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秦 记者 李正勇)近日,“西南农资骨干流通走廊”在泸州启动建设,这是全国首条农资骨干流通走廊,由泸州发起,四川、重庆、广西、贵州、云南5省(自治区、直辖市)14市共建。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不少农资企业全力冲刺春耕“开门红”。记者在九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禾”)的生产基地看到,等候装肥的大货车已经排起了长龙。
全力拼抢“开门红”,九禾表现出良好态势:项目建设“快”、生产发运“忙”、田间服务“早”。市场端“增”势迅猛,截至目前,九禾复合肥销量同比增加42%,营收同比增加15.86%,利润总额同比增加170%,实现服务和效益“双提升”。
项目建设 快
新项目迎春“破土”,园区建设收尾
3月2日上午,由九禾和宁夏和宁化学有限公司共同推进的泸天化年产30万吨高效复合肥二期工程项目正式动工。该项目共占地254亩,总投资约5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15万吨/年氨酸法复合肥装置已于2023年底投产;二期15万吨/年高塔复合肥装置预计2025年11月建成投产。两期项目将构建“工艺互补+产品联动”双线协同体系,推动“新农化”产品结构向高效化、功能化、精准化跃升,助力泸天化从传统单质氮肥向现代高效、绿色生态肥料转型发展。
与此同时,泸州纳溪三江坝的“泸天化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也进入收尾阶段。项目负责人胡小刚表示,正全力冲刺一季度建设目标,确保按时投用。此外,九禾申请的《一种硫酸脲复合造粒改进装置》已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标志着其在新兴肥料领域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能力再上新台阶。
生产发运 忙
车间机器轰鸣,农户心里踏实
走进九禾位于四川泸州的生产基地,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们穿梭忙碌,一袋袋肥料源源不断地“走”下生产线。近期,九禾在四川泸州、重庆江津、广西南宁和宁夏银川的4个生产基地24小时不间断生产,复合肥单日发运量达4000吨左右,运往全国各地春耕备耕一线。
九禾公司副总经理罗斌介绍,公司精心规划物流路线,确保仓库不积压、配送不延误。今年以来,九禾的产量和发运量同比分别提升了50.26%和52.02%,为春耕备耕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广西灵山县那隆镇的农资经营部,负责人李佳斌表示,今年共储备了2000吨九禾复合肥,基本能满足春耕需求。“只要市场需要,一个电话,九禾就会马上安排补货,非常方便及时。”李佳斌笑着说,“化肥提前储备,农户们心里踏实多了,今年有望迎来丰收年!”
田间服务 早
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手把手指导
记者走访发现,当前正是李树、桃树萌芽开花和茶树发新芽的关键时期,同时春季蔬菜种植也需要施用底肥。九禾的农技服务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根据作物生长需求,为农户分享“种植经”。此外,九禾还开展了“一施就好,连中三元”抽奖活动,吸引了大量农户参与。活动现场,农技服务人员为农户发放宣传资料,讲解施肥知识。
“2025年,九禾股份将深入开展‘乡伴一路、九州禾香——泸天化九禾新农化助力乡村振兴万里行’活动,充分发挥服务‘三农’的主力军作用。”泸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常务副总经理,九禾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田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