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打造乡村振兴“乐至样板”绘就美丽乡村新图景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20-01-20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周颖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近日,党中央又作出了建设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战略部署,处在成渝直线黄金分割点上的乐至,将如何落实好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乡村振兴道路?乐至县委、县政府和农业农村部门在思考、在探索、在行动。

image.png

资料图片

    陈毅故里+诗意田园+未来小镇打造乡村振兴农旅融合示范点
  “要高度重视项目带动的示范作用,协调推进乡村振兴统筹城乡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把推进农旅融合项目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制度创新的示范。”2019年11月8日,在资阳市农旅融合发展工作专题会议上,资阳市委相关负责人指出,打造农旅融合发展示范点对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随后,按照全市确定的“四片五核多点”农旅融合发展总体布局,乐至县积极开展羊叉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相关工作,初步确定以“陈毅故里+诗意田园+未来小镇”为魂,打造乡村振兴农旅融合示范点。
  据了解,羊叉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点在位于乐至县城以北的劳动镇,距县城7.8公里,具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悠久的孝廉文化传统、保存较好的薛苞古街、蜿蜒秀美的羊叉河道等,上起百花村大码口、下至崇古村月亮岛,经一条快速通道与县城直线相接,示范点规划面积4.63平方公里。
  陈毅故里是国家4A级景区,每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当地将依托其浓厚的诗词文化底蕴,结合耕读传家的传统文化,着力打造廉洁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文化创意园区。
  诗意田园则依托传统产业,以“四季旅游”布局,采取“林、花、果、渔”多元契合思路,建设农耕文化展示馆、农事活动体验基地,打造“春赏花、夏赏荷、秋摘果、冬垂钓”的旅游形态。
  薛苞古镇涵盖了延续千年的孝文化,薛苞救母的故事千古流传,当地将开发夜间旅游资源、建设光影小镇,以此让传统古镇焕发新的活力。 

image.png

资料图片

    “一都一轴三园四板块”优化现代农业产业布局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乐至县充分借助地处成渝中部独特的区位优势,围绕我省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建设要求,努力构建“一都一轴三园四板块”的现代农业产业布局。
  “一都”是建设“中国桑都”,通过三五年努力,使全县丰产桑园面积达到20万亩,全产业链发展与蚕桑相关的食品、饮料、药品、观光体验等新产业、新业态;
  “一轴”即沿国道318、国道319和渝蓉高速公路,打造“成渝中轴现代农业示范带”;
  “三园”即建好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国家林业科技示范园、阳化河现代农业产业园;
  “四板块”即壮大黑山羊、白乌鱼、天池藕粉、青花椒四大特色产业板块,不断擦亮乐至农业“金字招牌”。
  此外,乐至县还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为突破口,突出抓好“五大行动”,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目前,全县已配备保洁员2041名,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的村占比95%,建成污水处理站105个,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 73.6%,农村公共厕所占比为100%。
  乐至县将创建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作为总目标,在城乡融合发展、都市近郊绿色产业、农旅融合发展、生态宜居乡村等方面正努力先行先试、示范引领,打造乡村振兴“乐至样板”。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