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精准对接市场 改革释放活力 开江农民获更多“红利”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17-08-04

001.jpg

资料图片

    四川农村日报 特约通讯员 何努
   “没想到在村里还能领工资!”8月1日,开江县靖安乡竹溪村村民许鹏仑在本村的农业公司里领到4500元月薪时,笑得合不拢嘴。近年来,开江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为当地农民群众释放出了更多“红利”。
    农民吃上“定心丸”
    听说土地要流转,许鹏仑曾坚决反对让出他 “坚守”了半辈子的两亩责任田。但传统的耕种方式给他带来的回报确实不高,每亩水稻纯利润不到400元。“还是让出去试试吧!”夫妻俩在犹豫数日后作出了转让决定。“我们的土地反正是经过了确权登记的。”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让开江农民们吃上了 “定心丸”。新街乡实施“统一流转服务、统一土地租金、统一技术支持、统一种养模式、统一用工协商、统一利润分红”的土地流转机制,让土地的流转速度飞速前进。
    采用土地托管、土地先股后转、成片流转、整村流转等新模式,有效解决土地闲置、承包地块细碎化问题。截至目前,作为试点的狮子庙村已累计流转土地1700亩,土地流转率高达80%以上。
   “乡上流转服务站有承诺,土地租金每亩不低于500粮食时价,贫困户劳务工资保底80元/天,还可享有总利润5%的分红保障。”村民熊胜奎笑呵呵地介绍说。
    在开江已确权登记的58万亩土地中,已成功流转8.89万亩,2017年新确定的14个村“六权同确”改革试点也已全面启动。
    “稻田+”构建产业新结构
    土地流转让农村获得了新动能,而稻田里的 “大文章”,则让产业得到了新发展。为传统种养“输血”,开江先后筹措资金1.65亿元,布局3.5万亩“稻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综合示范区。
    据竹溪村一农业公司负责人介绍,“稻田+”模式就是利用稻田水稻种植为基础,通过在稻田中开挖深沟,加高加宽田坎,形成“挖泥成沟、堆泥成基,沟中养鱼、基上种果”的产业模式。经科学搭配品种,将有机水稻与虾、蟹、泥鳅、鱼、牛、水果、蔬菜等产业进行套养、套种,将农业产业结构由“平面式”向“立体式”转变,增强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科学的‘共生系统’不仅能大大提高农产品的品质,而且在收益上更是传统种养的数倍。”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说。
    同时开江不断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双认证”建设进度,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大农产品品牌化培育,督促建立“品牌担保品质、优价激励优质”机制。现已获得“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10个,有机农产品认证8个,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3个,省级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1个。一年来,外销优质农产品4.6万吨,产值达1.3亿元。

    精准对接激发市场活力
   “我们的有机葡萄不止市场价格好,销售也供不应求。”8月2日,狮子庙村牛牛种植基地的“大老板”屈超恒忙得不亦乐乎。
    开江是川东北地区的传统农业丘区县,传统农产品多以品质、口感不占优的籼稻、玉米等经济价值较低的农作物为主,亩均纯收益不足300元,经济作物种植占比低。农业生产面临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的双向挤压,农业产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供需结构性矛盾。
    对此,该县立足连接成渝的区位优势,确立了“建设全国绿色健康食品产业基地”的发展蓝图,精准对接成渝城市群市场需求,将现代有机循环农业作为主攻方向。先后建成万亩莲花世界、万亩黄金花海、万亩橄榄庄园、十里银杏长廊等大规模特色产业园区,累计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257家,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19家。
    深入实施县、乡、村电子商务“三级网络”工程,全面推进“基地+批发市场+零售终端”“基地+配送中心+零售终端”销售模式,建成县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1个、“幸福开江”农村电商网站和农村电商运营服务站点30个,农村商贸流通网络终端基本实现村村全覆盖,农业经营结构得到全面调整。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