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资料图片  魏冯 记者 曾小清  50万元,100万元,200万元……在广元青川县板桥乡海伶山珍木耳基地旁,一块交易大屏的数字持续跳动。3天内,青川县103名贫困户在天猫卖出5万斤木耳,销售额超300万元,相当于3个村近半年的木耳产量。  而这得从一个叫“小聚寻农”的活动说起。  县长助力木耳变为真金白银  为推广四川优质特色农产品,在全国打响四川农产品网络品牌,两个月前,天猫联合省商务厅、青川县
| 分享: 2017-07-18
资料图片  南充两乡镇纳入川德合作土地综合整治与农村发展示范区  合作  7月11日,仪陇县保平镇字库桥村迎来了一批德国客人。听说家乡纳入了川德合作土地综合整治与农村发展示范区,村民王大清期盼着有一天自己的家乡变成德国村庄的模样。  村民们的梦想很快就能变成现实。日前,除保平镇外,西充县金源乡也被纳入川德合作土地综合整治与农村发展示范区,预计今年底将出台具体的建设方案。  记者 寇敏芳  德国式严
| 分享: 2017-07-18
资料图片  原标题:洪雅发展沼液管网输送系统 400 公里管网“吃”掉 30 万吨牛粪  创新  7月15日一早,洪雅县现代牧业示范片中保循环园区,村民王贵强从车上扯出一根100多米长的软管,接到地头消防栓一样的接口上,拧开阀门,土黄色液体划着弧线洒向自家生姜地。当地农民将这套系统称为“田间自来肥”。  在王贵强的脚下,一个总长400公里的庞大管网系统,一头连着养殖场,一头连着农田,让令人头疼的臭
| 分享: 2017-07-18
资料图片:仁寿县水利新村规模化的养猪场  聚焦  今年小春,德阳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8%,实现天空不见烟雾、田间不见黑斑;上半年,西充农药使用量仅为96吨,同比减少32个百分点;凉山则针对环保督察问题,向辖区内违规网箱养鱼挥去利剑……眼下,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到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从落实河长制到农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监管,一场农业生态环保攻坚风暴席卷全省。  记者 李淼  直击  相距两公里 一边
| 分享: 2017-07-18
理亚路美景。图片由稻城公路局、省交通运输厅交通设计院提供  从理塘到亚丁,这条绿色生态公路成为高原上的一道风景线  7月中旬,成都市民肖健开车去稻城,特意在朋友圈晒理亚路:宽阔平整的黑油路面蜿蜒向前,路边是盛开的鲜花、枝叶繁盛的彩林、高高的白塔,成群结队的牦牛悠闲地跨过道路……  理亚路位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川西高原,是省道216、217线之间的连接线、理塘县城至稻城亚丁之间的一条旅游公路,遵循
| 分享: 2017-07-18
资料图片  不合规养殖场已100%关停整改  热点聚焦  “钱拿到了,二十八万五千元,一分不少!”7月10日18时,养鸭大户郑杰给记者打来电话,声音略显兴奋。  郑杰曾在眉山市彭山区公义镇农乐村开了5年的养殖场。因在禁养区内养鸭、排污不达标,4个月前,他的养殖场被整体拆除。这笔钱,正是补偿款。  今年以来,彭山区大规模整治畜禽养殖场污染,禁养区118家规模以上养殖场已100%关停,限养区和宜养区限
| 分享: 2017-07-18
资料图片  遂宁将脱贫攻坚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  记者 袁敏  盛夏时节,遂宁市船山区梓桐村调解室里,一场项目业主、贫困户、村干部、驻村法律顾问四方参与的劳务纠纷调解,不到半个小时达成和解。调解类似纠纷,村支部书记蒋勇驾轻就熟。  7月14日,遂宁市印发法治保障服务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八种模式”在全市323个贫困村推广,涉及依法维护多方利益、规范扶贫资金使用、依法发展农事服务超市、聚合资
| 分享: 2017-07-18
  资料图片  前段时间,四川省邛崃市大同乡陶坝村村民李衡明与其他53名村民领到了一笔特殊的保险理赔款。李衡明说:“魔芋基地由于经营不善垮掉了,我们的土地流转租金没有拿到。按照保险合同,保险公司赔付了31.75万块。我分到了3700块钱。”  李衡明所说的就是邛崃市正在力推的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在他手中,记者看到了保险合同,合同签订于2016年8月,投保人为民鑫魔芋种植专业合作社,被保险人为陶坝
| 分享: 2017-07-17
资料图片在外国农产品优质低价等原因的冲击下,我国农产品在质量和产量上被打压卖不上价钱,农民也很难挣到钱。这种状态对国家、对农民,对谁都不是好事。于是,2017年上半年,国家进行农村土地改革,把土地集约起来,让想做农业的农民朋友们能够获得更多的土地发展有竞争力的农业,给不想务农的农民足够的本钱进城以腾出土地。国家此次的政策,可以说是极大的红利,让农民可以快速累积到一定的资本,同时给了农民更多条选择的
| 分享: 2017-07-17
资料图片   立足生态 围绕产业 突出规模 培育品牌   记者 吕庆福 黄卧云   记者近日深入农业大省四川,对13个市县进行调研发现,四川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呈现出 “四联动”的发展格局,即立足生态,围绕产业,突出规模,培育品牌。   立足生态做强产业   四川省农工委副主任杨秀彬认为,只有
| 分享: 2017-07-17
资料图片   (四川农村日报记者 樊邦平)7月14日,记者从省农业厅获悉,日前我省今年春蚕茧收购结束,全省春季发种52万张,蚕茧产量达到2.1万吨,鲜茧收购均价达到42元/公斤,比去年同期提高7元,蚕农售茧收入8.7亿元,同比增加1.7亿元,增长24.3%,助农增收成效显著。   今年我省春蚕茧呈现供给质量提高、标准化生产加强、规模化经营提升等特点,桑蚕干茧
| 分享: 2017-07-17
资料图片  “快来把这些蔬菜拿回去,留些种子在地头,全是新品种……”何建接过同学递来的沉甸甸的袋子,不禁露出了笑容。  上月中旬,成都市第三届种业博览会在温江举行。作为四川小有名气的水稻制种高级技师,何建专门到现场去观摩一些水稻新品种。1999年毕业于温江农校的他,还在博览会上遇到了许多同学故交,收获了不少新品种。  “敬业、实干、精研农技,富有工匠精神”,这是认识他十余年的成都市种子管理站站长何
| 分享: 2017-07-17
资料图片  (王荔 杨海燕 记者祖明远)近日,绵阳市涪城区与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签订投资框架协议,双方就农副产品基地建设、农副产品销售等方面建立投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共建“中央大厨房”等方式,将昭觉县的土豆、萝卜等农产品卖得更好更远。  根据框架协议约定,涪城区将在昭觉县建设现代商贸物流园区。除建设相关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外,还将引入电子商务、电子结算、溯源体系、冷链系统、检验检测等,建成后可实现
| 分享: 2017-07-17
资料图片  落后的造纸工艺为生态环境带来隐患,沐川县关停逾千家土法造纸厂  从青翠欲滴的鲜竹,到洁白轻盈的纸张,早在1000多年前,中国人就已深谙其中的转化秘密。但造纸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由于生产工艺问题,也为生态环境带来隐患。  在四川,尤其是川南宜宾、乐山等地的竹海中,隐匿了大大小小数千家土法造纸厂,它们的存在,成为当地生态环境的一大威胁。  从今年2月起,一场关停土法造纸厂的“环保攻坚战”在
| 分享: 2017-07-17
 资料图片  记者 庞峰伟 高启龙  “生态农产品,好卖!”7月5日,巴中市平昌县青凤镇红宝村,玉鹿农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奎正组织社员们将土鸡蛋、皮蛋、青翠李等装运上车,准备运往成都、重庆、上海等地销售。  红宝村位于大巴山深处。两年前,村里还不通路,更无产业,村民主要种玉米、水稻等传统农作物,收入有限。在村民眼里,房前屋后的连绵青山是脱贫致富的桎梏。而在巴中,像红宝村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在脱贫攻坚中
| 分享: 2017-07-17
  资料图片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充分运用法律武器严厉惩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有效遏制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猖獗势头,2013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共计22条,主要规定了11个方面的问题。   (1)明确界定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和生产销售有
| 分享: 2017-07-16
资料图片   全力减轻损失保安全   入汛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地区强降雨天气频发,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农业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精神,以及汪洋副总理的要求,坚定稳粮增收目标不动摇,立足抗灾夺丰收,积极有效应对,加强指导服务,推进科学抗灾,全力减轻灾害影响。当前,即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抗洪关键时期,农业防灾减灾形势严峻。近
| 分享: 2017-07-16
资料图片  记者 高云才  立足稳生产、优结构、促增收,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半年,我国强化农村市场信息引导服务,深入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了稳中有进、提质增效。  夏粮生产稳定,种植业生产势头良好  据农业部农情调度,当前春播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已经出苗,苗情总体较好;早稻苗足苗壮,长势普遍好于去年。  湖南省反映,全省早稻一、二类苗占比达到88.2%,同比提高1.9个百
| 分享: 2017-07-16
  资料图片  王浩 耿凯丽  农业部近日在京举办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题日活动,曝光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十大谣言。专家指出,2015年4月,“草莓残留乙草胺超标”事件,让北京市昌平区观光采摘游客骤降21万人次,辽宁东港市“五一”期间供应量暴跌至零。谣言不仅引发消费者恐慌,更导致销量骤降,价格下跌,影响相关产业健康发展。  谣言止于真相。对于所谓“香蕉浸泡不明液体,吃了有毒”,农业部
| 分享: 2017-07-16
  资料图片  四川大英县以产联式合作社破解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难题  “菜贱伤农”怪圈这样走出  记者 刘裕国  正是鲜桃成熟时节,走进四川大英县卓筒井镇三兴村,山坡上桃园片片,密结的桃子压颤枝。丰收的桃园里,每天都有20多辆卡车拉货,忙碌的村民喜笑颜开。“今年鲜桃收入肯定不低于10万元!”50多岁的桃农谭斯列高兴地说。  “谷贱伤农”“菜贱伤农”,这是分散农户面临的普遍难题。如何让好产品卖上好价
| 分享: 2017-07-16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