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省小龙虾养殖面积约14万亩,总产量达1.4万多吨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朱梦蝶 刘佳
一杯清醇爽口的啤酒,一盆红润肥美的小龙虾……天气渐热,小龙虾作为“夜宵王”,又成为了冷啖杯餐桌上的必备佳肴。在夜宵需求旺盛的夏季,成都人一天能“消灭”掉百万只小龙虾。
在市场推动下,近年来,我省小龙虾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养殖面积不断增加。6月12日,记者从省水产局了解到,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省小龙虾养殖总产量达1.4万多吨,比2017年翻了一番。同时,我省拥有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可以将小龙虾的上市期提前至3月,填补淡季小龙虾市场的空白,赢得价格优势。
资料图片
产量翻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2017 年我省小龙虾总产量为7841吨,2018年的产量就翻了一番。”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邓红兵说,2012年至2016年,我省小龙虾养殖面积和产量呈持续缓慢增长的态势,从2017年起进入快速增长阶段,较2016年的产量翻了一番。
高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市场的推动,产业规模的扩大也给农户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按一亩地可以产200斤小龙虾,20元一斤的价格来算,每亩地小龙虾养殖收入可达到4000元。”省水产局生产处处长曾开虎说。
2017年,我省小龙虾养殖分布在17个市州72个县,主要集中于成都、内江、绵阳、广安、遂宁、资阳等成都周边地区。“受消费市场的推动,2018年,宜宾市跃升全省第二,小龙虾产值2000多吨,占全省小龙虾产值约15%。”邓红兵告诉记者,目前,我省小龙虾养殖以池塘养殖和稻虾综合种养两种模式为主,有少量河沟养殖区域。2018年,我省稻虾综合种养10万多亩,加上池塘与河沟等养殖面积,一共大约14万亩,养殖面积也比2017年翻了一番。
上市期长填补小龙虾淡季空白
“龙虾个头越大,价格越高。”邓红兵说,“大的小龙虾可以卖到30元一斤,中等的20元一斤,小一点的十几元一斤。”
“与汉江平原相比,我省气候差异明显,冬季气温相对较高,小龙虾上市时间会提前1-2个月,退市时间可推后1-2个月。因此,错季上市,延长小龙虾消费周期,是我省小龙虾产业发展的方向。”曾开虎说。
据了解,小龙虾市场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5到8月,正是各地小龙虾集中上市的旺季,占全年消费总量80%左右,小龙虾价格略偏低,大概30元一斤。而3、4月份的母虾,则可以买到70元一斤。
2017年,省农业厅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的指导意见》,要求建立稻鱼、稻蛙、稻鳖、稻虾、稻鳅与经作结合模式示范片,带动全省稻渔综合种养不断深化发展。
“我省气候条件优越,只要掌握好养殖技术,养出来的小龙虾质量不会差。”曾开虎说。
记者了解到,我省已将小龙虾规模化养殖和小龙虾专业制种,纳入了现代农业发展工程项目资金和乡村振兴转移支付专项资金支持范畴,以助力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