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科技助力 彭州水稻增产农民增收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17-09-24

0.jpg

资料图片

   四川农村日报记者 左杉
    9月11日,艳阳高照,彭州市致和镇200多万亩的广阔田野中,明台村一组村民李明富正开着收割机在稻田里进行收割。田坎上,妻子正将黄灿灿稻谷一袋接一袋打包,一脸喜悦。
    “自从我们和科技专家们进行项目合作,以技术为支撑,科学种植,机械化收割,今年秋收增产又增收。”李明富美滋滋地跟记者说道。近几年,该镇通过大力发展科技兴农、农机合作社,推广新技术、应用新机具,提高农业资源效率和土地产出率,带动农民增产增收。
    科学种植 增产增收
    “你看,一样的种植400亩水稻,但去年亩产量只有400公斤左右,现在平均每亩增产200多公斤。这都得益于科学管理的效果。”李明富今年32岁,从2009年开始,他流转400余亩土地种植水稻,成立家庭农场,一跃成为村里的种粮大户和“职业经理人”。
    “这里生态环境复杂、病虫害多,以前,我们简单的认为只要多撒农药、多施肥料,水稻就能够长得好,产量就高。一直到农业专家找到我们,才恍然大悟。”李明富回忆道。
    2013年,省农科院西南水旱轮作项目组专家,经过致和镇政府工作人员的推荐,找到了李明富。双方协商在李明富的400亩田地里,展开科技合作,研究在单位面积下,如何通过选择品种、合理施肥,改善土壤质量,降低种植成本。
    “开展科技合作后,种出来的水稻成色好,品质、产量高,降低了水稻管理成本,我们还节约了劳动力。今年,我们测算了一下,种植的优质稻1808,每亩产量增加20%。按照市场收购价1.25元/斤计算,每亩可以多增收250元。”李明富说。
    机械收割 稻菜轮作
    “秋收季节,合作社联系部分农机大户组成了秋收农机工程队,共出动水稻收割机4台,从8月20日开工以来,已收完水旱田360亩,预计这个月底前,我们这片儿就可以全部收完。”李明富既是种粮大户,也是该村鑫富友农机合作社负责人。
    “农机合作社可给我们村解决了大问题!”明台村村民李莉告诉记者,他们村共有566户村民,有劳动能力的只有600多人,其中还有一部分在外打工。往年一到秋收时,一家人就为村里的水旱田收割着急,生怕一年的收成耽误在收割上。
    “以前,收割1亩地要6个工,一共600元;现在,使用先进农机设备,1亩地只花费100元,1个小时就能收割两亩地。”李明富说。
    据了解,致和镇今年共有水稻2万多亩,而像李明富这样的种植大户共有5户,农机合作社20多家。近几年,该镇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推广应用新机具、新技术、新模式,实现的粮食总产量每年递增,村里的种植大户也多了起来。
    如今,在李明富的家庭农场里,部分已经收割后的水稻田里种上了菠菜。原来,为了实现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他又“紧锣密鼓”地搞起了水稻和蔬菜轮作,种植蔬菜经济作物。
    “每年9月,很多蔬菜没有上市,这时候蔬菜行情最好,价格比较高。在早熟稻收割之后,秸秆还田,开始规模化种植茄子、莴笋、菠菜。”李明富介绍,实施“稻菜轮作”模式,每亩利润可增加到3500元左右,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不仅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减轻了病虫害发生,还能达到生态循环效果。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