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奇珍”出四川!转动特色水产“金钥匙”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5-01-14

关键词 特色水产
  2024年,新年伊始,一则“向尔滨回礼”的网络热梗让四川网友们忙活起来,大家纷纷推销起自己家乡的特产,而雅安鱼子酱意外成了“显眼包”。
  不止是鱼子酱,四川还有不少水产“奇珍”:以鲟鱼、虹鳟(国产三文鱼)等为代表的冷水鱼;价格高昂的鳗鱼、鲥鱼、娃娃鱼等高端水产品……另外,罗氏虾、基围虾、大闸蟹、珍珠蚌等甲壳类水产品也登上“奇珍”榜。
  为向江河湖海要食物,践行“大食物观”,行业主管部门和从业者不断探索新路:依托我省河流、水库众多的现实条件,发展设施渔业、圈桶养殖,或是探索“鱼蚌混养”新型养殖模式,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洪瑜 文/图

鱼子酱产业 集群式发展
  1月2日,雅安市荥经县冷水鱼(鱼子酱)现代农业园区内,上百口标准化养殖鱼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粼粼波光,鱼池内,杂交鲟、俄罗斯鲟等不同品种的鲟鱼正结队畅游。
  不久前,依托当地冷水资源优势,全球最大的鱼子酱生产商——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荥经建成鱼子酱养殖加工生产线,成功生产出第一罐鱼子酱。这让不少业内人士倍感振奋。“千岛湖公司的入驻,将推动四川鱼子酱产能大幅提升,助推天府鱼子酱产业集群建设。”四川省水产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对消费者而言,从前,想吃鱼子酱只能去高档餐厅和专门的酒店,但现在只要拿出手机,打开天猫下单后,一两天后就能收到四川本土养殖、加工的鱼子酱。”四川卡露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邵辉说。
  发展鱼子酱产业,四川凭什么?“优势就在于优质的冷水资源,这为鲟鱼养殖提供了前提;另外成都、重庆两大消费市场也是产业发展的底气所在。”四川省水产局相关负责人说。
  同样位于雅安境内的天全水产现代农业园区鲟鱼养殖基地,更早探索四川鱼子酱的生产和市场化路径。“一年多来,我们在不断地扩能、提质,针对市场和品牌培育持续发力,2024年整体销量达到预期目标。”润兆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军说。
  据悉,目前四川制定了《天府鱼子酱产业集群建设方案》,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天府鱼子酱产业集群。
  “当前,雅安正扎实推进天府鱼子酱产业集群建设。通过‘荥经+天全’的强强联合,助推雅安鱼子酱年产能达到500吨左右。”雅安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瞿炼石说。

未命名-1.jpg

水产工人捕捞鳗鱼

川鳗市场 强势增长
  1月3日凌晨,一辆满载着鲜活鳗鱼的运输车来到成都市大邑县王泗镇工业区,这些鳗鱼经加工后将成为美味的“蒲烧鳗鱼”发往国内外市场。
  “我们利用长江上游优质水源养殖,确保产品达到出口标准。我们还准备了春节礼盒,非常适合作为礼品赠送……”直播间里,主播卖力地介绍着产品,评论区不少网友写下评价:“味道好,价格实惠,四川鳗鱼品质很好。”
  不少网友认为鳗鱼是海水鱼类,四川怎么会有养殖呢?其实,鳗鱼属于典型洄游性鱼类,即在海水出生并洄游至淡水长大。目前,由于鳗鱼人工繁育技术尚未突破,鳗鱼苗只能依靠人工捕捞,导致其市场价格居高不下。
  2006年起,在福建长期从事鳗鱼行业的沈明国决定返回家乡创业。经过十余年不断选址、试养努力,最终在宜宾江安建立起鳗鱼养殖基地,又将加工厂建在大邑县。
  作为全省唯一一家鳗鱼养殖、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企业,现任成都市海光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沈明国深知品质的重要性:“我们严把品质关,这些鳗鱼想要出口海外,必须对170 多项指标进行 4 次‘体检’。”2024年公司产品出口额达到7000多万元人民币。
  据悉,在2024年前,该公司经营业务90%依赖海外。为了避免过度依赖海外市场带来的隐性风险,2024年,公司通过线下零售、电商直播带货等方式拓展国内市场。“2024年国内市场销售额在500万元左右。”沈明国说。
  对2025年,这家四川鳗鱼独角兽企业还有新的期待。沈明国说,公司除了鳗鱼板块业务增长外,还要做好三文鱼的加工销售,力争实现全年2亿元营业额的目标。

未命名-1.jpg

水产工人进行珍珠蚌插片手术。资料图片

珍珠蚌产业 升级蝶变
  “看,这些珍珠蚌长得非常快,最大的已经有巴掌大小。”1月7日,隆昌市黄家镇黄土桥水库,库区管理员黄师傅正撑着小船检查珍珠蚌长势。“从前这里的水是深绿色,现在的水质已经明显改善。”
  去年4月,库区管理方在300亩水域投放了珍珠蚌,采取人放天养的模式开展“鱼蚌混养”,在水体上层挂蚌、底层养鱼,旨在探索出一条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新路子。“珍珠蚌有着‘天然净水器’之称,它们以水中浮游生物为食,具备很强的净水能力,一只成年珍珠蚌每天可净化40升水源。”负责水库管理运营的泸州裕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何云说。
  “这是水库最新水质的检测报告,目前水质已经达到二类水标准,符合环保部门的要求。”何云说,“经过加工的珍珠粉,市场价格不菲,品质稍好的每斤能卖到3000多元。”为此,他谋划布局珍珠蚌加工环 节 ,提 升 产 品 附 加 值 。2024年,何云还与外省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预计2025年四川珍珠蚌将成功出川,进一步扩大川蚌的养殖规模和知名度。”何云说。
  在珍珠蚌养殖面积更大的达州开江,几十名工人正在珍珠蚌插片手术(珍珠蚌产珍珠的人工操作环节)车间忙碌着。开江民生渔业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熊吉兵介绍,开江采取上层养殖珍珠蚌、中层养淡水鱼、底层养殖鱼虾蟹的生态立体养殖模式,全县珍珠蚌养殖面积在7000亩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在水产品精深加工板块,开江更早谋划布局。开江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正着手水产加工园区建设,预计明年中旬,开江将建成具备鱼丸、珍珠饰品、小龙虾等水产品加工的集散和珠宝中心。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依托第一产业的鱼虾蟹珍珠蚌养殖,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打造名副其实的西部珠宝之都。”

记者手记

依托资源禀赋,四川水产行稳致远
  “发展水产养殖,四川要找到自身的资源禀赋。”行走水产一线,行业主管部门、业内专家不止一次向记者说起这句话。
  在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背景下,四川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目前全省养殖面积超500万亩,位居全省水产养殖的“头把交椅”。其背后正是依靠我省丰富的宜渔稻田和冬水田资源,尤其是川南地区利用“冬季无冻土、春季回温早”的气候优势,生产的早虾在全国小龙虾市场独树一帜,引得小龙虾养殖第一大省湖北也来学习。
  其实,不论是让网友感到惊奇的“雅安鱼子酱”,还是有着“国产三文鱼”之称的虹鳟鱼养殖,二者在我省得以发展,都离不开四川河流众多的优势。
  大力发展“特色水产”的四川并没有放弃常规水产品种养殖。作为居民“菜篮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江十年禁渔的背景下,作为国家战略腹地,四川水产品还承担着稳产保供的重任,走出了一条“基础稳固、特色突出”的产业发展道路。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