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巴中恩阳:“强村公司”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来源:四川经济网 时间:2025-08-11

(记者  李想)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地方政策持续引导支持村级组建市场化运营主体——“强村公司”,旨在进一步盘活资源、激活产业、带动共富。近年来,巴中市恩阳区渔溪镇长岭村依托村党组织坚强领导与强村公司市场化运作机制,务实担当、主动作为,聚焦优质粮油主导产业,整合资源、锐意改革,成功实现从贫困村向“省级四好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华丽蝶变。

未命名-1.jpg

油菜花开时节,恩阳美如一幅画

“村上能够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多亏了四川长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大力赋能。”这是长岭村村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渔溪镇长岭村位于巴中市恩阳区西北部,距城区13.9公里,面积3.5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550户1700人,曾为贫困村,2016年脱贫摘帽。在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长岭村坚决做到工作不留空当,政策不留空白。

渔溪镇镇长朱海峰介绍说,长岭村于2023年成立四川长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强村公司”),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大胆创新运营机制,积极探索“强村公司+集体经济”路径,走出了一条以强村公司为引擎、多产融合发展的振兴新路,发展成效显著。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村集体资产总额超1000万元。

党建铸魂,把稳产业发展“方向舵”

盛夏时节,渔溪镇长岭村连绵的稻田像在山谷间铺开一张绿幕,清风拂过,掀起层层碧绿的波浪,翻涌起伏,吹来阵阵稻花香。

未命名-1.jpg

长岭村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活动现场(资料图片)

望着此景,长岭村的刘大爷难掩喜悦:“家里就剩我们老两口,上了年纪腿脚不利索,往年一到收稻时节就犯愁。现在好了,村里成立的四川长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提供专业的服务,不仅省时,水稻长势也格外好。”这份安心,正是长岭村推行“强村公司”模式结出的强村惠民硕果。

据长岭村党支部书记青奉阳介绍,村级党组织通过建强产业链战斗堡垒、深化交叉任职机制、借力外部帮扶资源,为强村公司发展注入核心驱动力。

组织嵌入,产业延伸建堡垒。创新设立“渔溪镇道地药材产业园联合党总支部”,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支部由村“两委”干部、公司党员技术骨干、种植大户党员组成,专责研究粮油品种选育、技术推广、品牌营销等核心环节,将组织优势精准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同时,以支部名义开展定向招商,成功引进巴中市恩阳区长恩劳务专业合作社等5家市场主体合作,并选树对村产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外地企业家为“荣誉村民”,授予证书、参与议事,增强归属感与投资信心。

头雁领航,交叉任职强统筹。推行“村党组织书记依法兼任强村公司董事长”模式,村支书发挥退伍军人雷厉风行作风和产业致富带头人优势,统筹村内资源与公司市场运作,确保发展方向与村集体利益、村民福祉高度一致。村“两委”班子成员与公司管理层交叉任职率达100%,实现村级事务与公司经营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决策执行效率大幅提升。

借力帮扶,链接资源拓空间。积极争取并高效承接省委网信办定点帮扶资源,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帮助引入高端资源,协调入驻“轩客会”“39帮扶集市”等线上平台,联动新华文轩、国新宇航等企业开展消费帮扶,半年助销农副产品数十万元;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用于农业技术培训、干部能力提升;省委网信办开展定点帮扶后,为强村公司发展把脉定向、对接资源。

三产融合,锻造集体经济“硬实力”

7月,瓜果飘香,行走在渔溪镇长岭村的田野乡间,放眼望去,特色果蔬园中,葡萄、猕猴桃等挂满枝头;优质粮油产业园内,新植水稻绿意盎然……一幅村强、企兴、民富的振兴图景正徐徐展开。

未命名-1.jpg

恩阳一隅

这一切,源于长岭村以全产业链建设为根基,延伸加工增值链条,激活农旅融合潜能,实现村集体经济量质双升。

筑牢根基,做强现代农业链。强村公司主导整合涉农资金与土地资源。集中流转土地,完成土地整理及撂荒地治理300余亩,建成高标准农田500亩,培育优质粮油产业园区1000余亩;统一采购大米和菜籽油加工设备等生产机器,提供“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机械化服务,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粮油品质与规模效益。目前全村发展优质水稻800亩、油菜1000亩。

延伸链条,做优加工增值端。投资300万元建设加工中心、育秧中心等全流程粮油加工体系,涵盖大米、菜籽油生产线。注册培育“长岭香米”“长岭菜籽油”特色品牌,实现“种植—烘干—加工—包装—销售”全链条闭环。创新营销方式,建立电商直播间,由村干部、返乡青年担任主播,通过抖音等平台进行“村播带货”,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有效破解农产品“出村难”问题。

激活潜能,做活乡村休闲游。坚持三区同建理念,以“稻油轮作”田园景观为核心,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依托千亩油菜花海,连续举办“油菜花节”“农民丰收节”活动,吸引游客走进长岭;盘活闲置农房,引进社会资本改造运营精品民宿、农家乐2家,提供特色餐饮、农事体验服务;挖掘村域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建成村史馆,配套开发特色农产品礼盒、文创产品。2024年接待游客约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开发收入近10万元。

利益共享,绘就强村富民“同心圆”

“长岭村通过创新分配机制、拓展就业渠道、赋能村民发展,构建可持续的共建共享共富格局。”朱海峰介绍说,实现利益共享,绘就了强村富民“同心圆”。

具体而言,分红增收,共享发展红利。创新实施“3115”利益联结分配机制:即集体收益的30%用于股民分红、10%投入公益事业、10%用于扶贫济困、50%留作公积金。2024年集体经济纯收益18万元,村民分红金额达8万余元,让村民实实在在享受发展成果。2025年公司营收预计突破70万元,分红额度将显著提升。

就业增收,拓宽致富门路。强村公司及其关联产业成为吸纳就业主渠道。依托粮油种植、加工环节提供固定岗位与季节性用工,直接吸纳脱贫人口等100余人就近就业,实现人均年增收约900元;发展旅游产业带动民宿、农家乐、节会服务等服务型岗位增加,季节性用工需求旺盛;通过长恩劳务专业合作社,组织30余名村民区内灵活就业,人均增收1300元,实现“就近就业,稳定增收”。

赋能增收,激活内生动力。强村公司不仅是经济实体,更是乡村人才孵化器。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社联动带动周边村社发展粮油种植10000余亩,引入外来业主20余家。依托公司平台,组织村民参与农业技术、电商运营、旅游服务等培训,提升技能水平。设立“道德银行”积分制,将参与集体劳动、环境整治、遵守村规民约等行为量化积分,可兑换商品或服务,激发村民共建共享积极性。支持有能力的村民依托公司产业链,发展小型配套种养、手工艺、家庭接待等“庭院经济”,形成多元增收点。(图片由恩阳融媒提供)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