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郑庆红)作为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供销合作社在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发展、服务城乡群众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擦亮四川农业大省的金字招牌,加快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在这场攻坚战、持久战中,省供销系统创新服务供给模式,在助力四川脱贫攻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中积极作为,在推进经营服务体系上下贯通、提升为农服务能力、提高供销社电商发展质量等领域,创新突破,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头牵着农民的手,一头连着城市的心”,成立于2015年9月的达州供销网优电商公司(以下简称达州网优),经过3年多的不懈努力,已初步构建了以供销e家等线上平台为中心,200家乡村电商服务站点、25家城市e店为节点,物流线路覆盖达川区80%乡镇的达州本地农村电商发展的网络体系,在服务带动当地小农户发展、整合打造农村电商平台、创新脱贫攻坚帮扶模式、助力农民增收致富上,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公司的植保飞防服务大队被供销总社评为“最牛团队”
城乡联动
打通农村购销“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
达川区石梯镇长安村,一个距达州市区约50公里的山村,全村935人,平时基本只有留守老人和儿童。“每次赶车到镇上卖菜,来回路费和在镇上吃东西的花费不说,还得花大半天时间,基本挣不到钱。”67岁的老人吴培珍说。2016年12月,达州网优入驻长安村,设立了电商服务点,开设了网上代买日用品、副食品、农资产品,代卖粮食蔬菜、水果、畜产品等业务,物流车定期上门,按市场价格收购村民的农产品,并送去他们提前预约的日用品,为当地村民带去了极大便利。
2017年夏天,作为长安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的西瓜大丰收,近10万斤的收成让村民又喜又忧,担心卖不出去。达州网优获悉这一情况后,及时与西瓜专合社签订了销售协议,通过城市e店销售体系和对线下配送的超市、机关、学校等进行动员,10万斤西瓜很快销售一空。“电商服务点为我们村解决了销售的大难题!”村支书周林成提起这事儿满是感激。
从2015年成立起,达州网优就把服务三农、在助推脱贫攻坚中主动作为作为公司的运营宗旨。截至目前,像长安村这样的村级电商服务点已建立了180家,约20万群众直接受惠。
在条件较好的村社和贫困村建设“电商服务站点”,把优质的农产品引入电商平台销售,把有质量保证的农资产品和工业品送到百姓手中,实现“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快速形成渠道优势,达州网优通过整合各方资源,打造城市和乡村对接融合的电商服务和物流配送体系,帮助当地农民实现了“购物不出村、生活不出村、销售不出村”的目的。
线上线下联动
打造全产业产销配送体系
融合发展农产品一二三产业,建立全新的产销对接机制,2017年5月,达州网优等共同出资的达州市珍硒农产品公司挂牌成立,以整合达州市农特产品资源、培育打造当地名优农特产品品牌,实行“公司+基地+直营店+连锁配送+品质服务”的生产经营模式,让更多优质生态农产品无需通过中间环节,直接走进学校、机关、酒店等团体单位。
为从源头保证农产品的生态供应,健全完善农产品产业链,公司通过流转土地自建大雁蔬菜种植基地、与昌红村蔬菜专合社联建1180亩的大型无公害蔬菜基地等,直产直供,为配送体系提供更多质优价廉的生态蔬菜。
为降低流通成本,确保配送菜品的质量安全,公司建立了占地三千平方米的仓储配送基地。每日凌晨,田间地头的蔬菜由物流运输车运送到这里,统一进行打理、分类,经过规范的食品安全检测后,再配送到学校、商超和酒店等地。
“以前我们是从农贸市场进菜,菜品质量参差不齐不说,还得费口舌讨价还价。”达川区飞翔幼儿园园长孙春艳说,“如今达州珍硒送来的食材有企业品牌保证,有安全认证,价格又公道,为保证新鲜度还坚持每天早上配送,家长放心,幼儿园省心!”
达州网优注重线上综合性电商平台的搭建运营和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达州珍硒则专注于发展生鲜配送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线上线下在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互补互动的良性促动,让两家公司的业务得到快速拓展。截至2018年底,达州珍硒的配送业务已拓展至大型学校2家、幼儿园22家、大中型商超8家、政府部门机关食堂12家、大型酒店26家,直营城市e店30家。2019年春节刚过,公司又与达州市政务中心达成食材配送协议。今后三年,公司计划建成城市e店100家,覆盖达州市区所有大型小区;为市区50%以上学校、机关食堂和大型酒店进行配送,生鲜基地的产出可满足80%的配送需要。
创新扶贫模式
贫困村农产品纳入供销产业链条
达州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秦巴山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区域。2014年,全市7个县市区中,有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个省定贫困县,贫困人口数量和贫困程度在省内仅次于凉山州。
精准助力脱贫攻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从线上到线下,两家公司始终在探索帮扶新路径。为达川区重点帮扶的60个贫困村建立电商扶贫数据库,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动态管理;与石梯镇长安村、百节镇梯岩村、河市镇成都村、罐子乡和平村等20个贫困村签订电商扶贫战略协议,帮助其制定切实可行的脱贫计划,逐步引导农民订单生产;在自营的大型商超网优生活超市、网上商城“达川供销商城”中开设独立的扶贫专区,将贫困村符合要求的优质农特产品免费入场销售……
对口帮扶以购代捐,是精准扶贫、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一项重要举措,但单位内购只能解一时之急,产业发展起来了,如何寻求稳妥放心的渠道,帮助贫困村群众解决农产品的常态销售,建立扶贫长效机制,始终是帮扶单位在探索的一道命题。“现在达州珍硒公司不但为我们提供了安全、生态的食材配送,还主动把我们帮扶的贫困村的农产品纳入他们的采购体系,帮村里解决了大问题。”一家配送机关的后勤负责人如是说道。
让贫困村的农产品在配送领域里流通起来,达州珍硒不仅与合作单位签订配送协议,还与其对口帮扶的贫困村签订销售协议,让村子里的农产品在四季更替中,有序走进更多单位食堂,也让更多学校学生、单位员工、过往旅客有机会品尝到贫困村的生鲜产品,一条全产业的供销配送链条,架起了一座更宽广、更有温度、更长效稳定的帮扶之桥。2018年,公司累计销售达川区贫困村生鲜、蔬菜及地方特色产品约1000万元。下一步,他们还将推行订单生产,提升贫困村的产出效益,加快村民们增收致富的步伐。
创新运营模式
上下贯通整合资源联动发展
达州网优,是一家由中国供销电子商务公司、四川供销电子商务公司、达州鑫侬供销集团公司、达川区供销日用消费品公司和自然人共同出资组建的公司。“过去,达州各县的供销系统都有各自的农村电商平台,散、乱,不易形成合力,现在,我们把这些分散的平台整合起来,集中力量推动达州网优发展,好比把五根手指头攥成了一个拳头。整合当中,我们又积极谋划从顶层到底层的上下贯通发展,把总社的供销e家、省社的电商公司、市社的全资子公司,包括下面的相关县串起来,通过达州网优这根针,集中力量谋发展。”达州市供销社党组书记、主任王华平介绍道。
建立开放、包容、创新的体制机制,撬动和盘活供销系统资源,在供销e家总体战略下,加强各级电商企业间的业务联动,达州网优,正在遵循中华供销合作总社对供销e家的发展期望,走出了一条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便捷乡村生产生活的达州供销特色道路。
2017年11月,由省农产品运营集团公司、达州鑫侬农资集团公司、重庆源庸商贸、达州网优,以及达州下属7个区县供销社等共同出资,成立了达州珍硒农产品公司。这是四川乃至全国供销系统第一家由省、市、市辖县区3级力量共同打造的,集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冷链、物流、销售为一体的农副产品生产销售企业。2018年,达州网优总体业务收入约6400万元,其中线上销售2100万元。
依托珍硒公司承接供销系统相关项目推进、相关产业基地发展,将“四川扶贫”在达州申报成功的公共品牌纳入珍硒公司大力推广,将市以下供销社生产基地的农产品纳入珍硒公司销售体系,提升农产品质量,优化农产品市场,2018年底,达州珍硒公司全年配送销售营业额4000万元,实现了创办一年即赢利的小目标。
“我们达州网优公司和珍硒公司都是供销社的社属企业,企业属性决定了我们在发展业务的同时也要专注于服务‘三农’事业。如何把电商和为农服务有效地衔接起来,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一个课题,3年多来,公司上下一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出了一条艰辛的发展道路,好在我们并不孤单,一路行来,有各级政府和供销系统的关心关怀,也有许多兄弟单位的支持和帮助。对此,我们常怀感恩之心,并将之化为我们前进中的无穷动力,在下一步工作中切实通过农村电商去践行扶贫、服务‘三农’,为实现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网优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珍硒公司董事长孙明均对于公司未来发展不忘初心,信念坚定。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2019年,作为供销系统的创新实践先头兵,达州网优和达州珍硒,将继续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中深化为农服务意识,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不断开拓农村市场,为实现农村产业兴旺、服务好小农生产和决胜全面小康做出新的贡献。