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用活“文化+”打造乡村旅游新 IP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19-09-23

    四川农村日报讯 张玲玉 特约通讯员 许鹏

  国庆假期临近,我省各地区的旅游又将迎来新一轮的小高峰。没有诗意就到不了远方,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既是潮流大势所趋,又是社会共识。
  而对于广袤乡村而言,农文旅的深度融合发展,能让农村增美,让农业增效,让农民增收,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同时,只有坚持走以文兴旅、以文兴业的道路,不断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才能让巴山蜀水留住更多的游客,留下更多的“乡愁”。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自贡市仲权镇以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为抓手,不断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9月18日,笔者走进该镇一探究竟。

image.png

资料图片

    围绕“一个人”打造文旅新名片
  深挖红色文化。仲权镇是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的故乡,全镇有各个时期革命烈士25人,其中卢德铭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为传承红色精神、宣扬红色文化,仲权镇开展了“九个一”系列活动,即:举办一场主题报告会、组织一场书画摄影采风活动、开办一个德铭讲堂、进行一次红色文化考察、撰写一个德铭精神表述词、谱写一首弘扬德铭精神歌曲、创作一本德铭诗集、编排一台德铭话剧、举办一场主题晚会。
  发展红色旅游。树立“规划承载文化、文化融入规划”理念,编制卢德铭红色旅游区规划,投资5000余万元修复及改扩建卢德铭故居,新建烈士塑像、陈列室,配套规划生态停车场、旅游公厕、环湖人行便道等基础设施,同步启动整村基础设施、休闲农庄、观光体验、有机农产品等配套建设,形成了“一核多点”的红色旅游发展格局。

    传承“一盏灯”点亮文旅夜经济
  升级美誉度。全镇摸排出彩灯民间传承人、专业艺人300余人,聘请古碑帖专家、文物专家、民俗专家对彩灯历史文化进行全面考察,形成《仲权镇彩灯特色小镇历史文化调查报告》,2018年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四川民间彩灯文化艺术之乡”。
  培塑再生力。仲权镇和国内知名企业积极对接,启动了南宋灯街和彩灯小镇(一期)基础设施建设。依托海天彩灯示范培训基地,开展彩灯专业技能培训60场次,受训3000余人;“彩灯小镇”带动彩灯手工制作、产品售卖、灯会用工等1000余人,人均年收入提高约3000元。
  传播民俗情。围绕“彩灯小镇”建设,当地形成了以制灯、赏灯、游灯等体验为核心的商业生态链,全方位提升镇域旅游经济吸引力。2018年,“彩灯小镇”接待游客20万人次,带动旅游经济收入1800万元;特色农产品收益比平时增加15%—20%。

    厚植“一方土”振兴文旅新业态
  串珠成链建园区。该镇围绕万寿宫、南华宫等26处民俗文化古迹开展项目包装与推介,并打造集康疗、养生等于一体的川南道文化中心,使全镇文化旅游的主题更加突出,仲权镇也因此荣膺“四川最美乡镇”称号。
  因地制宜做基地。积极对接市场和消费者需求,整合中央、省、市各项涉农政策,大手笔开展农业项目包装,成功培育发展宏伟稻稻鱼、全胜小龙虾为主的特色水产养殖业1200亩;培育天然火鸡、特色大闸蟹生态产业品牌;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产业,成功引进“稻田+”田园综合体项目基地1200亩;持续推进仲权村、竹元村“花满盐都”建设,为周边村民提供3000余个务工岗位,群众年均增收18000元。
  现代农业强旅游。集中连片打造集生产功能、观光旅游、休闲养生于一体的现代农业、设施农业和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推动传统农业向休闲旅游业整体转型。培育发展花卉苗木、特色水果农产品等产业,结合乡村旅游举办各具特色的采摘节,实现收入近500万元。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