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刘玉明  油菜花开一片黄,东风吹来满面香。3月1日,2024年绵阳市第二届农村消费季暨三台县第九届油菜花主题活动在三元镇禹平文化广场启幕,数千游客涌入该镇三清村观赏油菜花,拉开了游春赏花的欢快序幕。  当天上午9时许,笔者来到三清村禹平文化广场,现场人山人海,鼓乐声中,一曲热舞《拼搏三元》拉开活动序幕,金狮献瑞、歌伴舞、杂技等精彩节目赢得阵阵掌声。活动现场  跟随人流,笔者登上三清村金钟山对面的观景平台,清清魏城河蜿蜒流淌,一个足有千余平方米、深青色的卡通字画“你好,春天”镶嵌在金色的油菜花田中,格外耀眼。  “真的太壮观了!”观景平台上,正在拍照的游客发出阵阵赞叹。从盐亭赶来看花的游客陈先生告诉笔者,他在网上看到这里在举办油菜花主题活动的消息后,带着家里的老人前来赏花。“花田很壮观,还能在菜花地头吃火锅,相当巴适!”  除了可以在油菜田地里吃火锅,游客还可以在农家小院品尝钵钵宴、竹林宴、簸箕宴,在竹林里品茶,别有风味。“为了全方位满足前来赏景的游客,此次活动邀请20多家比较有特色和代表性的餐饮商家,组织重庆潼南区及红原县、梓潼县、安州区等地名优特产品商家(企业)入驻现场。”三元镇宣传委员王娜介绍说,为了办好本次活动,该镇整合各类资金建设禹平广场门头、禹平故居路标指引、金钟山下路灯等配套设施,对道路进行修缮,规范平整场地,完善了油菜花节主景区基础设施,竭力为游客打造一个赏花的优良环境。  据了解,三台县油菜花主题活动已来到第九个年头,越办越红火,周边群众靠着一朵朵“油菜花”,也跟着吃上了“旅游饭”。  在油菜花景区,当地农户就地摆摊售卖自家土鸡鸭、米花糖、土鸡蛋、折耳根等土特产,“摇身一变”成为旅游从业人员,呈现出“一朵菜花千人忙”的喜人景象。  本次活动从3月1日持续到3月10日,其间除了文艺展演,还将举办诗歌文化交流、群众文化活动、名优特农产品展销、家电农机促销等促进农村消费的活动以及农耕亲子运动会、农耕文化展陈体验等乡村亲子游乐活动,让游客既能观赏自然美景,又能体验农耕文化和禹平文化。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06
(冯兴怀 王键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敏 文/图)掩映在绿水青山之间的盐亭县莲花湖乡罗观村,一座座整洁的农家小院里,穿梭着村民忙碌的身影,有的在挂晒手工挂面,有的在喂养小家禽,有的在从事石雕等农活,一幅幅人勤春早的画面映入眼帘。  “我们以庭院为载体,大力发展小种植、小养殖、小加工、小美化特色‘微经济’,构建了‘3个+’‘庭院经济’发展模式。”3月1日,同行的莲花湖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赵凯向记者介绍当地把庭院的“方寸地”,变成致富“增收园”的探索。莲花湖乡罗观村村民在自家小院挂晒手工挂面。  利用乡村最常见的农家小院,莲花湖乡积极探索“庭院经济”,充分运用自家院落周边的闲置土地,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发展各具特色的院落经济,不断拓宽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了解到,莲花湖乡先期在罗观村李家片规划“庭院经济”示范带,培育示范户20户,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村群众发展“庭院经济”。罗观村村“两委”成员及一批党员带头,动员120余户组建庭院经济合作社,搭建了“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平台,为群众提供种植养殖技术服务,打造适宜自家的“庭院经济”。  “庭院虽小,却大有可为。”种植增收群众杜从明深有感触地说。  目前,全村新增粮油种植390余亩、养殖小家禽1400余头(只),培育特色手工加工点4个,拉动当地农户就业29户64人,人均增收1290元,集体经济增收4万余元。  同时加强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发掘培育铁匠、石匠等工匠10余人,创立“罗观手工挂面”“罗观”等乡土品牌。“我荒废了多年的家族传统手艺,而今成为了增收致富的拿手好戏。”石雕传承人李成通说。  借助“庭院经济”发展契机,群众拆除危旧房、废弃圈舍等26处,复垦闲置土地70余亩栽种柚子树。同时引导群众对房前屋后建筑材料、柴草堆等集中清理规整,并在房前屋后栽种观赏经果林木700余株,配套提升打造“庭院经济”景观。目前已加固传统“农家小院”8户,评选“和美家庭”11户,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我们将全面推广罗观村庭院经济发展经验,突出主导产业,以‘微经济’为补充,一体化推进乡村环境提质,全面增强群众致富能力,展现乡村发展新面貌。”莲花湖乡党委书记吴君表示。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06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宪梦丽)3月1日,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县公安局、县水利局、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县交通运输局、县市场监管局和潼川镇、北坝镇等相关县级部门、乡镇代表齐聚三台县潼川古城梓州渡,举行2024年“护渔百日联合执法行动”系列活动。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霞参加并致辞。三台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霞在启动会上致辞在启动会上,李霞强调“长江‘十年禁渔’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是推动长江水生动物休养生息、扭转长江流域生态资源恶化的关键之举。”“我县从2021年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以来,实现了三年开好局、起好步的预期目标,这也得益于各禁捕成员单位对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的支持。2024年是‘十年练内功、稳得住’阶段性任务转换的开局之年,想要打好‘十年禁渔’硬核战,还需要毫不懈怠,久久为功。”执法人员进行政策宣传启动会后,各部门、相关乡镇开展了联合执法检查。一是对涪江沿岸的重点水域进行巡视,执法人员通过分发政策宣传手册、讲解警示案例等方式,告知周遭民众长江十年禁捕开展的意义、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破坏渔业生态环境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等;二是对县城内的渔具店、渔药店、水产品销售市场、涉渔餐馆等渔业生产主体开展入户督查及宣传,规范其生产行为,禁止打着“野生河鲜”“长江野生鱼”等噱头的营销行为,要求业主落实好主体责任,渔具经营者严格规范销售台账。执法人员对沿江水域进行巡视、宣传此次活动旨在强化部门联动,以“护渔百日联合执法行动”为抓手,推动“十年禁渔”走深走实。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 《三台县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的通告》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进一步增强群众“不能捕、不敢捕、不想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到保护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的行动中来,成为长江禁渔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3-05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灿红  羊肚菌家族迎来两位新成员。 2月28日,绵阳市游仙区新桥镇的羊肚菌种植基地里,一朵朵羊肚菌在绵绵春雨中破土而出。其中,两个羊肚菌新菌株鲜嫩肥厚,长势更为喜人,顺利通过专家田间鉴定,成为绵阳市首次成功通过省级鉴定的优质羊肚菌新菌株。专家组观察羊肚菌菌株的田间表现。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当天,四川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组织省内同行专家,对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绵阳市经科菌业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四川农业大学联合申请的羊肚菌菌株“绵六妹1号”和“绵七妹1号”认定品种进行田间现场鉴定。  在考察了出菇现场、听取了汇报后,专家组一致认为,两个羊肚菌菌株来源和选育过程清楚,遗传性状稳定,田间表现整齐一致,是不同于我省现有羊肚菌品种的新菌株,可以申请认定四川省羊肚菌新品种。其中,“绵六妹1号”经过现场采收、称重、产量计算等环节,按每亩450平方米计算,平均亩产达447.5公斤。  “绵六妹1号”和“绵七妹1号”的选育者之一、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高级农艺师张跃非介绍,这两个菌株来源于优质的野生六妹和七妹羊肚菌菌株,2020年由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食用菌研究所分别采集于江油市大康镇和绵阳市平武县江油关镇,经组织分离纯化、系统选育而成,2021年至2023年连续两个周期多点栽培试验长势良好。  据了解,绵阳市是羊肚菌人工栽培的发源地,规模化栽培羊肚菌开始于2010年绵阳市游仙区,从2010年游仙区100亩栽培面积逐步发展到绵阳全市,迅速带动发展到全川,延伸至全国各地。2010年至2023年,绵阳市共计栽培10万亩以上,产值30亿元以上。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任勇介绍,近年来,绵阳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立足绵阳及我省羊肚菌产业发展需要,积极加强羊肚菌耐寒、抗病、高产品种的选育。此次认定的“绵六妹1号”和“绵七妹1号”是绵阳市首次成功通过省级鉴定的优质羊肚菌新菌株,为新品种认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快新育成羊肚菌品种的转化和应用,力争为绵阳及我省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羊肚菌羊肚菌的菌种怎么培育?  羊肚菌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其香味奇特,营养价值高,部分地区已经发展人工种植,现已栽培出有变红羊肚菌、梯棱羊肚菌、六妹羊肚菌、七妹羊肚菌与普通羊肚菌等品种。目前国内栽种的羊肚菌主要是梯棱羊肚菌,此外,六妹羊肚菌与七妹羊肚菌具备较大的开发潜力。那么,种植羊肚菌的菌种应如何培育呢?  菌种分离。菌种分离必须通过选取以及鉴定,在出菇实验后,才可以大量生产。菌种分离要在20℃条件下进行,在第四天的时候可以初生菌落,于无菌环境中挑出菌落尖端完成纯化培养以及扩大培养。  菌种制备。菌种主要包括母种、原种与栽培种。母种生长周期为7—14天,生产过程中会有一定损耗,合理栽植是16.5支/hm2。原种与栽培种是15厘米×28厘米营养袋,一袋600克。原种和栽培种的生长周期是20天左右,菌种长满后,可以放置在4℃的条件冷藏,时间不应当超过15天。  菌丝培养。菌种需要在相关单位购买,菌丝分布均匀,为淡黄色。栽培配方可以用木屑75% 、面筋20%、磷肥1%、石膏1%、腐殖质3%、蘑菇珍品1%。装料后进行高温灭菌,然后接种菌丝,然后在培养室中培养1个月。  温湿度管理。羊肚菌的菌丝适宜温度为18℃—22℃,孢子萌发的适温在18℃—22℃,子实体在温度10℃—20℃可以正常生长,最适宜温度为15℃—18℃。羊肚菌种植对湿度有要求,培养基含水量要在60%—65%,空气湿度在80%—90%为宜,羊肚菌的菌丝在生长时,土壤含水量一定要在50%左右,湿度可以稍低一些。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05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金泉 文/图  近日,在三台县芦溪镇涪城村的麦冬初加工点,一派忙碌。据当地种植户介绍,三台麦冬于春节后开采,商贩收购价和去年基本持平。而因去年天气有利,今年产量会略有增长。  涪城村1组农户宋大洪说:“我家3亩麦冬,从2月19日开始开采的。今年的长势与往年差不多。我们准备看行情好坏,卖鲜果、卖干果都行。去年,鲜果达到了26-32元/公斤,干果达到了120-130元/公斤。我估计今年的行情,大规模开采后不会低于去年。”农户在采收麦冬。  此时,涪城村1组农户余永红已采收好了一车麦冬,正在初加工点淘洗。这车麦冬已被收购商买下了。余永红说:“我只卖了26.4元/公斤,也没有更多地跟贩子讨价还价。主要是我家麦冬还不到2亩,没有种多少,而且,我要尽快卖掉,把地腾出来,继续种麦冬。”  “我们是昨天才开始从小块地开始挖的,每年都是先挖田边地角的。刚才贩子给我的价是30元/公斤,我没有卖。因为今天我们这里有人的鲜果已经有33元/公斤的成交价了。我打算把麦冬烘干以后再卖。”华松家庭农场主何华蓉是麦冬种植大户。她种了60多亩麦冬,当天正组织10多名农户为其采收麦冬。何华蓉说:“估计亩产干麦冬达400—500公斤,产量会比去年略高,收益将不低于去年。”  据何华蓉介绍,春节后当地的麦冬仅仅是零星开采,农户一般是先采挖田边地角的麦冬,此时的麦冬略微“嫩”了点,从3月上旬开始才是麦冬大规模采挖时节。当地农户会根据市场行情以及劳动力的多寡,来决定卖鲜麦冬还是干麦冬。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05
(记者 庄祥贵 陈康 文/图)油菜花开一片黄,东风吹来满面香。3月1日,2024年绵阳市第二届农村消费季暨三台县第九届油菜花主题活动开幕,数千名游客涌入三元镇的三清村观赏油菜花。油菜花田活动现场,广大游客穿梭花海徜徉田间,观赏乡村美景,放松心情品味田园乐趣。微风拂过,大片的油菜花金浪翻滚,蝶舞蜂飞,处处散发出阵阵清香,美不胜收。跟随人流,记者登上三清村金钟山对面的观景平台,只见一个千余平方米的卡通字画“你好,春天”镶嵌在金色的油菜花田中,显得格外耀眼。“能看到这样的景观,真的太壮观了!”观景平台上,正在拍照的游客发出阵阵赞叹。在油菜花景区,记者看到,当地农户“摇身一变”为旅游从业人员,就地摆摊售卖自家土鸡鸭、米花糖、土鸡蛋、折耳根等土特产。“三台县油菜花主题活动已连续举办了九年,活动除了为三元镇带来人气之外,还为当地村民带来不少收入,周边群众靠着一朵朵‘油菜花’,也跟着吃上了‘旅游饭’。”三元镇宣传委员王娜介绍道。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将从3月1日持续到3月10日,除了文艺展演,还将举办诗歌文化交流、群众文化活动、名优特农产品展销、家电农机促销等促进农村消费活动以及农耕亲子运动会、农耕文化陈展体验等乡村亲子游乐活动,让游客既能观赏自然美景,又能体验农耕文化和禹平文化。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3-04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杭 文/图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教育部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帅青红以三台的创新实践为样本,作了《数字化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思考》主题分享。  当前,县域经济发展正在面临新的机遇。“我国1000多个县和县级市,占全国90%左右的国土面积、64%的人口,创造了约40%的GDP。”县域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如何紧抓机遇,谋求更好、更快发展?帅青红指出,县域要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参与数字化经济建设,通过发展数字化经济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帅青红作《数字化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思考》主题分享。  他表示,数字经济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可以让数字化为县域经济发展赋能。  “当前,数智化技术、数字要素正向县域下沉,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智能设备及技术与县域生产、生活深度结合。”帅青红说,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数字化建设正在成为培育和重塑县域发展模式、产业模式和治理模式,实现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帅青红表示,各县域要积极推动数字化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理、医疗教育、生态环境保护等多领域的应用,营造繁荣发展的数字生态,实现传统产业发展向数字化发展的转变。  不同县域经济的产业禀赋不同,各地产业智能化升级过程中也形成了不同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以余姚市、昆山市、江阴市等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创新驱动主导模式,以龙口市、胶州市为代表的山东半岛城市群传统产业升级驱动主导模式,以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市为代表的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融合驱动主导模式各有不同。“但无论何种模式,数字经济的渗透都对产业的聚集融合、效率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帅青红表示,各地要立足自身产业资源禀赋优势,通过激发数字经济巨大的赋能作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时,他也认为,大多县域经济发展仍面临人才流失严重,发展缺乏智力支持,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路径,资源环境压力大,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  “和城市经济相比,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不牢、空间有限,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帅青红认为,县域应立足实际,壮大主导产业,发扬优势产业,以扩大县域经济总量为目标,积极发展县域绿色工业,加快数字化发展,推动城镇化建设,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04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洪瑜 文/图  “城乡融合关键是要建强载体平台、激活发展动力,特别需要新经济要素对乡村建设发展的支持……”四川省城乡建设研究院副院长杨猛以《新阶段、新载体、新路径,抓好县域内城镇村三大“载体”建设》为题进行了分享交流。杨猛作《新阶段、新载体、新路径,抓好县域内城镇村三大“载体”建设》主题分享。城乡融合是中国城乡发展进程的新阶段  杨猛认为,当前中国城乡发展已经进入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关键要解决和应对好两大挑战。  一是在“城乡巨变”中调整城乡关系。中国超快速度、超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使城乡各方面发生了根本而深刻的变化。与之相对的是,西方国家有充足时间和空间,逐步调整优化城乡关系。而我们则必须要在较短时间里,在快速变化进程中,解决复杂交织的新老问题。  二是缩小城乡差距。长期以来,我们形成了城市优先、工业优先的发展路径。可以说,城镇化历史就是农村农业支持城市优先发展的历史,让城市“先富起来”。  由于城乡发展的先天不均衡和后天巨大欠账,要真正激活乡村内生动能,必须靠“真金白银”的制度改革和有效投入。城乡发展要从四大需求发力  杨猛表示,当前城镇化发展面临着人口总量天花板、城镇化增速天花板、债务上限天花板“三个天花板”,未来方向在哪里?如何在新阶段继续推动城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城镇化后半场的发展需求和潜力具备四大空间。”杨猛介绍,一是品质提升释放巨大需求。城市发展将从解决“有没有”到解决“好不好”,民众对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将持续释放巨大需求。  二是更新改造释放巨大需求。杨猛认为,未来10年,我国城镇房屋将大规模进入更新改造周期,从而释放巨量需求,带动上下游产业持续发展。  三是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将释放巨大需求。由于城镇化进程中,资源要素优先向大城市集中,中小城市、县城和乡镇建设欠发展,在承载能力、建设品质、功能业态等方面与城市差距太大。激活欠发达的县、镇、村发展的内需潜力巨大,这些区域涵盖了广阔的消费市场和要素市场,因此,把县镇村建好建强,在镇乡就地释放巨大需求,才能真正畅通城乡经济循环。  四是革命性技术应用将释放巨大需求。杨猛认为,科技变革是城乡变革的重要力量。他以“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举例,一方面,该技术将大幅提高城市路网通行效率;另一方面,还能基本解决停车难的问题,使城市交通体系、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将发生根本变化。“精修细补”抓好县域建设  杨猛认为,当前,我国从“城乡”二元对立已经发展到“城、县、镇、村”四类载体连续融合;城、乡从孤立对立的“点”已转变为有机联系的“网络”。而县域涵盖了县城、集镇、村落等多层次空间载体,串联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作为一个要素完整、功能齐备的经济单元,是推进城乡融合的综合体。  针对城、镇、村三大载体建设,杨猛表示,县城、中心镇、乡村应分别采取“精修细补”行动、“扩面提质”行动、“乡村建设”行动以推动城乡高质量发展。  “从县城发展现状看,县城建设已被动从大规模外向拓展转为内涵提升;从县城发展需求看,如何破解县城承载力和建设品质‘双低’短板,扭转县城人口萎缩成为关注重点;从建设路径上看,县城面临财务债务紧约束和项目小型化、精细化的突出挑战。”杨猛介绍,此前,我省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进行了研究,并出台了相关决定。提出要持续推进县城补短板强弱项,提升生活品质和便利化程度,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县城。  “以三台县为例,近年来,三台大力推动县城体检工作,通过体检发现问题、更新解决问题,理清城市发展问题清单,推动‘针灸式’治疗修补,有效推动了县域内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杨猛说。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04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金泉 文/图  四川省社会经济管理研究院院长、四川省区域经济研究会会长戴宾,多年来一直关注和研究四川县域经济的发展。3月1日,在城乡融合看县域——全媒主题调研三台行暨《乡聚云》上线发布仪式上,戴宾以《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为题,为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总结了9大发力方向。戴宾作《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主题分享。高质量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基本方向  “全省128个县和(县级市、自治县)中就有46个丘陵县,丘陵县(县级市)在四川县域经济中非常具有代表性。”曾经多次到三台县进行调研的戴宾一登场就来了番“开场白”,他说,“三台县是丘陵县、人口大县、经济大县、农业大县、西部百强县,三台县的县域经济在全省都具有典型性。”  “但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均水平较低、县域间发展差异较大、产业结构层次不高却是我省县域经济的常态。”随后,戴宾以一个个详实的数据直陈四川县域经济短板,“从赛迪2023中国县域经济百强榜单来看,GDP突破千亿级别的县(市)已达到54个,后20位平均GDP超过600亿元,而四川仅在居后位置中占据7席。”  那么,四川县域经济发展路在何方?戴宾在演讲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正成为省内外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从省外看,山东、河南、湖南、陕西、广西、贵州等地纷纷出台了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从省内看,省发改委在2019年亦出台了《关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今年伊始,我省又提出必须把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来抓,进一步完善县域经济评价考核办法,加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运行监测结果运用。  在戴宾看来,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变单纯的“以速度取胜”“量质并进”转向为实现高水平的供需平衡。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划重点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到底有哪些路径?戴宾作了进一步概括。  一是总量提升。“首先要把总量做上去,没有量的提升就没有质的提升。”戴宾通过2016-2022年全省县市GDP分组变化、2022年全省GDP超 300 亿元的29个县市、2023年四川入选西部百强县的33个县市等图表分析,指出我省各县(市)唯有在GDP上狠下功夫,才能使县域经济总量快速、持续提升。  二是产业现代化。“尤其要推动工业的发展!”戴宾举例说,“浙江各县平均有1500家规上企业,而到2021年,四川每县却不足70家规上企业。”  怎么办?戴宾认为,这就要改变我省县域经济“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并存”“资源加工为主的传统工业与现代新兴工业并存”的二元特征,转向“以资源加工为主的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型升级”“现代新兴工业加快培育”“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产业现代化之路。  三是特色突出。据戴宾分析,我省各县(市)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各不相同,试图给县域经济发展找到一条共同的、具有普世意义的发展道路根本不可能。唯有特色才是县域经济的优势所在、县域经济的生命力所在。每个县(市)都要找到自己的特色,如此才能进一步形成特色经济。  四是活力强劲。“县域经济要从仅仅依赖资源优势、投资、上级支持的传统驱动力,转向通过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以此寻求新质生产力、实现创新驱动的动力转换。”  五是空间优化。对此,戴宾举了一个例子。他说:“江苏省昆山市已是Ⅱ型大城市,已不属于县域经济的范畴,但其90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就有210多万人口,形成了强大的增长极核,空间集聚水平高、空间组织能力强、空间效率高。反观四川,县城与乡镇之间的联系不紧密,是离散型的、无序型的,致使乡镇的发展很难依托县城各方面的支撑,县(市)均不同程度存在这样的情况。”  戴宾认为,四川县域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一定要让县(市)“从离散状态向集聚空间结构转化”。  随后,戴宾还从区域协同、城乡融合、发展持续、民生改善等方面,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建议。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04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 记者 徐灿红 文/图  “四川既有大城市,又有大农村,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既有工作基础,又有潜力空间。”“城乡融合要夯实基础。”……  3月1日,“城乡融合看县域——全媒主题调研三台行暨《乡聚云》上线发布仪式”在三台县举行,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会长张红宇作了题为《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道路选择》的主题演讲,就城乡融合发展的难点和要点进行了探讨。张红宇作《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道路选择》主题分享。趋势城乡关系发生转变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带动了农业现代化发展。在这一动态演变过程中,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逐步实现有机衔接,乡村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城乡关系呈现出新面貌。  城乡关系演变主要有以下三个趋势:一是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不断下降,农业从业人员持续减少;二是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催生农民工群体——这一群体仍是农村居民,但从事的职业几乎都是第二、三产业,表现出身份特征和职业特征的二元性;三是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格局不断优化。  “过去,城市、工业向农村、农业索取,现在反过来城市、工业反哺农村、农业。”张红宇表示,近年来,城乡关系已发生重大变化。  从全球经验看,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制定实施区域城乡均衡发展战略、扶持政策向农业农村倾斜等,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关键。  “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不能落下农民、农村、农业。”张红宇认为,在三台举办此次活动的意义重大,有利于打造城乡融合的三台样板,在全国率先吹响推进城乡融合的冲锋号。破题推动农业农村农民全面发展  推动农业农村农民全面发展,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应有之义。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围绕农业、农村、农民实际需求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为城乡融合发展创造了良好局面。  张红宇认为,下一阶段,需要不断巩固和拓展已经取得的成果,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继续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牢牢守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  一是要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四川拥有扎实的特色产业发展基础,川菜、川果、川药等‘川字号’农产品享誉全国,特色农业发展优势突出。要根据四川资源禀赋多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及观光旅游休闲产业。”张红宇说。  二是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观光旅游休闲等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多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以县域为中心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2023年四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45227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9978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26∶1,低于全国2.39∶1的平均水平。”张红宇介绍,三台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在“2022年就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实现可支配收入21974元,超过四川甚至全国当前的平均水平,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三是提升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统筹推进城乡一体规划布局,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配置,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要充分发挥乡村振兴示范村的作用,把盆景做成风景,覆盖省域范围,夯实城乡融合的基础。”张红宇说,四川的乡村拥有丰富独特的风景、特有物产、多彩人文,也有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遂宁市安居区海龙村、达州市宣汉县鸭池村、绵阳市三台县回龙村等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典型案例。  “四川村庄分散,经营单位规模小,耕地零散,因此要结合四川的实际情况编制乡镇村庄建设规划,放眼长远,统筹考虑。”张红宇建议,以2035年、2050年为节点,一张蓝图绘到底,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合理安排村落的完整保留或适当合并,以及具体的乡村空间布局,实现传统乡村向现代乡村转型。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关键是要打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制度性通道,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城市和乡村是相互依存、相互融合、互促共荣的整体,城市繁荣需要乡村在资源、产品、劳动力方面的支撑,乡村振兴也离不开城市的带动和支持。”张红宇认为。难点解决深层次矛盾问题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关键是要把握当前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的新形势,着力解决存在的结构性、体制性、机制性矛盾和问题。  张红宇建议,可以从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强化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农民工群体城镇化、深化改革激活城乡要素市场、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方面推进。  四川是人口大省,也是劳务输出大省,是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数量最多,比例最高的省份之一。在受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影响,农民工大量回流的背景下,推动农民就地城镇化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随着大量农村居民向城市迁移和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和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进一步深化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将是未来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规模化、专业化的必然选择。  四川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改革开放40多年来,四川农村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创造了大量对改革全局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宝贵经验,推进城乡融合的过程中,理应在农村土地制度、经营制度方面率先垂范。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04
2024年大春灌溉即将进入主攻阶段。连日来,绵阳游仙区利用冬春工程建设施工的“黄金时间”,大力开展渠系清淤排障、水毁岁修和渠道改造项目建设,力争为游仙城镇生活用水和全区大春灌溉提供有力保障。游仙灌区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建设标准低,配套设施不完善,造成每年存在不同程度水毁、垮毁及淤积等问题,严重影响农业灌溉用水及防汛安全。区水利局(武管局)根据现实情况及时派出三个工作组,配合镇(街道)对区内水利工程进行拉网式摸底排查,及时了解摸清“家底”,明确渠系清淤排障制度和办法,准确赋予目标任务。各镇立即行动,积极动员,层层布置,成效明显。为解决受暴雨水毁、垮毁及淤积等问题,区水利局(武引局)积极对上争取资金,利用十四五大型灌区续建配套项目实施契机,对斗渠以上的渠道进行全方位整治。集中力量加快灌溉水利工程建设,共计投入资金7269.85万元,目前项目已进入尾声。(供稿:游仙区水利局 姜栏)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3-01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蒋璐 童亮)从1月24日起,四川省江油开展为期两个月的2024年春风行动系列招聘服务活动,着力激活春节前后劳动者换岗流动高峰期和企业复工复产关键期的就业动能。1.摸清结构,“下乡春风”送岗位。在全市24个乡镇举办21场“春风送岗下乡”活动。活动之前,市就业中心利用四川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V3.0数据,梳理出失业人员的文化程度、专业特长、年龄结构,各乡镇认真摸排滞留在家的农民工和有转移就业需求的农村劳动力数量,摸排出“求职结构清单”,并根据求职者情况,筛选用工量大、技能学历要求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参加招聘。同时,充分运用东西部协作、县际协作机制,邀请浙江萧山、泉州鲤城区企业参与招聘。“春风送岗下乡”累计吸引市内外劳动密集型企业269家次参与,提供普工、操作工、月嫂等1万余个岗位,现场求职人数9000余名,达成就业意向493人。2.深入调查,“现场春风”搭桥梁。规划2场大型“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现场招聘会。设立“人力资源服务专员”,先后电话了解、实地走访157家企业,收集用工缺口、招聘岗位要求、招聘难点,梳理出“岗位供应清单”。目前,已成功举办大型现场招聘会1场,组织融通高科、华岭光子等市内外重点高新企业100余家提供岗位5000余个,吸引全市1500余名求职者参加,现场达成就业意向324人。现场同步开展“直播带岗”线上招聘活动,观看人数10023人,投递简历132份。3.精准牵线,“市场春风”配供需。“人力资源市场”常态化提供企业用工推介、求职登记等“小精优”的个性化服务。每周四定期开展室内小型招聘会,同时在绵阳公共招聘网、“江油市人社局”微信公众号同步开设线上招聘专区,开展“直播带岗”“直播探厂”活动。“春风行动”期间,精准帮助用人单位招聘员工63人,帮助19名求职者成功入职。1月启用服务于短期、临时的工作需求新型的劳动力交易平台“零工市场”,每天人均流量达50至100人,入驻企业有近百家。并为求职者提供职业指导、技能培训、政策咨询、劳动维权等“一站式”服务。 撰稿:蒋璐、童亮审核:蒋绍富来源:江油市人社局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3-01
2月27日,四川省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通知,对在2023年“蜀创优品”四川农民工返乡创业成果线上展销活动中排名前十的优秀项目进行了通报表扬。江油选送参加展销的“诗乡肥肠”品牌系列产品排名第二,取得了自2022年“蜀创优品”活动开展以来的最好成绩。据了解,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农民工服务保障和促进返乡入乡创业工作的决策部署,省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已连续两年在四川农民工服务平台(农民工平台APP)开展了“蜀创优品”活动,旨在扩大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影响,拓宽返乡创业产品销路。据悉,2023年的“蜀创优品”活动共组织了148个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1852个返乡创业产品参与活动。为了组织好本次活动,江油通过部门推荐、乡镇选送、自行申报等多种方式,在全市范围内层层筛选,从5个品牌中优选出“诗乡肥肠”品牌上报参与“蜀创优品”线上展销活动,同时积极做好宣传推广工作。自2023年4月上线以来,“诗乡肥肠”系列产品因物美价廉、风味独特、加工简易、文化底蕴深厚等优势,受到广大网友的喜爱,19.8元/袋的速食红烧江油肥肠销量达到150083袋,单品销售总额达到297万余元。“诗乡肥肠”诞生于江油,为四川翔风科技公司旗下品牌,近年来通过电商模式走向了全国市场。多年来,四川翔风科技公司深挖江油历史文化积淀,从传统李白文化中汲取养分,通过文化加持产品,赋能企业,将“诗乡肥肠”塑造为亲和具象的食品品牌,助力江油肥肠产业不断壮大发展。撰稿:胡晓莉审核:高红梅来源:江油市人社局、市农民工服务中心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3-01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 记者 徐灿红 洪瑜 文/图  在三台县芦溪镇综治中心的视频指挥中心内,大屏幕上芦溪镇主要道路、垃圾站点等监控点位的状况一目了然,工作人员还可实现在线执法。2月29日,“城乡融合看县域——全媒主题调研三台行”中省主流媒体走进芦溪镇综治中心,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数字化基层治理新气象。芦溪镇综治中心视频指挥中心。  实现高水平的城乡融合,需要高效能的基层治理,数字化手段必不可少。记者了解到,今年芦溪镇综治中心升级了相关设备,整合雪亮工程、数字城管、智慧广电、应急广播等资源,纳入视频监控1100余个,通过探索“视频监控看+ AI 智能判+实时劝导讲”的立体化治理模式,在垃圾治理、综合执法、应急管理等方面实现由“经验管”到“智慧治”的转变,形成了“网格化、智慧化、智能化”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这个监控以前只能看,现在加了应急广播功能后,可以通过广播喊话进行现场执法。”芦溪镇党委书记姚芝春指着大屏幕说,以垃圾治理方面为例,AI会实时巡逻每个监控画面,发现某个垃圾站有垃圾溢出情况时,就会触发报警机制,将信息及时传送给管理员,管理员再通过广播喊话来提醒相关人员。  不只是垃圾治理,在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下,芦溪镇综合执法、应急管理等多方面基层治理工作,都实现了由“经验管”到“智慧治”的高效转变。  芦溪镇综治中心按照“资源整合、功能完备、服务到位”的原则实现高标准打造,来访接待室、心理疏导室、矛盾纠纷调解室及指挥中心等一应俱全。  2022年,三台县被确定为全省第三批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县。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坚持以党建引领城乡社区治理,以健全完善“党建引领+综合服务+综治保障+科技赋能”的治理新框架为重点,着力探索社区治理新理念、新机制、新模式、新场景,通过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全县城乡社区治理水平整体提升。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01
朱慧 四川农村日报 全媒体记者袁宇君 苏杭 文/图  新春假期刚过,三台县老马镇兴盛社区回龙村福丰民生活超市里,红彤彤的窗花和对联仍然保留着喜庆年味。  走进超市内部,食品、饮料、玩具等日用百货分区销售,商品被分门别类整齐摆放在货架上,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在回龙村村民看来,这个乡村里的“人人乐”“舞东风”,不仅仅是个采购生活用品的地方,更是当地引以为傲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典范。福丰民生活超市内景。  从村党总支书记唐奎的介绍中记者得知,福丰民生活超市临街3间商铺所在的位置,是老马镇原里程乡政府闲置房产,一度空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并满足乡亲们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心愿,村里成立以村集体为独资法人的三台县福丰民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唐奎介绍说,干部乡亲经过商讨,把几间房屋后墙打通,使可利用空间延伸到院内,再用彩钢搭建起顶棚等,这才有了现在占地450平方米的福丰民生活超市。  跟着唐奎走到收银台,只见收银员穿着印有“福丰民超市”字样的围裙,忙碌地拿着扫描枪为顾客结账。  “这是三台县第一家村集体经济超市。自去年1月营业以来,超市的各项服务辐射周边4村、2000多户农户以及多个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唐奎介绍,村里目前正在丰富超市的经营类别,进一步增加在售商品种类。  “根据零售业利润约10%至15%来计算,福丰民生活超市一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至30万元。”唐奎说,超市到现在仅营业一年多,从目前的经营情况来看,预计明年就可收回所有投入。他的语气中带着喜悦和自豪。  福丰民生活超市不仅拉动了村集体经济,还辐射带动了包含周边村落在内的整个兴盛社区,为乡亲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买东西方便多了。”村民梁素芳告诉记者,村里开超市前,确实也有几家小卖店,但商品种类不齐全;到乡镇上赶场,距离较远,也并非每天都能去。福丰民生活超市满足了村民“一站式”购物的需求,极大地提升了生活幸福感。  另外,超市按照“群众优先”原则,吸引周边群众前来应聘,实现村内就近务工,实现村集体经济经营性人才和村级公共服务性人才的交流互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开业以来,超市优先给村里的留守老人、妇女、残障人士提供工作岗位。“我丈夫外出打工,家里还有老人孩子要照顾,我不好走远了。”兼任收银员的店长魏书萍介绍,在超市工作,每个月有3000元左右的稳定收入,还能就近照顾家里。  此外,超市还设立了采购员、导购员等岗位。在销售旺季,超市还会增设临时性岗位。福丰民生活超市在开业第一年就为当地村民增加劳务收入18万元左右。  “我们采取了评优积分换商品激励机制,以‘日积+月督+季评’的方式,把村级社会治理、森林防火、人居环境提质等纳入评优,评优村民可获得积分,积分可在超市换取商品。”负责公司与超市运营的回龙村村委会委员敬菊介绍,这不但增强了村民创先争优积极性,还实现了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  壮大村集体经济“路子”多。据了解,下一步,回龙村还将盘活原乡镇政府办公楼200余平方米空间,引进食品加工企业,届时将为村上增加约50个就业岗位。  “以后这里会被打造成鸡爪加工车间,预计今年5月投产。”老马镇党委书记任地透露,这是今年回龙村争取到的新项目,具体运营模式、利润分配方式还在探讨中。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01
朱慧 四川农村日报 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 苏杭 文/图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安逸古城烟火气和生活味升腾。  位于三台县城区的潼川古城,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既丰富了当地人的生活,大量游客也带来旅游经济的“热辣滚烫”。  潼川古城在老旧城区改造、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旅游业态开发上做了哪些探索?2月29日,“城乡融合看县域——全媒主题调研三台行”中省主流媒体循着城墙古楼,走在石板小巷上,探寻真实的小城故事。游客在古城墙下观看裸眼3D灯光秀。  “我是从成都自驾过来的。开车一个半小时就到这里了,非常方便。”游客李威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对潼川古城的喜爱。  “非遗馆可以参观剪纸、木雕等非遗手工艺品展览;还可以在古城里租赁汉服、拍照打卡;新春系列活动也很有年味;玩累了还可以在院子里喝茶休息。”李威呈说,选择到这里过元宵节,给这个春节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潼川古城占地220亩,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始建于南朝宋元嘉年间。古城内保存有完好的古城墙、古街道、民居、寺庙等,素有“剑南名都、川北重镇”的美誉。  潼川古城运营方绵阳宏达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策划部工作人员范莎莎介绍,春节期间,潼川古城开展了传统汉服、民俗民乐、舞龙巡游、非遗体验、异业合作音乐会、3D灯光秀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整个春节期间吸引了25万人次来访,日均客流量达2.5万人次以上,单日最高客流量达3.6万人次。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几年前的潼川古城还只是一片破旧的棚户区。从“95后”古城景点解说员叶天宇口中,记者了解到古城的“前世今生”。  原来,此处过去是一片棚户区,有1400余户居民。2017年,三台县委、县政府启动实施城南棚改潼川古城项目,按照“尊重历史、尊重人文、留住三台记忆”的思路,重点对区域内古迹建筑、传统民居及商铺进行保护性修缮和风貌提升,并新建院落式风貌建筑和文化主题酒店,配套打造河堤景观走廊,以合理的保护和开发,推动三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居民顾春云告诉记者,过去古城的房屋“破烂又漏雨”,道路一下雨就泥泞。“现在建筑、道路美了,大家休闲的地方也有了。”顾春云说,“到处都整得漂漂亮亮、巴巴适适的,看着心情也舒畅。”  “古城改造后,不仅成为当地传统文化展示舞台、现代文化艺术交汇的场地,更成为三台县城乡融合发展成效以及靓丽文化艺术的新名片。”作为本地人,叶天宇为家乡的发展深感自豪。  像叶天宇一样,在古城就近就业的本地人不在少数。潼川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当地通过整合文化资源,引进企业建设运维文化阵地,吸引了百余家商户入驻,还带动创业就业,为2000余人提供了工作岗位。  “我们线上搭建文化产业‘云平台’,线下政府搭台,常态举办中医义诊、汉服节、邻居节等文化惠民活动。”潼川镇党委书记严刚告诉记者,通过文旅、会展活动,实现月均客流量超过10万人次,带动消费2000余万元。当地还打造以萧公馆为核心的中医养生链条商业聚集区,融合多种业态,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记者了解到,景区运营以来,以文化品牌为支撑,丰富了居民群众、游客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带动潼川豆豉、涪城麦冬、智华皮蛋等三台传统特产对外推广,实现以文化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01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 记者 徐灿红 洪瑜文/图  “主体建筑已竣工,正进行装饰、装修、水电安装等收尾工程,项目有望提前半年完工!”2月29日,“城乡融合看县域——全媒主题调研三台行”中省主流媒体走进三台县梓州产城新区北坝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施工现场,北坝镇党委书记曾春透露了这一喜人消息。  据悉,该项目位于北坝镇北龙村,于2020年11月30日获批,由四川发达伟业投资有限公司作为业主投资建设,总投资超5亿元,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及争取上级补助。记者走访施工现场。  作为三台县重大民生项目,在县委、县政府大力推动下,项目进度不断提前。  “这里曾经住了北龙村364 户村民。项目确定下来后,他们积极响应,征地拆迁顺利完成。”曾春介绍。  自从2022年10月签订拆迁安置协议后,北龙村村民肖晓英一家5口人在三台县城区租房过渡。“新房修得很快,每天都能看到新变化。”她说,“以前村子的道路狭窄,现在新房两边都修了宽阔的马路,到城区只要七八分钟,还配套了公共活动空间。环境改善了,我们都盼望着早些搬进新房!”  该项目业主代表赖喜明说,预计项目将于今年6月竣工验收,较原计划提前了半年。  “等项目竣工后,还要经过验房、移交等手续,然后进行公示、分房等流程,村民们最快两个月能搬进新房。”曾春说,届时1374户居民将搬进全新楼房,享受热水、燃气、交通等便利,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据悉,该项目还规划了936个机动车停车位以及一定面积的非机动车停车位,配套了卫生服务站、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全民健身活动场地、社区服务站等公共服务设施。  对即将搬进新房开启新生活,肖晓英充满期待,“我们家里除了还保留一些田地外,和城里人生活没什么两样。”  近年来,三台县始终把推动棚户区改造作为推动城市更新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有力举措。三台县住建局局长王波介绍,2023年以来,全县共开工棚户区改造项目6个,累计投入各级资金超27亿元,并同步建设完善周边配套设施。  据悉,自2019年以来,三台县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共计14个,涉及棚改目标任务6024套、计划投资总计55.5242亿元。截至目前,五里梁潼川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天保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潼川镇马家桥危旧房改造项目和地毯厂—上南街—学街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已完成改造,其余10个项目均已进场施工,目前正在有序推进。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01
四川农村日报 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 罗敏  在四川全省 183个县域中,我们如何定义三台?至少有两个显著的标签:农业大县、人口大县。  全国麦冬出口量,三台占了80%以上,种植规模居全球第一;生猪出栏量,连续4年位居全省第一,拥有全省单体规模最大的共享公猪站……凭借着特色产业迅速崛起,三台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居全省第一方阵,连续5年蝉联“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产业蓬勃发展,民生福祉稳步增强。三台县承载着百万人的美好生活,县域之内,33个乡镇星罗棋布,街道村社,又由更多的细小单元组成。  乡镇,既聚集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各类业态,也是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的重要节点。以城乡融合的主要枢纽——镇域为观察切片,即日起,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推出三台县乡镇点位观察系列报道,聚焦联城带村的镇域,总结梳理三台县各乡各镇促进城乡融合、做强县域经济的具体举措与显著成果,沉浸式探析当地高质量发展的“县域密码”。位于三台县城区的潼川古城,人流如织,带来旅游经济的“热辣滚烫”。受访者供图找准自身发展定位乡镇主导产业百花齐放  三台的乡镇,可谓各有所长。  走进芦溪镇,围绕农业“3+ 2”(麦冬、藤椒、生猪+粮油、蔬菜)主导产业建设的绵阳市健康食品(三台)产业园,肉制品精深加工、麦冬饮料等生产车间灯火通明、机械轻响。  作为三台工业园区健康食品产业主要集聚区,园区吸纳中国食品企业名牌产品称号企业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高新技术企业2个等入驻,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超30亿元。  而位于北坝镇的三台县青东坝梓州织造产业园的安吉纳体育,或许颠覆你对三台传统产业的认知。  这家综合性体育运动装备制造企业,2021年从福建总部引入三台,一期项目率先建成8条先进成品鞋配套生产线,实现生产全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2022年球鞋产量达200万双,2023年达400万双。  “三台有很好的产业基础,公司九成以上的员工为本地人,熟练工人月入万元。”相关负责人邓华介绍。  此外,金石镇确立“如画翠湖 粮仓金石”和区域性中心镇的发展定位,规划建设优质粮油、生猪、藤椒、休闲观光四大农业园区;断石乡推动以先锋村为核心区的绿豆河蔬菜产业带建设,种植青菜、豇豆 、辣 椒 等 3800 余 亩 蔬 菜……找准自身发展定位再去谋局,工农发展齐步走,乡镇主导产业百花齐放。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畅通城乡“毛细血管”今年1月1日,对于三台县老马镇、刘营镇5万余名群众来说,是个不平凡的元旦节。这一天,刘营渡口渡改公路桥正式通车。  在刘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霍超看来,该公路桥正式通车,不仅直接方便两岸5万余名群众出行,同时对促进刘营、老马两镇经济交流和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三台县按照“道路围着旅游走、围着产业转”的原则,聚焦“农村公路+产业、旅游”发展模式。2023年,实施双车道改造37公里,撤并建制村畅通工程建设里程119公里,惠及13个乡镇、41个村;较多人口自然村通硬化路项目建设里程88公里。  基础设施关乎城乡居民最真切的幸福感。推动2544套棚改住房建设,改造51个老旧小区,新建雨污水管网约27公里,建成三台县首个“东门口袋公园”……三台县把城市和乡村作为有机整体统筹规划,实现了城市与乡村的互融共生、共治共享。在地文化赋能绘就城乡融合共美画卷“历史古城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山水田园和街道楼宇浑然一体。”这是三台县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的全县城乡融合目标任务。  三台县众多丘区乡镇发展条件有限,如何破题?一众乡镇依托当地人文环境,赋能经济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刚过去的春节长假,旅游景区的人潮可谓“热辣滚烫”。潼川古城旅游景区在春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整个春节期间客流达25万人次,共带动项目整体及周边商户实现销售额近千万元。”潼川古城运营公司策划部工作人员范莎莎介绍。  除了潼川古城,三台各乡镇立足文化振兴,结合农业产业项目,举办“紫河丰收文化旅游节”“郪江城隍庙会”等特色活动,成功吸引数十万名游客前来体验打卡,带动“千万级”经济消费。  以点带面,当前三台建成生猪公园、稻鳅渔乡等农旅综合体,促进了基础设施改善、乡村环境美化,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乡风文明凝心铸魂和美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不仅要发展经济、改善村貌,更要以乡风文明之“魂”引乡村振兴之“路”。  春节前,观桥镇湘江村村民李玉琼的小女儿刚举办完婚礼。  一开始,新人准备将亲朋好友“都请来,办一二十桌酒席”。湘江村红白理事会在了解到李玉琼家的情况后,立刻上门做思想工作。李玉琼听取了红白理事会的建议,适当减少了席桌数量。  为改变人情攀比、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观桥镇规范建立村级红白理事会,通过“事前介入、事中参与、全程监督”,对酒席的范围、申报审批、规模等进行监管。  这是三台县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具体举措之一。近年来,该县各地共建立“县乡村”三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团152支,大力弘扬敦亲睦邻、守望相助、诚信重礼的乡风民风,大力挖掘展示本土优秀农耕文化。  走进三台不少乡村,村委会张贴栏上涵盖移风易俗、村内事务等内容的村规民约格外醒目;用手机打开全域推广的“川善治”乡村数字治理平台微信小程序,城乡居民在“居民说事”板块畅所欲言;积分制超市多点开花,调动群众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主人翁意识……推广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乡村善治步履向前,和美乡村“多点开花”。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01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报道组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县域是重要切入点。为生动展现四川各地城乡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助推城乡融合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2月29日,城乡融合看县域——全媒主题调研三台行启动。  当天,中央省市主流媒体记者齐聚和美三台,走乡村、入城镇、进工厂、看学校,通过集中采访、调研,感受县域发展的蓬勃力量,探寻城乡融合之道。城乡融合看县域——全媒主题调研三台行  三生万物,如登春台。三台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县域,是我省典型丘区农业大县、人口大县。近年来,三台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定落实省委决策部署,大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城乡发展格局不断优化,城乡整体面貌明显改善,连续五年蝉联“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成功创建“全省城市更新试点县”“全省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三台提出要着力构建符合县情实际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打造绵阳市域副中心、全力争创全国百强县,努力实现农业大县向产业强县、人口大县向经济强县的转型升级,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具有三台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  调研采访团深入三台县梓州产城新区北坝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老马镇回龙村、芦溪中学、芦溪镇综治中心、安吉纳公司、潼川古城等城乡融合代表性点位,感受到全域强县的生动景象,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探寻三台城乡融合发展“经络”。  今(1)日,“乡聚云”上线发布仪式在三台县举行。作为2024年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智媒云”一体化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乡聚云”是服务于全省城乡融合发展的党媒新融媒平台,集“传媒+政务、商务、服务”功能于一体,将省级党媒优质资源下沉到乡镇乃至村社,以传媒之力助力城乡资源实现更高质量的“共建共享共融,互动互联互通”。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01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敏 袁宇君  城市与乡村,一个有机体,二者互促共荣。  当前的四川,正昂首阔步,奋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读懂城乡融合要义,从解剖“县域”开始。  2月29日至3月1日,“城乡融合看县域——全媒主题调研三台行暨《乡聚云》上线发布仪式”将在绵阳市三台县举行。  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乡融合发展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做出了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系统部署。启动“城乡融合看县域”主题调研活动,是为了持续跟踪全省各地贯彻落实的切实举措,为生动展现全省各地城乡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  “城乡融合看县域”龙年走访的首站为何是三台?  三台县位于四川盆地中北部,面积 2659.38 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35.5万,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是我省典型丘区农业大县、人口大县,是绵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三台县城乡发展格局不断优化,城乡整体面貌明显改善,连续五年蝉联“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成功创建“全省城市更新试点县”“全省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  不久前,三台县以“三生万物,如登春台”新的城市宣传语全新亮相。当前,三台提出新的奋斗目标:要在全县着力构建符合县情实际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打造市域副中心、全力争创全国百强县,努力实现农业大县向产业强县、人口大县向经济强县的转型升级,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具有三台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  本次活动中,国内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及城乡建设领域知名专家,中省市主流媒体记者代表等将齐聚三台,走乡村,入城镇,进工厂,看学校,通过集中采访、调研和主题研讨,感受城乡融合发展的蓬勃力量,并以三台的创新实践为样本,以县域为切口探寻城乡融合之道。  与此同时,服务于全省城乡融合发展的党报新融媒平台《乡聚云》将正式上线发布,三台县所辖33个乡镇集体入驻,共同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的实践。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2-29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