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现代农业在群山中萌芽 ——省农科院木里定点扶贫纪实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19-04-25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吴平 文/图
    1928年,美国探险家约瑟夫·洛克从丽江到木里再去往稻城。当时的木里虽属盐源县管辖,实则是一个高山峡谷与原始森林围拢起来的独立王国,“木里王”威权赫赫,却仍驾驭不住境内匪帮纵横。
    新中国的民族政策使木里一步跨千年,耕者有其田,公立教育获得普及,藏、彝、蒙古、纳西等族融洽相处。然而,由于地处贡嘎山深处,当地基础设施欠账多、生产条件薄弱等问题尚未根本性解决。
    2015年,木里的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同步打响。借势而为,省农科院利用技术、资源优势,展开了全面系统的结对帮扶。大处着眼政策机制,细处聚焦品种市场,产业一个个地做,贫困户一家家地摘帽,犁地一般细密无死角。
    2018年全年,在对木里县乔瓦镇簸箕箩村的定点扶贫中,省农科院筹集投入资金近200万元,慰问贫困户及困难群众86户,以购代捐24.88万元,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2.8万元;院作物所副研究员蒋俊任乡党委副书记的依吉乡正在一点点蜕变……
    面对乡村振兴新的机遇,当地优势是什么?木里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省农科院领导前往簸箕箩村。﹙前排右二为副院长潘海平﹚

    自然环境制约 基建完成但保障度不高
   2018年,一群玩山地越野的改装车车手对依吉乡的“十八弯”赞不绝口,还建议:能不能不要硬化,这样才有野趣。乡党委副书记蒋俊惊讶于这样的想法:你们一年玩不到一次,村民却是天天靠这条路进出大山。
    2017年12月,省农科院副研究员蒋俊来到木里县依吉乡任党委副书记,他发现道路交通等初步完备,但因自然环境等原因使得保障水平不高。从木里县城到依吉乡,216省道接042县道,在屋脚乡分路后还有近60公里的原始森林,弯出一个M字形,240多公里要开6个小时。
    “双向柏油路平整结实,建设标准已经挺高了,但不时有路基沉降地段,落石也遇到过几次。有时候,正在搬路上的石头,山上的又滚下来,只有什么都不顾,往前跑。”蒋俊说,依吉乡有两个组,2018年5月刚把通组路修好,彻底结束了靠人背马驮和摩托车进出的历史,但当年的雨季一来就又冲毁了。
    当地运输成本常常高于运输物本身的价值,一块砖在外面0.4元钱,运到里面高达0.9-1元。
    旱季时间长,雨季降水易成灾,冬季高海拔地区有极端低温……这样的自然条件使得道路、水电、灌溉、防洪等工程常常反复被毁。
    蒋俊说,如果是在农业条件好的地区,好的种植栽培管理技术加好的品种资源,可以说是锦上添花,而在当地这种条件下扶贫,再好的产业项目也是“戴着镣铐跳舞”。

蒋俊﹙左﹚为阿机边玛讲解油菜籽病虫防治技术。

    更换作物品种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蒋书记,怎么我家玉米不结穗?”“小蒋你来看看,小麦收得越来越少。”……
    “不结穗是因为高海拔地方气候寒冷,为其更换了早熟玉米品种后,解决了海拔3300米地区玉米无法成熟的问题。小麦品种退化,自然产量上不去,我们引进试种了川麦104,亩产增加了20%。”蒋俊说。
    省农科院专家一方面更换传统农作物的品种,一方面寻求“比较优势”更明显的作物。
    当地村民吃菜籽油,但没有种植油菜的习惯。然而这里的光热条件足够使油菜生产两季,在全省也是独一无二的。
    4月19日,依吉乡试种的第二季油菜、冬油菜再有一周就可以收获了。“结实率高、颗粒饱满,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小春前期干旱,蚜虫危害,预计减产近20%。如果老百姓能及时打药预防得当,产量和效益还是相当可观的。”省农科院植保所所长刘勇评价道。
    作为油菜专家,蒋俊推广一菜多用,将油菜价值发挥到最大。菜薹产出时进行采摘,如在城区,能卖到5元/斤;做青贮饲料亩产达到3吨-4吨,能缓解冬季青饲料短缺;彩色油菜花还吸引了游客前来观光;菜花吸引来大批蜜蜂,老百姓收获的蜂蜜翻了一番;最后菜籽榨油提高附加值。
    “已申请立项省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60余万元,引进油脂压榨精炼加工生产线,将覆盖依吉、俄亚、宁朗等多个乡镇,为以后发展预先谋划。”蒋俊说。
    羊肚菌还是皱皮柑?
    去年木里全县还只有800亩羊肚菌,今年一下发展到3800亩;每公斤干货由850元降到650元。
    未来市场预期是扶贫必须要考虑的,农科院的技术专家,也要懂市场,会营销。羊肚菌虽然技术壁垒高,但适种区域广,普及起来也不难。皱皮柑虽然少为人知,却是人无我有的特产。木里皱皮柑又以依吉乡的品质最好,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高,有独特的香精油谱,对人体抗氧化、防癌、防治心血管疾病等作用显著。
    下一步,省农科院将帮助开发皱皮柑的食用、药用价值,争取为木里县打造出一个可替代性较小、产业链较长、附加值较高的地标产品、拳头产品。
    在簸箕箩村,针对产业“商品转化率低”的问题,省农科院专家提出,发展青贮玉米、高山牧草,提高黑山羊生长速度和出栏率;种养结合,粪肥发酵还田增加土壤肥力;做好小农水覆盖,提高花椒、核桃等果树成活、挂果率;做好大棚蔬菜的品种搭配,丰富村民的菜篮子……

农科院专家为村民发放农资和图册。

    提升劳动人口素质 为乡村振兴打下人才基础
  依吉乡政府所在的雨初村,致富带头人和合作社理事长都已50岁上下,年轻人更多选择外出打工。雨初村党支部书记阿机边玛介绍,全村人均收入9187元,一半以上是打工收入,但由于技能有限,出去的年轻人年均积蓄也就1万元左右。
    如何提高打工技能和打工收入?教育与就业如何衔接?
    “只能边做边思考,边做边调整。”蒋俊认为,这也是举办“学业补偿”教育和技能培训课程的初衷。截至目前,该乡举办了厨师、电焊、果蔬栽培、脱贫攻坚政策、法律法规、社交礼仪等多项培训。
    对于想继续上学但家庭条件不允许的学生,乡政府也抓紧排查和家访,落实助学项目资金,做到 “一个也不能少”。蒋俊和分管教育的副乡长降初娜姆表示,一定做到“愿学尽学,应读尽读”。
    蹲点手记
    赤手空拳,去到一个谁都不认识的乡里能够做什么?
    这或许是每个驻点帮扶干部最为忐忑的。16个月里,蒋俊等过路车去县城,一等就是5个小时;被钉子扎穿脚底,隔天才能坐顺风车去240公里外的县医院打破伤风针;路上躲避落石,被建议买个头盔防备意外……但是再苦再辛酸,都没有“无所作为”“无能为力”带来的崩溃感大。
    好在,蒋俊背后是整个农科院的资源支持,从种子到技术,从种植到加工,都有顶级专家来为产业问诊把脉。在此过程中,村民的内生动力也被激发出来;某收购商还未见到辣椒,就与村民提前签订了收购协议;学校食堂也与本地蔬菜专合社签订了购销协议。
    脱贫路上,虽有十八急弯、无数险滩,也有灿若云霞的杜鹃花、庄严的巴登拉姆神山。跟一年前相比,到处都有可喜的变化,虽然成果无法快速看到,但方向对了,乡村振兴的接力棒就能一届一届地传下去。群山中的木里以前因神秘而让外人向往,今后将因富足而令人民幸福。
    记者采访完回成都,就得到一个好消息。在刚刚公布的2018年度省内对口帮扶工作先进个人公示名单中,蒋俊的名字光荣上榜。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