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刘晓梅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今年雨水相对充沛,高粱算是丰收了。”7月27日,泸州市纳溪区新乐镇棋盘村4组,68岁的苏文学老人看着即将成熟的高粱,心里格外踏实。“土地有村集体公司来接棒,让我们有持续的稳定租金,到地头务工每天还有80元收入。”苏文学高兴地说。
棋盘村是传统农业村,尤其是该村4组地少人多,全组300多人,但常年留守在家的不到100人,且多为老人小孩。组里人均9分地,地块零散,大部分是山地或低产地,生产条件不好,种植效益不高,部分地块在前几年都出现了撂荒现象。5年前,为解决土地撂荒问题,4组就以每亩600元的土地租金引进业主流转了46亩土地种植草坪。这几年,村民的46亩土地不仅有了稳定的租金收益,村民在草坪园务工还有收入。
然而,2024年9月,种植草坪的业主因生产方面原因离开了。面对46亩土地因缺劳力耕种可能再次面临撂荒的风险,棋盘村积极找出路、想办法,根据地形和土地特点,因地制宜谋划了“盘活闲置土地,发展特色农业”的路子。结合46亩土地的土壤、水源、农作物收成、效益等情况,决定由村集体资产公司接手,在村民土地租金收入不减的情况下,种植产值高、生长速度快,植株高大且能迅速压制杂草生长的有机高粱。
为确保种植的有机高粱长得好、卖上好价钱,棋盘村集体资产公司经过遴选,与泸州一家农业公司以每斤3.5元的价格签约订单高粱种植合同,高粱种子、化肥、农药和采收由签约农业公司负责,棋盘村集体资产公司提供土地,并按技术要求进行日常管理。
如今,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管理,46亩有机高粱已丰收在望。“现在看来,高粱亩产量应该在600斤左右,按今年签约的订单收购价,亩收益有2000元,秋后还可再种一季油菜。”棋盘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王天志介绍,在高粱的日常管理中,全是周边60岁左右的留守村民,一天下来,还有80元的工资收入,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今年46亩高粱,集体公司支出的工人工资就有2万元。
“今年村集体资产公司接手种植‘订单高粱’,目标就是实现村集体创收和村民增收,一方面解决了土地可能出现撂荒的问题,村民持续增收不断档;另一方面村集体增加收入后,也有资金对村里的生产便道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让村民享受到更多发展成果。”王天志说。
据了解,这46亩“订单高粱”,每亩可实现收入约2000元,除去每亩600元的土地租金和人工管理费用,还可以实现创收。“接下来我们还将结合撂荒地治理,进一步扩大这一集中土地规模化种植模式,通过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村民钱袋鼓起来。”王天志自信满满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