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育乡村人才 筑振兴根基——第六届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论坛侧记
来源:农民日报 时间:2024-10-14

  (记者 赵艺璇)“通过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2023年全国培养高素质农民82.62万人,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人力支撑。高素质农民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大学生村官、进城务工返乡人员、退役军人、大专及以上毕业生等新生力量不断增加。”在10月9至10日举办的第六届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论坛(以下简称“论坛”)上公布的消息令人振奋。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发挥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作用,提高农民教育培训实效。此次论坛总结了我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经验和成效,为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筑牢人才根基。

  高素质农民培育成效显著

  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对于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副校长宋聚国介绍:“我们面向广大农民积极开展农业农村科技普及和实用技术培训,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云上智农App高素质农民注册用户达到810万人,日活用户10万人次,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辐射超过2.3亿人次。”

  论坛发布了《2024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农民职业教育正在有序推进。2023年,各涉农职业院校紧扣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实际,优化专业设置,创新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积极促进人才培养供给和产业需求有机衔接。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中职教育招生2.4万人,在校生5.9万人,培养了一批高素质农民和知农爱农实用人才。

  高素质农民队伍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产业发展水平稳定向好。在《报告》的统计对象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较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获得农民技术人员职称、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占比较上年分别提高了5.5个百分点、2.4个百分点;从事休闲农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占比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此外,49.86%的高素质农民为大学生村官、进城务工返乡人员、退役军人、大专及以上毕业生等新生力量。

  “头雁”领航,“雁阵”齐飞,我国高素质农民继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带领周边农户共同发展。据统计,71.36%的高素质农民对周边农户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主要是给周边农户提供农业技术指导、统一销售农产品;26.54%的高素质农民获得县级及以上荣誉或奖励,比2022年提高了1.55个百分点;16.92%的高素质农民担任村干部,5.03%的当选县级及以上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

  这些成效的背后,是农民教育培训基础支持的持续巩固。“我将时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持续厚植爱农情怀、站稳三尺讲台,不断提升教学、教研和社会服务能力,做好新时代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论坛期间,陕西省宝鸡市优秀农民教育培训教师赵艳萍作为代表发言,从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11年来,她已授课2000余课时,培训学员5000余人次,帮助大批农民成长为乡村振兴的带头人。《报告》显示,我国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不断发展,师资水平持续提高,教材建设和培育质量管理全面优化,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保障。

  激活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动能

  “我一定要让农民轻松种田,体面干农活。”2013年,决定返乡创业的董敏芳在心中暗暗发誓。11年过去,已经成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十佳农民、湖南省岳阳县丰瑞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她终于实现了这个梦想。在这趟逐梦之旅中,对现代农业科技的学习和应用给了她重要的动力。

  为了提升种粮效率,董敏芳投入大量资金,购置了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烘干机等设备100多台(套),建立了10万平方米的智能育秧基地以及上万吨粮食仓库,实现了农业生产一条龙机械化服务。此外,她还建成了全市首个全过程可追溯的900亩智慧农业示范基地,通过手机App终端控制,实现水肥一体化、远程供水自动化。“下一步我将继续扎根田野,发挥高素质农民的示范引领,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推动粮食种植机械化、信息化、产业化、工业化发展。”董敏芳说。

  另一位优秀高素质农民代表,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海南省三亚市天涯区梅村村党支部书记董永勤同样深知农业科技的重要性,并将技术培训融入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中。早年间,他通过种植哈密瓜成为村里第一位致富人,随后免费将技术分享出去,鼓励村民加入种植行列,不仅规模化发展冬季瓜果菜、热带水果种植,还培养出了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致富能人。

  在本次论坛的“科技振兴”分论坛上,专家们围绕“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激发乡村全面振兴新动能”进行交流分享。论坛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农业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优化组合农业生产要素,构建新型生产经营方式,都需要具有相应技能的从业者队伍。因此,要通过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引导农民学科技、用科技,按照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要求,着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农业从业者,为加快农业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效人才支撑。

  农民教育培训仍需全面发力

  尽管近年来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成效显著,但依然存在薄弱环节。例如,培育体系有待强化、培育精准性需要提升;农民职业教育普遍缺乏经费支持,高职以上高层次教育供给有待加强;高素质农民在队伍发展、示范带动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但是在产业水平特别是农业生产经营纯收入上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同时,区域之间高素质农民发展的地域差距长期存在,需要政府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支持扶持政策。

  对此,《报告》提出了一些建议。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指引下,大力开展职业培训,进一步优化培育体系,突出农广校等公益性教育培训机构的主体作用,加强对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质量效果评价;强化职业教育供给,推进农民中职教育免学费,对农民接受高职教育给予更多政策支持,为农民提供终身教育平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特别是在教育培训、贷款贴息、生产性基础设施支持、土地流转优惠等农民高度关心的政策上,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具体举措;加强区域分类指导,在西部地区加大对高素质农民的产业和金融政策支持,提升他们的产业发展能力,在东北地区制定政策吸纳更多年轻的、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高素质农民从业,提升他们的生产技术技能、品牌化和组织化程度,促进高素质农民带领广大农民共同发展。

  为推动农民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新的探索已经开始。例如,2024年中央财政加大支持力度,新增资金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各地聚焦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组织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专题培训等四个专项行动,大力培育粮食安全守护者、产业发展带头人和乡村振兴主力军。下一步,农民教育培训将继续以全面提升农民综合素质为主要任务,夯实国家粮食安全人才基础,强化脱贫地区人才支撑,扩大农村就业创业人才队伍,完善乡村发展建设治理人才供给,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