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孟飞 特约通讯员 黎亮 文/图
眉山市彭山区素有“葡萄之乡”的美誉,全区葡萄种植面积约3万亩,葡萄种植户不计其数。杨志明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被当地人誉为“葡萄大王”
这位从田垄间走出来的“土专家”,30年如一日,只做一件事,那就是“种中国最好的葡萄”。如今,杨志明虽然已身为企业董事长,但仍然亲力亲为,在技术上把好灌溉、施肥等每一道关。
1989年,19岁的杨志明开始在观音镇文昌村种植葡萄。“当时的大米才卖2毛钱一斤,但葡萄能卖到2.5元一斤!”说起种植葡萄的初衷,杨志明笑着说,那时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希望家人能有更好的生活。
后来,他又承包了4亩土地,扩大了种植规模。2002年,杨志明的葡萄园终于实现了规模化。有了前期的资金积累和技术研究,他开始琢磨,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发展葡萄种植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让更多的种植户参与进来。
杨志明查看葡萄长势
2007年,杨志明与几个合伙人来到观音镇果园村流转了60多亩土地,果园村的葡萄种植就这样开始了。
“最开始种植的葡萄都是露天的,完全没什么技术。后来,我们考察学习了很多先进技术,便尝试运用到自己的果园里。”杨志明一步步逐渐累积经验,最终成长为一位新型职业农民。
彭山被列为全国第二轮深化农村改革试验区、“四步流转,三方受益”土地流转机制等政策的出台,为果园村葡萄产业规模化发展带来福音,全村90%以上的土地得到流转,村民都跟着杨志明种起了葡萄。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杨志明无偿将自己所掌握的技术分享了出去,每年开展10余次培训,印发技术资料上千份,帮助周边农户发展葡萄种植。在果园村的10年间,杨志明更是以果园村为中心,带动了新津、崇州等成都周边的大片种植户,辐射整个成眉乐走廊,“无核夜美人”“意大利”“紫地球”等10余种优质葡萄先后多次荣获全国葡萄学会金奖、银奖,还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全国各地众多游客、专家和种植大户纷纷前来体验、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