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防止红心猕猴桃早采 还需打造全产业链品控体系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19-07-16

    《抢早市场,到底害了谁?》后续报道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范莉
  昨日《抢早市场,到底害了谁?》见报后,记者采访了我省红心猕猴桃的主要产区、农业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以及省社科院原副院长郭晓鸣。
  其实,在应对早采上,四川各大产区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农业管理部门发文禁止,但实施起来难度大。有没有切实可行的办法?对此,郭晓鸣建议,应该建立全产业链品控体系来倒逼标准化生产模式。

image.png

资料图片

    与早采斗争 生产方走过20多年
  “防早采,我们从90年代起就开始禁止,采取农业部门、市场管理部门、公安部门联合发文,严禁猕猴桃种植户在猕猴桃成熟前采摘。2015年后逐步启动行政管理,2016年、2017年、2018年农业部门单独发文,由都江堰猕猴桃协会和猕猴桃种植联盟来规范种植户行为。今年协会制定规范并定期巡查,发现有早采现象的种植户,取消联盟资格,今后在一些项目和补贴上不再考虑这些种植户。”都江堰市猕猴桃产业中心主任唐合军说。
  苍溪县猕猴桃管理局明确下发文件,8月10日以后才能采摘,随时发布红心猕猴桃夏季管理技术要点,及时发布专题天气预报以及管理建议,并将禁止早采早卖这项工作纳入每个乡镇的目标管理考核,一旦发现早采果全部销毁。“经过这几年的联合打假,今年基本没有再出现早采现象。”苍溪县猕猴桃管理局何仕松告诉记者。
    控制产业链 通过利益绑定实现良性循环
  “有买方就有卖方,但就目前形势来看,农业管理部门除了加大对红心猕猴桃种植户的培训力度,仅仅依靠农业部门从生产端进行管理,市场监管跟不上,很难根治。”省农业农村厅园艺作物技术推广总站果树科科长祝进告诉记者,下一步将会同省农科院专家和猕猴桃主产区,以及市场管理方,会商应对办法。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猕猴桃早采问题呢?四川省社科院原副院长郭晓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省的柑橘等优势水果为什么在品牌打造上力不从心,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还在于生产的分散化,缺乏产业行为约束机制,难以建立品控体系。”
  郭晓鸣表示,在打造猕猴桃全产业链品控体系上,新西兰做得很好。对我们来说,要解决这个难题,“应该建立全产业链品控体系来倒逼标准化生产模式。种植户只管生产优质农产品;合作社建立生产标准,是优质农产品的供应商;销售商、电商打造销售平台,三者之间是一个共同利益体,才能真正实现产业的良性循环。 ”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