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龙俊帆 杜强 特约通讯员 廖小兵
7月8日,在广安市广安区崇望乡合力村村民吴久江的屋外,几十箱蜂箱格外引人注意,成群的蜜蜂飞进飞出,发出“嗡嗡”声。“这些小家伙让我脱了贫,如今全村人都靠它们致富奔康哩!”吴久江对笔者说。
合力村山大沟深,一年四季山花不断,荆条花、紫云英等都是天然好蜜源。“早在2016 年,村里就靠养蜂脱了贫。”合力村党支部书记卢星星告诉笔者。
怎样防止贫困群众脱贫后返贫?村“两委”经过商量后决定,还得走养蜂的路子。在全村每家每户养蜂的基础上,合力村利用浙江南浔区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采购了 200 箱中华蜂,并成立了“浔广合”养蜂专业合作社,将贫困群众吸纳进合作社务工和学技术。
资料图片
村民凤光海因妻子患病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年纪大了干不了重活又得照顾妻子,他主动申请常驻蜂场,安心把蜜蜂产业做大做强。“扶贫先扶志,作为一名老党员,必须得有志气,我不能光靠国家,要靠自己的双手脱贫。”凤光海说,养蜂的活不是很重,他能干下来,能把蜜蜂养好。
养蜂不但要围着蜜蜂转,还要负责种植蜜源植物。在蜂场的旁边,合力村特地种植了蜜蜂喜欢的蜜源植物。由于气候原因,今年春天种下的油菜苗开不了花,对合作社来说,这算是一次失败的尝试。“春油菜种植没有效果,我准备把它换了,种三叶草。”村民彭德富说,这样可以保证蜜蜂的采蜜效率。
笔者见到,在不远处的山坡上,今年种植的黄花槐已经零星开花,三角梅也已成活,不久之后,大山深处的合力村将处处有花香、时时有蜜源。而这一景象,正是崇望乡党委副书记曹小飞所期盼的。
据曹小飞介绍,合力村依托“甜蜜产业”,在村内大力培育蜜源植物,让合力村四季都有鲜花盛开,以此推动特色乡村旅游,让游客赏花的同时,又促进蜂蜜的销售。
今年以来,合作社不仅摇了第一茬蜂蜜,合作社的成员还学会了繁蜂。靠卖蜂和卖蜜,合力村的“甜蜜产业”越做越大。
卢星星表示,今年光靠繁蜂卖蜂,目前合力村已实现收入 2 万余元。“3 至 5 月,销售蜂蜜达200余斤,今年预计通过销售蜂蜜可实现收入 5 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