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
7月15日,据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调查,经国家统计局2019年夏粮产量数据公告,2019年四川夏粮产量稳中略增。2019年,全省夏粮产量422.9万吨,比上年增产3.4万吨,增长0.8%。其中,谷物产量248.5万吨,减0.2%,豆类产量30.2万吨,增9.3%,薯类产量144.2万吨,增1.0%。据分析,全省夏粮面积减少,夏粮产量稳中略增主要得益于单产的提高。
2019 年,全省夏粮面积1655.13万亩,比上年减少14.67万亩,减0.9%。其中,谷物921.33万亩,减3.5%,小麦903万亩,减3.7%,豆类199.8万亩,增8.6%,薯类534万亩,增0.6%。
分析称,夏粮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各地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适当减少粮食播种面积,主动增加优质高效农作物的播种面积。
资料图片
2019年,全省夏粮单产255.5公斤/亩,比上年提高4.3公斤/亩,提高1.7%。其中,谷物270公斤/亩,提高3.5%,小麦270公斤/亩,提高3.4%,豆类151公斤/亩,提高0.7%;薯类270公斤/亩,提高0.4%。
专家分析称,夏粮单产提高的主要原因:一是政策科技的作用。今年以来,全省各地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强化粮食安全责任,认真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增加农业生产投入,继续实施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二是种植模式的改变。主要是减少小麦间种、套种面积,扩大净种,普遍增加种植密度来提高小麦单产,全省今年小麦单产提高3.4%。三是气候较好。夏粮生产期间,全省大部分地区雨量充足,土壤墒情较好,气温波动较小,无极端低温冷冻天气,光温水匹配较好,总体农业气候对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有利。四是病虫灾害偏轻。良好的气候条件,加上各地区病虫防治措施及时有效,病虫害发生率普遍低于上年,干旱灾害也较常年偏轻。
今年全省夏粮产量稳中略增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利于保供给、稳物价、惠民生,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