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宜宾翠屏区永兴村探索“三活+三合”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
来源:四川新闻网 时间:2024-08-20

宜宾市翠屏区永兴镇永兴村位于翠屏区北域乡村振兴示范带,国道G247穿村而过,是三产融合片区中心村,建制调整改革后由三个村合并而成,辖区面积10.01平方公里,辖17个村民小组5646人,脱贫户74户206人。永兴村以种植莲藕、高粱为主,做优特色产业,助力脱贫增收,探索“三活+三合”发展模式,助力村集体经济突破发展困境。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670.95 万元,收益49.8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5万元,先后获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卫生村、市级四好村、市级文明村、市级文明示范村、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市级现代农业园区。

“盘活”闲置资源 合作经营促增收

永兴村着力盘活资源要素,探索出自主发展、租赁经营、服务创收三种经营模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一是自主发展打造基础。着力盘活集体闲置房屋,通过各种形式将闲置办公室阵地升级改造为村民休闲活动场地,由村集体自主经营,实现持续稳定的收入。开发集体土地资源,整合集体经济扶持村项目资金34万元配套建设11亩停车场,停车场获得收入7.06万元。二是租赁经营拓宽渠道。为解决初期招引经营主体困难的情况,永兴村以荷莲为主要元素对村容村貌提升改造,完善周边基础设施建设,配套闲置房屋改建,招引公司入驻从事餐饮、民宿等产业,集体出租收入4.5万元。三是服务创收提升质效。永兴村组织闲散农户25 人组建劳务社会化服务工作队,开展联合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的中介服务,采用企业化管理模式,承包农业生产服务、物业管理服务、建设工程服务等,2023年输出劳动力 1800 余人次,农户创收6500万元。

“带活”产业发展 整合资源创示范

永兴村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通过整合运用种子基金、移民后扶资金、乡村振兴资金等项目牵引,争取多方支持、激活各方合力,助力打造永兴荷莲乡村振兴示范区。一是统一规划定位。永兴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结合村上多年种植莲藕的历史,聘请专家因地制宜规划莲藕为主导产业,配套发展农特产品销售、餐饮、民宿等新业态,打造有山有水,自给自足的乡村农旅融合元素。二是多方争取聚力。村党支部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多方争取项目资金,整合各类财政涉农资金619万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莲藕2500余亩、订单酿酒红粮1900余亩、金丝皇菊20亩、建成温室大棚33亩,形成规模化产业发展格局。三是创新机制共赢。构建对村集体确权赋能机制,将财政投入农业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形成的资产确权给村集体经济组织,探索农村集体资产“三权分置”。构建各方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村党支部+联合社+公司”的模式,引进企业14个,带动发展专合社3个,家庭农场12个,实现企业、经营主体、村集体、农户互利共赢。

“办活”文化新节 农旅融合聚人气

一是丰富文化底蕴。永兴村通过举办文化节、创建文明积分等方式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村居文化建设。利用荷莲文化底蕴和油菜产业,连续举办十四届荷莲文化节和两届油菜花节,由村集体负责经营和维护,建设展销中心,通过承办文旅特色展销会、销售特色农产品、承接组织团建活动等,为集体经济增加收益23万余元。二是构建文化舞台。搭建村级文化舞台,推广“一约五会”自治模式,开展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评选、“川善治”积分制等乡村治理活动,通过共建共享,推动形成乡风文明、家风良好的新农村,带领全村群众建设和美宜居的农村新面貌。(供稿:翠屏区农业农村局 李雪)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