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李欣 文/图
朴素的作坊,精致的做工,大自然的花鸟鱼虫,通过苗族阿妈的巧手,跃然于扎染、蜡染和苗绣的作品上。
扎染作品
精心蜡染
做针线是基本功
在泸州市叙永县枧槽苗族乡群英村——这个地处川南深山中的贫困村,留守的苗族妇女在精准脱贫中,加入到叙永县扎染蜡染苗绣专合社,重拾民族手工技艺,融汇现代审美元素。她们制作出的一件件精美的作品,不仅将扎染、蜡染、苗绣等非遗文化传承起来,也勾画出了多彩的苗乡脱贫梦。
蜡染作品局部
包装精美的扎染产品
作为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文化扶贫项目,叙永县枧槽苗族乡以丰富的扎染、蜡染、苗绣等非遗文化资源为突破口,将发展特色民族文化产业与精准扶贫结合,通过县级专合社平台,对留守在家的贫困群众开展技术培训,采取“合作社+村资公司(工坊)+农户”的方式,带动覆盖100余户、400多名贫困群众,实现人均增收500元以上,从而精准确保贫困群众脱贫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