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一群准建造师的“乡土美学”试验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17-08-28

1.jpg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学生们在现场搭建房屋

1.jpg

中央美术学院大学生们将要改造的房屋原样

1.jpg

中央美术学院大学生展示的房屋改造设计效果图。他们为这处老宅取了个新名字“阖竹轩”,是取自门前的核桃树的谐音和竹林,也是对乡村安静生活的一份向往。

1.jpg

每晚,离开村庄,回到位于双东镇的基地后,学生们都要聚集在一起讨论方案

  来自国内外22所高校的建筑专业学生,在15天时间里“一对一”,对龙洞村22处农房进行改造——
  8月12日,德阳市旌阳区双东镇龙洞村来了一群建筑系学生,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他们分别来自清华大学、米兰理工大学等22所高校,来村里参加2017德阳国际高校建造大赛,在15天时间里,他们将对22处农房进行改造。
  龙洞村是德阳旌阳区最偏远的山村之一。因为梨花节,为外人所知。每年3、4月份,游客来赏花,给村民带来一些收入。如何让旅游周期全年持续,始终困扰着龙洞村。
  转机发生在今年初,德阳决定打造锦绣天府国际健康谷,而双东镇正是健康谷的核心区。旅游业是健康谷的关键词之一,22所高校建筑系学生,将对龙洞村22所农房进行改造,为龙洞村旅游业带来新的期盼。
  22所高校,22处农房,当理念与现实交融,往日平静的村庄变得热闹不凡。

  记者 雷倢 吴晓彤
  设计遇见乡村
  拆还是不拆?
  在抵达龙洞村前,学生们就抽签选房。清华大学团队运气不错,抽到了村民王纪林的房子。这座土坯房有100平方米左右,三间正房、一间厢房,结构完整。
  一个月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讲师朱宇就带着此次参赛的八个学生开始设计图纸。直到8月12日,他们才第一次见到王纪林的房屋。到了现场发现了很多问题,图纸也一改再改。
  “老房子改不改,这就是个挺要命的问题。”朱宇说,要保留乡村风味,又要确保实用性。王纪林的房子一大问题,就是抗震性差。“所以我们不希望由土坯房来承重,而是由木结构来承重。”
  拆还是不拆,成了大家共同的难题。8月19日,中央美术学院团队推倒一堵土坯墙。但在学生们看来,用黄泥砖砌筑墙面、小青瓦铺盖屋檐的传统乡村院墙也就此消逝了。
  央美带队老师周宇舫说:“这堵院墙被推倒的时候,看到硕大的泥砖堆落在那儿,如废墟一般,我失语了,不知道这个决定是否正确。”接下来,这堵院墙将被还原,并被赋予新的样式和功能。
  清华大学团队决定将土坯墙的屋顶拆下来,重新做木结构,再把原来的屋顶铺
回去。而有塌陷的厢房则被拆除,重新建造成明亮的公共空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所改造的夯土农房是进展特别快的一户,截至19日,所有的钢结构已基本完成,部分夯土墙也已砌起。这户农房是推倒重建的,但所有从旧屋拆下的石材、木材、瓦将得到重复利用。改造前的农房为夯土结构,受“5·12”汶川特大地震影响成为危房,一度被废弃。
  为解决夯土墙不抗震的难题,房屋整体采用了钢结构与夯土墙面的混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带队老师崔陇鹏说:“这样的结构体系在增加钢柱抗弯强度同时,又增加了夯土墙的抗倒性与整体性,极大地提升了传统夯土建筑的抗震性能。”
  新改建的农房,夯土墙墙面的颜色是黄土、红土交错而成。“来德阳后意外发现当地有红、黄土两种土质,将它们交错堆砌,这样的墙体使农房又多了一重德阳元素。”崔陇鹏说,这样的设计还能引发村民对当地红土的记忆,构建一种新的乡土美学。
  在朱宇看来,拆与不拆,虽然取决于房屋的性能,在重建时,他们也会把原有元素添加回去,留住乡村的诗意。
  学生遇见农户
  改造的“本儿”能收回吗?
  对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一年级学生葛思航来说,面对真材实料,有时他也会摸不到头绪。他说:“我们不仅要有想法,还要和老师核对,再和施工方去综合考虑报价、进度等问题。需要各方沟通,各种权衡利弊。不像过去做设计,只顾把图画得好看就行了。”
  另一个需要沟通的便是农户。厦门大学学生拿到房子时,喜忧参半,喜的是抽到一进村最显眼的一栋建筑,房屋结构较为完整,忧的是场地非常大,且属新建农房,乡土味道有所丧失。几年前,屋主王晓兵就在这里办起了农家乐。
  “房子变好看当然好,但也担心这场改造能否带来实质性变化。”王晓兵说出了大部分村民的心声。他希望这些“知识分子”能把农房改得既好看又实用还赚钱,但他们同时又很忐忑,担心这场改造让投入的“本儿”都收不回来。
  这次改造费用每户为10万元,农户出资5万元,另外5万元由主办方承担。与农户沟通后,厦门大学团队在选材和设计上都更多在经济性方面考虑。原来的青砖也改由红砖替代。
  “原来的方案显得有点天马行空”,来之前,厦门大学建筑系研究生二年级学生李炎龙对自己的设计很满意。“但根据实际情况,我们从第一个方案的坡屋顶中跳出来,改用平屋顶,以竹子为主要材料。”这样一来,成本得到控制,房屋也不失设计感。
  王纪林希望房屋在改造后,能吸引城里人在周末带着小孩来这里体验乡村文化。因此清华大学的学生们设计了几张大床房、公共活动区、餐厅等,周边还会配合农业、景观科普的环境营造,让小朋友在玩的同时能更好地了解农业、了解自然。
  东方遇见西方
  意大利元素怎么融入中国乡村?
  8月14日,来自米兰理工大学的玛蒂娜和两个同伴抵达龙洞村,现场的情况,让她们傻眼了,这是她们第一次看见土坯房。
  “看到房子,才知道为什么需要改造。这里的房屋很原始,因为太老,房屋并不安全。”玛蒂娜说,“房屋破损的情况比较严重,我们的方案需要再改。”搭建土坯房的土壤并不坚固,地基该怎么打是她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
  同样来自米兰理工大学的莎拉,是第二次来中国。“3月,我去了上海,那里有很棒的城市建筑,但是中国乡村我没有来过。”
  来之前,她们特意看了一部关于故宫建筑的影片。“中国建筑很有智慧,故宫通过斗形基槽,用四根木质的竖桩就能抗震,让我们惊叹。”来到龙洞村,她们也想学习更多中国建筑的奥秘。
  “我注意到,当地房屋很注重就地取材。在我们的设计中,也想保留原有的材料。”莎拉说,这也是难点之一。在她看来,中国建筑与意大利建筑的最大区别,正是材料。“意大利人爱用石头、玻璃,而中国人爱用木头、竹子,我们过去并没学过。”

“传统文化、生活习性也不一样。我们需要去了解村民的生活,才能进行改造。”来到龙洞村后,莎拉就一直在留心村民的生活细节。“当地人的很多用品都是手工的,比如他们喜欢用竹子来编篮子。”
  但语言不通,成为她们沟通的一大困难。她们并没能够与村民建立紧密的联系。为此,主办方将她们与天津大学学生放在一组,便于她们更快了解中国的乡村和建筑。
  经过五次修改图纸,最终,她们保留了原有的房屋,但把屋顶改造成了一个花园,莎拉解释说:“这样就有了更多的空间。”
  在采光上,她们也摒弃了原有的窗户,像西方建筑一样,采用大面积的玻璃窗。大体的框架上,她们保留了中国建筑的特色,而出于实用性,她们在细节上融入了西方建筑的特色。
  新农村建设遇上建造大赛
  设计师离开后怎么办?
  “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上,需要更专业的力量帮我们找到新思路。”正在开发徒步、骑行线路的双东镇副镇长任俊良这样说,这也与主办方不谋而合。
  “为村民而设计,探索乡村复兴的新模式,是此次大赛的最终目的。”德阳锦
绣天府国际健康谷产业园区管委会综合部副部长王宇说,参与改造的22处农房分散在龙洞村三个组,大赛力求通过以点带面的针灸式方法,由知名设计师率高校团队一对一设计建造,并结合农户的实际生活和经营需求,引领农户的生活美学和生活方式,从而吸引更多人到乡村。
  “比赛只有短短半个月时间,他们走了我们怎么办?”有村民不免担忧。
  王宇坦言,要想半个月内完成所有改造确实不可能。对此,赛前他们就要求设计团队提供两个方案:一个是农户房屋整体改造方案,另一个是团队在有限时间所能完成部分的设计方案,“比赛结束后,整体方案将交由业主和施工方继续改造,直至完成。”
  如何通过一次比赛把新的生活理念留在当地?深度参与——大赛开幕式上,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邱建就指出,村民只有从最开始的设计到材料选择再到施工都全程参与,这样设计和建造团队离开后,他们才知道怎么去维护与发展。
  但实际情况却是,参与改造的22户农户,17户都将房屋出租进行统一打造,仅有5户是自己出资进行改造的。村民们并没有参与到设计中来,他们更多的是愿意来现场帮忙。
  对主办方和双东镇而言,他们希望借此将龙洞村打造成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初步考虑成立一个龙洞村管委会,对龙洞村的乡村旅游发展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包括运营方的选择。”任俊良说,22座院落改造后,将作为民宿对外开放,由统一的公司运营,成为老百姓增收的新途径。至于如何增收,他坦言具体方案和规划还在制定中。
  但正如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孔宇航所说,通过设计介入和引导乡村建设,使乡村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可能性,这是德阳转变乡村发展途径的一次探索。
  图片由德阳锦绣天府国际健康谷产业园区管委会提供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