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乡村振兴论坛: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19-06-05

    四川农村日报讯 杨祥禄
  近年来,我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在促进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市民乐、旅游旺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也亟待提质升级。
  2019年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提出,要加快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不断增加旅游产品新供给,大力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新路径,积极推行市场营销新模式,着力夯实基础设施新支撑。这为新时代我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此,要突出特色化、差异化、多样化,强化规划引领、精品打造、人员培训、规范管理、设施完善、业态丰富,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创新管理理念,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实现四川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image.png

资料图片

  明确指导思想。发展粮油、畜禽、蔬菜、茶叶、水果等“川字号”特色优势产业,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定制农业、会展农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污水治理、垃圾处理、厕所革命、禽畜粪污资源化利用、村庄清洁等,保护好绿水青山和秀美田园风光,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加大创意设计,创作一批充满艺术创造力、想象力和感染力的创意精品,保护和传承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展现农耕文明魅力,塑造乡村文化特色。
  确定发展趋向。把四川建成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重要目的地、全国最具综合竞争力的农业休闲养生示范区和全国森林康养目的地,建设环成都国际乡村旅游休闲带、川南乡村文化旅游带、川东北乡村运动休闲带、攀西乡村休闲度假带和川西北高原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带。因地制宜发展农家乐、藏家乐、茶家乐、休闲农庄、农业主题公园、乡村民宿、乡村酒店、川西林盘、草原游、森林康养、特色村寨、美丽乡村等多样化模式,大力发展农事体验、市民农场、特色餐饮、亲子游学、休闲度假等多种业态,打造望山看水忆乡愁的好去处,着力增加乡村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
  找准方法路径。在保证农业基本功能不变的前提下,完善设施、创意布局,促进农业资源景区化。充分挖掘田园风光,将田园景致按照园林艺术原理组织起来,突出不同的特点和风格,供游人休闲、观赏、娱乐。通过农民自主创业或入股形式创办农家乐,充分利用闲置的房屋,挖掘乡间尘封的遗存,唤醒乡村沉睡的资源,让闲置废弃资源迸发活力。不断开发符合农业生产规律和游客消费需求的体验式农业,全方位开展营销推介宣传活动。通过分级、包装和文化挖掘,开发地域和文化特色鲜明的伴手礼品。发展农产品原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加强特色产品品牌培育创建。实施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旅游提升行动计划,推动农(牧)家乐向精品民宿、乡村酒店等方向转型升级,打造一批乡村文旅示范村、精品农(牧)家乐专业村。
  强化基础支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崇尚文化、爱护文化、发展文化,推动乡村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本加快增值,让闲置土地得到利用,让闲暇农民过得充实,让传统产业焕发生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和文化兴盛之路。发挥财政资金引领作用,研究制定支持政策,撬动金融资金、带动社会资金更多流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调动和保护业主积极性,配套完善农村基础公共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发展乡村旅游合作社,创新完善合作新机制,带动参与农民直接受益、长期受益。
  抓好人才培养。依托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培训机构和行业协会等,加强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管理者、经营者、从业者的指导和培训,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技能。推动乡村旅游规划师、乡村旅游工程师和乡村旅游技术员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培养本土化专业人才。完善住宿、餐饮等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标准,强化乡村旅游市场监管。旅游类院校要紧扣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契机,调整办学思路,完善学科布局,优化学科结构,加强课程建设,注重实践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所需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作者系四川旅游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员)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