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杨勇 简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奋发有为,实至名归。四川省2018年度县域经济发展成效考核结果近期公示,简阳市昂首跻身“2018年度县域经济发展强县”。
2016年5月,简阳市改由成都代管,成都东进的前沿阵地一下越过龙泉山,推进到雄州大地的沱江两岸。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简阳奏响了时代最强音:奋力建设成都对外开放新门户、现代产业新高地、重要战略新支点,实心干事、科学作为,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在全省率先完成胡萝卜全程机械化,推进“三农”由传统模式向城乡融合转型,积极推进成都空天产业功能区等三大功能区建设,创新实施“10+N”改革……简阳在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8亿元,竞争力系数排名西部百强县第16位、全省第3位,书写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
简阳城区环境优美
规划立纲
锚定县域经济发展时代坐标
新打造的成渝高速简阳北收费站,一改往日简陋,道路宽阔,两边连绵的绿草坪里鲜花盛开,令人赏心悦目。
“县域经济不是县级经济!”简阳市委打破常规思路,登高望远谋划发展,主动把简阳发展放在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和成都“一体两翼”发展格局中思考和谋划,树立“规划即法”的理念,坚持不规划不建设,保持静气和定力,以国际视野、战略眼光,高标准编制形成四级规划体系,明确新时代简阳“三步走”奋斗方向,确立了“‘城山相映、人水共生’的活力文明城市”发展定位、“东部城市新区综合服务基地”功能定位、“高端装备制造和现代物流基地”产业定位。
特色引路
厚植县域经济发展比较优势
泱泱沱江,源远流长。简阳因沱江而建而兴,沱江亦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迁。如今,天府国际机场的建设,为简阳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发展思路,简阳市委深刻领会、准确把握省委对天府国际机场“一枢纽三门户”的功能定位和成都市委对“东进”区域的战略目标定位,找准发展的坐标系和契合点,对标成都“三城三都”建设,着力创响“四张城市名片”,打造鲜明的城市标识,持续提升发展能级。
高起点打造的空港名城。把天府国际机场建设作为简阳最大的机遇、首位的机遇,加快构建高质量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高品质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高效能的社会治理体系、高素质的人才保障体系,遵循“以人为本、生态优先、职住平衡”原则,启动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的天府国际临空经济产业功能区建设,与空港新城协同错位发展,努力打造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
高水平打造的物商之都。抢抓全省构建立体开放战略通道和成都建设国际综合交通通信枢纽的机遇,加快推进多式联运、综合交通一体化建设,引进唯品会、传化物流、美菜网、红星美凯龙等知名企业,大力发展电商物流产业。西部电商物流产业功能区获评全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215亿元。
高标准打造的旅游胜地。突出文旅融合,引进中国科幻文旅产业园、法国勒芒汽车小镇等重大项目,推动国际空港旅游服务集散中心项目加快建设,特色化、品质化打造“一乡一节”,2018年实现旅游收入61.2亿元。高品质打造简州里、鳌山坊等综合商圈,大力营造高端餐饮、购物、住宿、休闲等消费场景,打造成渝发展主轴上的重要消费中心,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6亿元、增长11.2%。
高品位打造的美食天堂。立足本地餐饮特色优势,做靓简阳“餐饮九绝”,精细化打造简州菜谱、简州菜系,简阳羊肉汤获得“国家地理认证商标”,海底捞火锅从简阳走向世界、在港交所成功上市。
转型升级
筑牢县域经济发展产业支撑
安居乐业,业兴家富。牢固树立“产业立市”理念,简阳市委坚持以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变革经济工作组织方式,推进产业发展向内涵集约型转变、产业结构向中高端高附加值转变。
围绕全省“5+1”和成都市“5+5+1”现代产业体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力培育发展以智能制造装备、航天装备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以新电商经济、航空物流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精准绘制主导产业“两图一表”,签约引进星空年代高通量宽带卫星基地、唯品会跨境电商总部等重大产业项目。
秉持“一个产业功能区就是若干城市社区”理念,坚持“人城产”逻辑,加快建设功能复合、职住平衡、服务完善、生态宜居的产业功能区,提升高端要素集聚力。启动3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和配套住房、18万平方米孵化器(专业楼宇)建设,年内还将建成标准厂房16万平方米。
坚持“创新驱动、标准引领、品牌发展、质量为先”,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2018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26.9亿元。建立健全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实施企业上市“525”培育计划、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培育上市企业2家、新三板和四板挂牌企业21家、税收过千万的民营企业46家。
建设中的成都空天产业功能区
创新赋能
注入县域经济发展生机活力
改革与开放一直是发展的原动力。
简阳市委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创新,坚持不懈扩大开放合作,以改革开放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以“小切口模式”和“实质性小改革”为抓手,推进经济管理、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平台建设四大领域的“10+N”小改革,探索实施“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土地股份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四合一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试点村人均集体收入增长22%。与四川大学、电子科大及四川发展(控股)、中科院自动化所等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推进校院企地融合发展,支持华派生物成功创建国地联合实验室,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6个,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至2件/万人。
牢固树立开明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强化与成都高新区、龙泉驿区的战略合作,探索实施承接产业转移、产能合作、园区共建等模式,协同推进空港新城、简州新城高效建设。主动融入“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深化与资阳市雁江区、乐至县在产业、文化、人才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合作,当好成资同城化发展桥头堡。
坚持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两手抓、两不误”,积极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阶梯创业孵化体系,建立“人才+项目+基金+基地”协同引才机制,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2018年营商环境、投资潜力分别排名全国百强区县第48位、第91位。
项目蓄势
提高县域经济发展能级水平
成都东进推动简阳站上了更高的发展平台,简阳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加快补齐发展短板,改善城乡面貌,增强发展支撑,推动县域经济实力和城市功能整体跃升。
着力将成都市委、市政府关于《简阳市经济社会发展“三步走”战略实施方案》项目化、具体化,围绕城建、交通、工业、服务业等领域,编制实施“十大行动计划”重点项目576个。2018年开工建设重大项目199个,完成重点项目投资283.7亿元。
聚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116个省定贫困村、76813名贫困人口全部退出,消除绝对贫困,连续两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脱贫攻坚先进县”。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乡村生活品质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2018年新建县乡村组道路1200余公里、标准化义教学校54所、农村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站332个,消除农村土坯房6589户,培育“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25个。
坚持财政资金、金融资金、国有资产和土地资源联动,整合国有投融资公司资产,建立“母基金+子基金”模式,组建专项基金6只,撬动金融机构融资和社会投资471.4亿元。牢固树立“以亩产论英雄”的理念,坚持集约节约用地,建立工业弹性用地出让机制,做大增量、用好当量、盘活存量,发挥土地资源最大效益。
新时代的潮流正汹涌而至,简阳不断创新思路,奋力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治蜀兴川贡献更多简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