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近期,为巩固换届成果,按照乡村换届“回头看”部署安排,芦山县迅速召开乡村换届“回头看”工作部署会,由11名县委常委带队组建8个调研组,重点围绕“班子运行顺不顺、工作能力强不强、精神状态好不好、群众反映怎么样、矛盾问题有没有”5个方面深入全县7个乡镇、33个村(社区)进行实地调研走访。调研组逐一与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谈心谈话,全面立体了解干部思想动态、履职尽责、落实执行等方面的情况。结合谈心谈话情况,调研组深入田间地头随机走访了330余名群众和“两代表一委员”,对村(社区)“两委”班子及成员在政治表现、为民办实事、廉政建设、工作实绩等方面开展满意度测评,认真听取意见建议,全面了解掌握村(社区)干部的群众基础和现实表现。本次“回头看”共收集梳理各类问题49个,群众意见建议46条。下一步,芦山县将根据前期走访调研、谈心谈话、满意度测评等情况,从乡镇班子及村(社区)“两委”班子结构、整体功能、运行状况及班子成员的个性特点、履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判,为进一步增强乡村领导班子整体功能打下坚实基础。(供稿:芦山县委宣传部 吴嘉诚)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5-20
(周万龙  记者  程强  文/图)5月,正是枇杷成熟的季节。走进石棉县迎政乡、美罗乡等枇杷种植乡镇,金灿灿的枇杷挂满枝头,果农和收购商在田间忙碌着,丰收的喜悦洋溢在乡亲们的脸上,乡村振兴的“甜蜜事业”正式开启。     刚采摘的枇杷“我们这里的枇杷皮薄、肉厚、汁多、浓甜郁香,深受各地客商青睐”“石棉的枇杷均为优质枇杷,经过果农们的精心管理,品质更好,成熟期为每年的5月—7月”……看好石棉的品质,不管是前来收购的客商,还是慕名而来的游客,皆对石棉枇杷点赞。“今年为了防止太阳将枇杷烫伤,我们还特意套上了发泡网,加上今年气候条件好,枇杷受霜冻害少,品质和产量都不错。”红旗村3组组长王久福说,虽然目前受疫情、市场因素影响,但是前景可观。“每年光销售枇杷,全村的人均收入就能达到一万左右,很可观了。”红旗村农业产业以枇杷种植为主,是石棉县最早种植枇杷的地区之一。现如今,红旗村共有枇杷采摘体验示范片1100余亩,享有“中国优质晚熟枇杷生产基地”的美称。预计今年全乡销售枇杷2500吨,产值约3000万元。不仅是线下销售火热,走上网销渠道的石棉枇杷更是插上了“翅膀”,飞往了更多的地方。据邮乐购负责人王强云介绍,今年五一节就开始预售石棉枇杷,到目前已接到了1000多单的销量,消费者对石棉枇杷的品质非常认可。“去年石棉枇杷总产量约2.39万吨,我们公司在整个销售季中通过线上和传统批发市场销售石棉枇杷约120吨,传统市场主要销售市场在重庆、贵州、成都等市场。”石棉县晟丰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郑烽说,丰乐乡、美罗镇、迎政乡、永和乡等乡镇的低海拔产区的枇杷陆续成熟上市,他们早就在网上挂出了销售链接,网上销售价格按照大中小等级销售价格在50元—20元/公斤不等,预计今年能销售150吨左右。 据专家介绍,石棉枇杷具有国内外其它枇杷产区极少具备的自然环境条件,尤其是气候条件,造就了石棉枇杷果实大,果形端庄,果面光洁,色泽鲜艳,少锈斑,易剥皮,果汁多,果肉厚,细嫩,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风味浓郁等优秀品质。石棉枇杷的卓越品质使其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农产品”、“中华名果”等多项殊荣。到2021年底,石棉有11个乡镇、街道种植枇杷,总面积5万多亩,产量2.6万吨,产值超过4亿元。石棉枇杷畅销全国诸多大中城市,深受消费者喜爱,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之一。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05-20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廖晶莹 文/图  访熊猫民宿村,探清风雅雨小镇,看砂器一条街……5月初夏,由四川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四川省报纸副刊研究会主办的“记者践四力·全媒看荥经”四川省全媒体采风活动在荥经县举行,来自全川各地的百余名媒体人走进荥经县云峰山乡村旅游景区、龙苍沟镇发展村熊猫民宿村、清风雅雨小镇、新添镇庙岗村、荥经县黑砂博物馆等地,实地感受荥经的自然美景、人文风情和乡村振兴成果。荥经砂器开窑现场。  荥经古称严道,是华夏人文始祖颛顼的故里。近年来,在“绿色转型发展”战略推进下,荥经的绿水青山已逐渐成为当地的“金山银山”。龙苍沟镇发展村,如今也被称为熊猫民宿村,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建成65家民宿示范户,年接待游客40万人次,从一个经济落后的偏僻乡村,发展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休闲旅游地。  庙岗村通过建设高标准兰花种植大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图为种植大户陈均介绍兰花优质品种。  清风雅雨小镇项目是荥经县龙苍沟旅游度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社区“一线五点”建设的重要节点。如今小镇里的黑石公园已建成投入使用,公园里种植了30多万株郁金香,与天然景观石、原始森林相得益彰。发展村的乡村民宿具有鲜明的“熊猫特色”,引来游客如织。  走进黑砂博物馆,伴随着严道古城遗址模拟场景的出现,同行媒体记者、编辑跟着眼前之景“穿越”回千年之前,荥经砂器的制作现场,“采料、制泥、制坯、晾坯、焙烧、上釉、出窑……荥经砂器的呈现,需历经7道工序,每一道缺一不可。”黑砂博物馆解说人员讲解道。荥经乡村美,鲜花迎宾客。  人像、香炉、花瓶、茶具……在位于荥经县严道街道古城村的108黑砂艺术村,从传统的黑砂生活用具到形态各异的工艺品砂器,多样的荥经砂器让人看到了这项在当地传承千年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所焕发出的勃勃生机。在发展村的电商中心,村民正在咨询工作人员。  据介绍,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下,荥经黑砂告别了传统印象中“汤罐药罐”等简单生活器皿的单一定位,逐渐向高端工艺制品等领域发展,2008年荥经砂器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荥经被授予“中华砂器第一乡”,2013年荥经黑砂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5-20
四川农村日报讯 彭永生5月18日,“樱你而来·寄递无忧”2022年乡村振兴汉源甜樱桃优势产业带发布会在成都举行。京东以物流一体化供应链能力,通过产地产业带综合解决方案,助力汉源甜樱桃从枝头到舌尖。  据汉源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邓斐彧介绍,汉源甜樱桃种植面积已达5.9万亩、年产3万吨,有红灯、美早、冰壶近40个品种,是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栽培时间最早、面积最大、品种最全的标杆,被命名为“四川省优势特色效益甜樱桃产业基地”,是名副其实的甜樱桃正宗原产地。  近年来,汉源县充分借力京东金融、寄递、电商多业务板块协同和线上线下渠道结合等优势,大胆探索涵盖农业产业全链条、覆盖农业经营全主体的合作模式,打通农产品上下游,搭建甜樱桃“育、产、销”一体化平台,进一步提升了惠农合作“汉源模式”的影响力,汉源甜樱桃借电商之风,走进了千家万户。  发布会上,京东物流提出了汉源甜樱桃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同时,汉源县人民政府向京东物流授牌,京东物流成为“汉源县农产品运输保障伙伴”;双方还就下一步深化合作,助力乡村振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5-19
(记者 李鹏王怀 王国平 王代强)进入5月,就到了雅安市荥经县龙苍沟镇万年村楠竹笋干销售的季节。  5月11日,万年村10组村民陈云福把刚刚制成的200多公斤笋干装进塑料袋中,等着买家上门收购。  陈云福家位于山腰处。一条沿山蜿蜒的水泥路,从他家门口一直延伸到山脚,和山下的公路汇合。  65岁的陈云福对这条路有很深的感情——它是村里的第一条“扶贫路”,让他和沿路村民摆脱贫困。  万年村位于山坳之中,80%以上的土地位于中高山以上,曾经有半数以上的村民小组不通公路,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在脱贫攻坚阶段,万年村以党建为引领,通过一条条连接村组的“脱贫路”,让村民摘掉贫困的帽子。  如今,背靠大熊猫国家公园,万年村继续探索党建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整合资源、发展产业、聚合人才,带领全村迈向乡村振兴之路。万年村打造的集体产业“熊猫会客厅”,其中温泉酒店和会议中心已完成主体工程,按照计划将在年底竣工。体记者 杨树 摄28.6公里的“扶贫路”  5月11日,在万年村党总支副书记陶用湖的带领下,记者一行驱车沿着村中主路行驶。在一个岔口处,拐进一座山中,山不高却有些陡,沿着一条水泥路上行,汽车引擎发出沉闷的轰鸣。  “这家曾是贫困户,那个小组以前是不通路的。”途中,陶用湖不时指着窗外说道。  时间回到2010年,在附近煤矿当矿长的陶用湖作为村里的能人担任万年村的村主任。村民们希望在他的带领下过上好日子。  “要想富,先修路。”2012年,在村两委的支持下,陶用湖写了一份报告交到龙苍沟乡(现龙苍沟镇)里,争取扶贫政策和修路资金。当时有不少村民不理解,认为这是给村里丢脸。陶用湖对村民说,“争取政策不丢人,贫穷才丢人。”  2014年,万年村被认定为省定贫困村。2015年,在村两委的推动下,一条连接山上山下8个村组的道路开始修建。当时,几乎所有的村干部出动,参与线路规划、丈量以及征地等工作。2016年,道路修通。虽然这条路只有2公里长、4米宽,却结束了这些村组不通车的历史。  陶用湖说,这是万年村在脱贫攻坚阶段用扶贫资金修建的第一条“扶贫路”。  这条路,就是记者一行上山的路。当时被定为贫困户的陈云福一家,在这条路尽头处的山上。2017年,陈云福申请了村产业扶持基金、金融扶贫小额贷款,养了10头牛,2018年纯收入就有3万余元,2019年纯收入达到4万余元。陈云福说,路通之前,收购商无法上山,他们也没有办法运货下山,饲料、化肥只能靠肩扛手提。路修好后,山里的农产品成了畅销货。今年,他家养了40多只鸡、9头牛。每季晒好笋干,约好时间,商家就开车到家门口收购。  驻村第一书记毕涵介绍,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万年村共挖通、修建28.6公里通组路,正是这一条条“扶贫路”帮助村民摆脱贫困。  2017年底,万年村实现脱贫摘帽。2021年,村民的人均收入达到1.7万元。万年村修建的一条连接山上山下8个村组的“脱贫路”。记者 杨树 摄初具规模的产业路  在万年村实现脱贫的当年,四川正式启动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被划入试点范围后,万年村党总支提出沿路发展产业,“扶贫路”变成一条条产业路。  从万年村中心穿过的主干路鸽子花大道,一端连接雅西高速公路,另一端连着大熊猫国家公园。从村里出发,前行13公里可抵达龙苍沟景区,前行35公里可达大相岭大熊猫野化放归基地。  随着“熊猫旅游”的兴起,游客日益增多,村民沿着路两侧开超市、民宿、饭店、工艺品店等,有数十家,旅游商业有了雏形。  万年村的集体产业也沿着主干路布局:“熊猫会客厅”的温泉酒店和会议中心已完成主体工程,按计划将在年底竣工;“熊猫之眼”房车营地已在“五一”假期试运营,不少“驴友”抢先体验夜宿万年村;属于村集体资产的一栋回迁楼被打造成“熊猫养氧”民宿,将在7月完成改造。此外,村里的温泉工程已经钻探到700多米,预计不到两个月就可完工。  在已经通路的山上,村里布局了连片的方竹产业。2017年,村里邀请技术人员指导村民试种的500亩方竹,去年开始产生收益。2021年7月,万年村又谋划500亩方竹,村民以土地入股,交由村里统一管理,产生收益后进行分红。今年3月种下的第一批方竹,长势正好。  为了开发利用好集体资源,2020年10月,万年村成立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通过盘活闲置集体土地、资产及资金,谋划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  “道路通达,不仅让村民的口袋富,也铺起了村里的产业路。”陶用湖说,之前万年村只有零散的竹笋产业,如今多个产业已初具规模。凝聚民心的振兴路  万年村党群服务中心旁是“万年村共建共管共享中心”。作为荥经县创建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的重要载体,来自荥经县社区共建共管共享办公室、大相岭管护站以及龙苍沟镇政府、社会组织、科研院所、开发企业等机构40余名党员长期在此办公。  为更好地衔接工作,用好这些智力资源,万年村在村党总支下设金山银山、金河银河、生态护林、项目开发、自然教育5个功能性党支部,将他们和本村的80名党员,分别纳入上述支部,围绕矿山修复整治、河湖管理、巡山护林、项目建设、自然教育等内容协调推进工作。  比如,荥经县正在开展的经河治理,万年村境内的10多公里河段就由金河银河党支部牵头完成。村里规划发展方竹产业时,来自大相岭管护站的项目开发党支部成员给予了有关种植的专业意见。  2021年底,荥经县纪委将万年村确定为村(社区)集体“三资”提级监督的两个试点村之一。“选择万年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通过抢抓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机遇,该村集体经济收入快速增长、项目多。”荥经县纪委常委张晓霞介绍,这一试点旨在探索多方形成工作合力,实现对村级资产资源、项目建设等情况的动态监督,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与此同时,万年村也在激发内生动力。1989年出生的返乡创业青年朱艳,在鸽子花大道旁开了一家超市,每年可销售竹笋上千斤,带动不少农户增收。2021年12月,她正式入党。今年5月,村里安排她参加县里的新农人电商人才培训。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为万年村的发展储备后劲。”龙苍沟镇党委副书记韩德弘扬说,“党建工作,就是要求基层党组织和干部通过想办法、出实招,带动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以党建示范做引领,画出最大‘同心圆’,汇聚民意、凝聚民心,走好乡村振兴路。”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05-18
(张超 记者 薛维睿) 5月1日,四川正式进入汛期。日前,青衣江流域水旱灾害联防联控机制联席会议在雅安召开,雅安、眉山、乐山三市12个相关部门围绕做好流域联防联控各项工作进行了研究讨论。  长期研究显示,四川三大暴雨区之一的青衣江暴雨区位于青衣江中下游。2021年9月,省防指印发《关于建立流域水旱灾害联防联控机制的通知》,决定建立10大流域联防联控机制,其中青衣江流域水旱灾害联防联控机制由雅安市牵头,涵盖雅安、眉山、乐山三市。  2021年12月,《青衣江流域水旱灾害联防联控机制运行规则(试行)》印发,从组织体系、主要职责、办公室职责、成员单位职责、工作机制五个方面明确规则,提升青衣江流域洪水协同防御能力。  据研判,今年汛期,青衣江流域各江河站点发生中等洪水的可能性较大。根据联防联控机制要求,三市将加强流域水旱灾害防御信息共享、水工调度运用和防洪抗旱规划衔接,统筹协调青衣江流域内水旱灾害防御相关工作。  具体而言,三市将履行联防联控职责,协同推进监测预警、梯级水库群联合调度、抢险救援等重点工作,共同做好汛情、工情、险情、灾情等信息共享和发布,实现流域内“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信息共享。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5-12
“路变宽了变美了,来这里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村里农家乐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雨城区碧峰峡镇后盐村党支部书记彭勇脸上满是喜悦。2021年,在雨城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通往红豆相思谷景区的黄后路得到提质升级,原本4.5米宽的水泥村道拓宽成了7米的沥青公路,同时还给它穿上了粉红色的“新衣”,空中俯瞰,仿佛一条彩色绸带蜿蜒山间,美不胜收。黄后路的提升打造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来到红豆相思谷景区观光打卡,带动了后盐村的旅游产业发展,同时,也极大促进了当地的茶产业和林竹产业的发展。“现在的公路就是大货车通过也完全没问题,无论是外面来村里收茶收竹子,还是村民们自己带出去卖,都方便多了。”彭勇说道。黄后路的建设只是雨城区“四好农村路”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雨城区坚持“建设与养护并重、修路与兴业并举、生态与经济并行”,举全区之力、集全民之智,科学规划、精心组织,规范有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不断提升雨城区的吸引力、辐射力和影响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交通基础保障,为建设川藏铁路第一城、绿色发展示范市贡献雨城力量。同时,交通路网的提档升级,也为雨城区成功创建首批天府旅游名县、碧峰峡国家5A级旅游景区,获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雅安市乡村振兴先进区提供了坚强保障。高位谋划,精准发力高起点规划。雨城区始终遵循“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生态绿色、路产相融”理念,推动农村公路建设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多规合一”,融入特色产业、历史文化等元素,编制实施全域交通建设大会战三年攻坚行动、“四好农村路”建设计划等规划,高品质规划一批景观路、产业路、文化路。高标准建设。雨城区严格落实《“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和示范市评定实施细则》,实行设计、招标、施工、监理和资金相统一,规范指导全区“四好农村路”建设,先后整合交通、农业、旅游等各类资金2亿元,新建提升农村公路136.8公里,逐步实现农村公路由窄变宽、由通变畅、由绿变美。高水平管护。雨城区建立县、乡、村三级路长,健全“多员合一、一员多用”专群管理机制,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格局。整合雪亮工程、桥梁水位监测、客运动态监管等监控设施,推行巡查、反馈、协调、处置、督查“五步闭环工作法”,及时处置安全隐患和突发事故。交通、公安、城管、应急等部门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强化管理、执法两支队伍建设,探索建立“路联管、路全管、路共管、路常管”新路子。高质量运营。建立农村客运公共财政保障制度,制定出台农村客运资金扶持政策和农村客运车辆保险、安装卫星定位装置等系列补助政策, 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达到4A级。同时,改造农村客运车辆外观132辆,新建招呼站牌112个。大力发展农村物流网络,建立镇、村物流节点106个,全区8个镇93个建制村物流节点设置率100%。统筹推进“金通工程”的“交邮”、“交旅”融合,实现“交邮”、“交旅”全覆盖,大力促进旅游业和农村物流发展。 外畅交通,内串旅游完善路网架构。雨城区围绕构建“一核一环一芯”城市发展新格局,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与人居环境、产业布局、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等有机结合,统筹推进路网、水网、林网、田网“四网融合”,合理配置资源,优化路网结构,初步形成主城区15分钟快速生活圈、城镇1小时出行交通圈,着力实现外通内联的立体交通网络。坚持交旅融合。结合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雨城区打造了雅上线花海长廊、雅望线竹林风景线2条旅游景观大通道,精心建设云台山茶园彩道、天籁音乐石阶、金船山十里彩林、红豆相思谷、金凤禅林小径5条唯美旅游网红走廊,推动旅游业由传统“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由“门票经济”向全民参与的“产业经济”转变。2021年全区旅游接待人数1092.9万人次,全面恢复并超过疫情前水平。优化路域环境。雨城区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构,实现农村公路三级管养机构全覆盖,列养率达100%。制定年度农村公路大中修计划,创建工作启动以来,累计投入养护资金1.6亿元,全区农村公路路面技术状况指数(PQI)达到80以上。 扩能提级,联动发展路产联动助力产业兴。雨城区将农村公路作为全区产业发展的基本骨架,结合农业园区升星评级,高质量建设园区产业路50公里,连片发展六月雪梨、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33.3万亩,实现产值35.1亿元以上。依托通畅便捷的农村公路网络,大力发展农村物流网络,出台农村客运公共财政保障制度,全区镇、村物流节点设置率达100%。路景交融塑造农村美。结合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雨城区对农村公路集中实施公路美化、绿化、净化、亮化工程,按照“一路一景”,将农村公路与山水田林湖等自然景观深度融合,努力打造“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农村公路绿美长廊。截至目前,已建成旅游环线公路183公里、绿道60公里,串联旅游景区景点22个。城乡融合吸引人才聚。外畅内联的交通网络加速了城乡融合发展,吸引了城市各类人才向乡村集聚。截至目前,雨城区已吸引各类人才898人,带动发展五大特色民宿集群、家庭农场684个、专业合作社382家,极大促进了城乡形态转型升级、特色产业融合发展。2021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546元、增长11.3%,总量和增速居全市第一。在“十四五”扬帆之际,雨城区以人民满意为目的,以服务经济发展为方向,持续优化农村路网结构,推进农村公路“标美”建设,切实在“做强主干、联动六县”的市域发展格局中走出一条以路带富的乡村振兴“雨城经验”。(供稿:雨城区委宣传部 彭勇)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5-11
——“记者践四力·全媒看荥经”四川省全媒体采风活动(记者  何羽佳  黄晓庆  庄祥贵  鲍安华  文/图)人间五月,一簇簇浓绿随风越过枝头,悄悄地洒遍荥经。清风雅雨间,这座温润的小城,又开启了无尽的诗意时光。千年严道,绿美荥经,鸽子花都,独具魅力。荥经古称严道,是华夏人文始祖颛顼的故里,是南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关隘,是森林覆盖率80.3%的“三养”圣地,有亚洲最美的360度观景平台牛背山,有世界最大的熊猫野化放归基地,有世界最大的野生成片的植物界“国宝”珙桐林30万亩。荥经县城(中共荥经县委宣传部供图)5月10日至11日,由四川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四川省报纸副刊研究会主办,中共荥经县委、荥经县人民政府、四川经济日报社承办的“记者践四力·全媒看荥经”四川省全媒体采风活动在雅安市荥经县举行,旨在以“媒”为介,展现荥经的秀丽山水、风土人情和乡村振兴成果。活动首日,四川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四川省报纸副刊研究会的领导与专家,以及来自全省30余家新闻媒体代表等100余人,先后走进云峰山、熊猫民宿村、黑石公园、叠翠溪等地,用镜头和笔触舒展在千年严道的清雅新画卷。云峰寺云峰寺绿水青山处 千年古刹焕发新活力“山不高而幽,水不深而秀。”这是云峰山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5月10日,当“记者践四力·全媒看荥经”四川省全媒体采风活动一行来到位于荥经县青龙镇柏香村的云峰山,纷纷被一座掩映在古树名木中的千年古寺所吸引——这,便是云峰寺。云峰寺,古称“西蜀名刹”“严道奇观”,始建于唐、兵毁于元、重修于明、续修于清,历经了千年沧桑巨变的云峰寺,而今庄严依旧,于1990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沿着台阶拾级而上,只见云峰寺三面环山,旁临“九龙溪泉”,植被充足,四周桢楠、银杏、古杉、紫荆、黄桷楠等古木参天,阴翳蔽日,空气清新,环境幽静。其中,近200株参天古桢楠组成的古树群落,是国内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古桢楠群落。这些珍稀的古桢楠,树干粗壮,高耸入云。“最大的两棵要七八人才可合围,堪称‘桢楠王’。”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珍稀古桢楠植物群落在我国西南地区非常罕见。”千年古树,为古刹增添了不少亮色。见如此壮观之景,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执行副主席刘为民饶有兴致地飞起了无人机,“千年古树葱郁繁茂,掩映着千年古刹宁静而又庄严,如此之景从上空看,另有一番滋味。”被古桢楠林所吸引的还有省报纸副刊研究会名誉会长雷健。“这是我第一次看见如此古老的桢楠林,其中两棵‘桢楠王’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如今能生长保存如此完好,实属不易。”雷健说。“登临此处,顿觉绝尘寡欲,似乎化入了浩渺无际、幻化万端的大自然。”同行媒体记者们不禁感叹。千年古桢楠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来的珍贵遗产,为让古树重新焕发活力,青龙镇立足实际,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开发打造“云峰·栖谷”项目,推进荥经森林康养、禅意休闲产业发展。据了解,目前,荥经县依托云峰山,正着力打造集朝圣、观光、养生、度假为一体的旅游休闲目的地,塑造云峰山“养心·禅修”的旅游形象。建设荥经县云峰山禅艺休闲度假项目,设有景区接待中心、游客休息区、警务室、医疗室、监控中心、旅游厕所等服务设施,提供特色商品售卖点。嘉宾们欣喜于发展村的变化发展村清风雅雨间 “大熊猫”绘制乡村振兴如画美卷来荥经“森”呼吸,到“发展”康“氧”居。在雅安荥经县,在清风雅雨间,一个山沟村落靠生态和“大熊猫”做起了经济大文章,村民年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青山掩映,满目苍翠。5月10日,“记者践四力·全媒看荥经”四川省全媒体采风活动一行沿蜿蜒的道路行驶进了龙苍沟镇发展村。村里,熊猫元素随处可见,各家民宿墙上都绘有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这是在当地被划入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社区后,因地制宜打造的“熊猫民宿村”。“我们定位于高端民宿,共设有17间客房及咖啡大厅、包间、室外景观区,以独特的自然风貌为依托,结合咖啡文化、中西式简餐等较受消费者青睐的元素,打造怀旧、复古、时尚的休闲生活新方式。”在龙苍沟镇党委副书记韩德弘扬带领下,采风活动一行走访了“熊猫民宿村”高端民宿的108招待社等地。韩德弘扬说,发展村曾经是依靠石头、木头、水头“旧三头经济”发展的村子,上山伐木、煤炭开采曾是村民“靠山吃山”的主要生计。自2017年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荥经县48.7%的面积划入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县依托国家公园发展模式,创新打造全国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示范性项目——熊猫民宿村,成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社区建设“一线五点”发展布局的重要构成,是“三大圈层”发展模式中外围拓展圈的具体实践。抢抓发展机遇,发展村通过实施百名先锋引领、百户示范带动、百万收入致富“三百工程”,实现“四个转变”,逐步建成集自然教育、休闲、娱乐、特色美食等于一体的大熊猫国家公园民宿第一村。如今,“熊猫民宿村”已整合投入资金1000万元完成旅游道路改造,完成康养服务中心县、乡共建;建成65家民宿示范户,年接待游客40万人次。同时,还搭建“龙乐游”电商平台实施线上推广和网络销售,进一步擦亮“熊猫民宿村”的金字招牌。随着“熊猫民宿村”的名气越来越大,发展村的乡村振兴之路也越走越畅。据透露,今年,发展村的村集体经济预计将突破30万元;明年,全村计划进一步突破民宿规模,达到100家,让村集体经济更强,让百姓腰包更鼓。“从‘卖煤炭’到‘卖风景’,从‘靠山吃山’到‘做生态经济文章’,发展村成了很多人心向往之的生态福地,一个休养的天堂,有力地促进了村民的创收。我认为,发展村认真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乡村振兴的文章做得很精彩。”走访完“熊猫民宿村”,四川省报纸副刊研究会会长、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编委、四川日报专职编委姜明感受颇深。清风雅雨小镇一景清风雅雨小镇绿林花海里 敞开心扉来一场“森”呼吸荥经县森林覆盖率超过80%,常年位居四川森林覆盖率首位。5月10日,“记者践四力·全媒看荥经”四川省全媒体采风活动一行来到位于该县的清风雅雨小镇,探访这座掩映在森林中的小镇。清风雅雨小镇坐落于荥经县龙苍沟,这里群山环抱,满目青翠,森林覆盖率高达98.5%。半山处,错落有致坐落着几栋康养公寓住宅,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醒目养眼。站在观景平台上远眺,桌山的轮廓清晰可见。黑石公园外,电子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负氧离子含量38177个/cm3,空气质量优。黑石公园内,日本晚樱刚开过,绣球花、百合花等争相开放,吸引着采风的媒体记者们竞相拍照“打卡”。据了解,清风雅雨小镇项目是荥经县龙苍沟旅游度假区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社区“一线五点”建设的重要节点。黑石公园地处清风雅雨小镇内,依托得天独厚的区域自然资源,将形态迥异的玄武黑石与应季盛开的鲜花巧妙融合,公园内设有森林集装箱酒店及太极广场,周边建有度假酒店及餐饮、运动等配套。参加采风活动的记者、编辑们漫步公园小径之中,感受人文与自然的完美融合。一块块形态迥异的天然黑石,洗尽纤尘后,还原了最初的自然模样。参观过程中,不少人掏出手机,留下美丽风景。“我是第一次来雅安荥经,第一次走进黑石公园,第一次看到桌山神秘的另一面。清风雅雨小镇实在太让人震惊了,身处这里仿佛远离城市喧嚣。”省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四川日报全媒文体部主任、评委会办公室主任赵晓梦不禁感叹,黑石公园、清风雅雨小镇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雅安荥经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上做出的努力,紧紧将生态环境保护同发展相结合,实现双赢。惊叹于这座小镇生态的,还有采风活动的众多嘉宾。一位来自都江堰融媒体中心的资深编辑感叹,“一下车,就深深呼吸了一口,荥经的‘森呼吸’果然名不虚传,这里的一花一草一木充满了生机,空气格外清新。”据了解,未来,黑石公园还将不断丰富旅游产品,持续美化园内环境,大力提升服务体验,继续打好生态牌、健康牌,进一步助力荥经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近年来,荥经县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势,积极开发文化旅游、森林康养等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加快推进清风雅雨小镇康养住宅、黑石公园等项目建设,森林康养逐步成势,“到荥经‘森’呼吸”旅游口号深入人心。媒体记者用镜头记录下叠翠溪美景叠翠溪青山密林中 一颗镶嵌在荥经大地的“绿宝石”这里,有广袤森林、参天大树、飞溅瀑布、潺潺溪流、湿润空气,以及20余度的夏日清凉……仿若一颗镶嵌在荥经大地上的美丽绿宝石。这里,还有一个优美的名字——叠翠溪。5月10日下午,“记者践四力·全媒看荥经”四川省全媒体采风活动一行从清风雅雨小镇继续往深山行进,车行20分钟左右,便来到了龙苍沟国家森林公园,走进了迷人的叠翠溪。夏天的叠翠溪,林木葱郁,满目苍翠,上千种植物在这里恣意展露秀色。一草一木、一沟一壑,处处成景,格外清幽。叠翠溪所在的龙苍沟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荥经县龙苍沟镇,距荥经县城约30公里,2000年由原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是距成都最近且生态保护最完好的国家级原始森林公园。“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动植物资源丰富,春观珙桐杜鹃,夏避炎热酷暑,秋赏满山红叶,冬戏皑皑瑞雪,森林、峰岭、山谷与溪流、跌水、瀑布共同构成一幅秀丽的自然山水画,环境幽雅,空气清新,风光宜人。”龙苍沟国家森林公园相关负责人自豪地介绍道。行走于层林叠翠中,成都市成华区融媒体中心编委、《新成华》执行主编戴长伸灵思泉涌,现场作诗:“叠翠溪,叠翠溪,压抑的溪水在怒吼,少年压抑的激情,在沸腾……”一天的行程下来,四川法治报社社长、总编辑刘祥玖则对荥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第一次深入走访荥经,加深了我对荥经的印象,这里不仅有大熊猫和古桢楠林这两大‘国宝’,而且这个森林覆盖率如此之高的县城,并没有过度消费它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而是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理念践行得十分透彻。我建议,接下来可以采写一些深度的报道,把荥经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宣传出去、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荥经、走进荥经。”事实上,近年来,荥经县认真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在坚持保护生态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开发龙苍沟自然生态资源。经过七年的投资建设,森林公园一期项目“叠翠溪”景区正式建成,并于2016年国庆期间试营业,于2018年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据介绍,目前,“叠翠溪”景区二期项目正在建设中,丛林飞跃项目已正式投运,天生桥景区正开展试运营前期准备,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还将启动叠翠溪酒店建设。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2-05-11
(记者 薛维睿)“不清楚这笔村集体资产怎么处置”“现在村集体经济收益如何”……近日,雅安市汉源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到宜东镇海银村监督检查,从提级监督举报箱内收集了部分群众对“三资”方面问题的反映后,着手开展情况核实。  “结合近年来监督检查、审查调查、信访举报等方面情况看,村集体‘三资’管理运行不规范、监督管理不到位、违纪违法案件易发多发,信访矛盾较为突出。”汉源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介绍。去年9月,汉源县纪委监委出台《汉源县村(社区)集体“三资”提级监督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聚焦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使用,属地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履职,工程项目建设,以及村(社区)“两委”干部廉洁自律、遵纪守法情况等4个方面,逐一开列重点监督任务,明确专项监督检查、问题线索提级查办、强化村干部警示教育等5种方式。今年4月,汉源又印发指导意见,明确4类责任主体15项工作举措,建立定期沟通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三资”管理。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该县共发现村集体资产资源台账不全、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处置程序不规范、村集体资金使用不规范等10类问题,累计查处村集体“三资”领域问题7件18人,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8人,发现并督促整改一般性问题31个。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05-10
(记者 薛维睿)近日,雅安召开全市党建引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现场推进会,交流总结发展经验。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面对发展集体经济缺区位、缺资源、缺人才的困境,雅安实施村级集体经济“破零”“消薄”行动,突出路径引领,分类施策、因地制宜,村级集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2021年村级集体经济总量突破4000万元,村均收入超7万元,同比增长50%以上。  目前,雅安正通过跨村联建集体经济组织、引导村集体经济转型调整、吸引能人返乡带动村民致富等举措,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近日,芦山县飞仙关镇凤禾村的川西药谷·禾茂田园种植的玫瑰等中药材迎来花期。 黄刚 摄联建抱团 集体经济发展更有力  5月5日,汉源县原味坊食品加工有限公司车间里,挂面加工机械发出轰鸣,晒场上挂满待晾干的挂面。“这些挂面是富村村和富源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汉源县唐家镇党委书记羊明说。  富村村是原唐家镇苟云村、黎家村在2020年5月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中合并而成。苟云村、黎家村和富源村都是典型的山区村,山多地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发展一度找不到门路。  几个村的干部群众经过讨论沟通,邀请专家实地考察,找到了“村企合作”的发展路子——与汉源县盛祥粮油贸易公司下属的九襄挂面厂在挂面加工生产销售上深度合作。  2020年,3个村整合集体经济扶持资金,启动九襄挂面厂投资合作项目,组建了汉源县原味坊食品加工有限公司。  公司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村干部进入董事会参与决策,聘请职业经理人经营管理。在挂面厂的指导下,优化产品结构,公司逐步打响“黎州二两面”品牌。2021年底,富村村和富源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合计80多万元,比2020年的6万余元大幅增加。  打破行政区划限制,雅安积极探索飞地抱团、村企共建、村社合伙等模式,引进外部要素促发展。下一步当地还将继续探索设立片区“联村党委”、强村带弱村等方式,持续促进资源整合,形成集聚效应。转型调整 山水资源开发更有序  “所谓缺资源,并非真的没有资源。”雅安市委党建办主任姜军说,雅安有丰富的山水、森林和历史文化等资源,关键是要找到有效转化的路径。  在周公山下,位于雅安市雨城区大兴街道的大寨村一直在探索“水路”。  大寨村水资源丰富,大寺沟、寺崖沟穿流而过,水源地地处海拔1000米左右,附近无庄稼、无农户、无污染,水质清澈甘甜。  2016年,大寨村修建了集中供水站,与辖区内10多家企业签订供水合同,供水站收入成为村集体经济的来源。然而,随着城市管网铺设逐渐完善,过去买水的企业都用上了自来水,大寨村的水面临卖不出去的困境。  反复讨论研究,村集体将目光投向桶装水。大寨村党总支书记李军说,随着单位企业入驻越来越多,大寨村附近的居民大量增加,加上群众对生活用水品质的要求提升,桶装水前景可期。  争取扶持资金、确定厂房选址、开展水质监测,2021年5月,占地1.3亩的桶装水厂建成,名为“蔡山泉”的桶装水正式投产。  目前,“蔡山泉”销售范围覆盖大兴辖区中小学、医院、企业等,并逐步向周边辐射。自生产销售以来,水厂月均销量4000至5000桶,村集体年收入达14万元。  针对部分地区开发管控严、资源变现难等问题,雅安积极发展生态有机农业、林下生态养殖,破解资源转化的发展困境。能人驱动 投身乡村发展更有劲  “五一”假期,位于芦山县飞仙关镇凤禾村的川西药谷·禾茂田园迎来大批游客,刚上线的儿童游乐园欢笑声不断,孔雀、鸵鸟、矮马等10余种动物也在这个假期悉数“登场”。  禾茂田园从无到有,发展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与回乡创业的宋志文密切相关。  2019年初,芦山县实施“归雁计划”,宋志文看中家乡土地集中、交通便利等优势,回乡成立了大伯生态农庄发展有限公司,决定以中药材种植为基础,发展集种植加工、观光旅游、生态康养、学习研发为一体的经济综合体。  为了让村民享受发展带来的红利,当地将村民闲置土地统一流转给集体经济组织,再采取土地入股的方式交由大伯农庄经营,股份由村集体和群众按一定比例共同持有。“不仅能打消村民的顾虑,也能让他们在得到土地流转费用之余,享受企业发展带来的分红。”宋志文说。  如今,禾茂田园现代农业园里种植了金银花、马蓝、黄栀子、玫瑰等中药材,田园小火车、竹林咖啡馆、国标游泳馆等休闲娱乐项目发展得如火如荼。村民通过流转土地收租金、保底分红赚股金、就地务工挣薪金,实现人均年增收3500余元,村集体年均增收25万元。  近年来,针对发展缺人才、带富缺能人的问题,雅安全面实施优秀农民工“归雁计划”,积极培育“头雁书记”,大力支持乡贤反哺,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为进一步破解人才制约瓶颈,雅安已选聘了173名优秀本土民营企业家到村任“名誉村书记”或“发展顾问”。姜军说,今年4月,173名企业家已全部到岗,接下来将充分发挥和利用民营企业资金、人才和技术优势,推动村企共同发展,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05-10
(天融 记者 程强 文/图)“以前村里发布环境整治任务,村干部不知道要软磨硬泡多少趟,才能让大家配合工作。现在说一声,村民们纷纷响应……”看着聚居点发生的改变,天全县新华乡永安村党总支书记高开强感触良多。改变得益于永安村聚居点试点推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文明积分制,对卫生整洁的家庭进行积分奖励,引导村民由“要我整治”到“我要整治”转变。      天全县新华乡环境整治积分表近日,在位于天全县新华乡文化站的便民服务点,村民们选好自己需要的生活物品,然后拿出兑换券支付。虽然,看上去与普通购物别无二致,实际上,他们付的并不是钱,而是“荣誉积分”。荣誉积分从哪来?垃圾分类有积分,自己门前环境卫生干净整洁也有积分。不起眼的小小积分,涵盖了乡村振兴的多项内容,将乡村重要事务量化为积分指标,激发了乡亲们的参与热情,也引领了当地乡村治理新风尚。“乡村治理,村民是主角。实施‘积分制’,目的是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进一步把村民发动起来,凝聚乡村发展合力,推动乡风民风向善向美。”新华乡党委委员、副乡长王明天这样说。初到永安村聚居点,在与村干部走访群众中,王明天便发现村民们的环境卫生问题比较突出。怎么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让乡村环境卫生有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他萌生了引入“积分制”,创新乡村治理方式的想法。      整洁的环境很快,这一想法经村两委会、党员代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提出后,得到广泛的认同与支持,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相关落地工作也加速推进。永安村聚居点“积分制”工作于今年3月开始试运行。听闻村里要推行积分制,很多村民有些不以为意。在乡、村干部入户宣传时,很多村民摇头直言“打扫卫生是自家事,推什么积分制都是形式”。村组干部通过耐心地向村民们列举积分制的好处,并迅速设立新华乡文化站积分兑换小超市,让村民们可用积分兑换洗洁精、抽纸等生活用品,充分调动了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热情,使永安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延伸到街角巷落。           王明天指导村民进行垃圾分类我们每月都会挨家挨户上门检查,由包村领导、村干部、乡贤及村民代表组成人居环境考评小组,走进村民家中进行现场评分,还实施“红黑榜”晾晒。各村设立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管理,每月将积分高于90分和低于75分的人户进行张榜公布,公开晾晒,切实增强群众的荣誉感。现在村头巷尾乱堆乱放、村民乱倒生活垃圾的现象少了,村前村后美化靓化景观多了……这是永安村聚居点很多村民向记者表达的第一感受。今天的永安村,一个个错落有致的庭院,犹如按下了“美颜键”。“我认为积分制很好,大家不仅积极地把自家门口的卫生清理干净,还可以兑换物品,共同维护环境卫生,这个制度很好,大家都很支持。”天全县新华乡永安村村民王卓强说。王明天表示,下一步,将不仅在人居环境上把积分制搞起来,在好人好事、疫情防控等方面也实施积分制。同时,将进一步完善积分制,在全乡范围内推广应用,让环境更美好,助力乡村振兴。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05-09
(吴丹 记者 程强 文/图)近日,位于大渡河畔的石棉县,在结束了黄果柑销售后,立马又迎来了枇杷的丰收季。据悉,今年该县的5.1万亩枇杷预计产量2.6万吨,产值达4亿元以上。丰收的枇杷据了解,石棉枇杷种植基地分布于海拔851米-1600米的区域,美罗镇、迎政乡等11个乡镇(街道)均有种植,是石棉县农民持续增收的骨干项目之一。石棉“大五星”枇杷是目前栽培广、公认度高的枇杷品种之一。优质“大五星”枇杷呈圆形、橙黄色、顶部呈五星状,果大、肉厚、汁多、浓甜郁香,成熟销售期为每年5月-7月。不同于其他地区,石棉的枇杷花秋末初冬才开,果子在五月至六月才天然成熟上市,经历过秋风冬雪,正宗的晚熟枇杷,滋味更为浓郁。如今,石棉“大五星”枇杷已成为继黄果柑之后的全县第二大特色优势产业,成为全县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果”。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2-05-09
(记者 戴璐岭)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名山区是“南方丝路”的主要通道和“茶马古道”的起点, 被誉为“世界茶源·中国茶都”。记者从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获悉,今年“五一”假日期间,雅安市名山区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基本持平,游客量同比增长15.39%。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乡村旅游、民宿体验、户外露营在这个“五一”期间持续火爆,小茶院、栀子院、帐篷民宿、玩土茶谷、“营地+景区”等产品受到各地游客热烈追捧,让当地百姓收益颇丰。春游牛碾坪  近年来,名山区以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为抓手,充分发挥茶资源优势,依托遍布全域的35.2万亩生态茶园,积极推进茶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了集骑游观光、采摘体验、研学教育、休闲度假等系列乡村旅游业态,率领全区广大群众走出了一条“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的全域旅游特色之路,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五一”期间,位于名山区红星镇骑龙村的万亩茶园格外亮眼,茶农们正在茶园中采摘茶叶,不少自驾游客停下车来,在路边小憩、拍照。“茶园风景很壮观,到这里既可以亲近大自然,还可以学到很多茶知识。”游客李泉福说。  大量游客的到来,让骑龙村乃至整个名山的农村群众都分享到了旅游业繁荣发展的“甜蜜果实”。今年4月出炉的《雅安市名山区旅游促民增收调查报告》显示,名山区经营性农户旅游收入总计达到了4.53亿元,全区农村群众人均因发展旅游获得的收入达到4059.82元,农村居民因发展旅游获得的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1.32%。  名山区大力推进茶旅融合让农村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还逐步实现了人才回流,甚至吸引了不少外地人来到名山区的农村中开办民宿。“老朋友又来了,快请坐!”骑龙村的 “时间之外”民宿经营者陈友凤刚忙完手头的工作,便向“回头客”郑先生一家说道。陈友凤是骑龙村人,年轻时曾在外地打拼。2019年,事业上小有所成的她选择回到家乡,投资了近900万元打造了以老树、古井、茶结合的“时间之外”民宿。“生意还不错,五一假期前夕,房间早早就被预定一空。”陈友凤说,自己的民宿有了发展,也不能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为了更好帮助家乡群众增收致富,她的民宿在食品原材料采购和用工方面都来自于周边村子,“能以自己的力量回馈家乡也是一种幸福。”  竹林论道、围炉夜话、廊下听雨……50余岁的成都人王晓松和妻子因厌倦都市生活,选择在红星镇金鼓村打造了一间理想的民宿——“隐庄”。“这里四时有景,美不胜收,满足了我对生活的向往。”他说,接下来还将策划开展一些文化交流活动,邀请相关人士开展文学、艺术创作,从文化方面来助力乡村振兴。雅安市名山区“以茶兴旅、以旅促茶”助推乡村振兴  看准家乡发展机遇,从事旅游行业工作多年的张显程也选择回到家乡,投资了近600万元开办了茶文化主题的“小西湖”文创民宿。不同于传统民宿运营,颇具市场意识的张显程通过与旅行社和当地茶农合作,实现了“民宿+”发展,常年为游客提供茶叶采摘、制作体验以及茶事活动。“效益好的时候,一个旅行团就能帮助茶农们增收1000多元。”张显程说,依托名山区丰富的茶资源,接下来,他还计划开发针对中小学生的茶文化研学活动,组织“重走长征路”的红色主题团建,研发茶小吃和伴手礼等旅游商品,持续深化“民宿+”系列产品。  “茶旅融合的繁荣发展,让群众吃上了‘旅游饭’,过上了好日子,乡村越来越美、产业越来越旺、人气越来越足,这证明我们走对了发展路子!”面对喜人的发展成果,名山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负责人介绍,当前,名山区正紧紧锚定创建第四批“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航向,持续推进茶产业与旅游业融合互动发展,深度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价值转化通道,推动“以茶兴旅、以旅促茶”迈上新发展台阶,全面助推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图片由中共名山县委宣传部提供)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5-07
(记者 程强)近日,“大美雅安·多彩乡村”——2022年雅安市首届乡村文化艺术节暨雅安市第二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系列活动发布仪式在雅安市雨城区上里古镇举行。活动现场据悉,举办此次活动旨在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聚集人气商气财气,推动雅安市委“抢机遇、抓项目、育产业、促销费、添活力”相关工作有效落实;增强乡村文化吸引力关注度,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为“安逸走四川·熊猫看雅安”文旅品牌注入生机活力;将文化的种子撒在乡村,唤醒基层乡镇、广大群众的文化主体意识,为加快建设川藏铁路第一城、绿色发展示范市营造良好氛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农村题材短视频成了热门的流量,乡村网红从最初的探路人转变为发声人,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活动发布仪式上,当地网红达人积极为家乡代言,推荐各自家乡的风土人情和美食美景。主办单位还为他们现场颁发了“大美雅安·多彩乡村”——2022年雅安市首届乡村文化艺术节推荐官聘书,希望他们借助自身影响力,广泛传播推广雅安的美景美食、人文风光、特色文化。同时,现场还连线了雨城区草坝镇云台山、名山区月亮湖、天全县红军村、芦山县禾茂田园、宝兴县熊猫新村等八个魅力乡镇和网红乡村,全面展现了雅安各县区围绕以文化人、以文铸魂、以文兴业的乡村振兴良好氛围,展现了雅安乡村宜游宜业的居态、丰富多样的业态、美丽和谐的生态、厚重多元的文态。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2-05-05
四川农村日报讯 胡月 文/图  在雅安市雨城区,有一个用七彩蛋写就的脱贫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在雨城区望鱼镇沙坪村当了5年第一书记的黄昌运。五一节前,笔者走近黄昌运,听他讲述这个独特的致富故事。  故事得从2017年4月,黄昌运成为雨城区税务局派驻沙坪村(行政区划调整前为“大溪村”)的第一书记讲起。黄昌运(左)正在回收村民家的﹃七彩蛋﹄。  “沙坪村竹林多,山地多,人少、钱少。”黄昌运说,看到过很多地方发展林下养殖成功的案例,他和村民代表都觉得这是沙坪村可以借鉴的经验。  于是,黄昌运与村组干部共同商议,主动对接帮扶部门和企业,争取资金10多万元,购买了1万余只五黑鸡鸡苗,免费发放给村民养殖。同时,牵头成立雅安四基平养殖专业合作社,由村集体100%控股,通过“以销促扶”,增加村民收入。  鸡苗发下去,鸡和蛋合作社都收。一时间,沙坪村刮起了五黑鸡养殖的东风。  一只只毛黑、冠黑、皮黑、骨头黑、内脏黑的五黑鸡成为竹林中的“霸主”,时不时还能看到几道黑色的身影在竹林中飞跳。然而,这些黑到发亮的鸡,产的蛋却是五颜六色的。村民给这样的蛋取了个好记的名字——“七彩蛋”。  为了让村里产业有更稳定的发展,黄昌运与本土龙头企业积极对接,签订长期收购合同,形成“线上+线下+企业+专业合作社”的销售模式。  沙坪村脱贫户徐忠贵家的竹林里,一百只五黑鸡在竹林中踱着步。黄昌运隔三岔五就会来徐忠贵家竹林看看五黑鸡长势,顺便收走网友订购的鸡蛋。他将“五黑鸡”与“七彩蛋”发到朋友圈,这两样沙坪村的“网红”产品,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已远销北京、广州、深圳、武汉等地的市场,且供不应求。  搭乘“五黑鸡”和“七彩蛋”的顺风车,沙坪村的笋也走出了小乡村。  沙坪村有1.3万亩竹林。春天来了,村民李永红一天能采100公斤楠竹笋,每公斤能卖3元。据黄昌运介绍,沙坪村竹干笋烘房是望鱼镇利用中省财政资金发展的村级集体经济扶持项目。通过收购当地村民种植的新鲜竹笋生产加工干笋,每年能够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以上。  第一书记任期满后,在沙坪村父老乡亲的强烈要求下,黄昌运决定继续留任。这些年来,黄昌运不仅要联络帮扶单位采购村里的特色农产品,还要亲自上阵拍视频“带货”。村里的贫困户脱了贫,村里也走上了致富路。  2021年,沙坪村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9.7万元,沙坪村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 1.5 万元。“村里的父老乡亲们致富奔康的信心和决心更足了!”黄昌运高兴地说。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5-05
汉源县属于山区农业大县,广大群众主要依托产业发展致富增收,但全县产业发展不均衡,九襄片区产业发展较好,群众主要以甜樱桃、红富士、汉源花椒等为主产业,衍生出相关的梨花节、品果节、贡椒博物馆、民宿联盟等文化产业,乡村振兴蓬勃发展。汉源县下半县地处偏远地区,产业发展薄弱,群众以核桃、莲花白、中药材、黄果柑等为产业,近几年,受市场价格影响,产业效益较低。为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升产业效益,汉源县乡村振兴局坚持项目夯基,充分发挥各级衔接资金效益,推动全县产业提质增效,为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扫清外围制约。以转作风、树新风的精神面貌,探寻乡村振兴发展动力。汉源县乡村振兴局以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为目标任务,局领导带着扶贫股干,局领导做给职工看,汇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深入全县21个乡镇、47个脱贫村、9个重点帮扶村,实地踏勘118个项目,论证项目的可行性、效益性。确定了可实施乡村振兴项目67个,其中产业发展项目31个,主要用于产业园区建设、产业基础设施改善提升等。为发展壮大乡村振兴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2022年,计划完成产业道路改善提升60余公里。以作表率、抓落实的精神面貌,助推项目落实发挥效益。汉源县乡村振兴局成立项目工作专人专班,狠抓项目建设工作,下沉一线,紧盯项目建设求实效,努力把工作做得更为扎实,更富成效,更加显著。2022年一季度,专班人员累计50余次到项目现场,协调项目前期工作、督促项目建设进度、进行项目技术指导。持续贯彻落实“转树作抓”精神,助力实现乡村振兴使命。乡村振兴局成立以来,全局紧扣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任务,局党组制定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各股室签订目标责任书,每月制定重点任务清单,严格实行挂图作战,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充分发扬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树立务实、清廉、高效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形象,为实现“阳光康养成、宜居新汉源”贡献乡村振兴力量。(供稿:汉源县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4-28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是雨城区“十四五”时期重点推进任务之一。“尝到了农业现代化带来的甜头,就不会再去走曾经低产出的传统农业道路。”雨城区草坝镇塘坝村“90后”村民姜峰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很高,因此,在他看来,农业现代化将会是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加速器。雨城区藏茶产业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农业来帮忙 当农民“安逸”近日,春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雨城区12.78平方公里的藏茶产业现代农业园区内,鲜有见到茶农的身影。“往年这个时候,一遇到降温天气,就怕‘倒春寒’,茶农都会去茶园守着,怕抢救不及时,影响春茶产量。”姜峰说,现在,在雨城区藏茶产业现代农业园区的公共服务中心数字茶园管理平台,新一代的茶农找到了对抗“倒春寒”的方式。实时监测系统24小时运转,对藏茶产业现代农业园区内所有茶园实行全覆盖,通过将实时测温、测湿、测虫害的数据传送到数字茶园管理平台,并通过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如果存在异常,系统将会自动预警。不仅如此,雨城区还积极构建多层次社会化服务体系。说到这个,姜峰最有发言权。“我刚接过20亩茶园的管理任务时,种茶、采摘、管护,完全忙不过来,导致茶园产值不那么理想。”姜峰说,2018年,雨城区搞社会化服务试点,他第一个报了名。“一亩茶园一年的‘托管费’只有几百元,我只负责春季的名优茶采摘,之后的夏秋季采摘、茶园管护、销售,全部由社会化服务来完成。”姜峰说,托管后,每亩茶园收益平均增长了1500多元,“现在的农民,当着安逸!”这样既省时又省力的托管服务已经在雨城区铺开。村民陈永英正在种菜现代农业兴农村新农村“好耍”冒着小雨,笔者来到雨城区草坝镇桂花村。宽阔的村道、水波荡漾的池塘、五颜六色的风车、挂满玉米的廊架,还有种成景观的油菜……让人体会到乡土气息的同时,又感受到现代农业的冲击。在雨城区禾兴园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气雾栽培、鸟巢温室、快繁技术将科技感拉满。走进基地大棚,在此务工的村民陈永英正在种菜。只见她左手拿着一块乒乓球大小的圆柱形海绵,右手拿着一棵西洋菜种苗,她将种苗套进海绵中,然后塞进泡沫板上的小孔内,菜就种好了,前后不到5秒。泡沫板后,是几根带着阀门的水管,此外再无其他。蔬菜不种在土壤里,种在了“空气”中,这样种菜也行吗?“这项技术源于太空空间站,我们又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实现了既节水又高产的气雾栽培技术。”雨城区禾兴园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邓锦介绍,“就拿种植的田七苗来说,通过气雾栽培,1个面积2300平方米的大棚,就有10万个种植孔,通过现代农业技术,每年可以收获10季蔬菜,每次收获0.5万公斤,按照市场价来算,销售额近50万元。”邓锦毕业后,回到家乡开始创业,她想用现代农业技术改变老一辈农人的生产观念。专合社主攻种苗研发和栽种技术创新,目前,专合社拥有的105名成员,通过“公司+专合社+农户”的形式,免费为他们发放种苗、提供种植技术和管理,并负责回收和销售。“虽然合作社成员无法全部实现气雾栽培,以田七种植来说,土培一亩地年产量也可达到0.5万公斤。”邓锦说。如今,因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桂花村村民的工作、生活、环境得到巨大改变,雨城区现代农业也正在崛起!(供稿:雨城区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4-27
(陈泽睿 胡月 记者 程强)雅安雨城区,这个藏在“云窝”中的地方,与茶叶拥有数千年的缘分。近年来,雨城区把茶产业放在农业特色产业突出位置,发挥主导产业优势,坚持“强基地、壮主体、保要素、建机制、宣品牌、促融合”,不断培育壮大产业新动能,大力推动茶产业规模发展和提质增效,茶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明显的成效。据悉,雨城区茶业生产总值即将突破百亿元大关。资料图片“数字”赋能 助茶产业发展一角“云窝”中的雨城,因雨雾多,加上适宜的土壤和温度,成了茶树的天堂。作为川藏茶路上纽带般的连接点,雨城不仅是我国重要的边茶产地,也是川藏茶马古道最大的茶叶物资源头。2008年,雅安藏茶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雨城区的茶园中,年轻人的身影变得多了起来。雨城区草坝镇合江村的“90后”茶农姜峰,接手父辈的茶园,当上了“新茶农”。由于缺乏传统农业经验,刚开始很头疼。前两年,雨城区在茶园园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起了数字茶园管理平台,实时监测系统24小时运转,藏茶产业现代农业园区内所有茶园全覆盖,将实时测温、测湿、测虫害的数据传送到数字茶园管理平台,并通过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一出现异常,系统马上自动预警。2018年,雨城区构建多层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托管”茶园,给茶农排忧解难,省时又省力。姜峰第一个报了名,“我刚接过20亩茶园的管理任务时,种茶、采摘、管护完全忙不过来,导致茶园产值不是很理想。”“一亩茶园一年的托管费只有几百元,我只负责春季的名优茶采摘,之后的夏秋季采摘、茶园管护、销售全部由社会化服务来完成。”姜峰说,托管后每亩茶园收益平均增长了1500多元。“现在我们这儿的茶农,着实安逸。”近年来,雨城区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结合藏茶产业现代农业园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数字农业等项目,新建“雨城区农业全程机械化+综合服务农事中心”,建成数字茶园1000亩,全面提升茶园绿色化、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建成标准化机采茶园基地12万亩。资料图片百亿产值 助茶农奔小康雨城区共有茶园30万亩,投产茶园28万亩,覆盖现有8个镇、5个街道,按山形地貌和地理位置分为“青衣江流域早茶区”“绿色生态出口茶区”“南部高山有机茶区”三大茶区。“雨城区温度偏低,且高山茶居多,因此,茶叶出产时间偏晚,但是品质很好。”雅安市雨城区聚祥春茶厂负责人庞红云说,这些年来,依靠优秀的茶品质,茶厂生产的茶品,多次在各种茶叶比赛中获得金奖。据了解,雨城区现有茶叶加工主体120余家,取得SC的茶叶生产主体38家,食品作坊备案的茶厂68家。茶业企业中,有省级龙头企业7家、市级龙头企业9家。近年来,雨城区按照全市茶产业“一绿一黑”的发展定位,主要打造雅安藏茶。目前,雨城区有藏茶企业10家,其中,边销茶定点企业6家、边销茶战略储备库企业2家,藏茶系列有七大类100多种产品,藏茶产业带动茶包编织、包装、交通运输、零售、旅游等综合产值达30亿元。为进一步壮大茶产业,雨城区积极做好做实茶叶生产的各项要素保障,建立健全“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在全市率先开展“三社融合”试点。同时,组织企业参与国际国内各类展会、茶事活动等,不断扩大公用品牌效应。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2-04-27
近日,汉源县富庄镇与雅安市邮政分公司、汉源县邮政分公司联合开展“2022年甜樱桃产销对接会暨雅安邮政电商平台运营赋能培训会”。培训会邀请了百万网红岳颖现场培训直播带货技巧,家庭农场主、合作社社员、农户、返乡创业大学生共计40余人参加培训。培训现场培训现场,岳颖围绕《如何打造优质的短视频及短视频账号》、《抖音的推流机制》等内容展开细致的讲解,并就学员提出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咱们在销售这一块一定要与时俱进,利用现在的自媒体平台,把咱们富庄的甜樱桃,还有其他土特产推广到全国各地,让更多的人知道咱们的特产,同时也让咱们农民朋友的腰包鼓起来。”培训讲师岳颖说。整个培训过程中,参训人员听得认真,记得仔细,纷纷表示,此次培训不仅涨了知识,还扩展了思维,对接下来甜樱桃的销售信心也是愈发十足。“老师讲课非常专业,从怎么拍视频到怎么运营,讲的特别透彻。”汉源县山里红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富庄镇陈河村发展书记任素茂说,接下来我们在种好甜樱桃的同时也尝试接触抖音,我希望通过现在的抖音平台把我们汉源的甜樱桃更好地卖出去,我们汉源甜樱桃品质特别好,只要包装和销售渠道做起来了,我相信一定会做大做强。近年来,随着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不断向农村地区延伸,手机已成为“新农具”,越来越多的直播间活跃在田间地头。富庄镇以电商助农为突破口,融入直播,以当地供应链体系为基础,以直播营销为手段,实现“供应链+电商+直播+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下一步,富庄镇党委政府将充分利用汉源红区域公共品牌,不断地运用网络销售平台提升群众网络销售能力,让老百姓都能够通过网络平台销售汉源甜樱桃腰包鼓起来。(供稿:汉源县委宣传部 曹博成)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4-26
(记者 庄祥贵)4月25日上午,“安逸走四川·熊猫看雅安”夏季旅游产品发布会暨《中国蒙顶山·世界茶之源》专题片首映礼,在雅安市名山区蒙顶山景区举行。活动围绕二季度“来雅‘森’呼吸·避暑纳清凉”主题,宣传推介雅安夏季旅游资源、线路和优惠政策,首次推出《中国蒙顶山·世界茶之源》专题片,发布雅安促消费“八大活动”系列安排和相关政策,为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和旅游旺季预热。新闻发布会现场雅安是天府之肺、熊猫故乡,全市文旅资源总量在全省名列前茅,拥有独一无二的熊猫文化、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全国知名的红色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拥有丰富多样的动植物基因库、气势磅礴的高山峡谷风光、震撼人心的360度观景平台等众多特色资源,是一座资源富集之城、活力魅力之城。现场,首映的《中国蒙顶山·世界茶之源》专题片以“茶之源、茶之路、茶之产、茶之旅、茶之梦”等视角,呈现雅安独特而深厚的茶文化底蕴、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资源。来到雅安,不仅可以体验茶园生态游、茶乡休闲游、茶事修学游,更可以在至美茶园中亲自采摘、制茶、品茗,于清风雅雨之间体会禅茶一味的超然意境。值得一提的是,现场推介了“安逸走四川·熊猫看雅安”夏季旅游产品,发布了三条特色精品旅游路线:“来雅‘森’呼吸·避暑享清凉”三日游线路、“赏山川湖海·揽日月星辰”四日游线路、“品水果盛宴·乐亲子研学”三日游线路。为积极有效应对疫情影响、提振消费信心、带动产业发展,活动还发布了雅安促消费攻坚行动相关政策,提出大力发展服务业“三类经济”,聚焦开展“八大行动”,发动各服务行业企业秉承“诚信兴商、物美价廉”的经营理念,积极推出品质优异、性价比高的商品,大力开展促销活动,展特色、聚人气、树形象,为广大群众送上精彩纷呈、热烈红火的消费盛宴。雅安市级相关部门将制定保通保畅14条措施、常年免费有序向市外游客开放机关单位停车场所、全域落实“柔性执法”、首违免罚、轻违免处以及严格执行全国全省疫情防控要求、绝不层层加码、绝不一刀切等措施,做到便客利民,进一步提升雅安服务水平和城市温度。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2-04-26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