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谭笑非 记者 张蒙)“开镰了!”8月28日下午,随着口令声,4辆收割机平稳驶入高标准农田作业,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正式开启水稻收割。  今年永丰村积极宣传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政策,以3340亩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项目为抓手,通过农房腾退、林地整理、园地退出等措施,将全村耕地面积增加至6560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约6000亩。  当日,经过半个多小时收割作业后,测产工作组对稻谷进行了测产。工作组随机选取3块稻田,采用联合收割机进行实割测产验收。按照农业农村部测产计算方法,稻谷经去杂、测定水分,测量面积后,测得“玮两优8612”品种水稻亩产达863.4公斤。  “今年水稻产量大幅度提升,与水稻品种选择和种植技术方案制定有较大关系。”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马均介绍,此次收割新品种的产量和抗倒性较为优秀,同时利用杂交水稻精准条播机械插秧技术,节省了40%的种子用量,实现了节本增效。  在开镰收割现场,工作人员正在为收割机安装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据介绍,今年以来,眉山通过“天府星座”遥感卫星,开发眉山市田长制智慧管理系统、“东坡巡田”APP,科技赋能田长制和网格化管理。今年,眉山水稻面积达148万亩,亩均单产提高9公斤以上,水稻产量预计达80万吨。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8-29
四川农村日报讯 魏兰 文/图  8月22日,笔者在洪雅县中山镇前锋村看见,新建的茶园长廊小广场干净整洁,农家庭院花香四溢、草木扶疏,让人赏心悦目。而这只是该县加强农村环境整治的一个切片。  走进该镇的邹岗村,平整宽敞的产业路蜿蜒延伸,美丽庭院示范村建设正如火如荼。邹岗村委副主任廖红介绍:“我们村计划投资40万元打造美丽庭院,根据庭园地形地貌因地制宜进行专业设计改造。同时,将三苏文化、本村产业文化、养老养小等内容以墙绘的形式广泛宣传,不断提升村容村貌。”优美整洁的乡村新貌。  邹岗村结合村内实际,聚焦村容村貌,充分发挥群众主体性,以“支部推动、党员带动、党群互动、群众主动”的模式,推动全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长效开展。  廖红说:“村‘两委’在全村大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打造的重要意义,目的在于广泛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志愿者、公益性岗位等群体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发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通过集中、入户宣传,让群众把讲卫生、爱环境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在中山镇桂花社区,持续推进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十大行动”,持续增强群众卫生环保意识,让群众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主力军、先锋团,把“治环境、聚民心、树形象”的观念深植于群众心中。  桂花社区居民桂小林坦言:“为了给我们居民提供舒适整洁的居住环境,社区‘两委’做了很多工作。现在,我们逐步养成了文明投放垃圾的习惯。我们也希望大家都能继续坚持文明习惯,让社区更加美丽、宜居。”  中山镇各村(社区)的变化,只是洪雅县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县以加强基础设施为重点,结合乡村振兴,以为民服务为核心,大力开展美丽庭院建设、垃圾污水治理、开发乡村休闲景点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工程,持续擦亮农村人居环境新底色,打造美丽乡村新面貌。截至目前,全县45%以上的行政村建成“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73%的行政村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措施;农村“路灯照明”工程累计安装太阳能路灯5861盏;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7%;93%以上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洪雅县委农办专职副主任赵昆表示:“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拉练,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加快建设进度,突出洪雅特色,打造示范样板;二是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美丽庭院’建设,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三是以洪雅县‘天府粮仓’柳江—东岳示范片为重点,加快区域内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8-29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 洪瑜文/图) 接连下了4天雨,8月28日,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终于放晴。随着乡亲一声吆喝——开工咯!4辆收割机缓缓驶入测产稻田开始作业。当天起,永丰村6000亩水稻开始大规模收割。  收割机将稻谷传运到运粮车,前往眉山市东坡区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下称“园区”)称重测量处进行测产。实收面积2.6亩的水稻经过测定水分、扣除杂质、计算产量后,测产专家组宣布实际亩产达到 863.4 公斤。听到这个数字,种植大户绍国东露出了笑容。这些水稻经过烘干、脱谷、包装等工序后,再贴上“永丰梦”牌标签,半个月后就能走上消费者的餐桌。永丰村千亩水稻核心区开镰。  “去年这片稻田测出来780 多公斤,今年就达到863.4公斤,增长了80多公斤。祝贺你!”测产专家组成员、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马均为绍国东鼓起了掌。  “不只是这块测产田。他种植的450亩水稻田,连片整体产量、品质等综合表现均优于去年。专家组预计,今年该片水稻产量将增加10%左右。每斤黄谷的收购价能达到1.5元。”马均告诉记者。  绍国东直言,粮食高产离不开好品种的选择。测产田种植品种是在专家指导下选种的“玮两优8612”,不仅米质好,还高产又抗倒:“不要小看抗倒性状的重要性,因为水稻一旦倒伏,就很难采用机械收割。只有保证了机收,才能保证高效。”  优质的品种,在种植时也要讲科学,才能发挥最大潜能。园区农技人员黄长征介绍,在育秧环节,永丰村投用水稻精准机插播种流水线,让种粮大户节约了 40%的用种量,同时每亩预计增产 30 斤水稻。在大田插秧环节,永丰村投用无人驾驶智能插秧机,播种的秧苗南北透光、东西透风,深度、间距更加平均,不仅插秧质量好,而且返青成活快。此外,种粮大户还在专家指导下,开展科学的水肥管理与绿色植保工作。  今年,永丰村积极宣传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政策,以3340亩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项目为抓手,通过农房腾退、林地整理、园地退出等措施,将全村耕地面积增加至6560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约6000亩。此外,截至目前,该村与四川农业大学、眉山职业技术学院等科研高校专家合作,已成功筛选出适合本地种植的水稻良种 46个。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8-29
秋来稻谷香,农户秋收忙。8月23日上午,洪雅县中山镇前锋村团总支开展了“青力青为助农收”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稻田里,青年志愿者们不怕苦不怕累,大家分工协作,全力配合,忙而有序。有的拿着镰刀弯腰割着稻穗,有的在田里来回奔波传递稻穗,有的将稻穗放进收割机内脱粒。“志愿红”在丰收的田野里构成了一幅亮色的图画,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志愿者郑瀚宇说:“通过这次活动,我更深地体会到了粮食种植的不易,让我更加懂得珍惜粮食的道理。”志愿者付慧萍说:“在劳动中我们更加体会到了农民的辛苦,在阳光下我们更加懂得了收获的可贵。”据悉,这次活动由村团总支兼职副书记李靖带领中山镇前锋村青年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李靖介绍,这支队伍最初成立的目的是号召本村青年加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队伍,今年6月,李靖到村任职后,重点管理志愿服务队,一边招募,一边动员,常态会开展治安巡逻、防洪防汛、森林防火、环境卫生、科普文教等志愿服务,目前共有26名队员,其中大学生22人。“我们成长在这片土地,长大后也希望这片土地的故事里有我们。”李靖说,这是队员们共同的心愿。未来,他们还将继续发挥青年力量,开展系列志愿服务,真正为群众办实事,为家乡建设谋发展,助力打造新风貌新农村。(供稿:洪雅县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8-28
 (余文 记者 常艰)“育苗中心预计年可育水稻苗3000亩,其他蔬菜苗等作物上万亩。”近日,在位于竹里稻香的青神县工厂化育苗中心,这里正在做高温反季节育苗试验,培育的10万株甘蓝苗长势喜人。该中心运营负责人介绍,青神粮油园区内种植的部分水稻苗就来自这里。据了解,眉山市青神县工厂化育苗中心设置自动喷灌、控温、控湿、控光照等设备,催芽、播种、浇水、施肥等工序全程自动化、数据化控制,还可以进行远程调控,形成风险可控、标准化生产,实现全天候、规模化播种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据了解,今年3月,育苗中心竣工交付并正式投入使用,填补了青神县水稻机械化育秧的空白。传统方法培育秧苗,受限于对气温、光照、病虫害等因素的掌控力不足,费时费力,时有烂秧、死苗等情况发生。工厂化育秧不仅能大幅度减少育秧田面积,节约土地资源,还能提高播种质量和出苗率,为水稻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有助于推进粮食生产,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竹里稻香农旅融合特色示范区,是青神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市级示范片核心区和国家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区。示范区以打造粮食全产业链为目标,落实“藏粮于技”,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提供样板。 粮油中心同时,在示范区内推广绿色防控、高科技设施农业等示范应用,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10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5%,构建起从育苗—机械化作业—智慧管理—生产加工—品牌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近年来,青神县加快生产经营数字化改造,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探索适合本地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加快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农业智能装备在柑橘、粮油、蚕桑等生产领域应用。在青神县柑橘发展馆的数字农业大数据应用分析平台上,省内知名果树专家的视频种类繁多。同其他指导类视频不同的是,这些视频是专家根据柑橘生长的不同周期,到青神各个柑橘主产区,根据实际情况拍摄而成的。“我们是在川内首次针对一个县域的气候特点、土壤条件,邀请省内知名果树专家到现场进行视频拍摄、视频指导的智慧农业项目,为种植户答疑解惑。”青神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视频上传到云平台后,种植户可以通过视频随时随地学习和转发,更广泛、更及时地服务果农。青神县综合应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青神智慧果园,实现对果园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分析、预警、决策。青神县开展晚熟柑橘气候适应性研究,协助建设了眉山柑橘气象实验园,开展不同坡度坡向及海拔高度小气候观测、农业气象指标验证试验,干旱试验、霜冻热害试验等,为柑橘产业数字化、产业化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打造智慧农田、智慧果园是青神县强化智库支持和农技推广的生动注脚。近年来,青神县实现县有研究院,乡有专家站,村有技术员。深化与清华大学、中农大等12所院校合作,设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专家站,建立产学研合作区域创新中心,建立中国柑橘工程研究中心成果转化基地,开展柑橘生产、竹材生物质精炼技术和竹材全价利用研究等30余个科研项目攻关。全面推动良种示范,建成柑橘、竹母本园和新品种示范园,全县良种覆盖率达到92%。充分利用互联网,搭建农业技术传播和信息交流平台,实现技能培训制度化,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超过95%。“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绝不仅是一项殊荣,更是一项惠民工程。”青神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青神县将加快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特色示范区,持之以恒做强柑橘、竹两大主导优势特色产业,多业协同、分类推进、全域布局,推动农业设施化、园区化、融合化、绿色化、数字化水平大幅提升,探索建立农业现代化与城乡融合协同发展机制。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8-28
(潘振东 郭侨特约通讯员 潘建勇) 8月20日,在仁寿县曹家镇水星村,几台联合收割机正穿梭在田间忙碌收割水稻。连日来,仁寿县的52.3万亩水稻陆续成熟,进入收获季,该县抢抓晴好天气,组织1200多台收割机抢收水稻,确保颗粒归仓。  立秋之后,在仁寿县的乡村田野,一串串水稻穗粒饱满,微风拂过,摇曳出生机勃勃的乡村丰收美景。该县积极组织机械和人力共同收割。在田间地头,联合收割机轰鸣着来回穿梭,一茬茬稻穗不断被卷入收割机,一粒粒黄澄澄的稻谷颗粒归仓,喜悦的笑颜跃上粮农的脸庞。航拍眉山市仁寿县青岗乡盘龙村金黄的稻田  近年来,仁寿县紧紧围绕打造“美田弥望、稻谷飘香、物阜民丰、幸福和乐”的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区建设目标,立足县情农情,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有针对性补齐短板弱项,逐步探索出一条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丘区示范区的有效路径。  近年来,仁寿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丘陵地区粮食生产“种哪里”“谁来种”“怎样种”“不想种”等现实难题,对症下药、精准施策,紧盯丘区粮油生产最大面积、最强农技、最新模式和最高效益的“四最”目标,着力打造国家级粮油园区,丘区粮油生产先行区和样板区。  按照“多规合一、集群发展、项目支撑、多产融合”的思路,该县突出打造“一核三带四基地”示范样板。“一核”即以珠嘉镇、青岗乡、方家镇粮油现代农业园区为核心,新建万亩稻麦水旱轮作园区,打造“天府粮仓”丘区示范区核心区。“三带”即围绕县域六大片区,打造以麦玉豆、稻油、稻麦为 主 的 60 万 亩 粮 油 产 业带。“四基地”即立足仁寿丘陵地区平坝、浅丘、深丘典型地貌,建设 4 个万亩麦玉豆(薯)、稻麦(油)、稻菜、玉(橘)豆粮经统筹典型示范基地。全县各乡镇因时因节集中打造 1 个 1000 亩以上粮油示范片;每个村(社区)集中打造 1 个 100 亩以上的示范田。力争到 2025年,全县基本建成“万亩园、千亩片、百亩田”的“天府粮仓”丘区示范区。  同时,该县创新丘区发展模式。探索推广丘区示范区“山水林田湖院房”农村整体规划模式、“山顶林木、山腰粮果、山下粮油”丘区种植模式和高标准农田+“旱改水”+节水灌溉“三箭齐发”模式,破解丘陵地区农村劳动力缺乏、农户居住分散、农业机械化率低、农田水利设施薄弱难题。    创新推动丘区示范区农村产村共融发展和幸福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提升模式,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各项工作,整治农房“蓝顶子”、建设农村“四小园”,集中资源优势、补齐短板弱项,实现“天府粮仓”建设、农业园区创建和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三创”叠加、互促共赢。  保障种粮有地。仁寿县巩固农村撂荒耕地整治长效机制,推行“农户自营、主体流转、代耕代种、集体收储”四种撂荒整治模式。  保障种粮有人。仁寿县强化土地流转服务,鼓励通过置换并地、集碎为整等方式吸引优秀农民工、大学生、新乡贤、职业经理人等返乡兴业创业,形成“头雁”效应。  保障种粮有技。仁寿县加强与四川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水稻、玉米、小麦品种试验,筛选出符合仁寿墒情,综合抗性好、优质稳产的主导品种。  保障种粮有利。仁寿县大力宣传耕地地力补贴、种粮农户一次性补贴、种粮大户补贴等惠民惠农补贴政策,严格补贴发放,畅通监督渠道,确保种粮农民有钱赚、不吃亏。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8-25
(刘敬宗 记者 常坚)“种植猕猴桃3亩地总收入在12万元左右。”8月23日,眉山市丹棱县张场镇岐山村4组村民王正海说。村民王正海在采摘猕猴桃该村依靠党建引领,抓产业发展,经过多年打拼,终于将适合山区发展的猕猴桃形成了规模,做出了特色。小小猕猴桃,成为村民致富果。全村400多亩猕猴桃,8月下旬依次进入采摘期,预计总产值超过1000万元。“今年,村集体经济产业园仅猕猴桃产业这一项就要增收近10万元。”村党总支书记牟玉凯说。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8-24
(魏兰 记者 常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眉山市洪雅县坚持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一个切入点,锚定乡村振兴时代坐标,持续深化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促进农村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8月22日,记者走进中山镇邹岗村,平整宽敞的产业路蜿蜒延伸,美丽庭院示范村建设正进行得如火如荼。邹岗村委会副主任廖红介绍道:“我们村计划投资40万元打造美丽庭院,根据庭园地形地貌因地制宜进行专业设计改造。同时,将三苏文化、本村产业文化、养老养小等内容以墙绘的形式广泛宣传,不断提升村容村貌。”中山镇人居环境 据悉,邹岗村结合村内实际,聚焦村容村貌,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以“党支部推动、党员带动、党群互动、群众主动”的模式,推动全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长效开展。廖红说:“村‘两委’在全村大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打造的重要意义,广泛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志愿者、公益性岗位等群体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发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通过集中、入户宣传,让群众把讲卫生、爱环境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在中山镇桂花社区,持续推进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十大行动”,持续增强群众卫生环保意识,让群众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主力军、先锋团,把“治环境、聚民心、树形象”的观念深植于群众心中。桂花社区居民桂小林坦言:“为了给我们居民提供舒适整洁的居住环境,社区‘两委’做了很多工作。现在,我们也逐步养成了文明投放垃圾的习惯,我们也希望大家都能继续坚持文明习惯,让社区更加美丽、宜居。”中山镇人居环境 中山镇各村(社区)的变化只是洪雅县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以加强基础设施为重点,结合乡村振兴,以为民服务为核心,大力开展美丽庭院建设、垃圾污水治理、开发乡村休闲景点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工程,持续擦亮农村人居环境新底色,打造美丽乡村新面貌。截至目前,全县45%以上的行政村建成“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73%的行政村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措施;农村“路灯照明”工程累计安装太阳能路灯5861盏;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7%;93%以上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面对工作进展与成效,洪雅县委农办专职副主任赵昆表示:“成绩只代表过去。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拉练,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加快建设进度,突出洪雅特色,打造示范样板;二是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美丽庭院建设,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三是以洪雅县‘天府粮仓’柳江——东岳示范片为重点,加快区域内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8-24
(陶广汉 邹先明 记者 常艰)针对今年气象夏旱对大春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眉山市东坡区从把好全年农业生产最后一道关口出发,按照“稳面、提质、增效”的总体思路,积极谋划安排晚秋生产,突出秋洋芋,扩大秋红苕,多种秋季菜,发展小杂粮,全区计划发展晚秋粮经作物面积2.7万亩。其中秋洋芋1.5万亩,秋红苕0.5万亩,秋大豆0.7万亩。目前全区已将秋种计划任务下达落实到各镇。据悉,该区发出《关于切实抓好2023年晚秋生产的通知》,首先是要求全区各级从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区的高度,充分认识抓好晚秋粮经作物对夺取全年农业丰收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晚秋粮食生产作为一季正种庄稼来抓落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宣传动员,抓点示范引路,提高群众多种、种好晚秋作物的积极性,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二是要求各镇根据当地温光、水源气候条件,结合产业发展基础和农民种植习惯进行科学合理布局,动员群众充分利用水稻、玉米、大豆等收获后的空闲田土、水果空隙地,田坎坡土及房前屋后,因地制宜扩大晚秋作物面积,以做到应种尽种、多种多收。三是要求注意分类指导,根据全区晚秋作物种类多、生产周期短、技术性强的特点,一方面强化服务意识,抓好农技培训。同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到户,指导到田,依靠科技提高晚秋作物单产水平和效益。另一方面,根据晚秋种植计划,提前做好所需种子、种苗、肥料、农药等物资储备供应,从各方面满足晚秋生产需求,打牢丰收基础。据悉,东坡区当前水稻、玉米大春作物已进入全面收获时节,各镇在组织抢收中抓紧落实晚秋种植计划,并引导各村(社区)按计划任务提早做好田块和相关物资准备。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8-24
(余文 记者 常艰)初秋时节,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间,在眉山市青神县的新光村、光辉村等地,各大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勃勃生机:高标准农田连接成片,道路穿插其中;沟渠蜿蜒向前,直达田间地头;饱满水稻披上金黄盛装,预示丰收喜悦;现代农机具齐上阵,助力高效丰收。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特色示范区,青神县规划粮油园区项目。目前,青神县粮油园区项目一期工程已建设完成,完成高标准农田整治1万亩,建成了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重点工程,并对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和农房风貌进行了改造建设,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特色示范区打下坚实基础。风吹稻浪“丰”景美,柑橘林里溢果香。在青神县柑橘现代农业园区,青绿果实挂满枝头,散发出柑橘的独有香味。“秋季是果树新梢生长、花芽分化、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后期要注意防治。”柑橘园里,青神县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枝桠上挂满的青果“把脉、会诊、开方”,帮果农解决果树管理的疑难杂症,为全年柑橘丰产丰收打牢基础。“我们通过现场讲解、手把手传授、一对一交流等方式,保证秋季果园管理有序推进。今年预计全县柑橘产量达21万吨。”青神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道。青神县是中国晚熟柑橘之乡、全国晚熟柑橘优势区、晚熟柑橘产业集群县以及全省最大的晚熟柑橘出口基地。2020年以来,青神县推进全国晚熟柑橘产业集群项目,建设良种繁育基地,适度规模户水肥一体化等设施基本全覆盖。2022年,全年实现柑橘产业总产值19亿元。一边,广大果农忙着柑橘管理,助力柑橘增产增收;另一边,竹编艺人们喜迎国外学员,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希望学有所成,将知识和技术带回去,助力国家经济发展。”近日,由国际竹藤中心承办的“几内亚竹藤编织技术培训班”在中国竹艺城竹编培训基地举行,来自几内亚的24名学员通过课堂学习、现场实操、研讨交流、文化体验和参观考察等方式,开展为期40天的竹编技术学习。“我们将以此次竹藤编织技术培训班为契机,不断丰富拓展竹编培训基地功能,持续擦亮青神竹编金字招牌,为全世界培养更多优秀竹编人才,为推动竹藤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竹编大师陈云华说道。作为国际竹藤组织培训基地,青神长期以来都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贡献着来自中国的竹资源利用方案和智慧。截至目前,青神已在中非、厄瓜多尔、肯尼亚等“一带一路”沿线竹产区国家建立非遗传习所61个,通过国际培训班培训了来自56个国家(地区)的万余名学员。近年来,青神县坚持“植一片竹林,彰显生态;造一张竹纸,领跑行业;编一根竹丝,传承非遗;办一场竹会,联通世界”,奋力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国际竹艺名城。青神竹编园区先后荣获“全国首批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竹编艺术传承国际范例奖”等殊荣40余项。2022年,青神县竹产业产值达70亿元。“天府粮仓”特色示范区高质量推进、椪柑产业有力促进农民增收、竹产业成为联通世界的名片。青神县坚守粮食安全底线,发挥柑橘、竹两大主导特色产业优势,粮油、茶叶、生猪、奶牛、水产、蚕桑、蔬菜等多元产业全域协同发展,走出符合青神实际的产业发展新路子,全县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基本形成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牧渔结合的生产结构。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8-23
(记者 张蒙)日前,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三部门联合发布2023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眉山市青神县名列100个入选县(市、区)中,成为今年我省5个成功申报创建的县(市、区)之一。  根据申报要求,示范区要以提高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现代化水平为核心,打造一批生产轻简智能高效、产业体系健全发达、经营主体集中活跃、产品绿色安全高质的标杆,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近年来,青神县先后获评四川省休闲农业重点县,成为四川省“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智慧乡村治理全域试点县。该县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不断加大科研等技术平台成果转化,推动粮食生产管理数字化,完善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建设,夯实数字农业基础;加强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打造产学研联盟;不断壮大粮食科技人才、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带动农业专业化发展。  今年以来,青神县还持续推动种业振兴,建成工厂化育苗中心,建成新品种示范基地,与农业科技公司合作开展粮食新品种品比示范,已展示示范191个水稻、油菜、小麦、玉米优质高产品种。  围绕创建目标,青神县将积极打造智慧粮油、烘干仓储、科技成果转化、农旅融合等产供销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引领示范全县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从而推动粮油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8-23
(潘建勇 记者 张蒙)8月19日上午,在仁寿县曹家镇东联村的村委会院坝里,附近的村民早早地用农用三轮车拉着刚刚收割的稻谷,前来晾晒。为了解决近期水稻收获后翻晒场地不足的问题,当下,仁寿县各乡镇、村(社区)的办公场所院坝、文化广场等全面变身“晒粮场”,确保颗粒归仓。在仁寿县慈航镇三台社区办公场所院坝里,社区干部正在帮助村民翻晒稻谷。潘建勇 摄(C视觉)  “我家的院坝小,稻谷晒不下。以前我们都是收割一点晒一点,花费时间比较多。现在村委会院坝能晒稻谷,我家的全部稻谷两天就能晒完,太方便了。”东联村9组村民陈建利一边说一边用木耙把稻谷快速推开。  “村里的水稻收获有早有晚,正好可以错开晾晒时间,这个院坝每天可以同时晾晒上万斤稻谷,村民来了以后也会文明地划分区域,有序晒粮。”东联村党总支书记刘飞碟看着满地金黄的稻谷高兴地说。她和村上的工作人员还会不时帮村民翻动稻谷。刘飞碟介绍,有了这些地方晒稻谷,村民就不用去马路上晒粮,既有效杜绝了安全隐患,占道晒粮的不文明行为也没有了。  水稻收获期间,东联村还成立临时抢收小分队,党员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家中缺乏劳动力的村民抢收水稻,再运送到村委院坝晾晒,开展“一条龙”服务。当天,在离曹家镇不远的慈航镇三台社区,两名社区干部也在帮助村民翻晒稻谷。慈航镇各个村(社区)的办公场所院坝里,也是一片金黄,晾晒着稻谷。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8-22
(蒲训训 记者 常艰)8月11日至8月13日,为期3天的“玉见·玉屏山森林音乐节”在眉山市洪雅县举办。多支知名乐队齐聚玉屏山景区,为现场观众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这也是该景区首届森林音乐节,也是首次探索通过多元化、优质化的音乐演绎,全力打造出“音乐+旅游”的特色文旅IP。音乐节邀请到了房东的猫、柳爽、尧十三等知名乐队登台表演。一系列音乐狂欢节目让前来的游客直呼过瘾。音乐节期间,吸引了1.8万余人前来景区,实现旅游收入380余万元。近年来,洪雅县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以“文旅强县”为战略支撑,围绕“提质旅游景区、丰富旅游业态、深挖传统文化”,持续打造文旅消费新热点,“体育+”“音乐+”“文化+”等新场景深受游客追捧,全县文旅市场“多点开花”。据洪雅县文广旅局数据,1—7月,全县A级景区接待游客230.7万人次,门票收入1698.29万元;全县纳入统计的17个在建文旅项目完成实际投入11.46亿元。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成为洪雅县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成为打造消费热点的有效途径。打造文旅新业态 消费新场景频现“龙圣村,加油!燕远村,加油!”8月6日,洪雅县瓦屋山镇“村BA”决赛现场,成都游客汤女士随现场观众一起为球队呐喊助威,现场热情又刺激。7月15日,四川省“百城千乡万村·社区”运动会暨2023年洪雅县瓦屋山镇“中铭杯”乡村篮球联赛在瓦屋山镇正式开赛,历经22天的激烈角逐,洪雅“村BA”在观众热情的呼喊声中落下帷幕。洪雅村BA “真的太精彩了,现场的氛围非常棒,希望下一次来瓦屋山能有更多的惊喜。”比赛结束后,汤女士显得意犹未尽。“比赛非常成功,尤其是排位赛那3天,每日到场观众超过4000人,场场爆满。”洪雅县瓦屋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侯磊介绍,“瓦屋山镇乡村篮球联赛已成功举办了10余年,我们有着悠久的体育运动传统,多年来形成的良好的体育氛围不仅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赛,也吸引了一些省级、市级活动选择在瓦屋山镇举办。”8月10日,2023年四川省“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省级主会场)在瓦屋山镇启动,3分篮挑战赛、太极拳、动感单车、少儿篮球操等项目吸引了不少游客。8月12日,眉山市和美乡村篮球比赛在瓦屋山镇举行,分别来自洪雅县和彭山区的两支队伍为游客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冠亚军争夺战。近年来,该镇积极探索“体育+旅游”融合发展,不断丰富旅游业态,以此来打造新的消费场景。随着“体育+旅游”事业蓬勃发展,以篮球为代表的体育运动逐渐成为当地极富特色的旅游名片,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赛,也带动了当地酒店、餐饮等行业的发展,更有力地带动了整个瓦屋山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现在瓦屋山可玩的项目越来越多,游客也越来越多。作为老板,我们是非常高兴看到这种局面的。”洪雅县瓦屋山景区花辰月夕民宿负责人邓贤瑶说。今年5月1日,邓贤瑶投资300余万元的民宿正式营业。进入暑期旺季,主打亲子风格的19间客房天天爆满,月营业额超10万元。在瓦屋山景区,依托瓦屋山、雅女湖两大景点,景区推出水上漂流、游艇观光、露营等避暑娱乐项目,同时,进一步打造升级了王坪花海,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创新消费新场景,持续完善吃、住、玩、购,给景区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和留量。据瓦屋山景区管理委员会数据显示,进入7月避暑旺季以来,避暑游客人数同比增长167.13%。7月至今,瓦屋山景区共接待游客19.2万人。其中核心景区接待游客9.7万人,营收2187万元。探索文旅新模式 洪雅非遗频出彩“真的是太开心了,谢谢你们的邀请!”8月5日晚上8点,复兴村,来自福建的游客李建生在当地村民热情的邀请下,加入到篝火晚会中。复兴村地处洪雅县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腹地、雅女湖东畔,距洪雅县城88公里,有着千年历史的古老村庄,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民风淳朴、民俗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当地立足青羌文化,探索“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打造出一系列特色文旅项目。“白天我们带着孩子在村里的溪水边耍水,晚上看了村里表演的青羌舞蹈,还参加了篝火晚会,感受了非遗的魅力,这让我很惊喜。”李建生说,村里非遗表演让他对复兴村的避暑游加分不少。玉屏山首届森林音乐节 2020年,复兴村成立归属村集体经济的文化公司,就当地的青羌文化进行挖掘。在当地政府和村民的策划运营下,非遗表演“复兴耍锣鼓”“复兴山歌”、农耕文化“复兴牛儿灯”以及“复兴青羌舞蹈”等系列表演节目纷纷亮相,通过精彩的表演向游客展示其独有的文化魅力,赢得了游客们的一致赞赏。“我们希望挖掘复兴村的青羌文化,将其进行节目编排,用现代的表演方式展现出来,让游客能感受到非遗的魅力、复兴村的魅力。”复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尹成静说,通过探索“文化+旅游”发展模式,打造消费新热点,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加村民收入。现实中,游客也非常喜欢这种表演方式,并乐在其中。近期以来,只有700余名本地村民的复兴村日接待量超2000人,暴涨的人流量也为当地从事民宿、餐饮等旅游行业的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值得一提的是,在复兴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从事旅游行业。非遗带来的不止如此。7月14日,农历五月二十七,为期5天的洪雅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五月台会(城隍庙会)正式拉开帷幕。以洪雅历史故事、旅游资源、特色产业等内容为题材的《诤臣田锡》《瓦屋春雪》《天府粮仓》等12台极具洪雅本土特色“台会”让市民和游客深度体验了洪雅非遗的魅力。2023年洪雅五月台会作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洪雅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依托“台会”热,7月14日至18日期间,在“台会”定点展示区洪雅县文体中心,还设置了美食展区、特色商品展区、综合商贸区、啤酒广场、汽车展区和儿童游乐区,打造出“食、玩、购、娱”一体化消费场景,以此提振消费、促进消费市场健康发展。“雅五月台会(城隍庙会)是洪雅县集民俗文化、民间艺术、商贸旅游为一体的年度盛会,‘台会’以洪雅非遗为载体,通过探索‘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向人们展示了生态洪雅的人文魅力。”洪雅县非遗中心负责人黄蓉表示,近年来,随着洪雅县“文旅强县”战略不断推进,根植于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旅业态出彩出新,也为洪雅县提振消费市场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8-21
近期,眉山市市、区两级市场监管部门指导眉山圣丰农产品批发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室进行了升级改造。硬件配备全面更新。新增2套全自动农药残留检测仪和多功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检测项目和检测能力大幅提升。检测能力由同时检测8个样本提升至42个样本;检测项目由仅检测农残提升到可检测农残、兽残、理化指标、真菌毒素、非法添加、注水肉等项目;检测指标由原来的5个提升到31个。同时增配了留样柜、空调、阳光公示大屏等配套设备。人员素质全面提能。配备3名专职快检人员,并通过食品安全知识、操作技能、报告处置等培训考核合格,熟练掌握采样、检验、公示、处置、报告、档案管理等环节工作要求后上岗。管控水平全面升级。完善了农产品市场销售准入制度,严把入场查验关口,把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作为主要质量安全证明文件,无法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的农产品快检合格后方能入场销售。对已入场销售的农产品科学制定快检计划,每天抽检品种50%以上,做到两天全覆盖。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深化落实农产品市场“两个责任”,督促市场开办者不断健全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履行入场销售者登记建档、入场查验、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制止及报告等管理义务,常态化开展快速检测,全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供稿:眉山市市场监管局)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8-18
(韩明越 李若菡  记者  常艰)提供务工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工程建设、提高劳动技能……眉山市青神县兰沟村2023年以工代赈示范工程项目不仅修建拓宽了乡村道路,还让村民们在家门口赚到了真金白银。近日,记者走进兰沟村一组的施工现场,只见村民们正卷起袖子、挽起裤腿,忙着挖掘、填筑混凝土,大家干劲十足。兰沟村实施的以工代赈项目涉及资金580万元,改造5条乡村道路。该项目建设期间,已经吸纳劳动力190余人,发放劳务报酬170余万元。通过项目建设实施以工代赈劳务报酬政策,实现建设项目与群众增收的双赢目标,既改善了兰沟村农业基础配套设施,又直接增加了群众收入,同时改善了当地对外交通条件,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实现就地增收,也促进了兰沟村竹农旅的高度融合可持续发展,提升了广大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了进一步促进老百姓增收和方便群众出行,我们兰沟村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其中包括路面加宽、黑化以及新建水泥路等项目,涉及路程4.9公里,预计2023年12月31日之前完工。”兰沟村村委会副主任鲁成飞介绍说。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8-18
(古良驹 记者 常艰)收获季节,走进位于眉山市青神县高台镇百家池村的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一块块农田平坦整齐,田间道路四通八达,大小沟渠纵横勾连。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前些年这里种的都是草皮,虽能带来一定收益,但耕地质量受到了影响。”谈及近两年的变化,百家池村党委书记刘如祥说,为保护农田、稳定粮食生产,该村大力推进耕地整改复耕。如今,这片土地完成了从“草田”到“稻田”的转变。“今年是耕地整改复耕后第二次种水稻,目前这里的1000亩水稻即将收获,预计亩产量能达到1600斤—1700斤。”种粮大户潘鹏超告诉记者。今年以来,青神县继续严守耕地红线,确保良田粮用。统筹推进“田长制”工作。设立各级田长、“四员”共627人,安装公示牌87个,同时通过“东坡巡田”APP开展常态化巡查监管,确保每一块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拥有“电子身份证”。深挖粮食扩面潜力。持续推广“1423”稳粮扩面工作法,截至6月底,推广林下种豆1万亩、豆玉复种0.7万亩,农业种植园地分类优化改造7200亩;实施耕地恢复“两年行动”,恢复补充耕地2000余亩。严防耕地“非粮化”。严格执行《青神县分类扶持粮食生产实施办法》,并通过鼓励引导新型经营主体、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完成农户承包撂荒耕地整治,建立健全了撂荒地整治长效机制。“这是我第一次到这里来承包土地,改造后的高标准农田很适合机械化耕种,可以节省种植成本。”近日,在青竹街道程家嘴村一农田旁,种植户刘玉军看着逐渐成熟的稻谷,脸上挂满了笑容。刘玉军今年种了400亩水稻,全部采用机械化插秧,农田实施高标准建设后,机器可以通过新修的道路直接开进田里。“后期的植保和收割也可以采用机械化的方式,非常方便。”对于今年水稻丰收,刘玉军信心满满。据了解,包括刘玉军的承包地在内,青神县2023年新建了5000亩高标准农田和1.3万亩提质改造项目。青神县在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持续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和成果更新,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提升耕地质量;同时,完成了复兴水库扩建工程、黑龙大堤女儿渡堤防工程、青龙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8-18
(罗宇豪 甄植林 记者 常艰)为做好今年的秋粮收购工作,眉山市青神县千方百计优化便农服务措施,细调研、早谋划,部署秋粮收购各环节措施,全面落实秋粮收购准备工作。走进青神县国粮管理有限公司仓储点,仓库内整洁干燥,收粮设备井然有序地伫立在外,静候秋稻的到来。为保证有充足的仓库存储秋粮,县国粮管理有限公司提前对储备仓库进行清理,清仓并库。“目前我公司正在建设高标准粮仓3万吨,已落实秋粮收购仓容0.35万吨,检修粮仓机械设备10台(套),落实仓房4276万平方米。”县国粮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帮智表示,在全力夺取粮食丰收的同时,青神县还积极做好收购准备工作,紧贴售粮实际,及时安排增设收储库点。     青神县国粮管理有限公司仓储点同时,青神县相关部门协调沟通收购资金的落实,保证收购资金及时拨付,坚决不向种粮农户“打白条”;积极开展人员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让收购人员熟悉收购工作流程和秋粮收购政策,熟悉掌握质检、计量、统计、保管等工作流程,确保秋粮收购工作中理解政策无偏差,执行政策不走样。在收购前,青神县及时向社会公布秋粮最低收购价格和质量标准等相关信息,做好政策上墙、价格上墙、样品上柜,让农民交售放心粮、明白粮。接下来的秋粮收购工作,青神县将严格落实粮食收购政策,严把质量标准,诚信服务农户,全力保障粮食颗粒归仓。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8-17
( 罗俊涵 程欢悦 记者 常艰)“一年多来,文庙街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硬件方面,依托老旧小区改造,彻底解决了雨污合流、地面破烂、房屋破旧等问题;软件方面,以党建引领,以街区自治为依托,搭建活动阵地、畅通群众自治渠道、健全治理利益联结机制。”近日,记者走进眉山市丹棱县齐乐镇文庙街区,在齐乐镇城西社区第一书记卢华杉带领下,近距离感受到了一个充满文化底蕴和发展朝气的崭新文庙街区。作为丹棱县最早的“商居融合”开放式街区之一,文庙街区现有商户137家、居民小区7个、住户291户,域内有文武庙等文化遗迹。近年来,文庙街区在硬件、软件建设上持续发力,实现了街区由“乱”到“治”的转变。抓组织动员促自治自管 变“无序”为“有序”“卢书记,二楼住户的空调水滴在了我家窗户上,我窗子都不敢开,你们能不能协调处理一下?”日前,在文庙街区常态化开展的“文庙下午茶”坝坝会上,兼任文庙街区发展与治理党支部书记的卢华杉收到群众求助。经过实地察看和多方协调,由社区出面免费为二楼住户调整了空调位置,避免了可能存在的邻里纠纷。发动外卖小哥、物流小哥参与街区基层治理去年以来,文庙街区组建了综合党委,由德高望重的退休干部、教师、律师等担任党委组成人员,下设5个党支部,卢华杉所在的发展与治理党支部就是其中之一;成立了街区自治会,在7个居民小区中选配了11名邻里长,构建起了街区治理的“四梁八柱”。同时,为了畅通问题收集、处理和反馈渠道,文庙街区还搭建起“文庙下午茶”等议事平台,依托社区“民生微提案”机制,构建群众诉求“收集—协商—处置—回应”工作闭环。为充分发动外卖小哥、快递物流小哥、环卫工人等外部力量参与街区治理,当地创新“爱家积分”激励制度,定期评选“文庙先锋”,并打破“道德超市”的地域界限,只要参与街区治理,就可以获得相应积分,兑现物质奖励。如此一来,多元参与街区治理利益链接机制建立起来了,居民矛盾纠纷投诉同比下降了53%。抓有机更新促宜居宜业 变“乱象”为“景象”“我们这里都是上世纪或者本世纪初建设的开放式小区,基础设施落后,是典型的老旧小街区。”文庙街区居民杨润莲说。自去年9月起,文庙街区搭上了老旧小区改造的“快车”,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群众自治组织积极协调配合,老旧小区改造克服重重困难动工建设。改造分两期进行,一期工程包括统筹推进地面铺装、管网修复等改造;结合“一网格一支部一阵地”工作试点,配套建设党群服务站和商居大舞台,增加1800余平方米活动空间;打造“城市记忆墙”、丹棱进士名录等文化场景,规范店招137处……召开坝坝会收集社情民意不仅如此,文庙街区为破解环境卫生差、车辆停放无序、公共设施不配套等管理难题,坚持“社区主责、群众主体、公益补充、志愿参与”原则,利用文武庙的文化功能,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元素,发挥街区文艺业态能动作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推动街区成为丹棱“琴棋书画”乐园、文化传承的标杆。同时,街区还构建起社区企业领办、专业物业公司提供业务指导、社工机构募集慈善资源、邻里长推动落实“四位一体”物业服务模式,实现街区物业全覆盖。如今,经过改造的文庙街区旧貌换新颜,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大提升。抓多元服务促同乐同享 变“陌邻”为“睦邻”“以前,很多人在这里住了几十年,楼上楼下是谁都不知道,邻里关系淡薄。短短一年多,在一次次交心谈心中,大家的心逐渐相向而行,邻里之间相处和谐。”城西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将丹棱城区7个老旧小区组建为文庙街区,通过统一治理并取得了不俗成果。一年来,文庙街区着眼解决群众自治力、参与感弱等问题,通过统筹推进“商居”融合、聚合商业联盟力量、引进社工组织、培育街区志愿服务队伍,激发“商居”自治共治动力,解决环境治理、产业发展、诚信营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定期评选最美家庭等活动,形成了“乐在文庙”的温馨氛围;常态化开展邻里活动,累计服务群众2000余人次;设置文庙公共法律服务点、街区警务室,增补视频监控点位等,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端午节组织群众包粽子,“七一”请群众看表演,为群众免费提供磨刀、换拉链、补衣服等服务……从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中,街区居民感受到了街区各级党组织为民办实事的生动实践。“从被管理到被服务,群众的心态也从抗拒到欣然接受,这也是我们工作能取得突破的关键点。”卢华杉说。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8-17
(郭侨  潘建勇 记者 常艰)梨子挂满枝头、葡萄迎风摇曳、火龙果旺盛生长、柑橘也开始挂果……初秋时节,农田山野热浪不减,但依然处处鲜花绽放,满园水果飘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跃然眼前。近年来,眉山市仁寿县锁定“有产业”新乡村的发展目标,充分发挥成都正南第一城的区位交通优势,紧扣成渝城市群的消费新趋势,找准农业产业突破方向,坚持“稳面积、控风险、强园区、延链条、促融合、提品质、创品牌、增效益”的发展思路,纵深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入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格局,探索一条丘陵地区乡村特色产业振兴之路,让水果产业源源不断地释放“甜蜜力量”。因地制宜 探索产业致富增收路径连日来,在仁寿县怀仁街道吊庆社区的火龙果基地内,一个个红彤彤的火龙果挂在枝头,藤蔓间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果香。业主王成清和村民一起,在基地里摘果、装箱、称量、装车,拥抱着丰收的喜悦。 火龙果丰收2015年,王成清辞去高薪工作回到仁寿,开始进行火龙果种植。栽培初期,火龙果挂果率和优果率均不理想,面对热带水果引植到温带产生的各种问题,王成清始终没有放弃。烈日下,他在火龙果苗旁研究土壤微量元素构成;大雨中,他在火龙果苗旁疏浚排水;寒风中,他在火龙果苗旁“搭棚做衣”。经过2年的试验试种,王成清引植的火龙果可与热带地区种植的火龙果相媲美,销路也越来越好。为了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提高产量,如今,王成清正准备试点开展火龙果双层种植模式,届时产量将提高一倍以上。满园硕果,一头连着田间地头的果农,一头连着广大的市场消费者。在仁寿,水果产业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产业,而因地制宜,找准发展思路,就显得更为重要。近年来,每到4月樱桃成熟之际,仁寿县怀仁街道吊庆社区就会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刻,盘山公路上停满了游客的车辆,樱桃园里传来游客的欢声笑语。“我们这里的樱桃种植历史已达20余年,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吊庆社区党总支书记程义堂介绍,通过引进新品种和技术改良,樱桃的采摘期从原来的15天延长到近1个月,为当地群众带来了更多增收的机会。 樱桃丰收据悉,怀仁樱桃基地以吊庆社区为核心区,辐射带动钢铁社区、三圣社区,幅员面积22平方公里,樱桃种植面积4000余亩,年产樱桃250余万斤,年产值达5000余万元,有白花、水晶、紫花等20余个樱桃品种。小樱桃成就大产业,目前,怀仁街道立足产业、生态、区位三大优势,将做优做特樱桃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支持以吊庆社区为重点的樱桃优势区域加快水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全域规划 描绘产业壮大发展蓝图当前,正值仁寿县曹家梨大量上市的时节。走进曹家镇标准化梨园,只见村民分工合作,将一箱箱曹家梨“送”往全国各地,供应市场需求。据悉,仁寿县有梨6.9万亩,主要品种为金花梨、黄金梨、丰水梨,主要分布在曹家镇、钟祥镇、慈航镇、满井镇等乡镇。其中,曹家镇作为“百年梨乡”,规模种植梨3.1万亩,现存最大梨树树龄已有400多岁,该镇富含锗的油质沙壤土不仅为梨提供了优良生长元素,更为梨提供形成独特品质的稀有元素,孕育了仁寿梨成为贡品的优良品质。 柑橘产业集群发展仁寿县水果种植历史悠久,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现有水果面积54.9万亩,年产水果76万吨,年综合产值46亿元。经过多年发展,仁寿县果品产量稳步增加,质量逐年提高,效益显著提升,从单纯的种植发展成为集品种研发、种植生产、仓储物流、鲜果销售、产后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同时,紧扣消费升级大趋势,充分发挥“大区位、大枢纽、大农业”优势,以农业提质、品牌提升、三产联动、农民增收为发展目标,全面唱响“仁府仁品 人见仁爱”战略品牌。目前,已初步形成“南梨北枇,全域柑橘、种养循环、绿色发展”产业发展格局,建成成渝都市圈最大抗氧化梨生产基地、最大特色枇杷生产基地、最大优质特色产业生产基地,其他品种的水果也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区域主导 构建产业品牌振兴体系“在第十九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上,‘仁寿果’区域公用品牌首次公开亮相,赢得了众多消费者和参展商的青睐。”仁寿县相关负责人介绍,6月30日,在食品饮料专场对接会上,该县对“仁寿果”区域公用品牌中的曹家梨、枇杷、新店柑橘进行了特别推介,“仁寿果”——曹家六月雪梨更是被选定为唯一水果类,作为采购商大会上伴手礼赠送与会嘉宾。今年以来,仁寿县委、县政府不断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以系统化思维、分步骤打造仁寿县优质农产品品牌,并通过优中选优的方式,将文宫枇杷、曹家六月雪梨、新店青见等品种的精选特级果作为“仁寿果”的代表产品。同时,该县还多措并举,从实施水果产业品质和产量提升工程、引导标准化生产和基地建设、严格质量监管和扶持品牌推广等措施入手,进一步做好“仁寿果”品牌建设,促进仁寿水果产业不断提档升级。水果智能分拣打造全国知名品牌。整体包装全县区域性、复合型品牌,创响“东坡味道·眉山仁寿”“仁寿果”等品牌。树立和维护区域品牌形象,建立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健康概念食品果品生产标准和认证推荐体系;注重企业品牌打造,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建立自己的企业品牌,形成以公共品牌为引领企业品牌为支撑品牌发展格局;建立品牌使用准入制,严格打击假冒伪劣行为,确保果品质量,保护品牌声誉。强化产业宣传推介。强化会节宣传,组织申办省、市乃至国家级水果学会年会等,举办以农产品为主题的文化节、品鉴会、论坛、采摘节等会节活动,全面展示仁寿县优质水果产品、先进技术、产业发展文化和成效。强化商展宣传,积极组织水果生产经营龙头参加“农博会”“广交会”“西博会”等国内外重要的商贸活动,扩大市场影响力。强化互联网宣传,通过网站、微信、网销会、网销馆等多种形式,加强对仁寿造品牌宣传。多方联动 搭起产业高效供应链条“今年我们的枇杷通过网上销售,效果很好,每天都要发上百单。”谈到水果的销售问题,仁寿县文宫镇石家社区枇杷种植大户徐雪兵告诉记者,乡镇电商平台的逐步完善,为当地水果走向全国市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据悉,文宫镇被誉为“中国枇杷之乡”,由于该区域良好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使当地枇杷具有果大肉厚、色泽艳丽、酸甜可口的特点。采收旺季时,每天销往贵州、云南、湖北、重庆等地的枇杷可达10万斤以上。  枇杷通过直播销售为了进一步完善供应链条,文宫镇还借助产业优势,和销售公司签订了“仁寿果”优果选供协议,进一步拓宽枇杷销售渠道,让“仁寿果”——文宫枇杷走得更远,销售更好,让枇杷产业惠及更多的群众。多方联动,除了强化电商销售和加快政企合作外,仁寿县还着力打造以川果智慧冷链物流中心为龙头,各乡镇分选基地为支撑的配送体系,建立起覆盖全国的智慧化、现代化农产品分选中心、配送中心、集散中心。其中,川果智慧冷链物流中心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保障了水果的新鲜及质量溯源,提高了水果的供应链管理水平,使消费者一年四季都能吃到从仁寿发出的高品质水果。循大道,至万里。下一步,仁寿县还将依托水果产业,促进一三产融合,强化重点乡镇、产业园等产业基地“景区化”建设力度,开展观光采摘、农事体验、科普教育等活动,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同时,助推一二产融合,加强果品的深加工,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地域风味的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增加产业附加值。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8-16
(罗宇豪  记者 常艰)眼下,正值果园夏秋管理的关键时节。为进一步规范果园管理,促进柑橘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眉山市青神县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各柑橘主产乡镇,指导果农加强果园管理,为全年柑橘丰产丰收打牢基础。“老师,您看这样修剪合适吗?”“现在果园里面要干些啥?”近日,青神县白果乡的柑橘园里人头攒动,果农争先恐后向果业专家请教夏季果园管理技术。“今天主要从疏果定果、果实套袋、修剪拉枝、肥水管理、病虫防控等方面进行了讲解授课和操作示范。结合果农在果园管理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现场还进行答疑解惑。”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现场讲解、手把手传授、一对一交流等方式,切实提高了广大果农的果园管理水平,为柑橘产业增产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天专家的讲解非常到位,我也打算利用今天学到的专业知识,在接下来的几天尽快把我园子里的柑橘打理出来。”参加培训的果农开心地说道。夏秋季是果树新梢生长、花芽分化、幼果膨大、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发生最集中、危害最严重的季节。为了抓好夏秋果园管理,推进果业提质增效,青神县坚持老果园、新建园两手抓,从保叶、水肥、除草、土地整理等方面着手,推进管理技术标准化、高质化提升,推动果园更新改造、果业转型升级。“入夏以来,我们强化组织领导、严把技术规程、加强培训指导、始终坚持把夏秋季果园管理作为促农增收的重点工作来抓,全面启动以花果管理、修剪拉枝、果园培训和病虫害防治为重点的各项标准化管理措施,保证夏秋果园管理扎实有序推进,促进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徐海涛告诉记者。近年来,青神县以建设全国特色产业示范县为目标,大力发展柑橘产业,有着18万亩柑橘种植面积的青神县已拥有“中国椪柑之乡”“中国晚熟柑橘之乡”等称号,青神县也是全省最大的无公害椪柑生产基地、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晚熟柑橘优势区、全国柑橘绿色防控示范区、中国晚熟柑橘出口示范区。“下一步,我们还将持续把专业的果园管理技术带到其它乡镇,以工业化理念推动果业快速发展,强化技术指导,确保夏秋果园管理各项措施落实落细,推动青神县果业高质量发展。”徐海涛说道。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8-15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