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泽 摄影报道)3月18日下午,中国·宜宾2019己亥年 “喊茶活动”在翠屏区明威镇举行,万亩茶园迎中外宾客。
活动仪式现场
明威,取“公生明、廉生威”之意,她因茶而生,亦因茶而兴。早在清光绪年间,勤劳淳朴的明威人便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张。历代明威人始终坚持“生态立镇”理念,至今森林覆盖率依旧高达56.7%,有着“天然氧吧”的美誉。
近年来,明威镇紧紧围绕中央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抢抓省委、省政府打造“千亿茶产业”历史机遇,勇担建设北域十万亩早茶基地重任,建成高标准生态茶叶基地30000亩,培育起年产值1.5亿元的茶产业体系,并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生态乡镇、国家级卫生乡镇、四川省森林小镇、四川省园林镇、四川省乡村旅游特色乡镇、四川省水美乡村。
万亩茶园一角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的全面振兴,而在广大农村,茶,无疑是最简单最便捷的文化消遣方式。明威人民,爱茶,事茶,以茶为伴,以茶为生。举办“喊茶活动”,祭祀茶神,祈盼丰收,是明威人民向茶致敬的最佳方式。
茶园牧歌景区
相传,唐代陆羽闻知宜宾有茶,欣然前往。途经明威地界,但见碧水丹山,风景秀丽,山崖皆生茶树,茶根深嵌石缝。陆羽甚异,采茶叶至农家制茶,茶香四溢,遂记之于《茶经》,曰:其地,上者生烂石,意为:上等好茶生于烂石之间。茶香上达天庭,玉帝闻之,询问其故。太上老君答曰:人间陆羽于明威制茶,茶香至矣。玉帝遂诏陆羽上天制茶。陆羽随太上老君飞天之时,其腰间印玺不慎掉落,而印玺掉落之处无端生出一山峰,后人称之为“茶玺峰”。至此,明威茶农每年初采茶叶,必至茶玺峰祭拜茶神陆羽。祭祀风俗传至清末,后因战乱,茶事衰弱而中断。
中国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兴于盛唐,盛于大宋。宋代的贡茶和茶文化在历史上享誉盛名,很好的促进了茗茶的发展。古戎州(今宜宾)有着3000多年的贡茶史,更是宋代八大御茶园之一。
“喊茶活动”是宋代御茶园的一个重要祭祀活动,定于每年的“惊蛰”之日,即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万物复苏,勤劳的劳动茶农也将迎来第一撮春茶。这一天,茶农将聚集在一起,在太阳升起的同时呐喊“发芽啦”,唤醒大地万物,更寓意茶农们有一个好的收成,并将第一撮春茶用以祭奠天地给予茶农的馈赠。
中外嘉宾会聚
此次活动吸引了300余名中外嘉宾见证了春茶发芽,感受茶文化的魅力。明威镇坚持对“喊茶活动”的传承,不仅是对这个重要祭祀活动的延续,更是对中国数千年茶文化历史的传承和对当代茶文化建设繁荣新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