,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攀枝花通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梳理出方便群众出行、加强医疗养老、推进便民服务等十大类67件101项民生实事项目,其中,省级民生实事27项、市级民生实事74项。目前,已有34项民生实事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畅通渠道听民声  为了听到群众最真实的声音,今年,攀枝花坚持“开门问计”,打造畅通便捷的民意征集平台,打开线上线下两条“通道”,收集市民的真实诉求。  近日,攀枝花市民王明亮培养了一个新习惯——看到街边的井盖坏了、发现楼梯间里多了堆杂物,就拿出手机“咔嚓”拍一张照片,再上传到攀枝花“随手拍”平台上。  “以前发现问题不知道向谁反映,怎么反映,只能路过多看几眼。”王明亮说,如今有了方便反映市政问题线索的渠道,他成了维护城市的一份子。  不止王明亮,在攀枝花市城管执法局打造的攀枝花市民“随手拍”平台上,市民投诉、咨询量已达1.3万多件。市民及时发现、上传城市管理运行中的问题,相关部门及时跟踪督办、回应关切,一件件群众身边小事经过及时处置,成了真正的民生实事。“扎得够深,走得够近,才能真正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忧于民。”攀枝花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畅通线上通道的同时,攀枝花各单位通过梳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云+”评警、基层调研走访、工作座谈、走访企业等方式,多渠道征集基层单位和群众意见,切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因地制宜办实事  “这一碗清水,我们盼了许多年。”今年6月,随着攀枝花市东区银江镇双龙滩村生活用水管网建设工程建成,市政供水管网成功接入村3组、4组的205户村民家中,攀枝花“水在山下流,人在山上愁”的问题正一步步解决。  受制于山地地形,“停车难”一直是影响攀枝花市民生活的一个问题。针对市民普遍反映的老旧小区配建停车位少的问题,攀枝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经过摸排和调研论证后,将7条路段确定为临时停车第一批试点,根据不同区域居民出行特点,设置允许临时停车的时间段。  11月11日,攀枝花首个智能立体车库——天星湖智能立体车库开始试运行,可提供停车位200个,最快实现10秒停车。除新建车库外,今年攀枝花还利用人防地下空间改造停车位1000个,进一步缓解中心城区停车压力。  “拉近和群众的感情,真心实意为他们办实事、解难事。”攀枝花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通过积极引导各单位结合社会救助等活动,将关怀、服务、政策送到困难群众身边,切实解决生产生活困难。  为帮助困难群众实现稳定就业,增加其择业就业机会,攀枝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围绕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优化线上线下就业服务。截至目前,通过网络、微信等多渠道发布岗位1.6万余个。同时,积极开展“就业救援月”“民营企业招聘月”等各类招聘活动17场,累计提供就业岗位94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2600余人。难办事项一站办理  “为啥还有个‘办不成事’窗口?”12月13日一早,攀枝花市民王润兰赶到攀枝花市政务服务大厅办理二手房交易手续。扫码走进大厅,她一眼瞅到总咨询台上摆着一块标识牌,上面几个大字让她直犯嘀咕。  其实,在攀枝花市各区县、多个街道(乡镇)政务服务中心的总咨询台、窗口等位置,也都陆续出现了同样的“办不成事”窗口。  “设立这个窗口,主要解决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多头跑、来回跑、体验差等问题。”攀枝花市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杨霞说,攀枝花已在全市建立起55个“办不成事”受理窗口,为群众解决办事过程中的“疑难杂症”。  目前,673个政务服务事项可以在“办不成事”窗口实现“一站式”办理。不仅如此,窗口背后还有一支“智囊团”,由政务服务管理机构领导干部、部门窗口首席代表等组成“办不成事”受理窗口工作专班,通过这个窗口对问题进行综合研判,借助目前制定出台的告知承诺制、“自公告”制度、容缺受理审批等措施,做到能办尽办。  “有的事项确实不符合办理标准,没法办理的时候,也不应该着急画上句号。”杨霞说,“办不成事”窗口又找到一个发力点:将政策刚性要求与柔性关怀服务结合起来,对于没办成的民生诉求,窗口根据各级政府、不同部门出台的帮扶政策,主动进行沟通,提供帮扶。“办不成事”窗口成了利民政策落地的“推动器”。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12-16
(孔令琪 滕德银 刘乾 记者 陈荞)走好转型之路,是当前有工矿企业的农村群众的一条必由之路!在攀枝花仁和区太平乡红岩村灰致组,共产党员罗礼华就进行了这样的尝试。如今,他种植的20亩椪柑,已经结出了果子,非常的甜。12月13日,暖阳和煦,太平乡红岩村上万斤椪柑成熟,漫山遍野橘绿交映,描绘出一幅丰收盛景。仲冬时节,走进太平乡红岩村,成片的柑林在冬日暖阳照耀下显得熠熠生辉,翠绿的枝叶间金黄硕果摇摇欲坠,有的成串成团交相缀在叶间,有的昂首在枝头“一枝独秀”,金黄的色泽、饱满的果实、诱人的香气,无一不在吸引着游人采摘品尝。党员罗礼华穿梭在柑林间,热情地招呼着来客尽情采摘品尝,脸上的笑意堪比骄阳。他告诉记者,果子成熟已经有十多天了,每天都有上百人来摘果子。罗礼华是红岩村党员示范种植户,他说:“我现在椪柑种了将近二十亩,今年虽然是初挂果,但产量还不错,大概有5万斤,纯收入可能在6-7万元左右。”如何运用好果树资源?头脑灵活的罗礼华还有好办法?今年九月,罗礼华和旅行社签订合约,将他的这片柑林变成市内近郊游线路其中一个点位,随团前来采摘的游客进园品尝免费,采摘果实两斤内也免费赠送,游客们对此赞不绝口。“乡党委政府倡导我们要走好农文旅之路,这就是我的办法!”游客古林说:“我已经退休了,经常跟着几个朋友在市内走走玩玩,这次来这里摘果子真的非常开心,这个椪柑太好吃了,又甜又多汁,有咱们攀枝花阳光的味道!”游客龚若娟说:“椪柑真心不错,我们购买的话价格也不贵每斤3元钱,待会儿准备买点回家给父母孩子也尝尝。”椪柑采摘园位于太平乡红岩村灰致组,曾经这里大大小小的煤窑共有20个,村民们都靠着在煤矿务工生活。煤矿关闭后,党员罗礼华从当地群众手中流转了20亩土地试种,积极探索种植产业。如今两年过去了,椪柑不仅长势良好,带来的收益也非常可观。“实践证明,走这条路走对了!我下一步就是要带领大伙儿一起干,把种植业发展好!”太平乡红岩村党总支副书记段舒怀说,针对这个采摘园带来的好效果,我们村两委下一步的计划是:扩大规模,争取在两年内发动20户农户参与种植,把整个采摘园扩大到60亩的规模,带领群众走好采空区的转型之路。村上将采用多品种经营的方式,在采摘园内规划增设番石榴、纽荷尔、沃柑等品种,把全年采摘期延长到9个月,增加来体验采摘游客的选择范围,改善游玩体验。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广泛发动党员干部参与到采摘园的经营和管理中来,把村上煤矿废弃厂房打造成餐饮接待点,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输水管网配套。同时新建一个土特产品交易场所,吸引周围村民特别是脱贫户到这个地方来进行农产品交易,为乡村振兴持续“添砖加瓦”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12-15
(记者 谢强 徐杨)攀枝花市米易县境内,成昆铁路、京昆高速横贯南北,大道两旁的安宁河流域,大地肥沃、物产富饶。冬日金色的阳光下,一条条宽敞、整洁的乡村道路,连接城乡、蜿蜒交错,犹如迷人的彩带,缠绕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带去了人气、财气,也为我们党在基层凝聚了民心。作为刚刚公布的四川省第五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党中央《关于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意见》在米易有着具体而生动的实践。从安宁河谷到二半山区、从景区县城到山乡沃土,近年来,米易紧密串联起来的“四好农村路”,让全县农村、农业升腾起发展的新希望,二十多万米易农村群众阔步走上了富足安乐的康庄大道。米易县农业产业道路 (中共米易县委宣传部供图)织密路网 旺了农村农业时值11月中旬,米易县湾丘彝族乡热水村“晚熟芒果种植示范基地”一派丰收的景象,种植基地更实、宽阔的水泥路上,果农运载芒果和客商的车辆来来往往,一车车芒果不时从村里的分捡中心运出。“运输快捷,产销两旺,再多的芒果也不愁销路。”热水村三社村民李冬乐呵呵地说,“3万多枚芒果一天时间全部销出,不出村口,收入10万。”这两天,正好是热水村芒果丰收的季节,和李冬一样,热水村所有村民都因今年芒果收成好、价格好,而鼓足了腰包,笑弯了腰杆。湾丘彝族乡热水村、草场镇龙华村、撒莲镇禹王宫村、炳谷镇芭蕉菁村、普威镇独树村等等,在米易,一条条农村产业公路通村达户、直抵田间,农民早已富起来了,“四好农村路”,为米易县的现在农业产业和“三农”工作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活力。近5年,米易县整合各类涉农资金近20亿元,先后实施安禹路、丙垭路、龙华村枇杷园路等一大批产业公路,建设农业产业园区和家庭农场道路386.5公里。有了交通保障的前提,米易县建成了安宁河谷10万亩稻菜轮作、二半山区25万亩特色水果和中高山区20万亩核桃、5万亩烤烟、178个畜牧养殖场。成功创建和建成省级星级园区、市级星级园区3个、集约化育苗基地等19个。仅2020年,米易外销早春蔬菜37.01万吨,水果13.7万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0.72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6万元。涵盖米易早市蔬菜、特色水果的农业品牌“阳光米易”,被评为全省首批十大优秀区域公用品牌。截至今年,米易县连续八年被评为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以“四好路农村”为纽带,米易做足、做实了“交通+现代农业”这篇文章。交通便捷 添了康养人气10月末,全国大多地区已进入寒冬时节,但米易县却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米易早已成为康养人群心目中理想的过冬胜地。前不久,外地老人杨升全和100多名康养人群组团来到米易县贤家村入住,成为该村今年首批集中康养人群。“2019年我第一次来米易就喜欢上了这里,米易农村交通方便、风景如画,阳光气候好、蔬菜水果多,我非常喜欢。”杨升全说。在米易,外地来的康养人群,不喜欢住县城反而是选择呆在农村,这种现象早已”见怪不怪“。随着贤家村的康养产业壮大,2020年,贤家村10000余张床几乎全部住满,而道路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正是吸引康养游客的关键一环。在米易颛顼龙洞、新山梯田等景区,每到周末和节假日,更是人气旺盛,游客络绎不绝。在米易,只需半天的时间,就可以将颛顼龙洞、新山梯田、白坡山、撒莲十万亩稻菜轮作基地等安宁河流域农耕文化的景点景区浏览无余。在“四好农村路”建设中,米易充分推进交通与阳光康养旅游发展相结合,开展旅游景点、乡村游道路建设。在便捷交通的强力推动下,“全时、全龄、全域”阳光康养旅游业态不断丰富,颛顼龙洞升创为国家4A级景区,米易梯田、米易枇杷生态园升创为国家3A级景区,新山傈僳族乡新山村入选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2020年,米易全县接待游客611.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3.6亿元,米易成功入选全国康养50强县,获评中国天然氧吧。米易县天府旅游名县的成果持续提升。强壮筋骨 助推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交通先行。道路畅通,一通百通。近年来,米易县打通乡道环线白马—草场—普威—麻陇—得石108公里,形成了集镇30分钟入城,村组20分钟进乡镇的交通圈;县域内最为偏僻的得石镇、麻陇彝族乡、白坡彝族乡,也在一个小时内到达城中心。交通建设极大地促进全县农业农村走上了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的快车道。截至目前,米易县通车里程453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8公里,国省道301公里,县道乡道185公里,村道909公里,通组路、产业路2054公里,森林防火通道1014公里。近五年,米易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超过9%,2020年,达到了20578元,全县年收入达200万元的农民增收致富状元1000名,收入达100万元的农民增收状元超过2000名。2020年,被评为全省首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米易的“四好农村路”建设,还闯出交邮合作新路子。米易县创新开展乡镇及村级综合运输服务站建设,率先在白马镇、草场镇、麻陇彝族乡3个乡镇建成了集客运、物流、邮政、供销、快递等多项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运输服务站,实现一个站点集中收寄,打通了工业品进村、农产品出村的双向寄递运输通道。米易,产业兴旺,农业强了、农民富了、农村美了。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米易县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围绕省、市部署要求,把握全省乡村振兴规划试点县和重点培育县契机,以“四好农村路”为代表,米易县高点定位、高标规划、高位推进,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一步步变成现实,走出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路。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1-11-29
(尔青)推窗见蓝天,开门遇鲜花。11月22日,小雪已至,走在攀枝花市仁和区主城区,却依然感到暖意融融。  城市的另一边,也是一派火热景象,仁和区南山循环经济发展区不时传来阵阵机器轰鸣声。未来,这个高位谋划、统筹打造的产城融合平台,将汇集光电、机械制造、智能制造、现代物流等主导产业,为仁和区贯彻落实攀枝花市委“工业强市”战略和仁和区委“产业倍增”行动赋能。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过去5年,是仁和区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5年。5年来,仁和区用改革激发活力,用创新推动发展,点滴涓流汇聚成为打造四川南向开放门户的磅礴力量。生机盎然的仁和城区。(仁和区委宣传部供图)锚定产业高端发展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  11月24日,位于仁和区仁和镇四十九片区的攀枝花电子信息产业园标准化厂房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全力加速项目建设。仁和城市发展建设集团工程部副部长袁勇介绍,项目计划在明年8月建成投产,5年后,产业园产值将达百亿元以上。  一个个项目快速发展的背后,是仁和区积极探索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有效注解,也彰显着一座城市奋力向前的澎湃动能。从新鲜出炉的前三季度统计数据来看,仁和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85.73亿元,增长8.4%;工业增加值88.4亿元,增长7.2%;工业投资完成35.4亿元,增长28.0%。  寻找新增长动能的过程,也是合理引导产业布局和要素流动的过程。近年来,仁和区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不断演变优化,内生动力显著提升。三次产业结构由5年前的12.0:65.3:22.7调整为12.5:56.3:31.2。一方面,“稳”的基础不断夯实;另一方面,“进”的因素持续累积。联通桥两岸异木棉花开正酣。石磊 摄  集众智而事成,聚合力而业兴。从美斯特光电lED、睿恩光电建成投产,到产业园区聚集发展,实现了仁和光电信息产业从无到有的成功破题。东彦科技5G核心器件生产线投入生产、凯盛石墨加快建设,迤资园区工业渣场项目启动,青山钒业二期项目建成投产……电子信息、钒钛新材料等重点产业迅速构建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打造产业生态,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在城市,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令人振奋;在乡野,竞相发展的蓬勃态势让人鼓舞。技术创新和科技应用推动仁和农业发展由大变强,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齐头并进,现代特色农业园区引领带动现代农业体系建设,擦亮“仁和牌”芒果、“攀西牌”石榴等“攀果”公用品牌“金字招牌”,提升农产品价值链。  “诗和远方”牵手,全面开启了仁和“康养+文旅”融合发展的美好旅程。眼下,金沙江大峡谷旅游度假区项目启动前期工作,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获批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栖迟旅游度假区投入运营,“一带一镇一线一区”旅游发展格局正铺陈开来。睿恩光电生产车间。 王东 摄持续释放深化改革红利高质量书写便民利民文章  “这次异地迁户口,我前后只花了十多分钟,方便得很。”近日,家住攀枝花市仁和区仁和镇大河社区的居民张禹娟在当地完成了户口迁移,这也是攀枝花首例川黔异地户籍业务通办事项,助推攀枝花“三圈”融合发展。  随着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全面铺开,标准化改造镇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服务事项审批试点下沉、构建完善的便民服务体系……仁和区结合老百姓实际需求,着力推进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让改革红利有效转化为发展实效,把改善民生服务、方便群众办事、提升群众满意度作为推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重要内容。  群众办事第一站——办事窗口忙闲不均,服务效能不高、群众办事“往返跑”等问题突出。要打通办事渠道,首先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仁和区共设置106个基层便民服务机构,其中有13个便民服务中心、81个便民服务室、1个便民服务站、11个便民服务代办点。  今年以来,仁和区按照“乡村撤并,服务不减”的原则,大力推进便民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制定业务指导手册,统一机构标识、窗口式样、岗位标牌,根据辖区人口规模按照“N+1”模式改革窗口设置……一项项改革措施,让行政资源更加均衡、服务效能有效提升、群众办事更加“舒心”。  为了不断推动便民服务落实落地,仁和区还积极探索开展“政务+金融”“政务+电力”“政务+邮政”合作模式,为基层群众提供“就近办事”的便捷服务。  从优化调整形成“物理变化”,到提质增效催生“化学反应”,持续释放深化改革红利,加速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仁和区各级各部门正持续形成合力,以打造效能更高、服务更优的便民服务体系为切入点,着力推进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持续发力提升群众满意度,将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做实做细。仁和镇便民服务中心完成升级改造。(仁和区委宣传部供图)因地制宜盘活资源加快城市更新共享品质生活  眼下,在仁和城区“水中央”湿地公园,仁和区群众文化艺术中心已完成桩基施工,正有条不紊地推进塔吊安装准备工作,预计年底完工。作为仁和区南向开放门户建设及“公园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这里将成为仁和区又一地标性建筑,为城市再添绿色发展活力。  今年以来,仁和区不断完善城市空间布局,因地制宜着力推进“梳山理水”。围绕大河主轴继续完善清水绿廊建设,重点推进“水中央”湿地公园、海控湾湿地公园等公园建设,打造生态化、园林化湿地生态绿脉;围绕城市视野区,对栖迟公园、岩神山、普达后山、仁和公园后山等现有生态山林地貌进行生态修复,丰富植物配置,塑造生态多样的林地景观。  城市建设,不仅彰显一座城市的对外形象,更牵动一方百姓切身的幸福,对城市更新市民十分期待。  今年,仁和区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已投资约1.7亿元,持续加大老旧小区及背街小巷的改造力度,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着力营造“设施齐全、环境优美、交通顺畅、管理有序”的背街小巷环境,让老旧小区焕新颜,让群众展笑颜。“小区改造以后,空间更合理了,停车也方便,身边的环境越来越美。”市民刘先生说。  以“匠心”筑造城市品质,以“初心”守护人民幸福。仁和区正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加完善的功能品质、更具生机活力的发展态势,坚持人民至上,传递民生温度,着力创造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篇章。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11-29
(记者 唐子晴)11月10日上午,攀枝花市米易县撒莲镇金花塘村村民吉补阿吉把今年种的最后30斤烟叶送到收购点后,看了看时间,“还来得及,去银行把贷款还了再回家吃午饭。”  吉补阿吉已经种了20多年烟叶。这些年他遇到资金缺口都是问亲戚朋友借,“之前就听说可以贷款,但我们夫妻俩不识字,办不了。”  融资难,是不少烟农都遇到过的困难。“烤烟种植季节性强,如果烟农在种植季遇到资金紧张,没法购买农资,往往就耽误一年的收成。”米易县烟草分公司撒莲烟叶收购点负责人唐允说,近年来,该公司工作人员搭建平台,让有贷款需求的烟农“抱团取暖”。  首先由收购点梳理烟农的贷款需求,技术员根据烟农的征信情况和往年种植情况进行筛选;再以村或社为单位,选定一名贷款“代表”,贷款金额以经过米易县烟草分公司审核的明细表为准,收到贷款后按照清单逐笔交给农资供应商。  为了降低金融风险,贷款代表、烟农和金融机构签订三方协议,由烟草公司以后续的烟叶收购资金“兜底”。今年,当地还根据烟农的星级职业评级,执行不同的贷款利率。“我是四星级烟农,今年4月19日办的20000元贷款,本息一共还了20543元,明年还要参加!”吉补阿吉说。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11-22
(记者 唐子晴)11月15日,凉山州木里县农业产业示范园里,一片片橙黄的金丝皇菊竞相绽放,巴登拉姆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忙着招呼前来打卡的游客品尝茶香。这片示范园,是攀枝花市对口帮扶木里县的重要支点。  对口帮扶第11年,攀枝花推动对木里各项帮扶工作不断向深处走。  今年9月,由攀枝花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编制的《攀枝花市对口帮扶木里藏族自治县规划(2021-2025年)》出炉。未来5年,攀枝花计划将投入对口帮扶资金1.65亿元,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项目60个,继续加强产业、教育、医疗、人才方面的帮扶。位于凉山州木里县乔瓦镇簸箕箩村的农业产业示范园里,村民正忙着采摘金丝皇菊。李正国 摄小皇菊撬动大产业  木里县农业产业示范园位于乔瓦镇簸箕箩村,从木里县城出发,驱车行驶20分钟就能到达。  示范园占地100亩,分为种-养循环示范区、农业产业种植示范区、农业产业核心展示区,放眼望去,景观各异,错落有致。  为了助力示范园提档升级,来自攀枝花的帮扶干部围绕当地农民增收,紧盯市场需求,将小小皇菊发展成大产业。  攀枝花市第六批工作组领队高升洪说,自园区建设以来,解决了簸箕箩村220余名村民的务工问题,“去年种植的100亩金丝皇菊产干花1800斤,产值达54万余元。周边农户发展餐饮住宿等旅游观光收入也跟着多了起来。”  下一步,攀枝花还将不断完善示范园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各种优势资源,将园区建设为主导产业鲜明、辐射带动有力的现代农业示范园,推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招聘会开到家门口  近日,攀枝花市就业创业促进中心的工作人员带领攀枝花技师学院16名教师,在木里县岩里乡和牦牛坪乡开展为期10天的职业技能培训,助力木里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从2019年开始,攀枝花就在木里开展就业帮扶,累计投入资金150万元,培训内容包括创业意识、电工技能和焊工技能。“学习了焊工技术以后,不仅能够焊接自家的圈舍、门窗,还能外出务工,乡上村上有工作岗位的时候,就能够得到优先雇用的机会了!”岩里乡村民龙姆泽仁高兴地说。  开展招聘会、提供就业信息和服务是攀枝花对口帮扶木里县就业项目的重要内容。10月18日,攀枝花市就业创业促进中心在木里县民族广场举办“金秋招聘月木里专场招聘会”。  招聘会上,攀枝花市21家企业为木里群众带来40个类别、208个就业岗位,各岗位平均薪资达到5700元/月。帮扶干部袁世兵说:“吸引更多的木里群众到攀枝花就业,不但能解决木里的就业问题,还能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攀枝花,加深两地交流。”同步播报攀枝花东区:“两新”组织助力群众增收  凉山州木里县委“两新”组织工委和攀枝花市东区区委“两新”组织工委多措并举,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互融互促。“通过在木里县27个乡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助力乡村振兴主题活动,组织100余名两新组织党员、职工开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投入资金、物资共计10万余元,加强对口帮扶。”东区帮扶干部杨朝钦说。  不仅如此,东区还选派新一轮4名党政帮扶干部和3名中学教师对口帮扶木里,通过搭平台、促电商、拓渠道、广交流等方式,积极推动木里产业发展、致富增收。攀枝花仁和区:全域结对提升帮扶实效  今年以来,攀枝花市仁和区着眼木里县发展需求,从财政、民政、市场监管等单位对口选派新一轮帮扶干部3名,辖内4个乡镇18个村与木里县9个乡镇、39个村全覆盖结对,签订全域结对帮扶协议书,基本形成资源共享、活动共办、遇事共商的帮扶新格局。  仁和区仁和镇与木里县沙湾乡、瓦厂镇搭建网络交流平台,探索共建“村(居)民说事”的“党组织+N”联动议事机制;前进镇为木里县贫困群众免费提供企业用工就业信息咨询及就业岗位50个,大力提高转移输出就业率;平地镇因地施策,将林下有机种植和林间套养等成熟的种植养殖经验推广到木里,有效提升农民种植养殖技术。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11-22
(毛友权 肖江 滕德银 记者 陈荞)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波西村原是省级贫困村,在中央、省市区委的领导下,已于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波西村探索致富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升村党组织凝聚服务群众能力,以此推动乡村振兴深入开展。在发展集体经济上,波西村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两个作用”,因地制宜,逐渐探索出了一条务实、管用、有效的 “致富经”。一是强队伍提素质,发展好集体经济有坚实的基础。今年3月,波西村完成换届选举,选举出了能干事、敢干事、干实事的“两委”班子6名,平均年龄32岁。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有4名。班子的整体文化素质更高了,岁数也更年轻了,扎实奠定了村两委干部带领群众干事创业的基石。波西村积极成立了村集体经济组织,并由村党政一把手担任总经理,将村集体经济发展与村内日常工作一同谋划、一同部署,每月向镇党建办上报集体经济计划和进度情况,确保经济经济建设扎实开展。坚持党群合作,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广泛凝聚和发动党员、村组干部、群众50余人参与到村集体经济中来,共同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二是全摸排清底数,发展好集体经济有充足的底气。厘清集体经济“家底”是发展集体经济的基础,却也是块“硬骨头”,对此,村党总支部狠下心来,扎实开展清产核资工作。按照依法办理、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原则,理顺产权关系,采取多种方式予以确权登记,做到产权明晰。通过开展“新官不理旧事”专项整治工作,对1200亩基地权属和收益分配事宜进行协商,并达成意向协议。累计清理出集体土地290亩、廉租房4套、光伏发电设备、山坪塘、提灌站等30余处资产。仅此,每年就能为集体经济增收4万余元。同时,全面汇总、分析、统筹劳动力、产业、文化、气候等各类资源,为波西村全面探索集体经济发展之路做好准备。三是谋创新促合力,探索发展集体经济有更多的路子。波西村当前交通便利、四季水果供应不断、水果种类丰富、果质优良,这是优势。但是,由于宣传不到位、市场知晓率还低,存在集中成熟期部分水果滞销的现状。为此,村党总支决定采取“党建+电商”、“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办法予以应对。租用辖内仁和城市投资集团田房组S214旁闲置的非典防疫检查站,正在修建波西村农产品集散地,将走上产销一体经营模式。村党组织积极发力,集体经济组织带头,党员做模范,农户紧跟上,依托电商宣传,技术支撑,抓好品质保障,已经形成了长短期互补的收益模式,将波西村的各种特色种养殖产品卖向全国各地。农产品集散地预计于今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届时将为10余名村民提供就近就业的机会。同时,村集体将由此每年增收5万元以上,也将解决全村水果产销矛盾。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11-12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