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豪杰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文涵
“马铃薯适合施什么肥?”“发芽的马铃薯能不能食用?”近日,在凉山州火把节的热烈氛围中,一场以“火把映薯光·科技助振兴”为主题的系列科普宣传活动在布拖县、昭觉县开展,吸引了千余名群众参加。
作为凉山州马铃薯核心产区,布拖县、昭觉县的马铃薯种植在当地农业中占据主要地位。紧扣农业科技推广的需求,本次活动精心设置了展品展示环节。现场清晰呈现了马铃薯“原原种——原种——生产种”的培育链条,直观展现了马铃薯全产业链的发展过程,让农户对马铃薯科学种植有了更系统的认识。
科技志愿者在介绍马铃薯三级繁育体系的种植过程。活动主办方供图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热情地为前来展台咨询的村民答疑解惑。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马铃薯三级繁育体系的基本原理,强调种薯退化的危害以及脱毒种薯的重要性。据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北大荒基地负责人简鹏辉介绍:“马铃薯是块茎繁殖作物,连年自留种极易导致病毒积累,产量和品质都会明显下降。推广健康种薯、科学管理,才能让种植户真正‘薯’获满满。”
除了专业讲解,四川农业大学志愿者团队还精心准备了内容丰富的《马铃薯生产技术手册》,其中包含选种、施肥、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田间管理等实用知识,并配有大量插图,图文并茂,便于农户理解记忆。
活动咨询台前,众多农户围绕优质种薯选购、病害防治药物等生产实际问题踊跃提问。一位农户感慨:“过去种土豆全凭经验,靠天吃饭,现在才明白马铃薯种子也需要定期更换,马铃薯也可以打药预防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