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农新闻网眉山丹棱讯(通讯员 刘敬宗)生产环境越好,农副产品的附加值越高。丹棱县在农业环境保护、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面,始终坚持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发展户用沼气。“有了沼气,就可以解决农村中绝大部分的环境污染问题。”县农村能源建设办公室负责人说。可食植物的生活垃圾、坏掉的蔬菜、烂果、果皮、杂草等均可丢入沼气池,从而实现源头减量。截止目前,全县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32000多口,大中型沼气工程2处,联户沼气池和集中供气沼气工程20处,年产沼气1120万m3,折合节约标煤0.83万吨,减少碳排放3.4万吨以上。沼渣、沼液综合利用面积15万亩以上,全县沼气农户每年增收节支3000万元以上。
推广有机肥料。肥料是植物的粮食,长期使用化学肥料,已使许多耕地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酸化、板结现象,近些年来,丹棱县农业部门积极倡导有机肥替代化肥,以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从而达到提升农产品品质的目的。“我的280株果树施用有机肥50吨。”板桥村1组村民赵泽如说,像赵泽如一样在新建果园按每亩10吨有机肥的标准一次施下的农户比比皆是,有机肥推广应用面积达15万亩次以上。今年,丹棱县被农业部列为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
农药使用零增长。“三年前,我的葡萄园使用农药的资金总额在13万元左右,如今实施避雨栽培之后,农药资金还不到3万元。”丹棱县绿之润农庭农场业主谢林说。像谢林一样拥有400多亩设施农业的农场主,正在由传统农业逐步迈向现代农业,对园区内所有农作物实施健身栽培,以增强自身的抵抗能力,从而减少用药量;采用黄板诱杀田间害虫,利用害虫趋光的特性,使用太阳能频振灯夜间灭虫,在果园、在粮田、在菜园随处可见各种绿色防控措施,从而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推广设施农业,可以让农作物在不良气候条件下也能正常生长,从而实现化肥、农药的减量目标;今年,该县还首次引进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项目,在3万亩水稻主产区实行穗期病虫害统防统治,仅此一项就可以节省化学农药20%以上,节省化学农药3000公以上。
农资包装、残膜定点回收。每个村组都建有垃圾回收池,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在走村串户,开展科技培训,试验示范的同时,及时引导农户将使用过后的农药包装瓶、农膜拿到垃圾回收池,不得随意丢弃,不得污染环境。
定点监测让数据说话。今年6月,该县以境内的丹棱河、安溪河、金牛河上游农业生产区为重点,选择了具有代表性丹棱河上游的为红石水果基地,安溪河上游的为黄金源家庭农场,金牛河上游的美辉葡萄园三个水果生产基地,作为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的定点监测点,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与抽查相结合的办法,最终用数据说话,达到化肥农药减量,农业生产增效,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空气清晰,生态良好,环境美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