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冬怡 余佩霞 记者郭静雯)7月5日,资阳市雁江区祥符镇天鹅山村13组,村民王久安的院子里好不热闹:几十名邻里乡亲都来了,围坐在村干部周边。王久安早早清扫了院坝,把自家能坐的凳子都搬来,迎接这次重要的院坝会:“今天村支书要进行二季度村务公开,大家都关心得很。”
移动院坝会
按照要求,党务、村务、财务收支情况都要上村务公开栏。但天鹅山村支书王孝先发现,村里大部分是留守老人、儿童,他们有的看不懂,有的行动不便,这种村务公开的效果并不好。
祥符镇共有常住居民4.3万人,其中三分之一外出务工,在家的有一半是老人、儿童。镇纪委书记刘修英在多次走访中问及当地的村务情况,“村民一问三不知。”
村务公开栏没人看,岂不是成了“摆设”,流于形式?十九大代表、曾任资阳市雁江区莲花街道办党工委书记的杨峰认为:“缺少群众参与的基层治理是干不好的,缺少群众监督的基层工作也容易滋生腐败。基层干部应该主动作为,想些办法,把工作做到群众心里去。”
“把村务公开到群众院坝里去。”镇上让各村根据地理情况和村民住房集中情况圈定了多个院坝,轮流举行院坝会。会上不仅要进行“三务”公开,还将群众普遍关心的扶贫政策、民政救济救助、农村建房审批等事项进行公开,并接受民主评议。
移动院坝会
5日,大伙早早来到王久安家中,王孝先一一公开了第二季度的党务、村务、财务收支情况。村民谢汝荣听得很认真:“我们村是贫困村,扶贫项目、评贫困户、五保户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很多。以前听说哪家又领了啥子钱,怀疑他们跟村干部是‘勾起’的。现在村干部主动上门公开、解释,还让大家评议,彼此心里都敞亮了。”
村务怎么向在外务工的村民公开?“我们在每个村组建了微信群,院坝会的情况可以通过视频连线实时‘直播’,即使身在千里之外也可以参与到家乡的建设中来。”刘修英说。
目前,移动院坝会已在资阳市雁江区广泛推广,至今已召开 630余次,参会群众达2万余人次。
“不管是移动院坝会还是线上院坝会,只要我们主动作为、坦诚相待、积极回应,党群、干群的心就会越来越近。”刘修英在朋友圈里写下自己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