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科技赋能植保 创新驱动发展——第38届中国植保“双交会”观察
来源:农民日报 时间:2024-12-04

(记者 王腾飞 陈楠)近日,第38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以下简称植保“双交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全国植保“双交会”历来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农药市场有何新趋势、新需求?自主创新该从何处发力?植保该如何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在这场盛会上都能找到答案。

助力粮食安全

植保向绿色智慧不断升级
  在开幕式信息发布环节,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全国农技中心”)病虫害防治处处长郭永旺介绍,2024年全国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面积59.81亿亩次,经有效防治重大病虫害(不包括草害),挽回三大粮食作物损失6100万吨以上。
  全国农技中心首席专家刘万才告诉记者,接下来,植保工作将重点把好病虫测报关、防治指导关和药械使用关,推进标准化、智能化、数字化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网络建设,提升防灾减灾实时监测和预警预报能力,结合“把脉问诊”和“照方抓药”,带动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和效果。
  “今后在农药使用方面,应着重注意药剂使用更加科学规范、农药选择更加高效低毒、施药装备更加智能精准。”全国农技中心农药药械处副处长张帅介绍,将继续组织全国植保体系开展科学安全用药系列培训,全面提升广大农药使用主体科学安全用药水平。

应对转型挑战

关键在科技创新
  当前国际局势错综复杂、原药市场价格剧烈波动,我国农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面临多重挑战,如何破局?创新是根本的解决之道,这一点已成为业内共识。
  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所长黄修柱介绍,2024年新增登记的生物农药占新农药品种数量的50%,且全部由国内企业自主或合作研发;微毒、低毒农药成为主流,2024年新登记的农药均为微毒或低毒。我国农药出口数量同比上升,但利润跌幅较大。与此同时,农药生产产能严重过剩、需求疲软、市场竞争激烈。
  “解决产能过剩、大而不强的问题,关键要靠科技创新。企业要以科技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而不能仅靠拼价格。”黄修柱认为,创新要聚焦高效低风险的新化学农药、现代生物技术研发的新生物农药等关键技术;药检系统也要从优化评审、提升服务水平、严格监督管理等方面支持农业企业创新发展。
  创新也是行业最强烈的呼声。记者在现场看到,有不少企业正在致力于通过创新打造自己的核心产品和竞争力。青岛清原作物科学有限公司展示了2018—2027年研发管线的19个专利化合物,其自主创新研发的除草剂“拳头”产品氟草啶、氟砜草胺等,为我国恶性抗性杂草防治提供了全新的管理工具。 微生物产业近年来蓬勃发展,不少企业带来了微生物新品。
  从应用大数据和AI的智能精准测报系统,到各项技术指标不断优化的植保无人飞机新品,再到或专注深耕生物农药、抗性小虫治理,或聚焦飞防专用药剂、驱鸟剂等细分领域培育新优势的企业……这些植保“双交会”上展现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新赛道,正汇聚成推动行业发展的新动能。

关注市场动向

植保无人飞机明年预计需求超6万架
  明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如何?农药药械市场有何新需求?在植保“双交会”上,全国农技中心发布了2025年重大病虫发生预测以及农药药械需求信息。
  郭永旺介绍 ,预 估2025年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大豆、油菜等粮油作物重大病虫害将呈重发态势,预估发生面积将达到34.5亿亩次,比2024年增加8%,这将对70%以上的粮油作物产区构成严重威胁。
  需要重点关注的重大病虫害包括:小麦的“四病一虫”——赤霉病、条锈病、纹枯病、茎基腐病、蚜虫,水稻的“三虫三病”——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玉米的“四虫三病”——草地贪夜蛾、粘虫、棉铃虫、玉米螟、南方锈病、大小斑病、穗腐病,以及马铃薯晚疫病、油菜菌核病、大豆根腐病、草地螟和蝗虫等。
  在农药使用方面,2025年种植业农药使用总量预计将稳定在24万~25万吨,化学农药使用量有望保持下降趋势,以杀虫剂下降为主,而除草剂和杀菌剂使用量将呈增长趋势,生物农药使用量则略有上升。
  在新型药械需求方面,当前植保无人飞机行业发展迅速,更新换代速度加快。2025年预估全国植保无人飞机需求量将达到6万架以上,作业面积预计超过30亿亩次,防飘、除草、果园使用技术有望取得突破。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