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通贤柚这张“名片”到底是弃还是留?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19-04-23

    安岳通贤柚曾经风光一时,如今却价格低迷,种植规模大幅下降——

    困境成因

    价格不合理,除去成本以外收益不大

    其次是通贤柚仅在本地自产自销,再就是劳动力缺乏,导致品质略有下降

    解决办法

    必须由懂技术、有头脑、善经营的农村“能人”组建联合社,有效实施通贤柚品种改良、降酸增糖、提质增效打造品牌,多走出去宣传推介,提高知名度。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周金泉

    柚花飘香时节,记者在安岳县调查了解到,俗称安岳“三大宝”(柠檬、柚子、粉条)之一的通贤柚如今风光不再。因为,通贤柚的种植效益逐年走低,大多数种植户任其自生自灭,通贤柚从顶峰时期的7万余亩萎缩至现今的3.4万亩。逆境之下,通贤柚是留还是去?可喜的是,当地正坚持“稳定面积,提质增效”的思路,力保通贤柚“金字招牌”。

资料图片

    曾风光一时 如今效益低下

    4月18日,在安岳县通贤镇帽石村,柚子园处处是花果同树的“奇观”。花,是今春的,果,却是去年10月成熟的。这并非为了留树保鲜、错峰销售,而是果的价值太低了,采果工钱远抵不上卖果收入,树上的果早就干枯、木质化了。

    “我家种的10亩通贤柚,只卖了1/3,2/3都留在树上了!”帽石村十一组农户吴明奇说,“现在的通贤柚,拉一车才卖100元,哪个还去采嘛!”

    安岳县通贤柚专业合作社原理事长关先付说:“10多年前的顶峰时期,通贤柚卖到10多元1斤的都有,后来价格逐年走低,前两三年只能卖几角钱1斤了,2018年更是只论‘个’来卖了,1个才卖0.5—0.6元。”

    通贤镇农业服务中心干部张松说:“按这一两年的行情,1亩通贤柚的产值只有1500元至1600元,除掉每亩五六百元的农药和化肥,再算上劳动力成本,几乎就没有效益了。目前,全镇通贤柚面积从2000年高峰期的上万亩,已经减少到了3500亩左右。”

    通贤镇是安岳通贤柚产业的缩影。安岳县农业农村局经作站站长吴涛说,10多年以来,全县通贤柚种植面积不断减少,从最高发展7万多亩,减少到了目前的3.4万亩。

image.png

资料图片

    市场冲击大 种柚不如打工

    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始,通贤柚因为品种好、种植户管理精细、勤施农家肥等原因而一“柚”难求。于是,90年代至2001年,安岳县鼓励通贤柚产业发展,全县形成了通贤柚技术指导体系,乡、村、组都有技术指导员,打造了通贤、天马、石鼓等6大通贤柚基地乡镇,建成了7万余亩通贤柚“百里长廊”。通贤柚跻身安岳“三大宝”,被评为四川省“良种柚第一名”,6次获全国柚类科研生产协作会优质柚类评比金杯奖。2011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通贤柚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从往日的一“柚”难求,到如今的论“个”卖、种植面积大幅萎缩,有着多方面原因。

    “最大的原因就是,价格不合理,除去成本以外收益不大。”关先付分析说,“其次是通贤柚仅在本地自产自销,再就是劳动力缺乏,导致品质略有下降。”

    张松认为:“通贤柚的种植效益与打工相比不是很高。现在有技术的人在外面打工,一天都要挣两三百元。从2001年以后,农村主要劳动力都出去打工了,导致通贤柚管理粗放、树势减弱,或是自生自灭,进一步造成了价值低下、面积萎缩等恶性循环。”

    “现在,水果品种更新时间很短,两三年就出来一个新品种。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市场上的水果朝发夕至。这样,消费者就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通贤柚因此受到的冲击很大。”吴涛说,“通贤柚不像柠檬,柠檬是全县的主导产业,有业主带动,普遍效益较好。通贤柚都是一家一户零星种植,价格卖得好发不了财,卖得低饿不了肚皮,老百姓不靠此维持生计。这些因素造成管理不到位,标准化生产跟不上,品质和销售都不太理想。”

    “两条腿”走路 提质效拓市场

    虽然,效益低下、种植面积萎缩、不是全县主导产业等多重因素,使通贤柚已不复当年的风光。但是,通贤柚依然是安岳一张不能落下的“名片”。

    通贤镇历届党委政府都没有放弃通贤柚,并且年年发放技术资料和开展培训,极力引导农户留住特色产业。通贤镇副镇长谢小丽说:“我们在积极争取各级资金,目前正力争县科协投入一笔科普经费到我们的通贤柚科普示范园,让其发挥更大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争取项目加强服务队伍建设,带动农户该管的管、该留的留。”

    实际上,通贤柚自10年前陷入种植面积萎缩、效益低下的困境之后,县财政每年投入100万元通贤柚产业发展资金,重点投向6个基地乡镇的示范园,采取“民聘公助”方式在6个基地乡镇聘请产业辅导员,以让通贤柚“稳定面积,提质增效”,时至今日仍是坚持这一思路,力争让现存的相对集中的3.4万亩通贤柚稳定下来。

    “近年来,我们着力进行通贤柚降酸增糖和防內裂技术攻关,指导农户按标准化生产、不要偏施化肥,来保证通贤柚的品质。此外,还将在技术上寻求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的支持,从品种品质上进一步探讨,满足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吴涛说,“在市场规划上,我们去年就在筹建通贤柚销售集散地,以此规范通贤柚的销售行为,延伸拓展销售市场。”

    安岳县商务和经济合作局副局长谢培强建议,通贤柚要“两条腿”走路:一是必须由懂技术、有头脑、善经营的农村“能人”组建联合社,有效实施通贤柚品种改良、降酸增糖、提质增效;二是打造品牌,多走出去宣传推介,提高知名度。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