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左杉
3月25日,川渝成本信息化建设交流座谈会举行。会上,参会人员围绕成本调查监审数字化转型建设,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对川渝成本数字化、人工智能化转型提出共同推进的具体措施。
近年来,围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部署,川渝两地深化成本工作协作,促进数字技术赋能成本工作,推动新时代成本工作高质量发展。
数据是新型生产要素。四川省成本调查监审局从2023年开始建设四川省成本调查监审数字化平台,历时近2年,已逐步完善农产品分析预测系统建设、重要商品和服务成本调查系统建设、成本监审系统建设。该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监测农业和现代产业发展动态,提供风险预警,指导产业规划布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服务企业降本增效。目前,该平台已建立全省生猪、中籼稻、玉米、小麦、柑橘、钢材等行业的成本收益智能化数据库,可及时提供相关价格预测预警和指导建议。经过试用,生猪成本收益模型对生猪价格走势预测精准度达93%。
“今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实施五周年,川渝之间的融合发展也备受关注。我们将以整合资源、建立机制、培训交流、共享成果为协作联动方法,加强川渝两地的深度合作、同题共答,助力川渝两地唱好‘双城记’。”四川省成本调查监审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